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改进的偶应力理论和无网格方法分析Mindlin微型板。 (英语) Zbl 1426.74189号

摘要:根据一阶剪切变形板理论,即Mindlin板理论,采用修正的偶应力理论和无网格方法研究了简支微各向同性板的弯曲问题。修正的偶应力理论只涉及一个长度尺度参数,因此简化了理论,因为通过实验更容易确定单个尺度参数。基于径向基函数配置的无网格方法实现了一阶剪切变形理论的弯曲方程。数值方法易于实现,并且提供了与解析解非常一致的准确结果。

MSC公司:

74K10型 杆(梁、柱、轴、拱、环等)
74A60型 微观力学理论
74K20型 盘子
74A20型 固体力学中的本构函数理论
74M25型 固体微观力学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威廉·D·尼克斯。;高华坚,《晶体材料中的压痕尺寸效应:应变梯度塑性定律》,J.Mech。物理学。固体,46,3,411-425,(1998)·Zbl 0977.74557号
[2] Eringen,A.C.,《关于非局部弹性微分方程以及螺位错和表面波的解》,J.Appl。物理。,54, 9, 4703-4710, (1983)
[3] 埃林根,A.C。;Edelen,D.G.B.,《论非局部弹性》,《国际工程科学杂志》。,10, 3, 233-248, (1972) ·Zbl 0247.73005号
[4] 南卡罗来纳州帕克。;Gao,X.-L.,基于修正耦合应力理论的Bernoulli-Euler梁模型,J.Micromech。美工。,16, 11, 2355-2359, (2006)
[5] Ma,H.M。;高,X.-L。;Reddy,J.N.,基于修正耦合应力理论的微观结构相关Timoshenko梁模型,J.Mech。物理学。固体,56,12,3379-3391,(2008)·Zbl 1171.74367号
[6] Ma,H.M。;高,X.-L。;Reddy,J.N.,基于修正偶应力理论的非经典Mindlin板模型,力学学报。,220, 1-4, 217-235, (2011) ·Zbl 1237.74133号
[7] Reddy,J.N.,功能梯度梁的微结构相关耦合应力理论,J.Mech。物理学。固体,(2011年)·Zbl 1270.74114号
[8] Akgoz,B。;Civalek,O.,轴向加载微尺度梁屈曲分析的应变梯度弹性和修正耦合应力模型,国际工程科学杂志。,49, 11, 1268-1280, (2011) ·Zbl 1423.74338号
[9] Asghari,M。;Kahrobaiyan,M.H。;Ahmadian,M.T.,基于修正耦合应力理论的非线性Timoshenko梁公式,Int.J.Eng.Sci。,48, 12, 1749-1761, (2010) ·Zbl 1231.74258号
[10] Asghari,M。;拉哈伊法德,M。;Kahrobaiyan,M.H。;Ahmadian,M.T.,修改的偶应力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公式,Mater。设计。,32, 3, 1435-1443, (2011) ·Zbl 1271.74257号
[11] Chen,W。;李,L。;Xu,M.,具有一阶剪切变形的复合材料层合梁弯曲分析的修正耦合应力模型,Compos。结构。,93, 11, 2723-2732, (2011)
[12] 刘永平。;Reddy,J.N.,基于修正的偶应力理论的非局部曲梁模型,国际结构杂志。刺。动态。,11, 3, 495-512, (2011) ·Zbl 1271.74267号
[13] Ma,H.M。;高,X.-L。;Reddy,J.N.,基于修正偶应力理论的非经典Reddy-Levinson梁模型,国际多尺度计算杂志。工程师,8,2,167-180,(2010)
[14] Jomehzadeh,E。;努里,H.R。;Saidi,A.R.,基于修正的偶应力理论的微镀层尺寸相关振动分析,Phys。E低维。系统。纳米结构。,43, 4, 877-883, (2011)
[15] Ke,L.-L。;Wang,Y.-S。;杨,J。;Kitipornchai,S.,基于修正偶应力理论的尺寸相关Mindlin微板的自由振动,J.Sound Vib。,331, 1, 94-106, (2012)
[16] 尹,L。;钱,Q。;Wang,L。;夏伟,基于修正偶应力理论的微型板振动分析,机械学报。索里达币。,23, 5, 386-393, (2010)
[17] Chen,W。;徐,M。;Li,L.,基于新修正的偶应力理论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模型,Compos。结构。,94, 7, 2143-2156, (2012)
[18] Tsiatas,G.C.,基于修正偶应力理论的新基尔霍夫板模型,国际固体结构杂志。,46, 13, 2757-2764, (2009) ·Zbl 1167.74489号
[19] 夏,W。;Wang,L.,基于非经典Timoshenko梁理论的微型流体输送管道模型结构的微流体诱发振动和稳定性,微流体。纳米流体。,9, 4-5, 955-962, (2010)
[20] 阿汉加,S。;Rezazadeh,G。;沙巴尼,R。;艾哈迈迪·G。;Toloei,A.,《考虑修正偶应力理论的微束输送流体稳定性》,国际力学杂志。马特。设计。,7, 4, 327-342, (2011)
[21] 尹,L。;钱,Q。;Wang,L.,微尺度流体输送管道动力学的应变梯度梁模型,应用。数学。型号。,35, 6, 2864-2873, (2011) ·Zbl 1219.74006号
[22] Yang,F。;Chong,A.C.M。;D.C.C.拉姆。;Tong,P.,基于应力的弹性应变梯度耦合理论,国际固体结构杂志。,39, 10, 2731-2743, (2002) ·Zbl 1037.74006号
[23] Kansa,E.J.,多重二次曲面。离散数据近似格式及其在计算流体力学中的应用。I.曲面近似和偏导数估计,计算。数学。申请。,19, 8-9, 127-145, (1990) ·Zbl 0692.76003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