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协议协议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性。 (英文) Zbl 1182.93012号

摘要:本文研究了基于协议协议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性。首先,对于一组单积分代理,在统一的框架下研究了具有领导跟随结构的网络和具有无向图的网络的可控性。建立了单积分代理网络可控性的一些新的充要条件。其次,我们证明了在相同的拓扑和相同的指定导程下,高阶动态代理网络是完全可控的当且仅当是单积分代理网络时。第三,分析了领导者的选择和图的耦合权重对可控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甲14 分散的系统
93个B05 可控性
94C15号机组 图论在电路和网络中的应用

软件:

类鸟群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雷诺兹·C·W·群体、畜群和学校:分布式行为模型。计算图,1987,21(4):25-34·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45/37402.37406
[2] Gazi V,Passino K M.蜂群稳定性分析。IEEE Trans Automat Contr,2003,48(4):692–697·Zbl 1365.92143号 ·doi:10.1109/TAC.2003.809765
[3] Xiao L,Boyd S,Lall S.基于平均一致性的异步分布式传感器融合方案。收录:《传感器网络中的Proc-Int-Conf信息处理》,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2005年。63–70
[4] Shi H,Wang L,Chu T G.使用虚拟领导者方法协调控制具有不对称交互的多个移动代理。物理博士,2006,213(1):51–65·Zbl 1131.93354号 ·doi:10.1016/j.physd.2005.10.012
[5] Tanner H G、Jadbabaie A、Pappas G J。移动代理的稳定群集,第一部分:固定拓扑。收录于:美国夏威夷毛伊岛IEEE Conf决策与控制程序,2003年。2010–2015
[6] Lee D,Spong M W.平衡图上多个惯性因子的稳定群集。IEEE Trans Automat Contr,2007,52(8):1469–1475·Zbl 1366.93503号 ·doi:10.1109/TAC.2007.902752
[7] Tanner H G,Pappas G J,Kumar V.领先者对阵型的稳定性。IEEE Trans Robot Autom,2004,20(3):433–455·doi:10.1109/TRA.2004.825275
[8] 传真:J A,Murray R M。车辆编队的信息流和协同控制。IEEE Trans Automat Contr,2004,49(9):1465–1476·兹比尔1365.90056 ·doi:10.1109/TAC.2004.834433
[9] Lafferiere G、Wolliams A、Caughman J等人。车辆编队的分散控制。《系统控制快报》,2005,54(9):899–910·Zbl 1129.93303号 ·doi:10.1016/j.sysconle.2005.02.004
[10] Egerstedt M,Hu X.形成约束多智能体控制。IEEE Trans Robot Autom,2001,17(6):947–951·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70.976029
[11] Cortés J,Martínez s,Bullo F.通过任意维的邻近图实现移动自治代理的鲁棒会合。IEEE Trans Automat Contr,2006,51(8):1289–1298·Zbl 1366.93400号 ·doi:10.1109/TAC.2006.878713
[12] Lin J,Morse A S,Anderson B D O。多智能体会合问题——异步情况。收录于:2004年巴哈马天堂岛亚特兰蒂斯IEEE Conf决策与控制程序。1926–1930
[13] Olfti-Saber R,Murray R M.具有切换拓扑和时滞的代理网络中的一致性问题。IEEE Trans Automat Contr,2004,49(9):1520–1533·Zbl 1365.93301号 ·doi:10.1109/TAC.2004.834113
[14] Ren W,Beard R W。动态变化交互拓扑下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共识寻求。IEEE Trans Automat控制,2005,50(5):655–661·Zbl 1365.93302号 ·doi:10.1109/TAC.2005.846556
[15] 具有时间相关通信链路的多智能体系统的稳定性。IEEE Trans Automat Contr,2005,50(2):169–182·Zbl 1365.93268号 ·doi:10.1109/TAC.2004.841888
[16] Jadbabaie A,Lin J,Morse A S.使用最近邻规则协调移动自治代理组。IEEE Trans Automat Contr,2003,48(6):988–1001·Zbl 1364.93514号 ·doi:10.1109/TAC.2003.812781
[17] Moore K L,Lucarelli D。使用一致变量的分散自适应调度。国际强健农林杂志,2007,17:921–940·Zbl 1266.90110号 ·doi:10.1002/rnc.1143
[18] Xie G M,Wang L.一类动态代理网络的一致性控制。国际强健农林杂志,2007,17(10–11):941–959·Zbl 1266.93013号 ·doi:10.1002/rnc.1144
[19] Ren W,Atkins E M.通过本地信息交换实现分布式多车辆协调控制。国际强健农林杂志,2007,17(10–11):1002–1033·兹比尔1266.93010 ·doi:10.1002/rnc.1147
[20] Ren W.关于双积分器动力学的一致性算法。收录于:美国洛杉矶新奥尔良IEEE Conf决策与控制程序,2007年。2295–2300
[21] Tanner H.G.关于最近邻互连的可控性。收录于:2004年巴哈马天堂岛亚特兰蒂斯IEEE Conf决策与控制程序。2467–2472
[22] Rahmani A,Mesbahi M.关于受控协议问题。收录:Proc Amer Contr Conf,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2006年。1376–1381
[23] 刘斌,朱天庚,王磊,等。具有切换拓扑的领导-跟随动态网络的可控性。IEEE Trans Automat Contr,2008,53(4):1009–1013·Zbl 1367.93074号 ·doi:10.1109/TAC.2008.919548
[24] Ji Z J,Lin H,Lee T H.基于图论的固定拓扑多智能体系统可控性表征。收录于: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议决策与控制程序,墨西哥,美国,2008年。5262–5267
[25] Ji M,Muhammad A,Egerstedt M。基于领导的多智能体协调:可控性和最优控制。收录:Proc Amer Contr Conf,明尼阿波利斯,2006年。1358–1363
[26] Ji M,Egerstedt M。多智能体系统可控性的图论表征。收录于:美国纽约州2007年Amer控制会议。11–13
[27] 卡尔曼R E.线性动力系统的数学描述。SIAM J Contr,1963,1(2):152–192·Zbl 0145.34301号
[28] Godsil C,Royle G.代数图论。纽约:Springer-Verlag,2001年。193–195 ·Zbl 0968.05002号
[29] Ren W,Moore K,Chen Y Q.多车辆系统协同控制中的高阶和模型参考一致性算法。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动态系统杂志,2007,129(5):678–688·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5/1.2764508
[30] Jiang F C,Wang L,Jia Y M。高阶整合代理无领导网络的共识问题。收录:Proc Amer Contr Conf,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2009年。4458–4463
[31] 数学控制理论:确定性有限维系统。纽约:Springer-Verlag,1990年。137–145 ·Zbl 0703.93001号
[32] Lin C T.结构可控性。IEEE Trans Automat Contr,1974,AC-19:201–208·Zbl 0282.93011号 ·doi:10.1109/TAC.1974.1100557
[33] Heymann M,Wonham W.评论:关于多输入可控线性系统的极点配置。IEEE Trans Automat Contr,1968,13(6):748–749·doi:10.10109/TAC.1968.109017
[34] 关于结构能控性定理。IEEE Trans Automat Contr,1981,AC-26(3):795–798·Zbl 0487.93009号 ·doi:10.1109/TAC.1981.1102707
[35] Hu J P,Hong Y G.领导了具有耦合时滞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协调。《物理学A》,2007,374(2):853–863·doi:10.1016/j.physa.2006.08.015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