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传播和直接传播寄生虫的毒力进化。 (英语) Zbl 1101.92313号

总结:P.W.埃瓦尔德[传染病的进化。(1994)]表明,媒介传播的寄生虫预计会比直接传播的寄生虫进化出更高的宿主利用水平,这应该会导致它们更具毒力。事实上,一些数据确实符合这一一般模式。然而,他的假设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引起了一些争论。我在数学流行病学的框架内定量地探讨了这个问题。特别是,我提出了一个寄生虫复制策略进化的动态优化模型,该模型明确探索了该假设的有效性。研究了几个不同的模型假设,发现Ewald的假设仅能作为一般性解释,说明为什么媒介传播的寄生虫比直接传播的寄生虫更具毒性。我的结论是,另一种解释可能是这两种传播类型之间接种量的差异。

MSC公司:

92天30分 流行病学
90立方厘米99 数学编程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链接

参考文献:

[1] 安德森,R.M。;May,R.M.,宿主和寄生虫的共同进化,寄生虫学,85,411-426(1982)·Zbl 0529.92014号
[2] 安德森,R.M。;May,R.M.,《人类传染病:动力学和控制》(1991),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3] Antia,R。;莱文,B.R。;May,R.M.,《宿主种群动力学与微寄生虫毒力的进化和维持》,美国国家科学院,144,457-472(1994)
[4] Boots,M。;Sasaki,A.,《小世界与毒力进化:局部和远距离感染》,Proc。R.Soc.伦敦。B、 2661933-1938(1999)
[5] Bremermann,H.J。;Pickering,J.,《寄生虫毒力的博弈理论模型》,J.Theor。生物学,100411-426(1983)
[6] Bull,J.J.,《病毒,进化》,481423-1437(1994)
[7] Day,T.,寄生虫传播模式和毒力进化,进化,55,2389-2400(2001)
[8] Day,T.,《关于毒力的进化和各种死亡率指标之间的关系》,Proc。R.Soc.伦敦。B(万)
[9] O.迪克曼。;Heesterbeek,J.A.P.,《传染病的数学流行病学》(2000),威利:威利纽约·Zbl 0997.92505号
[10] O.迪克曼。;Heesterbeek,J.A.P。;Metz,J.A.J.,关于异质人群传染病模型中基本繁殖率R0的定义和计算,J.Math。《生物学》,28365-382(1990)·兹比尔0726.92018
[11] Ebert,D.,《寄生虫毒力的进化和表达》(Stearns,S.C.,《健康与疾病的进化》(1999),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61-172
[12] 艾伯特,D。;Herre,E.A.,寄生虫病的进化,寄生虫醇。今天,12,98-101(1996)
[13] 艾伯特,D。;Weisser,W.W.,《专性杀手的最佳杀灭:半生殖寄生虫的生命史和毒力进化》,Proc。R.Soc.Lond B,264985-991(1997)
[14] Ewald,P.W.,《宿主-寄生虫关系、媒介和疾病严重程度的演变》,《生态学年鉴》。系统。,14, 465-485 (1983)
[15] Ewald,P.W.,《胃肠道细菌之间的水传播和毒力演变》,《流行病学》。感染。,106, 83-119 (1991)
[16] Ewald,P.W.,《传染病的演变》(1994),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17] Ewald,P.W.,回应(对van Baalen和Sabelis),微生物趋势。,3, 416-417 (1995)
[18] Frank,S.A.,寄生虫毒力模型,夸特。生物评论。,71, 37-78 (1996)
[19] Kakehashi,M。;Yoshinaga,F.,根据宿主种群特征的变化,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演变,Ecol。第7号决议,235-243(1992)
[20] 基林,M.J。;Grenfell,B.T.,《基于个人的观点(R_0)》,J.Theor。生物学,203,51-61(2000)
[21] Lenski,R.E。;May,R.M.,《寄生虫和病原体毒力的进化:两个相互竞争的假说之间的调和》,J.Theor。生物学,169253-266(1994)
[22] Levin,B.R.,微寄生虫毒力的进化和维持,新兴传染病。,2, 93-102 (1996)
[23] 莱文,B.R。;J.J.布尔。;Stewart,F.M.,《HIV/AIDS固有增长率:流行病学和进化影响》,数学。生物科学。,132, 69-96 (1996) ·Zbl 0837.92023号
[24] 梅,R.M。;Nowak,M.,《复合感染和寄生虫毒力的进化》,Proc。R.Soc.伦敦。B、 261209-215(1995)
[25] Nowak,M。;May,R.M.,《重叠感染与寄生虫毒力的进化》,Proc。R.Soc.伦敦。B、 255、81-89(1994)
[26] Read,A.F.,进化生物学对理解毒力有什么贡献?,(Stearns,S.C.,《健康与疾病的进化》(1999),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5-215
[27] 佐佐木,A。;Iwasa,Y.,《病原菌在宿主体内的最佳生长时间表:在溶解周期和潜伏周期之间切换》,Theor。大众。生物学,39,201-239(1991)·Zbl 0728.92024号
[28] Stearns,S.C.,《健康与疾病的进化》(1999),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29] Trevathan,W.R。;E.O.史密斯。;McKenna,J.J.,《进化医学》(1999),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30] Van Baalen,M。;Sabelis,M.W.,《毒力管理的范围:对Ewald关于毒力进化的观点的评论》,《微生物趋势》。,3, 414-416 (1995)
[31] 威廉姆斯,P.D。;Day,T.,死亡率来源与寄生虫毒力进化之间的相互作用,Proc。R.Soc.London B(2001年)
[32] 威廉姆斯,G.C。;Nesse,R.M.,《达尔文医学的黎明》,夸特。生物评论。,66, 1-22 (1991)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