IUCr出版物

摘自X射线衍射50年由P.P.Ewald编辑

[pdf图标]保罗·克尼平
1883-1935

保罗·克尼平于1883年5月20日出生于莱茵河畔的纽维德,是一名医生的儿子。在上中学时,他就对物理产生了坦率的兴趣。他在海德堡和慕尼黑学习。在伦琴教授的论文工作即将结束时,他中断了工作,以便与W.Friedrich一起对M.von Laue教授的X射线干涉理论进行实验证明。毕业后,他接受了在柏林西门子实验室的任命。1914年战争爆发后,他短暂服役一段时间后,加入了柏林-达勒姆f.Haber的Kaiser-Wilhelm-Institut für Physikalische und Elektrochemie,负责开发测试方法。战后,他继续在那里担任詹姆斯·弗兰克的助手,并与人合著和撰写了关于氦(弗兰克和克尼平)、氢(弗兰克、克尼平和克鲁格)和卤素氢化物电离阶段的论文。

1923年,他离开了K.W.I.,在海德堡与Lenard共事一个学期后,定居在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1924年成为该校讲师。在这里,他很快开设了一个X射线实验班,在几年的时间里,在技术大学和工业界的积极支持下,建立了一个独立的X射线研究所,该研究所于1933年成立。1932年,他被任命为全职教授。1935年10月26日,他在摩托车上发生致命事故。

P.P.埃瓦尔德


荷兰乌得勒支N.V.A.Oosthoek的Uitgeversmatschappij于1962年首次为国际结晶学联合会出版
1999年苏格兰格拉斯哥IUCr第十八届大会数字化
©19621999国际结晶学联合会

摘自X射线衍射50年由P.P.Ewald编辑

[pdf图标]保罗·克尼平
1883-1935

保罗·克尼平于1883年5月20日出生于莱茵河畔的纽维德,是一名医生的儿子。在上中学时,他就对物理产生了坦率的兴趣。他在海德堡和慕尼黑学习。在伦琴教授的论文工作即将结束时,他中断了工作,以便与W.Friedrich一起对M.von Laue教授的X射线干涉理论进行实验证明。毕业后,他接受了在柏林西门子实验室的任命。1914年战争爆发后,他短暂服役一段时间后,加入了柏林-达勒姆f.Haber的Kaiser-Wilhelm-Institut für Physikalische und Elektrochemie,负责开发测试方法。战后,他继续在那里担任詹姆斯·弗兰克的助手,并与人合著和撰写了关于氦(弗兰克和克尼平)、氢(弗兰克、克尼平和克鲁格)和卤素氢化物电离阶段的论文。

1923年,他离开了K.W.I.,在海德堡与Lenard共事一个学期后,定居在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1924年,他在那里担任讲师。在这里,他很快开设了一个X射线实验班,在几年的时间里,在技术大学和工业界的积极支持下,建立了一个独立的X射线研究所,该研究所于1933年成立。1932年,他被任命为全职教授。1935年10月26日,他在摩托车上发生了一起致命事故。

P.P.埃瓦尔德


荷兰乌得勒支N.V.A.Oosthoek的Uitgeversmatschappij于1962年首次为国际结晶学联合会出版
1999年苏格兰格拉斯哥IUCr第十八届大会数字化
©19621999国际结晶学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