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国际分子科学杂志。2019年9月;20(17): 4136.
2019年8月24日在线发布。 数字对象标识:10.3390/ijms20174136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6747329
PMID:31450627

顺铂耐药机制的新认识:从肿瘤细胞到微环境

摘要

尽管几十年来,顺铂一直是治疗各种癌症患者的关键化疗药物,但耐药性一直是主要的临床障碍。一般来说,顺铂主要通过产生DNA-铂加合物和随后的DNA损伤反应在肿瘤细胞中发挥细胞毒性作用。因此,人们已经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来阐明肿瘤细胞内的耐药机制,如减少药物积累、增强解毒活性、促进DNA修复能力和灭活细胞死亡信号。然而,高通量技术、细胞培养平台、动物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最新进展也表明,肿瘤微环境在顺铂耐药性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最近在与顺铂和靶向肿瘤微环境中成分(如血管生成和免疫细胞)的新型药物联合治疗方面取得的临床成功也支持了这些成分在顺铂耐药中的治疗价值。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单个肿瘤细胞的耐药机制以及肿瘤微环境中的关键成分,特别是临床研究的良好结果。通过汇编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新证据,这篇综述可能为克服顺铂耐药性的新方法的发展提供见解。

关键词:顺铂、肿瘤微环境、耐药性

1.简介

顺铂(CDDP)是一种基于铂的抗癌药物,是治疗各种癌症患者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这些癌症包括膀胱癌、卵巢癌、头颈癌、肺癌、睾丸癌、宫颈癌、食管癌和乳腺癌[1]. CDDP及其类似物卡铂和奥沙利铂已被证明在癌症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具有治疗和姑息的目的[2]. 除了单药治疗外,当CDDP与其他类型的药物联合用于化疗、放疗甚至免疫治疗时,也证明了其抗癌活性[]. 因此,在这个充满特定靶点药物和免疫原性治疗的现代时代,CDDP继续在全身抗癌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迄今为止,据估计,大约50%的癌症患者将在其抗癌治疗中接受CDDP治疗[]. 确定如何提高CDDP和其他基于铂的药物的临床效用,已引起全球肿瘤学、药理学和化学研究人员的密切关注。

CDDP的分子结构包含基本铂络合物、两个酰胺和两个顺式氯配体。1845年,意大利化学家米歇尔·佩龙发现了第一种基于金属的化疗药物,1965年,美国生物物理学家巴内特·罗森博格博士确认了其抑制细胞分裂的能力。通过持续致力于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1978年批准将CDDP用于睾丸癌和膀胱癌患者的治疗[]. 自那时以来,CDDP治疗在各种实体癌中显示出高度的抗肿瘤生长活性,数百万患者在抗癌治疗中接受了这种化疗药物。尽管在临床上取得了重大成功,但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几十年来一直阻碍着CDDP的临床应用[4]. 铂与DNA的结合是CDDP进入肿瘤细胞后的主要细胞毒机制。因此,CDDP耐药性的传统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内介导药物积累、DNA损伤修复和凋亡信号通路的功能。然而,肿瘤细胞的生长是一个动态的生物过程,需要与周围环境密切互动,尤其是当这些细胞面临化疗药物的外部压力时[5].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微环境(TME)在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方面也很重要,从而影响其对肿瘤细胞的治疗效果[6,7].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对肿瘤细胞和TME中的CDDP耐药性进行了简要和针对性的总结。这些讨论侧重于具有临床意义的实验证据。

2.CDDP-诱导细胞毒性的机制

除了被动扩散机制外,基于铂的化疗药物还可以通过跨膜运输系统进入或离开细胞[8]. 进入细胞后,CDDP活性首先由水化反应启动[9]. 由于胞浆中氯离子浓度相对较低,CDDP水化自发发生,导致一个或两个氯配体被水分子取代。这些水化形式的CDDP与许多细胞质底物高度反应,例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金属硫蛋白(MT)蛋白[10,11]. 由于亲核倾向,核DNA也是容易与水化CDDP反应的主要靶点[12]. 此外,鸟嘌呤碱基的N7位置是水化CDDP的首选攻击位点,而不是DNA中存在的其他碱基。CDDP和DNA碱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生成几种类型的DNA加合物,例如单加合物、支架内交联和带间交联。如果只形成少量DNA损伤损伤,所有这些铂-DNA加合物都可以通过细胞内DNA修复系统的密切合作而完全消除[13]. 相反,当CDDP诱导的DNA损伤程度超过修复能力时,细胞将继续死亡,最常见的是通过激活凋亡信号通路[14,15]. 基于细胞生物学的CDDP的这些细胞毒性机制为这种铂基药物的肿瘤耐药性研究图奠定了基础。

3.肿瘤细胞对CDDP耐药性的传统观点

由于CDDP细胞毒性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铂-DNA加合物的形成,因此减轻这种DNA损伤的细胞反应是对这种金属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关键因素。从最被接受的观点来看,有三种细胞内适应机制被认为是CDDP耐药性形成的主要原因[1,,4]. 这些负责机制总结于图1表1,是药物的细胞积聚、药物的细胞内解毒和DNA损伤修复的改变。尽管每种机制的相对差异都有助于总体肿瘤耐药性,但在对铂类药物耐药的肿瘤细胞中可以同时存在不止一种机制[4].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ijms-20-04136-g001.jpg

细胞内机制对顺铂耐药发展的影响示意图及其临床意义。在肿瘤细胞内,药物输入减少,药物输出增加,解毒酶对药物的灭活增加,DNA损伤修复增加,失活细胞死亡信号传导是导致顺铂耐药的主要机制。细胞与其环境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促进这些内部机制和随后的顺铂耐药性。

表1

顺铂耐药的细胞内调节因子及其临床意义。

调节器作用机制与CDDP耐药性的相关性参考
细胞摄取
CTR1号机组膜铜转运蛋白1.CDDP耐药癌细胞中的低表达水平。
2.CTR1表达水平与细胞内铂浓度的相关性。
3.铜螯合剂增强CDDP的体内外药效。
4.肿瘤中的低表达水平预示着CDDP的临床疗效较差。
[16,17,18,19,20,21]
CTR2型膜铜转运蛋白1.诱导CTR1分裂。
2.肿瘤中的高表达水平预示着CDDP的临床疗效较差。
[22,23,24]
OCT2型有机阳离子转运体肿瘤中的低表达水平预示着CDDP的临床疗效较差。[25]
蜂窝导出
ATP7A/ATP7B铜输出P型ATP酶1.CDDP耐药癌细胞中的高表达水平。
2.肿瘤中的高表达水平预示着CDDP的临床疗效较差。
[21,26,27,28,29]
MRP2型ATP结合盒多药转运器1.CDDP耐药癌细胞中的高表达水平。
2.肿瘤中的高表达水平预示着CDDP的临床疗效较差。
[30,31,32]
药物灭活
谷胱甘肽细胞内电泳清除剂1.CDDP耐药癌细胞中的高表达水平。
2.肿瘤中的高表达水平预示着CDDP的临床疗效较差。
[33,34,35]
金属硫蛋白重金属解毒酶1.CDDP耐药癌细胞中的高表达水平。
2.肿瘤中的高表达水平预示着CDDP的临床疗效较差。
[36,37]
DNA损伤修复
ERCC1型净入学率1.CDDP耐药癌细胞中的高表达水平。
2.肿瘤中的高表达水平预示着CDDP的临床疗效较差。
[38,39,40,41,42,43,44,45]
XPF公司净入学率1.CDDP耐药癌细胞中的高表达水平。
2.肿瘤中的高表达水平预示着CDDP的临床疗效较差。
[46]
BRCA1/BRCA2人力资源巴西1/2-突变肿瘤与CDDP反应良好相关。[47,48]

CDDP:顺铂,CTR1:铜转运蛋白1,CTR2:铜转运蛋白2,OCT2: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2,BRCA2:乳腺癌2型易感蛋白,M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GSH:谷胱甘肽,NER:核苷酸切除修复,HR:同源重组。

3.1. 药物的细胞积累

肿瘤细胞通过减少药物的细胞积累来减弱铂-DNA加合物的形成。一些体外和临床研究表明,肿瘤细胞或组织中的铂浓度与CDDP耐药性相关[4,16,17,49,50]. 细胞内CDDP积累减少可能是调节细胞内药物摄取和输出的两条独立途径的功能结果。我们就这些机制提出以下一些观点。

3.1.1. 吸收量减少

被动扩散和跨膜运输系统控制CDDP流入细胞。先前的研究表明,铜转运蛋白主要参与铂类药物的进出口[4,16,17,50]. 在这些转运蛋白中,铜转运蛋白1(CTR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铜导入物,在CDDP的细胞摄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50]. 体外和临床研究已确定CTR1过度表达可增加肺癌细胞对CDDP的摄取[18,19]. 我们以前的研究也表明,在对铂类药物耐药的宫颈癌细胞中观察到CTR1的低表达水平[16,17]. 然而,与Cu螯合剂、D-青霉胺和CDDP联合治疗可以提高CTR1的表达水平,并在我们的CDDP耐药宫颈癌细胞中产生协同细胞毒效应[16]. 在我们最近的研究中,我们还发现一种铁相关剂,去铁,可以通过调节CTR1和转铁蛋白受体1降低CDDP抵抗[17]. 在一项异种移植研究中,Ishida及其同事报告称,铜螯合物四硫钼酸盐可以根据CTR1在宫颈癌中的功能增强CDDP的疗效[20]. 在一项分析临床肿瘤组织的研究中,杨及其同事还证明,CTR1的高表达水平与接受铂类药物治疗的肺癌患者的良好预后相关[21]. 所有这些结果都支持这种铜转运蛋白在细胞对CDDP抵抗中的重要作用。

据报道,一些离子导入剂与CDDP抗性相关。铜转运蛋白2(CTR2)与CTR1属于同一家族,主要定位于细胞内小泡。最近的研究表明,CTR2可以诱导CTR1的裂解,从而大大减少CDDP的流入[22]. 在分析临床标本的研究中,CTR2在卵巢肿瘤中高表达的患者与低表达的患者相比,CDDP治疗的生存结果较差[23,24]. 此外,经常在肾脏中表达的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2(OCT2)可以控制CDDP的细胞转运[51]. Naka及其同事证明,胃癌患者OCT2的高表达水平与CDDP治疗的阳性反应显著相关[25]. 然而,关于CTR2和OCT2参与CDDP耐药性的研究仅限于某些类型的癌症,需要进一步研究。

3.1.2。流出量增加

一些研究报告称,一些细胞出口商与CDDP耐药性有关,其中最显著的是铜转运ATP酶1和2(ATP7A和B)。属于P型ATP酶转运家族的ATP7A和ATP7B的主要功能是从细胞中去除过量的铜。这些位于反式高尔基体网络的ATP酶也可以调节CDDP的细胞外排[50]. 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我们还表明,ATP7A在对铂类药物耐药的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胃肠外细胞中的表达水平[16]. 一些研究评估了这两种ATP酶在临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CDDP疗效的相关性。对肺癌和卵巢癌患者的研究表明,ATP7A的高表达水平与CDDP治疗的不良反应相关,而ATP7B在肺癌、口腔癌、食管癌和卵巢癌的患者中的结果相似[21,26,27,28,29].

一些研究还表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s)和ATP-结合盒(ABC)转运体的成员可以介导细胞对CDDP的耐药性[4]. MRP在介导CDDP耐药中的功能主要通过以ATP依赖的方式去除铂-谷胱甘肽结合物来实现。在这些MRP中,MRP2是与CDDP耐药性相关的最被接受的成员。一些分析临床标本的研究报告表明,MRP2的高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肝细胞癌和食管癌患者CDDP反应不良相关[30,31,32].

3.2. 细胞内药物解毒

如前所述,水化CDDP对细胞质亲核物种(如GSH、MT和其他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质)具有高亲和力[,4]. 然而,在铂-谷胱甘肽结合物形成后,肿瘤细胞中的CDDP活性也受到限制。这些结合物可以通过MRP的协同作用促进CDDP的排泄,从而影响耐药性。此外,细胞溶质中的MT在接触重金属后可在细胞金属稳态和解毒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CDDP-耐药肿瘤细胞可以高表达这些细胞清除剂和解毒酶[34,36]. 一些检查临床组织的研究也表明,谷胱甘肽S-转移酶(帮助CDDP结合GSH的酶)和MT的高表达水平与肺、卵巢和食管癌患者CDDP疗效降低有关[35,37]. 此外,转录因子核因子类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可以调节控制细胞氧化还原稳态的几个基因的转录水平,并对抗CDDP的有害影响(例如GSH和MRP)[52,53,54]. 以前基于细胞的研究表明,Nrf2表达水平升高的肿瘤细胞对CDDP细胞毒性具有抵抗力。一些分析肿瘤标本的临床研究报告称,在膀胱癌和肺癌患者中,Nrf2的高表达水平与含CDDP治疗的低效相关[55,56]. 这些研究还强调了细胞内药物外排转运体和解毒酶在介导CDDP耐药性中的重要性。

3.3. DNA损伤修复

为了保持遗传物质的完整性,每个精细的DNA修复系统都支持一个复杂的网络。基因组DNA是CDDP的主要生物靶点,因此,细胞需要由DNA修复系统组成的网络来去除铂-DNA加合物。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增强DNA修复活性可以限制肿瘤对CDDP的反应。以下我们简要回顾了这些与CDDP耐药性相关的关键机制。

3.3.1. 核苷酸切除修复

与DNA结合后,CDDP诱导的大多数DNA损伤涉及链内铂-DNA加合物的形成[1,,4,13]. 核苷酸切除修复(NER)途径是最公认的DNA修复系统,负责去除这些大体积加合物。在修复过程中,至少有30个蛋白质参与DNA加合物的识别、验证、解旋和切除,以及CDDP损伤切除后DNA间隙的填充。在这些NER相关蛋白中,DNA切除修复蛋白ERCC-1(ERCC1)是参与CDDP耐药性研究最多的成分之一。在CDDP诱导的损伤修复过程中,ERCC1-DNA修复内切酶XPF(XPF)二聚体执行的铂加合物切除是整个NER通路中的速率减缓步骤。实验证据表明,CDDP耐药肿瘤细胞与ERCC1的高表达水平相关。[13]. 许多研究评估了ERCC1在接受CDDP治疗的癌症患者中的预测价值。各种报告显示,卵巢患者ERCC1的高表达水平与临床CDDP疗效呈负相关[38],肺[39,40],鼻咽[41],食道[42],颈部[43]、头部和颈部[44],和胆道癌[45]. 此外,由于ERCC1-XPF二聚体切除了铂加合物,因此检查XPF的表达水平是否与对铂药物耐药的肿瘤细胞相关是合理的。一项分析临床标本的研究表明,XPF的高表达水平与头颈癌患者对CDDP的不良临床反应有关[46]. 所有这些发现都表明了NER在修复铂诱导的肿瘤细胞DNA损伤中的关键作用。

3.3.2. BRCA1/BRCA2

CDDP诱导的DNA加合物如果没有通过NER系统进行充分修复,就会产生双链断裂,这是最致命的DNA损伤损伤。同源重组(HR)系统是负责修复这种危险DNA损伤类型的主要细胞机制[57]. 乳腺癌1型和2型易感蛋白(BRCA1和2)是该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编码基因的遗传改变在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综合征患者中常见。因此,许多研究已经探索了这两种DNA修复蛋白在包括CDDP在内的DNA损伤剂的临床疗效中的意义。例如,一项研究将患者纳入巴西1/2-缺陷性卵巢癌表明,这些突变的患者对以铂为基础的药物治疗有积极的反应[47,57]. 特别是,《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指出,基于CDDP的方案在胰腺癌患者的治疗中是优先的,并且已知巴西1/2突变[58]. 虽然只有少数入选受试者,但一家著名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携带这些突变的胰腺癌患者对基于铂的治疗有良好的反应[48].

3.3.3. 其他DNA修复参与者

除了NER和HR系统外,许多研究已经阐明了错配修复(MMR)通路和CDDP抵抗之间的相关性[13]. MMR途径通常参与复制过程中单链DNA错误的纠正,也能够识别铂-DNA加合物的形成。因此,MMR缺陷现在被认为会导致DNA损伤耐受性的发展和随后的CDDP抵抗。此外,最近的研究揭示了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表达水平与CDDP耐药性之间的显著相关性[49,59]. 这种独特的DNA修复酶修复鸟嘌呤O6位置的烷基加合物,是众所周知的细胞对O6烷基鸟嘌呤-烷基化剂耐药性的调节器[60]. 我们以前的研究表明,MGMT产生的鼻咽癌细胞比MGMT缺乏的细胞对CDDP的细胞毒性更具抵抗力[49]. 此外,我们证明MGMT蛋白可以直接与铂-DNA加合物结合,增强细胞对CDDP诱导的DNA损伤的修复能力。在分析83例接受CDDP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结果后,我们还观察到,肿瘤标本中MGMT的高表达预示着较差的生存结果。最近的一项研究还表明,在接受铂类药物作为辅助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中,高MGMT表达水平可能是一个不良的预后因素[59]. 随着MGMT抑制剂的临床开发,将这些抑制剂纳入CDDP治疗似乎是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具有对抗耐药性的潜力。

4.TME对CDDP抵抗的新观点

虽然癌细胞内的适应机制是主要的研究课题,但最近的实验强调了TME对CDDP耐药性的影响[6,7]. 与化疗药物诱导免疫抑制作用的传统观点相反,CDDP调节的免疫调节作用也是肿瘤细胞毒性的重要机制[61]. 新出现的临床前研究表明,CDDP可以通过调节TME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细胞毒性效应器和免疫抑制细胞来调节抗癌活性。一般来说,影响耐药性的TME因素可分为两类:物理成分和生物成分(图2,表2). 干扰CDDP传递和疗效的物理成分包括高细胞密度、流体剪切应力和细胞外基质(ECM)。生物成分组包括肿瘤生长的生化结果(例如,缺氧和酸性)和非癌细胞(例如,基质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和免疫细胞)。我们将这些因素的关键实验证据总结如下。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ijms-20-04136-g002.jpg

据报道,肿瘤微环境的成分会影响顺铂耐药性。这些成分可通过减少药物传递、增加酸度或剪切应力、细胞粘附或细胞因子介导的耐药机制以及免疫抑制活性,促进顺铂耐药。

表2

据报道肿瘤微环境因素与顺铂耐药有关。

因子作用机制实验结果参考
物理
物理障碍限制CDDP进入肿瘤肿瘤细胞中CDDP积累减少[62,63]
流体剪切应力PI3K/Akt信号和ABC药物转运体的激活流体剪切应力诱导的癌干进展和CDDP抵抗[64]
发动机控制模块1.CDDP扩散有限
2.通过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激活生存信号
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缺乏的ECM中癌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增加[65]
生物学
缺氧癌细胞干细胞和多药转运蛋白表达增加低氧水平下CDDP阻力增加[66,67,68,69,70]
酸度多药转运蛋白表达增加在酸性条件下提高CDDP抗性[71,72]
CAF公司1.CAF分泌的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影响细胞凋亡或固有耐药性
2.受效应T细胞调节的CAF代谢
1.CAF分泌的细胞因子如IL-6、IL-8、IL-1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TGF-β增加CDDP抵抗
2.CAFs介导的GSH代谢和细胞毒性T细胞消除铂耐药性
[73,74,75,76,77,78]
塔姆M2极化状态下TAM分泌细胞因子TAM分泌的细胞因子如IL-6和I型干扰素增加CDDP抵抗[79,80]

CDDP:顺铂,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ABC:ATP结合盒转运体,ECM:细胞外基质,CAF:癌相关成纤维细胞,TAM:肿瘤相关巨噬细胞,IL:白介素,TGF:转化生长因子,GSH:谷胱甘肽。

4.1. 物理因素

TME抑制化疗药物到达肿瘤细胞的第一个障碍是由紧密堆积的肿瘤细胞组成的物理屏障。使用三维细胞培养平台的几项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包括CDDP在内的各种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扩散能力有限,导致细胞毒性降低[62,63]. 此外,肿瘤快速生长、周围ECM和紊乱的周围血管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间质流体压力增加,也称为流体剪切应力[64]. 一项设计良好的微流体平台的实验研究表明,增加剪切应力不仅可以诱导卵巢癌细胞的癌干进展,还可以诱导CDDP抵抗[64]. 基于这个模拟腹膜中肿瘤行为的实验模型的证据表明,剪切应力可能通过激活肿瘤细胞中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PI3K/Akt)信号和ABC药物转运体促进CDDP抵抗。

ECM主要由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组成,是TME的主要非细胞成分[81]. ECM的物理作用是充当维持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支架。因此,ECM在肿瘤进展和化疗耐药中起着关键作用。ECM硬度和弹性的改变可以建立物理屏障,阻碍药物向癌细胞的传递。此外,研究报告称,ECM与周围细胞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激活生存蛋白来促进化疗耐药性[6,7,65,82]. 这种所谓的细胞粘附介导的耐药性(CAM-DR)是一种主要由肿瘤细胞与TME的受体-受体相互作用引起的化学耐药性。当肿瘤细胞接触ECM或基质细胞时,整合素介导的信号通路可以产生多种抗凋亡分子,并促进化疗耐药。在最近的一项转化医学研究中,Senthebane及其同事报告说,使用胶原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缺乏的ECM可以协同提高癌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30%-50%[65]. 作者还认为,ECM诱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与食管癌细胞的CDDP抵抗相关。

4.2. 生物因素

4.2.1、。血流量减少

肿瘤细胞紧密聚集和血流量减少可导致肿瘤组织缺氧。肿瘤部位的低氧水平随后促进癌细胞干细胞和多药转运蛋白的表达,从而导致CDDP抵抗[66,67,68,69,70]. 临床前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单抗,可以改善肿瘤血管的流动(血管正常化)和联合用药化疗药物的传递功能[83]. 当这些抗血管生成药物以较低剂量使用时,它们可以部分减少肿瘤中的血管数量,但可以通过更完整的基底膜增强肿瘤血管的功能[83]. 更重要的是,关键的临床试验表明,接受贝伐单抗加CDDP方案治疗的肺癌患者与仅接受化疗的患者相比,生存期更长(表3) [84,85]. 这些有希望的结果大大鼓励了通过调节肿瘤血管功能克服CDDP耐药性的主动性。除了氧气输送有限外,紊乱的肿瘤血管缺乏营养供应,促使肿瘤细胞进行糖酵解和产生更多酸性废物[71,72]. 这种酸性TME可以促进多药转运蛋白的表达,也可以减少细胞内CDDP的积累。

表3

靶向微环境成分的新型药物,与含顺铂的方案联合使用可获得临床益处。

药物类别主要目标临床效益参考
贝瓦齐祖马血管生成拮抗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1.在AVAil研究中,联合治疗(顺铂、吉西他滨和贝伐单抗)延长了PFS(HR=0.82;=0.03)与对照组(顺铂加吉西他滨)相比,在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中。
2.在AVAPERL研究中,联合治疗(顺铂、培美曲塞和贝伐单抗)延长了PFS(HR=0.48;<0.001)与对照组(顺铂加培美曲塞)相比,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84,85]
彭布罗利珠单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在KEYNOTE-189研究中,联合治疗(顺铂、培美曲塞和培mbrolizumab)在12个月时增加OS(HR=0.49;<0.001)与对照组(顺铂加培美曲塞)相比,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101]

PRS:无进展生存率,HR:危险比,OS:总生存率。

4.2.2. 微环境中的蜂窝串扰

TME中的细胞间相互作用也是通过各种机制使CDDP对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因素[86]. 除CAM-DR外,基质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修饰ECM和秘密生长因子,支持肿瘤血管生成,抑制抗癌免疫反应,从而产生促进耐药性的TME生态位。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是TME中的主要细胞类型,其与CDDP耐药的关系已被广泛探讨[73,74,75,76,77,78]. 在大多数使用CAF共培养方法的研究中,肿瘤细胞通过CAF分泌的趋化因子或生长因子获得CDDP耐药性,如白细胞介素(IL)-6、IL-8、IL-1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或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CAM-DR类似,这些旁分泌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激活一些与耐药性相关的重要生物反应,如抗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癌细胞干细胞维持和加速上皮-间充质转化。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也与肿瘤进展和化疗耐药相关[87]. 巨噬细胞存在两种不同的表型,这取决于相邻的环境和肿瘤分期。M1型巨噬细胞通过诱导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生长。相反,M2型巨噬细胞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支持肿瘤进展。人类肿瘤周围TAM的表型和功能与M2型巨噬细胞相似。与CAF类似,TAM也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增强癌细胞干细胞,重塑ECM,并抑制宿主免疫反应。大量研究表明,肿瘤CDDP抵抗可由多种TAM分泌的细胞因子引起,如IL-6和I型干扰素(IFN)[79,88]. 由于TAM在调节肿瘤进展中的积极作用,通过靶向治疗TAM来抑制肿瘤CDDP抵抗可能是可行的[79,80]. 在肿瘤细胞中,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信号可以调节TAM的极化状态。在最近一项使用乳腺癌细胞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研究中,Salvano及其同事表明,CSF-1R阻断是增强CDDP诱导的抗癌活性的有效方法,CDDP诱导的抗癌活性受到肿瘤内I型IFN反应的刺激[79]. 这些结果表明,调节TAMs的极化状态可能是解决肿瘤细胞CDDP耐药性的合理方法。

现已明确,分泌的细胞外小泡(EV)可负责TME中的细胞间通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ME中分泌的EV参与了肿瘤细胞对CDDP耐药性的发展[89,90,91,92]. EV是一组异质的细胞衍生小泡,包括直径为30至150 nm的外泌体和150至1000 nm的微泡。EV的脂质双层包裹其生物成分,如蛋白质、脂质和遗传物质。除了直接出口化疗药物外,电动汽车还可以调节几个生物过程,包括通过将其所含生物材料转移到靶细胞来调节耐药性。此外,Samuel及其同事证明,CDDP治疗期间卵巢癌细胞分泌的EV可导致旁观者细胞的侵袭性和耐药性[90]. 这些结果表明,CDDP治疗的应激肿瘤细胞可以通过与这些囊泡的通讯介导其他治疗幼稚肿瘤细胞的CDDP耐药性。除了肿瘤细胞外,最近的实验结果表明,CAF分泌的外泌体可以调节肿瘤细胞对CDDP的耐药性。Qix及其同事表明,在CAF衍生的外泌体中包裹miR-196a可以增强头颈癌细胞对CDDP的耐药性[92]. 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通过TME中分泌EV的细胞间串扰可能是克服CDDP耐药性的潜在治疗靶点。

4.2.3. 免疫系统

细胞毒性CD8+淋巴细胞(CTL)可以分泌细胞毒酶,如穿孔素或颗粒酶,诱导肿瘤细胞死亡[93,94]. 然而,如果肿瘤细胞激活免疫检查点信号通路(例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和程序性死亡-1),则可以逃避CTL攻击。最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通过阻断CTL的共抑制信号通路,在消除肿瘤细胞方面显示出免疫介导的活性[95]. 随着ICIs临床应用的成功开发,CTL抗肿瘤生长活性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一些研究表明CTL的存在与CDDP耐药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一些分析肿瘤组织的研究中,肿瘤周围CTL的高比例与化疗的良好反应显著相关[96,97]. 此外,一些临床前研究揭示了CTL介导的肿瘤死亡与CDDP耐药之间的复杂联系。Wang及其同事观察到,CTL和CAF之间的密切相互作用与卵巢癌细胞的CDDP耐药性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CTL可以通过IFN-β的免疫原性作用,消除CAF介导的GSH代谢和铂耐药性[98]. 此外,CDDP的DNA损伤特性也可以刺激CTL依赖性肿瘤死亡的共刺激信号通路。在一项检测CDDP免疫原性作用的研究中,Beyranvand及其同事证明,CDDP在CD80/86介导的协同刺激激活的CTL的帮助下,可以增强肿瘤细胞的死亡[99]. 最近对肺癌患者进行了精心设计的临床试验,确定了靶向CTL治疗CCDP耐药的临床价值(表3). 与单纯化疗相比,ICIs和铂类化疗联合治疗可获得更好的生存结果[100,101]. 这些有希望的结果鼓励了一些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以评估CTL靶向治疗和CDDP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在不同类型癌症患者中的联合应用。

5.克服CDDP阻力的持续方法

由于CDDP在过去二十年中已成为抗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因此人们致力于阐明参与CDDP耐药性的机制。最初的分子研究直接关注肿瘤细胞的内部特征,如药物转运蛋白、解毒酶、DNA损伤修复系统和凋亡信号通路。随着3D培养平台和同基因小鼠模型等实验方法的最新发展[7],研究肿瘤细胞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强调了TME在肿瘤CDDP抵抗中的作用。这些观察结果为肿瘤提供了更清晰的图像,肿瘤是由肿瘤、基质细胞和ECM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由于肿瘤生物学的这一明显进展,预计将发明更多新的和有用的治疗策略来解决CDPP耐药性。在TME中,由于基质成分的易感行为,大多数基质成分可以通过工程来控制,以对抗肿瘤生长。肿瘤邻近细胞由于其稳定的遗传背景,不太可能获得对治疗剂的耐药性。TME的独特成分与正常组织附近的环境截然不同,也使肿瘤容易受到TME靶向治疗的影响。这些优势都可以用于开发克服肿瘤CDDP耐药性的潜在治疗策略。最近,使用铂基疗法和TME靶向药物(如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联合治疗的临床益处已经证明,这些药物在规避癌症患者CDDP耐药性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价值[84,85,101,102]. 应探索使用新型TME靶向剂和基于CDDP的治疗方法对各种类型癌症患者进行更有效的联合治疗。

TME可通过以下现象损害CDDP在肿瘤细胞中的疗效:药物释放受限、细胞死亡抑制、药物失活、细胞干细胞促进或这些因素的任何组合。因此,针对不同水平耐药机制的联合治疗似乎是对抗肿瘤细胞中CDDP耐药的合理方法。针对这些TME因子的几种新型药物,包括CXC趋化因子受体、黏着斑激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TGF-β、免疫检查点和CSF1R的信号通路,已在临床试验阶段开发出来。在这些因素中,巨噬细胞中CSF-1R信号的激活可导致TAM的M2极化状态,这可能赋予TME免疫抑制特性。虽然CSF1/CSF1R拮抗剂的临床试验目前处于早期阶段,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强调了CSF1R公司这种TME靶向治疗的基因型。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CSF1R公司c.1085A>G基因变体存在于约40%的东亚人群中,可以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和功能[102]. 带有此的巨噬细胞CSF1R公司基因变异对CSF-1刺激具有抵抗力,但对CSF-1R抑制剂敏感。这些结果表明CSF1R公司c.1085A>G基因变异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可用于肿瘤治疗中靶向CSF-1R信号传导。基质活性、免疫原性和癌细胞干细胞特征的可靠生物标记物对于支持大多数癌症治疗中针对TME的成功治疗策略也至关重要。

除TME外,还报道了一些针对肿瘤细胞内在耐药机制的有希望的实验疗法。如上所述,铜转运体是CDDP耐药性的重要调节器,一些研究已经确定了这些转运体的干预作用,尤其是CTR1。由于铂类药物的转运与铜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目前正在进行早期临床试验,以评估铜螯合剂、三烯汀和四硫钼酸盐在提高某些癌症类型中CTR1表达水平和降低CDDP耐药性方面的有效性。虽然在第一项研究中评估三烯汀对铂难治性肿瘤的疗效的临床反应并不令人满意,但从这项研究得出的机制基础表明这些螯合剂的潜在应用[103]. 在这项早期临床试验中,在三汀治疗期间铜或铜蓝蛋白水平较低的患者表现出更好的临床结果。因此,应开展针对这些转运体的调查,以提高CDDP疗效。

纳米技术的进步为管理CDDP耐药性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法。基于纳米载体的给药系统的抗癌药物的优点包括选择性靶向肿瘤细胞、降低全身毒性、增强细胞吸收和肿瘤细胞内更多药物积聚[104,105]. 一般来说,纳米粒子通过内吞机制进入细胞,这种内吞机制在CDDP耐药肿瘤细胞中持续存在。因此,纳米颗粒可以有效地将铂传递到CDDP耐药肿瘤细胞中,并增加细胞毒性。此外,纳米粒子的尺寸在50-200nm范围内变化,这使得这些载体容易在肿瘤部位堆积,因为其渗透性和滞留效应增强。这种药物向肿瘤细胞聚集的趋势可以提高抗癌疗效,并将全身毒性降至最低。已经开发出几种类型的纳米粒子来输送铂类药物,即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脂质体和聚合物胶束[106]. 临床前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结果[106,107,108,109]基于纳米材料的CDDP制剂的临床益处,如纳米铂TM(TM),阿诺铂TM(TM)、脂蛋白TM(TM)和SPI-077,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研究。此外,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传递系统可以提供CDDP与其他抗癌药物或靶向肿瘤细胞耐药机制的药物的协同传递[110]. 因此,这些载体可以同时释放多种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具有协同细胞毒性作用,并有助于克服CDDP耐药性。还应特别注意开发医用材料或复合物,以促进化疗药物的输送并增强其细胞毒作用。

6.未来展望和结论

总之,20多年来,CDDP在各种癌症患者中取得了重大临床成功;然而,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仍然是CDDP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CDDP耐药是一种复杂的生物现象,由肿瘤细胞的内部适应机制介导,不仅对CDDP刺激作出反应,而且对任何TME成分的相互作用作出反应。因此,开发完全模拟肿瘤细胞复杂微环境的技术并提供一种设计CDDP耐药性实用疗法的方法至关重要。由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总是多种影响因素的结果,因此应优先探索同时靶向导致CDDP耐药性的多种机制的联合疗法。然而,在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时,应该考虑到理想生物标记物的识别也同样重要。实用生物标记物可用于识别可行人群、预测治疗结果以及监测针对治疗性靶向治疗的疾病反应。此外,生物材料的开发有助于化疗药物的输送或耐药机制的直接靶向治疗,可以极大地帮助克服CDDP耐药。例如,临床开发中的几种有效的基于纳米颗粒的CDDP制剂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确定如何密切结合来自肿瘤生物学、分子药理学和材料工程的新兴知识是克服CDDP耐药性的关键步骤。

作者贡献

所有作者都参与了概念生成、草稿撰写和最终手稿审批。

基金

这项研究得到了卫生和福利部(MOHW107-TDU-B-211-123003和MOHW108-TDU-B-211-133003)、国家卫生研究院(CA-108-PP-24)和科学技术部(MOST104-314-B--400-026和MOST107-314-B--400-014)的研究资助。

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没有利益冲突。

工具书类

1Dasari S.、Tchounwo P.B.顺铂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分子机制。欧洲药理学杂志。2014;5:364–378. doi:10.1016/j.ejphar.2014.07.02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Muggia F.M.、Bonetti A.、Hoeschele J.D.、Rozencweig M.、Howell S.B.铂抗肿瘤复合物:自Barnett Rosenberg发现以来的50年。临床杂志。昂科尔。2015;33:4219–4226. doi:10.1200/JCO.2015.60.748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三。Ghosh S.顺铂:第一种基于金属的抗癌药物。生物有机化学。2019;11:88:102925. doi:10.1016/j.bioorg.2019.10292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Amable L.顺铂耐药性和精准药物的机会。药理学。物件。2016;106:27–36. doi:10.1016/j.phrs.2016.01.00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哈纳汉·D·重新思考抗癌战争。柳叶刀。2014;383:558–563. doi:10.1016/S0140-6736(13)62226-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Correia A.L.、Bissell M.J.肿瘤微环境是多药耐药的主导力量。抗药性。更新日期。2012;15:39–49. doi:10.1016/j.drup.2012.01.00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Jo Y.,Choi N.,Kim K.,Koo H.J.,Choi.,Kim H.N.癌症细胞的耐化学性:抗癌药物开发中肿瘤微环境体外模型的要求。热学。2018;8:5259–5275。doi:10.7150/thno.2909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Chen H.H.、Chen W.C.、Liang Z.D.、Tsai W.B.、Long Y.、Aiba I.、Fu S.、Broaddus R.、Liu J.、Feun L.G.等。靶向药物转运机制以改善基于铂的癌症化疗。专家操作。疗法。目标。2015;19:1307–1317. doi:10.1117/1478222.2015.104326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Davies M.S.、Berners-Price S.J.、Hambley T.W.在有DNA存在但不存在磷酸盐的情况下,顺铂水化的减慢:对序列选择性以及单水化和双水化物种在顺铂与DNA结合中的作用的更好理解。无机化学2000;39:5603–5613. doi:10.1021/ic000847w。[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Eastman A.通过癌症化疗铂配位复合物将谷胱甘肽与DNA交联。化学。生物互动。1987;61:241–248. doi:10.1016/0009-2797(87)90004-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El-Khateeb M.、Appleton T.G.、Gahan L.R.Charles BG、Berners-Price SJ、Bolton AM。采用HPLC和NMR技术结合研究顺铂水解物与蛋氨酸、半胱氨酸和血浆超滤液的反应。无机生物化学杂志。1999;77:13–21. doi:10.1016/S0162-0134(99)00146-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2Eastman A.抗癌铂络合物产生的DNA加合物的形成、分离和表征。药理学。疗法。1987;34:155–166. doi:10.1016/0163-7258(87)90009-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3Rocha C.R.R.、Silva M.M.、Quinet A.、Cabral-Neto J.B.Menck CFM。DNA修复途径与顺铂耐药性:密切相关。诊所。2018;73doi:10.6061/clinics/2018/e478s。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4Rebillard A.、Lagadic-Gossmann D.、Dimanche-Boitrel M.T.顺铂的细胞毒性:DNA和质膜靶点。货币。医学化学。2008;15:2656–2663. doi:10.2174/09298670878624290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5Sancho-Martínez S.M.、Prieto-Garcia L.、Priet M.、López-Novoa J.M.、L.ópez Hernández F.J.顺铂细胞毒性的亚细胞靶点:综合观点。药理学。疗法。2012;136:35–55. doi:10.1016/j.pharmthera.2012.07.00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6Chen S.J.,Kuo C.C.,Pan H.Y.,Tsou T.C.,Yeh S.C.,Chang J.Y.D-青霉胺和铂类药物联合应用的机制基础在体内外协同抑制草酸铂耐药人宫颈癌细胞的肿瘤生长。生物化学。药理学。2015;95:28–37. doi:10.1016/j.bcp.2015.03.00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7Chen S.J.、Kuo C.C.、Pan H.Y.、Tsou T.C.、Yeh S.C.、Chang J.Y.Desferal通过Sp1调节hCtr1和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并在体内外与铂类药物在草酸铂耐药的人宫颈癌细胞中表现出协同细胞毒作用。肿瘤靶点。2016;7:49310–49321. doi:10.18632/目标1033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8Song I.S.,Savaraj N.,Siddik Z.H.,Liu P.,Wei Y.,Wu C.J.,Kuo M.T.人类铜转运蛋白Ctr1在顺铂敏感和顺铂耐药细胞中基于铂的抗肿瘤药物转运中的作用。摩尔癌症治疗。2004年;:1543–154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Kim E.S.、Tang X.、Peterson D.R.、Kilari D.、Chow C.W.、Fujimoto J.、Kalhor N.、Swisher S.G.、Stewart D.J.、Wistuba I.I.等。非小细胞肺癌中铜转运蛋白CTR1的表达和组织铂浓度。肺癌。2014;85:88–93. doi:10.1016/j.lungcan.2014.04.00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0Ishida S.、McCormick F.、Smith-McCune K.、Hanahan D.使用铜螯合剂增强抗癌药物顺铂的肿瘤特异性摄取。癌细胞。2010;17:574–583。doi:10.1016/j.ccr.2010.04.01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1Yang T.,Chen M.,Chen-T.,Thakur A.铜转运蛋白hCtr1的表达。;在已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ATP7A和ATP7B与化疗反应和生存时间相关。昂科尔。莱特。2015;10:2584–2590. doi:10.3892/ol.2015年3月31日。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2Öhrvik H.、Logeman B.、Turk B.、Reinheckel T.、Thiele D.J.组织蛋白酶通过切割Ctr1金属结合胞外域来控制铜和顺铂的积累。生物学杂志。化学。2016;291:13905–1391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3Lee Y.Y.、Choi C.H.、Do I.G.、Song S.Y.、Lee W.、Park H.S.、Song-T.J.、Kim M.K.、Kim T.J.、Lee J.W.等。铜转运蛋白CTR1和CTR2在卵巢癌患者接受基于铂的化疗中的预测价值。妇科。昂科尔。2011;122:361–365. doi:10.1016/j.ygyno.2011.04.02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4Yoshida H.、Teramae M.、Yamauchi M.、Fukuda T.、Yasui T.、Sumi T.、Honda K.、Ishiko O.卵巢上皮癌中铜转运蛋白表达与铂耐药性的相关性。抗癌研究。2013;33:1409–14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5Naka A.、Takeda R.、Shintani M.、Ogane N.、Kameda Y.、Aoyama T.、Yoshikawa T.、Kamoshida S.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2用于预测胃癌中基于顺铂的新辅助化疗反应。美国癌症研究杂志。2015;5:2285–229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6Samimi G.、Varki N.M.、Wilczynski S.、Safaei R.、Alberts D.S.、Howell S.B.在铂类药物治疗期间铜转运蛋白ATP7A表达增加与卵巢癌患者生存率低相关。临床癌症研究。2003;9:5853–585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7Miyashita H.、Nitta Y.、Mori S.、Kanzaki A.、Nakayama K.、Terada K.、Sugiyama T.、Kawamura H.、Sato A.、Morikawa H.等。铜转运P型腺苷三磷酸酶(ATP7B)作为化疗耐药标记物在顺铂治疗的人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口腔癌。2003;39:157–162. doi:10.1016/S1368-8375(02)00038-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8Higashimoto M.、Kanzaki A.、Shimakawa T.、Konno S.、Naritaka Y.、Nitta Y.,Mori S.、Shirata S.、Yoshida A.、Terada K.等。铜转运P型腺苷三磷酸酶在人类食管癌中的表达。国际分子医学杂志。2003;11:337–341. doi:10.3892/ijmm.11.33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9Nakayama K.、Kanzaki A.、Terada K.、Mutoh M.、Ogawa K.,Sugiyama T.、Takenoshita S.、Itoh K.、Yaegashi N.、Miyazaki K.等。接受顺铂化疗的卵巢癌患者中Cu-转运ATP酶的预测价值。临床。癌症研究。2004年;10:2804–2811. doi:10.1158/1078-0432.CCR-03-045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0Hinoshita E.、Uchiumi T.、Taguchi K.、Kinukawa N.、Tsuneyoshi M.、Maehara Y.、Sugimachi K.和Kuwano M.人类结直肠癌中ATP-结合盒超家族转运体、多药耐药蛋白2的表达增加。临床。癌症研究。2000;6:2401–240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1Korita P.V.、Wakai T.、Shirai Y.、Matsuda Y.、Sakata J.、Takamura M.、Yano M.、Sanpei A.、Aoyagi Y.、Hatakeyama K.等。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决定了顺铂对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昂科尔。代表。2010;23:965–97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2Yamasaki M.、Makino T.、Masuzawa T.、Kurokawa Y.、Miyata H.、Takiguchi S.、Nakajima K.、Fujiwara Y.、Matsuura N.、Mori M.等。多药耐药蛋白2(MRP2)在食管鳞癌化疗耐药和临床结局中的作用。英国癌症杂志。2011;104:707–713. doi:10.1038/sj.bjc.660607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3Lewis A.D.、Hayes J.D.、Wolf C.R.、患者耐药前后卵巢腺癌细胞系中的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苷依赖酶:内在差异和细胞周期效应。致癌。1988;9:1283–1287. doi:10.1093/carcin/9.7.128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4Hirano T.、Kato H.、Maeda M.、Gong Y.、Shou Y.、Nakamura M.、Maada J.、Yashima K.、Kato Y.、Akimoto S.等。利用新生物标记物识别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反应者。国际癌症杂志。2005;117:460–468. doi:10.1002/ijc.2117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5Surowiak P.、Materna V.、Kaplenko I.、Spaczynski M.、Dietel M.、Lage H.、Zabel M.金属硫蛋白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pi的表达增加是顺铂治疗卵巢癌患者的不利预后因素。维肖。架构(architecture)。2005;447:626–633. doi:10.1007/s00428-005-1228-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6Kasahara K.、Fujiwara Y.、Nishio K.、Ohmori T.、Sugimoto Y.、Komiya K.、Matsuda T.、Saijo N.金属硫蛋白含量与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对顺铂的敏感性相关。癌症研究。1991;51:3237–32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7Hishikawa Y.、Abe S.、Kinugasa S.、Yoshimura H.、Monden N.、Igarashi M.、Tachibana M.、Nagasue N.金属硫蛋白的过度表达与食管癌顺铂化疗耐药性和预后相关。肿瘤学。1997;54:342–347. doi:10.1159/00022771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8Deloia J.A.、Bhagwat N.R.、Darcy K.M.、Strange M.、Tian C.、Nuttall K.、Krivak T.C.、Niedernhofer L.J.腹膜内铂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ERCC1/XPF基因变异、mRNA和蛋白水平的比较。妇科。昂科尔。2012;126:448–454. doi:10.1016/j.ygyno.2012.05.00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9Li Z.、Qing Y.、Guan W.、Li M.、Peng Y.、Zhang S.、Xiong Y.和Wang D.接受一线铂-紫杉醇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APE1、BRCA1、ERCC1和TUBB3表达的预测值。癌症化疗师。药理学。2014;74:777–786. doi:10.1007/s00280-014-2562-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0Villalobos M.、Czapiewski P.、Reinmuth N.、Fischer J.R.、Andreas S.、Kortsik C.、Serke M.、Wolf M.和Neuser P.、Repuss A.等人。I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使用或不使用基于顺铂的化疗进行前期治疗的ERCC1评估。医学Oncol。2018;35:106.doi:10.1007/s12032-018-1169-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1Zhang Z.,Jiang C.,Hu L.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蛋白的低表达预示着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时放化疗患者的预后更好。图莫里。2014;100:328–332. doi:10.1177/1578.1721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2Huang J.,Zhou Y.,Zhang H.,Qu T.,Mao Y.,朱H.,Quan L.,Xing P.,Wang J.,He J.等。双周紫杉醇和顺铂化疗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II期研究:ERCC1表达预测化疗反应。医学Oncol。2013;30:343.doi:10.1007/s12032-012-0343-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3Ryu H.、Song I.C.、Choi Y.S.、Yun H.J.、Jo D.Y.、Kim J.M.、Ko Y.B.、Lee H.J.ERCC1的表达状态预测了通过基于铂的化疗治疗的转移性或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的反应和生存率。医学。2017;96:e9402.doi:10.1097/MD.000000000940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4Xuelei M.、Jingwen H.、Wei D.、Hongyu Z.、Jing Z.、Changle S.、Lei L.ERCC1在预测HNSCC患者的生存结果和治疗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项荟萃分析。口腔癌。2015;51:483–492. doi:10.1016/j.oralonology.2015.02.09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5Hwang I.G.、Jang J.S.、Do J.H.、Kang J.H、Lee G.W.、Oh S.Y.、Kwon H.C.、Jun H.J.、Lim H.Y.、Lee S.等。晚期胆道腺癌患者ERCC1过度表达与两种铂类药物治疗结果的不同关系。癌症化疗师。药理学。2011;8:935–944。doi:10.1007/s00280-011-1558-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6Vaezi A.、Wang X.、Buch S.、Gooding W.、Wang L.、Seetha R.R.、Weaver D.T.、D'Andrea A.D.、Argiris A.、Romkes M.等。XPF表达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结果相关。临床。癌症研究。2011;17:5513–5522. doi:10.1158/1078-0432.CCR-11-008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7Gourley C.、Michie C.O.、Roxburgh P.、Yap T.A.、Harden S.、Paul J.、Ragupathy K.、Todd R.、Petty R.、Reed N.等。患有BRCA1/2缺陷卵巢癌的苏格兰患者内脏转移的发生率增加:卵巢BRCAness表型的延伸。临床杂志。昂科尔。2010;28:2505–2511. doi:10.1200/JCO.2009.25.108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8Lowery M.A.、Kelsen D.P.、Stadler Z.K.、Yu K.H.、Janjigian Y.Y.、Ludwig E.、D'Adamo D.R.、Salo-Mullen E.、Robson M.E.、Allen P.J.等人。一种新兴实体:与已知BRCA突变相关的胰腺癌:临床描述、治疗意义和未来方向。肿瘤学家。2011;16:1397–1402. doi:10.1634/theoncologist.2011-018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9Chen S.H.、Kuo C.C.、Li C.F.、Cheung C.H.、Tsou T.C.、Chiang H.C.、Yang Y.N.、Chang S.L.、Lin L.C.、Pan H.Y.等人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修复顺铂治疗后的铂DNA加合物,并预测鼻咽癌的预后。国际癌症杂志。2015;137:1291–1305. doi:10.1002/ijc.2948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0Lai Y.H.,Kuo C.,Kuo M.T.,Chen H.H.W.通过转录调节铜稳态来调节肿瘤对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化疗敏感性。国际分子科学杂志。2018;19:1486.网址:10.3390/ijms1905148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1Filipski K.K.,Loos W.J.,Verweij J.,Spareboom A.顺铂与人体有机阳离子转运体的相互作用2。临床。癌症研究。2008;14:3875–3880。doi:10.1158/1078-0432.CCR-07-479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2Singh A.、Misra V.、Thimmulappa R.K.、Lee H.、Ames S.、Hoque M.O.、Herman J.G.、Baylin S.B.、Sidransky D.、Gabrielson E.等。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功能失调KEAP1-NRF2相互作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2006;:e420.doi:10.1371/journal.pmed.003042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3王晓杰、孙忠、维伦纽夫N.F.、张S.、赵峰、李毅、陈伟、易欣、郑伟、Wondrak G.T.等。Nrf2增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即Nrf2的黑暗面。致癌。2008;29:1235–1243. doi:10.1093/carcin/bgn09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4Jaramillo M.C.,Zhang D.D.Nrf2-Keap1信号通路在癌症中的新作用。基因。开发。2013;27:2179–2191. doi:10.1101/gad.225680.11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5Hayden A.、Douglas J.、Sommerlad M.、Andrews L.、Gould K.、Hussain S.、Thomas G.J.、Packham G.、Crabb S.J.。Nrf2转录因子有助于膀胱癌对顺铂的耐药性。乌洛尔。昂科尔。2014;32:806–814. doi:10.1016/j.urolonc.2014.02.00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6Cescon D.W.,She D.,Sakashita S.,Zhu C.Q.,Pintile M.,Shepherd F.A.,Tsao M.S.NRF2通路激活和辅助化疗对肺鳞癌的益处。临床。癌症研究。2015;21:2499–2505. doi:10.1158/1078-0432.CCR-14-220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7Bouwman P.,Jonkers J.解除管制的DNA损伤信号对癌症化疗反应和耐药性的影响。国家癌症研究所。2012;12:587–598. doi:10.1038/nrc334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8NCCN肿瘤临床实践指南主页。[(2019年6月16日访问)];在线可用:https://www.nccn.org
59Zhang J.,Zhu Y.,Wang Y.,Fu Q.,Xie H.,Liu Z.,Fu.H.,Cao Y.,Xu J.,Dai B.O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对肌肉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化疗的预测价值。安·外科学·Oncol。2018;25:342–348. doi:10.1245/s10434-017-6145-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0Kaina B.、Margison G.、Christmann M.将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与特定抑制剂作为癌症治疗策略。细胞分子生命科学。2010;67:3663–3681. doi:10.1007/s00018-010-0491-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1De Biasi A.R.、Villena-Vargas J.、Adusumilli P.S.顺铂诱导的抗肿瘤免疫调节:临床前和临床证据综述。临床。癌症研究。2014;20:5384–5391. doi:10.1158/1078-0432.CCR-14-129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2Tannock I.F.、Lee C.M.、Tunggal J.K.、Cowan D.S.、Egorin M.J.抗癌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渗透有限:实体瘤对化疗产生耐药性的潜在原因。临床。癌症研究。2002;8:878–88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3Minchinton A.I.,Tannock I.F.药物在实体肿瘤中的渗透。国家癌症研究所。2006;6:583–592. doi:10.1038/nrc189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4叶春凯,李顺生,汤敏英,西顺克,任勇,Shum H.C.,Wong A.S.干细胞与切应力下卵巢上皮癌细胞的耐药性。科学。代表。2016;6:26788.doi:10.1038/srep2678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5Senthebane D.A.、Jonker T.、Rowe A.、Thomford N.E.、Munro D.、Dandara C.、Wonkam A.、Govender D.、Calder B.、Soares N.C.等人。肿瘤微环境在化疗耐药中的作用:3D细胞外基质作为帮凶。国际分子科学杂志。2018;19doi:10.3390/ijms1910286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6Vaupel P.,Mayer A.癌症中的缺氧:意义和对临床结果的影响。癌症转移综述。2007;26:225–239. doi:10.1007/s10555-007-9055-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7赵伟,夏S.Q.,庄J.P.,张振鹏,游C.C.,闫J.L.,徐国平。藤黄酸可独立于HIF-1α逆转骨肉瘤细胞低氧诱导的顺铂介导的凋亡抵抗分子细胞。生物化学。2016;420:1–8.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07/s11010-016-2759-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8Jalota A.、Kumar M.、Das B.C.、Yadav A.K.、Chosdol K.、Sinha S.。靶向胶质瘤细胞缺氧诱导的化疗耐药性和干细胞的药物组合。肿瘤靶点。2018;9:18351–18366. doi:10.18632/目标2483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9Kim M.C.、Hwang S.H.、Kim N.Y.、Lee H.S.、Ji S.、Yang Y.、Kim Y.缺氧促进人类恶性间皮瘤侵袭性表型的获得。BMC公司。癌症。2018;18:819.doi:10.1186/s12885-018-4720-z。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0Soleymani Abyaneh H.、Gupta N.、Alsharef A.、Gopal K.、Lavasanifar A.、Lai R.缺氧通过上调和激活MDA-MB-231(一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中的信号转导子和排列激活因子-3(STAT3)诱导获得癌干样表型。癌症微环境。2018;11:141–152. doi:10.1007/s12307-018-0218-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1Raghunand N.,Gillies R.J.肿瘤中的pH值和耐药性。抗药性。更新。2000;:39–47. doi:10.1054/drup.2000.011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2Gerweck L.E.、Vijayappa S.、Kozin S.肿瘤pH值控制弱酸和弱碱化疗的体内疗效。摩尔癌症治疗。2006;5:1275–1279. doi:10.1158/1535-7163.MCT-06-002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3Tao L.,Huang G.,Wang R.,Pan Y.,He Z.,Chu X.,Song H.,Chen L.顺铂治疗的癌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IL-11/IL-11R/STAT3信号通路促进肺腺癌的化疗耐药性。科学。代表。2016;6:38408.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38/srep3840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4张华,谢C.,岳J.,蒋Z.,周R.,谢R.,王毅,吴S.,食管鳞癌中FOXO1/TGFβ1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的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化疗耐药性。摩尔致癌物。2017;56:1150–1163. doi:10.1002/mc.2258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5乔毅、张川、李安、王丹、罗泽、平云、周斌、刘S.、李海、岳丹等。来源于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IL6通过CXCR7在食管鳞癌中促进化疗耐药性。致癌物。2018;37:873–883. doi:10.1038/onc.2017.38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6Wang L.,Li X.,Ren Y.,Geng H.,Zhang Q.,Cao L.,Meng Z.,Wu X.,Xu M.,Xu K.癌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调节肺癌细胞中的ANXA3,促进顺铂抵抗。癌症科学。2019;110:1609–1620。doi:10.1111/cas.1399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7Long X.、Xiong W.、Zeng X.,Qi L.、Cai Y.、Mo M.、Jiang H.、Zhu B.、Chen Z.、Li Y.癌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增加IGF-1/ERβ/Bcl-2信号,促进膀胱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细胞死亡疾病。2019;10:375.网址:10.1038/s41419-019-1581-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8翟杰、沈杰、谢刚、吴杰、何敏、高磊、张勇、姚欣、沈立。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衍生的IL-8介导人类胃癌对顺铂的耐药性。癌症快报。2019;454:37–43. doi:10.1016/j.canlet.2019.04.00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9Salvagno C.、Ciampricotti M.、Tuit S.、Hau C.S.、van Weverwijk A.、Coffelt S.B.、Kersten K.、Vrijland K.、Kos K.、Ulas T.等。巨噬细胞靶向治疗通过释放I型干扰素反应来增强化疗疗效。自然细胞生物学。2019;21:511–521。doi:10.1038/s41556-019-0298-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0Pass H.I.、Lavilla C.、Canino C.、Goparaju C.、Preiss J.、Noreen S.、Blandino G.、Cioce M.抑制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影响肺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肿瘤靶点。2016;7:56408–56421. doi:10.18632/目标1089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1Lu P.,Weaver V.M.,Werb Z.细胞外基质:癌症进展中的动态生态位。《细胞生物学杂志》。2012;196:395–406. doi:10.1083/jcb.20110214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2佐藤·N.、Kohi S.、Hirata K.、Goggins M.透明质酸在胰腺癌生物学和治疗中的作用:再次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癌症科学。2016;107:569–575. doi:10.1111/cas.1291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3Wong P.P.,Bodrug N.,Hodivala Dilke K.M.探索在癌症治疗中调节肿瘤血管的新方法。货币。生物。2016;26:1161–1166. doi:10.1016/j.cub.2016.09.04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4Reck M.、von Pawel J.、Zatloukal P.、Ramlau R.、Gorbounova V.、Hirsh V.、Leighl N.、Mezger J.、Archer V.、Moore N.等。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与安慰剂或贝伐单抗作为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三期试验:效用.临床杂志。昂科尔。2009;27:1227–1234。doi:10.1200/JCO.2007.14.546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5Barlesi F.、Scherpereel A.、Rittmeyer A.、Pazzola A.、Ferrer Tur N.、Kim J.H.、Ahn M.J.、Aerts J.G.、Gorbunova V.、VikströM A.等。贝伐单抗、顺铂、,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AVAPERL(MO22089)临床杂志。昂科尔。2013;31:3004–3011. doi:10.1200/JCO.2012.42.374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6Castells M.,Thibault B.,Delord J.P.,Couderc B.肿瘤微环境对化疗耐药的影响:肿瘤相关基质细胞保护肿瘤细胞免受细胞死亡。国际分子科学杂志。2012;13:9545–9571. doi:10.3390/ijms1308954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7Ruffell B.,Coussens L.M.巨噬细胞与癌症的治疗耐药性。癌细胞。2015;27:462–472. doi:10.1016/j.cell.2015.02.01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8Jinushi M.、Chiba S.、Yoshiyama H.、Masutomi K.、Kinoshita I.、Dosaka-Akita H.、Yagita H.,Takaoka A.、Tahara H.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节肿瘤干细胞/起始细胞的致瘤性和抗癌药物反应。程序。国家。阿卡德。科学。美国。2011;108:12425–12430。doi:10.1073/pnas.110664510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9Safaei R.、Larson B.J.、Cheng T.C.、Gibson M.A.、Otani S.、Naerdemann W.、Howell S.B.。人卵巢癌耐药细胞中顺铂的异常溶酶体贩运和增加的外体输出。摩尔癌症治疗。2005;4:1595–1604. doi:10.1158/1535-7163.MCT-05-010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0Samuel P.、Mulcahy L.A.、Furlong F.、McCarthy H.O.、Brooks S.A.、Fabbri M.、Pink R.C.Carter DRF。顺铂可诱导卵巢癌细胞释放细胞外囊泡,从而诱导旁观者细胞的侵袭性和耐药性。菲洛斯。事务处理。R.Soc.伦敦。B.生物。科学。2018;373:1737.doi:10.1098/rstb.2017.006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1Guerra F.、Paiano A.、Migoni D.、Girolimetti G.、Perrone A.M.、De Iaco P.、Fanizzi F.P.、Gasparre G.、Bucci C.RAB7A蛋白表达的调节通过晚期内吞途径损伤和细胞外囊泡分泌决定了对顺铂的耐药性。癌症。2019;11:52.doi:10.3390/cancers1101005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2秦霞、郭华、王霞、朱霞、闫美、王霞,徐强、石杰、卢英、陈伟等。来源于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外体miR-196a通过靶向CDKN1B和ING5在头颈癌中赋予顺铂抵抗。基因组生物学。2019;20:12.网址:10.1186/s13059-018-1604-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3Jackaman C.、Majewski D.、Fox S.A.、Nowak A.K.、Nelson D.J.化疗拓宽了体内细胞毒性CD8(+)T细胞所见肿瘤抗原的范围。癌症免疫学。免疫疗法。2012;61:2343–2356. doi:10.1007/s00262-012-1307-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4Martínez-Lostao L.,Anel A.,Pardo J.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如何杀死癌细胞?临床癌症研究。2015;21:5047–505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5Wei S.C.、Duffy C.R.、Allison J.P.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基本机制。癌症发现。2018;8:1069–1086. doi:10.158/2159-8290.CD-18-036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6Denkert C.、Loibl S.、Noske A.、Roller M.、Müller B.M.、Komor M.,Budczies J.、Darb-Esfahani S.、Kronenwett R.、Hanusch C.等。肿瘤相关淋巴细胞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反应的独立预测因子。临床杂志。昂科尔。2010;28:105–113. doi:10.1200/JCO.2009.23.737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7Halama N.、Michel S.、Kloor M.、Zoernig I.、Benner A.、Spille A.、Pommerencke T.、von Knebel D.M.、Folprecht G.、Luber B.等。人类结直肠癌肝转移浸润边缘免疫细胞的定位和密度是化疗反应的预后因素。癌症研究。2011;71:5670–5677. doi:10.1158/0008-5472.CAN-11-026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8Wang W.,Kryczek I.,Dostál l.,Lin H.,Tan l.,Zhao l.,Lu F.,Wei S.,Maj T.,Peng D.等。效应T细胞消除卵巢癌中基质介导的化疗耐药性。单元格。2016;165:1092–1105. doi:10.1016/j.cell.2016.04.00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9Beyranvand Nejad E.、van der Sluis T.C.、van Duikeren S.、Yagita H.、Janssen G.M.、van Veelen P.A.、Melief C.J.、vander Burg S.H.、Arens R.顺铂的肿瘤根除是通过CD80/86介导的CD8+T细胞协同刺激来维持的。癌症研究。2016;76:6017–6029. doi:10.1158/0008-5472.CAN-16-088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0Socinski M.A.、Jotte R.M.、Cappuzzo F.、Orlandi F.、Stroyakovskiy D.、Nogami N.、Rodríguez-Abreu D.、Moro-Sibilot D.、Thomas C.A.、Barlesi F.等人,IMpower150研究小组。阿托利珠单抗一线治疗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北英格兰。医学杂志。2018;378:2288–2301. doi:10.1056/NEJMoa171694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1Gandhi L.、Rodríguez Abreu D.、Gadgeel S.、Esteban E.、Felip E.、De Angelis F.、Domine M.、Clingan P.、Hochmair M.J.、Powell S.F.等。Pembrolizumab加化疗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北英格兰。医学杂志。2018;378:2078–2092. doi:10.1056/NEJMoa180100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2Yeh Y.M.,Hsu S.J.,Lin P.C.,Xsu K.F.,Wu P.Y.,Su W.C.,Chang J.Y.,Shen M.R.CSF1R基因的C.1085A>G遗传变异通过改变巨噬细胞的增殖、极化和功能来调节肿瘤免疫。临床。癌症研究。2017;23:6021–6030. doi:10.1158/1078-0432.CCR-17-100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3Fu S.、Hou M.M.、Wheler J.、Hong D.、Naing A.、Tsinberidou A.、Janku F.、Zinner R.、Piha-Paul S.、Falchook G.等。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卡铂加降铜剂三丁的探索性研究。投资。新药。2014;32:465–472. doi:10.1007/s10637-013-0051-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4Dancey J.E.,Chen H.X.优化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组合的策略。Nat.Rev.药物发现。2006;5:649.网址:10.1038/nrd208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5Chen X.J.、Zhang X.Q.、Liu Q.、ZhangJ.和Zhou G.纳米技术:一种有希望的口腔癌检测和诊断方法。《纳米生物技术杂志》。2018;16:52.doi:10.1186/s12951-018-0378-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6Boulikas T.一种新型顺铂脂质体在小鼠异种移植中的低毒性和抗癌活性。Oncol代表。2004年;12:3-12。doi:10.3892/或.12.1.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7Zamboni W.C.、Gervais A.C.、Egorin M.J.、Schellens J.H.、Zuhowski E.G.、Pluim D.、Joseph E.、Hamburger D.R.、Working P.K.等。在黑素瘤临床前肿瘤模型中服用顺铂或STEALTH脂质体-顺铂制剂(SPI-077和SPI-077B103)后铂的系统和肿瘤处置。癌症化疗师。药理学。2004年;53:329–336. doi:10.1007/s00280-003-0719-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8Kudo M.、Yamamoto Y.、Koga Y.、Hamaguchi T.、Akimoto T.、Yasunaga M.、Matsumura Y.联合治疗胶束结合顺铂(NC-6004)和S-1对人胃癌异种移植物的影响。摩尔临床。昂科尔。2016;5:817–822. doi:10.3892/mco.2016.107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9Cabral H.、Nishiyama N.、Okazaki S.、Koyama H.、Kataoka K.二氯(1,2-二氨基环己烷)铂(II)(DACHPt)负载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和生物性能。J.控制释放。2005;101:223–232. doi:10.1016/j.jconrel.2004.08.02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0Farooq M.A.、Aquib M.、Farooque A.、Haleem Khan D.、Joelle Maviah M.B.、Sied Filli M.、Kesse S.、Boakye-Yiadom K.O.、Mavlyanova R.、Parveen A.等。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型药物输送系统在癌症治疗顺铂设计中的最新进展:综述。Artif公司。细胞纳米生物技术。2019;47:1674–1692. doi:10.1080/21691401.2019.160453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国际分子科学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多学科数字出版研究所(MD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