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估潜在性状单维性的非参数方法。 (英语) Zbl 0718.62089号

摘要:假设项目反应理论模型为非参数族,提出了一种基于理论的方法来检验潜在空间的一维性假设。假设单维性,导出了检验统计量的渐近分布,从而建立了潜在性状单维性的渐近有效统计检验。基于一个新的维数概念,证明了该检验具有渐近幂1。一项使用广泛使用的标准化测试的已公布项目参数估计值的6300次蒙特卡罗试验表明,保守地坚持显著性的标称水平,统计能力平均为81/100次被拒,受试者样本量和心理测试长度通常在实践中发生。

MSC公司:

62克10 非参数假设检验
第62页,共15页 统计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Bartholomew,D.J.(1980)。分类数据的因子分析。《皇家统计学会杂志》,B辑,42,293–321·兹伯利0471.62054
[2] Bejar,I.I.(1980)。基于项目参数估计的成绩测试单向性调查程序。教育测量杂志,17,283-296·doi:10.1111/j.1745-3984.1980.tb00832.x
[3] Bock,R.D.(1984年9月)。经验贝叶斯和边际最大似然方法对个体差异测量的贡献。第23届国际心理学会议记录,墨西哥阿卡普尔科。
[4] Bock,R.D.和Aitkin,M.(1981年)。项目参数的边际最大似然估计:EM算法的应用。《心理测量学》,46,443–459·doi:10.1007/BF02293801
[5] Bock,R.D.、Gibbons,R.和Murake,E.(1985年)。全信息因子分析(MRC报告编号85-1)。华盛顿特区:海军研究办公室。
[6] 克里斯托弗森(1975)。二分变量的因子分析。《心理测量学》,40,5-32·兹伯利0322.62063 ·doi:10.1007/BF02291477
[7] Chung,K.L.(1974)。概率论课程(第二版)。纽约:学术出版社·Zbl 0345.60003号
[8] Divgi,D.R.(1981年4月)。项目反应理论的潜在缺陷。在洛杉矶国家教育测量委员会年会上提交的论文。
[9] Drasgow,F.(1987)。两项标准化心理测试的测量偏差研究。应用心理学杂志,72,19-30·doi:10.1037/0021-9010.72.1.19
[10] Drasgow,F.和Lissak,R.(1983年)。改进的平行分析:一种检查二元评分项目回答的潜在维度的程序。《应用心理学杂志》,68363-373·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37/0021-9010.68.3.363
[11] Goldstein,H.(1980)。潜在特质得分模型中的维度、偏见、独立性和测量量表问题。英国数学与统计心理学杂志,33,234–246。
[12] Hambleton,R.K.和Swaminathan(1985年)。项目反应理论:原理与应用。波士顿:Kluwer-Nijhoff。
[13] Hambleton,R.K.和Traub,R.E.(1973)。使用两个logistic潜在特征模型分析实证数据。英国数学与统计心理学杂志,26195-211·Zbl 0272.92021号
[14] Hattie,J.(1985)。方法审查:评估测试和项目的单一性。应用心理学测量,9139–164·doi:10.1177/014662168500900204
[15] Holland,P.W.(1981)。项目反应模型何时与观察数据一致?《心理测量学》,46、79–92·Zbl 0461.62085号 ·doi:10.1007/BF02293920
[16] Holland,P.W.和Rosenbaum,P.R.(1986)。单调潜变量模型中的条件关联和单维性。《统计年鉴》,141523-1543·Zbl 0625.62102号 ·doi:10.1214/aos/1176350174
[17] Hulin,C.L.、Drasgow,F.和Parsons,L.K.(1983年)。项目反应理论。伊利诺伊州霍姆伍德:道琼斯-埃尔文。
[18] Humphreys,L.C.(1985)。一般智力:因子、测验和单纯形理论的综合。B.J.Wolman(编辑),《智能手册:理论、测量和应用》(第201-224页)。纽约:约翰·威利父子公司。
[19] Lord,F.M.(1957)。两个变量测量同一性状(测量误差除外)的假设的显著性检验。《心理测量学》,22207-220·Zbl 0087.14802号 ·doi:10.1007/BF02289122
[20] Lord,F.M.(1968年)。使用Birnbaum的三参数logistic模型分析口头学业能力倾向测试。教育和心理测量,28989–1020·doi:10.1177/001316446802800401
[21] Lord,F.M.(1980)。项目反应理论在实际测试问题中的应用。新泽西州希尔斯代尔:劳伦斯·埃尔鲍姆。
[22] Lord,F.M.和Novick,M.R.(1968年)。心理测试成绩的统计理论。马萨诸塞州雷丁:Addison-Wesley·Zbl 0186.53701号
[23] Lumsden,J.(1976)。测试理论。罗森兹维格,M.R.和波特,L.W.(编辑)《心理学年度评论》。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年度评论。
[24] McDonald,R.P.(1967a)。非线性因素分析。《心理测量学》专著第15、32(4,第2部分)·Zbl 0183.24602号
[25] McDonald,R.P.(1967b)。非线性因素分析中多项式模型的数值方法。《心理测量学》,32,77–112·doi:10.1007/BF02289406
[26] 麦克唐纳,R.P.(1981)。测试和项目的维度。英国数学与统计心理学杂志,34100-117。
[27] McDonald,R.P.(1983)。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H.Warner&S.Messick(编辑),《现代心理测量原理》,新泽西州希尔斯代尔:劳伦斯·埃尔鲍姆。
[28] McDonald,R.P.和Ahlawat,K.S.(1974年)。二进制数据中的困难因素。英国数学与统计心理学杂志,27,82-99·Zbl 0285.92028号
[29] McNemar,Q.(1946)。Opinion态度方法。《心理公报》,43289-374·doi:10.1037/h0060985
[30] Meredith,W.(1965年)。关于心理测试的一般随机模型的一些结果。《心理测量学》,30419-440·Zbl 0138.16801号 ·doi:10.1007/BF02289532
[31] Mislevy,R.J.和Bock,R.D.(1984)。《武装部队装备电池(ASVAB)的项目操作特征》,表格8A(技术代表N00014-83-C--0283)。华盛顿特区:海军研究办公室。
[32] Molenaar,I.W.(1983年)。对Rasch模型的故障诊断进行了一些改进。《心理测量学》,48,49–72·doi:10.1007/BF02314676
[33] Muthén,B.(1978年)。对二分变量因子分析的贡献。《心理测量学》,43,551-560·Zbl 0394.62042号 ·doi:10.1007/BF02293813
[34] Nandakumar,R.(1987)。改进Stout评估潜在性状单维性的程序。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未发表博士论文。
[35] Reckase,M.D.(1979年)。应用于多因素测试的统一潜在特征模型:结果和含义。《教育统计杂志》,4207–230·doi:10.2307/1164671
[36] Rosenbaum,P.R.(1984年)。测试项目反应理论的条件独立性和单调性假设。《心理测量学》,49,425-436·Zbl 0569.62097号 ·doi:10.1007/BF02306030
[37] Sarrazin,G.(1983年7月)。使用潜在特征和双方格方法检测不同文化群体的项目偏差。在法国Jouy-en-Joses举行的心理测量学会和分类学会联合会议上提交的论文。
[38] Serfling,R.J.(1980)。数理统计的近似理论。纽约:约翰·威利·Zbl 0538.62002号
[39] Stout,W.F.(1974年)。《几乎可以肯定的趋同》,纽约:学术出版社·Zbl 0321.60022号
[40] 斯托特,W.F.(1984)。二进制数据的单维性统计测试及其应用(技术代表N00014-82-K-0486)。华盛顿特区:海军研究办公室。
[41] Stout,W.F.(印刷中)。一种非参数多维IRT方法,应用于能力估计和测试偏差。心理测量。
[42] van den Wollenberg,A.L.(1982)。Rasch模型的两个新测试统计数据。《心理测量学》,第47、123–140页·Zbl 0489.62098号 ·doi:10.1007/BF02296270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