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Nat Rev癌症。作者手稿;PMC 2010年2月1日提供。
以最终编辑形式发布为: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2756045型
NIHMSID公司:NIHMS144019标准
PMID:19629071

LKB1-AMPK通路:肿瘤抑制中的代谢和生长控制

摘要

在过去十年中,对人类肿瘤抑制因子LKB1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信号通路,它将细胞代谢与生长控制和细胞极性联系起来。LKB1号机组编码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该激酶直接磷酸化并激活AMPK(一种中枢代谢传感器)。AMPK调节肝脏、肌肉和脂肪等特殊代谢组织中的脂质、胆固醇和葡萄糖代谢,这一功能使其成为糖尿病患者的关键治疗靶点。AMPK与几种肿瘤抑制因子的联系表明,利用已有的糖尿病药物对这一途径进行治疗操作,需要对癌症患者进行进一步研究。

介绍

所有细胞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只有当营养物质足够丰富以保证细胞成功分裂时,它们才能将营养物质的可用性与生长因子发出的信号耦合起来,以驱动增殖。虽然细胞代谢和肿瘤发生之间的联系是100年前由Otto Warburg首次提出的,但控制代谢和细胞生长的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分子机制在过去十年才开始被破译,这使得这成为癌症研究中的一个活跃领域。新发现的直接连接细胞代谢和癌症的联系之一来自于发现丝氨酸/苏氨酸激酶LKB1(肝激酶B1,也称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1-STK11),一种已知的肿瘤抑制剂,是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关键上游激活物1-4AMPK是在所有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个中央代谢开关,它控制葡萄糖和脂质代谢,以响应营养素和细胞内能量水平的变化。

LKB1最初被鉴定为人类染色体19p13上的肿瘤抑制基因,与遗传性癌症疾病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有关5重要的是,LKB1号机组也是散发性人类肺癌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尤其是在多种亚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6,其中至少15-35%的病例有这种病变7最近还发现,在20%的宫颈癌中,LKB1发生了体细胞突变8这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癌症中已知的第一个复发性基因改变。LKB1和AMPK共同控制细胞生长,以应对环境营养素的变化,正如我们在本综述中所讨论的,这可能会确定癌症治疗的新靶点和药物,因为AMPK的活性可以用已经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药物作为靶点。除了控制细胞生长和代谢外,LKB1和AMPK在细胞极性中也发挥保守作用,其破坏也与致癌有关。由于LKB1是已知的少数在致癌过程中通过突变失活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之一,因此早期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其底物的鉴定。

LKB1是一种主激酶

对LKB1介导其抑癌功能的底物的搜索导致了AMPK作为直接底物的鉴定1-4AMPK是由一个催化亚基(AMPKα亚基)和两个调节亚基(AM KPβ和AMPKγ)组成的异源三聚体(图1). AMPK在细胞内ATP下降而细胞内AMP增加时被激活,例如在营养缺乏或缺氧期间。对蠕虫、苍蝇和小鼠的生化和遗传分析表明,LKB1是能量应激条件下磷酸化AMPKα激活环的主要激酶9.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nihms-144019-f0001.jpg
LKB1和AMPK激酶复合物中的蛋白质示意图

LKB1和AMPK均存在于异源三聚体蛋白复合物中。LKB1失活突变是遗传性癌症疾病Peutz-Jeghers综合征的基础。大多数突变影响激酶结构域的功能,表明LKB1的肿瘤抑制功能需要其激酶活性。除了缺失或移码外,还发现了一些错义突变,大多数突变聚集在激酶结构域,导致激酶活性丧失。少数突变位于激酶结构域之外,其中一些突变已被证明由于LKB1及其调节亚单位STRAD(STE20-related adapter protein)和Mo25之间的蛋白-蛋白质相互作用中断而导致激酶活性降低,而这似乎是其激酶活性所必需的186总之,遗传证据表明LKB1的抑癌功能需要其激酶活性。虽然哺乳动物中只有一个LKB1基因,但存在两个STRAD和两个Mo25家族成员,并且STRADα的突变是遗传性癫痫病发生的基础187LKB1有两种已知的剪接形式,其C端氨基酸不同188,189,证据表明STRAD蛋白也经历了广泛的选择性剪接190与LKB1一样,AMPK由一个催化亚基(α)和两个调节亚基组成。β亚单位包含一个保守的糖原结合域,它也调节AMPK活性191γ亚单位包含一系列结晶硫蛋白-β-合成酶(CBS)结构域的串联重复序列,如最近的X射线晶体学研究所示,AMP分子直接与之结合192AMP与AMPKγ的结合被认为可以促进AMPKα中关键激活环苏氨酸(Thr172)的磷酸化,而这是AMPK活性所必需的,主要是通过抑制对Thr 172的磷酸酶活性193AMPKγ2基因中一些AMP-结合囊的突变导致肥厚型心肌病,与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相关194.

LKB1还磷酸化并激活与AMPK密切相关的12种激酶10,11(图2). 在14种激酶中,大多数最新数据表明只有AMPKα1和AMPKβ2在低ATP条件下被激活,可能是因为它们只与AMPKγ相互作用12有趣的是,这14种激酶中有4种是MAP/微管亲和调节激酶(MARK)/Par-1家族的哺乳动物成员,该家族与秀丽线虫早期胚胎分裂和极性所需的par-1激酶。Par-4对秀丽线虫LKB1的正交13LKB1(或其同源基因)作为激活AMPK、MARK/par-1和其他几个AMPK相关激酶的主上游激酶的能力似乎在真核生物中广泛保守。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nihms-144019-f0002.jpg
LKB1相关信令

LKB1与其两个调节亚单位STRAD和Mo25的复合物直接磷酸化并激活14个AMPK相关激酶家族。这些激酶反过来直接磷酸化一些下游底物,以调节对细胞极性、代谢和生长控制的影响。显示了AMPK及其相关家族成员的所有成熟底物,需要进一步体内数据的底物显示为问号。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已知底物以组织特异性方式表达,可能无法解释LKB1及其下游激酶在所有细胞类型中的普遍作用。底部:侧翼各底物中最具特征的磷酸化位点的序列,以及从体外肽库和丙氨酸扫描肽突变研究中选择的残基。重要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来自人类肿瘤的实质性突变数据专门支持任何下游激酶,包括两个AMPK催化基因,作为LKB1在肿瘤抑制中的一个特别关键的靶点。这些下游激酶缺乏突变的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是,它们之间存在大量冗余,这表明它们中任何一个的丢失都可能由其他家族成员补偿,而LKB1的情况则不同,在体内没有其他特定激酶对其进行补偿。

小鼠LKB1的组织特异性敲除(表1)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些下丘脑神经元外,LKB1似乎决定了所有组织中大多数AMPK的激活14,T细胞15和内皮细胞16其中,CAMKK2似乎发挥了关键作用,尽管只是对钙浓度的变化作出反应17-19因此,LKB1独特地介导能量应激后AMPK的长期适应性激活,使其成为代谢检查点。

表1

Lkb1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检查的组织转基因小鼠模型表型重要性裁判
贯穿始终的杂合子Lkb1型+/-良性胃肠错构瘤
多器官成骨细胞瘤,瘫痪
PJS的遗传和组织学表现——骨中意外作用的证据?115-8
195
全杂合与p53缺失Lkb1+/-,p53-/-
Lkb1+/-或Lkb1+/-,p53+/-
胃肠道错构瘤在一株中大大加速了肝细胞癌的发生p53缺失协同作用
传染源或菌株差异?
197
196
10%功能通关Lkb1亚型无肿瘤表型10%的LKB1完全消失,但仍然没有肿瘤,所以不太可能出现息肉,除非这种低形态具有补偿作用137
10%功能通透和Pten杂合Lkb1亚型X Pten+/-与Pten相比,淋巴生成大大加快+/-在Pten减少的情况下,10%的LKB1不足以防止肿瘤发生137
胃肠平滑肌细胞SM22-Cre-Lkb1型lox/+或lox/los良性胃肠错构瘤胃肠道息肉起源于平滑肌,而非上皮?119
成人胃肠上皮Cyp2a1-Lkb1液氧/液氧成人胃肠道Paneth细胞和杯状细胞分化的改变分化改变?息肉相关细胞群中是否存在缺失?198
肺上皮Lox-Stop-Lox-Kras站第12天,磅1液氧/液氧通过吸入腺芯输送非小细胞肺癌:腺、鳞状和大细胞来源的侵袭性肺癌;转移。LKB1与K-ras mt高度协同
腺癌中鳞状肿瘤/转移的表现
7
子宫内膜上皮磅1+/-
磅1液氧/液氧宫内注射。腺芯的
侵袭性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对LKB1高度敏感?121
前列腺上皮P450CYP1A1-核心-Lkb1液氧/液氧前列腺增生和肿瘤性激素调节的生长受到影响?199
皮肤上皮Lkb1+/-皮肤注射DMBA
K14-Cre-Lkb1系列液氧/液氧有或没有
皮肤注射DMBA
皮肤鳞状细胞癌(偶有肺鳞状细胞瘤)LKB1与DMBA诱导的H-ras突变高度协同?124
胰腺前体Lkb1+/-或Pdx1-Cre-Lkb1液氧/液氧良性胰腺囊腺瘤改变交叉点、发展200

LKB1-AMPK-mTORC1检查点

在被鉴定为LKB1底物之前,已知AMPK可以调节肝脏、肌肉和脂肪等特殊代谢组织中的脂质、胆固醇和葡萄糖代谢20在过去5年中,来自多个实验室的研究表明,由LKB1-AMPK控制的主要生长调节途径之一是哺乳动物靶向罗哌霉素(mTOR)途径。mTOR是营养素和生长因子输入的中央集合体,控制所有真核生物的细胞生长,在大多数人类癌症中被解除调控21.

mTOR存在于两种生物化学和功能离散的信号复合物中22.mTOR复合物1(mTORC1)包括猛禽,猛禽作为支架招募下游底物,如4EBP1和核糖体S6激酶(p70S6K1),这些底物有助于mTORC1-依赖性调节蛋白质翻译23.mTORC1控制许多细胞生长调节剂的翻译,包括细胞周期蛋白D1、缺氧诱导因子1a(HIF-1α和c-myc),它们反过来促进包括细胞周期进展、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在内的过程,所有这些都可以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被解除调控21虽然最近的研究表明雷帕霉素并不能完全抑制多种细胞类型中的mTORC1活性,但mTORC2对营养敏感,并被雷帕霉素强烈抑制24-26相反,mTORC2含有rictor亚单位,对营养物质不敏感,也不受雷帕霉素的强烈抑制21.

癌症遗传学和果蝇遗传学发现了mTORC1的上游成分,包括结节性硬化综合征2(TSC2)抑癌基因及其专性伴侣TSC127TSC2通过调节小GTPase Rheb间接抑制mTORC1,因此TSC1或TSC2的缺失导致mTORC2过度激活28当ATP、葡萄糖或氧气水平较低时,AMPK直接磷酸化保守丝氨酸位点上的TSC229-32并启动附近的丝氨酸残基,以便随后被GSK-3磷酸化33Wnt信号传导通过GSK-3抑制TSC2的磷酸化,使TSC2活性成为AMPK和GSK-3激活状态的生化一致检测器,其决定mTORC1信号传导下游的量。

虽然TSC2显然是调节mTORC1的输入的中央接收器,但缺乏TSC2的细胞在AMPK激活后仍部分抑制mTORC234,35与这些数据一致,猛禽被确定为AMPK的直接底物体内AMPK诱导猛禽体内两个保守丝氨酸磷酸化与14-3-3结合,并导致mTORC1激酶活性受到抑制35AMPK激活后,猛禽的磷酸化被证明是mTOR下调和有效G2/M细胞周期阻滞所必需的35综上所述,目前的数据表明,能量应激导致AMPK的LKB1依赖性激活,AMPK通过双重机制直接磷酸化TSC2和猛禽以抑制mTORC1活性,尽管AMPK额外底物可能有助于mTOR的调节(图3). 重要的是,mTORC1目前是LKB1下游唯一的信号通路,已证明在人类和小鼠Peutz-Jeghers综合征模型的肿瘤中被解除调控31,36和非小细胞肺癌7,37.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nihms-144019-f0003.jpg
AMPK和PI3K信号会聚对抗性调节许多下游效应器,包括mTORC1复合物

许多遗传性错构瘤和癌症易感综合征都与mTORC1或HIF-1α的过度激活有关。在人类癌症中失活的肿瘤抑制剂显示为浅蓝色,在人类癌症中过度激活的癌基因显示为金色。细胞内ATP水平降低的条件(低血糖或2-脱氧葡萄糖[2DG]等抑制剂或二甲双胍等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和相关双胍类抑制剂导致的低糖酵解率)将导致AMPK以LKB1依赖性方式激活。AICAR是ZMP的前体,作为一种AMP-mimetic,被认为直接结合AMPKγ亚单位的AMP-binding口袋。A769662是唯一已知的直接结合AMPK以诱导其活性的小分子,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该化合物在何处与AMPK异三聚体结合。

LKB1-AMPK对其他生长调节剂的控制

据报道,LKB1还可以调节mTORC1以外的其他关键癌症相关通路。最值得注意的是,LKB1、AMPK和抑癌基因p53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在确定LKB1的任何直接底物之前,据报道,LKB1重组为LKB1缺陷的肿瘤细胞,可以刺激p53活性,并增加LKB1表达水平Cdkn1a型mRNA,编码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38,39此外,AMPK已被证明调节p53依赖性细胞凋亡40并直接磷酸化丝氨酸15上的p5341,是由ATM、ATR和DNA-PK DNA-损伤反应激酶磷酸化的既定p53位点42一些研究表明,AMPK在p53下游也被激活43这导致发现了抑制mTOR信号传导的倍体蛋白1和倍体蛋白2-p53靶基因44芝麻素1或芝麻素2的过度表达导致AMPK激活增加和mTORC1信号的抑制,而缺乏芝麻素的小鼠在暴露于致癌物后无法下调mTORC1。在这种情况下,倍半萜激活AMPK的分子机制尚待完全阐明。除了倍体蛋白外,编码AMPKβ1调节亚单位的PRKAB1是一个p53应答基因,这表明p53可以通过另一种机制抑制mTOR45.

重要的是,AMPK已被证明磷酸化FOXO3a中的一个保守丝氨酸,这是PI3K/Akt信号传导的靶向转录因子,在细胞生存和代谢中起关键作用46值得注意的是,FOXO3a中的最佳映射AMPK位点与14-3-3结合的共识相匹配,这也是TSC2中最佳映射AMPK位点的情况(图2). AMPK和Akt信号对FOXO和mTOR信号的平行调节表明,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控制细胞生长和代谢的中枢通路之间的功能重叠。

AMPK还被报道磷酸化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7的Thr19847,48然而,也有报道称Thr198被Rsk、Akt和Pim激酶磷酸化,从而促进细胞生长。为什么这些促生长和抗生长信号都针对同一个磷酸化位点,还没有确定。一些额外的AMPK底物被认为在生长调节中起作用49 50然而,未来对每个磷酸化位点进行严格验证的磷酸特异性抗体的研究,以及对野生型或AMPK缺陷细胞急性能量应激后早期时间点的仔细分析,将有助于确定这些候选靶点中哪些是真正的直接AMPK底物体内.

LKB1与糖脂代谢

尽管LKB1依赖性激酶对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的重新编程对抑制糖尿病至关重要,但对LKB1的生长和肿瘤抑制作用也可能很重要。AMPK通过代谢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HMG-CoA还原酶(HMGR)的直接磷酸化,急性抑制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51因此,AMPK的激活提供了抑制HMGR活性的内源性机制,类似于他汀类化合物对HMGR的药物抑制52由于ACC1和HMGR普遍表达,所有组织类型的LKB1缺陷细胞都会表现出更高的脂质和胆固醇合成速率。最近的RNAi研究表明,ACC1和脂肪酸合成酶(FASN)对许多培养的肿瘤细胞系的生存至关重要53-55研究表明,FASN和ACC的化学抑制剂可以抑制前列腺癌和肺癌异种移植瘤的生长56,57事实上,各种FASN抑制剂正被考虑用于癌症治疗的临床试验58抑制脂肪生成是LKB1抑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仍然是合理的。

除了这些脂肪酶之外,AMPK还被认为通过磷酸果糖-2激酶(PFK2)的多种亚型的磷酸化来剧烈调节糖酵解59,60这些数据对诱导型PFKF2(PFKFB3)亚型特别有吸引力,该亚型在某些类型的人类癌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61的确,基因消融Pfkfb3型小鼠肺成纤维细胞抑制KRAS依赖性转化62PFKFB3和小分子抑制剂阻断肺癌异种移植瘤的生长63.

更广泛地说,LKB1-依赖性激酶也可以通过广泛表达的转录辅激活物的磷酸化来控制细胞生长和代谢。p300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64,几种IIa类组蛋白脱乙酰转移酶(HDAC)65-67和CRTC(前TORC)68-71CREB辅活化子家族均被证明是AMPK和相关LKB1依赖激酶的底物(图2). 目前的数据表明,作为对不同刺激的响应,LKB1-依赖性激酶的亚群可能针对这些下游效应器中的相同磷酸化位点72据报道,AMPK及其相关激酶磷酸化II类HDAC和CRTCs,通过14-3-3结合导致其细胞质隔离和失活,类似于AMPK的其他几种底物及其亲属。虽然II类HDAC和CRTC的最佳研究转录靶点分别是肌肉和肝脏中的代谢基因,但这些蛋白质在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中可能发挥更广泛的作用73 74AMPK最近被证明通过增加细胞NAD+水平来增强SIRT1活性75导致许多下游SIRT1靶点的调控,包括FOXO3和PPARγ辅活化子1(PGC1)(也称为PPARGC1A),这两种靶点也被认为是AMPK的直接底物46,76SIRT1本身也与肿瘤发生有关77AMPK和SIRT1之间的这种联系可能进一步阐明营养素是如何控制细胞生长的。

AMPK还抑制mTOR依赖的转录调节因子,以抑制细胞生长和肿瘤发生。参与细胞生长的两种mTORC1调节转录因子是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和低氧诱导因子1a(HIF-1α)。SREBP-1是一种甾醇感应转录因子,在许多哺乳动物细胞类型中驱动脂肪生成。mTORC1信号是SREBP-2核积累和SREBP-1a靶基因诱导所必需的78这可以被雷帕霉素或AMPK激动剂抑制78,79与此一致的是,携带肝脏特异性磅1缺失增加了SREBP-1靶基因的表达,增加了肝脏脂质积聚和脂肪变性71此外,SREBP-1似乎对果蝇和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生长至关重要78提示它可能是LKB1、AMPK和mTOR信号转导的重要靶点。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检测SREBP-1在LKB1缺乏的肿瘤中是否上调,以及在这些条件下SREBP-2对肿瘤形成的重要性。

HIF是一种由构成性β(ARNT)亚单位和α亚单位组成的异二聚体,其蛋白水平通过缺氧灭活靶向HIF-α亚单位的血管Hippel-Lindau(VHL)E3连接酶而稳定80除了通过缺氧增加外,HIF-1α蛋白水平高度依赖于mTORC1信号。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因子突变引起的mTORC1过度激活足以促进小鼠癌症模型和细胞中HIF-1α蛋白水平及其下游靶点的表达在体外81在其启动子中含有缺氧反应元件(HRE)的公认的HIF-1转录靶点包括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和血管生成素-2,许多糖酵解酶,以及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家族的多个成员82以这种方式,肿瘤中HIF-1α的激活可能是Warburg效应的原因,即肿瘤细胞倾向于依赖糖酵解而非氧化磷酸化83事实上,HIF-1α对葡萄糖代谢的调节在多种情况下都有助于肿瘤的发生84,85与早期对TSC缺陷成纤维细胞的研究一致86我们最近发现,在LKB1和AMPK缺陷的成纤维细胞中,HIF-1α及其靶点GLUT1和己糖激酶水平以雷帕霉素可逆的方式增加36同样,Peutz-Jeghers患者的胃肠错构瘤上皮或磅1+/-老鼠(表1)与周围正常组织相比,HIF-1α和HIF-1靶基因的表达增加,这表明HIF-1α可能是Peutz-Jeghers综合征LKB1-缺陷下游的相关靶基因36PJS患者肿瘤中葡萄糖摄取增加也可用于指导胃肠道错构瘤的手术切除。FDG-PET成像研究磅1+/-小鼠的胃肠道错构瘤以雷帕霉素敏感的方式被特异性标记。鉴于此,研究LKB1突变的存在是否决定了其他肿瘤模型中FDG-PET信号的水平,尤其是在非小细胞肺癌和宫颈癌中,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LKB1-AMPK和电池极性

Par4、Par1和Ampk果蝇突变体在胚胎发生过程中存在极性缺陷87-90和卵子发生91在哺乳动物细胞中,LKB1的诱导激活足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完全极化,包括顶端和基底外侧细胞的分选、肌动蛋白帽和完整刷状边界,即使在没有细胞间接触的情况下也是如此92在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中,LKB1的过度表达会诱导多个轴突,并且LKB1或其亚单位STRAD的RNAi耗竭会阻止轴突分化93与这些发现一致,小鼠LKB1或脑特异性激酶1(BRSK1)或BRSK2(秀丽线虫SAD1激酶的同源物和LKB1的下游靶点)的组织特异性缺失导致发育中哺乳动物大脑皮层神经元极化期间轴突规范的丢失94需要注意的是,LKB1似乎不需要用于所有组织的极化,因为磅1在小鼠中,细胞极性或组织结构没有明显的破坏95。LKB1关于建立极性而非维持极性的要求是解释这些实验的另一个考虑因素。已知细胞极性是通过一些保守的拮抗极性蛋白复合物的作用建立的,LKB1及其下游的MARK/par-1激酶有助于这种调节(参见方框1).

方框1极性蛋白质复合物

对大量后生动物的研究表明,细胞极性的分子控制通常是通过少数极性蛋白质复合体的相反功能建立的,这些蛋白质复合体相互排斥其他蛋白质的定位172除LKB1和Par-1/MARK激酶外,其他高度保守的极性基因包括Par-3和Par-6,它们与小GTPase cdc42和不典型PKC(aPKC)激酶亚家族(称为“Par”复合体)形成一个四元复合体。小GTPase cdc42与Par复合体的结合导致aPKC激酶活性的激活,进而直接磷酸化保守的C末端苏氨酸上的MARK激酶家族,导致它们与14-3-3结合,并被排除在细胞的顶端结构域之外178-180(请参见图4). MARK激酶增强了极性复合物的互斥性,据报道可直接磷酸化并导致Discs Large(DLG)极性蛋白的重定位181和Par-3支架蛋白182MARKs和Par复合体的这种假设互斥能否解释LKB1缺失在不同环境下对GSK-3和cdc42活性的观察到的影响183,184包括NSCLC细胞系185尚待确定。

LKB1还可能通过参与细胞骨架重塑的下游激酶的一些底物影响细胞极性和迁移。例如,微管相关蛋白(MAP)的MARK依赖性磷酸化被认为在细胞迁移中起作用96可能与缺乏LKB1的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增加有关7.MARKs磷酸化丝氨酸残基在MAPs微管结合域中,导致细胞微管的动态不稳定性增加97.

另一组保守的MARK底物是Dishevelled(Dvl)蛋白,它是Wnt信号通路的关键介质98尽管Dvl的MARK磷酸化调节Dvl的膜定位,但这对于爪蟾中的经典Wnt信号传导不是必需的99Dvl中的MARK磷酸化位点似乎不需要MARK影响Wnt信号99,100这表明Wnt信号传导中一定有其他未识别的MARK底物。有趣的是,最近发现规范和非规范Wnts通过Dvl与Par复合体的结合诱导细胞骨架重塑,促进非典型PKC介导的MARK失活101-103因此,促进包括结肠癌和乳腺癌在内的多种组织中肿瘤发生的Wnt依赖性信号可能通过多种机制调节LKB1依赖性信号,以及副病毒(参见图4).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nihms-144019-f0004.jpg
通过LKB1依赖信号控制细胞极性

Par复合物由非典型PKC家族成员、Par-3支架、cdc42结合Par-6和cdc42磷酸化许多下游极性蛋白,包括LKB1、MARK家族和致死巨幼虫(LGL)。LKB1还需要来自E-cadherin的信号被招募,并能够在粘附结合处磷酸化AMPK。已知LKB1依赖性AMPK激活可调节果蝇突变体中肌球蛋白轻链(MLC)的磷酸化状态,这可能是通过间接调节MLC的激酶(MLCK)和磷酸酶(MYPT1)实现的。LKB1依赖的MARK激酶反过来磷酸化Par-3支架,从而导致细胞内Par复合物和MARK酶类相互排斥。MARK也被公认为磷酸化包括tau、MAP2和MAP4在内的MAP,并已被报道在某些情况下磷酸化DLG和Dishevelled(DVL)蛋白。

最近也有报道称,AMPK可以调节果蝇和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极性。MDCK细胞中AMPK激活导致紧密连接增加104,105糖酵解抑制剂2DG对结肠癌细胞株的治疗导致极化细胞数量的AMPK依赖性增加89此外,LKB1及其调节亚单位STRAD以E-cadherin依赖的方式定位于MDCK细胞中的粘附连接106E-cadherin的缺失导致粘附连接处AMPK活化的特异性缺失。对果蝇AMPK突变体的研究表明,Par复合物和其他极性标记的位置错误,包括肌球蛋白轻链(MLC)磷酸化的丢失89本文认为MLC可能是AMPK的下游底物;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这些位点不符合所有其他已知的AMPK底物基序体内AMPK基板。然而,据报道,AMPK及其相关家族成员调节调节MLC(MLCK)的激酶和磷酸酯酶的活性107,MYPT1108),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该机制的完整分子细节。鉴于AMPK及其相关激酶的重叠底物特异性(参见图2),AMPK可能通过靶向一些与其他AMPK家族成员相同的底物来控制细胞极性,例如在其他条件下磷酸化的MARK。

最后,最近的研究表明,LKB1通过激活MST4激酶促进上皮细胞顶部表面刷状边界的形成。MST4与LKB1伴侣Mo25结合,这种相互作用通过芽殖酵母得以保存109LKB1-依赖性极化导致MST4易位和随后的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磷酸化。MST4的这种功能是刷状边界诱导所必需的,而不是极化的其他方面。

细胞极性的控制在LKB1依赖性肿瘤抑制中是否起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它的重要性LKB1号机组在三维培养中,MCF10A乳腺腺泡中的RNAi导致极性丧失,并促进致癌myc依赖性细胞增殖110,这种效果在标准组织培养皿中是看不到的111-113因此,对LKB1在细胞极性中的作用的分析可能最好在LKB1缺乏小鼠模型的背景下进行。

LKB1与小鼠肿瘤模型

与细胞生长、代谢和极性的调节一致,对小鼠LKB1功能丧失的遗传学研究揭示了一些癌症表型(参见表1). 与PJS患者一样Lkb1型发展为胃肠道息肉病114-118引人注目的是,老鼠磅1在胃肠道平滑肌细胞中被特异性删除也会发展成息肉磅1+/-小鼠119这些小鼠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转导通路发生改变,这与错构瘤的形成有关120并提出了起始事件可能是平滑肌室中LKB1的丢失,而不是上皮细胞中的LKB1。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测试该模型。除了胃肠道错构瘤外,PJS患者还容易患上其他一些恶性肿瘤,包括乳腺、卵巢、子宫内膜和胰腺肿瘤,其中一些肿瘤已在特定领域进行了研究磅1鼠标模型(请参见表1). 鉴于最近发现宫颈癌中普遍存在的LKB1体细胞突变及其与不良预后的关系8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雌性小鼠子宫内膜上皮中LKB1的缺失会导致高度浸润性腺癌吗121.

由于LKB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经常与KRAS共同突变122,123,携带条件激活等位基因的小鼠喀斯特与携带LKB1条件失活等位基因的小鼠杂交。这个克拉斯;磅1液氧/液氧小鼠的肿瘤发病率和转移率急剧增加,导致死亡速度加快(25周喀斯特单独与10周克拉斯;磅1液氧/液氧)7此外,这些小鼠发展出人类中所见的所有NSCLC亚型,包括以前在任何肺癌基因小鼠模型中未观察到的鳞状肺肿瘤。从机制上讲,LKB1的缺失是否允许不同的细胞群生长并形成鳞状肿瘤,或者LKB1缺失是否影响肺干细胞室并改变其分化尚待研究。最近也有报道称,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LKB1的缺失可促进鳞状细胞癌的发展,DMBA治疗可大大加速鳞状细胞瘤的发展124.鉴于赫拉(Hras)通过DMBA,这进一步表明Ras依赖性信号和LKB1丢失可能显示肿瘤细胞中选择的特定协同作用。

治疗意义

AMPK激动剂作为癌症治疗药物

由于AMPK在代谢生理学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长期的作用,因此作为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其他方面的靶点,AMPK受到了很多药学界的关注125二甲双胍(葡糖噬菌体)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2型糖尿病药物,被认为通过减少肝脏糖异生而起作用126二甲双胍及其更强效的类似物苯乙双胍抑制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I,导致ATP产生减少和AMPK的LKB1依赖性激活127事实上,二甲双胍降低血糖水平的治疗能力需要这一途径71最近,随着二甲双胍被更广泛地用于不同的疾病,例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LKB1号机组在二甲双胍无应答者中发现128需要更多的调查来确定这些多态性的影响。类似地,细胞表面转运体Oct1的遗传多态性是肝细胞有效摄取二甲双胍所必需的,已被证明是某些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类耐药性的基础129.

事实上,AMPK激活不仅重新编程代谢,而且通过对p53和mTORC1信号的影响在细胞周期上实施代谢检查点,这表明AMPK活化药物可能在癌症治疗中有用。有趣的是,早在二甲双胍的作用方式或关键靶点已知之前,就已经证明它可以抑制转基因小鼠和致癌物处理的啮齿动物癌症模型中自然增长的肿瘤130,131最近,二甲双胍已被证明以AMPK依赖性的方式抑制培养的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132,133二甲双胍或氨基咪唑酰胺核糖核苷酸(AICAR)激活AMPK抑制肿瘤异种移植物的生长134-136类似地,用二甲双胍治疗ES细胞会导致生长抑制,而这种作用在LKB1缺陷的ES细胞中消失137鉴于二甲双胍的已知药代动力学和广泛的长期临床应用,其在化疗中的潜在效用值得进一步关注。苯甲醛是线粒体复合物I的更有效抑制剂,因此比二甲双胍更有效地激活AMPK138尽管由于致命性乳酸酸中毒的潜在靶向副作用,二甲双胍已停止临床使用139作为一种抗癌药物,它可能具有现代效用,因为其用于癌症的剂量和持续时间与用于糖尿病的剂量和时间截然不同。二甲双胍的抗肿瘤疗效已直接与二甲双胍(phenformin)或AMPK结合物进行比较140小分子雅培A769662141在里面铂族+/-自发形成淋巴瘤的小鼠。虽然这三种化合物都导致肿瘤延迟发生,但二甲双胍和A769662表现出更大的疗效,这与它们在更多组织中激活AMPK和抑制mTORC1的能力有关体内比二甲双胍137本研究中观察到的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可能是,肿瘤是通过失去铂族激活PI3K,使mTORC1过度激活成为该肿瘤类型的生化起始事件之一,并增加了内源性AMPK激活对mTORC2抑制的影响。这些数据还表明,使用AMPK激动剂治疗TSC患者产生的肿瘤或其他基因损伤导致mTORC1过度激活的肿瘤可能有一个治疗窗口。事实上,以AMPK为靶点的雅培化合物也表现良好,这进一步表明AMPK实际上是双胍类化合物减少肿瘤的关键靶点。

鉴于全世界每天服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亿),流行病学家已经开始研究二甲双酮对癌症发病率的影响。初步研究表明,与服用任何替代药物的患者相比,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的肿瘤负担在统计学上有所减少142,143同样,最近对2型糖尿病患者乳腺癌的研究显示,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的完全病理反应显著增加144二甲双胍作为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乳腺癌佐剂的大型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145重要的是,激活AMPK的化合物不仅会通过对AMPK下游细胞生长的细胞自主效应影响肿瘤发病率,还可能通过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的非细胞自主效应,而血浆胰岛素水平本身也会导致癌症风险和发病率146需要进行更多的流行病学研究,以确定长期使用二甲双胍是否确实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如果有,特定组织的肿瘤或具有特定致癌病变的肿瘤是否会表现出最大的潜在反应。关键的是,OCT1转运体对二甲双胍有效转运至肝细胞至关重要,但其组织分布有限129与二甲双胍治疗小鼠AMPK激活模式一致137相反,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的直接比较显示,二甲双双胍在有效激活AMPK的组织中表现出更广泛的特征137这表明,对于整个机体中的许多肿瘤类型,二甲双胍对肿瘤细胞的直接作用可能不如二甲双胍的直接作用。有趣的是,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有效治疗子宫内膜增生小鼠模型并减少mTORC1信号147尽管这种影响是否是由于子宫内膜中AMPK的直接激活或子宫内膜中循环胰岛素和胰岛素信号的减少,尚不清楚。展望未来,需要进一步关注二甲双胍在小鼠和人类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作用是否可以归因于肝脏AMPK激活对胰岛素水平降低的间接影响(这肯定会对2型糖尿病产生影响),或者由于肿瘤细胞中AMPK激活的直接作用导致其生长受到抑制。这些效应不一定相互排斥,事实上,两者都可能有助于AMPK激动剂对癌症风险的治疗作用。

即使在肿瘤细胞内有效靶向和激活AMPK,与其他靶向治疗药物一样,AMPK激活药物可能对特定基因型的肿瘤或与其他靶点治疗药物联合使用最有用。事实上,缺乏LKB1的肿瘤细胞在使用能量应激诱导剂治疗后对培养物中的凋亡非常敏感,可能是由于AMPK缺乏导致ATP水平无法恢复所致4,37,148,149同样,缺乏TSC2或p53的成纤维细胞也对能量应激诱导的凋亡敏感28-30,40二甲双胍和AICAR均优先杀死缺乏p53的等基因结肠癌异种移植物,而非具有完整p53功能的移植物135虽然能量应激可以促进AMPK途径缺陷细胞的凋亡,但与AMPK通路相关的细胞相比,其激活可以促进细胞存活47,150,151因此,用能量应激剂治疗具有完整AMPK功能的肿瘤可以延长肿瘤细胞的存活时间,这与AMPK促进细胞在受到激活癌基因施加的代谢应激时的存活能力一致115,152这些发现表明在里面AMPK的激活可能在某些肿瘤环境中起到化学增敏剂的作用,这与针对DNA损伤检查点的药物的建议并无不同,153这同样决定了机体应激后的生存和凋亡决定。

因此,在单个肿瘤类型(肺、乳腺等)内更精细的基因工程小鼠肿瘤模型中,确定哪些致癌基因型(如p53或LKB1的缺失)使肿瘤对AMPK激活药物治疗敏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目标。

雷帕霉素治疗错构瘤和其他LKB1缺乏肿瘤

中的突变PTEN、NF1、TSC2,或LKB1号机组肿瘤抑制基因与许多遗传性癌症综合征有关,统称为phakomatoses。他们都有重叠的临床特征,包括错构瘤的发展和异常色素沉着缺陷。假设这些抑癌基因在mTORC1上游发挥作用(图3)基础假设是,这些肿瘤抑制因子在单个细胞中的失活会导致mTORC1的细胞自主超激活,最终导致依赖于mTORCl信号的肿瘤。在过去的5年中,雷帕霉素类似物已被检测用于铂族+/-154,1号机组+/-155,Tsc2型 +/-156,磅1+/-36,157,158并激活Akt84转基因小鼠和这些小鼠体内的肿瘤已经证明对这种方法有反应。

这些令人鼓舞的临床前结果有助于推动正在进行的雷帕霉素类似物的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159,160 161,162这些数据表明,涉及mTORC1过度激活的错构瘤综合征可能对雷帕霉素类似物作为单一药物特别敏感,尽管其作用可能是细胞抑制性而非细胞毒性161可能针对mTOR激酶结构域的新型靶向抑制剂将产生更大的治疗反应,具有靶向细胞毒性,或者可能使mTOR和PI3K失活的激酶抑制剂将更加有效,因为PI3K在大多数上皮细胞类型中提供生存信号。

遗传性错构瘤综合征患者的数量与含有LKB1突变的散发性肺肿瘤患者的数量相比相形见绌。然而,mTORC1抑制剂对这些肿瘤的预测有效性尚不清楚,因为大多数肿瘤除了LKB1的丢失外,还突变了KRAS,而LKB1可能会激活除mTORC2以外的其他生存途径。mTORC1抑制剂是否可用于治疗不同组织来源的LKB1突变肿瘤尚待确定。

未决问题

营养调节肿瘤抑制途径的存在将细胞生长与糖脂代谢结合起来,这引发了许多有趣的预测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有助于生理性AMPK激活的环境因素(如饮食和运动)是否通过mTORC1抑制来调节致癌风险?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癌症风险与代谢综合征、肥胖或2型糖尿病相关163这种关联可能是由于LKB1-AMPK信号改变下游mTORC1的过度激活导致细胞增殖增加。对AMPK和LKB1的生长抑制效应最敏感的细胞类型的确定可能揭示了细胞生长与饮食条件最紧密相关的谱系。相反,运动和热量限制,每一种都会激活某些谱系中的AMPK,可以降低总体癌症风险并改善癌症预后164运动和热量限制抑制细胞生长和癌症风险的哺乳动物细胞类型仍有待确定。尽管AMPK是否介导运动和热量限制对癌症风险的某些有益影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增加饮食限制量,在一些啮齿动物组织中,AMPK被激活,mTORC1信号被抑制,呈剂量依赖性165相反,在一些小鼠组织中观察到高脂肪饮食增加mTOR并降低AMPK活性166最后,包括脂联素在内的代谢激素的低表达水平已被证明与乳腺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增加相关,脂联素是某些组织中AMPK的关键激活物167,168引人注目的是,在缺乏脂联素或脂联素受体1(AdipoR1)的大肠癌小鼠模型中,结肠息肉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这与AMPK信号缺失和结肠上皮mTORC增加有关169这些影响仅在高脂肪饮食的动物中观察到,这进一步强化了细胞和生物体的代谢状态将决定LKB1最有效抑制肿瘤的条件这一概念。

AMPK强加的内源性代谢检查点是否必须被抑制以允许肿瘤发生进展也不清楚。由于LKB1在Erk和Rsk磷酸化位点的过度磷酸化,表达致癌BRAF的黑色素瘤细胞株在能量应激后不会激活AMPK170此外,安培α2乳腺癌和卵巢癌中的mRNA水平受到致癌PI3K信号的严重抑制171这表明AMPK信号传导可以通过另一种途径被抑制。因此,有证据表明,致癌途径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下调LKB1和AMPK。何时发生针对LKB1-AMPK途径的选择也不清楚,但可以想象,血管生成前肿瘤中葡萄糖和氧气扩散的限制将导致生长抑制,可能是由于激活AMPK介导的代谢生长检查点。内源性AMPK信号是否真的是血管生成前检查点的一部分是一个关键问题。此外,缺乏LKB1或AMPK的血管生成前肿瘤是否继续比含AMPK肿瘤增殖更快,但随后由于不可避免的能源短缺而导致凋亡或坏死,仍有待观察。AMPK在这些过程和整体肿瘤抑制中的作用和需求,也许最好通过在不同的研究良好的肿瘤发生小鼠模型中删除AMPK亚单位来从遗传学上解决。

尽管有证据支持AMPK作为细胞代谢检查点的作用,但关键的机制问题仍然存在,即LKB1下游的哪些激酶及其底物在不同组织环境中对LKB1的抑癌活性是必需的。AMPK对mTORC1和p53的调节使其可能参与LKB1依赖性肿瘤抑制。然而,细胞极性的控制也被认为在肿瘤发生中起作用172事实上,幽门螺杆菌CagA蛋白对MARK激酶的抑制被认为是其致病性破坏胃上皮极性和促进肿瘤生长的关键173目前,从人类肿瘤中获得的突变数据很少,可以明确支持任何单个LKB1依赖性激酶作为LKB1在肿瘤发生中的关键靶点。它们之间存在大量冗余,这表明在许多组织中,任何一种激酶的缺失都可能由其他家族成员补偿。

LKB1作为抑癌剂的效力可能来自其对多种生长抑制途径的控制。例如,小鼠肺上皮LKB1和KRAS的联合缺失导致3种不同的表型:加速肿瘤进展和肿瘤生长;新肿瘤类型鳞癌的出现;转移瘤数量急剧增加。虽然AMPK和mTORC1信号可能在这种加速的生长成分中发挥作用,但细胞极性的丧失和MARK活性丧失后细胞骨架信号的增加也可能影响LKB1缺陷肿瘤的独特转移性质。新肿瘤类型的出现也可能反映了AMPK及其几个相关家族成员下游的转录重编程导致的去分化。AMPK还被证明调节其他肿瘤抑制机制,包括促进自噬174和细胞衰老175在能源匮乏的条件下。AMPK或LKB1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环境下诱导完整生物体衰老或自噬的绝对需求尚待充分研究。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LKB1或AMPK放松管制是否经常会导致Warburg效应。细胞培养和靶向小鼠敲除的研究表明,驱动肿瘤发生的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因子的突变会刺激HIF-1α176事实上,即使在正常氧条件下,HIF-1α及其靶基因在LKB1-、AMPK-和TSC-缺陷的成纤维细胞中也上调,这表明这些基因中任何一个的缺失都足以激活完整的HIF-1β转录程序,从而改变细胞代谢36,177的确,对Peutz-Jeghers患者和LKB1+/-小鼠的胃肠道肿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两者均含有HIF-1α及其靶向GLUT1升高,而LKB1/-小鼠的这些肿瘤尽管是良性的,但FDG-PET呈阳性36这些观察结果进一步促进了对LKB1或AMPK正常抑制HIF-1α的生理或病理环境的检查,以及它们的失活是否通常参与大多数肿瘤的糖酵解转换。考虑到激素、运动和饮食对LKB1-AMPK通路的调节,未来的研究应该解决LKB1或AMPK是否介导行为或激素干预后肿瘤代谢和FDG-PET成像的变化。LKB1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和宫颈癌是否表现出改变的FDG-PET,以及是否可以用于指导不同患者人群的治疗干预,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目标。无论如何,反映LKB1和AMPK激活状态的新血清和组织生物标记物的开发将导致未来针对靶向治疗药物疗效的临床试验的更好优化。

虽然这些和许多其他问题需要数年才能完全解决,但这一高度保守的途径的发现已经导致对所有真核生物将其生长与营养条件和代谢耦合的机制有了根本性的见解。深入了解这一途径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为癌症和糖尿病找到未来的治疗目标,还可以揭示抑制细胞生长和重新编程代谢所需的最少步骤。

致谢

由于空间有限,我们很遗憾无法引用我们许多同事的工作。作者感谢卡贾·拉米亚对手稿的批判性阅读和编辑。作者的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R01 DK080425和P01 CA120964)、美国癌症学会和V.R.J.S.D.B.S.癌症研究基金会的拨款资助,并由索尔克研究所癌症研究中心的培训拨款T32 CA009370支持。R.J.S.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早期职业科学家。

词汇表术语

Peutz-Jeghers综合征(PJS)PJS的特点是胃肠道错构瘤的发展,以及对许多其他恶性肿瘤的易感性增加,包括结肠、乳腺、卵巢、胰腺和肺组织中出现的恶性肿瘤。
结节性硬化综合征(TCS)通过mTORC1调节因子TSC1和TCS2突变诱发的家族性肿瘤综合征。
脂肪变性在糖尿病或肥胖患者的肝脏中发生过多的细胞内脂质积聚

传记

• 

传记

鲁本·J·肖(Reuben J.Shaw)是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的赫斯特捐赠助理教授。他的实验室,包括博士后研究员David B.Shackelford,研究LKB1和AMPK在癌症和糖尿病中的作用。

195-197

重新198

判定元件199

翅片200

脚注

概览

  • LKB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Peutz-Jeghers综合征和大部分散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和宫颈癌中失活
  • LKB1是一种主上游激酶,直接磷酸化和激活AMPK以及12种相关激酶家族,在细胞生长、代谢和极性中发挥关键作用
  • LKB1/AMPK通路作为细胞内的代谢检查点,在细胞内ATP含量低的情况下,如在营养素含量低的条件下,阻止细胞生长
  • LKB1和AMPK信号传导抑制的中央有丝分裂途径之一是雷帕霉素途径的mTORC1靶点,该靶点通过TSC2和猛禽的AMPK磷酸化被抑制
  • 机体代谢和过度营养可抑制LKB1-AMPK信号,这可能会增加肥胖或糖尿病患者的癌症风险。相反,LKB1/AMPK信号的激活可能有助于抑制与运动和热量限制相关的癌症风险。AMPK激活药物(包括现有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作为抗癌药物是否具有临床效用?

工具书类

1Hong SP,Leiper FC,Woods A,Carling D,Carlson M.上游激酶对酵母Snf1和哺乳动物AMP活化蛋白激酶的激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3;100:8839–4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Hawley SA等。LKB1肿瘤抑制剂、STRADalpha/β和MO25alpha/β之间的复合物是AMP活化蛋白激酶级联中的上游激酶。生物学杂志。2003;2:2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三。Woods A等。LKB1是AMP活化蛋白激酶级联反应中的上游激酶。当前生物量。2003;13:2004–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Shaw RJ等。肿瘤抑制因子LKB1激酶直接激活AMP活化的激酶并调节细胞凋亡以应对能量应激。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4;101:3329–3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Hemminki A等人。Peutz-Jeghers综合征中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基因缺陷。自然。1998;391:184–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Sanchez-Cespedes M等。LKB1/STK11的失活是肺腺癌的常见事件。癌症研究。2002;62:3659–6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Ji H等。LKB1调节肺癌的分化和转移。自然。2007;448:807–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Wingo SN等。体细胞LKB1突变促进宫颈癌进展。公共科学图书馆一号。2009;4:e513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Carling D,Sanders MJ,Woods A.上游激酶对AMP活化蛋白激酶的调节。国际J Obes(伦敦)2008;32(补充4):S55–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LKB1是一种主激酶,可激活AMPK亚家族的13种激酶,包括MARK/PAR-1。Embo J。2004;23:833–4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Jaleel M等。蔗糖非发酵相关激酶SNRK作为新型LKB1底物的鉴定。FEBS信函。2005;579:1417–2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Al-Hakim AK等人14-3-3与LKB1合作调节QSK和SIK的活性和定位。细胞科学杂志。2005;118:5661–7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Watts JL、Morton DG、Bestman J、Kemphues KJ。秀丽线虫par-4基因编码一种假定的丝氨酸-三氢嘌呤激酶,用于建立胚胎不对称性。发展。2000;127:1467–7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Anderson KA等人。下丘脑CaMK2有助于调节能量平衡。单元格元数据。2008;7:377–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Tamas P等。T淋巴细胞中抗原受体和Ca2+对能量传感器AMP激活蛋白激酶的调节。《实验医学杂志》。2006;203:1665–7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Stahmann N,Woods A,Carling D,Heller R.凝血酶通过涉及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β的途径激活内皮细胞中AMP激活的蛋白激酶。分子细胞生物学。2006;26:5933–4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Hawley SA等。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激酶-beta是AMP活化蛋白激酶的替代上游激酶。单元格元数据。2005;2:9–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Woods A等,C(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激酶-bet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作用于AMP活化蛋白激酶的上游。单元格元数据。2005;2:21–3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Hurley RL等。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激酶是AMP激活的蛋白激酶激酶。生物化学杂志。2005;280:29060–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0Hardie DG、Scott JW、Pan DA、Hudson ER。通过AMP活化蛋白激酶系统管理细胞能量。FEBS信函。2003;546:113–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1Guertin DA,Sabatini DM。确定mTOR在癌症中的作用。癌细胞。2007;12:9–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2Wullschleger S,Loewith R,Hall MN。生长和代谢中的TOR信号。单元格。2006;124:471–8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3Holz MK、Ballif BA、Gygi SP、Blenis J.mTOR和S6K1通过动态蛋白质交换和有序磷酸化事件介导翻译起始前复合体的组装。单元格。2005;123:569–8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4Choo AY、Yoon SO、Kim SG、Roux PP、Blenis J.雷帕霉素不同程度地抑制S6Ks和4E-BP1,以介导mRNA翻译的细胞类型特异性抑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8;105:17414–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5Thoreen CC等。一种ATP竞争性mTOR抑制剂揭示了mTORC1对雷帕霉素不敏感的功能。生物化学杂志。200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6Feldman ME等人。mTOR的活性位点抑制剂靶向mTORC1和mTORC2的雷帕霉素抗性输出。《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2009;7:e3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7Shaw RJ、Cantley LC.Ras、PI(3)K和mTOR信号控制肿瘤细胞生长。自然。2006;441:424–3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8黄杰,曼宁BD。TSC1-TSC2复合物:控制细胞生长的分子开关板。生物化学杂志。2008;412:179–9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9Inoki K,Zhu T,Guan KL.TSC2介导细胞能量反应以控制细胞生长和存活。单元格。2003;115:577–9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0Corradetti MN,Inoki K,Bardeesy N,DePinho RA,Guan KL。LKB1对TSC通路的调节:结节性硬化综合征与Peutz-Jeghers综合征之间分子联系的证据。基因发育。2004;18:1533–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1Shaw RJ等。LKB1肿瘤抑制因子负调节mTOR信号。癌细胞。2004;6:9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2Liu L,等。低氧诱导的能量应激调节mRNA翻译和细胞生长。分子细胞。2006;21:521–3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3Inoki K等。TSC2通过AMPK和GSK3的协同磷酸化整合Wnt和能量信号,以调节细胞生长。单元格。2006;126:955–6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4Hahn-Windgassen A等。Akt通过调节细胞ATP水平和AMPK活性激活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生物化学杂志。2005;280:3208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5Gwinn DM等。猛禽的AMPK磷酸化介导代谢检查点。分子细胞。2008;30:214–2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6Shackelford DB等,在Peutz-Jeghers综合征LKB1小鼠模型中mTOR-和HIF-1α介导的肿瘤代谢。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9 www.pnas.org□cgi□doi□10.1073□pnas.0900465106.[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7Carretro J等。LKB1缺乏型肺癌中AMPK活性失调,通过mTOR发出信号,以及对能量应激反应的存活率。致癌物。2007;26:1616–2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8Karuman P等人。Peutz-Jegher基因产物LKB1是p53依赖性细胞死亡的介体。分子细胞。2001;7:1307–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9Tiainen M、Vaahtomeri K、Ylikorkala A、Makela TP。LKB1抑癌剂抑制生长:p21的诱导(WAF1/CIP1)人类分子遗传学。2002;11:1497–50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0Imamura K,Ogura T,Kishimoto A,Kaminishi M,Esumi H。通过5′-AMP活化蛋白激酶激活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1-β-D-核糖呋喃糖苷通过p53磷酸化对人肝癌细胞系中的细胞周期进行调控。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2001;287:562–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1Jones RG等。AMP活化蛋白激酶诱导p53依赖性代谢检查点。分子细胞。2005;18:283–9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2Khanna KK,Jackson SP.DNA双链断裂:信号、修复和癌症联系。自然遗传学。2001;27:247–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3Levine AJ,Feng Z,Mak TW,You H,Jin S.p53和IGF-1-AKT-TOR信号转导途径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基因发育。2006;20:267–7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4Budanov AV,Karin M.p53靶基因倍三肽1和倍三肽2连接遗传毒性应激和mTOR信号传导。单元格。2008;134:451–6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5Feng Z等。p53对AMPKβ1、TSC2和PTEN表达的调节:应激、细胞和组织特异性,以及这些基因产物在调节IGF-1-AKT-mTOR途径中的作用。癌症研究。2007;67:3043–5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6Greer EL等。能量传感器AMP活化蛋白激酶直接调节哺乳动物FOXO3转录因子。生物化学杂志。2007;282:30107–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7Liang J等。能量感应LKB1-AMPK途径调节p27(kip1)磷酸化,介导进入自噬或凋亡的决定。自然细胞生物学。2007;9:218–2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8Short JD等。AMP激活的蛋白激酶信号导致p27的细胞质隔离。癌症研究。2008;68:6496–50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9Baba M等人。BHD基因编码的卵泡蛋白与结合蛋白FNIP1和AMPK相互作用,并参与AMPK和mTOR信号传导。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6;103:15552–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0Wang W等。AMP活化蛋白激酶调节导入蛋白α1的磷酸化和乙酰化:参与RNA结合蛋白HuR的核导入。生物化学杂志。2004;279:48376–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1Carling D、Zammit VA、Hardie DG。常见的双环蛋白激酶级联使脂肪酸和胆固醇生物合成的调节酶失活。FEBS信函。1987;223:217–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2Sato R,Goldstein JL,Brown MS。替换仓鼠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的丝氨酸-871可防止AMP活化激酶的磷酸化,并阻止ATP耗竭诱导的甾醇合成抑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3;90:9261–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3詹毅等。脂肪酸合成途径酶对HCT-116结肠癌细胞生长和存活的控制。临床癌症研究。2008;14:5735–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4Chajes V、Cambot M、Moreau K、Lenoir GM、Joulin V。乙酰辅酶A羧化酶α对乳腺癌细胞生存至关重要。癌症研究。2006;66:5287–9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5Brusselmans K、De Schrijver E、Verhoeven G、Swinnen合资公司。RNA干扰介导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α基因沉默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癌症研究。2005;65:6719–2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6Beckers A等。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化学抑制可选择性诱导癌细胞的生长停滞和细胞毒性。癌症研究。2007;67:8180–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7Orita H等。脂肪酸合成酶对肺癌治疗的选择性抑制。临床癌症研究。2007;13:7139–4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8Menendez JA、Lupu R.脂肪酸合成酶和肿瘤发病中的脂肪生成表型。Nat Rev癌症。2007;7:763–7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9Marsin AS等。AMPK对心脏PFK-2的磷酸化和激活在缺血期间的糖酵解刺激中起作用。当前生物量。2000;10:1247–5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0Almeida A、Moncada S、Bolanos JP。一氧化氮通过AMP蛋白激酶和6-磷酸果糖-2-激酶途径启动糖酵解。自然细胞生物学。2004;6:45–5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1Bando H等。人类癌症中糖酵解调节剂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PFKFB3家族的磷酸化。临床癌症研究。2005;11:5784–9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2Telang S等人Ras转化需要通过6-磷酸果糖-2-激酶进行代谢控制。致癌物。2006;25:7225–3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3Clem B等。6-磷酸果糖-2-激酶活性的小分子抑制抑制糖酵解通量和肿瘤生长。摩尔癌症治疗。2008;7:110–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4杨伟,等。AMP活化蛋白激酶对转录的调节:p300磷酸化阻断其与核受体的相互作用。生物化学杂志。2001;276:3834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5Berdeaux R等人。SIK1是一种促进骨骼肌细胞存活的II类HDAC激酶。自然医学。2007;13:597–6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6Dequiedt F等。hPar-1激酶EMK和C-TAK1在调节IIa类组蛋白脱乙酰酶的定位和活性方面的新作用。分子细胞生物学。2006;26:7086–10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7McGee SL等。AMP活化蛋白激酶通过磷酸化组蛋白脱乙酰酶5调节GLUT4转录。糖尿病。2008;57:860–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8Koo SH等。CREB共激活因子TORC2是空腹葡萄糖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自然。2005;437:1109–1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9Screaton RA等。CREB共激活子TORC2作为钙和cAMP敏感性符合检测器发挥作用。单元格。2004;119:61–7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0Jansson D等。葡萄糖通过调节TORC2的磷酸化控制胰岛细胞中CREB的活性。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8;105:10161–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1Shaw RJ等。激酶LKB1介导肝内葡萄糖稳态和二甲双胍的治疗作用。科学。2005;310:1642–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2傅A,Screaton RA。使用运动组学描述信号通路:AMPK家族对CRTC2/TORC2的控制。细胞周期。2008;7:3823–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3Wu L,等。MECT1-MAML2融合癌蛋白的转化活性由组成性CREB激活介导。Embo J。2005;24:2391–40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4Canettieri G等。辅激活剂CRTC1通过AP-1促进细胞增殖和转化。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9;106:1445–5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5Canto C等。AMPK通过调节NAD(+)代谢和SIRT1活性来调节能量消耗。自然。200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6Jager S,Handschin C,St-Pierre J,Spiegelman BM.通过PGC-1alpha的直接磷酸化,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在骨骼肌中的作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7;104:12017–2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7Brooks CL,Gu W.SIRT1如何影响新陈代谢、衰老和癌症?Nat Rev癌症。2009;9:123–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8Porstmann T等。SREBP活性受mTORC1调节,并有助于Akt依赖性细胞生长。单元格元数据。2008;8:224–3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9Zhou G等。AMP活化蛋白激酶在二甲双胍作用机制中的作用。临床投资杂志。2001;108:1167–7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0Kaelin WG,Jr.,Ratcliffe PJ公司。后生动物的氧气感应:HIF羟化酶途径的中心作用。分子细胞。2008;30:393–4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1Shaw RJ。葡萄糖代谢与癌症。当前操作细胞生物学。2006;18:598–60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2Denko NC。实体肿瘤中的缺氧、HIF1和葡萄糖代谢。Nat Rev癌症。2008;8:705–1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3Semenza GL.HIF-1在透明细胞肾癌中介导Warburg效应。生物能生物膜杂志。2007;39:23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4Majumder PK等。mTOR抑制通过调节凋亡和HIF-1依赖性通路逆转Akt依赖性前列腺上皮内瘤变。自然医学。2004;10:594–60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5Fantin VR、St-Pierre J、Leder P.LDH-A表达的减弱揭示了糖酵解、线粒体生理学和肿瘤维持之间的联系。癌细胞。2006;9:425–3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6Brugarolas J等。REDD1和TSC1/TSC2抑癌复合物对缺氧反应中mTOR功能的调节。基因发育。2004;18:2893–90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7Martin SG,St Johnston D.果蝇LKB1在前后轴形成和上皮极性中的作用。自然。2003;421:379–8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8Mirouse V、Swick LL、Kazgan N、St Johnston D、Brenman JE。LKB1和AMPK在能量应激下维持上皮细胞极性。细胞生物学杂志。2007;177:387–9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已缩回
89Lee JH等。AMP活化蛋白激酶对细胞结构的能量依赖性调节。自然。2007;447:1017–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0Tomancak P等人。秀丽隐杆线虫par-1的果蝇黑腹果蝇同源物在胚胎轴形成的早期阶段发挥作用。自然细胞生物学。2000;2:458–6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1Shulman JM、Benton R、St Johnston D。秀丽线虫PAR-1的果蝇同源物组织卵母细胞细胞骨架,并将oskar mRNA定位到后极。单元格。2000;101:377–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2Baas AF等。STRAD激活LKB1后单个肠上皮细胞的完全极化。单元格。2004;116:457–6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3Shelly M、Cancedda L、Heilshorn S、Sumbre G、Poo MM。LKB1/STRAD在神经元极化过程中促进轴突启动。单元格。2007;129:565–7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4Barnes AP等。LKB1和SAD激酶定义了皮层神经元极化所需的途径。单元格。2007;129:549–6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5Hezel AF,Bardeesy N.LKB1;将细胞结构与肿瘤抑制联系起来。致癌物。2008;27:6908–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6Kojima Y等。通过LKB1-微管相关蛋白/微管亲和力调节激酶信号抑制微管蛋白聚合。生物化学杂志。2007;282:23532–4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7Biernat J等。蛋白激酶MARK/PAR-1是神经突起生长和建立神经元极性所必需的。分子生物学细胞。2002;13:4013–2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8Sun TQ等。PAR-1是一种Dishevelled相关激酶,是Wnt信号传导的正调控因子。自然细胞生物学。2001;:628–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9Ossipova O、Dhawan S、Sokol S、Green JB。脊椎动物发育过程中,不同的PAR-1蛋白在Wnt信号的不同分支中发挥作用。开发单元。2005;8:829–4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0Elbert M,Cohen D,Musch A.PAR1b促进细胞间粘附并抑制Madin-Darby犬肾细胞的蓬乱介导的转化。分子生物学细胞。2006;17:3345–5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1Schlessinger K、McManus EJ、Hall A.Cdc42和非经典Wnt信号转导途径合作促进细胞极性。细胞生物学杂志。2007;178:355–6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2张X等。Disheveled通过调节非典型蛋白激酶C促进轴突分化。自然细胞生物学。2007;9:743–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3Narimatsu M等。蓝精灵泛素连接酶对平面细胞极性的调节。单元格。2009;137:295–30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4张磊,李杰,杨LH,卡普兰MJ。AMP激活的蛋白激酶调节上皮紧密连接的组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6;103:17272–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5Zheng B,Cantley LC。AMP活化蛋白激酶对上皮紧密连接组装和拆卸的调节。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7;104:819–2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6Sebbagh M、Santoni MJ、Hall B、Borg JP、Schwartz MA。E-cadherin对LKB1/STRAD定位和功能的调节。当前生物量。2009;19:37–4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7Horman S等。AMP激活的蛋白激酶磷酸化和脱敏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生物化学杂志。2008;283:18505–1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8Yamamoto H等。TNFalpha诱导激酶NUAK2的新型底物的鉴定。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2008;365:541–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910 Klooster JP等人,Mst4和Ezrin诱导Lkb1/Strad/Mo25极化复合体下游的刷状边界。开发单元。2009;16:551–6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0Partanen JI、Nieminen AI、Makela TP、Klefstrom J.通过LKB1控制的上皮组织抑制c-Myc的致癌特性。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7;104:14694–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1Aranda V等人Par6-aPKC使ErbB2诱导的极化上皮组织破坏与增殖控制脱钩。自然细胞生物学。2006;8:1235–4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2Dow LE等。肿瘤抑制剂Scribble在定向上皮迁移期间决定细胞极性:调节Rho GTPase募集到前沿。致癌物。2007;26:2272–8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3Nolan ME等。极性蛋白Par6诱导细胞增殖,在乳腺癌中过度表达。癌症研究。2008;68:8201–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4Ylikorkala A等。Lkb1缺陷小鼠的血管异常和VEGF的失调。科学。2001;293:132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5Bardeesy N等。Lkb1抑癌基因的缺失会引发肠息肉病,但对转化有抵抗力。自然。2002;419:162–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6Miyoshi H等。Lkb1杂合敲除小鼠的胃肠错构瘤性息肉病。癌症研究。2002;62:226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7Jishage K等人,Peutz-Jegher综合征的致病基因Lkb1在胚胎发生和息肉病中的作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2;99:8903–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8Rossi DJ等。在Peutz-Jeghers息肉病小鼠模型中诱导环氧合酶-2。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2;99:12327–3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9Katajisto P等人。抑制胃肠道息肉病所需的间充质细胞中的LKB1信号。自然遗传学。2008;40:455–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0Vaahtomeri K等,Lkb1是TGF-β介导的肌成纤维细胞分化所必需的。细胞科学杂志。2008;121:3531–4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1Contreras CM等。Lkb1缺失会引发高度侵袭性子宫内膜腺癌。癌症研究。2008;68:759–6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2Carretro J、Medina PP、Pio R、Montuenga LM、Sanchez-Cespedes M。LKB1/STK11抑癌基因的新型和天然敲除肺癌细胞系。致癌物。200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3Makowski L,Hayes DN。LKB1在肺癌发展中的作用。英国癌症杂志。2008;99:683–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4Gurumurthy S、Hezel AF、Berger JH、Bosenberg MW、Bardeesy N.LKB1缺乏使小鼠对致癌物诱导的肿瘤发生敏感。癌症研究。2008;68:55–6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5Hardie总经理。AMP-活化蛋白激酶作为药物靶点。Annu Rev药理学毒理学。2007;47:185–2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6Hundal RS等。二甲双胍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生成的机制。糖尿病。2000;49:2063–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7Hardie总经理。LKB1和AMPK都不是二甲双胍的直接靶点。胃肠病学。2006;131:973.作者回复974-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8Legro RS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排卵反应与STK11基因的多态性相关。临床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93:792–80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9Shu Y等。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1(OCT1)基因变异对二甲双胍作用的影响。临床投资杂志。2007;117:1422–3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0Schneider MB等。二甲双胍预防仓鼠胰腺癌诱导。胃肠病学。2001;120:1263–7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1Anisimov VN等。二甲双胍对HER-2/neu转基因小鼠寿命和自发乳腺肿瘤发展的影响。Exp Gerontal公司。2005;40:685–9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2Zakikhani M、Dowling R、Fantus IG、Sonenberg N、Pollak M.二甲双胍是一种AMP激酶依赖的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剂。癌症研究。2006;66:10269–7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3Zakikhani M、Dowling RJ、Sonenberg N、Pollak MN。脂联素和二甲双胍对前列腺和结肠肿瘤的影响涉及AMP活化蛋白激酶的激活。癌症预防研究(Phila Pa)2008;1:369–7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4Swinnen JV等。细胞低能量状态的模拟阻止肿瘤细胞合成代谢并抑制恶性表型。癌症研究。2005;65:2441–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5Buzzai M等。抗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的系统治疗选择性地损害p53缺陷的肿瘤细胞生长。癌症研究。2007;67:6745–5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6Algire C,Zakikhani M,Blouin MJ,Shuai JH,Pollak M.二甲双胍减弱高能饮食对体内LLC1癌生长的刺激作用。内分泌相关癌。2008;15:833–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7黄X,等。LKB1-AMPK通路在抑制PTEN缺乏小鼠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生物化学杂志。2008;412:211–2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8Dykens JA等。双胍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产量增加了体外需氧中毒HepG2细胞和人类肝细胞的乳酸生成和细胞毒性。毒理学应用药理学。2008;233:203–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9Owen MR、Doran E、Halestrap AP。二甲双胍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1发挥其抗糖尿病作用的证据。生物化学杂志。2000;348(第3部分):607–1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0Scott JW等。噻吩吡啶酮类药物是AMP活化蛋白激酶β1复合物的选择性激活剂。化学生物。2008;15:1220–3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1Cool B等。治疗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关键成分的小分子AMPK激活剂的鉴定和表征。单元格元数据。2006;:403–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2Evans JM、Donnelly LA、Emslie-Smith AM、Alessi DR、Morris AD、二甲双胍和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癌症风险。Bmj公司。2005;330:1304–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3Bowker SL、Majumdar SR、Veugelers P、Johnson JA。使用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癌症相关死亡率增加。糖尿病护理。2006;29:254–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4Jiralerspong S等。糖尿病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二甲双胍和病理完全反应。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5Goodwin PJ,Ligibel JA,Stambolic V.二甲双胍治疗乳腺癌:行动时间。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6Pollak M.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在肿瘤中的信号传导。Nat Rev癌症。2008;8:915–2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7Erdemoglu E,Guney M,Giray SG,Take G,Mungan T。二甲双胍对子宫内膜增生小鼠模型中雷帕霉素哺乳动物靶点的影响。欧洲妇产科学杂志。200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8Memmott RM等。磷脂酰肌醇醚类脂类似物诱导LKB1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MP活化蛋白激酶依赖性死亡。癌症研究。2008;68:580–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9Nafz J等。5-氨基咪唑-4-甲酰胺-1-β-D-核糖呋喃糖苷对能量代谢的干扰可诱导宫颈癌细胞中HPV抑制,并在缺乏LKB1的情况下诱导细胞凋亡。生物化学杂志。2007;403:501–1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0Buzzai M等。Akt转化细胞的葡萄糖依赖性可以通过药物激活脂肪酸β-氧化来逆转。致癌物。200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1Shell SA等。激活AMPK对于杀死癌细胞和保护心肌细胞是必要的。细胞周期。2008;7:1769–7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2Laderoute KR等。固体肿瘤微环境中的低氧和葡萄糖剥夺条件诱导了5′-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分子细胞生物学。2006;26:5336–4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3O'Connor MJ、Martin NM、Smith GC。基于抑制DNA链断裂修复的靶向癌症治疗。致癌物。2007;26:7816–2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4Podsypanina K等。mTOR抑制剂可减少Pten+/-小鼠的肿瘤形成并使p70/S6激酶活性正常化。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1;98:10320–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5Johannessen CM等。TORC1对NF1相关恶性肿瘤至关重要。当前生物量。2008;18:56–6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6Lee L等。雷帕霉素类似物(CCI-779)和干扰素-γ在结节性硬化小鼠模型中的疗效。基因染色体癌。2005;42:213–2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7Wei C等。通过靶向雷帕霉素信号的哺乳动物靶点抑制Peutz-Jeghers息肉病。临床癌症研究。2008;14:1167–7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8Robinson J等。口服雷帕霉素降低Lkb1(+/-)小鼠的肿瘤负担和血管生成。病理学杂志。200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9Hudes G等。替米罗莫司、α干扰素或两者联合治疗晚期肾细胞癌。N英格兰医学杂志。2007;356:2271–8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0Cloughesy TF等。雷帕霉素在复发性PTEN缺陷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I期试验中的抗肿瘤活性。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2008;5:e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1Bissler JJ等。西罗莫司治疗结节性硬化综合征或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中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N英格兰医学杂志。2008;358:140–5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2Davies DM等。西罗莫司治疗结节性硬化症或散发性淋巴管平滑肌瘤病。N英格兰医学杂志。2008;358:20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3Martinez ME、Marshall JR、Giovannucci E.饮食和癌症预防:观察和实验的作用。Nat Rev癌症。2008;8:694–7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4McTiernan A.将体力活动与癌症联系起来的机制。Nat Rev癌症。2008;8:205–1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5姜伟,朱Z,汤普森HJ。饮食能量限制调节乳腺癌、乳腺和肝脏中AMP活化蛋白激酶、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的活性。癌症研究。2008;68:5492–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6Moore T等。饮食能量平衡通过多种上皮组织中雷帕霉素途径的Akt/哺乳动物靶点调节信号传导。癌症预防研究(Phila Pa)2008;1:65–7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7Kelesidis I、Kelesidist T、Mantzoros CS。脂联素与癌症:系统综述。英国癌症杂志。2006;94:1221–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8Vona-Davis L、Howard-McNatt M、Rose DP。乳腺癌中的脂肪沉积、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Obes版本。2007;8:395–40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9Sugiyama M等人。脂联素通过AMPK/mTOR途径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国际癌症杂志。2009;34:339–4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0Zheng B,等。癌基因B-RAF负调控肿瘤抑制因子LKB1,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分子细胞。2009;33:237–4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1Hallstrom TC,Mori S,Nevins JR。一种决定增殖和细胞死亡之间平衡的E2F1依赖性基因表达程序。癌细胞。2008;13:11–2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2Lee M,Vasioukhin V.细胞极性与癌症——细胞和组织极性作为一种非规范的肿瘤抑制剂。细胞科学杂志。2008;121:1141–5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3Saadat I等。幽门螺杆菌CagA以PAR1/MARK激酶为靶点,破坏上皮细胞极性。自然。2007;447:33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4Hoyer-Hansen M,Jaattela M.AMP激活的蛋白激酶:自噬的通用调节器?自噬。2007;:381–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5Wang W,Yang X,Lopez de Silanes I,Carling D,Gorospe M。细胞衰老期间与HuR功能降低相关的AMP:ATP比率和AMP活化蛋白激酶活性增加。生物化学杂志。2003;278:27016–2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6Brugarolas J,Kaelin工作组。,Jr.HIF和VEGF的失调是家族性错构瘤综合征的一个统一特征。癌细胞。2004;6:7–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7Brugarolas JB、Vazquez F、Reddy A、Sellers WR、Kaelin WG.、。,Jr.TSC2通过mTOR依赖和独立的途径调节VEGF。癌细胞。2003;4:147–5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8Hurov JB,Watkins JL,Piwnica-Worms H.非典型PKC磷酸化PAR-1激酶以调节定位和活性。当前生物量。2004;14:736–4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9铃木A等。aPKC在建立和维持哺乳动物上皮极性的过程中作用于PAR-1b的上游。当前生物量。2004;14:1425–3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0Kusakabe M,Nishida E.极性诱导激酶Par-1与14-3-3和aPKC协同控制爪蟾原肠胚形成。EMBO J。2004;23:4190–20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1Zhang Y等。PAR-1激酶磷酸化Dlg并调节其在果蝇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靶向。神经元。2007;53:201–1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2Benton R、St Johnston D.果蝇PAR-1和14-3-3抑制Bazoka/PAR-3在极化细胞中建立互补的皮层区域。单元格。2003;115:691–70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3Ossipova O、Bardeesy N、DePinho RA、Green JB。LKB1(XEEK1)调节脊椎动物发育中的Wnt信号。自然细胞生物学。2003;5:889–9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4Asada N、Sanada K、Fukada Y。LKB1通过中心体定位调节发育中的新皮质中的神经元迁移和神经元分化。神经科学杂志。2007;27:11769–7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5Zhang S,等。肿瘤抑制因子LKB1通过介导cdc42的募集和活性来调节肺癌细胞的极性。癌症研究。2008;68:740–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6Alessi DR、Sakamoto K、Bayascas JR.Lkb1-依赖性信号通路。生物化学年度收益。2006;75:137–6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7Puffenberger EG等。LYK5纯合7-千碱基缺失引起的羊水过多、巨脑和症状性癫痫。大脑。2007;130:1929–4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8Towler MC等。肿瘤抑制因子LKB1的一种新的短剪接变体是精子生成所必需的。生物化学杂志。200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9Denison FC,Hiscock NJ,Carling D,Woods A.LKB1替代剪接变体的表征。生物化学杂志。2009;284:67–7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0Marignani PA等。STRADalpha的新型剪接亚型对LKB1活性、复合物组装和亚细胞定位有不同影响。癌症生物治疗。2007;6:1627–3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1McBride A、Ghilagaber S、Nikolaev A、Hardie DG。AMPKβ亚单位上的糖原结合域允许激酶充当糖原传感器。单元格元数据。2009;9:23–3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2肖B等。AMP与哺乳动物AMP活化蛋白激酶结合的结构基础。自然。2007;449:496–50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3Sanders MJ、Grondin PO、Hegarty BD、Snowden MA、Carling D.研究AMP激活蛋白激酶级联的AMP激活机制。生物化学杂志。2007;403:139–4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4Dolinsky VW,Dyck JR。AMP活化蛋白激酶在健康和患病心脏中的作用。美国生理学杂志心脏循环生理学。2006;291:H2557–6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5Robinson J,Nye E,Stamp G,Silver A.Lkb1缺陷小鼠的成骨肿瘤。实验分子病理学。2008;85:22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6武田H、三好H、小岛Y、大岛M、武藤MM。Lkb1+/-p53-/-复合突变小鼠中胃错构瘤和肝腺瘤/癌的加速发病。致癌物。2006;25:1816–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7Wei C等。Lkb1和p53基因突变在肿瘤发生中起协同作用。癌症研究。2005;65:11297–3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8Shorning BY等。Lkb1缺乏改变小肠的杯状细胞和扁平细胞分化。《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2009;4:e426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9Pearson HB、McCarthy A、Collins CM、Ashworth A、Clarke AR。Lkb1缺陷导致小鼠前列腺肿瘤。癌症研究。2008;68:2223–3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00Hezel AF等。胰腺LKB1缺失导致腺泡极性缺陷和囊性肿瘤。分子细胞生物学。2008;28:2414–2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