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生物化学杂志。2001年8月1日;357(第3部分):593–615。
数字对象标识:10.1042/0264-6021:3570593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1221991年
PMID:11463332

一氧化氮合酶:结构、功能和抑制。

摘要

本文综述了近七年来一氧化氮合酶(NOS)结构、功能和抑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期间,我们对该酶家族的理解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在有关于从初级(氨基酸序列)到四级(二聚化,与其他蛋白质结合)结构的所有水平的酶结构的信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物(eNOS)的加氧酶结构域的晶体结构使我们能够在酶的这一重要部分的背景下解释其他信息,以及铁原卟啉IX(血红素)、生物蝶呤、L-精氨酸和许多与其相互作用的抑制剂的结合位点。一氧化氮合酶反应的确切性质、机制及其产物仍然存在争议。生物蝶呤辅因子的作用现在越来越清楚,新出现的数据表明单电子氧化还原循环以及对酶活性的多重变构效应。从基因转录到共价修饰和酶本身的变构调节,NOS的调节在各个层面上都有描述。已经讨论了多种NOS抑制剂,它们以不同的方式与酶相互作用,包括抑制位点和机制、时间依赖性和对单个亚型的选择性,尽管在这些方面存在许多陷阱和误解。已确定iNOS与eNOS和神经元NOS的高选择性抑制剂,其中一些具有治疗一系列炎症和其他与iNOS有关的疾病的潜力。

全文

本文全文可作为PDF格式(460K)。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Knowles RG,Moncada S.哺乳动物中的一氧化氮合酶。生物化学杂志。1994年3月1日;298(第2部分):249–25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rletta MA。一氧化氮合酶:结构和催化方面。单元格。1994年9月23日;78(6):927–93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than C、Xie QW。一氧化氮合酶:作用、收费和控制。单元格。1994年9月23日;78(6):915–91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oncada S,Higgs A.L-精氨酸-氮氧化物途径。N英格兰医学杂志。1993年12月30日;329(27):2002–201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röncke KD,Fehsel K,Kolb-Bachhofen V.人类疾病中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临床实验免疫学。1998年8月;113(2):147–15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obbs AJ,Higgs A,Moncada S.抑制一氧化氮合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药物毒理学年鉴》。1999;39:191–2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uscaráMN,Wallace JL。一氧化氮。五、一氧化氮供体和抑制剂的治疗潜力。美国生理学杂志。1999年6月;276(6第1部分):G1313–G13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eelisch M.一氧化氮供体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Naunyn Schmiedebergs Arch Pharmacol公司。1998年7月;358(1):113–1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utruzzoláF.细菌一氧化氮合成。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1999年5月5日;1411(2-3):231–24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新泽西州沃特莫、布特兰G、奇斯曼MR、莫尔JW、理查森DJ、斯皮罗S.细菌中的一氧化氮:合成和消耗。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1999年5月5日;1411(2-3):456–47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illar TM、Stevens CR、Benjamin N、Eisenthal R、Harrison R、Blake DR。黄嘌呤氧化还原酶在缺氧条件下催化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为一氧化氮。FEBS信函。1998年5月8日;427(2):225–22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kane M,Schmidt HH,Pollock JS,Förstermann U,Murad F.克隆人脑一氧化氮合酶在骨骼肌中高度表达。FEBS信函。1993年1月25日;316(2):175–18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ll AV、Antoniou H、Wang Y、Cheung AH、Arbus AM、Olson SL、Lu WC、Kau CL、Marsden PA。人类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NOS1)的结构组织。生物化学杂志。1994年12月30日;269(52):33082–3309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eller DA、Lowenstein CJ、Shapiro RA、Nussler AK、Di Silvio M、Wang SC、Nakayama DK、Simmons RL、Snyder SH、Billiar TR。人肝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子克隆和表达。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3年4月15日;90(8):3491–349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herman PA,Laubach VE,Reep BR,Wood ER。人类肿瘤细胞系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纯化和cDNA序列。生物化学。1993年11月2日;32(43):11600–1160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arles IG、Palmer RM、Hickery MS、Bayliss MT、Chubb AP、Hall VS、Moss DW、Moncada S.编码人类软骨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cDNA的克隆、表征和表达。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3年12月1日;90(23):11419–1142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anssens SP、Shimouchi A、Quertermous T、Bloch DB、Bloch KD。编码人内皮衍生舒张因子/一氧化氮合酶的cDNA的克隆和表达。生物化学杂志。1992年7月25日;267(21):14519–145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rsden PA,Schappert KT,Chen HS,Flowers M,Sundell CL,Wilcox JN,Lamas S,Michel T.人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子克隆和表征。FEBS信函。1992年8月3日;307(3):287–29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cMillan K,Masters BS。大鼠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血红素和黄素结合域作为不同多肽的原核表达:血红素结合近端硫代配体作为半胱氨酸-415的鉴定。生物化学。1995年3月21日;34(11):3686–369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ichards MK,Marletta MA。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和C415H突变体的特征,从杆状病毒过度表达系统中纯化。生物化学。1994年12月13日;33(49):14723–1473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hosh DK,Stuehr DJ。巨噬细胞NO合成酶:分离的氧化酶和还原酶结构域的特征揭示了头部与头部亚单位的相互作用。生物化学。1995年1月24日;34(3):801–80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heta EA、McMillan K、Masters BS。构成性小脑一氧化氮合酶双畴结构的证据。生物化学杂志。1994年5月27日;269(21):15147–1515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owe PN,Smith D,Stammers DK,Riveros-Moreno V,Moncada S,Charles I,Boyhan A.通过有限蛋白水解鉴定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的结构域。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2月15日;314(第1部分):55-6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en PF、Tsai AL、Berka V、Wu KK。内皮一氧化氮合酶。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产生的两个独立结构域的双畴结构和催化活性成功重建的证据。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6月14日;271(24):14631–1463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hosh DK,Abu-Soud HM,Stuehr DJ。利用巨噬细胞NO合成酶的分离氧化酶和还原酶域重建NO合成的第二步。生物化学。1995年9月12日;34(36):11316–113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rane BR、Arvai AS、Gachhui R、Wu C、Ghosh DK、Getzoff ED、Stuehr DJ、Tainer JA。一氧化氮合酶加氧酶结构域和抑制剂复合物的结构。科学。1997年10月17日;278(5337):425–43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rane BR、Arvai AS、Ghosh DK、Wu C、Getzoff ED、Stuehr DJ、Tainer JA。一氧化氮合酶加氧酶二聚体与蝶呤和底物的结构。科学。1998年3月27日;279(5359):2121–212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ischmann TO、Hruza A、Niu XD、Fossetta JD、Lunn CA、Dolphin E、Prongay AJ、Reichert P、Lundell DJ、Narula SK等。一氧化氮合酶亚型的结构特征揭示了显著的活性位点保守性。自然结构生物。1999年3月;6(3):233–2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i H,Raman CS,Glaser CB,Blasko E,Young TA,Parkinson JF,Whitlow M,Poulos TL.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无锌和结合血红素结构域的晶体结构。二聚体稳定性的意义以及与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的比较。生物化学杂志。1999年7月23日;274(30):21276–2128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aman CS,Li H,Martásek P,Král V,Masters BS,Poulos TL。构成性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晶体结构:涉及新金属中心的翼状蛋白功能范式。单元格。1998年12月23日;95(7):939–95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ubberley RR、Alderton WK、Boyhan A、Charles IG、Lowe PN、Old RW。人类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半胱氨酸-200对于血红素结构域的二聚化以及血红素、硝基精氨酸和四氢生物蝶呤的结合至关重要。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4月1日;323(第1部分):141–14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en PF、Tsai AL、Berka V、Wu KK。人内皮一氧化氮合酶中Glu-361的突变选择性地消除L-精氨酸结合,而不会干扰血红素和其他氧化还原中心的行为。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3月7日;272(10):6114–611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achhui R,Ghosh DK,Wu C,Parkinson J,Crane BR,Stuehr DJ。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加氧酶域中酸性残基的突变可识别参与精氨酸结合的谷氨酸。生物化学。1997年4月29日;36(17):5097–51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rane BR、Arvai AS、Ghosh S、Getzoff ED、Stuehr DJ、Tainer JA。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加氧酶二聚体的N(omega)-羟基-L-精氨酸复合物与活性和非活性翼状蛋白的结构。生物化学。2000年4月25日;39(16):4608–462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hosh S、Wolan D、Adak S、Crane BR、Kwon NS、Tainer JA、Getzoff ED、Stuehr DJ。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中四氢生物蝶呤结合位点的突变分析。生物化学杂志。1999年8月20日;274(34):24100–2411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en PF、Tsai AL、Wu KK。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NOS-III)的半胱氨酸99对四氢生物蝶呤依赖的NOS-III的稳定性和活性至关重要。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95年10月24日;215(3):1119–112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emmens B,Goessler W,Schmidt K,Mayer B。结合锌在二聚体稳定中的作用,但不在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的酶活性中。生物化学杂志。2000年11月17日;275(46):35786–3579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arvey EP、Oplinger JA、Tanoury GJ、Sherman PA、Fowler M、Marshall S、Harmon MF、Paith JE、Furfine ES。对人一氧化氮合酶的有效和选择性抑制。非氨基酸异硫脲的抑制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4年10月28日;269(43):26669–2667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rane BR、Rosenfeld RJ、Arvai AS、Ghosh DK、Ghosh-S、Tainer JA、Stuehr DJ、Getzoff ED.一氧化氮合酶二聚化中的N末端结构域交换和金属离子结合。EMBO J。1999年11月15日;18(22):6271–628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enema RC、Ju H、Zou R、Ryan JW、Venema VJ。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的亚单位相互作用。神经元型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亚型的比较。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1月10日;272(2):1276–128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tuehr DJ。哺乳动物一氧化氮合酶。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1999年5月5日;1411(2-3):217–23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usche KM,Spiering MM,Marletta MA。无四氢生物蝶呤一氧化氮合酶催化的反应。生物化学。1998年11月3日;37(44):15503–1551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ennequier N,Wolan D,Stuehr DJ。抗真菌咪唑阻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组装成活性二聚体。生物化学杂志。1999年1月8日;274(2):930–93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latt P、Schmidt K、Lehner D、Glatter O、Bächinger HP、Mayer B。猪脑一氧化氮合酶的结构分析揭示了四氢生物蝶呤和L-精氨酸在SDS抗性二聚体形成中的作用。EMBO J。1995年8月1日;14(15):3687–369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cMillan K、Adler M、Auld DS、Baldwin JJ、Blasko E、Browne LJ、Chelsky D、Davey D、Dolle RE、Eagen KA等。通过组合化学发现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二聚化的变构抑制剂。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0年2月15日;97(4):1506–151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tuehr DJ、Kwon NS、Nathan CF、Griffith OW、Feldman PL、Wiseman J.Nω-羟基-L-精氨酸是L-精氨酸合成一氧化氮的中间产物。生物化学杂志。1991年4月5日;266(10):6259–626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midt HH、Hofmann H、Schindler U、Shutenko ZS、Cunningham DD、Feelisch M.否。NO合酶产生的NO。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6年12月10日;93(25):14492–1449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obbs AJ、Fukuto JM、Ignarro LJ。一氧化氮合酶从左旋精氨酸中生成游离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直接促进生成。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4年11月8日;91(23):10992–1099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urphy ME,Sies H.通过超氧化物歧化酶将氮氧基阴离子可逆转化为一氧化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1年12月1日;88(23):10860–1086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oppenol WH、Moreno JJ、Pryor WA、Ischiropoulos H、Beckman JS。过氧亚硝酸盐,一种由一氧化氮和超氧物形成的隐形氧化剂。化学研究毒物。1992年11月至12月;5(6):834–8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iller RT、Martásek P、Roman LJ、Nishimura JS、Masters BS。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还原酶域参与超氧阴离子生成。生物化学。1997年12月9日;36(49):15277–1528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夏Y,Zweier JL。一氧化氮合酶生成一氧化氮的直接测量。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7年11月11日;94(23):12705–1271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ásquez-Vivar J,Hogg N,Martásek P,Karoui H,Pritchard KA,Jr,Kalyanaraman B.四氢生物蝶呤依赖性抑制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产生超氧物。生物化学杂志。1999年9月17日;274(38):26736–267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ásquez-Vivar J、Kalyanaraman B、Martásek P、Hogg N、Masters BS、Karoui H、Tordo P、Pritchard KA、。,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产生Jr超氧化物:辅因子的影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8年8月4日;95(16):9220–922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omarov AM、Wink DA、Feelisch M、Schmidt HH。使用N-甲基-D-葡聚糖二硫代氨基甲酸铁的电子顺磁共振光谱无法区分一氧化氮和氮氧基:检测一氧化氮合酶反应产物的意义。自由基生物医药。2000年3月1日;28(5):739–7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ufahl RA,Wishnok JS,Marletta MA。一氧化氮合酶对NG-羟基-L-精氨酸的过氧化氢支持氧化。生物化学。1995年2月14日;34(6):1930–194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ist BM、Klösch B、Völker C、Gorren AC、Sessa WC、Werner ER、Kukovetz WR、Schmidt K、Mayer B。牛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作为一种具有下调的非偶联NADPH氧化酶活性的同型二聚体的表征:四氢生物蝶呤结合动力学和血红素在二聚体化中的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4月1日;323(第1部分):159-16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troes E、Hijmering M、van Zandvoort M、Wever R、Rabelink TJ、van Faassen EE。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产生超氧物的起源。FEBS信函。1998年11月6日;438(3):161–16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Xia Y、Roman LJ、Masters BS、Zweier JL。可诱导一氧化氮合酶从还原酶域产生超氧物。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8月28日;273(35):22635–2263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eckman JS、Beckman TW、Chen J、Marshall PA、Freeman BA。过氧亚硝酸盐产生的明显羟自由基: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对内皮损伤的影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0年2月;87(4):1620–162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夏普MA,库珀CE。一氧化氮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反应:硝基阴离子和过氧亚硝酸盐形成的新机制。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5月15日;332(第1部分):9–1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olte T,Abate A,Dennery PA,Schröder H.血红素加氧酶-1是一种cGMP诱导的内皮蛋白,可调节一氧化氮的细胞保护作用。动脉硬化血栓血管生物学。2000年5月;20(5):1209–121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ink DA、Feelisch M、Fukuto J、Chistodoulou D、Jourd'heuil D、Grisham MB、Vodovotz Y、Cook JA、Krishna M、DeGraff WG等。硝基苯的细胞毒性:NO的病理生理作用的可能影响。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Arch Biochem Biophys。1998年3月1日;351(1):66–7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 XL,Gao F,Liu GL,Lopez BL,Christopher TA,Fukuto JM,Wink DA,Feelisch M.一氧化氮和氮氧化物对缺血后心肌损伤的相反作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9年12月7日;96(25):14617–1462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abrier PE、Demerlé-Pallardy C、Auguet M.一氧化氮合酶:神经疾病治疗策略的靶点。细胞分子生命科学。1999年7月;55(8-9):1029–103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einzel B,John M,Klatt P,Böhme E,Mayer B.脑一氧化氮合酶对过氧化氢依赖性钙调素的形成。生物化学杂志。1992年2月1日;281(第3部分):627–63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dak S,Ghosh S,Abu-Soud HM,Stuehr DJ。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中还原酶域簇1酸性残基的作用。FMN-FREE酶的特性。生物化学杂志。1999年8月6日;274(32):22313–223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tsuda H,Iyanagi T.钙调蛋白激活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黄素结构域两个黄素之间的分子内电子传递。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1999年12月27日;1473(2-3):345–35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oble MA、Munro AW、Rivers SL、Robledo L、Daff SN、Yellowees LJ、Shimizu T、Sagami I、Guillemette JG、Chapman SK。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黄素辅因子的电位分析。生物化学。1999年12月14日;38(50):16413–1641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iddhanta U,Wu C,Abu-Soud HM,Zhang J,Ghosh DK,Stuehr DJ。含一个还原酶和两个加氧酶域的一氧化氮合酶异二聚体对血红素铁的还原和催化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3月29日;271(13):7309–731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ou S,Pou WS,Bredt DS,Snyder SH,Rosen GM。通过纯化脑一氧化氮合酶生成超氧化物。生物化学杂志。1992年12月5日;267(34):24173–2417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tuehr DJ,Cho HJ,Kwon NS,Weise MF,Nathan CF.细胞因子诱导的巨噬细胞一氧化氮合酶的纯化和表征:一种含有FAD和FMN的黄素蛋白。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1年9月1日;88(17):7773–777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midt HH,Murad F.人一氧化氮合酶的纯化和表征。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91年12月31日;181(3):1372–137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ek KJ,Thiel BA,Lucas S,Stuehr DJ。巨噬细胞一氧化氮合酶亚单位。修复基团和底物的纯化、表征以及在调节其结合成二聚酶中的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3年10月5日;268(28):21120–2112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ee CM,Robinson LJ,Michel 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齐聚。截断突变体显性负效应的证据。生物化学杂志。1995年11月17日;270(46):27403–2740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iovanelli J、Campos KL、Kaufman S.四氢生物蝶呤是大鼠小脑一氧化氮合酶的辅因子,在精氨酸的氧化过程中不起反应物的作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1年8月15日;88(16):7091–709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latt P、Schmid M、Leopold E、Schmidt K、Werner ER、Mayer B。脑一氧化氮合酶的蝶啶结合位点。四氢生物蝶呤结合动力学、特异性和与底物结构域的变构相互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4年5月13日;269(19):13861–1386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lderton WK,Boyhan A,Lowe PN。硝基精氨酸和四氢生物蝶呤结合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的血红素结构域,使用闪烁邻近度测定。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5月15日;332(第1部分):195–20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cMillan K,Masters BS。作为大鼠脑一氧化氮合酶血红素-底物相互作用探针的光学差异分光光度法。生物化学。1993年9月28日;32(38):9875–988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ng J、Stuehr DJ、Ikeda-Saito M、Rousseau DL。一氧化氮合酶催化位点的血红素配位和结构。生物化学杂志。1993年10月25日;268(30):22255–2225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王杰、斯图尔DJ、卢梭DL。四氢生物蝶呤缺乏型一氧化氮合酶具有修饰的血红素环境,并形成细胞色素P-420类似物。生物化学。1995年5月30日;34(21):7080–708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eif A、Fröhlich LG、Kotsonis P、Frey A、Bömmel HM、Wink DA、Pfleiderer W、Schmidt HH。四氢生物蝶呤抑制单体化,并在神经元NO合成酶的催化过程中被消耗。生物化学杂志。1999年8月27日;274(35):24921–2492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ec N,Gorren AC,Voelker C,Mayer B,Lange R.低温下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与氧气的反应。四氢生物蝶呤还原激活铁氧化合物的证据。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5月29日;273(22):13502–1350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urshman AR,Krebs C,Edmondson DE,Huynh BH,Marletta MA。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血红素结构域与氧气反应中形成翼状蛋白自由基。生物化学。1999年11月30日;38(48):15689–1569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itteveen CF,Giovanelli J,Kaufman S.四氢生物蝶呤与一氧化氮合酶结合的反应性。生物化学杂志。1999年10月15日;274(42):29755–2976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resta A、Siddhanta U、Wu C、Sennequier N、Huang L、Abu-Soud HM、Erzurum S、Stuehr DJ。二氢和四氢蝶呤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中支持电子转移、催化和亚基二聚作用的比较。生物化学。1998年1月6日;37(1):298–3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考夫曼S.苯丙氨酸羟基化体系。高级酶学相关领域分子生物学。1993;67:77–26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yer B,Wu C,Gorren AC,Pfeiffer S,Schmidt K,Clark P,Stuehr DJ,Werner ER。四氢生物蝶呤与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结合:强效蝶呤拮抗剂4-氨基-四氢生物蝶呤对血红素自旋移位和二聚体的稳定。生物化学。1997年7月8日;36(27):8422–842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feiffer S、Gorren AC、Pitters E、Schmidt K、Werner ER、Mayer B。蝶呤位酶抑制剂4-氨基四氢生物蝶呤对大鼠脑一氧化氮合酶的变构调节。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12月1日;328(第2部分):349–35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resta A、Siddhanta U、Wu C、Sennequier N、Huang L、Abu-Soud HM、Erzurum S、Stuehr DJ。二氢和四氢蝶呤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中支持电子转移、催化和亚基二聚作用的比较。生物化学。1998年1月6日;37(1):298–3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ono Masanori、Roach Mark P、Coulter Eric D、Dawson John H.Heme-含氧酶。化学版次。1996年11月7日;96(7):2841–28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oulos TL、Li H、Raman CS。血红素介导的生物氧活化: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一氧化氮合酶。当前操作化学生物。1999年4月;(2):131–13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dams DR、Brochwicz-Lewinski M、Butler AR。一氧化氮:生理作用、生物合成和医学用途。Fortschr Chem Org Naturst公司。1999;76:1–21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riffith OW,Stuehr DJ。一氧化氮合酶:性质和催化机理。《生理学年鉴》。1995;57:707–7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erwin JF,Jr、Lancaster Jr、Feldman PL.一氧化氮:第二信使的新范式。医学化学杂志。1995年10月27日;38(22):4343–436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bu-Soud HM,Gachhui R,Raushel FM,Stuehr DJ。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二氧化铁复合物。L-精氨酸和四氢生物蝶呤对其稳定性的发散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7月11日;272(28):17349–1735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oggs S,Huang L,Stuehr DJ。在单循环条件下用停流光谱法研究一氧化氮合成第一步和第二步中血红素-氧中间体的形成和反应。生物化学。2000年3月7日;39(9):2332–233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orth HG、Sustmann R、Thater C、Butler AR、Ingold KU。一氧化氮合酶催化N-ω-羟基-L-精氨酸转化为瓜氨酸和一氧化氮的机理。生物化学杂志。1994年7月8日;269(27):17776–1777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lague MJ,Wishnok JS,Marletta MA。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从NG-羟基-L-精氨酸和过氧化氢中形成Nδ-氰基鸟氨酸:机制含义。生物化学。1997年11月25日;36(47):14465–1447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库珀CE。一氧化氮和铁蛋白。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1999年5月5日;1411(2-3):290–30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urshman AR,Marletta MA。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一氧化氮复合物:光谱表征和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生物化学。1995年4月25日;34(16):5627–563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bu-Soud HM,Wang J,Rousseau DL,Fukuto JM,Ignarro LJ,Stuehr DJ。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有氧催化过程中通过形成亚铁-硝基复合物自我激活。生物化学杂志。1995年9月29日;270(39):22997–2300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ntolini J,Adak S,Curran CM,Stuehr DJ。描述一氧化氮合酶催化和调节的动力学模拟模型。生物化学杂志。2001年1月12日;276(2):1233–124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bu-Soud HM,Rousseau DL,Stuehr DJ。一氧化氮与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血红素的结合将其活性与氧张力的变化联系起来。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12月20日;271(51):32515–3251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dak S、Crooks C、Wang Q、Crane BR、Tainer JA、Getzoff ED、Stuehr DJ。色氨酸409通过调节一氧化氮反馈抑制来控制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生物化学杂志。1999年9月17日;274(38):26907–2691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eller DA,Billiar TR。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子生物学。癌症转移评论。1998年3月;17(1):7–2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örstermann U,Boissel JP,Kle惰性H。一氧化氮合酶“构成”亚型(NOS I和NOS III)的表达控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J。1998年7月;12(10):773–79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edt DS,Snyder SH.一氧化氮合成酶(一种钙调素需要酶)的分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0年1月;87(2):682–68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achhui R、Presta A、Bentley DF、Abu-Soud HM、McArthur R、Brudvig G、Ghosh DK、Stuehr DJ。甲基营养酵母毕赤酵母产生的大鼠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还原酶结构域的表征。钙调素反应在还原酶域内完成。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8月23日;271(34):20594–206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achhui R、Abu-Soud HM、Ghosha DK、Presta A、Blazing MA、Mayer B、George SE、Stuehr DJ。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与钙调蛋白-肌钙蛋白C嵌合体的相互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3月6日;273(10):5451–54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bu-Soud HM,Yoho LL,Stuehr DJ。钙调素通过双重机制控制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激活畴内和畴间电子转移。生物化学杂志。1994年12月23日;269(51):32047–3205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lerno JC、Harris DE、Irizarry K、Patel B、Morales AJ、Smith SM、Martasek P、Roman LJ、Masters BS、Jones CL等。一种自动抑制控制元件定义了一氧化氮合酶的钙调节亚型。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11月21日;272(47):29769–2977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ishida CR,Ortiz de Montellano PR.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的自动抑制。电子转移控制元件的标识。生物化学杂志。1999年5月21日;274(21):14692–1469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aff S,Sagami I,Shimizu T。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FMN结构域中的42个氨基酸插入物对Ca(2+)/钙调素依赖性电子转移发挥控制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9年10月22日;274(43):30589–3059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orson MA、James NL、Latta SE、Nerem RM、Berk BC、Harrison DG。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对流体剪切应力的反应中的磷酸化。圆形Res。1996年11月;79(5):984–99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isslthaler B,Dimmeler S,Hermann C,Busse R,Fleming I.流体剪切应力下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的磷酸化和活化。生理扫描学报。2000年1月;168(1):81–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immeler S、Fleming I、Fisslthaler B、Hermann C、Busse R、Zeiher AM。通过Akt依赖性磷酸化激活内皮细胞中的一氧化氮合酶。自然。1999年6月10日;399(6736):601–60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ulton D、Gratton JP、McCabe TJ、Fontana J、Fujio Y、Walsh K、Franke TF、Papapetropoulos A、Sessa WC。蛋白激酶Akt对内皮源性一氧化氮生成的调节。自然。1999年6月10日;399(6736):597–60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cCabe TJ、Fulton D、Roman LJ、Sessa WC。增强的电子通量和减少的钙调素离解可能解释了“钙非依赖性”eNOS通过磷酸化激活的原因。生物化学杂志。2000年3月3日;275(9):6123–612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omeima K,Hayashi Y,Naito Y,Watanabe Y。通过NG108-15神经元细胞中的Ser847磷酸化,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α对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的抑制。生物化学杂志。2000年9月8日;275(36):28139–2814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yashi Y、Nishio M、Naito Y、Yokokura H、Nimura Y、Hidaka H、Watanabe Y。钙调蛋白激酶对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的调节。生物化学杂志。1999年7月16日;274(29):20597–206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kane M,Mitchell J,Förstermann U,Murad F.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和蛋白激酶C的磷酸化调节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91年11月14日;180(3):1396–14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affrey SR,Snyder SH.PIN: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的相关蛋白抑制剂。科学。1996年11月1日;274(5288):774–77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an JS,Zhang Q,Li M,Tochio H,Yamazaki T,Shimizu M,ZhangM。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蛋白抑制剂PIN与酶的17氨基酸残基片段结合。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12月11日;273(50):33472–3348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odríguez-Crespo I,Straub W,Gavilanes F,Ortiz de Montellano PR.在没有抑制的情况下,动力蛋白轻链(PIN)与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的结合。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Arch Biochem Biophys。1998年11月15日;359(2):297–30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emmens B、Woschitz S、Pitters E、Klösch B、Völker C、Schmidt K、Mayer B。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PIN)的蛋白抑制剂:对纯一氧化氮合酶作用的表征。FEBS信函。1998年7月3日;430(3):397–40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ing SM、Barbarese E、Dillman JF、3rd、Patel-King RS、Carson JH、Pfister KK。脑细胞质和鞭毛外臂动力蛋白共享高度保守的Mr8000轻链。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8月9日;271(32):19358–1936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arcía-Cardeña G、Fan R、Shah V、Sorrentino R、Cirino G、Papapetropoulos a、Sessa WC。Hsp90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动态激活。自然。1998年4月23日;392(6678):821–82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enema VJ、Marrero MB、Venema RC。缓激肽刺激的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促进内皮一氧化氮合酶向细胞骨架的移位。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96年9月24日;226(3):703–7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ender AT、Silverstein AM、Demady DR、Kanelakis KC、Noguchi S、Pratt WB、Osawa Y。体内神经一氧化氮合酶受基于Hsp90的伴侣系统调节。生物化学杂志。1999年1月15日;274(3):1472–147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atovitski EA、Alam MR、Quick RA、McMillan A、Bao C、Kozlovsky C、Hand TA、Johnson RC、Mains RE、Eipper BA等。卡利林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抑制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9年1月8日;274(2):993–99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ichel 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靶向和移位。Braz医学生物研究杂志。1999年11月;32(11):1361–136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iu J,García-Cardeña G,Sessa WC。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生物合成和棕榈酰化:棕榈酰化位点半胱氨酸-15和/或-26的突变,反对去棕榈酰化诱导的酶移位。生物化学。1995年9月26日;34(38):12333–1234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iu J、Hughes TE、Sessa WC。前35个氨基酸和脂肪酰化位点决定了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进入细胞高尔基区的分子靶向性:一项绿色荧光蛋白研究。细胞生物学杂志。1997年6月30日;137(7):1525–153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haul PW、Smart EJ、Robinson LJ、German Z、Yuhanna IS、Ying Y、Anderson RG、Michel T.酰化作用靶向向质膜小泡的胚层一氧化氮合酶。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3月15日;271(11):6518–65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rabhakar P、Thatte HS、Goetz RM、Cho MR、Golan DE、Michel T.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的受体调节移位。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10月16日;273(42):27383–273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arcía-Cardeña G、Oh P、Liu J、Schnitzer JE、Sessa WC。通过棕榈酰化将一氧化氮合酶靶向内皮细胞小凹:一氧化氮信号的意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6年6月25日;93(13):6448–645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eron O、Belhassen L、Kobzik L、Smith TW、Kelly RA、Michel T。靶向小窝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中与小窝蛋白亚型的特异性相互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9月13日;271(37):22810–228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u H、Zou R、Venema VJ和Venema RC。内皮一氧化氮合酶和小窝蛋白-1的直接相互作用抑制合成酶活性。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7月25日;272(30):18522–1852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ichel JB,Feron O,Sacks D,Michel T.Ca2+-钙调蛋白和小窝蛋白对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的相互调节。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6月20日;272(25):15583–1558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arcía-Cardeña G、Martasek P、Masters BS、Skidd PM、Couet J、Li S、Lisanti MP、Sessa WC。剖析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小窝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nos小窝蛋白结合域在体内的功能意义。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10月10日;272(41):25437–2544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hosh S,Gachhui R,Crooks C,Wu C,Lisanti MP,Stuehr DJ。小窝蛋白-1与内皮一氧化氮合酶还原酶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催化的后果。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8月28日;273(35):22267–2227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enema VJ、Ju H、Zou R、Venema RC。骨骼肌中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与小窝蛋白-3的相互作用。新型小窝蛋白支架/抑制结构域的鉴定。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11月7日;272(45):28187–2819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enman JE、Chao DS、Gee SH、McGee AW、Craven SE、Santillano DR、Wu Z、Huang F、Xia H、Peters MF等。一氧化氮合酶与突触后密度蛋白PSD-95和由PDZ结构域介导的α1-合成滋养蛋白的相互作用。单元格。1996年3月8日;84(5):757–76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ristopherson KS,Hillier BJ,Lim WA,Bredt DS.PSD-95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二价神经元NO合成酶PDZ结构域组装三元复合物。生物化学杂志。1999年9月24日;274(39):27467–2747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epens J,Cuppen E,Wieringa B,Hendriks W。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PDZ基序与-G(D,E)XV*羧基末端序列结合。FEBS信函。1997年6月2日;409(1):53–5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tricker NL、Christopherson KS、Yi BA、Schatz PJ、Raab RW、Dawes G、Bassett DE、Jr、Bredt DS、Li M.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的PDZ结构域识别新的C端肽序列。国家生物技术。1997年4月;15(4):336–3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ng Y、Newton DC、Robb GB、Kau CL、Miller TL、Cheung AH、Hall AV、VanDamme S、Wilcox JN、Marsden PA。RNA多样性对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的翻译具有深远影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9年10月12日;96(21):12150–1215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uang PL,Dawson TM,Bredt DS,Snyder SH,Fishman MC。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靶向性破坏。单元格。1993年12月31日;75(7):1273–128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liasson MJ、Blackshaw S、Schell MJ、Snyder SH。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选择性剪接形式:大脑中显著的功能定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7年4月1日;94(7):3396–340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ng Y,Goligorsky MS,Lin M,Wilcox JN,Marsden PA。一种新的睾丸特异性mRNA转录物,编码NH2末端截断的一氧化氮合酶。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4月25日;272(17):11392–1140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ilvagno F,Xia H,Bredt DS。神经一氧化氮合酶mu,一种在分化骨骼肌中表达的选择性剪接亚型。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5月10日;271(19):11204–1120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gee T,Fuentes AM,Garban H,Rajavashisth T,Marquez D,Rodriguez JA,Rajfer J,Gonzalez-Cadavid NF.阴茎和下尿路表达的新型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克隆。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96年9月4日;226(1):145–15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inéR,de Montellano PR。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亚型α和mu是与钙蛋白酶敏感蛋白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摩尔药理学。1998年8月;54(2):305–31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gura T、Yokoyama T、Fujisawa H、Kurashima Y、Esumi H。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结构多样性。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93年6月30日;193(3):1014–10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ujisawa H,Ogura T,Kurashima Y,Yokoyama T,Yamashita J,Esumi H。两种一氧化氮合酶mRNA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中的表达。神经化学杂志。1994年7月;63(1):140–14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enman JE,Xia H,Chao DS,Black SM,Bredt DS。通过替代转录物调节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神经科学开发。1997;19(3):224–23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olesnikov YA,Pan YX,Babey AM,Jain S,Wilson R,Pasternak GW.通过反义映射区分两种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亚型:NO对吗啡镇痛和耐受作用的相反证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7年7月22日;94(15):8220–822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issa NT、Strauss AJ、Haggerty CM、Choo EK、Chu SC、Moss J.人类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选择性剪接。细胞因子的组织特异性调节和诱导。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10月25日;271(43):27184–2718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issa NT、Yuan JW、Haggerty CM、Choo EK、Palmer CD、Moss J.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剪接变体的克隆和表征:由外显子8和9编码的一个结构域,对二聚化至关重要。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8年6月23日;95(13):7625–763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tes TE、Loesch A、Burnstock G、Clark JB。大脑和肝脏中线粒体定位的一氧化氮合酶的免疫细胞化学证据。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95年8月24日;213(3):896–90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tes TE、Loesch A、Burnstock G、Clark JB。线粒体一氧化氮合酶:氧化磷酸化的普遍调节因子?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96年1月5日;218(1):40–4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obzik L、Stringer B、Balligand JL、Reid MB、Stamler JS。骨骼肌纤维中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线粒体关系。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95年6月15日;211(2):375–38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iulivi C.线粒体产生的一氧化氮在线粒体代谢中的功能意义。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6月15日;332(第3部分):673-67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iulivi C,Poderoso JJ,Boveris A.线粒体产生一氧化氮。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5月1日;273(18):11038–1104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hafourifar P,Richter C.线粒体中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FEBS信函。1997年12月1日;418(3):291–29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atoyan A,Giulivi C.大鼠肝线粒体一氧化氮合酶的纯化和表征。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5月1日;273(18):11044–1104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iki K、Yui Y、Hattori R、Eizawa H、Kosuga K、Kawai C。细胞和膜结合型一氧化氮合酶。Jpn J药理学。1991年6月;56(2):217–2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ecker M,Walsh DT,Vane JR.激活的J774.2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微粒体钙依赖性一氧化氮合酶的表征。心血管药理学杂志。1992;20(补充12):S139–S14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min AR、Di Cesare PE、Vyas P、Attur M、Tzeng E、Billiar TR、Stuchin SA、Abramson SB。人类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和调节: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上调的证据。《实验医学杂志》。1995年12月1日;182(6):2097–210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elchiorri C、Meliconi R、Frizziero L、Silvestri T、Pulsatelli L、Mazzetti I、BorzRM、Uguccioni M、Facchini A。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体内炎症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增强和协调。大黄性关节炎。1998年12月;41(12):2165–217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hirato M、Sakamoto T、Uchida Y、Nomura A、Ishii Y、Iijima H、Goto Y、Hasegawa S.豚鼠肺Ca2+依赖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子克隆和表征。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8月1日;333(第3部分):795-79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einer CP、Lizasoain I、Baylis SA、Knowles RG、Charles IG、Moncada S.通过性激素诱导钙依赖性一氧化氮合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4年5月24日;91(11):5212–521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undberg JO、Farkas Szallasi T、Weitzberg E、Rinder J、Lidholm J、Anggåard A、Hökfelt T、Lundberg JM、Alving K.人类鼻窦中一氧化氮的高生成。自然医学。1995年4月;1(4):370–37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ndy RL、Moore PK。L-NAME、7-NI和L-NIL对角叉菜胶诱导的后肢水肿和NOS活性的影响比较。英国药理学杂志。1998年3月;123(6):1119–112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ynes WG,Noon JP,Walker BR,Webb DJ。抑制一氧化氮合成会增加健康人的血压。超级高血压杂志。1993年12月;11(12):1375–138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nsen J、Jacobsen TN、Victor RG。一氧化氮参与对人类中枢交感神经流出的强直抑制吗?高血压。1994年10月;24(4):439–44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tamler JS、Loh E、Roddy MA、Currie KE、Creager MA。一氧化氮调节健康人的基本全身和肺血管阻力。循环。1994年5月;89(5):2035–204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ees DD,Palmer RM,Schulz R,Hodson HF,Moncada 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三种抑制剂的体内外表征。英国药理学杂志。1990年11月;101(3):746–75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ees DD、Monkhouse JE、Cambridge D、Moncada S.一氧化氮和清醒小鼠内毒素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特征。英国药理学杂志。1998年6月;124(3):540–54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szlo F,Whittle BJ,Moncada S.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肠道血管损伤的时间依赖性增强或抑制。英国药理学杂志。1994年4月;111(4):1309–131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eiler N,Bolkenius FN,Knödgen B.分解代谢反应对多胺排泄的影响。生物化学杂志。1985年1月1日;225(1):219–22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iegaánski T、Kusche J、Lorenz W、Hesterberg R、Stahlknecht CD、Feussner KD。人体肠道二胺氧化酶的分布和性质及其与组胺分解代谢的相关性。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1983年3月31日;756(2):196–2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ilsson BO、Kockum I、Rosengren E.抑制二胺氧化酶可促进大鼠小肠对腐胺的吸收。炎症研究。1996年10月;45(10):513–51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u P,Wolff SP.氨基胍:一种拟用于糖尿病预防的药物在体外抑制过氧化氢酶并生成过氧化氢。生物化学药理学。1993年10月5日;46(7):1139–114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iardino I、Fard AK、Hatchell DL、Brownlee M.氨基胍抑制活性氧物种形成、脂质过氧化和氧化诱导的细胞凋亡。糖尿病。1998年7月;47(7):1114–11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ildiz G,Demiryürek AT,Sahin-Erdemli I,Kanzik I.通过鲁米诺增强化学发光法比较氨基胍、甲基胍和胍的抗氧化活性。英国药理学杂志。1998年7月;124(5):905–91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yk R,Wolff DJ。通过基于机制的灭活剂和相关抑制剂对一氧化氮合成的药理学调节。药物治疗学。1999年11月;84(2):157–17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isko TP、Moore WM、Kasten TP、Nickols GA、Corbett JA、Tilton RG、McDaniel ML、Williamson JR、Currie MG。氨基胍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选择性抑制。欧洲药理学杂志。1993年3月16日;233(1):119–12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olff DJ,Lubeskie A.氨基胍是一氧化氮合酶的一种异构体选择性、基于机制的灭活剂。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Arch Biochem Biophys。1995年1月10日;316(1):290–30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cCall TB,Feelisch M,Palmer RM,Moncada S.确定N-亚氨基乙基-L-鸟氨酸是吞噬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的不可逆抑制剂。英国药理学杂志。1991年1月;102(1):234–23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rant SK、Green BG、Stiffey-Wilusz J、Durette PL、Shah SK、Kozarich JW。人类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底物和底物类似物抑制剂的结构要求。生物化学。1998年3月24日;37(12):4174–418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olff DJ、Lubeskie A、Gauld DS、Neulander MJ。N6-亚氨基乙基-L-赖氨酸和N5-亚氨基乙基-L-鸟氨酸对一氧化氮合酶的失活和细胞一氧化氮的形成。欧洲药理学杂志。1998年6月5日;350(2-3):325–33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arvey EP、Oplinger JA、Furfine ES、Kiff RJ、Laszlo F、Whittle BJ、Knowles RG。1400W是体内外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缓慢、紧密结合和高选择性抑制剂。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2月21日;272(8):4959–496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yk R,Wolff DJ。氨基胍和L-N6-(1-亚氨基乙基)赖氨酸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失活的机制。生物化学。1998年4月7日;37(14):4844–485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erner ER、Pitters E、Schmidt K、Wachter H、Werner-Felmayer G、Mayer B。四氢生物蝶呤的4-氨基类似物作为二氢蝶啶还原酶抑制剂和大鼠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的有效蝶啶拮抗剂的鉴定。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11月15日;320(第1部分):193-19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ömmel HM、Reif A、Fröhlich LG、Frey A、Hofmann H、Marecak DM、Groehn V、Kotsonis P、La M、Köster S等。抗蝶呤作为表征四氢生物蝶呤在NO合酶中功能的工具。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12月11日;273(50):33142–3314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olff DJ、佐治亚州达托市、佐治亚洲州萨马托维奇市、佐治亚洲州坦普希克市。钙调素依赖性一氧化氮合酶。咪唑和苯基咪唑的抑制机理。生物化学杂志。1993年5月5日;268(13):9425–942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巴布BR,格里菲斯OW。一氧化氮合酶异构体选择性抑制剂的设计。当前操作化学生物。1998年8月;2(4):491–50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urfine ES、Harmon MF、Paith JE、Knowles RG、Salter M、Kiff RJ、Duffy C、Hazelwood R、Oplinger JA、Garvey EP。对人一氧化氮合酶的有效和选择性抑制。S-甲基-L-硫代瓜氨酸和S-乙基-L-硫代瓜氨酸对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的选择性抑制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4年10月28日;269(43):26677–2668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rayanan K、Spack L、McMillan K、Kilbourn RG、Hayward MA、Masters BS、Griffith OW。S-烷基-L-硫代瓜氨酸。体内具有强升压活性的一氧化氮合酶的强立体选择性抑制剂。生物化学杂志。1995年5月12日;270(19):11103–111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巴布BR,格里菲斯OW。N5-(1-亚氨基-3-丁烯基)-L-鸟氨酸。一种基于神经元同种型选择性机制的一氧化氮合酶失活剂。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4月10日;273(15):8882–888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Zhang ZG,Reif D,Macdonald J,Tang WX,Kamp DK,Gentile RJ,Shakespeare WC,Murray RJ,Chopp M.ARL 17477,一种有效且选择性的神经元NOS抑制剂,可降低大鼠大脑中动脉短暂闭塞后的梗死体积。大脑血流代谢杂志。1996年7月;16(4):599–60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Neill MJ、Murray TK、McCarty DR、Hicks CA、Dell CP、Patrick KE、Ward MA、Osborne DJ、Wiernicki TR、Roman CR等。ARL 17477是一种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在全脑缺血和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大脑研究。2000年7月21日;871(2):234–24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Iadecola C,Zhang F,Casey R,Nagayama M,Ross ME。缺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小鼠缺血性脑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延迟减轻。神经科学杂志。1997年12月1日;17(23):9157–916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gayama M,Zhang F,Iadecola C。氨基胍延迟治疗可减少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大脑血流代谢杂志。1998年10月;18(10):1107–111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oore WM、Webber RK、Jerome GM、Tjoeng FS、Misko TP、Currie MG.L-N6-(1-亚氨基乙基)赖氨酸: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选择性抑制剂。医学化学杂志。1994年11月11日;37(23):3886–38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ászlóF,Whittle BJ。异形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结肠血管渗漏的作用。欧洲药理学杂志。1997年9月3日;334(1):99–1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gen TJ、Bergmanis AA、Kramer SW、Fok KF、Schmelzer AE、Pitzele BS、Swenton L、Jerome GM、Kornmeier CM、Moore WM等。2-咪唑啉类药物是人体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有效选择性抑制剂。医学化学杂志。1998年9月10日;41(19):3675–368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nsen DW,Jr、Peterson KB、Trivedi M、Kramer SW、Webber RK、Tjoeng FS、Moore WM、Jerome GM、Kornmeier CM、Manning PT等。2-亚氨基高哌啶盐作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选择性抑制剂。医学化学杂志。1998年4月23日;41(9):1361–136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homsen LL、Scott JM、Topley P、Knowles RG、Keerie AJ、Frend AJ。选择性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体内肿瘤生长:使用新型抑制剂1400W的研究。癌症研究。1997年8月1日;57(15):3300–330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ray GM、Millar CG、Hinds CJ、Thiemermann C.选择性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可以预防内毒素引起的循环衰竭,但不能预防器官损伤/功能障碍。震惊。1998年5月;9(5):329–33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armentier S,Böhme GA,Lerouet D,Damour D,Stutzmann JM,Margaill I,Plotkine M。选择性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可预防缺血性脑损伤。英国药理学杂志。1999年5月;127(2):546–55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oarai A、Ichinose M、Sugiura H、Yamagata S、Hattori T、Shirato K。选择性iNOS抑制剂1400W可降低小鼠过敏性气道高反应性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肺药理学治疗。2000;13(6):267–27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oung RJ、Beams RM、Carter K、Clark HA、Coe DM、Chambers CL、Davies PI、Dawson J、Drysdale MJ、Franzman KW等。异取代赖氨酸和同赖氨酸的乙酰脒衍生物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抑制。生物组织医学化学快报。2000年3月20日;10(6):597–60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道森J,诺尔斯RG。人NOS亚型的微量滴定分析。方法分子生物学。1998;100:237–2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生物化学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生物化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