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页内容
美国国旗

美国政府的官方网站

Dot政府

gov意味着它是官方的。
联邦政府网站通常以.gov或.mil结尾。之前分享敏感信息,确保你在联邦政府政府网站。

Https系统

该站点是安全的。
这个https(https)://确保您连接到官方网站,并且您提供的任何信息都是加密的并安全传输。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1999年8月31日;96(18):10355-60.
doi:10.1073/pnas.96.18.10355。

野生型和突变型p53细胞中p53和DNA拓扑异构酶I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不同的调节

附属公司

野生型和突变型p53细胞中p53和DNA拓扑异构酶I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不同的调节

C戈伯特等。 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 .

摘要

DNA拓扑异构酶I是一种参与转录、重组和DNA损伤识别的核酶。先前的研究表明拓扑异构酶I与肿瘤抑制蛋白p53直接相互作用。p53是一种转录因子,通过与特定DNA序列结合来激活某些基因。我们现在报道,拓扑异构酶I可以在体外被潜伏和激活的野生型p53以及几种突变和截短的p53蛋白刺激,这表明序列特异性DNA结合和拓扑异构酶I的刺激是p53的不同特性。这些分析还表明,拓扑异构酶I在p53上的结合位点在氨基酸302和321之间。在活细胞中,p53和拓扑异构酶I之间的相互作用强烈依赖于p53的状态。在含有野生型p53的MCF-7细胞中,这两种蛋白之间的关联在空间和时间上受到严格调控,并且只在基因毒性应激的短暂时期发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两种蛋白在具有突变p53的HT-29细胞中构成相关。鉴于拓扑异构酶I识别DNA损伤以及导致非法重组的能力,这些发现对细胞应激反应和基因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PubMed免责声明

数字

图1
图1
拓扑异构酶I对p53序列特异性结合的影响,通过电泳迁移率测定测定。所有通道均含有携带GADD45启动子p53结合位点的放射性标记寡核苷酸。在1μg PAb 421(车道3、5、7和9)或500 ng拓扑异构酶I(车道4、5、8和9)存在的情况下,车道2-5和6-9分别含有500 ng p53或500 ng p53-GST。作为对照,在没有p53的情况下单独培养寡核苷酸(lane1),与拓扑异构酶I(lane 10)、PAb 421(lane 11)或同时存在拓扑异构酶I和PAb 422(lane12)。
图2
图2
潜在和激活的野生型p53以类似的方式刺激拓扑异构酶I的催化活性。在拓扑异构酶I(45、22、15、11、9.5和2 ng)浓度降低的情况下,单独培养超冷却质粒DNA(4–10道)、300 ng的p53(11–17道)或300 ng的p53和1μg的PAb 421(18–24道)。作为对照,质粒DNA在没有拓扑异构酶I的情况下单独培养(第1道)、与p53(第2道)或与p53和PAb 421(第3道)培养。S、 超螺旋质粒DNA;R、 松弛的DNA。
图3
图3
潜在和激活的野生型p53以类似的方式刺激拓扑异构酶I的DNA切割活性。在拓扑异构酶I(400、200、100、50、25和12.5 ng)浓度降低的情况下,单独培养末端标记的质粒DNA(5–10道)、300 ng的p53(11–16道)或300 ng的p53和1μg的PAb 421(17–22道)。作为对照,在没有拓扑异构酶I的情况下单独培养底物DNA(第1道)、p53(第2道)、PAb 421(第3道)或同时培养p53和PAb 422(第4道)。开放箭头表示完整底物DNA的迁移,而括号则表示存在和不存在p53时DNA断裂不同的区域。
图4
图4
将p53转染到p53-null细胞伴随着拓扑异构酶I活性的增加。从不表达p53(S6细胞)或突变p53(37°C下的LTR13细胞)的M1细胞制备核提取物。拓扑异构酶I的催化活性是通过在核提取物浓度降低的情况下超螺旋DNA的松弛来确定的。S、 超螺旋DNA;R、 放松DNA。
图5
图5
野生型或突变型p53细胞中p53的免疫定位。用DNA损伤剂丝裂霉素C(10μg/ml)处理MCF-7乳腺癌细胞(wt p53)和HT-29结肠癌细胞(突变型p53)4小时,然后在无药培养基中追踪20小时。用PAb1801单克隆抗p53抗体和FITC-偶联抗小鼠次级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p53的细胞定位。
图6
图6
丝裂霉素C处理细胞核提取物的Western blot分析。用DNA损伤剂丝裂霉素C(10μg/ml)处理MCF-7乳腺癌细胞(wt p53)和HT-29结肠癌细胞(突变型p53)4小时,然后在无药培养基中追踪20小时。MCF-7细胞核提取物(A类C类)和HT-29细胞(B类)用针对p53的抗体进行蛋白质印迹分析(A类B类)或拓扑异构酶I(C类).
图7
图7
丝裂霉素C处理细胞核提取物中拓扑异构酶I的催化活性。MCF-7乳腺癌细胞(wt p53,A类B类)和HT-29结肠癌细胞(突变型p53,C类D类)用DNA损伤剂丝裂霉素C(10μg/ml)治疗4小时,然后在无药培养基中追踪20小时。通过超螺旋DNA的弛豫测定了部分纯化核提取物的不同稀释液的拓扑异构酶I活性。将未经处理的对照细胞与两种处理细胞的催化活性进行比较(A类C类)或用处理过的细胞在无药物培养基中孵育20小时(B类D类).
图8
图8
拓扑异构酶I和p53在丝裂霉素C处理的细胞中具有物理相关性。用DNA损伤剂丝裂霉素C(10μg/ml)处理MCF-7乳腺癌细胞(wt p53)和HT-29结肠癌细胞(突变型p53)4小时,然后在无药培养基中追踪20小时。用PAb 1801单克隆抗p53抗体处理核提取物,通过超螺旋DNA的松弛测定与p53免疫沉淀物相关的拓扑异构酶I活性。通道3-8显示了未经处理的对照细胞(通道3和6)、用丝裂霉素C处理4小时的细胞(通道4和7)或用丝裂素C处理4个小时的细胞,然后在从MCF-7细胞(通道3-5)获得的无药培养基(通道5和8)中进行20小时追踪的p53免疫沉淀物的催化活性或HT-29电池(6–8通道)。相比之下,前两个通道显示DNA底物单独迁移(通道1)或存在纯化拓扑异构酶I(通道2)。S、 超螺旋DNA;R、 放松DNA。

类似文章

引用人

工具书类

    1. 王建中《生物化学年鉴》。1996;65:635–692.-公共医学
    1. Fleischmann G、Pflugfelder G、Steiner E K、Javaherian K、Howard G C、Wang J C、Elgin S C。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4;81:6958–6962.-项目管理委员会-公共医学
    1. Egyhazi E,德班E.分子细胞生物学。1987;7:4308–4316.-项目管理委员会-公共医学
    1. 梅里诺·A、马登·K·R、莱恩·W·S、香槟·J·J、雷恩伯格·D·自然(伦敦)1993;363:227–232.-公共医学
    1. Kretzschmar M,Meisternst M,Roeder R G.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3;90:11508–11512.-项目管理委员会-公共医学

出版物类型

MeSH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