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Z48型

耐辐射球菌R1吡咯烷酮羧酸肽酶I与焦谷氨酸结合的晶体结构


实验数据快照

  • 方法:X射线衍射
  • 分辨率:1.55 Å
  • R值自由:0.186 
  • R值工作:0.159 
  • 观察到的R值:0.160 

wwPDB验证  3D报告 完整报告


这是条目的1.2版。查看完整信息历史


文学类

耐辐射球菌吡咯烷酮羧酸肽酶I的晶体结构揭示了L-焦谷氨酸的识别机制。

阿格拉瓦尔,R。辛格,R。Kumar,A。A.库马尔。R.D.马克德。

(2019)Acta Crystallogr D Struct Biol公司75: 308-316

  • 内政部:https://doi.org/10.1107/S2059798319000676
  • 相关结构的主要引文:
    5Z47型,5Z48型

  • PubMed摘要:

    吡咯烷酮羧酸肽酶(PCP)催化从肽和蛋白质的N端去除一种不寻常的氨基酸L-焦谷氨酸(pG)。它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不同肽的功能调节都有意义。然而,PCP酶的pG-识别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这里,来自耐辐射球菌(PCPdr)的PCP I的晶体结构以无pG和结合pG的形式报告,分辨率分别为1.73和1.55º。PCPdr中的四个原体形成四聚体结构。负责识别pG残基的残基主要由活性位点附近的柔性环(环a)贡献。这些残基在所有已知PCP I中都是保守的,包括哺乳动物的PCP I。环A的Phe9和Phe12与pG的吡咯烷酮环形成堆叠相互作用,而Asn18与pG OE形成氢键。非保留残基的主链Leu71与pG NH和OE形成两个氢键。因此,pG通过范德瓦尔斯和极性相互作用在酶的S1底物亚基中识别,为肽的pG残基提供特异性。与先前报道的PCP I结构相比,PCPdr四聚体是一种封闭构象,具有不可接近的活性位点。结构表明,底物可以通过环A的无序化来访问活性位点。这种无序化也可以通过从S1亚基释放结合的pG产物来阻止产物抑制,从而使酶与新鲜底物结合。


  • 组织隶属关系

    印度印多尔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印度印多尔453 552。


大分子
通过以下方法查找类似蛋白质:(通过身份截止)|三维结构
实体ID:1
分子链条序列长度有机体细节图像
吡咯烷酮羧酸肽酶220耐辐射球菌R1=ATCC 13939=DSM 20539突变: 0 
基因名称:多氯联苯DR_0490号
欧盟委员会:3.4.19.3
UniProt公司
寻找蛋白质问题9RX25 (耐辐射球菌(菌株ATCC 13939/DSM 20539/JCM 16871/CCUG 27074/LMG 4051/NBRC 15346/NCIMB 9279/VKM B-1422/R1)
探索问题9RX25 
转到UniProtKB:第9季度第25季度
实体组 
序列簇30%身份50%身份70%身份90%身份95%身份100%身份
UniProt集团问题9RX25
序列注释
展开
  • 参考序列
实验数据和验证

实验数据

  • 方法:X射线衍射
  • 分辨率:1.55 Å
  • R值自由:0.186 
  • R值工作:0.159 
  • 观察到的R值:0.160 
  • 空间组:I 1 2 1
单位单元格以下为:
长度(Ω)角度(˚)
a=89.069α = 90
b=46.918β = 105.51
c=105.584γ = 90
软件包:
软件名称目的
菲尼克斯精炼
库特模型建筑物
菲尼克斯模型建筑物
相位器阶段划分
无目标的数据缩放
XDS公司数据缩减
MAR345dtb数据收集

结构验证

查看完整验证报告



进入历史记录

存款数据

修订历史记录(完整详细信息和数据文件)

  • 版本1.0:2019-01-16
    类型:首次发布
  • 版本1.1:2019-04-17
    更改:数据收集、数据库引用
  • 版本1.2:2023-11-22
    更改:数据收集、数据库引用、派生计算、优化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