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变时滞切换非线性正系统的绝对指数增益分析与综合。 (英语) Zbl 1410.93096号

摘要:本文研究了具有时变时滞的切换非线性正系统的绝对指数稳定性和(L{1})增益镇定性能。本文考虑的非线性函数位于扇形场中,时变时滞未知但有界。首次引入了切换非线性正系统的绝对指数(L{1})稳定性的概念。为底层系统构造了一个非线性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利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从线性规划的角度建立了系统绝对指数(L{1})稳定的充分条件。然后,讨论了系统的绝对指数(L_1})控制综合。分别设计了包含非线性函数的反馈控制律和状态反馈控制律。通过与现有结果的比较,表明本设计不太保守。最后,通过一个示例说明了结果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D09型 强大的稳定性
34K20码 泛函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
34K34号 泛函微分方程混合系统
90 C90 数学规划的应用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Luenberger,E.,《动态系统导论:理论、模型和应用》(1979),威利出版社,纽约·Zbl 0458.93001号
[2] Farina,L。;Rinaldi,S.,《正线性系统:理论与应用》(2000年),威利出版社:威利纽约·Zbl 0988.93002号
[3] Kaczorek,T.,《积极的1D和2D系统》(2002),《施普林格-弗拉格:施普林格伦敦》·Zbl 1005.68175号
[4] Jadbabaie,A。;林,J。;Morse,A.,使用最近邻规则协调移动自治代理组,IEEE Trans。自动。控制,48,6,988-1001(2003)·Zbl 1364.93514号
[5] Shorten,R。;Wirth,F。;Leith,D.,类TCP拥塞控制的正系统模型:渐近结果,IEEE/ACM Trans。净值。,14, 3, 616-629 (2006)
[6] 埃尔南德斯·瓦尔加,E。;米德尔顿,R。;Colaneri,P.,切换正系统的离散时间控制及其在缓解病毒逃逸中的应用,《国际鲁棒非线性控制》,21,10,1093-1111(2011)·兹比尔1225.93072
[7] Guiver,C。;霍奇森博士。;Townley,S.,正线性系统的正态可控性,系统。控制信函。,65, 23-29 (2014) ·Zbl 1285.93021号
[8] 沈杰。;Lam,J.,分布时滞正系统的(l_∞)增益分析,Automatica,50,1,175-179(2014)·Zbl 1298.93153号
[9] 沈杰。;Lam,J.,具有非均匀初始条件的离散正系统的(h∞)模型降阶,国际鲁棒非线性控制,25,1,88-102(2015)·Zbl 1305.93044号
[10] 阿内森,H。;Langbort,C.,约束线性正系统网络中路由控制的线性规划方法,Automatica,48,5,800-807(2012)·Zbl 1246.93058号
[11] Rami,医学硕士。;Tadeo,F.,带界控制的正线性系统的控制器综合,IEEE Trans。电路系统。快讯,54,2,151-155(2007)
[12] Rami,医学硕士。;塔迪奥,F。;Benzaouia,A.,约束正离散系统的控制,2007年美国控制会议论文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万豪侯爵酒店,5851-5856(2007)
[13] O.梅森。;Shorten,R.,关于线性共正Lyapunov函数和切换正线性系统的稳定性,IEEE Trans。自动。控制,52,7,1346-1349(2007)·兹比尔1366.34077
[14] Fainshil,L。;Margaliot,M。;Chigansky,P.,关于正线性切换系统在任意切换律下的稳定性,IEEE Trans。自动。控制,54,4,897-899(2009)·Zbl 1367.93431号
[15] 扎帕维尼亚,A。;科拉内里,P。;Geromel,J.,连续时间切换线性正系统的驻留时间分析,2010年美国控制会议论文集,马里兰州巴尔的摩万豪海滨,美国,6255-6261(2010)
[16] X.赵。;张,L。;Shi,P.,具有平均停留时间切换的切换正线性系统的稳定性,Automatica,481132-1137(2012)·Zbl 1244.93129号
[17] 张杰。;Han,Z。;朱,F。;黄,J.,切换正线性系统的反馈控制,IET控制理论应用。,7, 3, 464-469 (2013)
[18] X.赵。;张,L。;Shi,P.,一类切换正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国际鲁棒非线性控制,23578-589(2013)·Zbl 1284.93208号
[19] 向,M。;Xiang,Z.,时滞离散切换线性正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应用。数学。计算。,230, 193-199 (2014) ·兹比尔1410.39031
[20] 布兰基尼,F。;科拉内里,P。;Valcher,M.,正切换系统稳定化的共正Lyapunov函数,IEEE Trans。自动。控制,57、12、3038-3050(2012)·Zbl 1369.93566号
[21] 刘,X。;Dang,C.,时滞正切换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IEEE传输,自动。控制,56,7,1684-1690(2011)·Zbl 1368.93599号
[22] Tong,Y。;张,L。;Shi,P.,具有可换子系统的切换正线性系统的一个常见线性同正Lyapunov函数,国际期刊系统。科学。,44, 11, 1994-2003 (2013) ·Zbl 1307.93362号
[23] 张杰。;Han,Z。;Zhu,F.,(l_1)-正开关系统的增益分析和控制综合,国际期刊系统。科学。,46, 12, 2111-2121 (2015) ·Zbl 1332.93127号
[24] Lee,T.C。;蒋,Z.,非线性切换系统的一致渐近稳定性及其在移动机器人中的应用,IEEE Trans。自动。控制,53,5,1235-1252(2008)·Zbl 1367.93399号
[25] Aleksandrov,A.Y。;陈,Y。;普拉托诺夫,A。;Zhang,L.,一类切换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Automatica,47,10,2286-2291(2011)·Zbl 1228.93085号
[26] Xiang,W。;肖,J。;Iqbal,M.N.,通过状态更新方法对一类不确定切换非线性系统进行鲁棒故障检测,非线性分析。Hybr.(液压)。系统。,12, 132-146 (2014) ·Zbl 1291.93309号
[27] 李,E。;Long,L。;赵,J.,一类切换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全局输出反馈镇定,应用。数学。计算。,256, 551-564 (2015) ·Zbl 1338.93301号
[28] 苏,X。;Shi,P。;吴,L。;张,L。;Zhao,Y.,非线性切换系统的降阶模糊建模,第五十三届IEEE决策控制会议论文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3627-3630(2014年12月15-17日)
[29] Feyzmahdavian,H.R。;Charalambous,T。;Johansson,M.,时变时滞一阶齐次正系统的指数稳定性,IEEE Trans。自动。控制,59,6,1594-1599(2014)·Zbl 1360.93596号
[30] Feyzmahdavian,H.R。;Charalambous,T。;Johansson,M.,具有有界和无界时滞的齐次正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和衰减率,SIAM J.控制优化。,52, 4, 2623-2650 (2014) ·Zbl 1320.34101号
[31] Aleksandrov,A.Y。;陈,Y。;Platonov,A。;Zhang,L.,一类切换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Automatica,47,10,2286-2291(2011)·Zbl 1228.93085号
[32] Aleksandrov,A.Y。;陈,Y。;Platonov,A。;Zhang,L.,一类非线性切换差分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一致最终有界控制综合,J.Differ。埃克。申请。,18, 9, 1545-1561 (2012) ·Zbl 1263.93190号
[33] 张杰。;Han,Z。;朱,F。;Zhao,X.,切换非线性系统的绝对指数稳定性和镇定,系统。控制信函。,66, 51-57 (2014) ·Zbl 1288.93075号
[34] 孙,Y。;Wang,L.,关于一类切换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Automatica,49,305-307(2013)·兹比尔1257.93085
[35] 布隆德,V.D。;Megretski,A.,《数学系统和控制理论中的未解决问题》(2004),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新泽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Zbl 1052.93002号
[36] 赵,J。;Hill,D.J.,《关于切换系统的稳定性、(l_2)增益和(h∞)控制》,Automatica,44,5,1220-1232(2008)·Zbl 1283.93147号
[37] 林,X。;杜,H。;Li,S.,切换时滞系统的有限时间有界性和(l_2)增益分析,应用。数学。计算。,217, 12, 5982-5993 (2011) ·Zbl 1218.34082号
[38] 严,Z。;张伟。;Zhang,G.,具有马尔可夫切换的it(hat{o})随机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和镇定:模态相关参数方法,IEEE Trans。自动。控制,60,9,2428-2433(2015)·Zbl 1360.93757号
[39] 严,Z。;张,G。;Wang,J.,利用神经网络对非线性随机it({o})系统进行非脆弱鲁棒有限时间控制,国际控制自动化杂志。系统。,873-882年10月5日(2012年)
[40] Briat,C.,通过积分线性约束实现不确定线性正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镇定:(l_1)增益和(l_∞)增益表征,国际鲁棒非线性控制杂志,23,17,1932-1954(2013)·Zbl 1278.93188号
[41] 陈,X。;Lam,J。;李,P。;Shu,Z.,“正系统的诱导范数和控制器合成”,Automatica,49,5,1377-1385(2013)·Zbl 1319.93024号
[42] Aleksandrov,A.Y。;Mason,O.,时滞切换非线性系统的绝对稳定性和Lyapunov-Krasovskii泛函,J.Frankl。研究所,351,4381-4394(2014)·Zbl 1294.93067号
[43] 哈贾赫马迪,M。;德舒特,B。;Hellendorn,H.,扇区边界切换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控制,Automatica,502726-2731(2014)·Zbl 1301.93126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