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的下一篇文章
通过3D印刷反射光学元件实现偏振控制的三维光子晶体模板的柔性全息制作
期刊上的上一篇文章
模仿肾脏:在器官-芯片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订购文章重印
字体类型:
宋体 佐治亚州 宋体,Verdana
字体大小:
Aa公司 Aa公司 Aa公司
行距:
列宽:
背景:
第条

微/纳米通道界面非平衡电动力学产生涡旋的量化:粒子跟踪测速

1
韩国首尔04107 Sogang大学机械工程系
2
仁荷大学生物工程系,仁川22212,韩国
韩国仁川22212仁川大学机械工程系
*
应向其发送信件的作者。
微机器 2016,7(7), 127;https://doi.org/10.3390/mi7070127
收到的提交文件:2016年6月3日/修订日期:2016年7月11日/接受日期:2016年7月16日/发布日期:2016年7月21日

摘要

:
我们描述了微/纳米通道界面附近非平衡电动力学产生涡流的定量研究。微流体装置由一个微通道和一组纳米通道组成。这些渗透选择性纳米通道导致流动不稳定,从而产生强烈的涡流。我们对荧光微粒进行跟踪可视化,以获得速度场。粒子跟踪可以计算平均速度场和速度波动。我们表征了外加电压和电解质浓度对涡流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压升高或浓度降低都会导致较大的涡流区和较强的速度波动。我们计算了归一化速度波动,其含义与湍流强度相当,我们发现其高达0.12。该值表明混合非常有效,尽管雷诺数很小。

图形摘要

1.简介

过去几十年来,用于分析化学和生物样品的微/纳米流体系统的研究急剧增加[1,2,,4,5,6,7,8,9]. 对各种微/纳米器件进行了各种实验研究;例如,微量总分析系统(µTAS)、样品预浓缩器和DNA分析仪[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众所周知,在这些微/纳米流体系统中,快速混合具有挑战性,因为在这种小规模下,雷诺数很低。研究人员已经证明了许多用于微/纳米流体系统的快速混合方案。一种很有前途的混合方法是基于微/纳米通道界面附近的涡流形成[22,23,24,25,26,27,28,29].
非平衡电动现象引起的涡流与浓度极化(CP)和纳米多孔膜的非线性流动有关[17,30,31,32,33,34,35,36,37,38,39]. 随着浓度极化坍塌现象的出现,微通道中产生离子浓度梯度,随后在微/纳米通道界面周围产生不稳定涡旋[22,23,38]. 我们之前报道了涡流产生的光谱分析[39]. 在本研究中,我们计算了涡流产生的时间功率谱,并研究了频率与两个主要操作参数:外加电压和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这项工作表明,在较低的电解液浓度下,较高的外加电压会产生快速涡流[39]这与一项研究表明,使用相同的输入参数进行快速混合是一致的[23]. 然而,需要对微/纳米通道界面附近的速度场进行实验研究,并使用不同方法对微流体涡旋的产生进行更详细的速度分析。
对涡流产生的微流体混合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Han等人可视化了非平衡电动现象产生的强涡旋结构[33,34,35]. Santiago等人报告了解释微/纳米通道界面周围涡流产生的理论和实验方法[36]. Kim等人提出了一种U型微流体装置,该装置利用微/纳米通道界面附近的旋涡实现混合[22]. Lee和Kim在他们的微流体装置中利用非平衡电动力学诱导的涡流实现了毫秒级的快速混合[23].
在本研究中,我们重点研究了涡流产生的特征。我们使用基于荧光显微镜的粒子跟踪方法可视化了微/纳米通道界面周围的涡旋结构。我们利用时间功率谱分析报告了外加电压和离子浓度下涡旋产生的趋势,并根据粒子速度探讨了涡旋形成的特征。为了量化涡流,我们进行了粒子跟踪测速,并测量了粒子速度以研究流动不稳定性。我们展示了不同外加电压和电解质浓度下的不同速度场。我们还用平均速度和瞬时波动表征了非平衡电动力学的流动特性。

2.实验

非平衡电动微流控装置由一个U形微通道和一组跨越该微通道两部分的纳米通道组成,如所示图1微通道只有一条流,在U形转弯前后有短路流通过纳米通道。由于高流动阻力,通过纳米通道的流体流量预计可以忽略不计。这些纳米通道的目的是在微/纳米通道界面周围产生CP或涡流。我们在前面的论文中描述了这种微流体装置的制造步骤[39],并且微通道的配置略有不同,因为我们在本研究中应用了额外的压力驱动流动。
微通道的深度为15微米,宽度为100微米,总长度约为1.2厘米。两个微通道段之间的距离为50微米,十个纳米通道集位于这两个段之间。因此,该距离与纳米通道长度一致。所有纳米通道的深度为50 nm,宽度为10µm。图1显示了一个红色矩形和两个黑色矩形,表示中所示结果的区域图3,图4,图5图6。我们在下面描述了这些区域的计算。
我们使用1到1000 mM的氯化钾(KCl)溶液作为工作液。单个流包含KCl溶液和微量(约0.5µM)荧光微粒,这有助于涡流可视化。微粒的标称直径为2µm。我们测试了直径为500 nm和1µm的较小微粒。这些较小的微粒发出低于检测极限的非常低的荧光信号。使用我们当前的荧光显微镜设置,2µm大小的微粒可以产生足够的荧光信号。微粒的表面电位约为30 mV,微粒密度为1020 kg/m[40]. 对于工作溶液,我们保持了较低的颗粒浓度(100微米×100微米区域中的10至12个微粒),因为颗粒追踪速度要求颗粒之间有足够的间距。
我们使用一个电源(IT 6834,Itech,南京,中国)通过插入两个储存器的铂丝为微流体装置供电。极性为正极,设备入口电压相同,出口接地。我们使用直接连接到入口的注射泵产生压力驱动流。我们在无外加电压条件下(仅压力驱动流)进行了控制实验,并可视化了微粒的路径。我们在跟踪微粒运动时施加50至150 V的电压。在可视化实验中,我们收集了100000多个微粒的图像,并使用MATLAB和PC图像处理工具获得微粒跟踪图像。
我们使用倒置荧光显微镜(IX-51,Olympus,New York,NY,USA)在暗室条件下追踪这些粒子。显微镜光学透镜的数值孔径(NA)为0.6,放大倍数(M)为40。所有实验步骤中的帧速率为20帧/秒。曝光时间因粒子的路径线而异(1.25到1.5秒)。我们使用Image Pro Plus软件(7.0)执行粒子跟踪测速。与粒子图像测速相比,粒子跟踪可视化收集的信息非常有限。由于实验装置的限制,粒子图像测速的尝试失败了。然而,我们成功地获得了时间平均速度场和有关流速的有用统计信息。
在实验中,在用去离子水进行初始冲洗步骤后,我们用含有2µm大小微粒的KCl溶液完全填充微通道。然后,我们通过插入两个储液罐中的铂电极在微流体装置上施加直流(DC)电位,并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微/纳米通道界面。我们收集了超过100000个穿过微/纳米通道界面的微粒的图像,并分析了每个微粒的方向速度。根据每个粒子的定向速度数据,我们在同一平面上绘制了速度场,重点关注受产生的涡流影响的微/纳米通道接口区域。粒子的轴向运动指示生成的漩涡的方向和大小。

3.结果和讨论

图2显示了(a)纯压力驱动流和(b)电渗和压力驱动流组合的路径线。对于压力驱动流,流速固定为1µL/min。此流速在本研究中进行的所有实验中均相同。如所示图2a、 正如预期的那样,大多数微粒沿压降方向移动。粒子路径沿微通道显示为直线,几乎没有变形,即使在微/纳米通道界面附近也是如此。图2b显示了施加电压为150 V、KCl浓度为1 mM的纳米通道界面周围旋涡产生的三幅图像。这些图像显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涡旋结构。正如粒子跟踪测速法中通常需要的那样,我们在溶液中保持低浓度的微粒,以跟踪微粒的正确路径线。图2b、 旋涡产生的上部图像显示,由于旋涡的存在,颗粒可以从微/纳米通道界面上耗尽。中的中间图像图2b表明微粒可以朝纳米通道旋转。下图图2b显示了微/纳米通道界面附近产生的多个旋涡。这三种不同的路径线类型表明,纳米通道界面上的涡流产生几乎是随机的。
我们根据连续时间步长之间的粒子位移差,从粒子轨迹计算出所有微粒的瞬时速度。我们将它们放在图中红色矩形所示的流动区域中图1然后,我们平均了每个仓中不同微粒的速度。图3显示了各种施加电压下微/纳米通道界面附近的时间平均速度场。溶液的离子浓度固定在10 mM。纯压力驱动流(零外加电压)的速度场在微通道中显示出典型的泊松流剖面。我们甚至在纳米通道界面附近也没有发现明显的流动变形,这意味着通过纳米通道的流动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纳米通道的横截面积(深度50 nm)与微通道的面积(深度15µm)相比非常小。相反,施加电压后,微/纳米通道界面附近的速度场发生畸变。当外加电压从50 V增加到150 V时,纳米通道界面附近的速度场畸变变得更加显著,并且该涡流区域变得更大,如所示图3这种行为表明了外加电压增加对更大范围涡流产生的影响。我们定量地报告了这种影响,而以前的研究定性地考虑了同样的物理。我们提出了使用非平衡电动混合机制控制主动微流体混合器中混合区域大小的可能性,并且我们相信我们的定量速度场测量在未来的混合器开发中可能有用。
我们将涡流区域(涡流影响区域)的大小量化如下。(1) 我们首先从电渗和压力驱动流的速度场中减去纯压力驱动流速度场;(2)我们总结了这两个场之间非零箱的面积。图4显示了与我们改变(a)施加电压时的纯压力驱动流相比的影响区域图;和(b)电解质浓度。该影响区域的大小显示了产生的漩涡的宽度。它也可以指示动电不稳定性的强度,动电不稳定性通常是涡流产生的结果[22]. 这些结果表明,施加的电压越大,影响范围越广。这与之前研究中增加的外加电压下的强涡流形成结果一致[23]. 不同电解质浓度下的结果表明,较低浓度下会形成较大的涡流区。众所周知,相对于德拜长度而言,纳米通道深度越小,涡旋产生越强烈,德拜长度与离子浓度成反比[22]. 在这项工作中,德拜长度范围在0.5到15纳米之间,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增加,而纳米通道深度是固定的。因此,浓度较低时,漩涡生成更强。该结果与我们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其中我们报告了微流体混合器中较低浓度的混合性能得到改善[23].
从粒子跟踪图像中,我们还计算了速度波动,以及迄今为止报告的平均流速。施加电压和离子浓度分别固定在100 V和10 mM。我们显示了两个区域(图1)比较旋涡的产生:(a)显示了几乎没有旋涡的区域;(b)显示了旋涡较强的区域。图5示出了微粒的瞬时速度(速度的绝对值)在两个区域中的分布。这个x个-和-定向速度分布图1a显示出较小的速度波动,证实没有涡流产生。特别是-定向速度几乎为零,表明微粒没有横向运动。相反图1b显示了数据在两个方向上的散射,从而证实了涡旋的存在。两种分布曲线均显示单峰分布,最大值分别为40 m/s和20µm/sx个-和-方向。这个-微/纳米通道界面附近的定向速度为非零,这解释了图2.
为了了解运行条件对该速度波动的影响,我们计算了图中红色矩形所示区域的归一化速度波动平均值图1。我们在实验中改变了外加电压和KCl浓度。计算的归一化速度脉动与湍流强度相当,湍流强度是流动不稳定性的一个有用指标。湍流强度(通常称为湍流水平)定义为 = u个 / U型 ,其中 u个 是湍流速度波动的平方根(RMS)U型是平均速度[41]. 我们的归一化速度波动与湍流强度明显不同,因为速度波动的RMS是根据x个-和-方向,而不是所有三个方向。在我们的实验中,如果不使用共焦显微镜,我们就无法获得超常的速度分量。
图6显示了随电压和浓度变化的归一化速度波动。我们获得了高达0.12的归一化速度波动(对于大多数数据点,其值都在0.05以上)。根据水力直径和电渗速度,雷诺数估计为0.056。低雷诺数意味着微通道中发生层流。然而,我们计算的速度波动显示出显著的波动水平,这表明我们的设备可以用于有效的微流体混合。
图6此外,较高的外加电压或较低的电解液浓度会产生较强的速度波动。这一结果与图中所示涡流区域的大小一致图4产生涡流的条件是纳米通道深度应与德拜长度具有相似的数量级(随KCl浓度的不同而变化),并且施加的电压应足够高,以达到过限电流状态[34,38]. 涡旋产生现象基于CP效应,当耗尽区浓度很低时(即该区域存在相对较高的电场),涡旋产生。耗尽区的这种情况会导致所有电解液都具有很高的电泳速度。该条件可以在微/纳米通道界面区域放大,并导致背景电解质中的浓度梯度较大。浓度的急剧变化产生高电场梯度。这些电场梯度在微/纳米通道界面附近产生漩涡,特别是在耗尽侧。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电解质的速度最终导致流动不稳定。
关于焦耳加热,我们测量了施加电压最高、浓度最高的贮存器的温度。温度的增加并不显著,我们认为微通道的短长度和储层的大尺寸减轻了焦耳加热的影响。

4.结论

我们使用微粒追踪方法研究了微/纳米通道界面附近非平衡电动涡旋的产生。粒子跟踪图像有助于获得平均速度场和速度波动。我们观察了外加电压和电解液浓度对涡流产生的影响。平均速度场证实了微/纳米通道界面附近的涡流产生很强。我们发现,随着电压的增加或浓度的降低,强涡区域变大。观测到的归一化速度起伏与速度起伏的增加趋势与涡流区的大小有关的结果是一致的。我们注意到,与湍流强度相当的归一化速度波动值高达0.12。这表明微流体平台中存在强大的旋涡,从而实现高效混合。

致谢

这项工作得到了韩国政府资助的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NRF 2014R1A2A2A01003618和NRF-2016R1A2B4006987)的资助。

作者贡献

S.J.L.和D.K.构思并设计了这些实验。S.J.L.和K.K.进行了实验,S.J.L、K.K、S.M.K.和D.K.分析了结果。T.-J.J.、S.M.K.和D.K.提供了科学支持和概念建议,S.J.L.撰写了论文。所有作者讨论了结果和含义,并对手稿进行了评论。

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没有利益冲突。

工具书类

  1. 博奎特,L。;Charlaix,E.纳米流体,从体积到界面。化学。Soc.版本。 2010,39, 1073–1095.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2. Eijkel,J.C。;van den Berg,A.纳米流体:它是什么?我们能从中期待什么?微流体。纳米流体。 2005,1, 249–267.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3. Piruska,A。;龚,M。;斯威德勒,J.V。;Bohn,P.W.《化学分析中的纳米流体》。化学。Soc.版本。 2010,39, 1060–1072.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4. Craighead,H。未来的芯片实验室技术用于检测单个分子。自然 2006,442, 387–393.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5. 迪特里奇,P.S。;Manz,A.芯片实验室:药物发现中的微流体技术。Nat.Rev.药物发现。 2006,5, 210–218.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6. 马克·D。;Haeberle,S。;罗斯·G。;冯·斯特滕,F。;Zengerle,R.微流体芯片实验室平台:要求、特性和应用。化学。Soc.版本。 2010,39, 1153–1182.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7. 博奎特,L。;Tabeling,P.纳米流体的物理和技术方面。实验室芯片 2014,14, 3143–3158.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8. Mawatari,K。;Kazoe,Y。;清水,H。;Pihosh,Y。;Kitamori,T.扩展纳米流体学:基本技术、独特的液体特性以及在化学和生物分析方法和设备中的应用。分析。化学。 2014,86, 4068–4077.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9. Slouka,Z。;塞纳帕蒂,S。;Chang,H.C.离子选择膜微流体系统。每年。修订分析。化学。 2014,7, 317–335.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10. 达斯,S。;Dubsky,P。;范登伯格,A。;Eijkel,J.DNA通过纳米孔和纳米通道移位的浓度极化。物理学。修订稿。 2012,108, 138101.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11. Goet,G。;拜尔,T。;Hardt,S.基于等速电泳样品传输的微型接触器。实验室芯片 2009,9, 3586–3593.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12. 宋,H.J。;Wang,Y。;加森,C。;Pant,K.Nafion膜基微纳米流体装置,用于在游离溶液中同时进行DNA预浓缩和分离。微流体。纳米流体。 2014,17, 693–699.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13. Chen,C.L。;Yang,R.J.微通道几何形状对直微通道或会聚-发散微通道微流控芯片中预浓缩强度的影响。电泳 2012,33, 751–757.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14. Chung,S。;Lee,J.H。;Moon,M.W。;Han,J。;Kamm,R.D.蛋白质预浓缩的非荧光皱纹纳米通道。高级主管。 2008,20, 3011–3016.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15. 加迪什,N。;Voldman,J.高通量正介电泳生物制品微浓缩器。分析。化学。 2006,78, 7870–7876.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16. Hlushkou,D。;佩里,J.M。;雅各布森,南卡罗来纳州。;Tallarek,U。在纳米通道-纳米漏斗装置中传播浓度极化和离子电流整流。分析。化学。 2011,84, 267–274.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17. Lee,S.J。;Rhee,H.等人。;Jeon,T.J。;Kim,D.在微流控芯片中使用浓度极化预浓缩脂质囊泡。传感器执行器B化学。 2016,229, 276–280.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18. Kim,S.M。;Burns,医学硕士。;Hasselbrink,E.F.使用简单的玻璃/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流控芯片进行电动蛋白预浓缩。分析。化学。 2006,78, 4779–4785.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19. Ko,S.H。;Kim,S.J。;Cheow,L.F。;Li,L.D。;Kang,K.H。;Han,J.用于多重免疫分析的大规模平行浓缩装置。实验室芯片 2011,11, 1351–1358.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20. Ko,S.H。;Song,Y.-A。;Kim,S.J。;Kim,M。;Han,J。;Kang,K.H.使用离子浓缩极化在直微通道中的纳米流体预浓缩装置。实验室芯片 2012,12, 4472–4482.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21. 沈,M。;Yang,H。;西瓦格纳姆,V。;Gijs,M.A.M.使用微通道集成nafion条的微流控蛋白预浓缩器:实验和建模。分析。化学。 2010,82, 9989–9997.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22. Kim,D。;Raj,A。;朱,L。;马塞尔,R.I。;Shannon,M.A.非平衡电动微/纳米流体混合器。实验室芯片 2008,8, 625–628.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23. Lee,S.J。;Kim,D.具有非平衡电动现象的毫秒级快速微混合。微流体。纳米流体。 2012,12, 897–906.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24. 斯特罗克,公元。;德廷格,S.K.W。;Ajdari,A。;Mezic,I。;斯通,H.A。;Whitesides,G.M.微通道混沌混音器。科学类 2002,295, 647–651.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25. Yan,D。;杨,C。;Miao,J。;Lam,Y。;Huang,X.使用调频电场和通道几何效应增强电动微流体t混合器。电泳 2009,30, 3144–3152.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26. Chiu,P.-H。;Chang,C.-C。;Yang,R.-J.纳米/微通道连接附近带电和非带电样品的电动微混合。微流体。纳米流体。 2013,14, 839–844.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27. 黄,K.-D。;Yang,R.-J.混合微/纳米通道中离子贫化/富集区的形成。微流体。纳米流体。 2008,5, 631–638.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28. 黄,K.-D。;Yang,R.-J.一种利用浓度极化效应的纳米通道基浓缩器。电泳 2008,29, 4862–4870.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29. Chang,C.-C。;Yang,R.-J.微流体系统中的电动混合(受邀评论论文)。微流体。纳米流体。 2007,, 501–525.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30. 扎兹曼,B。;Rubinstein,I.电渗滑移和电导不稳定性。J.流体力学。 2007,579, 173–226.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31. 绿色,Y。;帕克,S。;Yossifon,G.架起隔离纳米通道和连通多孔异质膜之间的桥梁。物理学。版本E 2015,91, 011002.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32. Chang,C.C。;Yeh,C.P。;Yang,R.J.,微通道-纳米通道界面附近的离子浓度极化:ph值的影响。电泳 2012,33, 758–764.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33. Kim,S.J。;Li,L.D。;Han,J.通过纳米流体通道附近的浓度极化放大电动响应。朗缪尔 2009,25, 7759–7765.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34. Kim,S.J。;Song,Y.-A。;Han,J.利用离子浓缩极化的生物分子纳米流体浓缩装置:理论、制造和应用。化学。Soc.版本。 2010,39, 912–922.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绿色版本]
  35. Kim,S.J。;Wang,Y.-C。;Lee,J.H。;Jang,H。;Han,J.纳米流体通道附近的浓度极化和非线性电动流。物理学。修订稿。 2007,99, 044501.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36. 马尼,A。;T.A.赞格尔。;Santiago,J.G.关于微通道-阳极通道界面的浓度极化传播,第一部分:分析模型和特性分析。朗缪尔 2009,25, 3898–3908.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37. 鲁宾斯坦,I。;Zaltzman,B.浓度极化中的扩展空间电荷。高级胶体界面科学。 2010,159, 117–129.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38. T.A.赞格尔。;马尼,A。;Santiago,J.G.微通道和纳米通道界面的浓度极化和离子聚焦理论与实验。化学。Soc.版本。 2010,39, 1014–1035.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39. Lee,S.J。;Jeon,T.-J。;Kim,S.M。;Kim,D.微/纳米通道界面非平衡电动力学产生的涡流的量化:光谱分析。微机器 2016,7, 109.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40. 康明斯,Z。;Probst,R。;Shapiro,B.电动镊子:通过实时成像和流量控制对微粒进行三维操作。实验室芯片 2013,13, 4040–4046. [谷歌学者] [交叉参考] [公共医学]
  41. S.B.教皇。湍流; 剑桥大学出版社:英国剑桥,2000年。[谷歌学者]
图1。微流体装置示意图。红色矩形表示结果所在的区域图3,图4图6。黑色矩形表示中的结果区域图5.
图1。微流体装置示意图。红色矩形表示中的结果区域图3,图4图6。黑色矩形表示中的结果区域图5.
微型机07 00127 g001
图2。()无电压和(b条)施加电压为150V的粒子路径线。
图2。()无电压和(b条)施加电压为150V的粒子路径线。
微型机07 00127 g002
图3。速度场粒子跟踪()无外加电压;(b条)50伏;(c(c))100伏;和(d日)150伏。
图3。速度场粒子跟踪()无外加电压;(b条)50伏;(c(c))100伏;和(d日)150伏。
微型机07 00127 g003
图4。涡流产生的影响区域与()施加电压和(b条)KCl浓度。
图4。涡流产生的影响区域与()施加电压和(b条)KCl浓度。
微机械07 00127 g004
图5。速度分布()非涡流区和(b条)涡流区(参见图1).
图5。速度分布()非涡流区和(b条)涡流区(参见图1).
微型机07 00127 g005
图6。归一化速度波动与()施加电压和(b条)KCl浓度。
图6。归一化速度波动与()施加电压和(b条)KCl浓度。
微型机07 00127 g006

分享和引用

MDPI和ACS样式

Lee,S.J。;Kwon,K。;Jeon,T.-J。;Kim,S.M。;D.金。微/纳米通道界面非平衡电动力学产生涡流的量化:粒子跟踪测速。微机器 2016,7, 127.https://doi.org/10.3390/mi7070127

AMA风格

Lee SJ、Kwon K、Jeon T-J、Kim SM、Kim D。微/纳米通道界面非平衡电动力学产生涡流的量化:粒子跟踪测速。微机器. 2016; 7(7):127.https://doi.org/10.3390/mi7070127

芝加哥/图拉宾风格

Lee、Seung Jun、Kilsung Kwon、Tae-Joon Jeon、Sun Min Kim和Daejong Kim。2016.“微/纳米通道界面非平衡电动力学产生涡流的量化:粒子跟踪测速”微机器7,编号7:127。https://doi.org/10.3390/mi7070127

请注意,从2016年第一期开始,该杂志使用文章编号而不是页码。请参阅更多详细信息在这里.

文章指标

返回页首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