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柳叶刀。作者手稿;PMC 2013年11月7日提供。
以最终编辑形式发布为: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1949年3月19日
NIHMSID公司: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516975
PMID:23177515

瑞格拉非尼治疗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失败后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国际性、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的3期试验(GRID)

关联数据

补充资料

总结

背景

迄今为止,只有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两种药物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中显示出临床益处,但几乎所有转移性GIST最终都对这些药物产生耐药性,导致致命的疾病进展。这项第3阶段试验评估了雷戈拉非尼在至少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失败后转移性和/或不可切除GIST进展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患者被随机分为2:1组,在每个4周周期的前3周内,每天口服160 mg雷格拉非尼或安慰剂,再加上双臂的最佳支持治疗。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在疾病进展时,服用安慰剂的患者可以改用雷戈拉非尼。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率(OS)、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DCR:持续≥12周的持久稳定疾病率加上完全或部分缓解)和安全性。本试验注册于ClinicalTrials.gov(NCT01271712号).

结果

2011年1月至8月,在17个国家的57个中心对240名患者进行了筛查,199名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瑞戈非尼(n=133)或匹配的安慰剂(n=66)。每次独立盲法中心审查的PFS中位数分别为4.8个月和0.9个月(危险比[HR]0.27,95%可信区间[CI]0.19-0.39;p<0.0001)。进展后,56/66名服用安慰剂的患者(84.8%)改用雷戈拉非尼,研究组之间的OS无显著差异(HR 0.77,95%CI 0.42-1.41;p=0.199)。部分缓解或稳定疾病的最佳反应发生在101/133例患者(75.9%)和23/66例患者(34.8%)。DCR分别为52.6%(70/133例)和9.1%(6/66例)。132名雷戈拉非尼患者中有130名(98.5%)发生了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66名安慰剂患者中有45名(68.2%)发生了此类不良事件。最常见的≥3级瑞戈非尼相关不良事件是高血压(31/132,23.5%)、手足皮肤反应(26/132,19.7%)和腹泻(7/132,5.3%)。

解释

与安慰剂相比,雷戈拉非尼显著改善了至少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失败后进展为晚期GIST的患者的PFS和DCR。

介绍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肉瘤。全球GIST的年发病率约为每百万人10例,1相当于欧洲每年至少8000起新病例。早期疾病可以手术切除,但40%以上的病例可能复发和转移。2

细胞毒性化疗虽然对其他亚型肉瘤有效,但对转移性GIST无效。,4GIST分子病理生理学作为一种突变驱动的癌症的阐明,促进了靶向激酶抑制剂治疗的发展,彻底改变了该疾病的治疗选择和临床结果。5大约85%的GIST是由编码原癌基因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TK)的获得功能突变引起的配套元件,6导致KIT细胞内信号的结构性配体依赖性激活。1,7,8大约8%的转移性GIST与结构相似的RTK基因的功能缺失突变有关PDGFRA公司,编码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6,8,9存在GIST的其他罕见亚型,在配套元件PDGFRA公司,但很可能是由其他基因突变驱动的,例如BRAF公司,NF1型或编码琥珀酸脱氢酶亚单位的基因(SDH公司)复杂。9

甲磺酸伊马替尼是KIT、PDGFRα和Abl的一种相对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显著改善GIST治疗晚期转移性疾病和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10-13然而伊马替尼治疗受到约15%患者对药物的原发耐药性的限制,5,14-16超过80%的患者最终因位于其他区域的二级耐药突变而导致疾病进展配套元件外显子。16-20

在伊马替尼耐药后,第一种明确显示对GIST有临床益处的药物是苹果酸舒尼替尼,与一线治疗相比,它对野生型KIT激酶具有更强的活性,并且还抑制许多其他与RTK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3)、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和原癌基因编码的受体转塔.21-25一项对伊马替尼耐药患者进行苏尼替尼的随机、安慰剂对照3期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苏尼替布的肿瘤进展中位数时间显著改善(所有患者也接受了最佳支持治疗)。26然而,临床进展和对舒尼替尼的耐药性随后发生了变化,通常在治疗后的1年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TKI-耐药GIST开发出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构生物学研究从机理上解释了较小的舒尼替尼分子可能在伊马替尼耐药患者中表现出活性,因为门卫突变阻止了较大的伊马替尼分子进入KIT蛋白的ATP-结合袋,从而避免了空间位阻。27

Regorafenib是一种新型的口服多激酶抑制剂,可阻断多种蛋白激酶的活性,包括参与调节肿瘤血管生成(VEGFR-1、-2、-3和TIE2)、肿瘤发生(KIT、RET、RAF-1、BRAF和BRAFV600E)和肿瘤微环境(PDGFR和FGFR)的蛋白激酶。28在临床前研究中,瑞戈非尼对人类GIST和其他肿瘤模型具有抗肿瘤活性。28

在第一阶段研究确定了未经选择的实体瘤患者服用雷戈拉非尼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推荐剂量后,29在独立学术赞助下,设计并进行了一项第2阶段多中心试验,以评估在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失败后,患有转移性疾病的GIST患者中的雷戈拉非尼。30在第2阶段的研究中,雷戈拉非尼表现出对抗TKI耐药GIST的活性,包括部分反应、高持续稳定疾病率、10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预期的高血压3级毒性和手足皮肤反应。30基于这些数据和用结构独特的小分子抑制剂靶向致病性突变激酶的临床前理论基础,本随机、安慰剂对照、3期试验(G公司IST–R(右)自我拉菲尼n渐进式D类isease,缩写为GRID;NCT01271712号)旨在明确评估雷戈拉非尼治疗转移性和/或不可切除GIST进展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些患者至少在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失败后进行GIST治疗。我们在此报告这项国际第三阶段试验的最终结果。

方法

研究设计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涉及17个国家(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中国、芬兰、法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日本、荷兰、波兰、新加坡、韩国、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的57家医院。

该研究方案由各参与机构的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现行良好临床实践指南和当地法律法规。由三名肿瘤学家和一名统计学家组成的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确保了试验的整体完整性和参与者的安全。所有参与者在注册前都提供了知情同意书。

参与者

合格性包括组织学证实的、转移性和/或不可切除的GIST,至少失败:(1)伊马替尼治疗前(由于疾病进展或不耐受)和(2)舒尼替尼治疗后(仅由于进展减少异质性,因为不耐受的定义因该药而异)。除了舒尼替尼以外的任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患者本可以接受其他全身治疗,包括试验药物。其他纳入标准包括:至少一个可测量的CT或磁共振成像病变;将先前治疗的所有毒性反应降至1级或以下;充分的血液、肝、心和肾功能;以及东部合作肿瘤组(ECOG)的绩效状态为0或1。

有关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在线补充表1.

干预措施

在每个4周周期的前3周,入选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接受每天一次口服160 mg雷格拉非尼或匹配的安慰剂。所有患者还接受了最佳的支持性护理(定义为维护患者舒适和尊严的任何方法,不包括特定疾病的抗肿瘤治疗,如TKI治疗,而非研究药物、化疗、放射治疗或手术干预)。在疾病进展、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或患者退出研究之前,继续进行盲法研究药物给药。

在集中评估肿瘤进展的情况下,可以取消治疗分配。最初分配给安慰剂组的患者可以选择交叉接受开标签雷戈拉非尼,而最初分配给雷戈拉菲尼组的患者则可以继续接受开标签的雷戈拉非尼,这两项都由研究人员决定。在整个试验的盲法和开放标签阶段,如果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研究药物的剂量可以根据预先规定的时间表推迟或减少(参见在线补充表2-5).

在基线检查时进行肿瘤评估,然后在前3个月每4周进行一次,在后3个月每隔6周,然后每8周进行一次次,直到研究药物给药结束。如果临床需要,可以更频繁地进行干预性肿瘤评估。除了集中审查外,在每次评估时还进行了研究人员评估。在开放标签期间,只进行了研究者评估。

在前6个周期的每个治疗周期的第1天和第15天,通过不良事件分析、体检、生命体征、ECOG表现状态和实验室评估来评估安全性和耐受性。在筛查时、前两个治疗周期的第1天(以及研究者自行决定的后续周期)和治疗结束时,用12导联心电图评估心功能。研究人员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NCI-CTCAE)4.0版对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级。

成果

主要终点为PFS,符合经修订的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RECIST)1.1,由不了解患者数据的中心放射学审查人员进行评估。前瞻性定义的RECIST修改是本研究独有的,专门用于GIST,包括以下标准:(a)未选择淋巴结作为靶病变;淋巴结肿大为非靶向病变;(b) 未选择骨病变作为靶病变;(c)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不能用于放射学评估。在先前存在的肿瘤块中,一个逐渐生长的新肿瘤结节必须满足以下标准,才能被视为我们对RECIST 1.1进行修改后进展的明确证据:(A)病变大小至少为2cm,明确为新的活动性GIST病变(例如,用对比度或其他标准增强以排除伪影);或者(b)至少在两次连续成像研究中,病灶必须扩大。根据预期达成一致的中央成像章程,由外部成像合同研究组织进行盲法中央放射学审查。两位读者阅读了这些图片。当只有一名读者评估进展或两名独立读者之间的进展日期不一致时,使用判断。

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率(OS)、进展时间(TTP)、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定义为完全缓解率或部分缓解率(PR)加上持续至少12周的稳定疾病(SD)。探索性终点(此处未报告)包括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药代动力学和生物标志物评估。

样本大小

对199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假设目标治疗效果为PFS改善100%,随机比例为2:1(雷戈拉非尼与安慰剂),单侧α为0.01,幂为0.94,最终PFS分析需要144个事件。在进行最终PFS分析时,对OS进行了预先计划的中期分析。

随机化和掩蔽

使用研究发起人编制的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列表(预分配区组设计),将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给雷戈拉非尼或安慰剂组。研究人员通过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IVRS)接收每个参与者的随机号码,该系统也用于管理研究药物供应。

随机分组依据(1)治疗线(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前失败[“真正的第三线”]与伊马替尼苏尼替尼和其他GIST治疗失败)和(2)地理区域(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

随机分组是盲目的,因此患者、研究人员和赞助商都不知道使用的是哪种药物。为了保持盲法,研究药物的标签上预先印有一个独特的药包编号,并通过IVRS分配给患者。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IVRS为个别患者解除盲法;严重的不良事件不一定会导致立即揭盲。

统计分析

使用统计分析系统软件版本9.1或更高版本(SAS Institute Inc,Cary,NC,USA)进行统计分析。

两个治疗臂具有相同PFS分布的无效假设与另一种假设进行了检验,即雷格拉非尼臂的PFS时间分布与对照臂不同。

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PFS和OS估计值。危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由Cox比例风险模型和分层对数秩检验得出。ORR和DCR采用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进行分析。

资金来源的作用

研究赞助商(拜耳医疗)提供了雷戈拉非尼和匹配的安慰剂,并与主要研究者G.D.Demetri和国际学术研究人员指导委员会就方案设计、数据收集和解释以及本报告的编写进行了合作。所有后勤研究操作均由赞助商管理。数据由赞助商收集,并由主要研究人员、指导委员会和赞助商进行分析。所有作者都可以访问所有数据,并保证数据呈现和分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者有提交供出版的最终责任。

结果

2011年1月至8月期间,对240名患者进行了筛查,199名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雷戈拉非尼(n=133)或安慰剂(n=66;图1). 一名随机分入雷戈拉非尼组的患者没有接受治疗。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和既往治疗相似(表1); 199例患者中有193例(97.0%)在服用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的同时有疾病进展,只有6例(3.0%)患者有伊马替尼耐量史。值得注意的是,199例患者中有86例(43.2%)曾接受过三种或更多的GIST抗癌治疗。

表1

基线患者特征

雷戈拉非尼N=133安慰剂N=66所有N=199
年龄,中位数(范围)60 (18–82)61 (25–87)60 (18–87)
性别,n(%)男性85 (63·9)42 (63·6)127 (63·8)
女性48 (36·1)24 (36·4)72 (36·2)
种族,n(%)白色90 (67·7)45 (68·2)135 (67·8)
黑人或非裔美国人01 (1·5)1 (0·5)
亚洲的34 (25·6)16 (24·2)50(25.1)
未报告或缺失9 (6·8)4 (6·1)13 (6·5)
ECOG性能状态,n(%)073 (54·9)37 (56·1)110 (55·3)
160(45·1)29 (43·9)89 (44·7)
既往全身抗癌治疗,n(%)2条线路74 (55·6)39(59.1)113 (56·8)
>2条线路59 (44·4)27 (40·9)86 (43·2)
以前伊马替尼治疗的持续时间,n(%)≤6个月18 (13·5)4 (6·1)22 (11·1)
6-18个月26 (19·5)7 (10·6)33 (16·6)
>18个月89 (66·9)55 (83·3)144 (72·4)

ECOG:东方合作肿瘤小组

当达到144例PFS事件的预定标准时,进行最终分析:雷戈拉非尼组133例患者中发生81例事件(60.9%),安慰剂组66例患者中出现63例事件(95.5%)。在双盲期间,雷戈拉非尼组133名患者中有38名(28.6%)和安慰剂组66名患者中的7名(10.6%)停止了研究治疗(见在线表格6). 终止研究治疗的最常见原因是放射学证实的疾病进展。

截至数据截止日期(2012年1月26日),雷戈拉非尼组133名患者中53名(39.8%)和安慰剂组66名患者中3名(4.5%)仍在接受双盲治疗。雷格拉非尼组中还有41名患者(30.8%)在疾病进展后继续服用开标签雷格拉非尼,24名患者(18.0%)在分析时仍在服用雷格拉菲尼。在安慰剂组中,56名患者(84.8%)在进展后交叉接受开标签雷格拉非尼治疗,33名患者(50.0%)在数据截止时仍在接受治疗(见在线表6).

在双盲期内,接受雷戈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中位治疗时间为22.9周(平均20.2周),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7.0周(平均9.1周)。在双盲治疗期间,瑞格拉非尼治疗的患者的中位日剂量为146.8 mg(平均139.8 mg),安慰剂组为160 mg(平均159.5 mg)。在雷戈拉非尼组,患者接受了计划剂量的78.0%;安慰剂组患者接受了计划剂量的83.8%。

功效

根据盲法中心评价,雷戈拉非尼组和安慰剂组的中位PFS分别为4.8个月和0.9个月(HR 0.27,95%CI 0.19-0.39;p<0.0001;图2A),符合研究的主要终点。雷戈拉非尼在3个月和6个月时的PFS率分别为60%和38%,安慰剂分别为11%和0%。研究者评估显示,雷戈拉非尼组和安慰剂组的PFS中位数分别为7.4个月和1.7个月(HR 0.22,95%CI 0.14-0.35;p<0.001;见在线图1). 安慰剂组中56名患者的中位PFS在进展后转为开放标签瑞戈非尼治疗,其中位PFS为5.0个月(根据研究者评估)。雷戈拉非尼组与安慰剂组的OS无统计学差异(HR 0.77,95%CI 0.42-1.41;p=0.199;图2B).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nihms-516975-f0002.jpg

雷戈拉非尼或安慰剂治疗后的存活率。(A) 根据中心审查(主要终点,最终分析),无进展生存率(PFS)的Kaplan-Meier曲线。(B) 总生存率的Kaplan-Meier曲线(OS;中期分析)

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基线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图3). 在所有亚组中观察到雷戈拉非尼对集中评估的PFS的益处,包括治疗路线、先前治疗的持续时间、地理区域、年龄、ECOG表现状态和体重指数。在肿瘤中含有两种最常见原发肿瘤的患者中,也观察到了雷戈拉非尼的类似益处配套元件突变(第11外显子突变,HR 0.212,95%CI 0.098–0.458,n=51;第9外显子变异,HR 0.0239,95%CI0.065–0.876,n=15)。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nihms-516975-f0003.jpg

各亚组的无进展生存率

两组患者均无完全缓解,而雷戈拉非尼组133名患者中有6名患者和安慰剂组66名患者中的1名患者出现PR,ORR分别为4.5%和1.5%。雷戈拉非尼组的SD最佳反应率(在任何时间和任何持续时间发生)为71·4%(95/133例患者),安慰剂组为33·3%(22/66例患者)。更具临床意义的DCR(定义为持续至少12周的持续性SD加上客观肿瘤反应的比率之和)分别为52.6%(70/133例患者)和9.1%(6/66例患者)。

安全

在双盲期内,雷戈拉非尼组的所有132名可评估患者和安慰剂组66名患者中的61名(92.4%)发生了不良事件。雷戈拉非尼组132例患者中有130例(98.5%)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安慰剂组66例患者中45例(68.2%)发生与药品相关的不良反应(表2). 81名(61.4%)接受雷戈拉非尼治疗的患者和9名(13.6%)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出现了3级或更高级别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3级或更高级别的最常见瑞格拉芬相关不良事件为高血压(31/132例,23.5%)、手足皮肤反应(26/132例(19.7%)和腹泻(7/132例,5.3%)。

表2

双盲治疗期间≥10%的患者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

瑞戈非尼
安慰剂
不良事件任何等级n(%)3级n(%)4级n(%)任何等级n(%)3级n(%)4级n(%)
任何事件130 (98·5)77 (58·3)2 (1·5)45 (68·2)5(7.6)1 (1·5)
手脚皮肤反应74 (56·1)26 (19·7)09 (13·6)00
高血压64(48.5)30 (22·7)1 (0·8)11 (16·7)2 (3·0)0
腹泻53 (40·2)7 (5·3)03 (4·5)00
疲劳51 (38·6)3 (2·3)018 (27·3)00
口腔黏膜炎50 (37·9)2 (1·5)05 (7·6)1 (1·5)0
脱发31 (23·5)2 (1·5)01 (1·5)00
声音嘶哑29 (22·0)003 (4·5)00
厌食症27(20.5)005 (7·6)00
皮疹,斑丘疹24 (18·2)3 (2·3)02 (3·0)00
恶心21 (15·9)1 (0·8)06 (9·1)1(1.5)0
便秘20 (15·2)1 (0·8)04 (6·1)00
肌痛18 (13·6)1(0.8)06 (9·1)00
语音更改14 (10·6)002 (3·0)00

在双盲阶段,雷戈拉非尼组132例患者中有38例(28.8%)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安慰剂组66例患者中14例(21.2%)发生严重副作用。虽然剂量修改(参见在线表格2-5)雷戈拉非尼组更常见(95/132例,72.0%,17/66名患者(安慰剂组为25.8%),导致永久性停药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两组之间相似(6.1%,8/132名患者服用雷戈拉非尼;7.6%,5/66名患者服用安慰剂),这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剂量调整,不良事件基本上可以控制,而无需中断治疗。雷戈拉非尼组132名患者中有7名(5.3%)发生了5级不良事件,安慰剂组66名患者中3名(4.5%)发生了五级不良事件。在三名患者中,研究人员认为5级不良事件与药物有关:雷戈拉非尼组有两名患者(1.5%)发生心脏骤停和肝衰竭,安慰剂组有一名患者(1.5%)发生疲劳。

讨论

GIST现在被认为是最常见的肉瘤亚型。31GIST分子发病机制的阐明使得基础科学能够合理转化为针对疾病根源的临床治疗,通常配套元件PDGFRA公司突变。抑制这些驱动基因突变可以改善疾病控制,从而提高GIST患者的生存率。10,11,26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但只有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这两种TKI被证明对GIST患者具有临床益处,并且对这些药物的耐药性最终导致大多数晚期GIST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死亡。已经开发了其他几种结构上不同的KIT和PDGFRα激酶抑制剂,但尽管在早期试验中有望控制TKI耐药疾病,但在前瞻性3期试验中没有一种证明有益处。32,33

Regorafenib是一种结构独特的小分子,具有不同的激酶结合和药理特性,来自目前批准用于GIST的TKI。根据临床前模型和探索性第2阶段临床试验的鼓舞人心的数据,本第3阶段GRID试验旨在明确评估瑞格拉非尼对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均无效的进展性GIST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研究结果表明,与匹配的安慰剂相比,在所有先前批准的治疗失败后进行性疾病患者的PFS中,当加入最佳支持治疗时,雷戈拉非尼显著改善了患者的PFS。雷戈拉非尼组PFS中位数是安慰剂组的5倍以上,使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73%。虽然理论上,瑞戈非尼组可能包括患有更惰性疾病的患者,但我们认为,有力的结果反对疾病特异性变量的任何此类混杂影响,而是代表了瑞戈非尼活性阻止疾病进展的证据。在客观进展后,允许交叉使用开标签的雷戈拉非尼,导致66名安慰剂患者中有56名(85%)使用雷戈拉非尼,这可能混淆了组间OS的任何潜在差异。

与TKI耐药疾病中的其他有效激酶抑制剂类似,雷戈拉非尼并没有按照改良RECIST诱导高比率的客观肿瘤反应。26然而,瑞格拉非尼治疗的患者(52.6%,70/133例)的DCR(定义为肿瘤客观反应加上至少12周SD的总和)高于安慰剂治疗的患者,这表明,在所有其他经批准的TKI治疗失败的晚期GIST患者中,雷戈拉非尼与具有临床意义的肿瘤控制相关。

对预先指定的亚组进行的疗效分析表明,在几乎所有亚组中,雷戈拉非尼的疗效优于安慰剂。尤其是,对于接受第三线或第四线或更晚线治疗的患者,雷戈拉非尼的疗效与安慰剂相似。这一结果表明,雷戈拉非尼可以独立于先前的治疗方案获得治疗益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雷戈拉非尼靶向多种疾病途径,这可能会阻断耐药机制。28

本研究中瑞戈非尼的安全性与先前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相似。29,30根据预先定义的剂量调整规则(剂量延迟或减少,可根据耐受性选择再次增加剂量;见在线表格2-5). 导致永久停药的不良事件在两个研究组中具有可比性。雷戈拉非尼组最常见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是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和腹泻。在132名接受雷戈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中,有31名(23.5%)出现与药物相关的3级或更高级别高血压,与其他靶向VEGF/VEGFR途径的治疗类似,26,32可能与抗血管生成作用有关。这种不良事件可以通过调整剂量和适当的抗高血压干预来控制。在132名接受雷戈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中,74名患者(56.1%)出现与药物相关的手足皮肤反应(26名患者,19.7%,发生3级事件)。这种皮肤病通常与其他多靶点激酶抑制剂有关。26,32在GRID中,通过剂量调整和对受影响皮肤区域的适当护理,这种不良事件通常是可以控制的。

GIST中雷戈拉非尼的未来研究将进一步研究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均失效后,该治疗可诱导疾病控制的分子机制。具体而言,将研究预测性肿瘤生物标记物,以将疾病的分子亚型与雷戈拉非尼活性联系起来。对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均无效的GIST成功治疗所涉及的关键途径的进一步了解可能为分子靶向治疗耐药机制提供新的见解。

总之,与安慰剂相比,在接受至少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这些药物的晚期GIST患者中,雷戈拉非尼显著改善了PFS。这是第一个为转移性GIST患者提供阳性3期疗效数据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该患者对其他激酶靶向治疗耐药。

面板:背景研究

系统性审查

我们搜索了自2010年以来添加的PubMed文章,以及相关肿瘤学大会的摘要(美国临床肿瘤学学会[ASCO]年会、ASCO胃肠肿瘤专题讨论会、结缔组织肿瘤学学会会议、欧洲多学科癌症大会、欧洲医学肿瘤学协会会议、癌症分子标记、分子靶点和癌症治疗、靶向抗癌治疗、,以及世界胃肠道肿瘤大会)和ClinicalTrials.gov。对于文献和大会搜索,我们使用MeSH和全文搜索术语来搜索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s)。我们将ClinicalTrials.gov搜索限制在文献和会议搜索中确定的药物,包括KIT抑制剂、PDGFRα、热休克蛋白90、雷帕霉素哺乳动物靶点、RAF、VEGF和Abl激酶。然而,有两种药物(尼罗替尼和瑞塔匹霉素)在第3阶段试验中没有表现出临床活性,而其他药物(如埃维莫司、马斯替尼、莫特沙尼、索拉非尼、瓦塔兰尼、达沙他尼、甘奈特斯比和帕佐帕尼)在该特定适应症中没有进入第3阶段的试验。我们的讨论反映出,对于需要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以外的进一步治疗的转移性GIST患者,缺乏可用或研究药物。

解释

我们的工作是对GIST中异常细胞内信号的科学理解的不断演变的翻译。自1998年以来,人们认识到大多数GIST病变都通过KIT或PDGRFA激酶途径构成性激活信号。目前转移性GIST患者的治疗方案仅限于两种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一旦患者尽管使用了这两种药物治疗,但病情仍在进展,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我们的转化科学先前已经表明,具有新颖活性的结构独特的激酶抑制剂可以克服对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的耐药性,从而为这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提供临床益处。在经过预处理的患者中,雷戈拉非尼具有良好的临床2期抗肿瘤活性,这项国际性、随机、安慰剂对照的3期试验证明,在经过预治疗的进展性GIST患者中,口服雷戈拉非尼确实能比安慰剂提供显著的无进展生存益处。这项研究证实,耐药GIST仍然是一种致癌基因成瘾性疾病,可以通过对致病突变激酶的新的结构抑制攻击进行治疗。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临床试验表明,在原癌激酶机制驱动的疾病中,激酶抑制剂对先前的两种激酶抑制疗法产生客观抵抗后,可从中受益。

补充材料

图1供应

单击此处查看。(632K,jpg)

网络附录

单击此处查看。(165K,docx)

致谢

我们要感谢每个研究中心的参与患者和工作人员。该试验得到了拜耳健康护理制药公司的支持。Succinct Healthcare Communications在拜耳Healthcare Pharmaceuticals的资助下,为本手稿的编写提供了行政和少量编辑协助;作者保留了对内容的完全编辑控制权。

这项工作的其他支持来自以下来源:弗吉尼亚州和丹尼尔·路德维希癌症研究信托基金会、Russo团队、Paul’s Posse和泛大规模挑战,以及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胃肠道癌症SPORE拨款1P50CA127003-05。

资金拜耳医疗保健制药公司以及来自以下来源的对GDD的额外支持:弗吉尼亚和丹尼尔·路德维希癌症研究信托基金、俄罗斯团队、保罗的团队和泛大规模挑战,以及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胃肠道癌SPORE赠款1P50CA127003-05。

脚注

贡献者

GDD、IK、DL、HJ、PR、J-YB、PC、Y-KK对试验概念和设计做出了贡献。所有作者都参与了数据收集。GDD、PC、PR、Y-KK、J-YB、HJ、CK、IK、DL、JC、RM为数据分析和解释做出了贡献。所有作者审阅了手稿,并同意提交给刺胳针.

全球资源信息数据库首席调查员

奥地利:Hellmut Samonigg、Thomas Brodowicz、Wolfgang Eister;比利时:Patrick Schöffski;加拿大:马丁·布莱克斯坦、卡伦·穆德、贾瓦德·尤纳斯;中国:金丽、秦淑奎、万德森、徐建明;芬兰:Heikki Joensuu;法国:Jean-Yves Blay、Binh Bui Nguyen、Antoine Adenis、Axel Le Cesne;德国:Peter Reichardt、Jens Chemnitz、Sebastian Bauer、Peter Hohenberger、Viktor Grünwald、Frank Mayer、Jochen Schütte;以色列:Ofer Merimsky;意大利:保罗·卡萨利、吉多·比亚斯科、马西莫·阿格里塔、朱塞佩·巴达拉门蒂;日本:Toshihiko Doi、Tatsuo Kanda、Toshirou Nishida、Yasuhide Yamada、Yoshito Komatsu、Akira Sawaki;荷兰:Hans Gelderblom、Winette Van der Graaf;波兰:Piotr Rutkowski;新加坡:Richard Quek;韩国:Yoon-Koo Kang、Hyuk Chan Kwon、Seock-Ah-Im、Joon Oh Park、Sun Young Kim;西班牙:Claudia M Valverde Morales,Xavier Garcia Del Muro;英国:伊恩·贾德森、迈克尔·莱希、安妮·托马斯;美国:乔治·德米特里、玛丽·路易斯·基恩、迈克尔·海因里希、玛格丽特·冯·梅伦、罗宾·琼斯、布鲁斯·布罗克斯坦、帕梅拉·凯泽、基思·斯科比茨、迈克尔·戈登

利益冲突

GDD曾担任诺华、辉瑞、礼来、英菲尼迪、葛兰素史克、普列克西康、科尔坦和蓝图药物公司的科学顾问/顾问。PReichardt是诺华、辉瑞和拜耳的顾问委员会成员,并获得了他们的酬金。JYB作为全球资源信息数据库指导委员会的成员获得了拜耳公司的补偿。普鲁特科夫斯基获得了诺华公司和辉瑞公司的酬金和旅费补助,并担任诺华公司的顾问委员会成员。MvM曾担任诺华公司和辉瑞公司的科学顾问。ALC收到了诺华、辉瑞和法玛尔的酬金。PS是演讲者办公室的成员,并获得了诺华、辉瑞和拜耳的翻译和临床研究拨款。RGM为拜耳提供咨询服务。SB获得了诺华和辉瑞的酬金以及诺华的研究支持。TN获得了诺华公司的研究资金,担任诺华公司顾问委员会成员,并因诺华公司和辉瑞公司的发言而获得酬金。CK、JC、DL和IK是拜耳的员工,CK持有拜耳34股股份。所有其他作者均声明无利益冲突。

工具书类

1Demetri GD、von Mehren M、Antonescu CR等。NCCN特别工作组报告: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管理的最新进展。《国家压缩与消除网络杂志》。2010;8:S1–4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Joensu H.GIST的辅助治疗:患者选择和治疗策略。Nat Rev临床肿瘤学。2012;9:351–5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三。Edmonson JH、Marks RS、Buckner JC、Mahoney MR。晚期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与其他晚期平滑肌肉瘤患者对达卡巴嗪、丝裂霉素、阿霉素和顺铂(DMAP)加GM-CSF的反应对比。癌症投资。2002;20:605–1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Dematteo RP、Heinrich MC、El Rifai WM、Demetri G.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治疗:STI-571前后。Hum Pathol(Hum病态)。2002;33:466–7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Caram MV,Schuetze SM。晚期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系统治疗选择。外科肿瘤杂志。2011;104:888–9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Heinrich MC、Corless CL、Demetri GD等。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激酶突变和伊马替尼反应。临床肿瘤学杂志。2003;21:4342–4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Hirota S、Isozaki K、Moriyama Y等。人类胃肠道间质瘤中c-kit的获得性功能突变。科学。1998;279:577–8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Heinrich MC、Corless CL、Duensing A等。胃肠道间质瘤中PDGFRA激活突变。科学。2003;299:708–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Corless CL,Barnett CM,Heinrich MC。胃肠道间质瘤:起源和分子肿瘤学。Nat Rev癌症。2011;11:865–7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Demetri GD、von Mehren M、Blanke CD等。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N英格兰医学杂志。2002;347:472–8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Verweij J、Casali PG、Zalcberg J等。高剂量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无进展生存率:随机试验。柳叶刀。2004;364:1127–3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Demateo RP、Ballman KV、Antonescu CR等。局部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切除术后甲磺酸伊马替尼佐剂: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柳叶刀。2009;373:1097–10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Joensu-H、Eriksson M、Sundby Hall K等。伊马替尼佐剂治疗可手术胃肠间质瘤的一年与三年:一项随机试验。JAMA公司。2012;307:1265–7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Heinrich MC,Owzar K,Corless CL,et al.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北美组间3期试验中激酶基因型与临床结果的相关性:癌症和白血病B组和西南肿瘤组的CALGB 150105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26:5360–6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Debiec-Rychter M、Sciot R、Le Cesne A等。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伊马替尼的KIT突变和剂量选择。《欧洲癌症杂志》。2006;42:1093–1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Antonescu CR,Besmer P,Guo T,等。胃肠道间质瘤对伊马替尼的获得性耐药是通过继发基因突变发生的。临床癌症研究。2005;11:4182–9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Chen LL,Trent JC,Wu EF,等。KIT激酶域1的错义突变与胃肠道间质瘤的伊马替尼耐药性相关。癌症研究。2004;64:5913–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Debiec-Rychter M,Cools J,Dumez H,等。胃肠道间质瘤对甲磺酸伊马替尼耐药的机制和PKC412抑制剂对伊马替宁耐药突变株的活性。胃肠病学。2005;128:270–7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Liegl B、Kepten I、Le C等。GIST中激酶抑制剂耐药机制的异质性。病理学杂志。2008;216:64–7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0Heinrich MC、Corless CL、Blanke CD等。胃肠道间质瘤中伊马替尼耐药性的分子相关性。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24:4764–7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1Abrams TJ、Lee LB、Murray LJ、Pryer NK、Cherrington JM。SU11248在人类小细胞肺癌临床前模型中抑制KIT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摩尔癌症治疗。2003;2:471–7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2Mendel DB、Laird AD、Xin X等。SU11248的体内抗肿瘤活性,SU11248是一种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关系的测定。临床癌症研究。2003;9:327–3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3O'Farrell AM、Abrams TJ、Yuen HA等。SU11248是一种新型的FLT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活性。鲜血。2003;101:3597–60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4Osusky KL、Hallahan DE、Fu A、Ye F、Shyr Y、Geng L。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U11248阻碍体内内皮细胞迁移、小管形成和血管形成,但对现有肿瘤血管几乎没有影响。血管生成。2004;7:225–3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5Broutin S、Ameur N、Lacroix L等。临床前模型中甲状腺髓样癌对舒尼替尼治疗反应的可溶性候选生物标志物的鉴定。临床癌症研究。2011;17:2044–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6Demetri GD、van Oosterom AT、Garrett CR等。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失败后舒尼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柳叶刀。2006;368:1329–3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7Gajiwala KS、Wu JC、Christensen J等。KIT激酶突变体在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显示出对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耐药的独特机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9;106:1542–4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8Wilhelm SM,Dumas J,Adnane L,et al.Regorafenib(BAY 73-4506):一种新型口服多激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生成、基质和致癌受体酪氨酸激酶,具有潜在的临床前抗肿瘤活性。国际癌症杂志。2011;129:245–5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9Mross K、Frost A、Steinbild S等。晚期实体瘤患者中肿瘤生成、血管生成和基质激酶抑制剂雷戈拉非尼(BAY 73-4506)的I期剂量递增研究。临床癌症研究。2012;18:2658–6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0George S,Wang Q,Heinrich MC,et al.雷戈拉非尼治疗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失败后转移性和/或可切除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多中心II期试验。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30:2401–0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1Ducimetière F、Lurkin A、Ranchère-Vince D等。一项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中肉瘤组织型和分子亚型的发病率,包括中心病理学回顾和分子检测。公共科学图书馆一号。2011;6:e2029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2Demetri GD.胃肠道间质瘤中当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差异性。塞明·昂科尔。2011;38(补充1):S10-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3Reichardt P、Blay JY、Gelderblom H等。对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尼罗替尼与最佳支持治疗(有或无TKI)的III期研究。安·昂科尔。2012;23:1680–8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