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目-#263300-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光伏-OMIM公司
#263300

VERA多囊红细胞增多症;光伏


备选标题;符号

红细胞增多症;压力释放阀


表型基因关系

位置 表型 表型
MIM编号
继承 表型
映射键
基因/位点 基因/位点
MIM编号
第9页第4.1页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体细胞 263300 3 JAK2号机组 147796
临床概要
 

继承
-体细胞突变
心血管疾病
心脏
-心肌缺血
血管
-血栓形成
- 血栓栓塞事件
- 脑缺血
- Budd-Chiari综合征
腹部
脾脏
-脾肿大
胃肠道
-胃肠道出血
神经的
中枢神经系统
-脑缺血
- 脑出血
血液学
-红细胞质量增加
- 血红蛋白增加
- 红细胞压积增加
- 髓样前体细胞增多
- 巨核细胞前体细胞增多
- 白细胞增多症
- 血小板增多症
- 血小板减少
实验室异常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133170)
- PRV-1增加(162860)信使核糖核酸
- 在没有EPO的情况下,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表现出自发生长
- 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
其他
-平均发病年龄57-60岁
- 儿童很少出现这种疾病
- 家族性病例很少见,表现出不完全外显
- 与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ECYT1,133100)
分子基础
-由janus激酶2基因(JAK2,147796)

文本

此条目使用数字符号(#),因为有证据表明大多数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病例与JAK2基因的体细胞突变有关(147796)在第9p24号染色体上。

TET2基因的体细胞突变(612839)和NFE2基因(601490)也发现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例。


说明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原发性红细胞减少症的最常见形式,是由单个造血干细胞的体细胞突变引起的克隆性造血。PV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增生,但也有髓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和脾肿大。家族性PV病例非常罕见,通常出现在老年患者中(Cario,2005年). PV不同于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参见例如ECYT1,133100)是由导致红系祖细胞对激素影响或循环激素水平增加的超敏反应的遗传突变引起的,即促红细胞生成素(EPO;133170) (普查尔,2005年).


临床特征

欧文(1924)强调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家族性,并提出了一个可能的例子。

摩丹(1965)表明只有2份家族性PV的报告中有完整的诊断记录(劳伦斯和戈奇,1950年;Erf,1956年).劳伦斯和戈奇(1950)描述了3个受影响的同胞。系列中的两名患者Erf(1956年)他们是兄弟,另外三人有明确的家族史摩丹(1965)发现在美国,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在犹太人中比在非犹太人中更常见,但没有表现出简单的孟德尔模式。

莱文等人(1967)报道了一起罕见的病例,两兄弟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费城染色体。随后,这被证明是家族性小Y染色体的一例(莱文,1974年).

拉特诺夫和格雷斯(1980)描述了一对父子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他们都间歇性接触有机溶剂,包括四氯乙烯和斯托达德溶剂,这可能具有病因学意义。尽管作者发现了另外三个证据确凿的家族性疾病,但没有一个涉及到后代。

Budd-Chiari综合征(600880)肝上静脉阻塞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罕见但典型的并发症。Cario等人(2003年)描述了第三例Budd-Chiari综合征的儿科病例,该病例是一名11岁女孩的家族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初始症状;患者的祖母也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人的母亲没有受到影响。患者接受了原位肝移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用羟基脲治疗。与临床诊断相符,红细胞增多症vera-1基因(PRV1;162860)外周血粒细胞mRNA表达增加。

在家族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回顾中,Miller等人(1989)其中31例患者来自13个家庭。


细胞遗传学

Chen等人(1998)结果表明,9p基因的扩增在PV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观察到2例PV,唯一的异常是额外的i(9)(p10)等染色体。


分子遗传学

Kralovics等人(2003)研究了6个PV家庭。家族易感性与不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一致。然而,所有受影响的个体均表现出克隆性造血,表明该疾病具有后天性的躯体特征。Kralovics等人(2003)结论是PV涉及多种遗传缺陷。

Baxter等人(2005年)Kralovics等人(2005)发现97%(73例中的71例)和65%(128例中的83例)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携带val617-phe突变(V617F;147796.0001)JAK2基因中。

James等人(2005)发现88%(40/45)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在JAK2中携带V617F突变。他们发现,V617F突变导致构成性酪氨酸磷酸化活性,在小鼠模型中促进细胞因子超敏反应并诱导红细胞增多。

一名7个月大的女孩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和白细胞计数增加,Kelly等人(2008)确定了V617F在血液中的突变,但口腔细胞中的突变与体细胞突变一致。由于恶性转化的风险,她接受了成功的异基因骨髓移植。研究结果表明,突变可能发生在所有年龄段,并且Kelly等人(2008)推测该患者存在产前体细胞突变。

Delhommeau等人(2009年)分析了TET2基因(612839)320例髓样癌患者的骨髓细胞中检测到TET2缺陷,13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TET2缺损,所有患者均显示JAK2 V617F突变。

Jutzi等人(2013)在NFE2基因中鉴定出7种不同的体细胞插入或缺失突变(601490)骨髓增生性疾病8例,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3例,骨髓纤维化5例(254450)主要或次要。体外研究表明,突变截短的NFE2蛋白无法结合DNA,并且失去了报告基因活性。然而,突变NFE2结构体与野生型NFE2共表达导致转录活性显著增强。对患者细胞的分析显示,突变截断蛋白的水平较低,但野生型NFE2蛋白的水平与对照细胞相比有所增加,这可能是由于mRNA增加和野生型蛋白稳定性增加所致。所有7名受试患者也携带JAK2 V617F突变(147796.0001). 从3名患者培养的造血细胞集落表明,NFE2突变是在JAK2突变之后获得的,进一步的细胞研究表明,与仅携带JAK2变异的细胞相比,NFE2-突变赋予细胞增殖优势。携带突变NFE2的细胞显示S期细胞比例增加,与细胞分裂和增殖增强一致,这与较高水平的细胞周期调节器有关。这些发现在携带NFE2突变的小鼠中重复,这些小鼠出现血小板增多、红细胞增多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SNP阵列,Wang等人(2014)分析了31例JAK2(V617F)阳性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并利用从7例患者采集的纵向样本进一步研究了突变的演变。在ASXL1中观察到复发性体细胞突变(612990),DNMT3A(602769)、TET2、SF3B1(605590)和PDE4C(600128). 作者在ASXL1中鉴定出4个失活的体细胞突变(12.9%),2个移码和2个无义。所有4种功能丧失突变均在第12外显子中发现;这一突变率是报道的6倍,与其他骨髓增生性肿瘤相似。


发病机制

Sozer等人(2009年)从2名患有Budd-Chiari综合征的无关PV患者的肝小静脉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中鉴定出体细胞纯合JAK2 V617F突变。然而,对第三名患有Budd-Chiari综合征的PV患者和2名没有PV的肝门静脉硬化患者的内皮细胞分析显示,只有野生型JAK2。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被认为来自一种称为血管母细胞的共同祖细胞。Sozer等人(2009年)结论是,从患有布氏综合征的PV患者中发现V617F阳性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表明内皮细胞参与了PV的恶性过程,并提示该疾病可能起源于某些患者的共同细胞。

斯皮瓦克等人(2014)使用基因表达谱来识别PV中典型JAK2通路以外的几个分子通路。从19例PV患者和JAK2 V617F体细胞突变患者中分离出CD34+外周血细胞。与女性相比,男性上调或下调基因的数量是女性的两倍,但与对照组相比,有102个基因具有不同的调节,这些基因在性别之间是一致的,这表明一组潜在的核心基因与PV的发病机制无关。这些基因的表达模式能够区分两种临床亚型:一种为侵袭性疾病,另一种为惰性疾病。与患有惰性疾病的患者相比,患有侵袭性疾病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血栓数量增加,脾肿大,向急性白血病的转化增加,生存率降低。涉及的途径包括组蛋白基因放松调控、NOTCH激活(190198)和SHH(600725)信号通路、基质细胞蛋白和细胞因子。该发现加强了V617F非依赖性表达疾病表型的重要性,因为两组之间的V617F等位基因负荷没有差异。斯皮瓦克等人(2014)提示基因表达谱可能与PV患者的预后相关,鉴定JAK2信号通路以外的分子通路可能具有治疗意义。


参考文献

  1. Baxter,E.J.、Scott,L.M.、Campbell,P.J.、East,C.、Fourouclas,N.、Swanton,S.、Vassiliou,G.S.、Bench,A.J.、Boyd,E.M.、Curtin,N.,Scott,M.A.、Erber,W.N.、癌症基因组项目,Green,A.R。人类骨髓增生性疾病中酪氨酸激酶JAK2的获得性突变。《柳叶刀》365:1054-10612005。注:勘误表:柳叶刀366:122,仅2005年。[公共医学:15781101,相关引文][全文]

  2. Cario,H.、Pahl,H.L.、Schwarz,K.、Galm,C.、Hoffmann,M.、Burdelski,M.,Kohne,E.、Debatin,K.-M。儿童家族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伴布-加综合征。英国。J.哈梅塔。123: 346-352, 2003.[公共医学:14531919,相关引文][全文]

  3. H·卡里奥。儿童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分类、诊断、临床表现和治疗。安。赫马特。84: 137-145, 2005.[公共医学:15599750,相关引文][全文]

  4. Chen,Z.、Notohamiprodjo,M.、Guan,X.-Y.、Paietta,E.、Blackwell,S.、Stout,K.、Turner,A.、Richkind,K.,Trent,J.M.、Lamb,A.、Sandberg,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中9p的增加。基因染色体癌症22:321-3241998。[公共医学:9669670,相关引文][全文]

  5. Delhommeau,F.、Dupont,S.、Della Valle,V.、James,C.、Trannoy,S.,Masse,A.、Kosmider,O.、Le Couedic,J.-P.、Robert,F.,Alberdi,A.、Lecluse,Y.、Plo,I.和其他11人。髓系肿瘤中TET2的突变。新工程医学杂志360:2289-23012009。[公共医学:19474426,相关引文][全文]

  6. 埃尔夫,L.A。放射性磷治疗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掠夺。赫马特。1: 153-165, 1956.[公共医学:13359507,相关引文]

  7. 弗里德兰·M.L.、维特尔斯·E.G.、罗宾逊·R.J。同卵双胞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美国J.赫马特。10: 101-103, 1981.[公共医学:7196151,相关引文][全文]

  8. James,C.、Ugo,V.、Le Couedic,J.-P.、Staerk,J.、Delhommeau,F.、Lacout,C.,Garcon,L.、Raslova,H.、Berger,R.、Bennaceur-Griscelli,A.、Villeval,J.L.、Constantinescu,S.N.、Casadevall,N.、Vainchenker,W。导致构成性信号传导的独特克隆JAK2突变导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自然》434:1144-11482005。[公共医学:15793561,相关引文][全文]

  9. Jutzi,J.S.、Bogeska,R.、Nikoloski,G.、Schmid,C.A.、Seeger,T.S.和Stegelmann,F.、Schwemmers,S.、Grunder,A.、Peeken,J.C.、Gothwal,M.、Wehrle,J.、Aumann,K.、Hamdi,K.和Dierks,C.、Wang,W.、Dohner,K.,Jansen,J.H.、Pahl,H。MPN患者存在转录因子NF-E2的周期性截断突变。《实验医学杂志》210:1003-10192013年。[公共医学:23589569,图像,相关引文][全文]

  10. Kelly,K.、McMahon,C.、Langaber,S.、Eliwan,H.、O'Marcaigh,A.、Smith,O.P。先天性JAK2-V617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基因型-表型多样性在哪里结束?血液112:4356-43572008。[公共医学:18988882,相关引文][全文]

  11. Kralovics,R.、Passamonti,F.、Buser,A.S.、Teo,S.-S.、Tiedt,R.,Passweg,J.R.、Tichelli,A.、Cazzola,M.、Skoda,R.C。骨髓增生性疾病中JAK2的获得性功能突变。《新英格兰医学杂志》352:1779-17902005。[公共医学:15858187,相关引文][全文]

  12. Kralovics,R.、Stockton,D.W.、Prchal,J.T。家族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克隆性造血提示在该病的早期发病机制中涉及多种突变事件。血液102:3793-37962003。[公共医学:12829587,相关引文][全文]

  13. 劳伦斯,J.H.,戈奇,A.T。红细胞增多症和白血病的家族性发病。加州医学73:361-3641950年。[公共医学:14772666,相关引文]

  14. 莱文,W.C.,休斯顿,E.W.,里兹曼,S.E。两兄弟患有Ph-1染色体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30:503-5121967年。[公共医学:6054665,相关引文]

  15. 莱文,W.C。个人沟通。1974年9月1日,德克萨斯州加尔维斯顿。

  16. Manoharan,A.和Garson,O.M。家族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对三姐妹的研究。扫描。J.哈梅塔。17: 10-16, 1976.[公共医学:959770,相关引文]

  17. Miller,R.L.,Purvis,J.D.,III,Welck,J.K。家族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聪明。临床。《医学杂志》第56:813-8181989页。[公共医学:2691118,相关引文][全文]

  18. 莫丹,B。红细胞增多症:流行病学和临床方面的综述。J.慢性病。18: 605-645, 1965.

  19. T·欧文。一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家族特征和苯肼治疗。约翰·霍普金斯医院。35: 258-262, 1924.

  20. 普查尔,J.T。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其他原发性红细胞增生症。货币。操作。赫马特。12: 112-116, 2005.[公共医学:15725900,相关引文][全文]

  21. 拉特诺夫,W.D.,格雷斯,R.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家族性发病:一对父子的报告,考虑到暴露于有机溶剂(包括四氯乙烯)的可能致病作用。《血液》56:233-2361980。[公共医学:7397379,相关引文]

  22. Sozer,S.、Fiel,M.I.、Schiano,T.、Xu,M.、Mascarenhas,J.、Hoffman,R。布-加综合征患者肝内皮细胞中JAK2V617F突变的存在。血液113:52465-2492009。[公共医学:19293426,相关引文][全文]

  23. 斯皮瓦克,J.L.,Considine,M.,威廉姆斯,D.M.,塔尔博特,C.C.,Jr.,罗杰斯,O.,莫利特诺,A.R.,杰,C.,Ochs,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两种临床表型。《新英格兰医学杂志》371:808-8172014年。[公共医学:25162887,图像,相关引文][全文]

  24. Wang,L.、Swierczek,S.I.、Drummond,J.、Hickman,K.、Kim,S.J.、Walker,K.,Doddapeneni,H.、Muzny,D.M.、Gibbs,R.A.、Wheeler,D.A.、Prchal,J.T。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揭示了T细胞和粒细胞共享的新驱动基因和体细胞突变(Letter)白血病28:935-9382014。[公共医学:24413320,图像,相关引文][全文]


Ada Hamosh-更新时间:2014年11月25日
Cassandra L.Kniffin-更新时间:2014年9月11日
Cassandra L.Kniffin-更新日期:2014年1月7日
Cassandra L.Kniffin-更新时间:2009年12月29日
Marla J.F.O'Neill-更新时间:2009年6月10日
Cassandra L.Kniffin-更新时间:2009年3月9日
Cassandra L.Kniffin-更新时间:2006年5月23日
Ada Hamosh-更新时间:2005年5月25日
Victor A.McKusick-更新日期:5/10/2005
维克托·麦库西克-更新日期:12/8/2003
维克托·麦库西克-更新时间:1998年11月4日
创建日期:
维克托·麦库西克:1986年6月4日
卡罗尔:2023年10月27日
卡罗尔:2022年1月8日
阿洛佩兹:2014年11月25日
卡罗尔:2014年9月17日
ckniffin:2014年9月11日
卡罗尔:2014年8月1日
ckniffin:2014年7月1日
特里:2012年11月13日
wwang:2010年1月13日
ckniffin:2009年12月29日
特里:2009年12月17日
wwang:2009年6月12日
wwang:2009年6月12日
特里:2009年6月10日
wwang:2009年3月18日
ckniffin:2009年3月9日
卡罗尔:2006年5月24日
ckniffin:2006年5月23日
特克里泽:2005年5月25日
毛圈布:2005年5月25日
tkritzer:2005年5月18日
tkritzer:2005年5月16日
特里:2005年5月10日
特里:2004年11月4日
tkritzer:2003年12月17日
特里:2003年8月12日
卡罗尔:2002年5月8日
卡罗尔:2001年4月4日
卡罗尔:1998年11月12日
特里:1998年11月4日
脱发:1998年9月2日
特里:1998年6月18日
mimadm:1994年4月14日
超级模特:1992年3月17日
超级模特:1990年3月20日
卡罗尔:1989年9月12日
日期:1989年10月27日
玛丽:1988年3月25日

#263300

VERA多囊红细胞增多症;光伏


备选标题;符号

红细胞增多症;压力释放阀


SNOMEDCT公司:109992005, 128841001;  ICD10CM:D45; ICD9CM:238.4;  ORPHA公司:729;  完成日期:8997;  


表型基因关系

位置 表型 表型
MIM编号
继承 表型
映射键
基因/位点 基因/位点
MIM编号
第24.1页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体细胞性 263300 3 JAK2号机组 147796

文本

此条目使用数字符号(#),因为有证据表明大多数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病例与染色体9p24上JAK2基因(147796)的体细胞突变有关。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也发现了TET2基因(612839)和NFE2基因(601490)的体细胞突变。


说明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原发性红细胞减少症的最常见形式,是由单个造血干细胞的体细胞突变引起的克隆性造血。PV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增生,但也有髓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和脾肿大。家族性PV病例非常罕见,通常出现在老年患者中(Cario,2005年)。PV不同于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参见,例如ECYT1,133100),这是由遗传突变引起的,导致红系祖细胞对激素影响或循环激素水平增加的超敏反应,即红细胞生成素(EPO;133170)(Prchal,2005)。


临床特征

欧文(1924)强调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家族性,并提出了一个可能的例子。

Modan(1965)指出,只有两份家族性PV的报告中有完整的诊断记录(Lawrence和Goetsch,1950;Erf,1956)。Lawrence和Goetsch(1950)描述了3个受影响的同胞。Erf系列(1956年)中有两名患者是兄弟,另外三名患者有“明确的家族史”Modan(1965)发现,在美国,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在犹太人中的发病率高于非犹太人,但并没有表现出简单的孟德尔模式。

Levin等人(1967年)报道了一个奇怪的病例,两兄弟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费城染色体。随后,这被证明是家族性小Y染色体的一例(Levin,1974)。

Ratnoff和Gress(1980)描述了一对父子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对父子都间歇性接触有机溶剂,包括四氯乙烯和斯托达德溶剂,这可能具有病因学意义。尽管作者发现了另外三个证据确凿的家族性疾病,但没有一个涉及到后代。

布加综合征(600880)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罕见但典型的并发症,其特征是肝上静脉阻塞和闭塞。Cario等人(2003年)描述了第三例布-加综合征患儿,作为一名11岁女孩家族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初始症状;患者的祖母也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人的母亲没有受到影响。患者接受了原位肝移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用羟基脲治疗。与临床诊断一致,红细胞增多症vera-1基因(PRV1;162860)在外周粒细胞中的mRNA表达增加。

在对家族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回顾中,Miller等人(1989年)纳入了来自13个家族的31名患者。


细胞遗传学

Chen等人(1998年)提出的结果表明,9p上一个或多个基因的扩增在PV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观察到2例PV,唯一的异常是额外的i(9)(p10)等染色体。


分子遗传学

Kralovics等人(2003年)研究了6个PV家庭。家族易感性与不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一致。然而,所有受影响的个体均表现出克隆性造血,表明该疾病具有后天性的躯体特征。Kralovics等人(2003年)得出结论,PV涉及多种遗传缺陷。

Baxter等人(2005)和Kralovics等人(2005年)发现,97%(73人中的71人)和65%(128人中的83人)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JAK2基因中分别存在val617-to-phe突变(V617F;147796.0001)。

James等人(2005年)发现,88%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45名患者中的40名)在JAK2中携带V617F突变。他们发现,V617F突变导致构成性酪氨酸磷酸化活性,在小鼠模型中促进细胞因子超敏反应并诱导红细胞增多。

Kelly等人(2008年)在一名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和白细胞计数增加的7个月大女孩的血液中发现了V617F突变,但口腔细胞中的突变与体细胞突变一致。由于恶性转化的风险,她接受了成功的异基因骨髓移植。研究结果表明,突变可能发生在所有年龄段,Kelly等人(2008年)假设该患者存在产前体细胞突变。

Delhommeau等人(2009年)分析了320例髓系肿瘤患者骨髓细胞中的TET2基因(612839),并在13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发现了TET2缺陷,所有患者均显示JAK2 V617F突变。

Jutzi等人(2013年)在8例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的NFE2基因(601490)中发现了7种不同的体细胞插入或缺失突变,包括3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5例骨髓纤维化(254450),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体外研究表明,突变截短的NFE2蛋白无法结合DNA,并且失去了报告基因活性。然而,突变NFE2结构体与野生型NFE2共表达导致转录活性显著增强。对患者细胞的分析显示,突变截断蛋白的水平较低,但野生型NFE2蛋白的水平与对照细胞相比有所增加,这可能是由于mRNA增加和野生型蛋白稳定性增加所致。所有7名受试患者也携带JAK2 V617F突变(147796.0001)。从3名患者培养的造血细胞集落表明,NFE2突变是在JAK2突变之后获得的,进一步的细胞研究表明,与仅携带JAK2变异的细胞相比,NFE2-突变赋予细胞增殖优势。携带突变NFE2的细胞显示S期细胞比例增加,与细胞分裂和增殖增强一致,这与较高水平的细胞周期调节器有关。这些发现在携带NFE2突变的小鼠中重复,这些小鼠出现血小板增多、红细胞增多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Wang等人(2014)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SNP阵列分析了31名JAK2(V617F)阳性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并使用从7名患者采集的纵向样本进一步研究了突变进化。在ASXL1(612990)、DNMT3A(602769)、TET2、SF3B1(605590)和PDE4C(600128)中观察到复发性体细胞突变。作者在ASXL1中鉴定出4个失活的体细胞突变(12.9%),2个移码和2个无义。所有4个功能缺失突变均在外显子12中鉴定;这比报道的突变率高出6倍,与其他骨髓增生性肿瘤的突变率相似。


发病机制

Sozer等人(2009年)在两名患有Budd-Chiari综合征的无关PV患者的肝小静脉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中发现了体细胞纯合JAK2 V617F突变。然而,对第三名患有Budd-Chiari综合征的PV患者和2名没有PV的肝门静脉硬化患者的内皮细胞分析显示,只有野生型JAK2。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被认为来自一种称为血管母细胞的共同祖细胞。Sozer等人(2009年)得出结论,从患有Budd-Chiari综合征的PV患者中发现V617F-阳性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表明内皮细胞参与了PV恶性过程,并提示该疾病可能起源于某些患者的共同细胞。

Spivak等人(2014年)使用基因表达谱来识别PV中典型JAK2途径以外的几个分子途径。从19例PV患者和JAK2 V617F体细胞突变患者中分离出CD34+外周血细胞。与女性相比,男性上调或下调基因的数量是女性的两倍,但与对照组相比,有102个基因具有不同的调节,这些基因在性别之间是一致的,这表明一组潜在的核心基因与PV的发病机制无关。这些基因的表达模式能够区分两种临床亚型:一种为侵袭性疾病,另一种为惰性疾病。与患有惰性疾病的患者相比,患有侵袭性疾病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血栓数量增加,脾肿大,向急性白血病的转化增加,生存率降低。涉及的途径包括组蛋白基因放松调控、NOTCH(190198)和SHH(600725)信号通路激活、基质细胞蛋白和细胞因子。这一发现加强了V617F独立表达疾病表型的重要性,因为两组之间的V617F等位基因负荷没有差异。Spivak等人(2014年)提出,基因表达谱分析可能与PV患者的预后相关,并且识别JAK2信号通路以外的分子通路可能具有治疗意义。


另请参阅:

Friedland等人(1981年);马诺哈兰和加森(1976)

参考文献

  1. Baxter,E.J.、Scott,L.M.、Campbell,P.J.、East,C.、Fourouclas,N.、Swanton,S.、Vassiliou,G.S.、Bench,A.J.、Boyd,E.M.、Curtin,N.,Scott,M.A.、Erber,W.N.、癌症基因组项目,Green,A.R。人类骨髓增生性疾病中酪氨酸激酶JAK2的获得性突变。《柳叶刀》365:1054-10612005。注:勘误表:柳叶刀366:122,仅2005年。[PubMed:15781101][全文: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05)71142-9]

  2. Cario,H.、Pahl,H.L.、Schwarz,K.、Galm,C.、Hoffmann,M.、Burdelski,M.,Kohne,E.、Debatin,K.-M。儿童家族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伴布-加综合征。英国。J.哈梅塔。123: 346-352, 2003.[公共医学:14531919][全文:https://doi.org/10.1046/j.1365-2141.2003.04591.x]

  3. H·卡里奥。儿童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增多:分类、诊断、临床表现和治疗。安·赫马特。84: 137-145, 2005.[公共医学:15599750][全文:https://doi.org/10.1007/s00277-004-0985-1]

  4. Chen,Z.、Notohamiprodjo,M.、Guan,X.-Y.、Paietta,E.、Blackwell,S.、Stout,K.、Turner,A.、Richkind,K.,Trent,J.M.、Lamb,A.、Sandberg,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中9p的增加。基因染色体癌症22:321-3241998。[公共医学:9669670][全文:https://doi.org/10.1002/(sici)1098-2264(199808)22:4<321::aid-gcc8>3.0.co;2倍]

  5. Delhommeau,F.、Dupont,S.、Della Valle,V.、James,C.、Trannoy,S.、Masse,A.、Kosmider,O.、Le Couedic,J.-P、Robert,F.、Alberdi,A.、Lecluse,Y.、Plo,I.和其他11人。髓系肿瘤中TET2的突变。新工程医学杂志360:2289-23012009。[公共医学:19474426][全文:https://doi.org/10.1056/NEJMoa0810069]

  6. 洛杉矶埃尔夫。放射性磷治疗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掠夺。赫马特。1: 153-165, 1956.[公共医学:13359507]

  7. 弗里德兰·M.L.、维特尔斯·E.G.、罗宾逊·R.J。同卵双胞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美国J.赫马特。1981年10月10日至103日。[公共医学:7196151][全文:https://doi.org/10.1002/ajh.2830100115]

  8. James,C.、Ugo,V.、Le Couedic,J.-P.、Staerk,J.、Delhommeau,F.、Lacout,C.,Garcon,L.、Raslova,H.、Berger,R.、Bennaceur-Griscelli,A.、Villeval,J.L.、Constantinescu,S.N.、Casadevall,N.、Vainchenker,W。导致构成性信号传导的独特克隆JAK2突变导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自然》434:1144-11482005。[公共医学:15793561][全文:https://doi.org/10.1038/nature03546]

  9. Jutzi,J.S.、Bogeska,R.、Nikoloski,G.、Schmid,C.A.、Seeger,T.S.和Stegelmann,F.、Schwemmers,S.、Grunder,A.、Peeken,J.C.、Gothwal,M.、Wehrle,J.、Aumann,K.、Hamdi,K.和Dierks,C.、Wang,W.、Dohner,K.,Jansen,J.H.、Pahl,H。MPN患者存在转录因子NF-E2的周期性截断突变。《实验医学杂志》210:1003-10192013年。[公共医学:23589569][全文:https://doi.org/10.1084/jem.20120521]

  10. Kelly,K.、McMahon,C.、Langaber,S.、Eliwan,H.、O'Marcaigh,A.、Smith,O.P。先天性JAK2-V617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基因型-表型多样性在哪里结束?血液112:4356-43572008。[公共医学:18988882][全文:https://doi.org/10.1182/bloud-2008-08-175620]

  11. Kralovics,R.、Passamonti,F.、Buser,A.S.、Teo,S.-S.、Tiedt,R.,Passweg,J.R.、Tichelli,A.、Cazzola,M.、Skoda,R.C。骨髓增生性疾病中JAK2的获得性功能突变。《新英格兰医学杂志》352:1779-17902005。[公共医学:15858187][全文:https://doi.org/10.1056/NEJMoa051113]

  12. Kralovics,R.、Stockton,D.W.、Prchal,J.T。家族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克隆性造血提示在该病的早期发病机制中涉及多种突变事件。血液102:3793-37962003。[PubMed:12829587][全文:https://doi.org/10.1182/血液-2003-03-0885]

  13. 劳伦斯,J.H.,戈奇,A.T。红细胞增多症和白血病的家族性发病。加州医学73:361-3641950年。[公共医学:14772666]

  14. 莱文,W.C.,休斯顿,E.W.,里兹曼,S.E。两兄弟患有Ph-1染色体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30:503-5121967年。[公共医学:6054665]

  15. 莱文,W.C。个人沟通。1974年9月1日,德克萨斯州加尔维斯顿。

  16. Manoharan,A.和Garson,O.M。家族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对三姐妹的研究。扫描。J.哈梅塔。17: 10-16, 1976.[公共医学:959770]

  17. Miller,R.L.,Purvis,J.D.,III,Welck,J.K。家族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聪明。临床。《医学杂志》第56:813-8181989页。[公共医学:2691118][全文:https://doi.org/10.3949/ccjm.56.8.813]

  18. 莫丹,B。红细胞增多症:流行病学和临床方面的综述。J.慢性病。18: 605-645, 1965.

  19. T·欧文。一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家族特征和苯肼治疗。约翰·霍普金斯医院。35: 258-262, 1924.

  20. 普查尔,J.T。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其他原发性红细胞增生症。货币。操作。赫马特。12: 112-116, 2005.[公共医学:15725900][全文:https://doi.org/10.1097/01.moh.000154029.05396.d2]

  21. 拉特诺夫,W.D.,格雷斯,R.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家族性发病:一对父子的报告,考虑到暴露于有机溶剂(包括四氯乙烯)的可能致病作用。《血液》56:233-2361980。[PubMed:7397379]

  22. Sozer,S.、Fiel,M.I.、Schiano,T.、Xu,M.、Mascarenhas,J.、Hoffman,R。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肝内皮细胞中JAK2V617F突变的存在。《血液》113:5246-52492009。[公共医学:19293426][全文:https://doi.org/10.1182/bloud-2008-11-191544]

  23. 斯皮瓦克,J.L.,Considine,M.,威廉姆斯,D.M.,塔尔博特,C.C.,Jr.,罗杰斯,O.,莫利特诺,A.R.,杰,C.,Ochs,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两种临床表型。《新英格兰医学杂志》371:808-8172014年。[公共医学:25162887][全文:https://doi.org/10.1056/NEJMoa1403141]

  24. Wang,L.、Swierczek,S.I.、Drummond,J.、Hickman,K.、Kim,S.J.、Walker,K.,Doddapeneni,H.、Muzny,D.M.、Gibbs,R.A.、Wheeler,D.A.、Prchal,J.T。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揭示了新的驱动基因和T细胞和粒细胞共有的体细胞突变(Letter)白血病28:935-9382014。[公共医学:24413320][全文:https://doi.org/10.1038/leu.2014.7]


贡献者:
Ada Hamosh-更新时间:2014年11月25日
Cassandra L.Kniffin-更新日期:2014年9月11日
Cassandra L.Kniffin-更新日期:2014年1月7日
Cassandra L.Kniffin-更新时间:2009年12月29日
Marla J.F.O'Neill-更新时间:2009年6月10日
Cassandra L.Kniffin-更新时间:2009年3月9日
Cassandra L.Kniffin-更新时间:2006年5月23日
Ada Hamosh-更新时间:2005年5月25日
Victor A.McKusick-更新日期:5/10/2005
维克托·麦库西克-更新日期:12/8/2003
维克托·麦库西克-更新日期:1998年11月4日

创建日期:
维克托·麦库西克:1986年6月4日

编辑历史记录:
卡罗尔:2023年10月27日
卡罗尔:2022年1月8日
阿洛佩兹:2014年11月25日
卡罗尔:2014年9月17日
ckniffin:2014年9月11日
卡罗尔:2014年8月1日
ckniffin:2014年7月1日
特里:2012年11月13日
wwang:2010年1月13日
ckniffin:2009年12月29日
特里:2009年12月17日
wwang:2009年6月12日
wwang:2009年6月12日
毛圈布:2009年10月6日
网址:2009年3月18日
ckniffin:2009年3月9日
卡罗尔:2006年5月24日
ckniffin:2006年5月23日
tkritzer:2005年5月25日
特里:2005年5月25日
tkritzer:2005年5月18日
tkritzer:2005年5月16日
特里:2005年5月10日
特里:2004年11月4日
tkritzer:2003年12月17日
毛圈布:2003年8月12日
卡罗尔:2002年5月8日
卡罗尔:2001年4月4日
卡罗尔:1998年11月12日
特里:1998年11月4日
阿洛佩兹:1998年9月2日
特里:1998年6月18日
mimadm:1994年4月14日
超级模特:1992年3月17日
超级模特:1990年3月20日
卡罗尔:1989年9月12日
日期:1989年10月27日
玛丽:1988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