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丘奇论文和博弈论的一些注释。 (英语) Zbl 0697.68055号

摘要:本文考虑由图灵机器(Turing Machines)进行的正规形式的游戏。机器被输入所有相关信息,然后被要求玩游戏。对于这种设置,导出了一些“不可能”的结果。特别是,它表明,不存在任何图灵机器,只要对手做出选择,它就会始终使用正确的策略。这样的结果也推广到只关注经济优化机器的情况。本文还开发了一个知识模型。这使得本文的主要结果可以被解释为源于不可能总是在适当的意义上决定一个球员是否理性。

MSC公司:

2005年第68季度 计算模型(图灵机等)(MSC2010)
91A40型 其他游戏理论模型
03D20日 递归函数和关系、子递归层次结构
03日第10天 图灵机及其相关概念
03D60年 序数、容许集等的可计算性和递归理论。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安德里尼,L.:1988年?预测误差与有限理性:一个例子?,剑桥大学经济理论讨论论文第127号。
[2] Aumann,R.:1981年?重复游戏调查?。在奥斯卡·莫根斯坦的博弈论和数学经济学论文中。曼海姆·维恩·朱里奇:书目研究所。
[3] Binmore,K.:1987a?为理性参与者建模?,经济学与哲学3,179-214·doi:10.1017/S026626710002893
[4] Binmore,K.:1987b?重塑理性球员?,S.T.I.C.E.R.D.讨论文件87/149,伦敦经济学院,伦敦。
[5] Brainerd,W.S.和Landweber,Q.:1974,计算理论,John Wiley&Sons,纽约·Zbl 0274.68001号
[6] 布兰登伯格:1989年?公共知识假设在博弈论中的作用?。《缺失市场、信息和游戏的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Missing Markets,Information and Games),F.H.Hahn(Ed.)。牛津大学出版社。
[7] 坎宁,D.:1988年?当玩家是图灵机时的理性与博弈论?。S.T.I.C.E.R.D.讨论文件88/183,伦敦经济学院,伦敦。
[8] 新泽西州卡特兰:1980年,可计算性。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
[9] Davis,M.:1958年,《可计算性和不可解性》。多佛出版社,纽约。
[10] Fagin R.和Halpern,J.Y.:1985年?信念、意识和有限推理:初步报告?。第九届人工智能国际联合会议记录,洛杉矶·Zbl 0634.03013号
[11] Halpern,J.Y.:1986年?知识推理:概述?,《知识推理的理论方面》,J.Halpern(Ed.)。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加利福尼亚州洛斯阿尔托斯。
[12] Halpern,J.Y.和Moses,Y.:1985年?知识和信仰的模型逻辑指南:初稿?。第九届人工智能联合会议记录,洛杉矶。
[13] 霍华德·J·V:1988年?囚犯困境中的合作?,理论与决策24203-213·Zbl 1271.91011号 ·doi:10.1007/BF00148954
[14] 科诺里奇,K.:1986年?意识不是什么:内隐和外显信念的句子观?,《知识推理的理论方面》,J.Y.Halpern(Ed.)。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加利福尼亚州洛斯阿尔托斯。
[15] 克里普克,S.:1963?模态逻辑的语义分析?,Zeitschrift für mathematische Logik und Grundlagen der Mathematik数学9,67-96·Zbl 0118.01305号 ·doi:10.1002/malq.19630090502
[16] McAfee,R.P.:1984,《经济决策中的有效可计算性》,西安大略大学,油印版。
[17] 内曼:1985年?有限复杂性证明了有限重复囚徒困境中合作的合理性?,《经济学快报》19,227-229·Zbl 1273.91022号 ·doi:10.1016/0165-1765(85)90026-6
[18] 罗杰斯,H.R.:1967,《递归函数和有效计算性理论》,麦格劳-希尔出版社,伦敦·Zbl 0183.01401号
[19] 鲁宾斯坦:1986年?有限自动机扮演重复的囚徒困境?,《经济理论杂志》38,83-96·Zbl 0606.68050号 ·doi:10.1016/0022-0531(86)90021-9
[20] Soare,R.I.:1987,《递归可枚举集和度:可计算函数和可计算生成集的研究》,Springer-Verlag,纽约·Zbl 0623.03042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