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EMBO J。1998年7月15日;17(14): 3878–3885.
数字对象标识:10.1093/emboj/17.14.3878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1170723
采购管理信息:9670005

BAX的二聚化增强导致其移位、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凋亡。

摘要

促凋亡分子BAX的表达已被证明可诱导细胞死亡。虽然BAX形成同源和异源二聚体,但其体内天然构象以及哪一部分具有功能活性仍然存在问题。在这里,我们证明了一种生理性死亡刺激,即白细胞介素-3(IL-3)的退出,导致单体BAX从胞质溶胶易位到线粒体,在那里它可以作为BAX同源二聚体交联。相反,受BCL-2保护的细胞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阻滞,因为BAX不会对死亡信号作出反应而重新分布或同二聚体化。为了测试BAX二聚化的功能结果,我们表达了一个嵌合FKBP-BAX分子。二价配体FK1012使FKBP-BAX二聚化,导致其移位到线粒体并诱导凋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被激活,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不能阻止死亡;尽管诱导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但细胞色素c没有被检测到释放。此外,BAX的强制二聚化推翻了BCL-XL和IL-3的保护作用,从而杀死细胞。这些数据支持死亡信号导致BAX激活的模型。BAX的这种构象变化表现为其易位、线粒体膜插入和同型二聚体化,以及导致细胞死亡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全文

本文全文可作为PDF格式(524K)。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Antonsson B、Conti F、Ciavata A、Montessuit S、Lewis S、Martinou I、Bernasconi L、Bernard A、Mermod JJ、Mazzei G等。Bcl-2对Bax通道形成活性的抑制。科学。1997年7月18日;277(5324):370–37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eng EH,Levine B,Boise LH,Thompson CB,Hardwick JM。Bcl-XL对Bax非依赖性凋亡抑制。自然。1996年2月8日;379(6565):554–55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e Jong D,Prins FA,Mason DY,Reed JC,van Ommen GB,Kluin PM。bcl-2蛋白在恶性和正常淋巴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癌症研究。1994年1月1日;54(1):256–26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van GI、Lewis GK、Ramsay G、Bishop JM。人c-myc原癌基因产物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分离。分子细胞生物学。1985年12月;5(12):3610–361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van GI、Wyllie AH、Gilbert CS、Littlewood TD、Land H、Brooks M、Waters CM、Penn LZ、Hancock DC。c-myc蛋白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单元格。1992年4月3日;69(1):119–12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arrow SN,Brown R.Bcl-2家族的新成员及其蛋白伴侣。当前操作基因开发。1996年2月;6(1) :45–4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raef IA、Holsinger LJ、Diver S、Schreiber SL、Crabtree GR。非受体酪氨酸激酶ZAP70信号传递的邻近性和方向性。EMBO J。1997年9月15日;16(18):5618–562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ockenbery D、Nuñez G、Milliman C、Schreiber RD、Korsmeyer SJ。Bcl-2是一种阻止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自然。1990年11月22日;348(6299):334–3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su YT,Youle RJ。非离子洗涤剂在Bcl-2家族成员中诱导二聚体。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5月23日;272(21):13829–1383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su YT,Wolter KG,Youle RJ。凋亡过程中Bax和Bcl-X(L)的细胞溶胶-膜再分布。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97年4月15日;94(8):3668–367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nudson CM、Korsmeyer SJ.Bcl-2和Bax独立调节细胞死亡。自然遗传学。1997年8月;16(4):358–36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rajewski S、Tanaka S、Takayama S、Schibler MJ、Fenton W、Reed JC。bcl-2癌蛋白亚细胞分布的研究:位于核膜、内质网和线粒体外膜。癌症研究。1993年10月1日;53(19):4701–47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roemer G.原癌基因Bcl-2及其在调节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自然医学。1997年6月;(6):614–6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ee JC、Hapel AJ、Ihle JN。WEHI-3细胞系产生独特的淋巴因子(IL 3)。免疫学杂志。1982年6月;128(6):2393–239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i P、Nijhawan D、Budihardjo I、Srinivasula SM、Ahmad M、Alnemri ES、Wang X.细胞色素c和dATP依赖性Apaf-1/caspase-9复合物的形成启动了凋亡蛋白酶级联反应。单元格。1997年11月14日;91(4):479–48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iu J、Farmer JD,Jr、Lane WS、Friedman J、Weissman I、Schreiber SL。钙调神经磷酸酶是亲环素-环孢菌素a和FKBP-FK506复合物的共同靶点。单元格。1991年8月23日;66(4):807–81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rtin GA,Bollag G,McCormick F,Abo A.一种由rac1/CDC42Hs-依赖性自身磷酸化激活的新型丝氨酸激酶与PAK65和STE20相关。EMBO J。1995年5月1日;14(9):1970–197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cCarthy NJ、Whyte MK、Gilbert CS、Evan GI。抑制Ced-3/ICE相关蛋白酶并不能阻止致癌基因、DNA损伤或Bcl-2同源物Bak诱导的细胞死亡。细胞生物学杂志。1997年1月13日;136(1):215–22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uchmore SW、Sattler M、Liang H、Meadows RP、Harlan JE、Yoon HS、Nettesheim D、Chang BS、Thompson CB、Wong SL等。人类Bcl-xL(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抑制剂)的X射线和核磁共振结构。自然。1996年5月23日;381(6580):335–34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guyen M、Millar DG、Yong VW、Korsmeyer SJ、Shore GC。通过COOH末端信号锚定序列将Bcl-2靶向线粒体外膜。生物化学杂志。1993年12月5日;268(34):25265–2526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ltvai ZN,Milliman CL,Korsmeyer SJ。Bcl-2与保守同源物Bax在体内异二聚体化,加速程序性细胞死亡。单元格。1993年8月27日;74(4) :609–6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astorino JG、Chen ST、Tafani M、Snyder JW、Farber JL。Bax的过度表达在线粒体通透性转变的诱导下导致细胞死亡。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3月27日;273(13):7770–777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里德JC。Bcl-2家族蛋白质的双重身份。自然。1997年6月19日;387(6635):773–77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ttler M、Liang H、Nettesheim D、Meadows RP、Harlan JE、Eberstadt M、Yoon HS、Shuker SB、Chang BS、Minn AJ等。Bcl-xL-Bak肽复合物的结构:凋亡调节器之间的识别。科学。1997年2月14日;275(5302):983–98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lesinger PH、Gross A、Yin XM、Yamamoto K、Saito M、Waksman G、Korsmeyer SJ。促凋亡BAX和抗凋亡BCL-2离子通道特性的比较。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97年10月14日;94(21):11357–1136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edlak TW、Oltvai ZN、Yang E、Wang K、Boise LH、Thompson CB、Korsmeyer SJ。多个Bcl-2家族成员表现出与Bax的选择性二聚化。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95年8月15日;92(17) :7834–783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imonian PL、Grillot DA、Merino R、Nuñez G.Bax可以在依托泊苷和顺铂诱导的细胞死亡过程中拮抗Bcl-XL,而不依赖于其与Bcl-XL的异二聚体。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9月13日;271(37):22764–2277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imonian PL、Grillot DA、Andrews DW、Leber B、Nuñez G.Bax不需要同聚体来加速化疗诱导的细胞死亡。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12月13日;271(50):32073–3207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pencer DM,Wandless TJ,Schreiber SL,Crabtree GR.用合成配体控制信号转导。科学。1993年11月12日;262(5136):1019–102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汤普森CB。细胞凋亡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作用。科学。1995年3月10日;267(5203):1456–146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hornberry NA、Rano TA、Peterson EP、Rasper DM、Timkey T、Garcia-Calvo M、Houtzager VM、Nordstrom PA、Roy S、Vaillancourt JP等。组合方法定义了caspase家族成员和颗粒酶B的特异性。为凋亡关键介体建立的功能关系。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7月18日;272(29):17907–1791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ander Heiden MG、Chandel NS、Williamson EK、Schumaker PT、Thompson CB。Bcl-xL调节线粒体的膜电位和体积稳态。单元格。1997年11月28日;91(5):627–63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ng K,Yin XM,Chao DT,Milliman CL,Korsmeyer SJ。BID:一种新型BH3域性死亡激动剂。基因发育。1996年11月15日;10(22):2859–286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olter KG,Hsu YT,Smith CL,Nechushtan A,Xi XG,Youle RJ.凋亡过程中Bax从胞浆向线粒体的移动。细胞生物学杂志。1997年12月1日;139(5) :1281–129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Xiang J,Chao DT,Korsmeyer SJ。BAX诱导的细胞死亡可能不需要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样蛋白酶。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96年12月10日;93(25):14559–1456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查H、艾美-塞姆佩C、佐藤T、里德JC。促凋亡蛋白Bax通过与BH1和BH2不同的新结构域(BH3)与Bcl-2异源二聚,与Bax同二聚。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3月29日;271(13):7440–744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由以下人员提供自然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