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美国病理学杂志》。1991年2月;138(2): 447–453.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1886201年
PMID:1992769

肿瘤坏死因子在体外诱导正常内皮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

摘要

肿瘤坏死因子(TNF)对许多肿瘤细胞系具有细胞毒性,而正常细胞通常被认为对这种作用具有抵抗力。这项研究表明,这种细胞因子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导致牛内皮细胞在原代培养中大量死亡。垂死的细胞表现出与凋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相关的所有超微结构变化和DNA的核小体间断裂这是第一份明确显示TNF对内皮细胞直接毒性的报告,并证明这是诱导凋亡死亡程序的结果。我们的观察结果表明,体内出血性坏死在TNF治疗后可能对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直接的细胞杀伤作用。

全文

全文可用作原始打印版本的扫描副本。获取的可打印副本(PDF文件)完整文章(1.7M),或单击下面的页面图像逐页浏览。PubMed链接也可用于选定的引用.

本文中的图像

单击图像以查看更大的版本。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Steffen M,Ottmann OG,Moore MA。用IL-2和抗T3诱导后,正常T细胞同时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和淋巴毒素。免疫学杂志。1988年4月15日;140(8):2621–262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arswell EA、Old LJ、Kassel RL、Green S、Fiore N、Williamson B。一种内毒素诱导的血清因子,可导致肿瘤坏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75年9月;72(9):3666–367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e J,Vilcek J.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具有多重重叠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实验室投资。1987年3月;56(3):234–24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evilacqua MP、Pober JS、Majeau GR、Fiers W、Cotran RS、Gimbrone MA.、Jr重组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培养的人血管内皮促凝活性:与白细胞介素1作用的表征和比较。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6年6月;83(12):4533–453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wroth PP,Stern DM。肿瘤坏死因子对内皮细胞止血特性的调节。《实验医学杂志》。1986年3月1日;163(3):740–74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himomura K、Manda T、Mukumoto S、Kobayashi K、Nakano K、Mori J.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血栓形成是抗肿瘤活性的一个原因。国际癌症杂志。1988年2月15日;41(2):243–24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avender DE,Edelbaum D,Ziff M.肿瘤坏死因子和淋巴毒素诱导的内皮细胞活化。《美国病理学杂志》。1989年3月;134(3):551–56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to N、Goto T、Haranaka K、Satomi N、Nariuchi H、Mano-Hirano Y、Sawasaki Y。肿瘤坏死因子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形态学调节、生长抑制和细胞毒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1986年6月;76(6):1113–112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ráter-Schröder M,Risau W,Hallmann R,Gautschi P,Böhlen P。肿瘤坏死因子α型是体外内皮细胞生长的有效抑制剂,在体内具有血管生成性。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7年8月;84(15):5277–528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uger L、Varani J、Marks RM、Kunkel SL、Johnson KJ、Ward PA。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室投资。1989年7月;61(1):62–6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an Coevorden A,Boeynaems JM。ADP的生理浓度刺激牛主动脉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前列腺素。1984年4月;27(4):615–62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osselmans R,Hepburn A,Dumont JE,Fiers W,Galand P.L-929细胞中重组小鼠肿瘤坏死因子的内吞途径。免疫学杂志。1988年11月1日;141(9):3096–310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ones DP、McConkey DJ、Nicotera P、Orrenius S.大鼠肝细胞核中钙激活的DNA片段。生物化学杂志。1989年4月15日;264(11):6398–64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威利啊。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与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激活有关。自然。1980年4月10日;284(5756):555–55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uke RC、Chervenak R、Cohen JJ。内源性核酸内切酶诱导的DNA断裂:细胞介导细胞溶解的早期事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3年10月;80(20):6361–636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err JF,Wyllie AH,Currie AR。细胞凋亡:一种在组织动力学中具有广泛意义的基本生物学现象。英国癌症杂志。1972年8月;26(4):239–25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epburn A,Demolle D,Boeynaems J m,Fiers W,Dumont JE。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27kDa蛋白的快速磷酸化。FEBS信函。1988年1月25日;227(2):175–17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raki S,Shimada Y,Kaji K,Hayashi 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剥夺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90年5月16日;168(3):1194–120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waz S、Lynch议员、Galand P、Gerschenson LE。家兔子宫上皮细胞死亡的激素调节。《美国病理学杂志》。1987年4月;127(1):51–5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ster SM、Wood JG、Gooding LR。肿瘤坏死因子可诱导凋亡和坏死形式的细胞溶解。免疫学杂志。1988年10月15日;141(8):2629–263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ober JS,Cotran RS。细胞因子和内皮细胞生物学。生理学评论。1990年4月;70(2):427–45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wroth P、Handley D、Matsueda G、De Waal R、Gerlach H、Blohm D、Stern D。甲型纤维肉瘤中肿瘤坏死因子/恶病质诱导的血管内纤维蛋白形成。《实验医学杂志》。1988年8月1日;168(2):637–64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weigerer L,Malerstein B,Gospodarowicz D。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培养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87年3月30日;143(3):997–100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ahaleh MB,Smith EA,Soma Y,LeRoy EC。淋巴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对内皮和结缔组织细胞生长和功能的影响。临床免疫病理学。1988年11月;49(2):261–27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an de Wiel PA,Pieters RH,van der Pijl A,Bloksma N.肿瘤坏死因子与内毒素或聚(A.U)对培养的牛内皮细胞的协同作用。癌症免疫疗法。1989;29(1) :23–2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egusa Y,Ziff M,Welkovich L,Cavender D。炎症细胞因子对人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生理学杂志。1990年3月;142(3):488–49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tanabe N、Niitsu Y、Umeno H、Kuriyama H、Neda H、Yamauchi N、Maeda M、Urushizaki I.肿瘤坏死因子对小鼠肿瘤血管的毒性作用。癌症研究。1988年4月15日;48(8) :2179–218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美国病理学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美国病理研究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