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EMBO J。1999年6月1日;18(11): 2991–3006.
数字对象标识:10.1093/emboj/18.11.2991年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1171381项目
PMID:10357812

通过与线粒体外膜蛋白的PDZ结构域的相互作用,将一种交替剪接形式的突触janin 2招募到线粒体。

摘要

突触体结合蛋白1是一种在神经末梢高度富集的肌醇5'-磷酸酶,推测在突触小泡的再循环中发挥作用。我们之前描述过突触janin 2,它更广泛地表达为多种交替剪接形式。在这里,我们鉴定并表征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外膜蛋白OMP25,该蛋白具有一个PDZ结构域,该结构域特异性地结合到突触素2A的C末端的独特基序。该基序由突触素2A特异的外显子序列编码。OMP25mRNA在大鼠组织中广泛表达。OMP25通过C端跨膜区域定位于线粒体外膜,PDZ结构域面向细胞质。OMP25的过度表达导致转染细胞中线粒体的核周聚集。这种作用是通过线粒体外膜上突触素2A的强制表达来模拟的,但不是通过缺乏肌醇5'-磷酸酶结构域的突触素2A突变体来模拟的。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证据,证明OMP25介导突触janin 2A向线粒体的募集,突触jani 2A对肌醇磷脂的调节可能在维持线粒体的细胞内分布中发挥作用。

全文

本文全文可作为PDF格式(365K)。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Ball EH,Singer SJ。线粒体与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的微管有关,而与中间丝无关。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2年1月;79(1):123–12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uerfeind R、Takei K、De Camilli P.Amphiphysin I与包被内吞中间产物相关,并在神经末梢经历刺激依赖性去磷酸化。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12月5日;272(49):30984–3099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erger KH、Sogo LF、Yaffe MP.Mdm12p,线粒体遗传所需的一种成分,在芽殖酵母和分裂酵母之间保守。细胞生物学杂志。1997年2月10日;136(3):545–55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oldogh I,Vojtov N,Karmon S,Pon LA。萌发酵母中线粒体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两个完整的线粒体外膜蛋白Mmm1p和Mdm10p。细胞生物学杂志。1998年6月15日;141(6):1371–138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adford MM。一种利用蛋白质-染料结合原理快速、灵敏地定量微克蛋白质的方法。分析生物化学。1976年5月7日;72:248–2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urgess SM、Delannoy M、Jensen RE。MMM1编码一种对建立和维持酵母线粒体结构至关重要的线粒体外膜蛋白。细胞生物学杂志。1994年9月;126(6):1375–139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ameron PL,Südhof TC,Jahn R,De Camilli P.突触素与转铁蛋白受体的克隆化:对突触囊泡生物发生的影响。细胞生物学杂志。1991年10月;115(1):151–16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ao H,Garcia F,McNiven MA。哺乳动物细胞中动力蛋白亚型的差异分布。分子生物学细胞。1998年9月;9(9):2595–260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o KO,Hunt CA,Kennedy MB。大鼠脑突触后密度分数包含果蝇椎间盘的同源物——大肿瘤抑制蛋白。神经元。1992年11月;9(5):929–9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leves AE、Novick PJ、Bankaitis VA。SAC1基因突变抑制了酵母高尔基体和酵母肌动蛋白功能的缺陷。细胞生物学杂志。1989年12月;109(第6部分第1部分):2939–295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ouchman JR,Rees DA。成纤维细胞中的细胞器-细胞骨架关系:运动和生长阶段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欧洲细胞生物学杂志。1982年4月;27(1):47–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remona O,De Camili P.突触囊泡内吞作用。神经生物电流。1997年6月;7(3):323–33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aum G,Vance JE。脂质进入线粒体。程序脂质研究。1997年9月;36(2-3):103–13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avid C,McPherson PS,Mundigl O,de Camilli P。两性激素在突触囊泡内吞作用中的作用,通过其与神经末梢的动力蛋白的结合来证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6年1月9日;93(1):331–33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e Heuvel E,Bell AW,Ramjaun AR,Wong K,Sossin WS,McPherson PS。大脑中主要突触结合蛋白的鉴定。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3月28日;272(13):8710–87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oyle DA,Lee A,Lewis J,Kim E,Sheng M,MacKinnon R.复合和无肽膜蛋白结合域的晶体结构:PDZ识别肽的分子基础。单元格。1996年6月28日;85(7):1067–107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rubin DG、Jones HD、Wertman KF。肌动蛋白结构和功能:在芽殖酵母线粒体组织和形态发生中的作用,以及指骨结合位点的鉴定。分子生物学细胞。1993年12月;4(12) :1277–129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lluru RG,Bloom GS,Brady ST。大鼠视觉系统中驱动蛋白的快速轴突运输:驱动蛋白重链亚型的功能。分子生物学细胞。1995年1月;6(1):21–4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anning AS,Anderson JM.PDZ结构域和质膜上蛋白质网络的形成。当前顶级微生物免疫学。1998;228:209–23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ujiki Y、Hubbard AL、Fowler S、Lazarow PB。通过碳酸钠处理分离细胞膜:应用于内质网。细胞生物学杂志。1982年4月;93(1):97–10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ill SR、Schroer TA、Szilak I、Steuer ER、Sheetz MP、克利夫兰DW。Dynactin是一种由细胞质动力蛋白介导的囊泡运动激活剂的保守、普遍表达的成分。细胞生物学杂志。1991年12月;115(6):1639–165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痛风I、Dhand R、Hiles ID、Fry MJ、Panayotou G、Das P、Truong O、Totty NF、Hsuan J、Booker GW等。GTPase动力蛋白与SH3域的子集结合并被其激活。单元格。1993年10月8日;75(1):25–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ffner C、Takei K、Chen H、Ringstad N、Hudson A、Butler MH、Salcini AE、Di Fiore PP、De Camilli P.Synaptojanin 1:神经末梢包膜内吞中间产物的定位及其170kDa亚型与Eps15的相互作用。FEBS信函。1997年12月15日;419(2-3):175–18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les KG,Fuller MT。由保守、新颖、预测的GTPase介导的发育调节线粒体融合。单元格。1997年7月11日;90(1):121–12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egeness MH,Simon M,Singer SJ。培养细胞中线粒体与微管的结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78年8月;75(8):3863–386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ermann GJ,King EJ,Shaw JM。酵母基因MDM20是线粒体遗传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织所必需的。细胞生物学杂志。1997年4月7日;137(1):141–15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iggins DG,Sharp PM。CLUSTAL:在微型计算机上执行多序列比对的软件包。基因。1988年12月15日;73(1):237–24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irokawa N.激动素和动力蛋白超家族蛋白质和细胞器转运机制。科学。1998年1月23日;279(5350):519–52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uffaker TC、Thomas JH、Botstein D.β-微管蛋白突变对微管形成和功能的不同影响。细胞生物学杂志。1988年6月;106(6):1997–201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Imoto M,Tachibana I,Urrutia R.一种与酵母动力样GTPase Vps1p高度相关的新型人类蛋白的鉴定和功能表征。细胞科学杂志。1998年5月;111(第10部分):1341-134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Itoh M,Nagafuchi A,Yonemura S,Kitani Yasuda T,Tsukita S,Tsukita S。在非上皮细胞中与钙粘蛋白共定位的220kD蛋白与ZO-1相同,ZO-1是上皮细胞中的一种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DNA克隆和免疫电子显微镜。细胞生物学杂志。1993年5月;121(3):491–50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ellali A、Metz-Boutigue MH、Surgucheva I、Jancsik V、Schwartz C、Filliol D、Gelfand VI、Rendon A.与大鼠脑线粒体相关的驱动蛋白重链的结构和生化特性。细胞运动细胞骨架。1994;28(1):79–9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amimoto T、Nagai Y、Onogi H、Muro Y、Wakabayashi T、Hagiwara M.Dymple,哺乳动物细胞中缺乏富含脯氨酸的羧基末端结构域的新型动力类高分子量GTPase。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1月9日;273(2):1044–105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hodjakov A、Lizunova EM、Minin AA、Koonce MP、Gyoeva FK。一种特定的驱动蛋白轻链与培养细胞中的线粒体相关。分子生物学细胞。1998年2月;9(2):333–34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hvotchev M,Südhof TC。新突触janin中发育调节的选择性剪接。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1月23日;273(4):2306–231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im E,Niethammer M,Rothschild A,Jan YN,Sheng M.通过与膜相关鸟苷酸激酶家族的相互作用聚集Shaker-type K+通道。自然。1995年11月2日;378(6552):85–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istner U、Wenzel BM、Veh RW、Cases-Langhoff C、Garner AM、Appeltauer U、Voss B、Gundelfinger ED、Garner CC.SAP90,一种与果蝇抑癌基因dlg-a产物相关的大鼠突触前蛋白。生物化学杂志。1993年3月5日;268(7):4580–458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istner U,Garner CC,Linial M.突触相关蛋白SAP90结合核苷酸。FEBS信函。1995年2月13日;359(2-3):159–16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ornau HC、Schenker LT、Kennedy MB、Seeburg PH。NMDA受体亚单位与突触后密度蛋白PSD-95之间的域相互作用。科学。1995年9月22日;269(5231):1737–174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yte J,Doolittle RF。一种显示蛋白质亲水特性的简单方法。分子生物学杂志。1982年5月5日;157(1):105–13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emmli UK。T4噬菌体头部组装过程中结构蛋白的裂解。自然。1970年8月15日;227(5259):680–68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u LF、Mammen A、Ehlers MD、Kindler S、Chung WJ、Garner CC、Huganir RL。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复合物与新型突触相关蛋白SAP102的相互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8月30日;271(35):21622–2162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zzarino DA、Boldogh I、Smith MG、Rosand J、Pon LA。酵母线粒体含有ATP敏感的可逆肌动蛋白结合活性。分子生物学细胞。1994年7月;5(7):807–81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eopold PL、McDowall AW、Pfister KK、Bloom GS、Brady ST。驱动蛋白与特征性膜结合细胞器的关联。细胞运动细胞骨架。1992;23(1):19–3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ue RA、Marfatia SM、Branton D、Chishti AH。hdlg的克隆和表征:果蝇圆盘大肿瘤抑制因子的人类同源物与蛋白4.1结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4年10月11日;91(21):9818–982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uo W j,Chang A.通过抑制靶向缺陷的质膜ATP酶突变体揭示了与酵母内体交通有关的新基因。细胞生物学杂志。1997年8月25日;138(4):731–74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作为信号分子的磷酰肌醇脂质:信号转导、细胞骨架调节和膜转运的共同主题。年收入细胞开发生物。1998;14:231–26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cConnell SJ、Stewart LC、Talin A、Yaffe MP。线粒体遗传缺陷的温度敏感性酵母突变体。细胞生物学杂志。1990年9月;111(3):967–97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cPherson PS、Czernik AJ、Chilcote TJ、Onofri F、Benfenati F、Greengard P、Schlessinger J、De Camilli P。Grb2通过其Src同源性3域与突触蛋白(包括突触蛋白I)的相互作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4年7月5日;91(14):6486–649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cPherson PS、Takei K、Schmid SL、De Camilli P.p145是大脑中主要的Grb2结合蛋白,与神经末梢的动力蛋白共定位,在神经末梢进行活性依赖性去磷酸化。生物化学杂志。1994年12月2日;269(48):30132–3013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cPherson PS、Garcia EP、Slepnev VI、David C、Zhang X、Grabs D、Sossin WS、Bauerfeind R、Nemoto Y、De Camilli P.突触前肌醇-5-磷酸酶。自然。1996年1月25日;379(6563):353–35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icheva KD、Kay BK、McPherson PS。突触体结合蛋白在神经末端形成两个单独的复合物。与亲内素和两性激素的相互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10月24日;272(43):27239–2724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ihara K,Omura T。蛋白质导入哺乳动物线粒体。方法酶制剂。1995;260:302–3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üller BM,Kistner U,Veh RW,Cases-Langhoff C,Becker B,Gundelfinger ED,Garner CC。SAP97的分子特征和空间分布,SAP97是一种与SAP90同源的新突触前蛋白和果蝇盘大肿瘤抑制蛋白。神经科学杂志。1995年3月;15(第3部分第2部分):2354–236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üller BM、Kistner U、Kindler S、Chung WJ、Kuhlendahl S、Fenster SD、Lau LF、Veh RW、Huganir RL、Gundelfinger ED等。SAP102,一种新型突触后蛋白,在体内与NMDA受体复合物相互作用。神经元。1996年8月;17(2):255–26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ngaku M、Sato-Yoshitake R、Okada Y、Noda Y、Takemura R、Yamazaki H、Hirokawa N.KIF1B,一种新型微管加末端定向单体运动蛋白,用于线粒体运输。单元格。1994年12月30日;79(7):1209–12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emoto Y、Arribas M、Haffner C、DeCamilli P.Synaptojanin 2,一种新型突触janin亚型,具有独特的靶向结构域和表达模式。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12月5日;272(49):30817–3082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guyen M、Argan C、Lusty CJ、Shore GC。哺乳动物线粒体体外杂交蛋白的导入和加工。生物化学杂志。1986年1月15日;261(2):800–80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iethammer M,Kim E,Sheng M。NMDA受体亚单位C末端与膜相关鸟苷酸激酶PSD-95家族多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神经科学杂志。1996年4月1日;16(7) :2157–216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ovick P、Osmond BC、Botstein D.酵母肌动蛋白突变的抑制因子。遗传学。1989年4月;121(4):659–67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tsuga D、Keegan BR、Brisch E、Thatcher JW、Hermann GJ、Bleazard W、Shaw JM。动力相关GTPase Dnm1p控制酵母的线粒体形态。细胞生物学杂志。1998年10月19日;143(2):333–34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allen MJ,Wren BW。丝氨酸蛋白酶的HtrA家族。摩尔微生物。1997年10月;26(2):209–22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ereira AJ、Dalby B、Stewart RJ、Doxsey SJ、Goldstein LS。果蝇有丝分裂期间表达的正向终末微管马达的线粒体关联。细胞生物学杂志。1997年3月10日;136(5):1081–109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oot M,Zhang YZ,Krämer JA,Wells KS,Jones LJ,Hanzel DK,Lugade AG,Singer VL,Haugland RP。用新型固定荧光染色剂分析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组织化学细胞化学杂志。1996年12月;44(12):1363–137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Qualmann B、Roos J、DiGregorio PJ、Kelly RB。Syndapin I,一种与神经性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相关的突触动力蛋白结合蛋白。分子生物学细胞。1999年2月;10(2):501–51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amjaun AR,McPherson PS。组织特异性选择性剪接产生两种具有不同膜结合特性的突触janin亚型。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10月4日;271(40):24856–2486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amjaun AR,Micheva KD,Bouchelet I,McPherson PS。神经末端富集的两性激素亚型的鉴定和表征。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6月27日;272(26):16700–1670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ingstad N,Nemoto Y,De Camilli P.SH3p4/Sh3p8/SH3p13蛋白家族:通过类Grb2 Src同源性3结构域结合突触janin和dynamin。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7年8月5日;94(16) :8569–857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obinson PJ、Sontag JM、Liu JP、Fykse EM、Slaugter C、McMahon H、Südhof TC。神经末梢蛋白激酶C磷酸化调节的动力蛋白GTPase。自然。1993年9月9日;365(6442):163–16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odionov VI、Gyoeva FK、Tanaka E、Bershadsky AD、Vasiliev JM、Gelfand VI。驱动蛋白运动域抗体抑制了细胞形状和假足活动的微管依赖性控制。细胞生物学杂志。1993年12月;123(第6部分第2节):1811-182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oise D,Schatz G.线粒体序列。生物化学杂志。1988年4月5日;263(10):4509–451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oth MG,Sternweis PC。脂质信号在构成性膜交通中的作用。当前操作细胞生物学。1997年8月;9(4):519–52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eet LF,Cho S,Hessel A,Dumont DJ。突触janin 2多个亚型的分子克隆和小鼠染色体17A2-3.1的基因分配。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98年6月9日;247(1):116–1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haw G,Kamen R.来自GM-CSF mRNA 3'非翻译区的保守AU序列介导选择性mRNA降解。单元格。1986年8月29日;46(5):659–66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hepard KA,Yaffe MP。酵母类动力蛋白Mgm1p在线粒体外膜上起作用,以介导线粒体遗传。细胞生物学杂志。1999年2月22日;144(4):711–72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hin HW、Shinotsuka C、Torii S、Murakami K、Nakayama K。一种与酵母Vps1p和Dnm1p同源的新型哺乳动物动力相关蛋白的鉴定和亚细胞定位。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9月;122(3):525–53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hore GC、McBride HM、Millar DG、Steenaart NA、Nguyen M.将蛋白质导入和插入线粒体外膜。欧洲生物化学杂志。1995年1月15日;227(1-2):9–1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imon VR,Swayne TC,Pon LA。有丝分裂酵母和无细胞系统中依赖肌动蛋白的线粒体运动:线粒体表面运动活性的鉴定。细胞生物学杂志。1995年7月;130(2):345–35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歌手Krüger B、Nemoto Y、Daniell L、Ferro-Novick S、De Camilli P.Synaptojanin家族成员与酵母内吞膜交通有关。细胞科学杂志。1998年11月;111(第22部分):3347–335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lepnev VI,Ochoa GC,Butler MH,Grabs D,De Camilli P.磷酸化在调节内吞外壳复合物组装中的作用。科学。1998年8月7日;281(5378):821–82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mirnova E,Shurland DL,Ryazantsev SN,van der Bliek AM。一种人体动力相关蛋白控制线粒体的分布。细胞生物学杂志。1998年10月19日;143(2) :351–35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mith MG,Simon VR,O'Sullivan H,Pon LA。器官-细胞骨架相互作用:肌动蛋白突变抑制萌发酵母酿酒酵母中依赖减数分裂的线粒体重排。分子生物学细胞。1995年10月;6(10):1381–139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nutch TP,Leonard JP,Gilbert MM,Lester HA,Davidson N.大鼠大脑表达一个异质的钙通道家族。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0年5月;87(9):3391–339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ogo LF,Yaffe MP。线粒体外膜蛋白Mdm10p对线粒体形态和遗传的调节。细胞生物学杂志。1994年9月;126(6):1361–137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ongyang Z,Fanning AS,Fu C,Xu J,Marfatia SM,Chishti AH,Crompton A,Chan AC,Anderson JM,Cantley LC。通过不同的PDZ域识别独特的羧基末端基序。科学。1997年1月3日;275(5296):73–7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rinivasan S、Seaman M、Nemoto Y、Daniell L、Suchy SF、Emr S、De Camilli P、Nussbaum R。来自酿酒酵母的三个磷脂酰肌醇多磷酸5-磷酸酶基因的破坏导致空泡形态、细胞形状和渗透压的多效性异常。欧洲细胞生物学杂志。1997年12月;74(4):350–36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tolz LE、Huynh CV、Thorner J、York JD。酿酒酵母中肌醇多磷酸5-磷酸酶(INP51、INP52和INP53基因产物)基本家族的鉴定和特征。遗传学。1998年4月;148(4) :1715年至1729年。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夏猴IC,Wong D,Chen LB.微管和中间丝对线粒体分布的影响。细胞科学杂志。1983年5月;61:87–10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anaka Y、Kanai Y、Okada Y、Nonaka S、Takeda S、Harada A、Hirokawa N。靶向性破坏小鼠常规驱动蛋白重链kif5B,导致线粒体异常核周聚集。单元格。1998年6月26日;93(7):1147–115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reisman R.血清刺激后c-fos RNA的瞬时积累需要保守的5'元件和c-fos 3'序列。单元格。1985年10月;42(3):889–9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allee RB,Sheetz MP。运动蛋白的靶向性。科学。1996年3月15日;271(5255):1539–154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ojtek AB、Hollenberg SM、Cooper JA。哺乳动物Ras直接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Raf相互作用。单元格。1993年7月16日;74(1):205–2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oods DF、Bryant PJ。果蝇的盘状大肿瘤抑制基因编码一种鸟苷酸激酶同源物,定位于隔膜连接处。单元格。1991年8月9日;66(3):451–46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oscholski R、Finan PM、Radley E、Totty NF、Sterling AE、Hsuan JJ、Waterfield MD、Parker PJ。突触结合蛋白是啮齿类动物大脑中主要的组成型活性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5-磷酸酶。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4月11日;272(15):9625–962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affe MP。线粒体遗传和行为的机制。科学。1999年3月5日;283(5407):1493–149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affe MP、Harata D、Verde F、Eddison M、Toda T、Nurse P.微管介导裂变酵母中的线粒体分布。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6年10月15日;93(21):11664–1166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amabhai M、Hoffman NG、Hardison NL、McPherson PS、Castagnoli L、Cesareni G、Kay BK.Intersecin,一种具有两个Eps15同源性和五个Src同源性3域的新型衔接蛋白。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11月20日;273(47):31401–3140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oon Y,Pitts KR,Dahan S,McNiven MA。一种与哺乳动物细胞内质网的细胞质小泡和小管相关的新型动力蛋白。细胞生物学杂志。1998年2月23日;140(4):779–79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Zhang YZ,Lindorfer MA,Capaldi RA。通过蛋白酶消化和抗体结合实验确定肉心细胞色素c氧化酶细胞质体亚基的定位。生物化学。1988年2月23日;27(4):1389–139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由以下人员提供自然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