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RNA。2011年5月;17(5): 792–798.
数字对象标识:10.1261/rna.2658311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3078729
PMID:21398401

假基因:健康和疾病中的假功能或关键调节因子?

摘要

假基因长期以来一直被标记为“垃圾”DNA,即基因组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基因的失败拷贝。然而,最近的结果对这个绰号提出了挑战;事实上,一些假基因似乎具有调节其蛋白编码表兄妹的潜力。许多假基因远非无声的遗迹,而是转录成RNA,其中一些表现出组织特异性的激活模式。假基因转录物可以被加工成短干扰RNA,通过RNAi途径调节编码基因。另一项引人注目的发现表明,假基因能够作为微RNA诱饵调节肿瘤抑制因子和癌基因。这一发现表明,假基因在癌症进展过程中经常被解除调控,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假基因功能的真实程度。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描述了假基因对编码基因发挥作用的方式,并探讨了假基因在日益复杂的非编码RNA网络中的作用,该网络有助于正常的细胞调节。

关键词:假基因,功能性,非编码RNA,转录,RNA

简介

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一样,人类基因组中散落着各种重复元素和非编码基因。其中一个元素是假基因,它是一个原始蛋白编码基因的拙劣复制品,该基因已经失去了产生功能蛋白的能力(Mighell等人,2000年). 因为假基因不编码蛋白质,所以通常被认为是无功能的,并被标记为“垃圾DNA”。虽然一些假基因在转录上是沉默的,但其他假基因是活跃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它们的非编码转录物是细胞能量的虚假使用,还是被细胞利用来调节编码基因(巴拉基列夫和阿亚拉2003). 鉴于最近大量证据表明长非编码RNA在调节基因组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个问题尤其相关(Mattick和Makunin 2006;Guttman等人,2009年;Caley等人,2010年).

假基因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产生。编码基因中阻止基因转录或翻译的自发突变(图1A)导致“单一”假基因的形成(Zhang等人,2010年). 重复的假基因是通过串联复制或不均匀交叉产生的(Mighell等人,2000年). 由于启动子或增强子的丢失或诸如移码或提前终止密码子等破坏性突变,这些重复基因失去了其蛋白编码潜力(图1B). 然而,它们确实倾向于保留其特有的内含子-外显子结构。相反,当mRNA转录物被反转录并整合到基因组的新位置时,会产生反转录或“加工”假基因(PP)(图1C)因此,它们通常不包含内含子(Maestre等人,1995年;D'Errico等人,2004年). PPs的其他共同特征是其多聚A区和假基因两端的直接重复(Maestre等人,1995年;D'Errico等人,2004年). mRNAs向基因组的逆转录转座子似乎由长散布的核元素1(L1)介导(Esnault等人,2000年;Ding等人,2006年),并且产生的PP的转录活性取决于整合事件是否发生在另一个启动子附近(Zheng等人,2007年). 人类基因组中经过处理的假基因集合仅由10%的编码基因产生(Ohshima等人,2003年;Zhang等人,2003年). 高表达的看家基因更有可能产生PPs,其他高转录的短RNA也是如此(Gonçalves等人,2000年). 少数编码核糖体蛋白的基因占人类PPs的约20%,就是一个例证(Zhang等人,2002年).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792fig1.jpg

假基因的类型。(A类)现有基因的突变产生单一假基因。(B类)复制的假基因在复制基因突变后产生。(C类)mRNA逆转录到cDNA,然后逆转录到基因组DNA,导致产生加工假基因。填充框代表外显子;开盒代表内含子;X代表一种破坏蛋白质编码潜能的致残突变。

1977年,雅克及其同事发现了5S rRNA基因编码的一个版本,该版本虽然被截断,但仍与活性基因保持同源,于是创造了“假基因”一词非洲爪蟾(Jacq等人,1977年).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以零星的方式发现了假基因(Mighell等人,2000年). 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加速,加上重大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产生了一系列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从而可以对假基因的流行进行更彻底的分析(Ohshima等人,2003年;Torrents等人,2003年;Zhang等人,2003年). 值得注意的是,假基因几乎和编码基因一样多,预测范围从10000到20000个人类假基因(Zhang和Gerstein 2004). 大多数人类假基因是PPs(Ohshima等人,2003年;Torrents等人,2003年;Zhang等人,2003)而人类基因组中单一假基因的数量小于100(Zhang等人,2010年). 假基因存在于广泛的物种中,包括植物(Loguercio和Wilkins 1998;2006年贝诺维和干旱),细菌(Ochman和Davalos 2006年)[虽然它们在单细胞生物中数量不多(劳伦斯等人,2001年)],昆虫(Ramos-Onsins和Aguadé1998;Harrison等人,2003年)和线虫(Harrison等人,2001年)但在哺乳动物中数量特别多(Zhang和Gerstein 2004).

假基因的进化与保护

假基因有时被认为代表“中性序列”,其中积累的突变既不支持也不反对(Li等人,1981年). 然而,这个前提依赖于假基因在功能上是惰性的假设。最近有证据表明,一些假基因具有功能活性,因此,研究它们的进化和保守性可以支持其功能作用,并有助于深入了解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同义替代率(KA类/K(K)S公司)是对DNA序列中同时改变氨基酸序列的突变比例的测量;它通常用于评估序列是否受到进化约束(赫斯特2002;Torrents等人,2003年). 最近有报道(有关审查,请参阅巴拉基列夫和阿亚拉2003)同义点突变的发生频率远高于果蝇Est-6假基因(Balakirev等人,2003年). 在鸡中,已经观察到IglV病毒IghV型假基因,“编码”序列中包含的终止密码子数量远低于随机发生核苷酸替换时的预期值;此外,由点突变引入的大多数终止密码子随后被“纠正”,并通过同一密码子内的进一步点突变而消除(Rothennfuh等人,1995年). 这一特征在V(V)H(H)小鼠中的假基因(Schiff等人,1985年),可能表明一些假定的假基因实际上是蛋白质编码的,或者开放阅读框的保存在涉及体细胞基因重排的假基因的任何假定功能中起作用(巴拉基列夫和阿亚拉2003).

最近的一份报告描述了PTENP1公司序列同源性超过95%的假基因PTEN公司编码基因(Poliseno等人,2010年). 下面将进一步详细讨论这种模式和高度保护的功能含义。

假基因逐渐积累突变,突变的数量可以给我们估计其年龄。令人惊讶的是,旧大陆灵长类中Alu元素的出现恰逢约4000万年前处理假基因生成和随后灵长类辐射的高峰(Ohshima等人,2003年;Zhang等人,2003年). 还观察到不同物种间的假基因保护。对恒河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扩展II类区域的分析显示,发现两个假基因与人类HIV TAT特异性因子-1-样和锌指样假基因同源,这表明进化保守性(Sudbrak等人,2003年). 波德拉哈及其同事的调查(Podlaha和Zhang 2004)证明了马科林1-p1假基因在整个基因组中是保守的小家鼠锡金小鼠菌株。这促使对人和小鼠之间保守的假基因进行全基因组调查,其中人类假基因及其亲本基因与相应的小鼠同源基因及其假基因进行了比较(Svensson等人,2006年). 有趣的是,许多被检测的假基因在其与亲本基因共享的调控区域内几乎没有突变,这可能表明这些调控区域对假基因很重要,并且假基因可能具有功能。在所检测的基因和假基因组中,序列分析表明,其中30个代表在小鼠和人类中都存在的假基因,并且在两个物种分化之前出现。对转录的人类假基因的比较表明,恒河猴保守了约50%,但小鼠只有3%(Khachane和Harrison 2009年). 对这些假基因的分析表明,尽管KA类/K(K)S公司指示非编码RNA的替代率、GC水平和这些假基因的突变率相对于它们周围的基因间区域受到限制(Khachane和Harrison 2009年). 一些伪基因表现出序列保守性的集体证据表明,它们在宿主生物中具有潜在的功能作用。

假基因转录

大多数假基因失去转录能力,要么是因为其启动子发生突变,要么(在PPs的情况下)整合到基因组的沉默区域。伪基因转录的精确测量因其与亲本基因的相似性而变得复杂(Ruud等人,1999年;Harper等人,2003年). 然而,有许多转录的假基因的例子,包括用于肿瘤抑制剂的假基因PTEN公司(其转录本比父基因多)(Fujii等人,1999年),肾上腺类固醇羟化酶P450c21A页(Bristow等人,1993年),人类白细胞干扰素(Goeddel等人,1981年),GAPDH公司(Tso等人,1985年),葡萄糖脑苷酶(Sorge等人,1990年)、和10月4日(Redshaw和Straine 2010). 微阵列技术允许在更大范围内分析假基因转录。估计转录的人类假基因的比例从2%到20%不等(Yano等人,2004年;Harrison等人,2005年;Zheng等人,2005年,2007).

研究跨组织和细胞系的转录模式可以深入了解潜在的功能。其他非编码RNA表现出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也被证明具有功能性作用,包括反义RNA(Dahary等人,2005年;Katayama等人,2005年)、基因间转录物和长非编码RNA(Bertone等人,2004年;Cheng等人,2005年;Guttman等人,2009年)和miRNA(张2008). 在基因组ENCODE区域的转录调查中,发现有14个假基因被转录(Zheng等人,2007年). 其中五种仅在睾丸中转录,另外四种在睾丸和其他组织中也很活跃(Zheng等人,2007年). 这种转录模式与先前的结果一致,表明睾丸特异性假基因转录可能具有生物学意义(Kleene等人,1998年;Reymond等人,2002年). 也有几个假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不同于其亲本基因的例子(Olsen和Schechter 1999年;Elliman等人,2006年).

假基因表达的特定变化也可能发生在不同的生理条件下,包括糖尿病等疾病(Chiefari等人,2010年)和癌症(Suo等人,2005年;Zou等人,2009年;Poliseno等人,2010年). 在其他生物体中也观察到动态假基因转录的例子。稳健的假基因转录已在麻风分枝杆菌麻风病原体,在感染过程中特定转录物的水平不同(铃木等人,2006年). 压力诱导拟南芥导致许多基因和假基因表达的改变(Zeller等人,2009年).

假基因的转录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所使用的启动子。一些人有自己的启动子,而其他人使用附近基因的启动子(Harrison等人,2005年;Vinckenbosch等人,2006年). 加工后的假基因在启动子活性方面主要取决于其整合位点。因此,假基因与其亲本基因之间转录模式的差异不一定反映功能作用,而可能仅仅是由新启动子驱动的结果。如果后者是真的,那么人们可以预测转录假基因的行为在进化上是中性的(甚至可以选择反对来保存细胞能量)。对保守转录假基因的分析表明,在数百万年的灵长类进化过程中,约50%的假基因确实是保守的(尽管在距离人类更遥远的物种之间,如啮齿动物之间,保守的物种要少得多)(Khachane和Harrison 2009年). 一些假基因的转录是组织特异性的、动态的,并且已经维持了数千年,这表明它们的转录物可能在细胞中发挥一些功能作用。然而,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功能实验来测试假基因及其转录物是否具有直接的积极作用。

伪基因功能的证据

许多多细胞生物似乎保留了假基因的存在,并对序列本身施加了限制。另一方面,各种单细胞生物主动排出已被伪基因化的基因(Kuo和Ochman,2010年). 那么,问题仍然是,哺乳动物和其他复杂生物体在保留和包容失去蛋白质编码潜力的基因方面的潜在益处是什么?假基因的一个拟议功能是作为遗传多样性的来源,例如在产生抗体或抗原变异中(巴拉基列夫和阿亚拉2003). 然而,正是在非编码RNA的背景下,假基因提供了潜在的更具活力的机制来调节正在进行的核过程。在过去的十年中,基因表达和核功能的调控出现了新的复杂性。许多非编码RNA,包括长RNA和短RNA,已被证明调节细胞内的各种过程。由一些假基因产生的非编码RNA也似乎使用了各种迷人的机制来控制基因功能。

有证据表明,假基因和它们的亲本基因形成了可以相互影响的调控对。ATP-结合盒(ABC)转运蛋白假基因的特异性敲除ABCC6P1型导致ABCC6公司信使核糖核酸(Piehler等人2008).10月4日是一种多潜能相关转录因子,有几个已知的假基因。假性基因转录本的过度表达(10月4日P1)在刺激增殖的同时抑制间充质干细胞分化(Lin等人,2007年). 观察到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BRAF公司假基因转录与BRAF公司甲状腺乳头状癌进展过程中的突变(Zou等人,2009年). 强制转录BRAF公司假基因刺激MAP激酶信号传导,在培养基中转化NIH3T3细胞,并在裸鼠中诱导肿瘤(Zou等人,2009年). 令人惊讶的是,Xist非编码RNA可能是通过一种称为蛋白质编码祖先的假基因化进化而来的,它通过覆盖哺乳动物中不活跃的X染色体并介导表观遗传抑制来调节剂量补偿长x3(Duret等人,2006年).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假设反义假基因转录物可以与义基因转录物结合来调节表达水平(图2A) (麦卡里和里格斯1986). 这种机制的例子现已报道。RNA反义的敲除10月4日假基因导致两者的水平明显升高10月4日和它的两个假基因(霍金斯和莫里斯2010).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同时转录(无操作系统)和同一神经元中的相关假基因静水椎实螺(蜗牛的一种)导致两条链之间形成双链并减少nNOS翻译(Korneev等人,1999年).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792fig2.jpg

假基因功能的潜在机制。(A类)假基因产生的反义RNA可以与同源编码基因的义链mRNA结合,从而抑制翻译或导致siRNA的形成,从而抑制编码基因的表达。(B类)同样,siRNA可以从折叠假基因转录物中的发夹结构生成。(C类)来自编码基因及其同源假基因的RNA可以竞争反式-作用稳定性因子和miRNA的降解。当假基因转录物的水平改变时,这反过来影响编码基因mRNA的稳定性,从而影响表达水平。

在两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中,发现在小鼠卵母细胞中,许多假基因转录物的一部分被加工成小干扰RNA(siRNAs)(Tam等人,2008年;Watanabe等人,2008年). 这些siRNAs要么来自具有内部二级结构的假基因(图2B)或来自由正反义转录物组成的dsRNA(观察到伪基因-假基因和伪基因-编码mRNA组合)。Dicer(一种产生siRNA所必需的蛋白质)的丢失导致假基因衍生siRNA水平的降低,以及与siRNA序列同源的编码基因mRNA水平的增加(Tam等人,2008年;Watanabe等人,2008年). 这表明dsRNA产生的siRNA能够抑制基因表达。例如,从Au76(澳大利亚)假基因RNA能够抑制父代编码基因的表达距离1(Watanabe等人,2008年). 检测到几个与组蛋白脱乙酰酶复合物序列相似的siRNA,巴格达1(Tam等人,2008年). 所有的siRNA序列都来自一系列巴格达1假基因(没有来自巴格达1基因本身),但在Dicer基因敲除后巴格达1mRNA增加,表明编码基因受基于RNA诱导沉默复合物(RISC)的过程调控。在另一种情况下,siRNA是由在第4页第1页一个同源性为90%的假基因产生的mRNA和反义RNA(Watanabe等人,2008年). 这种配对产生的siRNAs似乎抑制了第4r1页基因。对一种水稻进行的类似调查表明,一小部分假基因在与编码基因或同源假基因转录物配对后被转录并加工成siRNAs(Guo等人,2009年). 这些发现表明了反义转录物可能的作用机制。然而,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是否存在类似的过程尚待观察。

一些研究小组提出,假基因可能会干扰调节信使核糖核酸稳定性的因素(Hirotsune等人,2003年;Piehler等人,2008年;Chiefari等人,2010年). 已知给定mRNA的稳定性取决于顺式-动作序列及其与反式-作用分子(罗斯1996). 如果假基因和父代编码基因有相似之处顺式-表演序列,那么他们可能会为了同样的目的而竞争反式-作用元件(图2C). 因此,假基因转录的调节变化可能导致编码基因mRNA稳定性的改变,从而导致表达的改变。这样的角色是为印记马科林1-p1假基因对印迹亲本基因表达的调控马科林-1(Hirotsune等人,2003年). 减少马科林-p1RNA导致小鼠蛋白编码基因的mRNA下降,并导致显著的疾病表型(Hirotsune等人,2003年). 然而,这一发现仍然存在争议,因为随后的研究表明,假基因实际上是转录沉默的,并且两个基因都没有印记(格雷等人,2006年). 高迁移率组A1(HMGA1)蛋白的产生减少可导致胰岛素受体的放松调节(INSR公司)基因与2型糖尿病的后续发展(Brunetti等人,2001年). 在两名最近接受测试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HMGA1的低水平也与HMGA1假基因的高水平相关(HMGA1-p型)信使核糖核酸(Chiefari等人,2010年). 击倒HMGA1-p型RNA导致部分恢复HMGA1型mRNA水平,表明这两个转录物可能竞争反式-作用稳定系数。

miRNAs是一类影响mRNA稳定性的非编码RNA。它们的特异性和功能由与靶点的碱基配对介导(主要在3′UTR);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导致mRNA降解,从而降低表达水平(巴特尔2009;Guo等人,2010年). 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基因-假基因对被相同的miRNAs共同调控(Poliseno等人,2010年).PTEN公司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在癌症出现时,常在一个等位基因处发生突变(而野生型在第二个等位蛋白处)(Salmena等人,2008年). PTEN的剂量影响癌症的严重性和易感性(Alimonti等人,2010年). 因此,保持PTEN蛋白的精确水平对预防肿瘤发生至关重要。PTENP1公司,一个假基因PTEN公司抑癌基因,高水平转录(Fujii等人,1999年). 如上所述PTENP1公司3′UTR与PTEN公司(Poliseno等人,2010年). 许多miRNAs能够在基因和假基因上靶向该区域。击倒PTENP1公司转录本导致PTEN公司mRNA和蛋白质及生长抑制;相反,用3′UTR转染细胞PTENP1公司引起PTEN公司要增加的表达式(Poliseno等人,2010年). 这表明PTENP1公司假基因充当“miRNA诱饵”,与miRNA结合,从而降低miRNA的有效细胞浓度,从而允许PTEN公司以逃避miRNA-介导的抑制。之间的功能链接PTEN公司/PTENP1公司这对数据与前列腺癌样本中它们的水平经常相关的发现是一致的,并且局部缺失包含PTENP1公司在散发性结肠癌病例中频繁发生(Poliseno等人,2010年). 癌基因之间也显示出类似的关系克拉斯及其假基因KRASP1公司(Poliseno等人,2010年). 有趣的是HMGA1-p型假基因破坏稳定HMGA1型mRNA依赖于3′UTR区(Chiefari等人,2010年),表明阳性和阴性稳定因子都能够与基因和假基因的非翻译区竞争性相互作用,以调节表达输出。

结论

解释假基因功能实验的结果时必须谨慎。在某些情况下,看似未翻译的假基因实际上可以为截断的蛋白质编码(Kandouz等人,2004年;Zhang等人,2006年).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些假基因可以对其蛋白编码的近亲产生调节作用。这种功能似乎是由活性假基因产生的非编码RNA介导的。虽然并非所有的假基因(或甚至所有转录的假基因)都具有生物功能,但如果假基因的形成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调控益处,那么这种效应很可能是保守的。在寻求理解健康和疾病生物学的过程中,假性基因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以至于商用微阵列中常常缺少假性基因探针。有证据表明,假基因在疾病中被解除了调控,而且假基因的解除调控确实会导致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假基因是无功能遗骸的态度正在慢慢改变。随着负担得起的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出现,转录组学的研究,尤其是假基因(和其他转录的非编码元件)的研究应该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在未来十年中,假基因功能的范围和机制应该会变得更加清楚。

致谢

R.C.P.由Action Medical Research资助;D.P.C.由Dunhill Medical Trust的拨款支持。我们还感谢癌症和脊髓灰质炎研究基金和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财政支持。

脚注

文章在印刷前在线发布。文章和发布日期为http://www.rnajournal.org/cgi/doi/10.1261/rna.2658311.

参考文献

  • Alimonti A、Carracedo A、Clohessy JG、Trotman LC、Nardella C、Egia A、Salmena L、Sampieri K、Haveman WJ、Brogi E等,2010年。铂剂量的细微变化决定了癌症的易感性.自然基因 42: 454–45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lakirev ES,Ayala FJ 2003年。假基因:它们是“垃圾”还是功能性DNA? 年度版次Genet 37: 123–151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lakirev ES、Chechetkin VR、Lobzin VV、Ayala FJ,2003年。黑腹果蝇β-酯酶基因簇的DNA多态性.遗传学 164: 533–544[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rtel DP 2009年。MicroRNAs:目标识别和调节功能.单元格 136: 215–233[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enovoy D,Drouin G,2006年。拟南芥基因组中的加工假基因、加工基因和自发突变.J摩尔进化 62: 511–522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erton P、Stolc V、Royce T、Rozowsky J、Urban A、Zhu X、Rinn J、Tongprasit W、Samanta M、Weissman S等,2004年。利用基因组拼接阵列对人类转录序列进行全局识别.科学类 306: 2242–2246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istow J、Gitelman SE、Tee MK、Staels B、Miller WL,1993年。人P450c21A“假基因”的丰富肾上腺特异性转录.生物化学杂志 268:12919–1292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unetti A、Manfioletti G、Chiefari E、Goldfine ID、Foti D 2001。高迁移率族蛋白HMGI(Y)对人胰岛素受体基因的转录调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J 15: 492–500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aley D、Pink R、Trujillano D、Carter D,2010年。长非编码RNA、染色质和发育.科学世界杂志 10:90–102[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eng J、Kapranov P、Drenkow J、Dike S、Brubaker S、Patel S、Long J、Stern D、Tammana H、Helt G等,2005年。5核苷酸分辨率下10条人类染色体的转录图谱.科学类 308: 1149–1154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iefari E、Iiritano S、Paonessa F、Le Pera I、Arcidiacono B、Filocamo M、Foti D、Liebhaber SA、Brunetti A,2010年。假性基因介导的HMGA1转录后沉默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国家公社 1: 1–7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ahary D、Elroy-Stein O、Sorek R,2005年。自然发生的反义:转录泄漏还是真正的重叠? 基因组研究 15: 364–36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Errico I,Gadaleta G,Saccone C 2004。后生动物中的假基因:起源和特征.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学简介 : 157–167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丁伟,林林,陈波,戴杰2006。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的L1元件、加工假基因和逆转录基因.IUBMB寿命 58: 677–685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uret L、Chureau C、Samain S、Weissenbach J、Avner P,2006年。通过蛋白编码基因的假基因化在正常人中进化出的Xist RNA基因.科学类 312: 1653–1655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lliman SJ、Wu I、Kemp DM,2006年。Dppa3衍生逆转录基因的成人组织特异性表达代表多能干细胞起源的出生后转录物.生物化学杂志 281:16–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snault C、Maestre J、Heidmann T 2000。人类LINE反转录转座子产生加工假基因.自然基因 24: 363–367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ujii GH、Morimoto AM、Berson AE、Bolen JB,1999年。PTEN/MMAC1假基因的转录分析.癌基因 18: 1765–1769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oeddel DV、Leung DW、Dull TJ、Gross M、Lawn RM、McCandliss R、Seeburg PH、Ullrich A、Yelverton E、Gray PW 1981。八种不同克隆人白细胞干扰素cDNA的结构.自然 290:20–2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onçalves I,Duret L,Mouchiroud D 2000。产生反转录假基因的人类基因的性质和结构.基因组研究 10: 672–67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ray TA、Wilson A、Fortin PJ、Nicholls RD,2006年。假定的功能Mkrn-p1型假基因既不表达也不印记,也不在反式.国家科学院程序 103: 12039–12044[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郭X,张Z,格斯坦MB,郑D,2009。源于假基因的小RNA:顺式-或反式-表演? 公共科学图书馆计算生物学 5:e1000449 doi:10.1371/journal.pcbi.1000449[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uo H,Ingolia NT,Weissman JS,Bartel DP 2010。哺乳动物microRNA主要作用于降低靶mRNA水平.自然 466: 835–840[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uttman M、Amit I、Garber M、French C、Lin M、Feldser D、Huarte M、Zuk O、Carey B、Cassady J等人,2009年。染色质特征揭示了哺乳动物中超过1000个高度保守的大型非编码RNA.自然 458: 223–22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哈珀LV,希尔顿AC,琼斯AF 2003。无假基因扩增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apd)的RT-PCR.分子细胞探针 17: 261–265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rrison PM、Echols N、Gerstein MB,2001年。挖掘死亡基因:秀丽隐杆线虫基因组中假基因群体特征分析.核酸研究 29: 818–830[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rrison PM、Milburn D、Zhang Z、Bertone P、Gerstein M,2003年。黑腹果蝇基因组中假基因的鉴定.核酸研究 31: 1033–103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rrison PM、Zheng D、Zhang Z、Carriero N、Gerstein M,2005年。人类基因组中转录处理的假基因:一种缺乏蛋白质编码能力的表达逆转录序列的中间形式.核酸研究 33: 2374–2383[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霍金斯PG,莫里斯KV 2010。Oct4-假基因5长非编码RNA反义对Oct4转录的调控.Transcr公司 1: 165–17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irotsune S、Yoshida N、Chen A、Garrett L、Sugiyama F、Takahashi S、Yagami K、Wynshaw Boris A、Yoshiki A 2003。一个表达的假基因调节其同源编码基因的信使RNA稳定性.自然 423: 91–96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赫斯特LD 2002。这个K(K)一个/K(K)s比率:诊断序列进化的形式.趋势基因 18:486网址:10.1016/S0168-9525(02)02722-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acq C、Miller J、Brownlee G,1977年。非洲爪蟾5S DNA的假基因结构.单元格 12: 109–120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andouz M、Bier A、Carystinos GD、Alaoui-Jamali MA、Batist G 2004。连接蛋白43假基因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并抑制生长.癌基因 23: 4763–4770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atayama S、Tomaru Y、Kasukawa T、Waki K、Nakanishi M、Nakamura M、Nishida H、Yap CC、Suzuki M、Kawai J等人,2005年。哺乳动物转录组中的反义转录.科学类 309: 1564–1566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hachane AN,Harrison PM 2009年。评估选择中保守转录假基因的基因组证据.BMC基因组学 10:435网址:10.1186/1471-2164-10-43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leene KC、Mulligan E、Steiger D、Donohue K、Mastrangelo MA 1998年。编码Poly(A)binding protein(Pabp2)睾丸特异性亚型的小鼠基因是一种表达的逆转录子:在生精细胞中的基因表达促进了新基因的产生.J摩尔进化 47: 275–281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orneev SA,Park JH,O'Shea M,1999年。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的神经表达被NOS假基因转录的反义RNA抑制.神经科学 19: 7711–7720[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uo CH,Ochman H,2010年。细菌假基因的消亡动力学.公共科学图书馆-基因 6:e1001050 doi:10.1371/journal.pgen.1001050[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wrence JG、Hendrix RW、Casjens S 2001。细菌基因组中的假基因在哪里? 微生物趋势 9: 535–540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i WH,Gojobori T,Nei M 1981年。作为中性进化范式的假基因.自然 292: 237–239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in H、Shabbir A、Molnar M、Lee T,2007年。一种新型小鼠Oct4假基因表达介导的干细胞调节功能.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 355: 111–116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oguercio LL,Wilkins TA 1998年。hmg-coA-还原酶假基因的结构分析:影响异源四倍体棉花hmgr基因家族的进化过程.当前基因 34: 241–249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梅斯特里·J、切尼奥·T、谢林·O、海德曼·T,1995年。人类细胞中的信使核糖核酸逆转录:经过处理的假基因形成.欧洲工商管理硕士J 14: 6333–633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ttick J,Makunin I,2006年。非编码RNA.人类分子遗传学 15:R17–R2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cCarrey JR,Riggs AD 1986年。决定因子-抑制剂对作为发育阈值设定机制:假基因的一种可能功能.国家科学院程序 83: 679–683[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ighell AJ、Smith NR、Robinson PA、Markham AF 2000。脊椎动物假基因.FEBS信函 468: 109–114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chman H,Davalos LM,2006年。细菌基因组的性质和动力学.科学类 311: 1730–1733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hshima K、Hattori M、Yada T、Gojobori T、Sakaki Y、Okada N,2003年。全基因组筛查表明,祖先灵长类中特定L1亚科可能突然形成加工假基因和Alu重复序列.基因组生物学 4:R74 doi:10.1186/gb-2003-4-11-R74[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lsen MA,Schechter LE 1999年。人5-HT7受体假基因的克隆、mRNA定位及进化保护.基因 227: 63–69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iehler AP、Hellum M、Wenzel JJ、Kaminski E、Haug KB、Kierulf P、Kaminsbi WE 2008。人类ABC转运蛋白假基因家族:转录和基因假基因干扰的证据.BMC基因组学 9:165个doi:10.1186/1471-2164-9-16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odlaha O,Zhang J 2004。转录假基因Makorin1-p1在小鼠体内的非中性进化.分子生物学进化 21: 2202–2209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oliseno L、Salmena L、Zhang J、Carver B、Haveman WJ、Pandolfi PP 2010。基因和假基因mRNA的编码无关功能调节肿瘤生物学.自然 465: 1033–103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amos-Onsins S,AguadéM,1998年。果蝇Cecropin多基因家族的分子进化。功能基因与假基因.遗传学 150: 157–171[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edshaw Z,菌株AJ 2010。人类造血干细胞表达Oct4假基因,并且缺乏启动Oct4启动子驱动的基因表达的能力.J生物识别阴性结果 9:2 doi:10.1186/1477-5751-9-2[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eymond A、Marigo V、Yaylaoglu MB、Leoni A、Ucla C、Scamova N、Caccioppoli C、Dermitzakis ET、Lyle R、Banfi S等,2002年。小鼠21号染色体基因表达图谱.自然 420: 582–586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罗斯J 1996。高等真核生物信使RNA稳定性的控制.趋势Genet 12: 171–175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othenfluh HS,Blanden RV,Steele EJ 1995。V基因的进化:功能种系基因和假基因的DNA序列结构.免疫遗传学 42: 159–171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uud P、Fodstad O、Hovig E,1999年。一种新的细胞角蛋白19假基因的鉴定,该假基因可能干扰用于检测微转移肿瘤细胞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国际癌症杂志 80: 119–125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lmena L,Carracedo A,Pandolfi PP 2008。PTEN抑瘤原理.单元格 133: 403–414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iff C,Milili M,Fougereau M 1985年。功能基因和假基因的组织结构相似,可能同样有助于IgVHII家族广泛的抗体多样性.欧洲工商管理硕士J 4: 1225–1230[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orge J,Gross E,West C,Beutler E,1990年。正常人和Gaucher病患者葡萄糖脑苷酶假基因的高水平转录.临床研究杂志 86:1137–1141[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udbrak R、Reinhardt R、Hennig S、Lehrach H、Günther E、Walter L,2003年。恒河猴延伸MHCⅡ类区域的比较与进化分析.免疫遗传学 54: 699–704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索庚,韩杰,王旭,张杰,赵毅,戴杰2005。癌症中转录了Oct4假基因.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 337: 1047–1051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铃木K、中田N、邦PD、石井N、牧野M,2006年。假基因在麻风分枝杆菌中的高水平表达.FEMS微生物快报 259: 208–214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斯文森?,阿维斯塔德L,拉格格伦J,2006。生物功能假基因的全基因组调查.公共科学图书馆计算生物学 2:e46 doi:10.1371/journal.pcbi.0020046[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am OH、Aravin AA、Stein P、Girard A、Murchison EP、Cheloufi S、Hodges E、Anger M、Sachidandandam R、Schultz RM等人,2008年。假基因衍生小干扰RNA调节小鼠卵母细胞基因表达.自然 453: 534–53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orrents D、Suyama M、Zdobnov E、Bork P,2003年。人类假基因的全基因组调查.基因组研究 13: 2559–256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so JY,Sun XH,Kao TH,Reece KS,Wu R 1985年。大鼠和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cDNA的分离和鉴定:基因的基因组复杂性和分子进化.核酸研究 13: 2485–2502[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inckenbosch N,Dupanloup I,Kaessmann H,2006年。人类基因组中逆转录基因拷贝的进化命运.国家科学院程序 103: 3220–322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tanabe T、Totoki Y、Toyoda A、Kaneda M、Kuramochi-Miyagawa S、Obata Y、Chiba H、Kohara Y、Kono T、Nakano T等,2008年。来自天然形成的dsRNAs的内源性siRNAs调节小鼠卵母细胞中的转录物.自然 453: 539–543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ano Y、Saito R、Yoshida N、Yoschiki A、Wynshaw-Boris A、Tomita M、Hirotsune S,2004年。表达假基因作为ncRNA的新作用:调节其同源编码基因的mRNA稳定性.分子医学杂志 82: 414–422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Zeller G、Henz SR、Widmer CK、Sachsenberg T、Rätsch G、Weigel D、Laubinger S,2009年。利用全基因组拼接阵列分析胁迫诱导拟南芥转录组的变化.J工厂 58:1068–108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张C 2008。微RNA组学:一种新兴的疾病生物学方法.基因组学杂志 33: 139–147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Zhang Z,Gerstein M 2004。人类基因组中假基因的大规模分析.当前操作基因开发 14: 328–335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Zhang Z,Harrison P,Gerstein M,2002年。人类基因组中2000多个核糖体蛋白假基因的鉴定与分析.基因组研究 12: 1466–1482[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Zhang Z,Harrison PM,Liu Y,Gerstein M 2003。保存了数百万年的进化史:人类基因组中加工假基因的综合目录.基因组研究 13: 2541–255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Zhang J,Wang X,Li M,Han J,Chen B,Wang B,Dai J,2006年。NANOGP8是一种在癌症中表达的逆转录基因.FEBS J公司 273: 1723–1730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Zhang ZD,Frankish A,Hunt T,Harrow J,Gerstein M,2010年。单一假基因的鉴定和分析: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历史和当代基因丢失.基因组生物学 11:R26 doi:10.1186/gb-2010-11-3-R26[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Zheng D、Zhang Z、Harrison PM、Karro J、Carriero N、Gerstein M,2005年。人类22号染色体的整合假基因注释:转录证据.分子生物学杂志 349: 27–45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Zheng D、Frankish A、Baertsch R、Kapranov P、Reymond A、Choo SW、Lu Y、Denoeud F、Antonarakis SE、Snyder M等,2007年。ENCODE区域中的假基因:共识注释、转录分析和进化.基因组研究 17: 839–851[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Zou M、Baitei EY、Alzahrani AS、Al-Mohanna F、Farid NR、Meyer B、Shi Y,2009年。甲状腺肿瘤中BRAF假基因激活MAP激酶.肿瘤形成 11: 57–6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核糖核酸由以下人员提供RNA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