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旗

美国政府的官方网站

格式
每页项目数

发送至:

选择目的地

搜索结果

项目:17

1

脉络膜

巩膜在视网膜和巩膜之间覆盖眼睛后部大部分的薄而高的血管膜。

2

乳头状瘤,脉络膜

一种通常为良性的肿瘤,起源于卵巢的立方上皮脉络膜神经丛呈扩大的形式脉络膜PLEXUS,可能与CSF过度分泌有关。肿瘤通常出现在生命的前十年,有颅内压升高的迹象,包括头痛;ATAXIA;双歧杆菌;以及精神状态的改变。在儿童中最常见于侧脑室,在成人中则倾向于出现在第四脑室。恶性转化为脉络膜丛状癌可能很少发生。(Adams等人,《神经病学原理》,第6版,第667页;DeVita等人,《癌症:肿瘤学原理与实践》,第5版,第2072页)

引入年份:2000

三。

脉络膜丛状肿瘤

良性或恶性肿瘤脉络膜脑室神经丛。乳头状瘤(见乳头状瘤,脉络膜PLEXUS)和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往往在心室和蛛网膜下腔播散。临床特征包括头痛、共济失调和意识改变,主要由相关脑积水引起。(摘自Devita等人,《癌症:肿瘤学原理与实践》,第5版,第2072页;《神经外科杂志》,1998年3月;88(3):521-8)

引入年份:1992年

4

脉络膜疾病

疾病脉络膜包括遗传性脉络膜疾病、肿瘤和葡萄膜血管层的其他异常。

引入年份:1990年

5

脉络膜出血

血管出血脉络膜

引入年份:1991(1987)

6

脉络膜

大脑第三脑室、侧脑室和第四脑室内血管团缠结的绒毛状结构。它调节部分脑脊液的产生和组成。

7

脉络膜肿瘤

肿瘤脉络膜; 最常见的眼内肿瘤是脉络膜这些通常发生在青春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加。大多数葡萄膜道恶性黑色素瘤由良性黑色素瘤(痣)发展而来。

8

脉络膜新生血管

新生血管形成的病理过程脉络膜

引入年份:1999年

9

回转体萎缩

进行性、常染色体隐性、弥漫性萎缩脉络膜色素上皮和感觉视网膜,始于儿童时期。

引入年份:1990年

10
11

科罗博马

一种先天性异常,由于妊娠期间胎儿眼内裂未完全融合而导致眼部某些结构缺失。

引入年份:1973年(1965年)

12
14

脉络膜丛状细胞癌【补充概念】

恶性肿瘤起源于脉络膜普莱克斯。它们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可以是良性的脉络膜神经丛乳头状瘤(CPPs)至恶性脉络膜癌(CPC)。这些罕见的肿瘤通常发生在儿童期,但也有成人报告。患者通常表现为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头痛、脑积水;乳头状水肿、恶心、呕吐、颅神经缺损、步态障碍和癫痫。肿瘤细胞表现出间变性特征,经常侵袭邻近的大脑结构。脑脊液转移很常见。已经鉴定出TP53基因的种系突变。OMIM:260500

引入日期:2012年11月5日

15
16

主要蛋白质,两栖类脉络膜丛[补充概念]

MW 20 kDa;含有183个氨基酸残基;第一来源中给出的氨基酸序列;另请参见记录脉络膜丛肽

引入日期:1992年12月8日

17

脉络膜丛肽[补充概念]

促黑色素脂解肽;另见主要蛋白质记录,两栖类脉络膜神经丛

引入日期:1977年1月1日

格式
每页项目数

发送至:

选择目的地

补充内容

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