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细胞生物学杂志。2011年2月21日;192(4): 547–556.
数字对象标识:10.1083/jcb.201009094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3044123
PMID:21321098
审查

细胞衰老的四个方面

摘要

细胞衰老是阻止潜在癌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然而,最近很明显,这一过程不仅仅意味着细胞生长的简单停止。除了抑制肿瘤发生外,细胞衰老还可能促进组织修复,加剧与衰老和癌症进展相关的炎症反应。因此,细胞衰老可能参与四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肿瘤抑制、肿瘤促进、衰老和组织修复),其中一些具有明显的相反作用。现在的挑战是充分理解衰老反应,以利用其优点,同时抑制其缺点。

介绍

40多年前,细胞衰老被正式描述为限制培养中正常人类细胞增殖(生长)的过程(海弗利克,1965年). 这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包含了两个先见之明。第一种说法是“无限细胞分裂或……逃避衰老样变化……只能由具有……假定癌细胞特性的[体细胞]实现。”第二种说法是:“[培养中细胞生长的停止]可能与衰老[老化]有关体内因此,近半个世纪前,现在被称为细胞衰老的过程与肿瘤抑制和衰老有关。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我们了解了细胞衰老的原因以及衰老表型的本质。重要的是,我们开始了解它的生理相关性。最近的数据证实了细胞衰老对肿瘤抑制很重要的早期观点。现在的数据也强烈表明,细胞衰老导致衰老,而且,衰老相关表型可以促进肿瘤进展和正常组织修复。它们还揭示了为什么除了简单的生长停滞外,复杂的衰老表型可能已经进化。

细胞衰老:引物

细胞衰老是指当能够分裂的细胞遇到致癌应激时发生的基本上不可逆的生长停滞。除了胚胎干细胞(Miura等人,2004年),大多数分裂竞争性细胞,包括一些肿瘤细胞,在受到适当刺激时会衰老(Shay和Roninson,2004年;Campisi和d'Adda di Fagagna,2007年).

什么导致细胞衰老?

引起衰老的刺激有很多。我们现在知道,人类细胞在培养中生长受限的部分原因是端粒侵蚀,即染色体末端DNA(端粒)的逐渐丢失。端粒DNA在每个S期都会丢失,因为DNA聚合酶是单向的,不能启动新的DNA链,导致染色体末端附近的DNA丢失;此外,大多数细胞不表达端粒酶,端粒酶是一种能够从头恢复端粒DNA序列的特殊酶(Harley等人,1990年;Bodnar等人,1998年). 我们还知道,受损的端粒会产生持续的DNA损伤反应(DDR),从而启动并维持衰老生长停滞(d'Adda di Fagagna等人,2003年;Takai等人,2003年;Herbig等人,2004年;Rodier等人,2009年,2011). 事实上,许多衰老细胞在非减数位点存在基因组损伤,这也会产生衰老生长停滞所需的持续DDR信号(Nakamura等人,2008年). DNA双链断裂是特别有效的衰老诱导剂(DiLeonardo等人,1994年). 此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等化合物可以在不损伤DNA的情况下放松染色质,激活DDR蛋白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M)和p53肿瘤抑制因子(Bakkenist和Kastan,2003年)并诱导衰老反应(Ogryzko等人,1996年;Munro等人,2004年). 最后,许多细胞在经历强烈的有丝分裂信号时会衰老,例如某些癌基因或高度表达的促增殖基因传递的信号(Serrano等人,1997年;Lin等人,1998年;Zhu等人,1998年;Dimri等人,2000年).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有丝分裂信号可以造成DNA损伤和持续的DDR,这是由于复制源失配和复制叉崩溃所致(Bartkova等人,2006年;Di Micco等人,2006年;Mallette等人,2007年). 因此,许多衰老诱导刺激会导致表观基因组破坏或基因组损伤。

然而,在没有检测到DDR信号的情况下,衰老也可能发生。“培养应激”(其天然和体内等效物尚不清楚)会导致衰老停止,而端粒无明显侵蚀(Ramirez等人,2001年). 这些压力可能包括不适当的基质(例如,组织培养塑料)、血清(体内大多数细胞经历血浆而非血清)和氧化压力(例如,在大气中培养2这是超生理的;Fusenig和Boukamp,1998年;亚斯温和斯坦普弗,2002年;Parrinello等人,2003年). 失去Pten抑癌因子(一种对抗促增殖/促生存激酶的磷酸酶)后,细胞也会在没有DDR的情况下衰老(Alimonti等人,2010年). 此外,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DKis)的异位表达通常会导致衰老生长停滞,尤其是p21WAF1和p16INK4a,导致衰老而没有明显的DDR(McConnell等人,1998年;Rodier等人,2009年).

衰老细胞的定义是什么?

衰老细胞不是静止的或最终分化的细胞,尽管区别并不总是简单的。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衰老的标志或特征完全针对衰老状态。此外,并非所有衰老细胞都表达所有可能的衰老标记。尽管如此,衰老细胞表现出几种表型,这些表型共同定义了衰老状态(图1). 衰老细胞的显著特征是: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JCB_201009094R_RGB_Fig1.jpg

衰老细胞的特征。衰老细胞与其他非分裂(静止的,终末分化的)细胞在几个方面有所不同,尽管衰老表型的单一特征并不是唯一的特异性。衰老细胞的特征包括基本上不可逆的生长停滞;SA-Bgal和p16INK4a的表达;大量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蛋白酶和其他蛋白质(SASP)的强劲分泌;以及含有DDR蛋白(DNA-SCARS/TIF)或异染色质(SAHF)的核病灶。非基因细胞(左)和衰老细胞(右)中的粉红色圆圈代表细胞核。

(a) 衰老生长停滞本质上是永久性的,不能被已知的生理刺激逆转。然而,一些不表达CDKi p16INK4a的衰老细胞在基因干预使p53抑癌基因失活后可以恢复生长(Beauséjour等人,2003年).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衰老细胞(无论是在培养中还是在体内)中发生了自发的p53失活,尽管这种情况并非不可能发生。

(b) 衰老细胞的大小增加,有时比非新生细胞的大小增大两倍以上(海弗利克,1965年).

(c) 衰老细胞表达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SA-Bgal;Dimri等人,1995年)部分反映了溶酶体质量的增加(Lee等人,2006年).

(d) 大多数衰老细胞表达p16INK4a,这通常不由静止或终末分化细胞表达(Alcorta等人,1996年;Hara等人,1996年;Serrano等人,1997年;Brenner等人,1998年;Stein等人,1999年). 在一些细胞中,p16INK4a通过激活pRB肿瘤抑制因子,导致衰老相关异染色质灶(SAHF)的形成,使关键的促增殖基因沉默(成田等人,2003年). p16INK4a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由培养应激诱导,是对端粒或染色体内DNA损伤的晚期反应(Brenner等人,1998年;罗伯斯和阿达米,1998年;Ramirez等人,2001年;te Poele等人,2002年;Jacobs和de Lange,2004年;Le等人,2010年). 此外,p16INK4a在小鼠和人类中的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Zindy等人,1997年;尼尔森等人,1999年;Krishnamurthy等人,2004年;Ressler等人,2006年;Liu等人,2009年),其活性在功能上与衰老过程中多个组织中发生的祖细胞数量减少有关(Janzen等人,2006年;Krishnamurthy等人,2006年;Molofsky等人,2006年).

(e) 具有持久DDR信号的衰老细胞具有持久的核焦点,称为染色质改变增强衰老的DNA片段(DNA-SCARS)。这些病灶含有活化的DDR蛋白,包括磷酸化的ATM和磷酸化的AT/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以及Rad3相关(ATR)底物(d'Adda di Fagagna等人,2003年;Herbig等人,2004年;Rodier等人,2009年)、和可与瞬态损伤焦点区分开来(Rodier等人,2011年). DNA-SCARS包括端粒功能障碍或端粒功能障碍诱导的病灶(TIF;d'Adda di Fagagna等人,2003年;Takai等人,2003年;Herbig等人,2004年;Kim等人,2004年).

(f) 具有持续DDR信号的衰老细胞分泌生长因子、蛋白酶、细胞因子和其他具有强大自分泌和旁分泌活性的因子(Acosta等人,2008年;Coppé等人,2008年,2010;Kuilman等人,2008年). 正如我们稍后讨论的,这种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有助于解释衰老细胞的一些生物活性。

细胞衰老与肿瘤抑制

现在清楚的是,细胞衰老是一种重要的抗癌机制,可以阻止处于肿瘤转化风险的细胞生长。

引起衰老反应的刺激物都有可能引发或促进致癌。此外,为了形成致命的肿瘤,癌细胞必须在表达激活的癌基因的同时获得极大的增长潜力和增殖能力(哈纳汉和温伯格,2000年),被衰老程序抑制的性状。此外,细胞衰老严重依赖于两种强大的肿瘤抑制途径:p53和pRB/p16INK4a途径(Hara等人,1991年;Shay等人,1991年;Bond等人,1994年;Lin等人,1998年;Schmitt等人,2002年;Beauséjour等人,2003年;柯林斯和塞迪维,2003年;奥伦,2003;Herbig等人,2004年;雅各布斯和德兰格,2004年;Ohtani等人,2004年;Chen等人,2005年;Campisi和d'Adda di Fagagna,2007年;Rodier等人,2007年). 这两种途径整合了细胞生理学的多个方面,以确定和协调细胞命运。在人类和小鼠中,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癌症在这两种途径中的一种或两种都有突变。此外,这两种途径中的缺陷都会损害细胞衰老的能力,并大大增加机体对癌症的敏感性。

对人体组织和致癌小鼠的研究强烈证明,细胞衰老抑制体内癌症。恶性前期人类痣和结肠腺瘤包含表达衰老标记的细胞,包括SA-Bgal和DDR信号;然而,由这些病变发展而来的恶性黑色素瘤和腺癌中的衰老细胞明显减少(Bartkova等人,2005年;Michalloglou等人,2005年). 同样,在致癌Ras表达或Pten缺失的小鼠模型中,衰老细胞在癌前病变中大量存在,但在最终发展的癌症中却很少(Braig等人,2005年;Chen等人,2005年;Collado等人,2005年). 此外,通过失活p53破坏衰老反应,导致恶性肿瘤的发展显著加速(Chen等人,2005年).

此外,一些肿瘤细胞保持衰老的能力(Shay和Roninson,2004年),并在体内对化疗作出反应(Schmitt等人,2002年;Coppé等人,2010年)或者,在某些组织中,在p53重新激活后(Ventura等人,2007年;Xue等人,2007年). 在这些情况下,衰老反应与肿瘤退化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退化的肿瘤引发炎症反应,刺激先天免疫系统,消除衰老细胞。正如我们在后续章节中所讨论的,局部炎症的产生可能解释了衰老细胞的其他生物活性。

虽然细胞衰老在癌前阶段阻止了早期肿瘤的发生,但尚不清楚肿瘤是如何最终从这些病变中出现的,尽管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它们是由衰老细胞引起的吗?在衰老细胞中,突变、表观遗传变化或来自组织的信号会逆转衰老生长停滞?或者它们是由癌前病变中处于休眠状态或暂时无法增殖并最终绕过细胞凋亡或衰老的非休眠细胞引起的?不管是什么情况,上面的例子,以及越来越多的类似研究(科拉多和塞拉诺,2010年),认为细胞衰老通过对癌细胞损伤/应激细胞的增殖施加细胞自主阻滞来抑制癌症(图2). 令人惊讶的是,衰老细胞也能促进癌症的发展。正如下一节所讨论的,这种活性主要来源于细胞的非自主机制。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JCB_201009094_RGB_Fig2.jpg

细胞衰老的生物活性。衰老细胞由于p53和p16INK4a/pRB肿瘤抑制途径施加的细胞自主机制以及组成SASP的一些蛋白质施加的细胞非自主机制而停止生长。生长停滞是细胞衰老抑制恶性肿瘤发生的主要特征,但可能导致增殖(干/祖细胞)细胞库的耗竭。此外,SASP的成分可以促进肿瘤进展,促进伤口愈合,并可能导致衰老。

细胞衰老与肿瘤促进

乍一看,细胞衰老是一种既定的抗癌机制,它可以促进癌症的说法似乎自相矛盾。然而,拮抗性多效性的进化理论规定,一个生物过程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这取决于生物体的年龄(威廉姆斯,1957年;Rauser等人,2006年). 重要的是要记住,癌症主要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坎皮西,2003年;Balducci和Ershler,2005年). 年龄是发展恶性肿瘤的最大单一风险因素,大约50岁后(人类)癌症发病率呈指数级增长。在这些方面,癌症与衰老的退行性疾病非常相似。

拮抗性多效性的理论基础是,大多数生物体在充满致命外部危害(捕食、感染、饥饿等)的环境中进化。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是罕见的,因此针对导致晚年残疾或疾病的过程的选择很弱。也就是说,年龄相关的表型,包括年龄相关的疾病,已经逃脱了自然选择的力量。因此,选择一种生物过程来促进年轻生物体的健康(例如抑制癌症)可能对老年生物体有害(促进晚年疾病,包括癌症)。

为什么细胞衰老可能具有对抗性多效性?

更具体地说,衰老反应如何促进晚期癌症?对于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然而,最近的证据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衰老细胞至少在原则上可以为癌症提供燃料,并提供了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的潜在机制。

首先,各种哺乳动物组织中的衰老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Dimri等人,1995年;Paradis等人,2001年;Melk等人,2003年;Erusalimsky和Kurz,2005年;Jeyapalan等人,2007年;Wang等人,2009年). 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增长是由世代增加、淘汰减少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引起的。无论其起源如何,衰老细胞的年龄相关性增加发生在有丝分裂能力的组织中,当然,这些组织是导致癌症的组织。

第二,正如关于衰老细胞定义的章节所指出的,衰老细胞发展出一种分泌表型(SASP),可以影响邻近细胞的行为。引人注目的是,已知许多SASP因子可刺激与侵袭性癌细胞相关的表型。例如,衰老的成纤维细胞分泌两调节蛋白和生长相关癌基因(GRO)α,在细胞培养模型中,这会刺激癌前上皮细胞的增殖(Bavik等人,2006年;Coppé等人,2010年). 衰老细胞还分泌高水平的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这可以刺激癌前和弱恶性上皮细胞侵袭基底膜(Coppé等人,2008年). 此外,衰老的成纤维细胞和间皮细胞分泌VEGF(Coppé等人,2006年;Ksiazek等人,2008年)刺激内皮细胞迁移和侵袭(肿瘤引发血管生成的关键步骤),衰老的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Millis等人,1992年;Kang等人,2003年;Coppé等人,2010年)促进肿瘤细胞侵袭。那么,衰老细胞是在体内刺激还是抑制肿瘤的发生呢?

衰老细胞可以刺激体内肿瘤的发生。

目前尚不清楚天然衰老细胞是否会刺激体内天然肿瘤的进展。然而,当这两种细胞共同注射到小鼠体内时,衰老而非非非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刺激癌前上皮细胞(通常不形成肿瘤)形成恶性肿瘤(Krtolica等人,2001年). 此外,将衰老而非非衰老细胞与完全恶性的癌细胞联合注射,可显著加快小鼠的肿瘤形成速度(Krtolica等人,2001年;Liu和Hornsby,2007年;Bhatia等人,2008年;Bartholomew等人,2009年;Coppé等人,2010年). 因此,至少在小鼠异种移植物中,衰老细胞已被证明在体内促进癌前细胞和已建立的癌细胞的恶性进展(图2). 未来,对衰老细胞可以促进癌症发展,特别是与年龄相关的癌症的进展这一观点进行更为关键的检验,将需要采取策略,在体内消除衰老细胞或SASP对致癌组织的影响。

尽管许多SASP蛋白的旁分泌活性可以促进与恶性肿瘤相关的表型,但SASP是复杂的,因此并非所有成分都能促进癌症。例如,衰老角质形成细胞分泌抗血管生成因子maspin(Nickoloff等人,2004年). 此外,衰老的人类黑素细胞分泌IGFBP7,这可诱导部分非衰老黑素细胞的衰老和某些黑色素瘤细胞系的凋亡(Wajapeyee等人,2008年),至少在某些情况下(Decarlo等人,2010年). 此外,每种SASP因子都可能产生依赖于细胞和组织环境的影响。例如,衰老成纤维细胞分泌的IL-6、IL-8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可以通过加强由激活的癌基因或氧化应激诱导的衰老生长停滞来促进肿瘤抑制(图2;Kortlever等人,2006年;Acosta等人,2008年;Kuilman等人,2008年). 然而,IL-6和IL-8也被证明可以与某些活化的致癌基因协同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Sparmann和Bar-Sagi,2004年;Ancrile等人,2007年).

细胞衰老与衰老

癌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但与大多数其他与年龄相关疾病至少在一个基本方面有所不同。为了形成致命肿瘤,癌细胞必须获得新的,尽管异常的表型(哈纳汉和温伯格,2000年). 相比之下,对于大多数与年龄相关的疾病,正常的细胞/组织功能失效。因此,大多数与年龄相关的疾病都是退化性的,而癌症几乎不能被视为退化性疾病。那么,细胞衰老是否会导致癌症以外的衰老和与年龄相关的疾病?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尽管目前还不确定。

改变p53功能和衰老。

衰老细胞可导致退化性衰老病理的最有力证据之一是p53过度激活转基因小鼠的表型。几年前,两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描述了小鼠模型,在该模型中(Tyner等人,2002年)或者自然地(Maier等人,2004年)p53蛋白截短导致p53活性长期升高。这些小鼠异常无癌,这并不奇怪,因为p53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的寿命缩短和过早老化。像所有的前体模型一样,这些小鼠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正常衰老。然而,在这两种模型中,小鼠表现出过早的退化变化,包括生育能力下降、骨质疏松、肌肉减少、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毛发生长减少和伤口愈合迟缓。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小鼠的细胞在培养中经历了快速衰老(Maier等人,2004年). 此外,这些小鼠的组织迅速积累衰老细胞,在淋巴组织中,体内p53反应从最初的凋亡转变为最初的衰老(Hinkal等人,2009年). 因此,细胞过度衰老与早衰表型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关性。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个p53活性升高的小鼠模型显示出异常的抗癌性,但寿命正常,没有过早衰老的迹象(García-Cao等人,2002年). 在这个模型中,野生型p53基因座的额外拷贝被引入小鼠基因组。因此,p53不是组成性表达,而是正常调节,只有在激活后才能达到更高水平。这种增强的p53激活与其他转基因协同延长平均寿命(Matheu等人,2004年,2007;Tomás-Loba等人,2008年)因此,p53可以是促衰老或促变性,这取决于生理环境(de Keizer等人,2010年).

其他基因功能和衰老。

其他小鼠模型也表明,细胞衰老可以导致癌症以外的与年龄相关的病理变化。

一个例子是编码p53相关蛋白p63的单个等位基因的条件切除,这导致了广泛的细胞衰老和多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Keyes等人,2005年). 另一个例子是表达有丝分裂检查点蛋白BubR1亚型的小鼠。这些小鼠经历了基因毒性应激,导致了广泛的细胞衰老和一些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病变;此外,减弱(p16INK4a缺乏)或加剧(p19ARF缺乏)衰老反应的基因操作也减弱或加剧了病理学(贝克等人,2008年). 同样,Hutchinson-Gilford早衰综合征(HGPS)小鼠模型,一种由异常的层粘连蛋白a处理引起的儿童期过早衰老综合征,其表型与HGPS儿童的表型重叠,不包括癌症;这些小鼠的细胞表现出慢性DDR信号、慢性p53激活和细胞衰老(Varela等人,2005年). 此外,服用他汀类和氨基二膦酸盐类药物可降低细胞中的DDR信号,并缓解小鼠的某些进展性症状(Varela等人,2008年). 在所有这些(和其他)加速老化和正常老化模型中,重要的是要注意到p53和/或p16INK4a/pRB途径的关键作用并不是单一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途径相互作用并相互调节(Zhang等人,2006年;Leong等人,2009年;Su等人,2009年;Yamakoshi等人,2009年).

最后,没有明显激活DDR信号的小鼠模型也表明衰老细胞可以驱动衰老表型。一个例子是缺乏CHIP(Hsp70相互作用蛋白的羧基末端)的小鼠,CHIP是一种有助于消除受损蛋白质的伴侣/泛素连接酶。CHIP-缺陷动物迅速积累衰老细胞,并迅速发展与年龄相关的表型,包括皮肤变薄、肥胖和骨密度减少(Min等人,2008年). 同样,缺乏循环激素Klotho的小鼠也会过早衰老(Kuro-o等人,1997年). Klotho基因缺陷小鼠前体表型的主要原因尚不清楚,但Klothon介导钙调节的甲状旁腺激素分泌(Imura等人,2007年),刺激肾脏中的FGF信号(Urakawa等人,2006年),并抑制WNT信号(Liu等人,2007年); Klotho缺陷小鼠中的未对抗WNT信号与一些组织中祖细胞的过早衰老有关。

从以衰老为中心的衰老观中短暂退却。

尽管这些小鼠模型和其他研究结果表明,衰老表型和病理学与细胞衰老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但其他过程无疑也会导致衰老和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其中一个过程是细胞死亡。例如,在一个组成型p53活性的小鼠模型中,也存在过多的p53依赖性凋亡,这也被认为是导致这些小鼠表现出的前进型表型的原因(Tyner等人,2002年). 此外,衰老生物体中的一些细胞只是失去了功能,这当然也导致了衰老表型。例如,尽管细胞体仍然存活,但神经元失去了形成突触的能力,这是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埃西里,2007年). 同样,心肌细胞失去基因表达的同步性,这几乎肯定会影响心脏功能(Bahar等人,2006年).

衰老细胞如何促进与年龄相关的疾病?

衰老细胞有三种可能导致衰老的情况。

首先,正如Klotho缺陷小鼠所显示的至少一种缺陷所表明的那样(Liu等人,2007年)细胞衰老会耗尽组织中的干细胞或祖细胞。这种消耗将损害组织修复、再生和正常周转,导致功能减退(Drummond-Barbosa,2008年).

第二,衰老细胞分泌的因子影响生命过程——细胞生长和迁移、组织结构、血管形成和分化,因此受到严格调控。这些因素的不当存在会破坏组织结构和功能。例如,衰老成纤维细胞分泌的MMP3抑制乳腺上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分化(Parrinello等人,2005年)能促进肿瘤生长(Liu和Hornsby,2007年).

第三,SASP包括几种强效炎症细胞因子(Freund等人,2010年). 低度、慢性、“无菌”炎症是衰老的一个标志,它引发或促进了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与年龄相关的重大疾病(Franceschi等人,2007年;Chung等人,2009年). 慢性炎症会破坏细胞和组织,因为一些免疫细胞会产生强氧化剂。此外,免疫细胞分泌的因子会进一步改变和重塑组织环境,从而导致细胞/组织功能障碍并损害干细胞生态位。炎症性氧化损伤也可引发致癌,炎症环境可通过抑制免疫监视和/或刺激恶性表型而促进癌症(Allavena等人,2008年;Grivennikov等人,2010年). 因此,衰老细胞可能通过相同的机制(SASP;图2).

因果关系?

衰老细胞导致衰老的证据仍然是间接的。用经典的方法证明生物因果关系,限制基因或过程,并确定表型,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应用。细胞不能衰老的生物体不会活得更长;相反,他们死于癌症(Rodier等人,2007年). 另一种方法可能是设计小鼠,使衰老细胞在形成时被清除。尽管这一壮举尚未完成,但最近对小鼠的短期操作揭示了衰老反应的另一个令人惊讶的方面: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

细胞衰老与组织修复

即使粗略地阅读了组成SASP的因素,也很明显,许多因素对组织修复很重要:参与伤口愈合的生长因子和蛋白酶,杀死病原体的免疫细胞的引诱剂,以及动员干细胞或祖细胞的蛋白质。因此,SASP可用于向周围组织传达细胞损伤/功能障碍,并在需要时刺激修复。最近的两项研究支持这一观点。

小鼠急性肝损伤后,肝星状细胞最初增殖并分泌ECM成分,从而产生纤维化瘢痕,最终消融。增殖期过后不久,受损肝脏中的星状细胞就会衰老(Krizhanovsky等人,2008年). 这种衰老反应伴随着ECM产量的下降,正如SASP所预期的那样,几种MMP的分泌增加,已知MMP会降解ECM蛋白。这一发现表明衰老反应有助于解决纤维化瘢痕。与这一观点一致,当星状细胞的衰老能力受到损害时(因为p53或p16INK4a和p19ARF的缺陷),小鼠在急性肝损伤后发生严重纤维化。

类似地,在皮肤伤口愈合的小鼠模型中,ECM蛋白CCN1高度表达,对细胞迁移、分化和存活至关重要。令人惊讶的是,愈合伤口积聚了衰老的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在野生型CCN1等位基因与编码CCN1蛋白的突变等位基因交换的小鼠中,这种情况没有发生(Jun和Lau,2010年). 突变小鼠的伤口过度纤维化,但局部应用野生型CCN1蛋白后纤维化得到逆转;局部CCN1诱导细胞衰老和MMPs的预期表达,这可能有助于解决伤口纤维化。

总之,这些研究表明,细胞衰老虽然无疑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反应,但并不仅仅是一种与凋亡无关的失效保护机制。相反,衰老反应也可能是解决正常组织损伤所必需的(图2). 组织修复中这种新的衰老相关功能表明,生长停滞是在进化过程中选择的,以抑制肿瘤发生,并可能在伤口修复过程中抑制过度细胞增殖或基质沉积。相反,选择SASP最有可能是为了让受损细胞与组织微环境相互作用。此外,可能选择了一些SASP成分来加强衰老生长抑制。

细胞衰老的四个方面

那么,细胞衰老如何参与四个复杂的过程(肿瘤抑制、肿瘤促进、衰老和组织修复),其中一些具有明显的相反作用?我们设想衰老表型通过协调其活动的时间调控步骤进行进展(图3).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JCB_201009094_RGB_Fig3.jpg

衰老表型的时间组织。在经历潜在致癌损伤后,细胞会评估压力,必须“决定”是尝试修复和恢复,还是经历衰老。在一段时间间隔(决定期)(其长度未知)后,衰老生长停滞基本上是永久性的,有效地抑制了应激细胞形成恶性肿瘤的能力。衰老表型的早期表现之一是细胞表面结合IL-1α的表达。这种细胞因子以并列方式作用于结合细胞表面结合的IL-1受体,后者启动激活转录因子(NF-κB,C/EBPβ)的信号级联。转录因子随后刺激许多分泌(SASP)蛋白的表达,包括增加IL-1α的表达和诱导炎症细胞因子IL-6和IL-8的表达。这些积极的细胞因子反馈回路加强SASP,直到其达到衰老细胞中的水平。SASP成分,如IL-6、IL-8和MMPs,可以促进组织修复,也可以促进癌症进展。一些SASP蛋白与衰老细胞表达的细胞表面配体和粘附分子结合,最终吸引免疫细胞杀死并清除衰老细胞。衰老表型的晚期表现是microRNAs(mir-146a和mir-146b)的表达,其调节IL-6、IL-8和可能的其他SASP蛋白的表达,可能是为了防止SASP产生持续的急性炎症反应。尽管有这种抑制作用,SASP仍然可以继续产生低水平的慢性炎症。衰老细胞的积累逃避或超过免疫清除,并以慢性低水平表达SASP,这被认为是导致衰老表型的原因。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黄线),衰老细胞的表型变得越来越复杂(蓝色三角形),对机体的健康既有有利影响(肿瘤抑制和组织修复),也有有害影响(肿瘤促进和衰老)。

在电离辐射同步诱导衰老的培养细胞中,衰老生长停滞迅速建立,通常在24–48小时内(DiLeonardo等人,1994年;Rodier等人,2009年,2011). 接受非致衰电离辐射剂量的细胞在24小时后恢复,但接受衰老剂量的细胞则不会。因此,必须有一个决定期,在此期间,肿瘤应激细胞“决定”衰老。当然,这个决定阻止了该细胞发展成癌症(图3).

生长停滞后最早的事件之一是IL-1α的表达,至少在培养基中是如此(Orjalo等人,2009年). 这种细胞表面结合的细胞因子激活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F-κB)和C/EBPβ(Orjalo等人,2009年)是许多SASP蛋白表达所必需的(图3;Acosta等人,2008年;Kuilman等人,2008年;Freund等人,2010年). 这些第二波SASP蛋白中的一些加强了生长停滞,而其他蛋白则促进组织修复并推动癌症进展(图3).

我们认为这些活动先于蛋白质的表达,这些蛋白质允许免疫系统清除衰老细胞(图3). 衰老细胞表达表面结合的配体和粘附分子,这些配体和黏附分子以自然杀伤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攻击为目标(Krizhanovsky等人,2008年),尽管还不知道这些蛋白何时相对于SASP表达。因为衰老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要么清除不完全(衰老细胞逐渐积累),要么老年人产生衰老细胞的速度快于免疫系统的处理速度,要么两者兼而有之(图3).

最后,在培养中,衰老细胞最终表达两种微小RNA,mir-146a和mir-146b(Bhaumik等人,2009年),包括一个负反馈回路,以抑制NF-κB活性(Taganov等人,2006年;Freund等人,2010年). 在IL-6和IL-8最大分泌数天后,Mir-146a/b增加(图3)只在分泌非常高水平的细胞中(Bhaumik等人,2009年). 因此,这些微RNA是调节长期衰老表型的另一层复杂性的例子,当SASP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时,它会“调节”SASP(图3). 这些miRNAs的诱导可能阻止SASP产生持续的急性(强健)炎症,与低水平慢性炎症不同,SASP的设计是自我限制的(Taganov等人,2006年). 然而,尽管有诱导作用,炎症反应仍可能持续,尽管处于低慢性水平,我们推测它可能会导致与衰老相关的慢性病理。

从细胞培养现象到肿瘤抑制、癌症、伤口愈合和衰老的协调器,细胞衰老有着丰富的历史,具有意想不到的复杂性。其生理意义的某些方面仍然是猜测,其调节的几个方面仍然是谜。随着生物学家进一步揭示细胞衰老的基础和后果,他们很可能会揭示出更深层的复杂性和额外的惊喜。

致谢

我们感谢实验室成员和许多同事的讨论,这些讨论有助于编写这份手稿。

F.Rodier得到了蒙特勒癌症研究所(RenéMalo Initiative for Innovative Research)和癌症研究学会(CRS)的资助。J.Campisi得到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老龄研究所、国家癌症研究所)和能源部的资助。作者声明没有商业关联,也没有利益冲突。

脚注

本文中使用的缩写:

自动取款机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
DDR公司
DNA损伤反应
DNA-SCARS公司
染色质改变的DNA片段增强衰老
伊利诺伊州
白细胞介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核因子-κB
核因子κB
南非孟加拉
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
SASP公司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工具书类

  • Acosta J.C.、O’Loghlen A.、Banito A.、Guijarro M.V.、Augert A.、Raguz S.、Fumagalli M.、Da Costa M.、Brown C.、Popov N.等人。2008通过CXCR2受体的趋化因子信号增强衰老.单元格。 133:1006–10182016年10月10日/j.cell.2008.03.03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Alcorta D.A.、Xiong Y.、Phelps D.、Hannon G.、Beach D.、Barrett J.C。1996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16(INK4a)在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中的作用.程序。国家。阿卡德。科学。美国。 93:13742–1374710.1073/pnas.93.24.13742[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Alimonti A.、Nardella C.、Chen Z.、Clohessy J.G.、Carracedo A.、Trotman L.C.、Cheng K.、Varmeh S.、Kozma S.C.、Thomas G.等人。2010一种新型细胞衰老,可在小鼠模型和人类肿瘤异种移植中增强,以抑制前列腺肿瘤的发生.临床杂志。投资。 120:681–6932017年10月10日/JCI4053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Allavena P.、Sica A.、Solinas G.、Porta C.、Mantovani A。2008肿瘤进展中的炎症微环境: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作用.批评。Oncol版本。血醇。 66:1–92016年10月10日/j.critrevonc.2007.07.00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Ancrile B.,Lim K.H.,计数器C.M。2007致癌Ras诱导的IL6分泌是肿瘤发生所必需的.基因发育。 21:1714–171910.1101/加德满都154940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ahar R.、Hartmann C.H.、Rodriguez K.A.、Denny A.D.、Busuttil R.A.、DolléM.E.、Calder R.B.、Chisholm G.B.、Pollock B.H.、Klein C.A.、Vijg J。2006衰老小鼠心脏中基因表达的细胞间变异增加.自然。 441:1011–101410.1038/性质0484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aker D.J.、Perez-Terzic C.、Jin F.、Pitel K.、Niederländer N.J.、Jeganatan K.、Yamada S.、Reyes S.、Rowe L.、Hiddinga H.J.等人。2008p16Ink4a和p19Arf在BubR1不足引起的衰老和衰老中的对立作用.自然细胞生物学。 10:825–83610.1038/ncb1744[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akkenist C.J.、Kastan M.B。2003DNA损伤通过分子间自磷酸化和二聚体解离激活ATM.自然。 421:499–50610.1038/自然0136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alducci L.和Ershler W.B。2005癌症与老龄化:几个层面的联系.Nat.Rev.癌症。 5:655–66210.1038/nrc1675年10月10日[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artholomew J.N.、Volonte D.、Galbiati F。2009Caveolin-1通过Mdm2/p53介导的新途径调节细胞衰老的拮抗多效性.癌症研究。 69:2878–288610.1158/0008-5472.CAN-08-285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artkova J.、HorejsíZ.、Koed K.、Krämer A.、Tort F.、Zieger K.、Guldberg P.、Sehested M.、Nesland J.M.、Lukas C.等人。2005DNA损伤反应作为人类早期肿瘤发生的候选抗癌屏障.自然。 434:864–87010.1038/性质0348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artkova J.、Rezaei N.、Liontos M.、Karakaidos P.、Kletsas D.、Issaeva N.、Vassiliou L.V.、Kolettas E.、Niforou K.、Zoumpourlis V.C.等人。2006癌基因诱导的衰老是DNA损伤检查点施加的肿瘤发生屏障的一部分.自然。 444:633–63710.1038/性质0526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avik C.、Coleman I.、Dean J.P.、Knudsen B.、Plymate S.、Nelson P.S。2006前列腺成纤维细胞衰老的基因表达程序通过旁分泌机制调节肿瘤上皮细胞增殖.癌症研究。 66:794–80210.1158/0008-5472.CAN-05-171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eauséjour C.M.、Krtolica A.、Galimi F.、Narita M.、Lowe S.W.、Yaswen P.、Campisi J。2003逆转人类细胞衰老:p53和p16通路的作用.EMBO J。 22:4212–422210.1093/emboj/cdg41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hatia B.、Multani A.S.、Patrawala L.、Chen X.、Calhoun-Davis T.、Zhou J.、Schroeder L.、Schneider-Broussard R.、Shen J.、Pathak S.等人。2008衰老的人前列腺上皮细胞增强致瘤性的证据:细胞融合作为一种潜在机制以及p16INK4a和hTERT的抑制作用.国际癌症杂志。 122:1483–149510.1002/ijc.2322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haumik D.、Scott G.K.、Schokrpur S.、Patil C.K.、Orjalo A.V.、Rodier F.、Lithgow G.J.、Campisi J。2009MicroRNAs miR-146a/b负性调节衰老相关炎症介质IL-6和IL-8.老龄化(纽约州奥尔巴尼)。 1:402–411[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odnar A.G.、Ouellette M.、Frolkis M.、Holt S.E.、Chiu C.P.、Morin G.B.、Harley C.B.、Shay J.W.、Lichtsteiner S.、Wright W.E。1998将端粒酶导入正常人细胞延长寿命.科学。 279:349–35210.1126/科学279.5349.34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ond J.A.、Wyllie F.S.、Wynford-Tomas D。1994突变p53直接诱导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逃避衰老.癌基因。 9:1885–1889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aig M.、Lee S.、Loddenkemper C.、Rudolph C.、Peters A.H.、Schlegelberger B.、Stein H.、Dörken B.、Jenuwein T.、Schmitt C.A。2005癌基因诱导的衰老是淋巴瘤发展的初始屏障.自然。 436:660–66510.1038/自然0384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renner A.J.、Stampfer M.R.、Aldaz C.M。1998人类乳腺上皮细胞中p16表达增加,首次衰老停止,p16失活后生长能力增强.癌基因。 17:199–205101919年10月10日,星期二[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坎皮西J。2003癌症与衰老:敌对的恶魔? Nat.Rev.癌症。 :339–34910.1038/nrc107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ampisi J.、d'Adda di Fagagna F。2007细胞衰老:当好细胞发生坏事情时.自然修订版分子细胞生物学。 8:729–74010.1038/编号223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hen Z.、Trotman L.C.、Shaffer D.、Lin H.K.、Dotan Z.A.、Niki M.、Koutcher J.A.、Scher H.I.、Ludwig T.、Gerald W.等人。2005p53依赖性细胞衰老在抑制铂缺乏肿瘤发生中的关键作用.自然。 436:725–73010.1038/自然0391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hung H.Y.、Cesari M.、Anton S.、Marzetti E.、Giovannini S.、Seo A.Y.、Carter C.、Yu B.P.、Leeuwenburgh C。2009分子炎症:衰老和年龄相关疾病的基础.老化研究版本。 8:18–302016年10月10日/j.arr.2008.07.002[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科拉多·M·,塞拉诺·M·。2010肿瘤衰老:来自小鼠和人类的证据.Nat.Rev.癌症。 10:51–5710.1038/nrc2772年10月10日[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ollado M.、Gil J.、Efeyan A.、Guerra C.、Schuhmacher A.J.、Barradas M.、Benguria A.、Zaballs A.、Flores J.M.、Barbacid M.等人。2005肿瘤生物学:癌前肿瘤的衰老.自然。 436:64210.1038/436642a号[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ollins C.J.、Sedivy J.M。2003INK4a/Arf基因位点在衰老中的作用.老化细胞。 2:145–15010.1046/j.1474-9728.2003.00048.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oppéJ.P.、Kauser K.、Campisi J.、Beauséjour C.M。2006衰老时人原代成纤维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物学杂志。化学。 281:29568–2957410.1074/jbc。M603307200美元[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oppéJ.P.、Patil C.K.、Rodier F.、Sun Y.、Muñoz D.P.、Goldstein J.、Nelson P.S.、Desprez P.Y.、Campisi J。2008衰老相关分泌表型揭示了致癌RAS和p53抑癌基因的细胞自主功能.《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 6:2853–286810.1371/期刊.pbio.0060301[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oppéJ.P.、Patil C.K.、Rodier F.、Krtolica A.、Beauséjour C.M.、Parrinello S.、Hodgson J.G.、Chin K.、Desprez P.Y.、Campisi J。2010在依赖于生理氧的小鼠细胞中,类人衰老相关分泌表型是保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一号。 5:e918810.1371/journal.pone.000918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d'Adda di Fagagna F.、Reaper P.M.、Clay-Farrace L.、Fiegler H.、Carr P.、Von Zglinicki T.、Saretzki G.、Carter N.P.、Jackson S.P。2003端粒启动衰老中的DNA损伤检查点反应.自然。 426:194–19810.1038/自然0211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Decarlo K.、Yang S.、Emley A.、Wajapeyee N.、Green M.、Mahaligam M。2010癌基因BRAF阳性的增生异常痣和抑癌基因IGFBP7挑战了增生异常痣的前病变概念? 嗯,病态。 41:886–89410.1016/j.humpath.2009.12.00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de Keizer P.L.、Laberge R.M.、Campisi J。2010p53:延缓衰老还是延缓衰老? 老龄化(纽约州奥尔巴尼)。 2:377–379[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i Leonardo A.、Linke S.P.、Clarkin K.、Wahl G.M。1994DNA损伤导致正常人成纤维细胞中p53依赖性G1长时间阻滞和Cip1的长期诱导.基因发育。 8:2540–255110.1101/工具8.21.254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Di Micco R.、Fumagalli M.、Cicalese A.、Piccinin S.、Gasparini P.、Luise C.、Schurra C.、Garre’M.、Nuciforo P.G.、Bensimon A.等人。2006癌基因诱导衰老是由DNA超复制触发的DNA损伤反应.自然。 444:638–64210.1038/性质0532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Dimri G.P.、Lee X.、Basile G.、Acosta M.、Scott G.、Roskelley C.、Medrano E.E.、Linskens M.、Rubelj I.、Pereira-Smith O.M.等人。1995一种生物标记物,用于识别培养中和体内老化皮肤中的衰老人类细胞.程序。国家。阿卡德。科学。美国。 92:9363–936710.1073/pnas.92.20.9363[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Dimri G.P.、Itana K.、Acosta M.、Campisi J。2000E2F1转录因子和p14(ARF)肿瘤抑制剂对衰老检查点反应的调节.分子细胞。生物。 20:273–28510.1128/MCB.20.1273-285.2000[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Drummond-Barbosa D。2008干细胞、其生态位和系统环境:老化网络.遗传学。 180:1787–179710.1534/遗传学.108.098244[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Erusalimsky J.D.、Kurz D.J。2005体内细胞衰老与衰老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实验Gerontol。 40:634–6422016年10月10日/j.exger.2005.04.01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埃西里M.M。2007老龄化与大脑.《病理学杂志》。 211:181–18710.1002/路径208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Franceschi C.、Capri M.、Monti D.、Giunta S.、Olivieri F.、Sevini F.、Panourgia M.P.、Invidia L.、Celani L.、Scurti M.等人。2007炎症和抗炎:从人类研究中得出的衰老和长寿的系统观点.机械。老龄化发展。 128:92–1052016年10月10日/j.mad.2006.11.01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Freund A.、Orjalo A.V.、Desprez P.Y.、Campisi J。2010细胞衰老过程中的炎症网络:原因和后果.摩尔医学趋势。 16:238–2462016年10月10日/j.molmed.2010.03.003[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Fusenig N.E.、Boukamp P。1998人类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永生化、恶性转化和肿瘤进展的多阶段和遗传改变.摩尔致癌物。 23:144–15810.1002/(SICI)1098-2744(199811)23:3<144::AID-MC3>3.0.CO;2-U型[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加西亚·曹(García-Cao I.)、加西亚·曹(García-曹M.)、马丁·卡巴列罗(Martín-Caballero J.)、克里亚多·L.M.、克拉特·P.、弗洛雷斯·J.M.、威尔·J.C.、布拉斯科M.a.、塞拉诺·M。2002“超级p53”小鼠表现出增强的DNA损伤反应,具有抗肿瘤能力,年龄正常.EMBO J。 21:6225–623510.1093/emboj/cdf59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Grivennikov S.I.、Greten F.R.、Karin M。2010免疫、炎症和癌症.单元格。 140:883–8992016年10月10日/j.cell.2010.01.02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Hanahan D.、Weinberg R.A。2000癌症的特征.单元格。 100:57–7010.1016/S0092-8674(00)81683-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Hara E.、Tsurui H.、Shinozaki A.、Nakada S.、Oda K。1991反义Rb和反义p53寡聚体对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TIG-1寿命延长的协同作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Res.Commun公司。 179:528–53410.1016/0006-291年10月10日x(91)91403-Y[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Hara E.、Smith R.、Parry D.、Tahara H.、Stone S.、Peters G。1996p16CDKN2表达调控及其对细胞永生化和衰老的影响.分子细胞。生物。 16:859–86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rley C.B.、Futcher A.B.、Greider C.W。1990.人成纤维细胞衰老过程中端粒缩短.自然。 345:458–46010.1038/345458a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海弗利克·L。1965人类二倍体细胞株的有限体外寿命.实验细胞研究。 37:614–63610.1016/0014-4827(65)90211-9 [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Herbig U.、Jobling W.A.、Chen B.P.、Chen D.J.、Sedivy J.M。2004端粒缩短通过涉及ATM、p53和p21(CIP1)而非p16(INK4a)的途径触发人类细胞衰老.分子细胞。 14:501–51310.1016/S1097-2765(04)00256-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Hinkal G.W.、Gatza C.E.、Parikh N.、Donehower L.A。2009突变型p53加速衰老模型中衰老、凋亡和DNA损伤反应的改变.机械。发展老龄化。 130:262–2712016年10月10日/j.mad.2009.01.01[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Imura A.、Tsuji Y.、Murata M.、Maeda R.、Kubota K.、Iwano A.、Obuse C.、Togashi K.、Tominaga M.和Kita N.等人。2007alpha-Klotho作为钙稳态调节器.科学。 316:1615–161810.1126/科学.113590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雅各布斯J.J.,德兰格T。2004p16INK4a在p53依赖性端粒导向衰老中的重要作用.货币。生物。 14:2302–230810.1016/j.cub.2004.12.02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Janzen V.、Forkert R.、Fleming H.E.、Saito Y.、Waring M.T.、Dombkowski D.M.、Cheng T.、DePinho R.A.、Sharpless N.E.、Scadden D.T。2006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16INK4a对干细胞老化的影响.自然。 443:421–426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eyapalan J.C.、Ferreira M.、Sedivy J.M.、Herbig U。2007衰老灵长类有丝分裂组织中衰老细胞的积累.机械。老龄化发展。 128:36–442016年10月10日/j.mad.2006.11.00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Jun J.I.、Lau L.F。2010基质细胞蛋白CCN1诱导成纤维细胞衰老并限制皮肤伤口愈合中的纤维化.自然细胞生物学。 12:676–68510.1038/ncb2070[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ang M.K.、Kameta A.、Shin K.H.、Baluda M.A.、Kim H.R.、Park N.H。2003正常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衰老相关基因.实验细胞研究。 287:272–28110.1016/S0014-4827(03)00061-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eyes W.M.、Wu Y.、Vogel H.、Guo X.、Lowe S.W.、Mills A.A。2005p63缺乏激活细胞衰老程序并导致加速衰老.基因发育。 19:1986–199910.1101/gad.34230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im S.H.、Beausejour C.、Davalos A.R.、Kaminker P.、Heo S.J.、Campisi J。2004TIN2介导TRF2在人类端粒的功能.生物学杂志。化学。 279:43799–4380410.1074/jbc。M408650200型[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ortlever R.M.、Higgins P.J.、Bernards R。200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是p53诱导复制性衰老的关键下游靶点.自然细胞生物学。 8:877–88410.1038/ncb144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rishnamurthy J.、Torrice C.、Ramsey M.R.、Kovalev G.I.、Al-Regaiey K.、Su L.、Sharpless N.E。2004Ink4a/Arf表达是衰老的生物标志物.临床杂志。投资。 114:1299–130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rishnamurthy J.、Ramsey M.R.、Ligon K.L.、Torrice C.、Koh A.、Bonner-Weir S.、Sharpless N.E。2006第16页INK4a公司诱导胰岛再生潜能的年龄依赖性下降.自然。 443:453–45710.1038/自然0509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rizhanovsky V.、Yon M.、Dickins R.A.、Hearn S.、Simon J.、Miething C.、Yee H.、Zender L.、Lowe S.W。2008活化星状细胞的衰老限制肝纤维化.单元格。 134:657–6672016年10月10日/j.cell.2008.06.049[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rtolica A.、Parrinello S.、Lockett S.、Desprez P.Y.、Campisi J。2001衰老成纤维细胞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和肿瘤发生:癌症和衰老之间的联系.程序。国家。阿卡德。科学。美国。 98:12072–1207710.1073/pnas.21105369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siazek K.、Jörres A.、Witowski J。2008衰老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促血管生成开关.复兴研究。 11:681–6832009年10月10日/修订2008年8月736日[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uilman T.、Michaloglou C.、Vredeveld L.C.W.、Douma S.、van Doorn R.、Desmet C.J.、Aarden L.A.、Mooi W.J.、Peeper D.S。2008白细胞介素依赖性炎症网络介导癌基因诱导的衰老.单元格。 133:1019–10312016年10月10日/j.cell.2008.03.03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uro-o M.、Matsumura Y.、Aizawa H.、Kawaguchi H.和Suga T.、Utsugi T.、Ohyama Y.、Kurabayashi M.和Kaname T.、Kume E.等人。1997小鼠klotho基因突变导致类似衰老的综合征.自然。 390:45–5110.1038/36285 [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Le O.N.、Rodier F.、Fontaine F.、Coppe J.P.、Campisi J.、DeGregori J.、Laverdière C.、Kokta V.、Haddad E.、Beauséjour C.M。2010电离辐射诱导小鼠衰老标志物的长期表达与p53和免疫状态无关.老化细胞。 9:398–4092011年10月11日/j.1474-9726.2010.00567.x[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Lee B.Y.、Han J.A.、Im J.S.、Morrone A.、Johung K.、Goodwin E.C.、Kleijer W.J.、DiMaio D.、Hwang E.S。2006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是溶酶体β-半乳糖苷酶.老化细胞。 5:187–19510.1111/j.1474-9726.2006.00199.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Leong W.F.、Chau J.F.、Li B。2009p53缺陷导致p16INK4a代偿性上调.摩尔癌症研究。 7:354–36010.1158/1541-7786.MCR-08-037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Lin A.W.、Barradas M.、Stone J.C.、van Aelst L.、Serrano M.、Lowe S.W。1998参与p53和p16的早衰被激活以响应MEK/MAPK有丝分裂信号.基因发育。 12:3008–301910.1101/gad.12.19.300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Liu D.、Hornsby P.J。2007衰老的人成纤维细胞通过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促进异种移植瘤的早期生长.癌症研究。 67:3117–312610.1158/0008-5472.CAN-06-345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Liu H.、Fergusson M.M.、Castilho R.M.、Liu J.、Cao L.、Chen J.、Malide D.、Rovira I.I.、Schimel D.、Kuo C.J.等人。2007哺乳动物加速衰老模型中Wnt信号的增强.科学。 317:803–80610.1126/科学114357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Liu Y.、Sanoff H.K.、Cho H.、Burd C.E.、Torrice C.、Ibrahim J.G.、Thomas N.E.、Sharpless N.E。2009外周血T细胞中p16(INK4a)的表达是人类衰老的生物标志物.衰老细胞。 8:439–44810.1111/j.1474-9726.2009.00489.x号[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aier B.、Gluba W.、Bernier B.、Turner T.、Mohammad K.、Guise T.、Sutherland A.、Thorner M.、Scrable H。2004短亚型p53对哺乳动物寿命的调节.基因发育。 18:306–31910.1101/gad.1162404[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allette F.A.、Gaumont-Leclerc M.F.、Ferbeyre G。2007DNA损伤信号通路是肿瘤诱导衰老的关键介质.基因发育。 21:43–4810.1101/加148730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atheu A.、Pantoja C.、Efeyan A.、Criado L.M.、Martín-Caballero J.、Flores J.M.、Klatt P.、Serrano M。2004Ink4a/Arf基因剂量增加导致癌症抵抗和正常衰老.基因发育。 18:2736–274610.1101/gad.310304[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atheu A.、Maraver A.、Klatt P.、Flores I.、Garcia-Cao I.,Borras C.、Flores.J.M.、ViñA J.、Blasco M.A.、Serrano M。2007Arf/p53通路通过损伤保护延缓衰老.自然。 448:375–37910.1038/性质0594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cConnell B.B.、Starborg M.、Brookes S.、Peters G。1998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诱导早期传代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的复制性衰老特征.货币。生物。 8:351–35410.1016/S0960-9822(98)70137-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elk A.、Kittikowit W.、Sandhu I.、Halloran K.M.、Grimm P.、Schmidt B.M.、Haloran P.F。2003尽管端粒缺乏缩短,但体内大鼠肾脏的细胞衰老随着生长和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肾脏Int。 63:2134–214310.1046/j.1523-1755.2003.00032.x号[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ichalloglou C.、Vredeveld L.C.W.、Soengas M.S.、Denoyelle C.、Kuilman T.、van der Horst C.M.A.M.、Majoor D.M.、Shay J.W.、Mooi W.J.、Peeper D.S。2005人痣BRAFE600相关衰老样细胞周期阻滞.自然。 436:720–72410.1038/性质0389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illis A.J.T.、Hoyle M.、McCue H.M.、Martini H。1992金属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基因在老年人成纤维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实验细胞研究。 201:373–37910.1016/0014-4827(92)90286-H[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in J.N.、Whaley R.A.、Sharpless N.E.、Lockyer P.、Portbury A.L.、Patterson C。2008CHIP缺乏会缩短寿命,加速衰老表型并改变蛋白质质量控制.分子细胞。生物。 28:4018–402510.1128/立方米.00296-0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iura T.、Mattson M.P.、Rao M.S。2004胚胎干细胞的细胞寿命和衰老信号.老化细胞。 :333–34310.1111/j.1474-9728.2004.00134.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olofsky A.V.、Slutsky S.G.、Joseph N.M.、He S.、Pardal R.、Krishnamurthy J.、Sharpless N.E.、Morrison S.J。2006随着年龄的增长,p16INK4a表达增加,前脑祖细胞和神经发生减少.自然。 443:448–45210.1038/自然05091[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unro J.、Barr N.I.、Ireland H.、Morrison V.、Parkinson E.K。2004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通过独立于有丝分裂时钟的p16依赖机制在人类细胞中诱导衰老样状态.实验细胞研究。 295:525–5382016年10月10日/j.yexcr.2004.01.01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Nakamura A.J.、Chiang Y.J.、Hathcock K.S.、Horikawa I.、Sedelnikova O.A.、Hodes R.J.、Bonner W.M。2008端粒和非端粒DNA损伤都是哺乳动物细胞衰老的决定因素.表观遗传学染色质。 1:610.1186/1756-8935-1-6[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成田M.,Nũnez S.,Heard E.,成田M..,Lin A.W.,Hearn S.A.,Spector D.L.,Hannon G.J.,Lowe S.W。2003Rb介导的异染色质形成和E2F靶基因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的沉默.单元格。 113:703–71610.1016/S0092-8674(03)00401-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Nickoloff B.J.、Lingen M.W.、Chang B.D.、Shen M.、Swift M.、Curry J.、Bacon P.、Bodner B.、Roninson I.B。2004肿瘤抑制因子maspin在角质形成细胞衰老过程中上调,发挥旁分泌抗血管生成活性.癌症研究。 64:2956–296110.1158/0008-5472.CAN-03-238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尼尔森G.P.、Stemmer-Rachamimov A.O.、Shaw J.、Roy J.E.、Koh J.、Louis D.N。1999正常成人和婴儿组织中p16INK4A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实验室投资。 79:1137–1143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gryzko V.V.、Hirai T.H.、Russanova V.R.、Barbie D.A.、Howard B.H。1996人类成纤维细胞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衰老样反应依赖于细胞周期.分子细胞。生物。 16:5210–521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htani N.、Yamakoshi K.、Takahashi A.、Hara E。2004p16INK4a-RB通路:细胞衰老与肿瘤抑制之间的分子联系.医学投资杂志。 51:146–15310.2152/jmi.51.14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奥伦·M·。2003p53的决策:生命、死亡和癌症.细胞死亡不同。 10:431–44210.1038/sj.cdd.440118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Orjalo A.V.、Bhaumik D.、Gengler B.K.、Scott G.K.、Campisi J。2009细胞表面结合IL-1α是衰老相关IL-6/IL-8细胞因子网络的上游调节因子.程序。国家。阿卡德。科学。美国。 106:17031–1703610.1073/pnas.0905299106[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Paradis V.、Youssef N.、Dargère D.、BáN.、Bonvoust F.、Deschatrette J.、Bedossa P。2001正常肝脏、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细胞癌的复制性衰老.嗯,病态。 32:327–33210.1053/hupa.2001.2274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Parrinello S.、Samper E.、Krtolica A.、Goldstein J.、Melov S.、Campisi J。2003氧敏感性严重限制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复制寿命.自然细胞生物学。 5:741–74710.1038/ncb1024[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Parrinello S.、Coppe J.P.、Krtolica A.、Campisi J。2005衰老和癌症中的基质-上皮相互作用:衰老成纤维细胞改变上皮细胞分化.细胞科学杂志。 118:485–49610.1242/jcs.0163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Ramirez R.D.、Morales C.P.、Herbert B.S.、Rohde J.M.、Passons C.、Shay J.W.、Wright W.E。2001复制性衰老的假定端粒独立机制反映了生长条件不足.基因发育。 15:398–40310.1101/gad.859201[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Rauser C.L.、Mueller L.D.、Rose M.R。2006晚年生活的演变.老化研究版本。 5:14–322016年10月10日/j.arr.2005.06.00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Ressler S.、Bartkova J.、Nielederger H.、Bartek J.、Scharffetter-Kochanek K.、Jansen Durr P.、Wlaschek M。2006p16INK4A是人体皮肤细胞老化的一种强有力的体内生物标记物.老化细胞。 5:379–38910.1111/j.1474-9726.2006.00231.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Robles S.J.、Adami G.R。1998导致DNA双链断裂的因素导致正常成纤维细胞p16INK4a富集和过早衰老.癌基因。 16:1113–11232018年10月10日第38页[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Rodier F.、Campisi J.和Bhaumik D。2007p53的两个方面:衰老和肿瘤抑制.核酸研究。 35:7475–748410.1093/nar/gkm744[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Rodier F.、CoppéJ.P.、Patil C.K.、Hoeijmakers W.A.M.、Muñoz D.P.、Raza S.R.、Freund A.、Campeau E.、Davalos A.R.、Campisi J。2009持续的DNA损伤信号触发衰老相关的炎症细胞因子分泌.自然细胞生物学。 11:973–97910.1038/ncb1909[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Rodier F.、Muñoz D.P.、Teachenor R.、Chu V.、Le O.、Bhaumik D.、CoppéJ.P.、Campeau E.、Beauséjour C.M.、Kim S.H.等人。2011DNA-SCARS:维持损伤诱导的衰老生长停滞和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独特核结构.细胞科学杂志。 124:68–8110.1242/jcs.071340[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Schmitt C.A.、Fridman J.S.、Yang M.、Lee S.、Baranov E.、Hoffman R.M.、Lowe S.W。2002由p53和p16INK4a控制的衰老程序有助于癌症治疗的结果.单元格。 109:335–34610.1016/S0092-8674(02)00734-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Serrano M.、Lin A.W.、McCurrach M.E.、Beach D.、Lowe S.W。1997癌基因ras引起与p53和p16INK4a积累相关的细胞过早衰老.单元格。 88:593–60210.1016/S0092-8674(00)81902-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Shay J.W.、Roninson I.B。2004癌症发生和癌症治疗中衰老的标志.癌基因。 23:2919–293310.1038/sj.onc.120751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Shay J.W.、Pereira-Smith O.M.、Wright W.E。1991RB和p53在调节人类细胞衰老中的作用.实验细胞研究。 196:33–3910.1016/0014-4827(91)90453-2 [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Sparmann A.、Bar-Sagi D。2004Ras诱导的白细胞介素-8表达在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中起关键作用.癌细胞。 6:447–4582016年10月10日/j.ccr.2004.09.02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Stein G.H.、Drullinger L.F.、Soulard A.、DulićV。1999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和p16在人成纤维细胞衰老和分化机制中的差异作用.分子细胞。生物。 19:2109–211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u X.、Cho M.S.、Gi Y.J.、Ayanga B.A.、Sherr C.J.、Flores E.R。2009通过灭活Ink4a和Arf拯救p63全上皮表型的关键特征.EMBO J。 28:1904–191510.1038/2009.151年8月10日[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Taganov K.D.、Boldin M.P.、Chang K.J.、Baltimore D。2006NF-kappaB依赖性诱导microRNA miR-146,一种靶向天然免疫反应信号蛋白的抑制剂.程序。国家。阿卡德。科学。美国。 103:12481–1248610.1073/pnas.0605298103[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Takai H.、Smogorzewska A.、de Lange T。2003端粒功能障碍处的DNA损伤灶.货币。生物。 13:1549–155610.1016/S0960-9822(03)00542-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te Poele R.H.、Okorokov A.L.、Jardine L.、Cummings J.、Joel S.P。2002DNA损伤能在体内外诱导肿瘤细胞衰老.癌症研究。 62:1876–1883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omás-Loba A.、Flores I.、Fernández-Marcos P.J.、Cayuela M.L.、Maraver A.、Tejera A.、Borrás C.、Matheu A.、Klatt P.、Flores.J.M.等人。2008端粒酶逆转录酶延缓抗癌小鼠衰老.单元格。 135:609–6222016年10月10日/j.cell.2008.09.03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Tyner S.D.、Venkatachalam S.、Choi J.、Jones S.、Ghebranious N.、Igelmann H.、Lu X.、Soron G.、Cooper B.、Brayton C.等人。2002显示早期衰老相关表型的p53突变小鼠.自然。 415:45–531038/415045a年10月10日[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Urakawa I.、Yamazaki Y.、Shimada T.、Iijima K.、Hasegawa H.、Okawa K.、Fujita T.、Fukumoto S.、Yamashita T。2006Klotho将典型的FGF受体转化为FGF23的特定受体.自然。 444:770–77410.1038/性质0531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Varela I.、Cadiñanos J.、Pendás A.M.、Gutiérrez-Fernández A.、Folgueras A.R.、sánchez L.M.、Zhou Z.、Rodríguez F.J.、Stewart C.L.、Vega J.A.等人。2005缺乏Zmpste24蛋白酶的小鼠加速衰老与p53信号激活有关.自然。 437:564–56810.1038/自然0401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Varela I.、Pereira S.、Ugalde A.P.、Navarro C.L.、Suárez M.F.、Cau P.、Cadiñanos J.、Osorio F.G.、Foray N.、Cobo J.等人。2008他汀类药物和氨基二膦酸盐联合治疗延长人类早衰小鼠模型的寿命.自然医学。 14:767–77210.1038/nm178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Ventura A.、Kirsch D.G.、McLaughlin M.E.、Tuveson D.A.、Grimm J.、Lintault L.、Newman J.、Reczek E.E.、Weissleder R.、Jacks T。2007p53功能恢复导致体内肿瘤退化.自然。 445:661–66510.1038/性质0554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Wajapeyee N.、Serra R.W.、Zhu X.、Mahalingam M.、Green M.R。2008癌基因BRAF通过分泌蛋白IGFBP7介导的途径诱导衰老和凋亡.单元格。 132:363–3742016年10月10日/j.cell.2007.12.032[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Wang C.、Jurk D.、Maddick M.、Nelson G.、Martin Ruiz C.、von Zglinicki T。2009衰老小鼠组织中的DNA损伤反应与细胞衰老.老化细胞。 8:311–32310.1111/j.1474-9726.2009.00481.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威廉姆斯G.C。1957多效性、自然选择和衰老的进化.进化。 11:398–41110.2307/2406060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Xue W.、Zender L.、Miething C.、Dickins R.A.、Hernando E.、Krizhanovsky V.、Cordon-Cardo C.、Lowe S.W。2007小鼠肝癌中p53基因的恢复触发衰老和肿瘤清除.自然。 445:656–66010.1038/自然00529[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Yamakoshi K.、Takahashi A.、Hirota F.、Nakayama R.、Ishimaru N.、Kubo Y.、Mann D.J.、Ohmura M.、Hirao A.、Saya H.等人。2009p16Ink4a的实时体内成像揭示了与p53的交互作用.《细胞生物学杂志》。 186:393–40710.1083/jcb.20090410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Yaswen P.、Stampfer M.R。2002培养的人乳腺上皮细胞衰老和永生过程中的分子变化.国际生物化学杂志。细胞生物学。 34:1382–139410.1016/S1357-2725(02)00047-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Zhang J.、Pickering C.R.、Holst C.R.和Gauthier M.L.、Tlsty T.D。2006p16INK4a调节人乳腺原代上皮细胞中的p53.癌症研究。 66:10325–1033110.1158/0008-5472.CAN-06-159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朱J.、伍兹D.、麦克马洪M.、主教J.M。1998致癌Raf诱导人成纤维细胞衰老.基因发育。 12:2997–300710.1101/gad.12.19.299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Zindy F.、Quelle D.E.、Roussel M.F.、Sherr C.J。1997p16INK4a抑癌基因与其他INK4家族成员在小鼠发育和衰老过程中的表达.癌基因。 15:203–21110.1038/sj.onc.120117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细胞生物学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洛克菲勒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