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页内容
美国国旗

美国政府的官方网站

Dot政府

gov意味着它是官方的。
联邦政府网站通常以.gov或.mil结尾。之前分享敏感信息,确保你在联邦政府政府网站。

Https系统

该站点是安全的。
这个https(https)://确保您连接到官方网站,并且您提供的任何信息都是加密的并安全传输。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审查
.2018年8月20日;46(4):829-842。
doi:10.1042/BST20180025。 Epub 2018年7月9日。

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退行性蛋白病:机制和治疗干预前景

附属公司
审查

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退行性蛋白病:治疗干预的机制和前景

托马斯·布里斯顿等。 生物化学Soc Trans. .

摘要

神经退行性蛋白病是一组病理学上相似的神经系统进行性疾病,其特征是易感蛋白内部的结构改变和毒性错误折叠。Aβ、τ、α-突触核蛋白和TDP-43的寡聚导致毒素获得或丧失功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和额颞叶痴呆症中观察到的表型。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对线粒体产生不利影响,有丝分裂后神经元对代谢功能障碍特别敏感。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损害线粒体动力学(形态和运输),阻止功能性线粒体到达突触,突触是ATP利用的主要场所。此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与线粒体的直接关联可能沉淀或增加功能失调的氧化磷酸化和线粒体质量控制,导致疾病中观察到的氧化还原失衡。因此,人们对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线粒体毒性的机制以及分析这些机制以维持疾病中的线粒体稳态非常感兴趣。在理解线粒体控制的细胞死亡途径和阐明线粒体通透性孔生物结构方面的最新进展正开始为靶向神经退行性变提供新的途径。去平衡酶的新线粒体作用正在被揭示,并为一类新的蛋白质提供了一个机会,以促进有丝分裂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为目标进行治疗。大脑的新陈代谢非常活跃,非常重视维持ATP供应。因此,确定维持线粒体功能的机制可能是所有蛋白病的共同干预点。

关键词:淀粉样蛋白;线粒体;有丝分裂;神经变性;tau蛋白;α-突触核蛋白。

PubMed免责声明

利益冲突声明

T.B.和A.R.H.是Eisai Ltd.的员工。

数字

图1。
图1.不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蛋白质病变的病理重叠。
缩写:AD、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侧索硬化;DLB,路易体痴呆;MSA,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痴呆;TDP-43、TAR DNA-结合蛋白43;FUS,肉瘤融合。
图2。
图2线粒体功能和蛋白质错误折叠之间的相互关系。
线粒体功能受到有毒错误折叠蛋白的不利影响。此外,线粒体功能对于神经退行性蛋白病中正确的蛋白质折叠和处理是必要的。
图3。
图3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线粒体毒性。
红色轮廓表示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箭头表示线粒体定向关联或毒性。
图4。
图4有缺陷的线粒体通过有丝分裂从细胞中清除。
在健康的线粒体中,由于泛素化线粒体蛋白的低丰度、PINK1的导入和降解,线粒体自噬以缓慢的速度进行。PINK1在线粒体去极化和磷酸化parkin和ubiquitin后在OMM上稳定。Parkin被激活并转移到线粒体。Parkin泛素化外膜蛋白,外膜蛋白随后作为自噬适配器蛋白的靶点,线粒体随后通过自噬机制被清除。缩写:IMM,线粒体内膜;OMM,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内膜转位酶;线粒体加工肽酶;线粒体靶向序列;TOMM,线粒体外膜转位酶;优步,泛素。

类似文章

引用人

工具书类

    1. Silver I.和Ereciáska M.(1998)《组织XX的氧气运输中常氧和缺氧脑细胞中的氧和离子浓度》(Hudetz A.G.,Bruley D.F.,eds),第7-16页。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斯普林格-公共医学
    1. 拜耳T.A.(2015)蛋白质病,理解和最终治疗退行性疾病的核心概念?欧洲神经心理药理学。2016年10月25日,713–724日/j.euroneuro.2013.03.007-DOI程序-公共医学
    1. Ugalde C.L.、Finkelstein D.I.、Lawson V.A.和Hill A.F.(2016)朊蛋白、淀粉样蛋白-β和α-突触核蛋白错误折叠的致病机制:朊蛋白概念和蛋白质低聚物的神经毒性。神经化学杂志。139、162–180 10.1111/jnc.13772-DOI程序-公共医学
    1. Cardoso S.M.、Swerdlow R.H.和Oliveira C.R.(2002)淀粉样蛋白β25-35诱导细胞色素C介导的凋亡需要功能性线粒体。脑研究931,117-125 10.1016/S0006-8993(02)02256-4-DOI程序-公共医学
    1. Manczak M.、Park B.S.、Jung Y.和Reddy P.H.(2004)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氧化磷酸化基因的差异表达:对早期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损伤的影响。神经分子医学5,147–162 10.1385/NMM:5:2:147-DOI程序-公共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