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塑性谱元法在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英语) Zbl 1246.74067号

摘要:我们实现了一种用于地质力学中三维时间无关弹塑性问题的谱元方法。作为首次应用,我们使用该方法进行从小到大范围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该实现采用八元预处理共轭梯度解算器进行高效存储。该计划适应了材料的异质性和复杂地形。可以使用简单或复杂的地下水位剖面来评估静水压力的影响。实现了表面加载和伪静态地震加载。对于拟模拟边坡的弹塑性行为,使用初始应变方法(即粘塑性算法)采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对于大规模问题,软件在使用消息传递接口进行域分解的基础上进行并行化。强标度测量表明,并行化软件执行效率很高。我们对照其他几种方法验证了光谱元素结果,并将该技术应用于模拟土堤和山坡的破坏。

理学硕士:

74平方米 谱及相关方法在固体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74S05号 有限元方法在固体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74C05型 小应变率相关塑性理论(包括刚塑性和弹塑性材料)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Hughes,《有限元法:线性静态和动态有限元分析》(1987)·Zbl 0634.73056号
[2] Bathe,有限元程序(1995)
[3] Zienkiewicz,固体和结构力学的有限元方法(2005)·Zbl 1084.74001号
[4] Price,通过中间曲面细分生成六面体网格:第二部分。具有平边和凹边的固体,《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40(1),第111–(1997)页·doi:10.1002/(SICI)1097-0207(19970115)40:1<111::AID-NME56>3.0.CO;2公里
[5] Tautges,装配几何六面体网格的生成:综述和进展,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50(12)第2617页–(2001)·Zbl 1049.74055号 ·doi:10.1002/nme.139
[6] Shepherd,六面体网格生成约束,Engineering with Computers 24 pp 195–(2008)·doi:10.1007/s00366-008-0091-4
[7]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Cubit 13.0用户文档2011 Cubit.Sandia.gov
[8] Rainsberger,TrueGrid用户手册(2006)
[9] Geuzaine,GMSH:具有内置预处理和后处理设施的三维有限元网格生成器,《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79(11)第1309页–(2009)·Zbl 1176.74181号 ·doi:10.1002/nme.2579
[10] Hesthaven,四面体元素的稳定光谱方法,SIAM科学计算杂志21(6)第2352页–(1999)·Zbl 0959.65112号 ·doi:10.1137/S1064827598343723
[11] Taylor,非四边形单元的广义对角质量矩阵谱元法,应用数值数学33(1-4)pp 259-(2000)·Zbl 0964.65107号 ·doi:10.1016/S0168-9274(99)00091-4
[12] Komatitsch,使用三角形和四边形谱元方法在二维弹性介质中的波传播,计算声学杂志9 pp 703–(2001)·doi:10.1142/S0218396X01000796
[13] Mercerat,使用非结构化三角网格模拟二维弹性波传播的三角谱元,《国际地球物理杂志》166 pp 679–(2006)·doi:10.1111/j.1365-246X.2006.03006.x
[14] Davis,《数值积分方法》(2007)·Zbl 1139.65016号
[15] Durufle,Gauss和Gauss-Lobatto求积规则对时域四边形有限元方法精度的影响,偏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25 pp 526–(2009)·Zbl 1167.65057号 ·doi:10.1002/num.20353
[16] Seriani,弹性波传播谱元方法的色散分析,《波动》45 pp 729–(2008)·Zbl 1231.74185号 ·doi:10.1016/j.wavemoti.2007.11.007
[17] De Basabe,高阶时间步进声波或弹性波传播的高阶有限元稳定性,《国际地球物理杂志》181(1),第577页–(2010)·文件编号:10.1111/j.1365-246X.2010.04536.x
[18] Patera,《流体动力学的谱元方法:通道扩张中的层流》,《计算物理杂志》54 pp 468–(1984)·Zbl 0535.76035号 ·doi:10.1016/0021-9991(84)90128-1
[19] Canuto,流体动力学中的谱方法(1988)·doi:10.1007/978-3642-84108-8
[20] 科恩,瞬态波方程的高阶数值方法(2002)·Zbl 0985.65096号 ·doi:10.1007/978-3-662-04823-8
[21] Deville,《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高阶方法》(2002年)·Zbl 1007.76001号 ·doi:10.1017/CBO9780511546792
[22] Seriani,Cray T3E多处理器上的谱元法三维大尺度波传播建模,应用力学和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164,第235页–(1994)·Zbl 0962.76072号 ·doi:10.1016/S0045-7825(98)00057-7
[23] 用伪谱区域分解法进行面波、二维和三维弹性波传播,《地震学杂志》1(3)第237页–(1997)·doi:10.1023/A:1009758820546
[24] Komatitsch,谱元法:模拟2D和3D地质结构地震响应的有效工具,美国地震学会公报88(2),第368页–(1998)·Zbl 0974.74583号
[25] Komatitsch,三维地震波传播谱元方法简介,《国际地球物理杂志》139 pp 806–(1999)·doi:10.1046/j.1365-246x.1999.00967.x文件
[26] Komatitsch,全球地震波传播的谱元模拟——I.验证,《国际地球物理杂志》149第390页——(2002)·doi:10.1046/j.1365-246X.2002.01653.x
[27] Tromp,地震学中的谱元和伴随方法,计算物理中的通信3(1)pp 1–(2008)·Zbl 1183.74320号
[28] Oye,声发射数据与谱元法合成数据的矩张量分析和比较,SEG技术计划扩展摘要29(1),第2105页–(2010)·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90/1.3513260
[29] Peter,地震波在完全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上传播的正向和伴随模拟,《国际地球物理杂志》186(2)pp 721–(2011)·doi:10.1111/j.1365-246X.2011.05044.x
[30] Prisco,《快速和动态荷载下干密砂试样的非线性SEM数值分析》,《国际地质力学数值和分析方法杂志》31,第757页–(2007)·Zbl 1196.74149号 ·doi:10.1002/nag.553
[31] Babuska,《有限元方法的p和h-p版本,概述》,《应用力学和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80,第5页-(1990)·Zbl 0731.73078号 ·doi:10.1016/0045-7825(90)90011-A
[32] Simo,计算非弹性(1998)
[33] Schwab,p-和hp-有限元方法:固体和流体力学的理论和应用(1999)
[34] Belytschko,连续统和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2000)
[35] Luccioni,使用带有自动误差控制的局部和全局显式算法实现非线性弹塑性本构关系的有限元,《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50 pp 1191–(2001)·Zbl 1031.74049号 ·doi:10.1002/1097-0207(20010220)50:5<1191::AID-NME73>3.0.CO;2-T型
[36] Dupros,三维非线性非弹性地质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高性能有限元模拟,并行计算36 pp 308–(2010)·Zbl 1204.68251号 ·doi:10.1016/j.parco.2009.12.011
[37] Abramson,《边坡稳定性和稳定方法》(1995年)
[38] Cheng,《边坡稳定性分析与稳定:新方法与新见解》(2008年)
[39] 邓肯,《土壤强度和边坡稳定性》(2005)
[40] Hungr,Bishop简化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三维扩展,Géotechnique 37 pp 113–(1987)·doi:10.1680/geot.1987.37.1.113
[41] Xing,凹面边坡平面图三维稳定性分析,《岩土工程学报》114(6)pp 658–(1988)·doi:10.1061/(ASCE)0733-9410(1988)114:6(658)
[42] Lam,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一般极限平衡模型,《加拿大岩土工程杂志》第30期第905页–(1993)·doi:10.1139/t93-089
[43] 朱,边坡稳定性分析极限平衡方法的一般框架,Géotechnique 53(4)pp 377–(2003)·doi:10.1680/geot.2003.53.4.377
[44] Razdolsky,基于驱动力和阻力直接比较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国际地质力学数值和分析方法杂志》33(8),第1123页–(2009)·Zbl 1273.74302号 ·doi:10.1002/nag.761
[45] Griffiths,有限元边坡稳定性分析,Géotechnique 49第387页–(1999)·doi:10.1680/geot.1999.49.3.387
[46] Drücker,《连续介质的扩展极限设计定理》,《应用数学季刊》9(4),第381–(1952)页·Zbl 0047.43201号 ·doi:10.1090/qam/45573
[47] Chen,极限分析和土壤塑性(1975)
[48] Salençon,《屈服设计理论及其在土壤力学中的应用简介》,《欧洲力学杂志》A/Solids 9(5)pp 477–(1990)
[49] 斯隆,使用有限元和线性规划进行下限分析,《国际地质力学数值和分析方法杂志》,第12页,第61页–(1988)·Zbl 0626.73117号 ·doi:10.1002/nag.1610120105
[50] Lyamin,使用非线性规划进行下限分析,《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55 pp 573–(2002)·Zbl 1076.74571号 ·doi:10.1002/nme.511
[51] Chen,一种使用上限定理的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第一部分:理论和方法,《国际岩石力学和采矿科学杂志》38(3)pp 369–(2001)·doi:10.1016/S1365-1609(01)00012-0
[52] Michalowski,《三维边坡破坏的极限分析和稳定性图表》,《岩土工程和地质环境工程杂志》136(4),第583页–(2010)·doi:10.1061/(ASCE)GT.1943-5606.000251
[53] Yu,边坡稳定性的极限分析与极限平衡,《岩土与地质环境工程杂志》124(1)pp 1–(1998)·doi:10.1061/(ASCE)1090-0241(1998)124:1(1)
[54] Lyamin,使用线性有限元和非线性规划进行上限分析,《国际地质力学数值和分析方法杂志》26(2),第181–(2002)页·Zbl 1112.74527号 ·doi:10.1002/nag.198
[55] Griffiths,用弹塑性有限元进行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Géotechnique 57 pp 537–(2007)·doi:10.1680/geot.2007.57.6.537
[56] Smith,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有限差分方法(1985)·Zbl 0576.65089号
[57] Reddy,有限元方法简介(1993)
[58] Smith,离心和堆积斜坡的有限元分析,Géotechnique 24 pp 531–(1974)·doi:10.1680/geot.1974.24.4.531
[59] Zienkiewicz,《土壤力学中的相关和非相关粘塑性和塑性》,Géotechnique 25 pp 671–(1975)·doi:10.1680/geot.1975.25.4.671
[60] Griffiths,《公路工程中计算机应用于岩土问题研讨会论文集》,第122页–(1980)
[61] Sainak,三维有限元法在边坡稳定性参数和几何研究中的应用,岩土工程进展(Skempton会议)2 pp 933–(2004)
[62] Li,使用非线性破坏准则进行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计算机与岩土工程》34(3),第127页–(2007)·doi:10.1016/j.compgeo.2006.11.005
[63] Fredlund DG Scoular REG在有限元边坡稳定性分析中使用极限平衡概念
[64] Chen,使用刚性有限元和非线性规划进行边坡稳定性上限分析,加拿大岩土杂志40 pp 742–(2003)·doi:10.1139/t03-032
[65] Kinakin,《天然山脊形式的应力分布分析:对岩坡变形机制和沙贡形成的影响》,《地貌》65第85页–(2005)·doi:10.1016/j.geomorph.2004.08.002
[66] 波扎诺,高节理岩体滑坡的地震触发:1783年西拉岩石崩塌的重建(意大利),地貌学129(3-4),第294页–(2011)·doi:10.1016/j.geomorph.2011.02.025
[67] Jing,岩石工程离散元方法基础:理论与应用(2007)
[68] Cundall PA模拟块状岩石系统大规模渐进运动的计算机模型ISRM Symp。,程序。2 1971 129 136
[69] Cundall,颗粒组件的离散数值模型,Géotechnique 29(1)pp 47–(1979)·doi:10.1680/geot.1979.29.1.47
[70] Chuhan,离散元法在高岩质边坡和块状结构动力分析中的应用,土壤动力学与地震工程16(6)pp 385–(1997)·doi:10.1016/S0267-7261(97)00012-2
[71] Itasca 2004 www.itascacg.com
[72] Calvetti,《干颗粒流的数值模拟:从小型实验的再现到岩石崩塌的预测》,Rivista Italiana Geoteconica三十四(2),第21–(2000)页
[73] Havenith,滑坡的地震触发。B部分:动态失效过程模拟,自然灾害和地球系统科学3 pp 663–(2003)·doi:10.5194/nhess-3-663-2003年
[74] Eberhardt,《天然岩石边坡起始和渐进破坏的数值分析——1991年Randa岩石滑坡》,《国际岩石力学和采矿科学杂志》41(1),第69页–(2004)·doi:10.1016/S1365-1609(03)00076-5
[75] 郭,基于一般地形上的圣维南方程的台湾草岭滑坡模拟,《工程地质》104(1-4),第181–(2009)页·doi:10.1016/j.enggeo.2008.10.003
[76] 唐,台湾集池地震引发的草岭滑坡:离散元模拟的洞见,《工程地质》106第1页–(2009)·doi:10.1016/j.enggeo.2009.02.011
[77] 坎贝尔,《大规模滑坡模拟:全球变形速度和基底摩擦》,《地球物理研究杂志》100页8267–(1995)·doi:10.1029/94JB00937
[78] Valdivia,露天采矿边坡稳定性,第153页–(2000)
[79] Munjiza,组合有限元法(2004)·Zbl 1194.74452号 ·doi:10.1002/0470020180
[80] Rockfield Software Ltd ELFEN 2D/3D数值建模包2004 www.Rockfield.co.uk
[81] Stead,《使用数值模拟技术表征复杂岩石边坡变形和破坏的发展》,《工程地质学》第83页,第217页–(2006年)·doi:10.1016/j.enggeo.2005.06.033
[82] 莫纳汉,《平滑粒子流体动力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年度评论》30页543–(1992)·Zbl 1361.76019号 ·doi:10.1146/annrev.aa.30.090192.002551
[83] Bui,通过弹塑性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和不连续边坡破坏模拟,Géotechnique 61(7)pp 565–(2011)·doi:10.1680/geot.9.P.046
[84] Belytschko,最小重网格有限元中的弹性裂纹扩展,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45(5),第601页–(1999)·Zbl 0943.74061号 ·doi:10.1002/(SICI)1097-0207(19990620)45:5<601::AID-NME598>3.0.CO;2-S型
[85] Sukumar,三维裂纹建模的扩展有限元方法,《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48(11),第1549页–(2000)·Zbl 0963.74067号 ·doi:10.1002/1097-0207(20000820)48:11<1549::AID-NME955>3.0.CO;2-A型
[86] Hori,用粒子离散化实现FEM以分析失效现象的建议,《固体力学与物理杂志》53(3)第681页–(2005)·Zbl 1122.74508号 ·doi:10.1016/j.jmps.2004.08.005
[87] Oguni,使用PDS-FEM进行裂纹扩展分析并与断裂实验进行比较,《材料力学》41(11),第1242页–(2009)·doi:10.1016/j.mechmat.2009.07.003
[88] 桑伯恩,通过定位检测和扩展有限元法(XFEM)实现摩擦滑移面增长,《国际地质力学数值和分析方法杂志》35(11),第1278页–(2011)·doi:10.1002/nag.958
[89] Hughes,《结构力学和固体力学问题的一种单元求解算法》,《应用力学和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36(2),第241页–(1983)·Zbl 0487.73083号 ·doi:10.1016/0045-7825(83)90115-9
[90] Lorig,《露天采矿中的边坡稳定性》,第153页–(2000年)
[91] Kramer,《岩土地震工程》(1996)
[92] Li,基于极限分析方法的地震岩石边坡稳定性图表,《计算机与岩土工程》36(1-2),第135页–(2009)·doi:10.1016/j.compgeo.2008.01.004
[93] 太沙基,《工程地质(伯克)卷》,第章(1950)
[94] 种子,土石坝抗震设计的考虑因素,Géotechnique 29 pp 215–(1979)·doi:10.1680/geot.1979.29.315
[95] Hynes-Griffin ME Franklin AG 1984年地震系数法合理化技术报告
[96] Seed,《1971年2月9日地震期间圣费尔南多大坝的滑坡》,《岩土工程部期刊》101第651页–(1975)
[97] 1978年1月14日和15日,马库森WF Ballard RF Ledbetter RH因近伊豆-大岛地震导致尾矿坝液化破坏,1979年第六届泛美土壤力学和基础工程会议
[98] 斯科菲尔德,临界状态土壤力学(1968)
[99] Coussy,多孔力学(2004)
[100] Zienkiewicz,弹性固体中的粘塑性-塑性和蠕变-统一数值解方法,《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8(4),第821页–(1974)·Zbl 0284.73021号 ·doi:10.1002/nme.1620080411
[101] Smith,有限元法编程(2004)·Zbl 1091.74002号
[102] Thomas,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的一种改进的加速初始应力程序,《国际地质力学数值和分析方法杂志》8 pp 359–(1984)·Zbl 0539.73133号 ·doi:10.1002/nag.1610080405
[103] Gropp,使用MPI,带有消息传递接口的可移植并行编程(1994)
[104] 帕切科,MPI并行编程(1997)
[105] Pellegrini,SCOTCH:通过过程和架构图的双重递归二分划分实现静态映射的软件包,《计算机科学》1067年讲稿,第493页–(1996)·doi:10.1007/3-540-61142-8_588
[106] Chevalier,PT-SCOTCH:高效并行图排序工具,《并行计算》34(6-8),第318页–(2008)·doi:10.1016/j.parco.2007.12.001
[107] Karypis,不规则图的多层k-way划分方案,并行与分布式计算杂志48(1),第96页–(1998)·Zbl 0918.68073号 ·文件编号:10.1006/jpdc.1997.1404
[108] Sobh,用于大规模数据并行体系结构的预处理共轭梯度和有限元方法,《计算机物理通信》65第253页–(1991)·Zbl 0900.65077号 ·doi:10.1016/0010-4655(91)90179-O
[109] Khan,使用Jacobi条件共轭梯度算法进行并行有限元分析,《工程软件进展》25 pp 309–(1996)·doi:10.1016/0965-9978(95)00111-5
[110] Liu,基于Jacobi条件共轭梯度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分布式存储并行单元格式,《分析与设计中的有限元》43 pp 494–(2007)·doi:10.1016/j.finel.2006.12.007
[111] Nakajima,工作站集群上非结构化网格的带局部ILU预处理的并行迭代求解器,国际计算流体动力学杂志12(3),第315页–(1999)·Zbl 0968.76045号 ·doi:10.1080/10618569908940835
[112] 松井,通过强度折减法进行有限元边坡稳定性分析,土壤和地基32,第59页–(1992)·doi:10.3208/和1972.32.59
[113] Manzari,土壤剪胀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重要性,《岩土工程与地质环境工程杂志》126(1),第75页–(2000)·doi:10.1061/(ASCE)1090-0241(2000)126:1(75)
[114] Snitbhan,土坡的弹塑性大变形分析,计算机与结构9 pp 567–(1976)·Zbl 0394.73098号 ·doi:10.1016/0045-7949(78)90006-8
[115] Dunlop,开挖边坡周围破坏的发展,《土壤力学和基础杂志》第96卷第471页–(1970年)
[116] Chen,通过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关键工程材料345-346 pp 625–(2007)·doi:10.4028/www.scientific.net/KEM.345-346.625
[117] Dawson,通过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Géotechnique 49 pp 835–(1999)·doi:10.1680/geot.1999.49.6.835
[118] 郑,基于弹塑性有限元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64页1871–(2005)·Zbl 1140.74562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02/nme.1406
[119] 段,《滑坡与工程边坡:从过去到未来》,第663页–(2008)·doi:10.1201/9780203885284-c79
[120] Hammah R Yacoub T Corkum B Curran J有限元边坡稳定性分析与传统极限平衡调查的比较第58届加拿大岩土工程会议和第6届IAH-CNC和CGS地下水专业联合会议论文集-GeoSask 2005 2005
[121] Fredlund,《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比较》,《加拿大岩土工程杂志》14 pp 429–(1977)·doi:10.1139/t77-045
[122] Hungr,Clara 2.31:IBM兼容微型计算机的二维或三维斜率稳定性(1988)
[123] 随机土壤的Paice GM有限元分析1997年博士论文
[124] Hutchinson,关于“边坡三维极限平衡分析”的讨论,Géotechnique 35 pp 215–(1985)·doi:10.1680/geot.1985.35.225.215
[125] Ganeröd,挪威西部奥克内斯岩滑地质模型,《工程地质》102(1-2),第1页–(2008)·doi:10.1016/j.enggeo.2008.01.018
[126] Kveldsvik,基于Barton-Bandis剪切强度标准的100000 m3岩石滑坡分析的替代方法,滑坡5(2),第161–(2008)页·doi:10.1007/s10346-007-0096-x
[127] Kveldsvik,基于测得的位移和岩土数据对650000 m 2Åknes岩石边坡进行的数值分析,《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42第689页–(2009)·doi:10.1007/s00603-008-0005-1
[128] Roth,挪威奥克内斯不稳定岩石边坡的地震监测,2009年EGU大会,奥地利维也纳,摘要#EGU2009-3680 11 pp 3680–(2009)
[129] Chung,《关于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边界条件》,《国际地质力学数值和分析方法杂志》27 pp 905–(2003)·Zbl 1085.74505号 ·doi:10.1002/nag.305
[130] 卡希尔,第24届全国ACM会议记录第157页–(1969年)·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45/800195.805928
[131] Komatitsch,《计算科学的高性能计算——VECPAR 2008》,第364页–(2008)·doi:10.1007/978-3-540-92859-133
[132] Göddeke,探索GPU增强集群上有限元计算的弱可扩展性,并行计算33(10-11),第685页–(2007)·doi:10.1016/j.parco.2007.09.002
[133] Komatitsch,使用CUDA将高阶有限元地震建模应用程序移植到NVIDIA图形卡,并行与分布式计算杂志69(5),第451页–(2009)·doi:10.1016/j.jpdc.2009.01.006
[134] Komatitsch,利用MPI在大型GPU集群上进行高阶有限元地震波传播建模,计算物理杂志229(20)pp 7692–(2010)·Zbl 1194.86019号 ·doi:10.1016/j.jcp.2010.06.024
[135] Hoek E Carranza-Torres C Corkum B Hoek-Brown破坏准则-2002年版第五届北美岩石力学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第1卷
[136] Abbo,《带误差控制的自动负载步进算法》,《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39 pp 1737–(1996)·Zbl 0884.73060号 ·doi:10.1002/(SICI)1097-0207(19960530)39:10<1737::AID-NME927>3.0.CO;2-5
[137] 斯隆,弹塑性模型与自动误差控制的精细显式集成,《工程计算》,第18页,121–(2001)·Zbl 1015.74061号 ·doi:10.1108/02644400110365842
[138] 判定元件苏扎Neto,《塑性计算方法:理论与应用》(2009年)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