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页内容
美国国旗

美国政府的官方网站

Dot政府

gov意味着它是官方的。
联邦政府网站通常以.gov或.mil结尾。之前分享敏感信息,确保你在联邦政府政府网站。

Https系统

该站点是安全的。
这个https(https)://确保您连接到官方网站,并且您提供的任何信息都是加密的并安全传输。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审查
2011年3月;1808(3):937-46.
doi:10.1016/j.bbamem.2010.07.010。 Epub 2010年7月17日。

C-尾锚定蛋白的靶向途径

附属公司
免费文章
审查

C-尾锚定蛋白的靶向途径

尼卡·博尔盖塞等。 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 2011年3月
免费文章

摘要

一大群不同的、功能重要的和不同定位的跨膜蛋白共享一种特殊的膜拓扑结构,由细胞溶质的N末端区域组成,随后是靠近C末端的跨膜结构域。这些尾部锚定(TA)蛋白的C末端膜锚通常代表唯一的靶向决定簇,并且只有在核糖体释放完多肽后才可用于靶向因子。因此,TA蛋白没有机会与信号识别颗粒相互作用,并在翻译后传递到所有靶膜,包括内质网。最近的工作已经证明TA蛋白存在不同的生物遗传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能够在没有任何膜或细胞溶质蛋白参与的情况下有效地跨无蛋白双层转运其C末端,而其他人则需要细胞溶质伴侣和膜受体的帮助。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关于不同插入途径的现有知识,重点介绍了最近发现的一种伴侣系统,该系统在真菌和高等真核生物中起作用,将TA蛋白传递到ER(称为尾锚定蛋白引导进入(Get)系统和跨膜识别复合物(TRC),分别在酵母和哺乳动物中)。我们认为TA蛋白的最后插入步骤不需要膜蛋白,但不同的竞争伴侣系统确保精确递送到确定的靶点,同时防止不适当地插入到其他允许的双层中。这篇文章是题为蛋白质跨膜转运或插入膜的专刊的一部分。

PubMed免责声明

类似文章

  • 捕获尾锚定蛋白并将其传递到内质网。
    Bohnsack KE Farkasá。 Farkasá等人。 细胞生物学杂志。2021年8月2日;220(8):e202105004。doi:10.1083/jcb.202105004。Epub 2021年7月15日。 细胞生物学杂志。2021 PMID:34264263 免费PMC文章。 审查。
  • 核糖体相关因子伴侣是尾锚定膜蛋白。
    Mariappan M、Li X、Stefanovic S、Sharma A、Mateja A、Keenan RJ、Hegde RS。 Mariappan M等人。 自然。2010年8月26日;466(7310):1120-4. doi:10.1038/nature0996。Epub 2010年8月1日。 自然。2010 PMID:20676083 免费PMC文章。
  • 尾巴如何引导尾锚定蛋白到达目的地。
    Borgese N、Brambillasca S、Colombo S。 Borgese N等人。 当前Opin细胞生物学。2007年8月;19(4):368-75. doi:10.1016/j.ceb.2007.04.019。Epub 2007年7月16日。 当前Opin细胞生物学。2007 PMID:17629691 审查。
  • 识别翻译后膜蛋白插入内质网的靶向因子。
    Stefanovic S,Hegde RS。 Stefanovic S等人。 单元格。2007年3月23日;128(6):1147-59. doi:10.1016/j.cell.2007.01.036。 单元格。2007 PMID:17382883
  • Get1/2跨膜复合物是一种内质网膜蛋白插入酶。
    Wang F、Chan C、Weir NR、Denic V。 王峰等。 自然。2014年8月28日;512(7515):441-4. doi:10.1038/nature13471。Epub 2014年7月20日。 自然。2014 PMID:25043001 免费PMC文章。

引用人

出版物类型

LinkOut-更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