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基因组生物学。2007; 8(3): 209.
在线发布2007年3月15日。 数字对象标识:10.1186/gb-2007-8-3-209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1868946
PMID:17367545

无名指间环(RBR)蛋白家族

关联数据

补充资料

简短摘要

在发育和疾病中介导各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大型且功能多样的RBR蛋白家族综述。

摘要

总结

无名指间环(RBR)结构域家族的蛋白质具有三组特异性聚集的半胱氨酸和组氨酸残基。氨基末端环结构域(N-ring)结合两个锌离子并折叠成经典的交叉支架环指,而羧基末端环结构域(C-ring)仅涉及一个锌离子。中心环畴即IBR畴的三维结构仍未解决。在单细胞和多细胞真核生物及其一些病毒的基因组中,已鉴定出约400个编码RBR蛋白的基因,但在古生菌或细菌中尚未发现该家族。RBR蛋白分为15个主要亚家族(除了一些孤儿病例)通过RBR片段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序列结构的保守性。RBR结构域介导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RBR蛋白的一个子集被证明具有E3泛素连接酶的功能。RBR蛋白因参与帕金森综合征、路易体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以及对某些细胞内细菌病原体的敏感性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里,我们概述了含有RBR结构域的蛋白质及其亚细胞定位、额外结构域、功能、特异性和调控。

基因组织和进化史

无名指之间的环(RBR)蛋白是一大类多样的蛋白质,其特点是具有紧凑的序列模块,预计将形成由环分隔的三个指环型或“环”结构域[12]。RBR结构域通常作为具有不同功能模块的多域蛋白质的一部分出现,并似乎介导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大多数家族成员的功能尚未通过实验进行探索,但已知一部分RBR蛋白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

RBR区域中每个环结构域的序列通常包含八个半胱氨酸和组氨酸残基簇,这些残基可能结合金属离子。氨基末端环状结构域(RING1或N-ring)被认为结合两个锌离子并折叠成经典的交叉支撑无名指,而羧基末端环(RING2或C-ring)似乎只结合一个金属离子并形成与经典无名指不同的疏水核[]。中央半胱氨酸/组氨酸簇也可能形成环状指状结构。莫雷特和博克[4]导出了该域基于序列轮廓的一般特征,并将其称为IBR(中间环)。独立,范德雷登. [5]识别了该域-具有更受限的PROSITE样模式[6]C类6HC-作为DRIL(双环指连接)结构域,并称为包含ring-DRIL-ring的蛋白质家族TRIAD。这两个定义大体上是重叠的,但并不完全相同。莫雷特和博克的方法[4]符合序列同源性的概念和统计显著性序列相似性的标准,因此是首选标准。

RBR蛋白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多样的家族,目前在序列数据库中约有400个代表。基于RBR片段内的序列保守性,RBR蛋白被分为15个亚家族(A-I、P、S、T、U、X、Z;图图1)。1). 还有大约10个孤儿序列可以被视为自己的组。亚家族A(阿里阿德涅样蛋白)可进一步细分为约10个簇(A0-A9)。类似地,可以区分S亚家族(仅在病毒中发现)、T亚家族(TRIAD3蛋白)和Z亚家族(只在原生动物中发现)的几个亚群。不同组序列代表的RBR段对齐如图所示图11有关半胱氨酸/组氨酸模式和环大小的守恒的详细信息,请参阅本文在线提供的附加数据文件1。其他信息(序列列表、子组比对、注释、补充文本和表格)也可在我们的网站上获得[7].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gb-2007-8-3-209-1.jpg

RBR域段的多重对齐。该图包括64个具有代表性的RBR段的序列。这种比对是用于创建图2中的系统发育树的大比对的一部分。序列标识符给出了子科代码(第一个字母),后跟分类单元和GenBank中的登录号。三个环状结构域之间的环段用“XX”表示。底部的灰色条表示排列位置的氨基酸类型保存程度。对齐主要使用CLUSTALX[70]生成,并手动编辑。出租车缩写:Am,蜜蜂; 在,拟南芥; 总工程师,秀丽隐杆线虫; 日期,盘状网柄菌; Dm中,黑腹果蝇; 博士,达尼奥雷里奥; 广州,赤霉素; Hs、,智人; 编号:,粗糙脉孢菌; 服务提供商,葡萄裂殖酵母.

基因组测序项目大大增加了RBR基因的信息;它们包含一个复杂而古老的基因家族,已在所有被检测的真核生物及其一些病毒中发现。酵母中有两种RBR蛋白酿酒酵母,6英寸黑腹果蝇,10英寸秀丽隐杆线虫,约40英寸拟南芥斑马鱼大约23岁(达尼奥雷里奥),约15人(附加数据文件1)。RBR蛋白的基因散布在整个基因组中。它们的染色体位置和外显子数目不同。例如,Mladek. [8]研究了Ariadne(A)亚家族拟南芥:16阿塔利基因分布在所有5条染色体的10个位点上。尽管序列保守,但它们具有不同的基因结构。外显子的数量在一个之间变化(亚特兰大3)和15(亚特兰大5亚特兰大7亚特兰大8). 这个阿塔利基因在植物发育过程中以器官特异的方式进行差异表达。

RBR蛋白的剪接亚型广泛存在[8-10]。至少对于一些RBR蛋白来说,选择性剪接会导致缩短的同种型,从而控制各自亲本较大同种型的细胞定位和功能[9]。对于大鼠转录因子RBCK1,RBR结构域在其转录活性中起着关键作用[11]。RBCK2已被鉴定为RBCK1的一种替代剪接变体,它缺乏RBCK1的羧基末端部分,包括RBR区[11]。吉本. [9]结果表明,RBCK2通过将RBCK1束缚在细胞质中来抑制其转录活性。最近报道了一种类似的缺乏RBR区域的parkin替代剪接变体[12].

RBR区域的遗传模块编码在进化过程中明显在多个基因环境中重复使用,并通过点突变和插入/删除进行了顺序修改,并重新组合到新的基因组位置。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逆转录转座子的机制来支持这些变化,证据表明这来自于拟南芥[8]。不同分类范围内RBR片段之间的推测系统发育关系如图所示图2,2值得注意的是,一些RBR蛋白亚家族仅在特定分类群中发现(附加数据文件1);例如,仅在动物中发现了亚家族C(例如环指蛋白144)、I(IBR域包含蛋白1,IBRDC1)、P(parkin)、U(阿里阿德涅样E3泛素连接酶,PAUL)和X(人类乙型肝炎病毒X相关蛋白,XAP)。其他几个亚科对真菌(E亚科和F亚科)和植物(G亚科和H亚科)具有特异性。除了高等真核生物中的大量RBR蛋白基因外,它们还显著存在于单细胞真核生物、昆虫痘病毒和虹彩病毒中[7](附加数据文件1)。有趣的是,在古细菌或真细菌基因组中没有真正可以称为RBR家族成员的基因。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gb-2007-8-3-209-2.jpg

RBR结构域片段的系统发生树。使用102个代表人口最多亚群的蛋白质的RBR片段的大比对创建树。我们使用了来自Forester软件包[71-73]的程序SEAVIEW和工具ATV。每个条目的标签如图1所示。通常,亚科成员很好地聚集在一起,亚科内的系统发育关系被确定为具有重要意义。靠近树根,分支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一些真菌和原生动物的序列更具异质性,出现在多个树位置。这个D.盘状体序列XP_646567.1电话不与其他ARA54序列一起出现,但由于序列结构中的RWD域,被分配到“B(ARA54)”组。

特征结构特征

整个RBR片段通常包含大约200个连续氨基酸。从氨基到羧基末端,环状序列域趋向于变小——N-ring约60个残基,IBR约50个残基和C-ring约40个残基[12]。RBR区氨基端的环具有较高的序列和大小可变性。相比之下,半胱氨酸/组氨酸位置在N-RING和IBR中更为保守。在半胱氨酸和组氨酸模式位置仅在已知只结合一个锌离子的C-RING结构域中观察到非半胱氨酸或非组氨酸残基的取代。一些RBR蛋白似乎在没有C-RING的情况下仍然有功能,但parkin和其他蛋白显然需要RBR区域的这一部分才能作为E3泛素连接酶发挥正确的功能[2].

不幸的是,RBR地区几乎没有直接的结构信息。卡皮利. []报告了三维结构(PDB登录号1个d2)人类Ariadne蛋白HHARI中的C-RING(UNIPROT登录号的残基326-395Q9Y4X5型,亚家族A1/Ari1),折叠成一个结合单个锌离子的新结构(图(图3a)。3a年). 此外,三维结构(PDB1个WIM,结构报告未发表),主要代表人类UbcM4相互作用蛋白4(C/RNF144亚家族;UNIPROT登录号第50876页)非常类似于经典的环形域(图(图3b)。3亿). 没有任何IBR域的结构信息。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gb-2007-8-3-209-3.jpg

RBR段中环域的结构。结构图是用程序VMD生成的[74]。主链痕迹和二级结构显示为带状,锌离子显示为红色球体。(a)人类Ariadne-1同源蛋白HHARI中RBR区域(C-RING)的羧基末端部分(PDB登录号1轮驱动2; UNIPROT登录号的残留物326-395Q9Y4X5型; 亚家族A1/Ari1)。(b)人UbcM4相互作用蛋白4 RBR片段的N-RING(PDB登录号1个WIM; UNIPROT登录号的残留物20-100第50876页; 子家族C/RNF144)。

除了RBR片段内的保守外,在遥远分类群之间保守的序列结构也是RBR蛋白质分类的重要标准,如图所示图4。4。附加段的功能意义及其与序列中RBR部分的合作通常不明确,这无疑是近期的一项紧迫研究任务。例如,确定dorfins(D亚家族)中的两个疏水区域(每个都是跨膜螺旋的长度)是否作为膜连接模块发挥作用,或者它们是否对蛋白质复合物的形成至关重要,这将是很有意义的。可用数据冲突。TMHMM程序预测了两个长跨膜螺旋(每个长30-35个残基,含保守脯氨酸)[13]和DAS-TM过滤器[1415]在dorfin-RBR区域的羧基末端侧。羧基末端缺失包括疏水片段,但RBR区域未被触及,导致酶无法结合泛素化底物[16],表明该区域负责泛素的结合。另一方面,蛋白质在核膜和中心体附近的定位、与波形蛋白的共定位以及与钙敏感受体CaR(一种完整的膜蛋白)的相互作用支持了膜包埋[1617]。RNF144(亚家族C)和IBRDC1(亚家族I)在RBR区域的羧基末端侧也有预测的跨膜螺旋,RNF144在高尔基膜的定位已经显示[18].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gb-2007-8-3-209-4.jpg

RBR蛋白的序列结构。显示了RBR蛋白亚家族的详细序列结构。球状结构域(如cullin)和非球状结构区(负电荷簇或富含脯氨酸的区域)采用彩色编码,如图例所示。应注意,所示为典型的序列架构。有几个例外:例如,PAUL蛋白质大多含有三个额外的锌指,但少数代表只有一个锌指。类似地,除了原生动物成员只有一个或并没有外,多芬鱼有两个预测的疏水螺旋。Fungi1组的两个序列非常不同,只有RBR片段有共同之处。在Plant1代表中,一个蛋白质包含两个RRM结构域,而不是通常的两个KH结构域。域登录号:APC10、PF03256;碎玻璃,SM00182;DEXDc,SM00487;IBR,SM00647;后轮驱动,SM00591;DUF1605,PF07717;HA2,PF04408;HELICc,SM00490;KH、SM00322;RRM,SM 00360;ANK,SM002481;UBA,SM00165;UBQ,SM00213;UIM卡,SM00726;和ZnF_RBZ,SM00547。前两个字母“PF”和“SM”分别表示PFAM和SMART数据库。

RBR区域与泛素化途径已知的结构域和基序(如泛素相关的UBA、泛素UBQ和泛素相互作用基序,UIM)的结合并不令人惊讶,而与解旋酶结构域(DEXDc和HELICc)、核酸结合域(KH和RRM)的关联在RBR蛋白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背景下,蛋白结合域(RWD、犰狳/HEAT重复序列和锚蛋白片段)是有意义的。泛素化和RNA代谢之间的功能联系似乎是一种普遍现象[19].

本地化和功能

RBR蛋白具有多种功能,从控制蛋白质质量到调节翻译和信号传导[1020-22]。一些RBR蛋白最初被发现的方式突出了这种多样性。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首先引起了对RBR蛋白的关注。例如,XAP3[23]和大鼠RBCK1[11]以蛋白激酶C-β相互作用蛋白的调节结构域为诱饵发现,Ariadne蛋白被发现是果蝇、小鼠和人类中泛素结合酶(E2)的相互作用伙伴[24-27]。推测的阿里阿德涅样E3泛素连接酶PAUL出现在以肌肉特异性激酶(MuSK)细胞质域为诱饵提取的复合物中[28]。Parkin是功能性最好的RBR蛋白[2930]。在临床背景下,编码帕金森病的基因突变与散发性早发性帕金森病和常染色体隐性青少年帕金森病有关[2930]帕金最近也与细胞内病原体的易感性有关,如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和癌症[31-35]。其他几种RBR蛋白与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感染易感性和癌症有关[2213637].

据报道,E3泛素连接酶对15种RBR蛋白具有活性,迄今为止已鉴定出25种底物和70多种相互作用物(图(图5;5; 附加数据文件1)。作为典型的E3酶,RBR蛋白与泛素结合酶(E2s)相互作用,催化泛素与靶蛋白的共价连接[38]。对于大多数特征化的RBR蛋白,N-RING对于招募特定E2和结合底物至关重要。然而,这一规则也有例外,非RBR区域也定义了底物相互作用(图(图5;5; 附加数据文件1)。RBR蛋白被认为是单分子E3泛素连接酶(E3s)。然而,parkin和parkin-like细胞质蛋白(PARC)与SCF-like 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成分相互作用,如cullin和F-box蛋白[3940].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gb-2007-8-3-209-5.jpg

已知与RBR蛋白的相互作用物。每个区域的相互作用蛋白被框起来,前面是它们相互作用的RBR蛋白亚家族的名称:A,Ariadne;A3,Parc;B、 ARA54;D、 多芬;P、 停车场;C、 RNF144;十、 XAP;U、 保罗;T、 三、。RBR蛋白某些亚家族中存在的额外氨基末端结构域以浅蓝色突出显示,并用结构域缩写表示,在括号中显示了它们所在的亚家族。UBL,泛素样结构域;UBA,泛素相关结构域;ZnF_RBZ,锌指;cullin,cullin样结构域;ARM/HEAT、犰狳和HEAT重复;APC10,后期促进复合物亚基10。多芬中存在羧基末端疏水段。附加数据文件1中列出了其他基质和相互作用物。

Parkin和dorfin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免受线粒体损伤的影响[41-43]以及通过泛素介导的蛋白酶体降解和/或此类蛋白质的亚细胞系留从有害水平的聚集蛋白[293044]。它们还参与内质网相关降解途径(ERAD)。它们与与内质网相关的E2相互作用,以及促进跨膜蛋白未折叠或错误折叠形式的降解,如帕金相关内皮素受体样受体(Pael-R),都支持这一点[45],synaptotagmin XI[46],AAA-ATP酶含缬氨酸蛋白[47]和多巴胺转运体[48]在内质网中积累之前。此外,质膜受体如Toll样受体TLR4和TLR9是RBR蛋白TRIAD3A的底物[10]。这导致了一个假设,即TRIAD3A控制Toll信号介导的促炎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最近的一项研究提出了帕金通过结合EGFR和EGFR途径底物15(EPS15)并泛素化EPS15,从而调节EGFR的内化和降解,在调节来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信号传导中的新作用[22].

至少有三种RBR蛋白参与细胞周期和凋亡的调控。PARC是抑癌蛋白p53的负调控因子。PARC的过度表达可以在细胞质中隔离p53,而不会使其泛素化降解[49]。相反,RBR蛋白p53RFP是RNF144亚家族(C)的成员,其靶向细胞周期进展抑制剂(p21WAF1(加权平均1))用于降解。锌指蛋白抑制NF-κB蛋白(ZIN)是TRIAD3的剪接变异体,类似地支持NFκB活化抑制剂(RIP)的降解。p53RFP或RIP过度表达诱导细胞凋亡[5051].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编码的Vif蛋白诱导锌离子移位到细胞核,这表明RBR蛋白可能是干扰病毒复制的理想候选蛋白。Vif对HIV-1颗粒的组装和逆转录复合物的稳定性至关重要[37]。病毒感染的另一个可能调节因子是RBR蛋白血红素氧化IRP2泛素连接酶(HOIL-1),它与乙型肝炎病毒的X蛋白相互作用,增强其激活X反应启动子的能力[23].

Ariadne亚家族的RBR蛋白可能参与翻译调控,因为Ariadne-亚家族蛋白HHARI泛素化真核mRNA帽结合蛋白4EHP[20]明显改变了4EHP与mRNA帽的结合效率。4EHP泛素化也可能是特定mRNA群体细胞内分区的信号。

RBR蛋白可以被其相互作用伙伴招募到特定的亚细胞隔室。例如,RBCK1通过与其RBR域缺陷剪接变体RBCK2的相互作用而转位到细胞核[9]。这种核质穿梭在RBR蛋白中很常见,并且由以下蛋白相互作用图支持果蝇属[52]这揭示了RBR蛋白ARI-2与经典核转运受体核蛋白3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一些RBR成员可能能够自己调节核质转运。

例如,parkin与Ran-binding蛋白质2(RanBP2)相互作用并泛素化,Ran-binding蛋白2与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E3连接酶家族相关,是核孔复合体的组成部分[53]。parkin与SUMO-1的结合增强了parkin的核转位和自泛素化,表明其E3活性和亚细胞定位都是通过与SUMO1的结合而调节的[54].

监管机制

RBR蛋白也受到翻译后调节,这种调节主要倾向于抑制它们的E3活性。Parkin的稳定性由环指结构域E3连接酶FLRF/Nrdp1控制,该连接酶与氨基末端相互作用,降低Parkin半衰期和酶活性[55]。自身泛素化已被证明可抑制Ariadne、雄激素受体相关蛋白54(ARA54)、RNF144、dorfin、parkin和TRIAD3亚家族成员的E3活性[10164956-62](附加数据文件1)。Parkin的E3活性也通过伴侣样蛋白14-3-3η与其连接区的结合而受到抑制(图(图5)。5). 14-3-3η在与α-突触核蛋白紧密结合后从这种抑制性复合物中释放出来。因此,帕金的活性由14-3-3η和α-突触核蛋白相互调节[63]。Hsc-70-相互作用蛋白(CHIP)的羧基末端和伴侣Hsp70对帕金的类似拮抗调节参与了未折叠Pael-R的降解[45]。Hsp70通过与未折叠的Pael-R和parkin形成复合物来抑制parkin的E3活性,而CHIP诱导Hsp70解离并增强parkin活性和Pael-R.parkin也通过与Bcl-2相关的athanogene 5(BAG5)和Hsp70相互作用增强对蛋白质聚集体的固存而受到抑制[64].

磷酸化参与parkin的负调控,因为应激诱导的磷酸化减少导致其活性增加[65]。Parkin由一氧化氮(NO)修饰以双相方式控制[6667]。在S-亚硝基化的前两个小时内,帕金的催化活性增加。然后逐渐下降,并在NO暴露24小时后被抑制[68]。鉴于磷酸化和S-亚硝基化是可逆的,已检测到一种新型不可逆共价加合物,即帕金的多巴胺衍生邻苯二酚修饰物,可降低E3活性和溶解度。Parkin对这种修饰特别敏感,因为加合物不能转移到Ariadne亚家族成员HHARI[69].

边境

RBR蛋白及其相互作用伙伴似乎参与了几乎所有主要的细胞事件:转录和RNA代谢、翻译、亚细胞系留、翻译后修饰和蛋白质稳定性的调节、细胞和应激信号、细胞周期控制以及微生物感染过程。这些对RBR蛋白不同功能的初步了解主要是通过对多用途神经保护剂parkin、其他十种动物RBR蛋白和一种单一成员的详细分析获得的拟南芥基本上,对于剩余的大约350个RBR蛋白,尤其是动物特异性IBRDC1,以及植物、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特异性亚科(H、G、F、E、Z和S),我们一无所知。其中一些RBR蛋白也可能具有E3活性。然而,目前尚不清楚RBR蛋白是否作为单分子和/或在SCF-like E3连接酶复合物中发挥作用,以及它们是否催化单或多泛素化和赖氨酸48或63型连接。除了E3连接酶功能外,RBR片段还可能充当激活域,与细胞骨架组件相互作用,并充当栓系模块。因此,未来的一个挑战是分析它们不断变化的亚细胞分布。

一些RBR蛋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IBR和完整RBR结构域的三维结构以及负责相互作用和结构稳定的残基的知识有关,这将是确定治疗药物可能设计的特定靶点的先决条件。未来的工作应揭示附加域的功能重要性及其与RBR域的合作。这对被忽视的有机体特定亚家族的成员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这些亚家族存在于构成致病性、农业和水产养殖威胁的有机体中(例如,人类致病性原生动物溶组织内阿米巴和真菌烟曲霉、植物病原真菌赤霉素稻瘟病菌以及鱼类和两栖类病毒、淋巴囊虫病病毒和石斑鱼虹彩病毒)。RBR蛋白的未来分析将带来更多惊喜和令人惊讶且有价值的发现。

附加数据文件

附加数据文件1包含补充表格和其他参考,可在线获取。

补充材料

附加数据文件1:

补充表1列出了每个亚科和分类学类别的非冗余蛋白质数据库中RBR蛋白的出现情况。补充表2给出了亚家族中RBR结构域片段的N-RING、IBR和C-RING的序列模式可变性。补充表3列出了RBR蛋白的泛素化底物。补充表4列出了RBR蛋白的非底物相互作用伙伴。

单击此处获取文件(30万,文件)

致谢

BE和FE感谢Boehringer Ingelheim的持续支持。该项目受益于奥地利联邦教育、科学和文化部的Gen AU BIN计划下对FE的资助。MTH和NC得到奥地利科学基金(FWF项目)的支持第17888页)利用来自Nationalstiftung的资源。

工具书类

  • Marin I,Ferrus A.RBR家族的比较基因组学,包括帕金森病相关基因parkin和Ariadne亚家族的基因。分子生物学进化。2002年;19:2039–205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rin I、Lucas JI、Gradilla AC、Ferrus A.Parkin及其亲属:泛素连接酶的RBR家族。生理基因组学。2004;17:253–263. doi:10.1152/生理基因组学.00226.200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apili AD、Edghill EL、Wu K、Borden KLB。来自RING-IBR-RING/TRIAD基序的C端环指结构揭示了不同于环的新锌结合域。分子生物学杂志。2004;340:1117–1129. doi:10.1016/j.jmb.2004.05.03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orett E,Bork P.帕金的一个新的事务激活域。生物化学科学趋势。1999;24:229–231. doi:10.1016/S0968-0004(99)01381-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van der Reijden BA,Erpelinck-Verschueren CA,Lowenberg B,Jansen JH。三联体:一类具有新的富含半胱氨酸特征的新蛋白质。蛋白质科学。1999;8:1557–156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ulo N、Bairoch A、Bulliard V、Cerutti L、De Castro E、Langendijk-Genevaux PS、Pagni M、Sigrist CJ。PROSITE数据库。核酸研究。2006;34:D227–D230。doi:10.1093/nar/gkj06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RBR型蛋白家族。http://mendel.imp.univie.ac.at/SEQUENCES/RBR
  • Mladek C,Guger K,Hauser MT拟南芥一组假定的E3连接酶。植物生理学。2003;131:27–40. doi:10.1104/pp.01278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Yoshimoto N、Tatematsu K、Koyanagi T、Okajima T、Tanizawa K、Kuroda S。通过缺失RING结构域的剪接变异体对RING蛋白RBCK1的细胞质系留。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2005;335:550–557. doi:10.1016/j.bbrc.2005.07.10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huag TH,Ulevitch RJ.Triad3A,一种调节Toll样受体的E3泛素蛋白连接酶。自然免疫学。2004;5:495–502. doi:10.1038/ni106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Tokunaga C,Kuroda S,Tatematsu K,Nakagawa N,Ono Y,Kikkawa U。一种新型蛋白激酶C相互作用蛋白的分子克隆和表征,该蛋白具有与RBCC家族蛋白相关的结构基序。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98;244:353–359. doi:10.1006/bbrc.1998.827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itada T、Asakawa S、Minoshima S、Mizuno Y、Shimizu N。小鼠parkin基因剪接变体的分子克隆、基因表达和鉴定。哺乳动物基因组。2000年;11:417–421。doi:10.1007/s00335001008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rogh A,Larsson B,von Heijne G,Sonnhammer EL。用隐马尔可夫模型预测跨膜蛋白拓扑:应用于完整基因组。分子生物学杂志。2001;305:567–580. doi:10.1006/jmbi.000.431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serzo M,Eisenhaber F,Eisenshaber B,Simon I。关于过滤假阳性跨膜蛋白预测。蛋白质工程。2002年;15:745–752. doi:10.1093/蛋白质/15.9.74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serzo M、Eisenhaber F、Eisenshaber B、Simon I.TM与否:使用DAS-TM过滤器进行低假阳性率的跨膜蛋白预测。生物信息学。2004;20:136–137. doi:10.1093/bioinformatics/btg39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Niwa J、Ishigaki S、Doyu M、Suzuki T、Tanaka K、Sobue G。一种新的中心体环纤维蛋白Dorfin介导泛素连接酶活性。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2001;281:706–713. doi:10.1006/bbrc.2001.441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Huang Y,Niwa J,Sobue G,Breitwieser GE。E3泛素连接酶多芬介导的钙敏感受体泛素化和降解。生物化学杂志。2006;281:11610–11617. doi:10.1074/jbc。M51355220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Hoja MR、Wahlestedt C、Hoog C.未表征人类蛋白质的可视化细胞内分类策略。实验细胞研究。2000年;259:239–246. doi:10.1006/excr.2000.494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Lucas JI、Arnau V、Marin I.比较基因组学和蛋白质域图分析将泛素化和RNA代谢联系起来。分子生物学杂志。2006;357:9–17.doi:10.1016/j.jmb.2005.12.06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Tan NG、Ardley HC、Scott GB、Rose SA、Markham AF、Robinson PA。ariadne的人类同源物促进翻译起始因子4E同源蛋白4EHP的泛素化。FEBS信函。2003;554:501–504. doi:10.1016/S0014-5793(03)01235-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宫本茂H,Rahman M,Takatera H,Kang HY,Yeh S,Chang HC,Nishimura K,Fujimoto N,Chang C.雄激素受体协同调节器ARA54的显性阴性突变抑制雄激素受体介导的前列腺癌生长。生物化学杂志。2002年;277:4609–4617. doi:10.1074/jbc。M10831220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Fallon L、Belanger CML、Corera AT、Kontogiannea M、Regan-Klapisz E、Moreau F、Voortman J、Haber M、Rouleau G、Thorarinsdottir T等。与UIM蛋白Eps15的调节性相互作用涉及帕金参与EGF受体贩运和PI(3)K-Akt信号传导。自然细胞生物学。2006;8:834–842. doi:10.1038/ncb144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ong YS、Yao YL、Yang WM、Kuzhandaivelu N、Seto E。乙型肝炎病毒X相关蛋白XAP3是一种蛋白激酶C结合蛋白。生物化学杂志。1997;272:16482–16489. doi:10.1074/jbc.272.26.1648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artinez-Noel G、Niedenthal R、Tamura T、Harbers K。一个结构相关的环指蛋白家族与泛素结合酶UbcM4特异性相互作用。FEBS信函。1999;454:257–261。doi:10.1016/S0014-5793(99)00823-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Ardley HC、Tan NGS、Rose SA、Markham AF、Robinson PA。调节其与泛素结合酶UbcH7相互作用的Parkin/Ariadne-like泛素连接酶HHARI的特征。生物化学杂志。2001;276:19640–19647。doi:10.1074/jbc。M01102820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oynihan TP、Ardley HC、Nuber U、Rose SA、Jones PF、Markham AF、Scheffner M、Robinson PA。泛素结合酶UbcH7和UbcH8与HHARI和H7-AP1的环指/IBR基序域相互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9;274:30963–30968. doi:10.1074/jbc.274.43.3096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Aguilera M、Oliveros M、Martinez-Padron M、Barbas JA、Ferrus A.Ariadne-1:至关重要果蝇属该基因在发育过程中是必需的,它定义了一个新的RING-finger蛋白保守家族。遗传学。2000年;155:1231–124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omann PA、Weiner JA、Apel ED、Lewis RM、Sanes JR。一种推测的与肌肉特异性激酶(MuSK)相互作用的类ariadne E3泛素连接酶(PAUL)。基因表达模式。2004;4:77–84. doi:10.1016/S1567-133X(03)00146-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库克森MR。帕金森病的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年度收益。2005;74:29–52. doi:10.1146/annurev.biochem.74.082803.13340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道森TM,道森VL。帕金森病神经变性的分子途径。科学。2003;302:819–822. doi:10.1126/science.108775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esari R、Martin ES、Calin GA、Pentimalli F、Bichi R、McAdams H、Trapaso F、Drusco A、Shimizu M、Masciullo V等。Parkin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青少年帕金森综合征的相关基因,是染色体6q25-q27上的候选抑癌基因。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2003;100:5956–5961. doi:10.1073/pnas.093126210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Ali S、Vollaard AM、Widjaja S、Surjadi C、van de Vosse E、van Dissel JT。PARK2/PACRG多态性与伤寒和副伤寒易感性。临床实验免疫学。2006;144:425–431. doi:10.1111/j.1365-2249.2006.03087.x。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ira MT、Alcais A、Van Thuc N、Moraes MO、Di Flumeri C、Hong Thai V、Chi Phuong M、Thu Huong N、Ngoc Ba N、Xuan Khoa P等。麻风敏感性与PARK2和PACRG相关。自然。2004;427:636–640. doi:10.1038/nature0232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alhotra D、Darvishi K、Lohra M、Kumar H、Grover C、Sood S、Reddy BSN、Bamezai RNK。印度人群中PARK2和PACRG基因共同调控区的主要风险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麻风的关联研究。《欧洲人类遗传学杂志》。2006;14:438–442。doi:10.1038/sj.ejhg.520156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尼古拉耶夫,顾伟。PARC: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细胞周期。2003;2:169–17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ishikawa N、Niwa Ji、Doyu M、Ito T、Ishigaki S、Hashizume Y、Sobue G.Dorfin定位于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中的泛素化内含物。《美国病理学杂志》。2003;163:609–61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eng F、Davis A、Lake JA、Carr J、Xia W、Burrell C、Li P。无名指蛋白锌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Vif相互作用。《维罗尔杂志》。2004;78:10574–10581. doi:10.1128/JVI.78.1910574-10581.200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Ardley HC,Robinson PA。E3泛素连接酶。生物化学论文。2005;41:15–3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taropoli JF、McDermott C、Martinat C、Schulman B、Demireva E、Abeliovich A。Parkin是SCF-like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一种成分,可保护有丝分裂后神经元免受红藻氨酸兴奋毒性的影响。神经元。2003;37:735–749. doi:10.1016/S0896-6273(03)00084-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Skaar JR、Arai T、DeCaprio JA。所有CUL7功能和鼠标开发都不需要对CUL7和PARC进行二元化。分子细胞生物学。2005;25:5579–5589. doi:10.1128/MCB.25.13.5579-5589.200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lark IE、Dodson MW、Jiang C、Cao JH、Huh JR、Seol JH、Yoo SJ、Hay BA、Guo M。果蝇属pink1是线粒体功能所必需的,与parkin在基因上相互作用。自然。2006;441:1162–1166. doi:10.1038/nature0477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Park J、Lee SB、Lee S、Kim Y、Song S、Kin S、Bae E、Kim J、Shong M、Kim JM、Chung J果蝇属PINK1突变体由派金补充。自然。2006;441:1157–1161. doi:10.1038/nature0478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Takeuchi H、Niwa Ji、Hishikawa N、Ishigaki S、Tanaka F、Doyu M、Sobue G.Dorfin通过减少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神经元细胞模型中线粒体定位突变超氧化物歧化酶1来防止细胞死亡。神经化学杂志。2004;89:64–72. doi:10.1046/j.1471-4159.2003.02289.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ookson MR、Lockhart PJ、McLendon C、O'Farrell C、Schlossmacher M、Farrer MJ。parkin中的环指1突变会改变蛋白质的定位。人类分子遗传学。2003;12:2957–2965. doi:10.1093/hmg/ddg32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Imai Y、Soda M、Inoue H、Hattori N、Mizuno Y、Takahashi R。一种可能导致内质网应激的未折叠跨膜多肽是帕金的底物。单元格。2001;105:891–902. doi:10.1016/S0092-8674(01)00407-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Huynh DP、Scoles DR、Nguyen D、Pulst SM。常染色体隐性青少年帕金森病基因产物parkin与突触素XI相互作用并泛素化。人类分子遗传学。2003;12:2587–2597. doi:10.1093/hmg/ddg26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Ishigaki S、Hishikawa N、Niwa Ji、Iemura Si、Natsume T、Hori S、Kakizuka A、Tanaka K、Sobue G。神经退行性疾病中,Dorfin和共定位于泛素化内含物中的含缬氨酸蛋白之间的物理和功能相互作用。生物化学杂志。2004;279:51376–51385。doi:10.1074/jbc。M40668320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姜浩,姜清,冯J.帕金通过增强多巴胺转运体的细胞表面表达来增加多巴胺的摄取。生物化学杂志。2004;279:54380–54386。doi:10.1074/jbc。M40928220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Nikolaev AY,Li M,Puskas N,Qin J,Gu W.Parc:p53的细胞质锚定。单元格。2003;112:29–40. doi:10.1016/S0092-8674(02)01255-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陈丁,李克星,翟姿,舒海波。一种新型锌指蛋白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相互作用,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和IL1诱导的NF-κB活化。生物化学杂志。2002年;277:15985–15991. doi:10.1074/jbc。M10867520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黄J,徐LG,刘T,翟Z,舒HB。p53诱导的E3泛素连接酶p53RFP诱导p53依赖性细胞凋亡。FEBS信函。2006;580:940–947. doi:10.1016/j.febslet.2005.09.10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Giot L、Bader JS、Brouwer C、Chaudhuri A、Kuang B、Li Y、Hao YL、Ooi CE、Godwin B、Vitols E.等人黑腹果蝇.科学。2003;302:1727–1736. doi:10.1126/science.109028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Um JW、Min DS、Rhim H、Kim J、Paik SR、Chung KC。Parkin泛素化并促进RanBP2的降解。生物化学杂志。2006;281:3595–3603. doi:10.1074/jbc。M50499420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嗯,JW,Chung KC。通过与SUMO-1的物理相互作用对帕金进行功能调节。神经科学研究杂志。2006;84:1543–1554. doi:10.1002/jnr.2104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钟磊,谭毅,周安,于强,周杰。环指泛素蛋白异肽连接酶Nrdp1/FLRF调节Parkin的稳定性和活性。生物化学杂志。2005;280:9425–9430. doi:10.1074/jbc。M40895520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Tan NGS、Ardley HC、Rose SA、Leek JP、Markham AF、Robinson PA果蝇属ariadne基因。细胞遗传学细胞遗传学。2000年;90:242–245. doi:10.1159/00005678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施普林格·W、霍普·T、施密特·E、鲍迈斯特·R·A秀丽隐杆线虫溶解度改变的Parkin突变体将α-同核蛋白聚集与蛋白质毒性应激耦合。人类分子遗传学。2005;14:3407–3423。doi:10.1093/hmg/ddi37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ang HY,Yeh S,Fujimoto N,Chang C.人类前列腺辅活化因子ARA54的克隆和表征,ARA54是一种与雄激素受体相关的新蛋白。生物化学杂志。1999;274:8570–8576。doi:10.1074/jbc.274.13.857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arteijn JA、van Emst L、Erpelinck-Verschueren CA、Nikoloski G、Menke A、de Witte T、Lowenberg B、Jansen JH、van der Reijden BA。E3泛素蛋白连接酶Triad1抑制原始髓系祖细胞的克隆生长。鲜血。2005;106:4114–4123. doi:10.1182/bloud-2005-04-145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Ng CC、Arakawa H、Fukuda S、Kondoh H、Nakamura Y。p53RFP是一种p53诱导的环填充蛋白,调节p21WAF1的稳定性。致癌物。2003;22:4449–4458. doi:10.1038/sj.onc.120658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Zhang Y、Gao J、Chung KKK、Huang H、Dawson VL和Dawson TM。Parkin作为E2依赖性泛素蛋白连接酶发挥作用,并促进突触囊泡相关蛋白CDCrel-1的降解。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2000年;97:13354–13359. doi:10.1073/pnas.24034779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Ito K、Adachi S、Iwakami R、Yasuda H、Muto Y、Seki N、Okano Y。N-末端延伸的人类泛素结合酶(E2s)介导RING-finger蛋白、ARA54和RNF8的泛素化。欧洲生物化学杂志。2001;268:2725–2732. doi:10.1046/j.1432-1327.2001.02169.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佐藤(Sato S)、千叶(Chiba T)、坂田(Sakata E)、加藤(Kato K)、美津浓(Mizuno Y)、服藤(Hattori N)、田中(Tanaka K)。14-3-3eta是一种新型的帕金泛素连接酶调节剂。EMBO J。2006;25:211–221. doi:10.1038/sj.emboj.760077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alia SK、Lee S、Smith PD、Liu L、Crocker SJ、Thorarinsdottir TE、Glover JR、Fon EA、Park DS、Lozano AM。BAG5抑制帕金并增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神经元。2004;44:931–945. doi:10.1016/j.neuron.2004.11.02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Yamamoto A、Friedlein A、Imai Y、Takahashi R、Kahle PJ、Haass C.Parkin磷酸化及其E3泛素连接酶活性的调节。生物化学杂志。2005;280:3390–3399. doi:10.1074/jbc。M40772420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Yao D,Gu Z,Nakamura T,Shi ZQ,Ma Y,Gaston B,Palmer LA,Rockenstein EM,Zhang Z,Masliah E.等人。与散发性帕金森病相关的亚硝化应激:帕金的s-亚硝化调节其E3泛素连接酶活性。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2004;101:10810–10814. doi:10.1073/pnas.04041610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hung KK、Dawson VL和Dawson TM.帕金森病和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S-亚硝基化。方法酶制剂。2005;396:139–15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tuart AL、Tomohiro N、Dongdong S、Takashi U、Zezong G。关于“帕金的S-亚硝基化调节泛素化并损害帕金的保护功能”的评论。科学。2005;308:187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Voie MJ、Ostaszewski BL、Weihofen A、Schlossmacher MG、Selkoe DJ。多巴胺共价修饰帕金并使其失活。自然医学。2005;11:1214–1221. doi:10.1038/nm131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henna R、Sugawara H、Koike T、Lopez R、Gibson TJ、Higgins DG、Thompson JD。与cluster系列程序的多序列对齐。核酸研究。2003;31:3497–3500. doi:10.1093/nar/gkg50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Zmasek CM,Eddy SR.在基因树上推断基因复制和物种形成事件的简单算法。生物信息学。2001;17:821–828. doi:10.1093/bioinformatics/17.9.82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Zmasek CM,Eddy SR.ATV:带注释的系统发育树的显示和操作。生物信息学。2001;17:383–384. doi:10.1093/bioinformatics/17.4.38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Galtier N、Gouy M、Gautier C.SEAVIEW和PHYLO_WIN:两种用于序列比对和分子系统发育的图形工具。计算应用生物科学。1996;12:543–54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umphrey W,Dalke A,Schulten K.VMD:可视化分子动力学。J摩尔图。1996;14:33–38. doi:10.1016/0263-7855(96)00018-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基因组生物学由以下人员提供BMC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