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记忆电阻的时变时滞递归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耗散性和稳定性。 (英语) Zbl 1297.93129号

摘要:本文研究了基于记忆电阻的时变时滞递归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耗散性。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泛函,利用M矩阵理论和LaSalle不变原理,对全局指数耗散性集进行了参数化刻划。本文证明了基于神经元忆阻的神经网络存在(2^{2n^2-n})平衡,并且它们位于导出的全局吸引集中。研究还表明,采用具有适当增益的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律,基于记忆电阻的时变时滞递归神经网络在状态空间的原点处是稳定的。最后,详细讨论了两个数值例子,以说明结果的特点。

MSC公司:

93D15号 通过反馈稳定系统
93B52号 反馈控制
92B20型 生物研究、人工生命和相关主题中的神经网络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阿迪卡里,S.P。;杨,C。;Kim,H。;Chua,L.O.,基于记忆电阻桥突触的神经网络及其学习,IEEE神经网络和学习系统汇刊,231426-1435(2012)
[2] Arik,S.,关于具有时滞的动态神经网络的全局耗散性,《物理快报》A,326,126-132(2004)·Zbl 1161.37362号
[3] 伯曼,A。;Plemmons,R.J.,《数学科学中的非负矩阵》(1979),学术:纽约学术·Zbl 0484.15016号
[4] Choi,H。;Jung,H。;Lee,J。;Yoon,J。;Park,J。;Seong,D.,电阻开关存储器的电可修改突触阵列,纳米技术,20345201(2009)
[5] Chua,L.O.,忆阻器——缺失的电路元件,IEEE电路理论汇刊,18,507-519(1971)
[6] Chua,L.O.,电阻开关存储器是忆阻器,应用物理A,102765-783(2011)
[7] Chua,L.O。;Yang,L.,《细胞神经网络:理论》,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常规论文,351257-1272(1988)·兹伯利0663.94022
[8] 科林托,F。;阿斯科利,A。;Gilli,M.,忆阻振荡器的非线性动力学,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常规论文,281323-1336(2011)·Zbl 1468.94570号
[9] 克罗宁,J.,非线性分析中的不动点和拓扑度(1964),美国数学学会:美国数学学会普罗维登斯,RI·Zbl 0117.34803号
[10] Ebong,I.E。;Mazumder,P.,记忆电阻横杆存储器中的自我控制写入和擦除,IEEE纳米技术汇刊,101454-1463(2011)
[11] 伊邦,I。;Mazumder,P.,Cmos和基于忆阻器的位置检测神经网络设计,IEEE学报,1002050-2060(2012)
[12] 何永平。;黄,G.M。;Li,P.,非易失性忆阻存储器的动态特性和设计分析,IEEE电路与系统学报I:常规论文,28724-736(2011)·Zbl 1468.94635号
[13] 霍普菲尔德(Hopfield),J.J.,《分级反应神经元与二态神经元一样具有集体计算特性》,《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81,3088-3092(1984)·Zbl 1371.92015年
[15] 伊藤,M。;Chua,L.O.,忆阻元胞自动机和忆阻离散时间细胞神经网络,国际分叉与混沌杂志,193605-3656(2009)·Zbl 1182.37014号
[16] Jo,S.H。;Chang,T。;伊邦,I。;Bhadviya,B.B。;Mazumder,P。;Lu,W.,神经形态系统中作为突触的纳米记忆电阻器件,《纳米通讯》,2010年第10期,第1297-1301页
[17] Kim,H。;Sah,M。;杨,C。;罗斯卡,T。;Chua,L.,记忆电阻桥突触,IEEE学报,1002060-2070(2012)
[18] Kim,H。;Sah,M。;杨,C。;罗斯卡,T。;Chua,L.,用基于脉冲的记忆电阻电路进行神经突触加权,IEEE电路与系统学报I:常规论文,59,148-158(2012)·兹比尔1468.94668
[19] 李,C。;Liao,X.,时滞神经网络的无源性分析,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I,52,471-475(2005)
[20] 廖,X。;Fu,Y。;Xie,S.,Hopfield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系统科学与应用进展,5533-545(2005)
[21] 廖,X。;罗奇。;Zeng,Z.,时变时滞神经网络的正不变集和全局指数吸引集,神经计算,71513-518(2008)
[22] 廖,X。;Wang,J.,具有时滞的连续时间递归神经网络的全局耗散性,物理评论E,68016118/1-01618/7(2003)
[23] Pershin,Y.V。;Ventra,M.D.,联想记忆与记忆神经网络的实验演示,神经网络,23881-886(2012)
[24] Sah,M.P。;杨,C。;Kim,H。;Chua,L.O.,带忆阻仿真器的电压模式忆阻电桥突触电路,传感器,12,3587-3604(2012)
[25] 谢里菲,M.J。;Banadaki,Y.M.,《记忆电阻器的通用spice模型及其在基于记忆电阻器的突触和记忆细胞电路模拟中的应用》,《电路、系统和计算机杂志》,第19期,第407-424页(2010年)
[26] Snider,G.S.,用不可靠的记忆纳米器件进行自组织计算,纳米技术,18,365202/1-365202/13(2007)
[27] 宋,Q。;Zhao,Z.,具有可变和无界延迟的神经网络的全局耗散性,混沌、孤子和分形,25393-401(2005)·Zbl 1072.92005年
[28] 斯特鲁科夫,D.B。;斯奈德,G.S。;D.R.Stewart。;Williams,R.S.,《发现丢失的忆阻器》,《自然》,453,80-83(2008)
[29] 水箱,D.W。;Hopfield,J.J.,《简单神经优化网络:A/D转换器、信号决策电路和线性编程电路》,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33533-541(1986)
[30] Thomas,A.,基于忆阻器的神经网络,物理学杂志D:应用物理学,4609301/1-93001/12(2013)
[31] 图尔,M。;He,T.,《第四元素》,《自然》,45342-43(2008)
[32] 王,G。;Shen,Y.,时滞耦合记忆神经网络的指数同步,神经计算与应用(2013)
[33] Wen,S。;Zeng,Z.,一类基于忆阻器的递归网络在强外部刺激下的时变延迟动力学分析,《神经处理快报》,35,47-59(2012)
[34] Wen,S。;曾,Z。;Huang,T.,基于记忆电阻的时变时滞递归神经网络的指数稳定性分析,神经计算,97,233-240(2012)
[35] Wu,A。;Wen,S。;Zeng,Z.,一类基于忆阻器的递归神经网络的同步控制,信息科学,183106-116(2012)·Zbl 1243.93049号
[36] Wu,A。;Zeng,Z.,基于记忆电阻的时变时滞递归神经网络的动态行为,神经网络,36,1-10(2012)·Zbl 1258.34165号
[37] Wu,A。;Zeng,Z.,具有时滞的记忆神经网络的指数镇定,IEEE神经网络和学习系统汇刊,231919-1929(2012)
[38] Wu,A。;曾,Z。;朱,X。;Zhang,J.,基于忆阻器的具有时延的递归神经网络的指数同步,神经计算,743043-3050(2011)
[39] Wu,A。;张,J。;Zeng,Z.,一类基于忆阻器的Hopfield网络的动力学行为,《物理快报》a,3751661-1665(2011)·Zbl 1242.82035号
[40] 张,G。;沈毅。;Sun,J.,一类基于记忆电阻的时变时滞递归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神经计算,97,149-154(2012)
[41] 张,G。;沈毅。;Wang,L.,一类时变时滞混沌记忆神经网络的全局反同步,神经网络,46,1-8(2013)·Zbl 1296.93075号
[42] 张,G。;沈毅。;尹,Q。;Sun,J.,一类基于记忆电阻的多延迟递归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周期性和稳定性,信息科学,232386-396(2013)·Zbl 1293.34094号
[43] 张,Z。;牟,S。;Lam,J。;Gao,H.,时变时滞神经网络的新无源性准则,神经网络,22864-868(2009)·Zbl 1338.93291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