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反馈系统的自适应动态表面控制。 (英语) Zbl 1274.93164号

摘要:针对一类完全非仿射纯反馈形式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曲面控制算法中值定理在每个设计步骤中构造一个仿射变量,然后利用神经网络推导出虚拟控制信号或实际控制信号。从而避免了由中值定理引起的未知控制方向和奇异性问题。该方案通过引入基于表面误差修正的初始化技术,能够克服backstepping控制固有的复杂性爆炸,并保证(mathcal L_ infty)跟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C40型 自适应控制/观测系统
93B52号 反馈控制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Krstic,非线性和自适应控制设计(1995)
[2] Wang,用于纯反馈系统自适应神经控制的ISS-模块方法,Automatica 42(5)pp 723–(2006)·Zbl 1137.93367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6.01.004
[3] Kanellakopoulos,反馈线性化系统自适应控制器的系统设计,IEEE自动控制汇刊36(11)pp 1241–(1991)·Zbl 0768.93044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100933
[4] Ren,一类具有滞后输入的纯反馈形式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神经控制,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B部分:控制论39(2)pp 431–(2009)·doi:10.1109/TSMCB.2008.2006368
[5] Ge,不确定非线性纯反馈系统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Automatica 38(4)pp 671–(2002)·Zbl 0998.93025号 ·doi:10.1016/S0005-1098(01)00254-0
[6] Zou,一类非线性纯反馈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使用模糊反推方法,IEEE模糊系统汇刊16(4),第886页–(2008)·doi:10.1109/TFUZZ.2008.917301
[7] Wang,一类纯反馈形式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Automatica 38(8)pp 1365–(2002)·Zbl 0998.93026号 ·doi:10.1016/S0005-1098(02)00034-1
[8] Park,使用径向基函数网络的通用近似,神经计算3(2)第246页–(1991)·doi:10.1162/neco.1991.3.2.246
[9] Wang,IEEE国际会议论文集模糊系统pp 1163–(1992)·doi:10.1109/FUZZY.1992.258721
[10] Seto,三角形结构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39(7)pp 1411–(1994)·Zbl 0806.93034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299624
[11] Swaroop,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动态表面控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45(10)pp 1893–(2000)·Zbl 0991.93041号 ·doi:10.10109/TAC.2000.880994
[12] Zhang,纯反馈形式下具有未知死区的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动态表面控制,Automatica 44(7)第1895页–(2008)·Zbl 1149.93322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7.11.025
[13] 王,基于神经网络的不确定非线性纯反馈系统自适应动态表面控制,国际鲁棒与非线性控制杂志·Zbl 1213.93105号
[14] Yoo,一类具有状态时滞的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神经控制,IEEE神经网络汇刊20(7)第1209页–(2009)·doi:10.1109/TNN.2009.2022159
[15] Li,用于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鲁棒自适应NN跟踪控制的DSC方法,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B部分:控制论40(3)pp 915–(2010)·doi:10.1109/TSMCB.2009.2033563
[16] Wang,线性多变量系统的自适应动态表面控制,Automatica 46(10)pp 1703–(2010)·Zbl 1204.93066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10.06.020
[17] Krstic,用一类新的自适应控制器改善瞬态性能,《系统与控制快报》21(6),第177页–(1993)·Zbl 0805.93030号 ·doi:10.1016/0167-6911(93)90050-G
[18] 陈,非线性严格反馈系统的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Automatica 45(6)pp 1530–(2009)·Zbl 1166.93341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9.02.025
[19] Yang,一种用于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鲁棒自适应模糊控制的后推和小增益组合方法,IEEE系统、人和控制论汇刊,第A部分:系统和人34(3)页406–(2004)·doi:10.1109/TSMCA.2004.824870
[20] 杨,不确定非线性系统船舶操舵自动舵的模型参考自适应鲁棒模糊控制,应用软件计算3(4),第305页–(2003)·doi:10.1016/j.asoc.2003.05.001
[21] Kim,使用模糊扰动观测器的MIMO系统输出反馈跟踪控制及其在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中的应用,IEEE模糊系统汇刊13(6)pp 725–(2005)·doi:10.1109/TFUZZ.2005.859306
[22] 佐里奇,数学分析II(2004)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