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塞明·昂科尔。作者手稿;PMC 2009年6月1日提供。
以最终编辑形式发布为: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下午2587885
尼姆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56291
PMID:18544443

靶向EGFR和Src通路在头颈癌中的作用

安·玛丽·埃格洛夫博士、公共卫生硕士。1詹妮弗·格兰迪斯医学博士。1,2,#

摘要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ErbB家族的成员,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高度表达,肿瘤中EGFR表达水平升高与生存率降低相关。临床试验中,HNSCC患者对EGFR-靶向单一疗法的反应虽然显著,但有限。与EGFR协同工作或补偿EGFR启动信号丢失的肿瘤信号通路成分将是与EGFR靶向药物联合使用的理想治疗靶点。基于目前对分子信号通路和可用药物的理解,ErbB家族靶向和Src家族靶向药物代表了进一步探索的策略。在这里,我们讨论了临床开发中靶向ErbB和Src家族激酶的药物,概述了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并概述了结合ErbB靶向治疗和Src-靶向治疗的分子原理。

介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ErbB家族的成员,已被确定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治疗靶点,几种EGFR靶向药物已在HNSCC临床试验中开发和测试。在第二和第三阶段临床研究中,对EGFR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反应虽然不太明显,但仍具有显著意义,抗EGFR抗体西妥昔单抗(Erbitux,C225;Imclone Systems,Branchburg,New Jersey)于2006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HNSCC。增加临床反应的努力导致了双特异性和泛-ErbB抑制剂以及靶向治疗药物组合的开发和测试。

有许多潜在的组合方法,选择最可能的组合进行经验测试将需要更多地了解复杂的分子途径和单个靶向药物的功能后果。大多数头颈癌表达EGFR,EGFR靶向治疗已证明临床疗效。出于这些原因,考虑将靶向治疗药物与EGFR-靶向药物结合使用是合乎逻辑的。基于目前对分子信号通路和可用药物的理解,ErbB家族靶向和Src家族靶向药物代表了进一步探索的策略。ErbB家族成员可以同二聚体和异二聚体形成信号复合物。EGFR抑制后,EGFR分子失活并下调,这表明其他ErbB受体的信号传导可能对肿瘤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Src家族激酶可以介导EGFR激活的信号、EGFR依赖的通路,甚至可以作为EGFR的上游激活剂。下面,我们总结了针对HNSCC的EGFR和Src靶向治疗的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结果,并为寻求EGFR双重特异性抑制剂以及EGFR与Src联合治疗HNSCC提供了分子信号背景和理论基础。

ErbB受体家族与头颈癌

ErbB家族的I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在上皮、间充质和神经元起源的许多组织中表达,对发育、生长和分化非常重要。ErbB家族成员EGFR、ErbB2/HER2/Neu、HER3和HER4形成配体依赖的同源和异源二聚体,导致受体胞质残基的酪氨酸磷酸化,激活与增殖、存活、运动和血管生成有关的多种信号转导途径。

EGFR在包括HNSCC在内的许多癌症中过表达。据报道,肺癌中存在EGFR激活突变(1)这些突变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反应相关(2). 然而,EGFR激酶的激活突变在头颈癌中很少见(4). HNSCC中EGFR的过度表达是增强EGFR信号的重要机制,因为EGFR mRNA在高达90%的HNSCC过度表达(5). 一些评估EGFR过度表达与生存之间关系的研究报告称,免疫组织化学(IHC)评估的肿瘤EGFR蛋白表达增加与HNSCC生存率降低相关(68)放射治疗反应较差(9). 通过放射配体结合分析评估HNSCC EGFR水平的研究也报告了EGFR肿瘤表达增加导致生存率显著降低(1012). 最近,在两项独立研究中,EGFR基因扩增和拷贝数改变与HNSCC生存率降低有关(13) (14).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份报告中发现EGFR基因扩增与EGFR mRNA水平或EGFR蛋白水平无关(13). EGFR有七种已知配体,包括TGF-α、两性调节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EGF)(15). 据报道,87%的HNSCC中TGF-αmRNA过度表达(5). 因此,大多数HNSCC表现出自分泌/旁分泌EGFR刺激。

HER2在多种肿瘤中过度表达,包括乳腺癌、结肠癌、卵巢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靶点(16). 据IHC评估,几个组的HER2蛋白在17%至53%的HNSCC中存在(1719). 这些研究的一个子集发现HER2肿瘤表达与生存率降低相关(19) (17). 虽然还没有确定HER2的配体,但HER2能够与EGFR、HER3和HER4形成异二聚体。据报道,HNSCC中HER2蛋白水平与口腔鳞癌中EGFR水平相关(20). 这些研究表明HER2在HNSCC中发挥作用,尤其是作为EGFR的信号通路伙伴。HER3和HER4对头颈癌的重要性尚不明确。据报道,在111例口腔鳞癌中,35%存在HER3,HER3肿瘤蛋白水平与EGFR蛋白显著相关(20); 然而,一项独立研究发现,HER3和HER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与正常上皮中的表达没有区别(21).

靶向EGFR治疗HNSCC

开发EGFR靶向治疗HNSCC的理论基础包括:1)EGFR在许多头颈癌中高度表达,2)在一些独立研究中,HNSCC中EGFR过度表达与生存率降低有关,和3)HNSCC临床前模型中EGFR-靶向显示抗肿瘤疗效(2224). 几类EGFR-靶向治疗目前正在临床应用和/或正在积极研究治疗HNSCC。抗-EGFR抗体识别EGFR的配体结合域并干扰受体激活,而EGFR-TKI结合到EGFR的细胞质区域并干扰配体结合诱导的信号事件。最近发表的两篇综述描述了EGFR-针对头颈癌的临床治疗研究(2526). 下文概述了HNSCC中已发表和正在进行的EGFR-靶向研究。

抗EGFR抗体治疗

Cetuximab(Erbitux,C225;Imclone Systems)是一种人源化小鼠抗EGFR IgG1单克隆抗体,已获得美国联邦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2006年3月,在对424名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射治疗(RT)的HNSCC患者进行了第三阶段HNSCC临床试验后,联合放射治疗治疗无法切除的HNSCCC,与单独接受RT的HNSC患者相比,该试验显示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RT)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2728). 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中位数分别为49.0个月和29.3个月(28). 一项单独的HNSCC III期临床试验表明,与安慰剂加CT相比,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CT)治疗的受试者的客观缓解率(定义为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显著提高,但存活率无显著差异(29). 一项涉及442名复发和/或转移性HNSCC患者的随机III期研究报告,与仅接受铂类化疗的患者相比,除了铂类化疗、顺铂或卡铂加5-氟尿嘧啶外,使用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的生存益处(30). 两个研究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有显著差异,西妥昔单抗联合铂基CT研究组为10.1个月,而单用铂基CT的研究组为7.4个月(30). 总的来说,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治疗复发或转移性癌症的客观有效率在6%到26%之间(293132). 最近的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评估了西妥昔单抗作为单一药物治疗CT失败的复发和/或转移性HNSCC患者(n=103)的客观有效率为13%(33).

西妥昔单抗相关毒性通常仅限于皮疹,一项研究报告称,西妥昔单抗治疗后出现皮疹的患者生存率有所提高(34). 值得注意的是,尚未发现西妥昔单抗的治疗反应与HNSCC中EGFR肿瘤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尽管很少有关于西妥昔单抗的HNSCC临床研究报道EGFR肿瘤蛋白水平的分子相关性(2834)EGFR肿瘤水平升高与西妥昔单抗的临床疗效之间缺乏相关性,与结直肠癌的报道相似(3536).

其他更广泛的人源化或完全人源化抗EGFR抗体已经和/或目前正在HNSCC的II/III期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包括帕尼通单抗(ABX-EGF,Amgen,千橡,加利福尼亚),这是FDA批准用于EGFR表达的转移性结直肠癌CT治疗后疾病进展(37)、zalutumumab(Hu-Max-EGFr,ZF8;Genmab,Copenhagen K,Denmark)和nimotuzumab(h-R3;YM Biosciences,Inc.,Mississauga,Ontario,Canada)(表1). 帕尼妥单抗阻断配体结合并导致受体内化,正在进行一项HNSCC双臂多中心II期试验,评估多西他索和顺铂联合CT联合帕尼妥单抗和不联合帕尼妥单抗作为转移性或复发性HNSCC患者的一线治疗(I.D。NCT00454779号,ClinicalTrials.gov)和一项CT随机III期试验,在转移性和/或复发性HNSCC(I.D。NCT00460265型,ClinicalTrials.gov)。Zalutumab,阻断EGF和TGF-α与EGFR的结合并诱导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在体外(38)目前,正在进行一项随机III期临床试验,对标准铂基CT(I.D。NCT00382031号,ClinicalTrials.gov)。扎鲁图木单抗也正在进行一期/二期临床试验,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结合放化疗(CRT)治疗HNSCC(I.D。NCT00401401号,ClinicalTrials.gov)。在一项I/II期研究中,HNSCC患者对尼莫曲单抗的剂量反应没有相关的皮肤毒性(39).

表1

抗-EGFR抗体在HNSCC临床试验中的应用

代理人赞助商同位素组件癌症二期或三期临床研究FDA批准(日期)HNSCC临床阶段工具书类
西妥昔单抗Imclone公司IgG1嵌合人/鼠肺、乳房、前列腺、结肠、肝脏、颈部、卵巢、胰腺、头部和颈部结肠癌(2004年2月)和头颈癌(2006年3月)二/三[27]
帕尼单抗安进免疫球蛋白G2人类前列腺、结肠、头部和颈部结肠癌(2006年9月)二/三[36]
扎鲁图姆阿布Genmab公司IgG1人类肺、头和颈---二/三
马妥珠单抗EMD制药IgG1人性化小鼠肺癌、食管癌、胃癌、卵巢癌、,---
尼妥珠单抗YM生物科学IgG1人性化小鼠结肠---
ClinicalTrials.gov实体瘤

EGFR-目标TKI

两种可逆竞争性EGFR-选择性TKI,Gefinitib(Iressa,ZD1839;阿斯利康制药,威明顿,Deleware)和Erlotinib(Tarceva,OSI_774;Genetech,南旧金山,加利福尼亚)(表2),已被评估为复发和/或转移性HNSCC患者的单一疗法,治疗有效率为4–10%(4042). Erlotinib已被批准用于治疗至少一次先前CT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及用于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Gemzar,Eli Lilly and Company,Indianapolis,Indiana)(43)已经并正在联合基于铂的CT和/或RT治疗HNSCC的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一项联合厄洛替尼和顺铂治疗复发或转移性HNSCC患者的I/II期试验报告,意向治疗有效率为21%(10-30%,95%置信区间)(44)这表明埃洛替尼联合CRT或RT治疗转移性或复发性HNSCC可能更有效。需要进行第三阶段试验,以确定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与标准治疗相比是否能提高生存率。目前正在进行一项III期试验,以评估厄洛替尼联合CRT或RT治疗切除的HNSCC(I.D。NCT00412217号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s.gov)和II/III期试验评估厄洛替尼联合标准铂基CT治疗晚期HNSCC(I.D。NCT00448240型,ClinicalTrials.gov)。吉非替尼于2005年6月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贴上新标签,以限制在两项临床试验未能显示生存益处后的指示使用(45)目前正在进行局部晚期HNSCC联合CRT和吉非替尼辅助治疗的II期试验(46). 在这项研究中,91%的可评估受试者报告有完全缓解,77%的受试者在两年内没有进展性疾病(46). 一项涉及486例复发性HNSCC患者的III期研究报告,与单独甲氨蝶呤治疗相比,甲氨蝶啶治疗中添加吉非替尼250 mg/天或500 mg/天,总体生存率没有改善,客观缓解率也没有改善(47). 目前正在进行一项III期研究,评估多西紫杉醇联合或不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转移性或局部晚期复发性HNSCC(I.D。NCT00088907号,ClinicalTrials.gov)。

表2

HNSCC临床开发中的靶向TKI

代理人赞助商目标(IC-50)不可撤销取消b条二期或三期临床研究FDA批准I(日期)HNSCC临床阶段裁判。
埃罗替尼Tarceva、CP 358774、OSI 774、NSC 718781、R 1415OSI制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nM)肺、前列腺、乳腺、结肠、肝脏、膀胱、肾脏、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胰腺、头部和颈部2004年11月肺癌和2005年11月胰腺癌[40]
吉非替尼ZD1839艾瑞莎阿斯利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3 nM)肺、前列腺、乳腺、结肠、肝脏、膀胱、肾脏、胰腺、颈部、卵巢、头部和颈部肺癌(2005年6月新标签)[39]
拉帕替尼GW572016葛兰素史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0.8 nM);HER2(9.3毫微米)乳房、前列腺、结肠、肾脏、卵巢、颈部、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头部和颈部乳腺癌(2007年3月)[51]
达萨提尼布BMS-354825型布里斯托尔-迈尔斯施贵宝锶(0.50 nM);Abl(<1.0 nM);c-Kit(5.0 nM);PDGF(28 nM);结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006年6月)[70]
AZD0530型阿斯利康锶(1-5 nM);Abl(30 nM)胰腺的---[98]
体外无细胞IC-50
b条临床试验.gov实体肿瘤

EGFR-靶向反义

已有多篇关于EGFR-靶向核苷酸在临床前治疗中的疗效报告体内作为单一疗法的HNSCC模型(23)并与细胞毒性药物联合使用(4849). 迄今为止,HNSCC临床试验中尚未公布实施EGFR-靶向核苷酸治疗的报告。然而,我们小组最近进行了EGFR反义(AS)I期临床试验,招募了17名复发性HNSCC的患者,这些患者对标准治疗(I.D。NCT00009841号,ClinicalTrials.gov)。5名受试者,包括2名完全应答者和3名部分应答者,获得了临床应答(29%;10-56%,95%C.I.)(未发表的观察结果)。尽管研究人群规模较小,但我们确实观察到,在类似患者群体中,EGFR靶向疗法的疗效高于其他单一疗法的疗效。此外,未观察到3/4级或剂量限制性毒性(未公布的数据)。该试验的分子相关生物标记物表征目前正在进行中。

双特异性ErbB TKIs

HER2在部分HNSCC中升高,HER2肿瘤蛋白水平与EGFR表达水平相关(20). 此外,EGFR和HER2异源二聚体形成功能性信号复合物,这表明HER2和EGFR的联合靶向治疗与单独EGFR靶向治疗相比可能会导致临床反应增强。拉帕替尼(GW 572016;葛兰素史克公司,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研究公园),2007年3月13日获得FDA批准,可与卡培他滨(希罗达;瑞士巴塞尔罗氏)联合使用,用于治疗过度表达HER2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50),是EGFR和HER2的双特异性可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表2). 在无细胞系统中,EGFR和HER2的拉帕替尼IC50值分别为10.8和9.3 nM(51). 与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结合EGFR的活性构象不同,拉帕替尼以非活性状态结合EGFR(52).

在复发/转移性HNSCC患者拉帕替尼的II期多机构研究中,42名口服1500 mg拉帕替宁的受试者未观察到客观反应(53). 然而,在HNSCC(I.D。NCT00371566号,身份证。NCT00114283号和身份证。NCT00114283号,ClinicalTrials.gov)。正在进行一项III期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试验,以评估拉帕替尼与安慰剂在佐剂治疗中的疗效。术后将给予拉巴蒂尼或安慰剂与CRT联合用药,然后给予拉巴提尼或安慰剂辅助治疗一年(I.D。NCT00424255号,ClinicalTrials.gov)。针对EGFR和HER2的其他药物目前正在针对HNSCC以外的癌症进行临床试验。两种不可逆的EGFR-HER2双抑制剂HKI-272(惠氏;新泽西州麦迪逊)和BIBW-2992(德国博林格·英格尔汉姆)分别正在接受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前列腺癌的II期测试(54). 除了预测不可逆TKI的抗肿瘤活性增强外,不可逆TJI还具有理论上的优势,即有效的给药方案可能比可逆TKIs需要更少的长时间暴露(55).

临床试验中,HNSCC患者对EGFR-靶向单一疗法的反应虽然显著,但有限。这可能是由于代偿性肿瘤生存细胞信号通路的存在或激活。与EGFR协同工作或补偿EGFR启动信号丢失的肿瘤信号通路成分将是与西妥昔单抗或其他EGFR靶向疗法联合用于HNSCC治疗的理想靶点。选择适当的治疗组合需要了解治疗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肿瘤代偿性变化,并且这些影响在HNSCC患者或肿瘤中并不一致。治疗前HNSCC肿瘤中信号通路成分的详细分子特征以及靶向治疗与患者临床反应数据相结合导致的改变预计将对HNSCC治疗产生以下影响:(1)确定反应患者的亚群,(2)改进联合治疗的选择,(3)确定新的治疗靶点。因此,相关分子研究的临床试验对于确定最佳联合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HNSSC中的EGFR和c-Src信号

四种主要信号通路与介导EGFR信号传导有关。这些途径先前已被描述为包括以下途径:(1)Ra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3)磷脂酶-Cγ(PLC-γ)-蛋白激酶C,以及(4)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途径(56). 这些活化途径的整合导致细胞增殖、存活、血管生成、迁移和粘附。重要的是,据报道在许多EGFR水平较高的癌症中激活的Src激酶已被证明增强EGFR信号(5758). c-Src增强EGFR生长已被证明与EGFR受体的c-Src-依赖性磷酸化以及c-Src和EGFR之间的复合物形成有关(5758). 除了参与粘附和迁移调节的黏着斑激酶(FAK)外,PI3K和STAT3也是c-Src的底物(59).

除EGFR外,c-Src在许多其他受体酪氨酸激酶(RTK)、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受体(IGF-1R)等以及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细胞因子、整合素、细胞粘附复合物等的刺激下被激活(60). 由于c-Src在刺激除EGFR外的其他几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和类固醇受体后被激活,因此PI3K-Akt和STAT通路可能在EGFR抑制后以Src依赖的方式被激活(图1).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nihms56291f1.jpg
Src介导通路的EGFR-依赖性和非依赖性激活

受体酪氨酸激酶(RTK)、G蛋白偶联受体(GPCR)和整合素可以激活Src激酶,而不依赖于EGFR的激活。Src激酶介导的主要途径包括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途径和PI-3激酶(PI3K)-Akt轴,以及黏着斑激酶(FAK)的激活。介绍了主要途径成分、相关抑制剂和激活的细胞后果。箭头表示直接或间接激活

PI3K通路参与细胞增殖、生长、存活、侵袭和迁移,许多癌症中都有异常的PI3K-Akt通路激活(61). PI3K在肌醇环3'位置磷酸化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将PIP2转化为PIP3;PIP3将Akt招募到质膜上,Akt在质膜上被磷酸化激活(6162). 激活的Akt通过磷酸化FOXO家族叉头转录因子的促凋亡转录因子来抑制凋亡,导致其滞留在细胞质中(61). 此外,Akt通过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的磷酸化和失活促进细胞周期进程。GSK3失活导致细胞周期蛋白D1和myc稳定,促进细胞周期进展(6364). 除了GSK3和叉头转录因子外,Akt磷酸化许多其他因子,包括I-κB激酶,从而促进细胞生存、细胞周期进展和生长(61).

许多人类癌症和细胞系,包括头颈癌,被发现具有组成性激活的STAT蛋白,这些STAT蛋白驻留在细胞质中,直到被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或激素信号事件激活。在7种已鉴定的STAT蛋白中,STAT1、STAT3和STAT5在许多不同组织中被激活,在胚胎发生中发挥作用,是细胞周期进展和凋亡的重要调节器,并有助于肿瘤发生。STAT蛋白在EGFR刺激后被特定的磷酸化事件激活,形成同源和异源二聚体,转位到细胞核,并激活参与分化、增殖、细胞存活、凋亡和血管生成的基因的转录。已发现STAT3是EGFR-刺激HNSCC生长的Src依赖性介质在体外减少细胞凋亡,增加肿瘤生长体内(6566) (67).

研究表明,除了调节RTK的信号外,Src激酶还通过GPCR刺激后RTK配体的释放,在RTK的激活中发挥作用,导致自分泌或旁分泌HNSCC刺激(6869). Src激酶还可以通过引导活性多蛋白信号复合物的形成来调节RTK活性。最近一项使用乳腺癌细胞系的研究报告称,c-Src引导HER2与HER3异源二聚,导致形成Src激酶依赖的活性信号复合物(70). 由于Src激酶在许多致瘤和肿瘤进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已经证明可以增强EGFR信号传导,并独立于EGFR介导关键致瘤途径,因此Src可能是HNSCC靶向治疗的候选药物。

头颈癌中的Src激酶

八个Src家族非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成员c-Src、c-Yes、Fyn、Blk、Fgr、Hck、Lck和Lyn在哺乳动物中表达。c-Src、c-Yes和Fyn广泛表达,而Blk、Fgr、Hck、Lck和Lyn主要在造血细胞系中表达(71). 在Src家族激酶中,c-Src最常与癌症有关。尽管Src在癌症中很少突变(7274),Src激酶,尤其是c-Src,在上皮性和非上皮性癌症中经常过度表达和/或异常激活(75). 活化的c-Src常见于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在许多人类癌症中,包括肺癌、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和头颈癌,也有报道称c-Src-蛋白和/或c-Src-激酶活性升高(7576).

Src激酶与许多正常细胞功能有关,包括细胞粘附、迁移、增殖、存活、血管生成、分化,如果调控不当,会导致肿瘤发生、肿瘤进展和/或转移(7176). 在HNSCC中,Src激酶在EGFR刺激后被激活(77),与EGFR相关(77)并且在使用EGFR抑制剂治疗后活性降低在体外(78). FDA尚未批准Src抑制剂用于治疗包括HNSCC在内的实体瘤。然而,已经使用临床前模型对几种Src抑制剂进行了评估,包括达沙替尼(Sprycel;Bristol-Myers Squibb,纽约,纽约),它是一种小分子、ATP-竞争性Src家族激酶抑制剂BCR-Abl、c-Kit和PDGFR(79). 达沙替尼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80)目前正在进行HNSCC临床试验(表2). 据报道,达沙替尼可减少HNSCC的迁移和侵袭在体外同时抑制Src和细胞粘附的下游介质,包括粘着斑激酶(FAK)(81).

其他实体瘤恶性肿瘤中的Src激酶

对HNSCC中Src功能的进一步了解可以从其他实体瘤类型的研究中获得,在这些实体瘤类型中,Src已被更广泛地研究,并且发现Src激活或过度表达有助于血管生成、增殖和生长以及运动和侵袭(76). 一些使用不同实体肿瘤模型的研究报告称,在c-Src抑制或下调c-Src表达后,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降低(8284). 这些研究也报告减少了体内治疗后血管生成抑制Src活性,因此表明c-Src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Src调节机制

Src活性受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磷酸化事件的调节。Src激酶包含以下结构域:1)Src同源性(SH)4结构域,15个氨基酸含有指示脂质修饰的信号,促进膜结合(85),2)独特区域,3)SH3结构域,一个参与蛋白质内和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50个氨基酸结构域,识别P-X-X-P的核心一致氨基酸序列,4)SH2结构域,主要识别磷酸酪氨酸肽的模块结构域,5)SH1,催化结构域和包含自磷酸化位点的区域,和6)羧基末端负调控尾(71). Src家族激酶具有广泛的序列同源性,除了在独特的区域内。SH1结构域内的自磷酸化位点是完整激酶活性所必需的。负调控尾、SH2和SH3结构域参与调节Src激酶活性。调控尾中调控酪氨酸的磷酸化导致磷酸化调控酪氨酸和SH2结构域之间以及SH3结构域和包含SH3结合共识序列的SH2催化结构域链接器中的肽序列之间存在分子内相互作用的闭合构象状态P-X-X-P型(8687). 这种封闭的构象导致底物无法进入激酶结构域。除了磷酸化事件外,与诸如黏着斑激酶(FAK)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等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也会破坏这些导致Src活化的Src分子内相互作用(8889).

C-末端Src激酶(CSK),已被证明对小鼠鳞状上皮的发育和维持至关重要(90)已知其同源物CHK通过Src负调控酪氨酸的磷酸化负调控Src激酶(9192). 据报道,外源性CSK在高转移鼠细胞系中的过度表达可下调Src激酶活性并减少转移体内在两项独立研究中与亲本细胞系进行比较(9394). 结肠癌和肝细胞癌相关研究表明,CSK的下调可能是癌细胞Src活性增强的机制(9596). 通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在乳腺癌细胞中去除Src调节酪氨酸中的磷酸盐在体外体内(97). 其他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也可能参与Src激酶的激活(92). 迄今为止,CSK或Src-调节磷酸酶在HNSCC中的作用尚未确定。

靶向Src治疗HNSCC

Src-靶向化合物已经在临床前模型中进行了评估,目前正在临床开发用于实体肿瘤的药物,包括HNSCC,包括达沙替尼和AZD-0530(阿斯利康,特拉华州威明顿)。达沙替尼和AZD-0530都是双Src/Abl抑制剂。然而,与达沙替尼不同,达沙替尼可抑制一系列激酶(79),AZD-0530对c-Src和Abl更具选择性(表2) (98).

达沙替尼已在NSCLC和HNSCC临床前模型中进行了评估,发现其可抑制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81). 在肺癌细胞系中,达沙替尼治疗仅在表达吉非替尼敏感突变型EGFR的细胞系中诱导凋亡(99). AZD0530在HNSCC模型中的临床前研究尚未报道。然而,我们小组发现,与溶媒对照组相比,AZD0530治疗的HNSCC细胞株的激活Src水平降低,细胞增殖和侵袭性降低(未发表的观察结果)。AZD0530已在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表型的乳腺癌临床前模型中进行了评估(100101)并废除乳腺癌衍生细胞系的非凤尾鱼依赖性生长在体外(102). 在体外利用肺癌细胞系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所评估的5个细胞系中,有4个细胞系检测到了基础Src磷酸化,在三个具有基础Src-磷酸化的细胞系中发现AZD0530治疗可以阻止细胞生长(103).

两种Src抑制剂的I期临床研究已经完成和/或正在进行中。在一项针对健康男性受试者的I期临床研究中,AZD0530单剂量耐受性最高可达500 mg,多剂量耐受性为20 mg,每日一次(104). 在一项针对81名可评估患者的I期研究中,发现AZD0530可降低肿瘤中Src底物FAK的磷酸化(105). 目前正在进行两项AZD0530 I期临床研究以评估:1)AZD5530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患者,这些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不佳(I.D。NCT00265876号AZD0530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抑制剂AZD2171(Recentin,AstraZeneca)联合治疗晚期实体瘤(I.D。NCT00475956号,ClinicalTrials.gov)。

达沙替尼目前正在实体肿瘤的I期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在对26名患者进行的I期剂量递增研究中,毒性通常较低,未发现最大耐受剂量,未观察到任何客观反应;然而,6名受试者在2到10个月内出现了稳定的疾病(106). 几个一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包括美国的两个试验,正在评估达沙替尼对晚期实体瘤患者的疗效。一种是将达沙替尼与吉西他滨合用(I.D.NCT0049234,ClinicalTrials.gov),另一种是匹兹堡大学的一项研究,评估达沙替尼与西妥昔单抗(I.D。NCT00388427型).

联合靶向治疗HNSCC

结合EGFR和Src靶向治疗HNSCC的研究结果尚未报道。然而,与单独使用他莫昔芬耐药的MCF7乳腺癌细胞中的两种药物相比,将Src抑制剂AZD0530与吉非替尼联合使用对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具有额外的抑制作用(107). 此外,据报道,达沙替尼联合西妥昔单抗对达沙替尼耐药的结肠癌细胞株具有协同生长抑制作用(108). 结合EGFR和Src靶向治疗HNSCC的理论基础是对HNSCC和之前讨论的其他癌症临床前模型中阐明的信号转导途径的一般理解。理想情况下,治疗药物组合的选择将基于单个肿瘤分子谱的分子特征。临床试验相关研究正在协同努力,以收集和分子分析肿瘤标本,并评估与靶向治疗药物临床反应的相关性。我们预计,通过这些相关研究,我们对HNSCC中EGFR和Src信号通路的一般知识将得到扩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对EGFR和Src信号抑制后果的一般理解将为我们临床标本的分子分析和个体化靶向治疗选择规范提供一个框架。

致谢

拨款支持:

R01 CA77308-01号

第50页CA097190-01A1

脚注

出版商免责声明:这是一份未经编辑的手稿的PDF文件,已被接受出版。作为对客户的服务,我们提供这份手稿的早期版本。手稿在以最终可引用的形式出版之前,将经过编辑、排版和校对结果证明。请注意,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可能影响内容的错误,适用于该期刊的所有法律免责声明均适用。

工具书类

1Lynch TJ、Bell DW、Sordella R、Gurubhagavatula S、Okimoto RA、Brannigan BW、Harris PL、Haserlat SM、Supko JG、Haluska FG、Louis DN、Christiani DC、Settleman J、Haber DA。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反应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活突变。《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4;350:2129–2139.[见评论][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Bell DW、Lynch TJ、Haserlat SM、Harris PL、Okimoto RA、Brannigan BW、Sgroi DC、Muir B、Riemenschneider MJ、Iacona RB、Krebs AD、Johnson DH、Giaccone G、Herbst RS、Manegold C、Fukuoka M、Kris MG、Baselga J、Ochs JS、Haber DA。非小细胞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和基因扩增:IDEAL/INTACT吉非替尼试验的分子分析。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23:8081–809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三。Lee JW,Soung YH,Kim SY,Nam HK,Park WS,Nam SW,Kim MS,Sun DI,Lee YS,Jang JJ,Lee JY,Yoo NJ,Lee SH.头颈部鳞癌中EGFR基因的体细胞突变。临床癌症研究。2005;11:2879–288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Loeffer-Ragg J、Witsch-Baumgartner M、Tzankov A、Hilbe W、Schwentner I、Sprinzl GM、Utermann G、Zwierzina H。头颈部鳞癌高加索患者EGFR激酶域突变的低发生率。《欧洲癌症杂志》。2006;42:109–11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Grandis JR,Tweardy DJ。转化生长因子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使RNA水平升高是头颈癌癌变的早期标志。癌症研究。1993;53:3579–358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Storkel S、Reichert T、Reiffen KA、Wagner W.EGFR和PCN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这是评估患者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工具。欧洲癌症杂志。B部分,口腔肿瘤学。1993;29B个:273–27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Lee CS,Redshaw A,Boag G.人喉鳞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免疫反应。病理学。1997;29:251–2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Grandis JR、Melhem MF、Gooding WE、Day R、Holst VA、Wagener MM、Drenning SD、Tweardy DJ。头颈部鳞癌TGF-α和EGFR蛋白水平与患者生存率。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1998;90:824–83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Ang KK,Berkey BA,Tu X,Zhang HZ,Katz R,Hammond EH,Fu KK,Milas L.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对晚期头颈癌患者生存率和复发模式的影响。癌症研究。2002年;62:7350–735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Maurizi M、Scambia G、Benedetti Panici P、Ferrandina G、Almadori G、Paludetti G、De Vincenzo R、Distefano M、Brinchi D、Cadoni G.EGF受体在原发性喉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意义的相关性。国际癌症杂志。1992;52:862–86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Dassonville O、Formento JL、Francoual M、Ramaioli A、Santini J、Schneider M、Demard F、Milano G。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与上消化道癌的生存率。临床肿瘤学杂志。1993;11:1873–187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Almadori G、Cadoni G、Galli J、Ferrandina G、Scambia G、Exarchakos G、Paludetti G、Ottaviani F。原发性喉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颈部淋巴结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国际癌症杂志。1999;84:188–19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Chung CH、Ely K、McGavran L、Varella-Garcia M、Parker J、Parker N、Jarrett C、Carter J、Murphy BA、Netterville J、Burkey BB、Sinard R、Cmelak A、Levy S、Yarbrough WG、Slebos RJ、Hirsch 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拷贝数增加与头颈鳞癌预后不良相关。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24:4170–417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Temam S、Kawaguchi H、El-Naggar AK、Jelinek J、Tang H、Liu DD、Lang W、Issa JP、Lee JJ、Mao L.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拷贝数变化与头颈部鳞癌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相关。临床肿瘤学杂志。2007;25:2164–217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Singh AB,Harris RC。EGFR配体的自分泌、旁分泌和旁分泌信号传导。蜂窝信号。2005;17:1183–119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Vogel CL、Cobleigh MA、Tripathy D、Gutheil JC、Harris LN、Fehrenbacher L、Slamon DJ、Murphy M、Novotny WF、Burchmore M、Shak S、Stewart SJ、Press M。曲妥珠单抗作为一线药物治疗HER2过度表达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肿瘤学杂志。2002年;20:719–72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Xia W,Lau YK,Zhang HZ,Liu AR,Li L,Kiyokawa N,Clayman GL,Katz RL,Hung MC。c-erbB-2过度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密切相关。临床癌症研究。1997;:3–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Khan AJ、King BL、Smith BD、Smish GL、DiGiovanna MP、Carter D、Haffty BG。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确定口腔和口咽鳞癌中HER-2/neu癌基因的特征。临床癌症研究。2002年;8:540–54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Cavalot AMT、Roggero N、Brondino G、Pagano M、Cortesina G。HER-2/neu表达对头颈鳞癌预后的影响。头部和颈部。2007 新闻界:按。[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0Xia WLY,Zhang HZ,Xiao FY,Johnston DA,Liu AR,Li L,Katz RL,Hung MC。EGFR、HER-2/neu和HER-3的组合比任何单个家族成员都更能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的预后。临床癌症研究。1999;5:4164–417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1Ekberg T、Nestor M、Engstrom M、Nordgren H、Wester K、Carlsson J、Anniko M。EGFR、HER2、HER3和HER4在口腔和舌根转移性鳞癌中的表达。国际癌症杂志。2005;26:1177–118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2Udayachander M、Dean CJ、Meenakshi AN、Sivakumar N、Babu PB、Sivakumar J.产生于人EGF受体的单克隆抗体CIBCNSH3的抗肿瘤活性。Hum抗体。1997;8:60–6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3He Y,Zeng Q,Drenning SD,Melhem MF,Tweardy DJ,Huang L,Grandis JR。通过从U6启动子转录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反义RNA抑制体内人鳞癌生长。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1998;90:1080–108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4Thomas SM,Zeng Q,Epperly MW,Gooding WE,Pastan I,Wang QC,Greenberger J,Grandis J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配体与假单胞菌外毒素转化生长因子α-PE38融合抑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生长。临床癌症研究。2004;10:7079–708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5Egloff AM,Grandis J.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分子治疗头颈部鳞癌。专家操作目标。2006;10:639–64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6Specenier PM,弗吉尼亚州。头颈癌的靶向治疗。Targ Oncol公司。2007;2:73–88. [谷歌学者]
27FDA批准西妥昔单抗。2007年,2006年。[谷歌学者]
28Bonner JA、Harari PM、Giralt J、Azarnia N、Shin DM、Cohen RB、Jones CU、Sur R、Raben D、Jassem J、Ove R、Kies MS、Baselga J、Youssoufian H、Amellal N、Rowinsky EK、Ang KK。放射治疗加西妥昔单抗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N英格兰医学杂志。2006;354:567–57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9Burtness B、Goldwasser MA、Flood W、Mattar B、Forastiere AA。顺铂联合安慰剂与顺铂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复发性头颈癌的III期随机试验:一项东方合作肿瘤组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23:8646–86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0Vermorken J、Mesia R、Vega V、Remenar E、Hitt R、Kawecki A、Rottey S、Amellal N、Cupissol D、Licitra L.Cetuximab在一线铂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延长复发或转移性SCCHN患者的生存期——随机III期(极限)研究结果。临床肿瘤学杂志,ASCO年度会议记录。2007;25:6091. [谷歌学者]
31Herbst RS、Arquette M、Shin DM、Dicke K、Vokes EE、Azarnia N、Hong WK、Kies M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抗体西妥昔单抗和顺铂治疗头颈部复发性和难治性鳞癌的二期多中心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23:5578–5587.[见注释][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2Baselga J、Trigo JM、Bourhis J、Tortochaux J、Cortes-Funes H、Hitt R、Gascon P、Amella N、Harstrick A、Eckardt A。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联合基于铂的化疗治疗头颈部铂难治性转移和/或复发性鳞癌患者的二期多中心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23:5568–5577.[见注释][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3Vermorken JB、Trigo J、Hitt R、Koralewski P、Diaz-Rubio E、Rolland F、Knecht R、Amellal N、Schueler A、Baselga J.Open-label、非受控,评价西妥昔单抗作为单一药物治疗复发和/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的疗效和毒性的多中心II期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2007;25:2171–2177.[见注释][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4Burtness BGM、Flood W、Mattar B、Forastiere AA、Group ECO。顺铂联合安慰剂与顺铂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复发性头颈癌的III期随机试验:一项东方合作肿瘤组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23:8646–86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5Chung KY、Shia J、Kemeny NE、Shah M、Schwartz GK、Tse A、Hamilton A、Pan D、Schrag D、Schwartz L、Klimstra DS、Fridman D、Kelsen DP、Saltz LB。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西妥昔单抗在患有不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肿瘤的结直肠癌患者中显示出活性。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23:1803年至1810年。[见注释][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6Saltz LB、Meropol NJ、Loehrer PJ、Sr、Needle MN、Kopit J、Mayer RJ。西妥昔单抗在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难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的II期试验。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22:1201–1208.[见注释][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7Giusti RM、Shastri KA、Cohen MH、Keegan P、Pazdur R.FDA药物批准摘要:panitumumab(Vectibix)肿瘤学家。2007;12:577–58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8Bleeker WK、Lammerts van Bueren JJ、van Ojik HH、Gerritsen AF、Pluyter M、Houtkamp M、Halk E、Goldstein J、Schuurman J、van Dijk MA、van de Winkel JG、Parren PW。用于癌症治疗的人类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的双重作用模式。免疫学杂志。2004;173:4699–470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9Crombet T、Osorio M、Cruz T、Roca C、del Castillo R、Mon R、Iznaga-Escobar N、Figueredo R、Koropatnick J、Renginfo E、Fernandez E、Alvarez D、Torres O、Ramos M、Leonard I、Perez R、Lage A。人源化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h-R3联合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头颈癌患者。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22:1646–16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0Kirby AM、A'Hern RP、D'Ambrosio C、Tanay M、Syrigos KN、Rogers SJ、Box C、Eccles SA、Nutting CM、Harrington KJ。吉非替尼(ZD1839,Iressa)作为头颈癌复发或转移的姑息治疗。英国癌症杂志。2006;94:631–63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1Soulieres D、Senzer NN、Vokes EE、Hidalgo M、Agarwala SS、Siu LL。厄洛替尼(一种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头颈部复发或转移性鳞癌患者的多中心II期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22:77–8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2Cohen EE、Rosen F、Stadler WM、Recant W、Stenson K、Huo D、Vokes EE。ZD1839治疗头颈部复发或转移性鳞癌的二期试验。临床肿瘤学杂志。2003;21:1980–198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3FDA批准盐酸埃洛替尼。2007年第卷,2007年。[谷歌学者]
44Siu LL、Soulieres D、Chen EX、Pond GR、Chin SF、Francis P、Harvey L、Klein M、Zhang W、Dancey J、Eisenhauer EA、Winquist E.Princess Margaret Hospital Phase,I.I.C.和加拿大国家癌症研究所临床试验组,S。厄洛替尼和顺铂治疗头颈部复发或转移性鳞状细胞癌患者的I/II期试验:玛格丽特公主医院II期联合体和加拿大国家癌症研究所临床试验组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2007;25:2178–2183.[见注释][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5FDA批准吉非替尼。国家癌症研究所;2007[谷歌学者]
46Ahmed SM、Cohen EE、Haraf DJ、Stenson KM、Blair E、Brockstein BE、Lin S、Lester E、Dekker A、Williams R、Vokkes EE。将吉非替尼(G)纳入同步放化疗(CRT)后辅以G辅助治疗局部晚期头颈癌(HNC)的II期试验的最新结果临床肿瘤学杂志,ASCO年度会议记录。2007;25:6028. [谷歌学者]
47Stewart JSW、Cohen EE、Licitra L、Van Herpen CML、Khorpasert C、Soulieres D、Vodvarka P、Rischin D、Garin AM、Ghiorghiu S、Hargreaves L、Armour A、Vokes EE。吉非替尼(IRESSA)与甲氨蝶呤(IMEX)在头颈部复发性鳞癌患者中的三期随机平行分组研究。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会议记录3522;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AACR;2007[谷歌学者]
48Niwa H,Wentzel AL,Li M,Gooding WE,Lui VW,Grandis J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反义寡核苷酸与多西紫杉醇联合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抗肿瘤作用。临床癌症研究。2003;9:5028–503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9Li M,Ye C,Feng C,Riedel F,Liu X,Zeng Q,Grandis JR。通过联合内皮抑素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反义疗法增强鳞状细胞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临床癌症研究。2002年;8:3570–357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0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二糖基拉帕替尼。第2007卷,2007年。[谷歌学者]
51Rusnak DW、Affleck K、Cockerill SG、Stubberfield C、Harris R、Page M、Smith KJ、Guntrip SB、Carter MC、Shaw RJ、Jowett A、Stables J、Topley P、Wood ER、Brignola PS、Kadwell SH、Reep BR、Mullin RJ、Alligood KJ、Keith BR、Crosby RM、Murray DM、Knight WB、Gilmer TM、Lackey K。小说的人物塑造,双重ErbB-2/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潜在的癌症治疗。癌症研究。2001;61:7196–72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2Wood ER、Truesdale AT、McDonald OB、Yuan D、Hassell A、Dickerson SH、Ellis B、Pennisi C、Horne E、Lackey K、Alligood KJ、Rusnak DW、Gilmer TM、Shewchuk L.与GW572016(拉帕替尼)结合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独特结构:肿瘤细胞中蛋白质构象、抑制剂脱落率和受体活性之间的关系。癌症研究。2004;64:6652–665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3Abidoye OO、Cohen EE、Wong SJ、Kozloff MF、Nattam SR、Stenson KM、Blair A、Day S、Dancey JE、Vokes EE。拉帕替尼(GW572016)治疗头颈部复发/转移(R/M)鳞状细胞癌(SCCHN)的二期研究;ASCO年会;2006[谷歌学者]
54Reid A,Vidal L,Shaw H,de Bono J.ErbB1(EGFR/HER1)和ErbB2(HER2/neu)的双重抑制欧洲癌症杂志。2007;43:481–48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5莫林·MJ。从致癌基因到药物: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为抗肿瘤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发展。致癌物。2000年;19:6574–658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6Harari PM。肿瘤学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策略。内分泌相关癌症。2004;11:689–70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7Maa MC,Leu TH,McCarley DJ,Schatzman RC,Parsons SJ。c-Src增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的肿瘤发生:对多种人类癌症病因的影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5;92:6981–698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8Tice DA,Biscardi JS,Nickles AL,Parsons SJ。细胞Src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之间的生物协同机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9;96:1415–142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9Scaltriti M,Baselga J.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途径:靶向治疗模型。临床罐头研究。2006;12:5268–527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0Ishizawar R、Parsons SJ.c-Src和人类癌症合作伙伴。癌细胞。2004;6:209–2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1Luo J,Manning BD,Cantley LC。针对人类癌症中的PI3K-Akt途径:理论基础和前景。癌细胞。2003;4:257–26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2Cantley LC。磷脂酰肌醇3-激酶途径。科学。2002年;296:1655–165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3Diehl JA、Cheng M、Roussel MF、Sherr CJ。Glysogen symthase kinase-3β调节细胞周期蛋白D1蛋白水解和亚细胞定位。基因与发育。1998;12:3499–351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4Sears R、Nuckolls F、Haura E、Taya Y、Tamai K、Nevins JR。多种Ras依赖的磷酸化途径调节Myc蛋白的稳定性。基因与发育。2000年;14:2501–251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5Grandis JR、Drenning SD、Chakraborty A、Zhou MY、Zeng Q、Pitt AS、Tweardy DJ。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的体外细胞生长对Stat3而非Stat1激活的要求。临床投资杂志。1998;102:1385–139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6Grandis JR、Drening SD、Zeng Q、Watkins SC、Melhem MF、Endo S、Johnson DE、Huang L、He Y、Kim JD。Stat3信号的组成性激活在体内消除鳞状细胞癌变中的凋亡。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0年;97:4227–423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7Kijima T、Niwa H、Steinman RA、Drenning SD、Gooding WE、Wentzel AL、Xi S、Grandis JR。STAT3激活可消除生长因子依赖性,并有助于头颈部鳞癌肿瘤在体内的生长。细胞生长差异。2002年;13:355–36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8Zhang Q,Thomas SM,Lui VW,Xi S,Siegfried JM,Fan H,Smithgall TE,Mills GB,Grandis JR。胃泌素释放肽对TNF-α转化酶的磷酸化诱导两调节蛋白释放和EGF受体激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6;103:6901–690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9Zhang Q,Thomas SM,Xi S,Smithgall TE,Siegfried JM,Kamens J,Gooding WE,Grandis JR。SRC家族激酶介导头颈癌细胞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配体裂解、增殖和侵袭。癌症研究。2004;64:6166–617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0Ishizawar RC,Miyake T,Parsons SJ。c-Src调节ErbB2和ErbB3杂合物的形成和功能癌基因。2007;36:3503–35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1Thomas SM,布鲁日JS。Src家族激酶调节的细胞功能。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年鉴。1997;13:513–60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2Irby RB、Mao W、Coppola D、Kang J、Loubeau JM、Trudeau W、Karl R、Fujita DJ、Jove R、Yeatman TJ。激活晚期人类结肠癌亚群中的SRC突变。自然遗传学。1999;21:187–19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3Daigo Y、Furukawa Y、Kawasoe T、Ishiguro H、Fujita M、Sugai S、Nakamori S、Liefers GJ、Tollenaar RA、van de Velde CJ、Nakamura Y。479例来自日本和高加索患者的晚期结直肠癌中,人类c-src基因第531密码子无遗传改变。癌症研究。1999;59:4222–422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4Nilbert M,Fernebro E.直肠癌中密码子531处缺乏激活c-SRC突变。癌症遗传学与细胞遗传学。2000年;121:94–9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5Irby RB,Yeatman TJ。Src表达和激活在人类癌症中的作用。致癌物。2000年;19:5636–56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6Summy JM,Gallick GE。Src家族激酶在肿瘤进展和转移中的作用。癌症转移评论。2003;22:337–35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7Xi S,Zhang Q,Dyer KF,Lerner EC,Smithgall TE,Gooding WE,Kamens J,Grandis JR。Src激酶介导头部和颈部鳞状细胞癌的STAT生长途径。生物化学杂志。2003;278:31574–3158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8Yang Z、Bagheri-Yarmand R、Wang RA、Adam L、Papadimitrakopoulou VV、Clayman GL、El-Naggar A、Lotan R、Barnes CJ、Hong WK、Kumar 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ZD1839(Iressa)抑制c-Src和Pak1通路以及人类癌细胞的侵袭性。临床癌症研究。2004;10:658–66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9Lombardo LJ、Lee FY、Chen P、Norris D、Barrish JC、Behnia K、Castaneda S、Cornelius LA、Das J、Doweyko AM、Fairchild C、Hunt JT、Inigo I、Johnston K、Kamath A、Kan D、Klei H、Marathe P、Pang S、Peterson R、Pitt S、Schieven GL、Schmidt RJ、Tokarski J、Wen ML、Wityak J、Borzilleri RM。N-(2-氯-6-甲基-苯基)的发现-2-(6-(4-(2-羟乙基)-哌嗪-1-基)-2-甲基嘧啶-4-基氨基)噻唑-5-甲酰胺(BMS-354825),一种双Src/Abl激酶抑制剂,在临床前试验中具有强大的抗肿瘤活性。药物化学杂志。2004;47:6658–666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0FDA批准达沙替尼(Sprycel)用于治疗成人慢性期、加速期或髓系或淋巴系慢性髓系白血病。2006 [谷歌学者]
81Johnson FM、Saigal B、Talpaz M、Donato NJ。达沙替尼(BMS-354825)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头颈部鳞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侵袭,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临床癌症研究。2005;11:6924–693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2Donnini S、Monti M、Castagnini C、Solito R、Botta M、S S、Giachetti A、Ziche M.吡唑啉衍生C-Src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和信号传导,减少鳞状细胞癌细胞的血管生成和存活。国际癌症杂志。2007;120:995–100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3Summy JM、Trevino JG、Lesslie DP、Baker CH、Shakespeare WC、Wang Y、Sundaramoorthi R、Metcalf CA、Keats JA、Sawyer TK、Gallick GE。AP23846是一种新型高效的Src家族激酶抑制剂,可降低人体实体瘤细胞系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并消除下游血管生成过程。摩尔癌症治疗。2005;4:1900年至1911年。[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4Ellis LM,Staley CA,Liu W,Fleming RY,Parikh NU,Bucana CD,Gallick GE。用c-Src特异性反义表达载体转染的人结肠癌细胞系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下调。生物化学杂志。1998;273:1052–105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5研究MD.酪氨酸激酶癌蛋白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3;1155:307–3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6Sicheri F,Kuriyan J.Src家族酪氨酸激酶的结构。当前操作结构生物。1997;7:777–78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7Xu W,Doshi A,Lei M,Eck MJ,Harrison SC。c-Src的晶体结构揭示了其自身抑制机制的特征。分子细胞。1999;:629–63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8Thomas JW、Ellis B、Boerner RJ、Knight WB、White GC、2nd、Schaller MD、SH2-和SH3-介导的黏着斑激酶和Src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8;273:577–58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9Alonso G,Koegl M,Mazurenko N,Courtneidge SA。Src家族酪氨酸激酶与活化生长因子受体结合的序列要求。生物化学杂志。1995;270:9840–984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0Yagi R、Waguri S、Sumikawa Y、Nada S、Oneyama C、Itami S、Schmedt C、Uchiyama Y、Okada M。C-末端Src激酶控制小鼠鳞状上皮的发育和维持。Embo J。2007;26:1234–124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1Okada M、Nada S、Yamanashi Y、Yamamoto T、Nakagawa H.CSK:一种参与src家族激酶调节的蛋白激酶。生物化学杂志。1991;266:24249–2425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2Roskoski R.,Jr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调节Src激酶。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2005;331:1–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3Boyer B,Bourgeois Y,Poupon MF。Src激酶有助于癌细胞的转移扩散。致癌物。2002年;21:2347–235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4Nakagawa T、Tanaka S、Suzuki H、Takayanagi H、Miyazaki T、Nakamura K、Tsuruo T。csk基因的过度表达抑制体内肿瘤转移。国际癌症杂志。2000年;88:384–39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5Cam WR、Masaki T、Shiratori Y、Kato N、Ikenoue T、Okamoto M、Igarashi K、Sano T、Omata M。大肠癌中C末端Src激酶活性降低与pp60(C-Src)活性呈负相关。癌症。2001;92:61–7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6Masaki T、Okada M、Tokuda M、Shiratori Y、Hatase O、Shirai M、Nishioka M、Omata M。肝细胞癌中C末端Src激酶(Csk)活性降低。肝病学。1999;29:379–38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7Bjorge JD,Pang A,Fujita DJ。鉴定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是几种人类乳腺癌细胞系中能够去磷酸化和激活c-Src的主要酪氨酸磷酸酯活性。生物化学杂志。2000年;275:41439–4144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8Manley PW,Cowan-Jacob SW,Mestan J.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Bcr-Abl激酶抑制剂的结构生物学、设计和临床开发进展。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5;1754:3–1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9Haura EB,Song L,Lee F,Jove R.达沙替尼(一种Src激酶抑制剂)对具有明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状态的肺癌细胞的作用。临床肿瘤学杂志,ASCO会议记录。2006:3019. [谷歌学者]
100Hiscox S、Jordan NJ、Morgan L、Green TP、Nicholson RI。Src激酶促进FAK的粘附非依赖性激活,并增强对他莫昔芬耐药的乳腺癌细胞的细胞迁移。临床实验转移。2007;24:157–16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1Hiscox S、Morgan L、Green T、Nicholson RI.Src作为抗激素/抗生长因子耐药乳腺癌的治疗靶点。内分泌相关癌。2006;13:S53–S5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2Herynk MH,Beyer AR,Cui Y,Weiss H,Anderson E,Green TP,Fuqua SA。三苯氧胺和c-Src抑制在预防雌激素受体阳性人类乳腺癌细胞生长中的协同作用。摩尔癌症治疗。2006;5:3023–303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3Gautschi O、Purnell P、Evans CP、Yang JC、Holland WS、Bold RJ、Virudachalam S、Lara PN、Gandara DR、Gumerlock PH。双特异性Src/Abl激酶抑制剂AZD0530在肺癌中的临床前评估。临床肿瘤学杂志,ASCO年度会议记录。2006;24:13108. [谷歌学者]
104洛克顿JA、斯梅瑟斯特D、麦克弗森M、图特尔R、马歇尔AL、克拉克G、新泽西州加拉赫。评估AZD0530(一种高选择性、双特异性Src-Abl抑制剂)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的第一阶段递增单剂量和多剂量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ASCO年度会议记录。23:3125。 [谷歌学者]
105Tabernero J、Cervanter A、Hoekman K、Hurwitz HI、Jodrell DI、Hamberg P、Stuart M、Green TP、Iacona RB、Baselga J。口服Src激酶抑制剂AZD00530的一期研究:首次证明在人类癌症中抑制Src活性。临床肿瘤学杂志,ASCO年度会议记录。2007;25:3520. [谷歌学者]
106Johnson FM、Chiappori A、Burris H、Rosen L、McCann B、Luo FR、Mayfield S、Palme H、Platero J、Blackwood-Chirchir A。晚期实体瘤患者达沙替尼的一期研究(CA180021-Segment 2)。临床肿瘤学杂志,ASCO年度会议记录。2007;25:14042. [谷歌学者]
107Hiscox S、Morgan L、Green TP、Barrow D、Gee J、Nicholson RI。Src活性升高促进三苯氧胺耐药乳腺癌细胞的细胞侵袭和运动。乳腺癌研究治疗。2005:1–1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8Kopetz S,Wu J,Davies M,Johnson F,Donato N。体外联合抗EGFR和抗Src治疗结肠癌的协同效应;美国临床肿瘤学学会消化道肿瘤专题讨论会;2007年,第406页。[谷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