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Ther Adv Med癌症。2020; 12: 1758835920968472.
在线发布2020年10月31日。 数字对象标识:10.1177/1758835920968472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7745562号
PMID:33403012

阿帕替尼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三或进一步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回顾性研究

摘要

背景:

阿法替尼,一种口服小分子血管生成抑制剂,选择性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刺激的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并减少肿瘤生长和转移。最近,多靶点血管生成药物已被证明对许多癌症有效,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回顾性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患者和方法:

我们对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在2015年1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接受二线和后期治疗,但效果不佳。在70名患者中,36名患者在二线或后续治疗后接受了阿帕替尼治疗,而对照组的34名患者没有接受进一步治疗。患者接受口服阿帕替尼500mg治疗,每天一次,每个周期4周。对有反应和稳定的患者继续进行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忍受的毒性。记录并回顾了目标反应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率(PFS)、总生存率(OS)和药物副作用。

结果:

对36名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和34名对照组患者的ORR、DCR、PFS和OS进行评估。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22.2%和77.8%。治疗组PFS和OS的中位数分别为5.6和9.6个月。阿帕替尼组的中位数OS明显长于对照组(9.63.8个月;第页 < 0.0001). 相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没有差异。

结论:

阿帕替尼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因此可以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血管生成、阿帕替尼、抗VEGF、非小细胞肺癌、TKI、疗效、安全性

介绍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1根据中国国家中央癌症登记局的数据,2018年中国肺癌发病率为51/10万,死亡率为40.71/10万。2肺癌的两个主要分类是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由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检测的困难,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表现出中晚期疾病,手术切除不再可行。在过去十年中,使用靶向免疫疗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了重大进展。尽管如此,对于没有靶向遗传变异的患者,以铂为基础的双重化疗仍是首选治疗方法。随着疾病进展,二线治疗主要包括新一代靶向药物治疗或化疗药物,如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然而,对于经过两行或多行标准治疗后病情有所进展的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尚无标准治疗,目前的指南通常建议进行临床试验或姑息治疗。47

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条件。肿瘤新生血管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和代谢产物的清除来促进肿瘤生长。血管生成也可能促进肿瘤细胞随后从原始病变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通过这些新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8VEGF通过与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结合,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有丝分裂和迁移,形成新的血管腔,从而刺激下游信号转导。911近年来,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多靶点血管生成药物的疗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已证明可用于多种癌症,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贝伐单抗是一种重组人单克隆抗体,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被推荐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疗法,并与化疗相结合,因为其使用可延长总生存期(OS)。10,1217Anlotinib是另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三线治疗中也被证明可以延长PFS。18

阿帕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通过阻断VEGFR-2发挥抗肿瘤作用,从而减弱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下游的激活,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19,20阿帕替尼对多种肿瘤(包括胃肠道癌症和肺癌)具有高抗肿瘤活性。12,2123在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阿帕替尼作为第三或进一步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和方法

患者资格

本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15年11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在三个不同癌症中心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从住院期间收集的病历中回顾性检索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选择标准如下: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IV期;治疗前心、肝、肾功能正常,血细胞计数正常;无出血障碍;以及至少一个根据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RECIST)1.1评估的病变。24总的来说,本研究招募了70名患者;他们被分为对照组34例和阿帕替尼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中,在之前的二线治疗和后来的标准治疗后,在进一步进展时没有提供其他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在治疗组中,在之前的二线治疗和后来的标准治疗后,患者在病情进一步恶化时接受了阿帕替尼治疗。

本研究共排除了18例阿帕替尼治疗病例(11例不符合纳入标准,2例因缺乏随访而被排除,5例因信息不完整而被排除)。本研究方案经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2018年第3号)批准,并根据《赫尔辛基宣言》进行研究。

处理方法

患者每天口服阿帕替尼500 mg,每日一次,连续4周为一个周期。药物相关毒性允许减少剂量(每天一次性服用250毫克)(在阿帕替林相关III级血液毒性或II级非血液毒性的情况下)。每第二个周期后评估肿瘤反应。对有反应和稳定的患者继续进行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忍受的毒性。随访持续到研究截止日期2018年3月20日。

功效和毒性

每隔一个周期评估阿帕替尼治疗的疗效和疾病进展的显著迹象。根据RECIST 1.1指南评估肿瘤的客观反应标准,包括完全反应(CR)、部分反应(PR)、稳定疾病(SD)和进展疾病(PD)。客观反应率(ORR)计算为CR加PR。同样,疾病控制率(DCR)计算方法为添加CR、PR和SD。还记录了从最初诊断到阿帕替尼治疗的时间。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CTC)不良事件通用毒性标准4.0版(CTC4.0)指南,通过回顾患者病史和实验室记录来评估肿瘤反应和毒性。

统计分析

从患者登记(2015年11月至2017年7月)到最终随访日期(2018年3月20日)收集数据。使用SPSS 19.0版(美国纽约州阿蒙克市IBM)进行统计分析。在治疗组中,从服用阿帕替尼的第一天到因任何原因死亡或最终随访的日期,测量OS。在对照组中,OS是指从二线治疗后疾病进展到因任何原因死亡或最终随访的时间。从服用阿帕替尼的第一天到肿瘤复发或最后随访的日期,测量无进展生存率(PFS)。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构建了OS和PFS的Kaplan–Meier曲线,并使用对数秩检验比较了差异。使用多变量Cox回归模型来估计治疗风险比(HR)。产生双尾的差异第页 < 0.05在所有测试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患者特征

对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接受了二线治疗和后期治疗,但效果不佳。根据是否存在致敏基因突变,所有患者之前都接受过靶向治疗和/或基于铂的化疗。对照组有34名患者未接受进一步治疗,而治疗组有36名患者接受了额外的阿帕替尼治疗。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如所示表1两组在中位年龄和性别方面没有差异。此外,两组在吸烟史、东方合作肿瘤组的表现状态、病理亚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突变以及肿瘤远处转移方面没有差异。

表1。

基线患者特征。

特点治疗组n个= 36n个(%)对照组n个= 34n个(%)第页价值
性别
男性21 (58.3)20 (58.8)0.967
女性15 (41.7)14 (41.2)
年龄,年
<6521 (58.3)21 (61.8)0.770
⩾6515 (41.7)13 (38.2)
吸烟者
28 (77.8)26 (76.5)0.896
是的8 (22.2)8 (23.5)
ECOG性能状态
⩽229 (80.6)26 (76.5)0.677
>27 (19.4)8 (23.5)
病理类型
鳞状癌7 (19.4)6 (17.6)0.847
腺癌29 (80.6)29 (82.4)
EGFR状态
突变8 (22.2)7 (20.6)0.978
野生型13 (36.1)13 (38.2)
未知15 (41.7)14 (41.2)
ALK状态
阴性13 (36.1)20 (58.8)0.095
积极的1 (2.8)2 (5.9)
未知22 (61.1)12 (35.3)
处理线
第3行21 (58.3)
第4行11 (30.6)
第5行4 (11.1)
脑转移瘤
28 (77.8)28 (82.4)0.632
是的8 (22.2)6 (17.6)
以前的治疗 0.019
靶向治疗0 (0.0)5 (7.1)
化疗27 (38.6)26 (37.1)
靶向治疗+化疗9 (12.9)3 (4.3)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东方合作肿瘤小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临床疗效

治疗组36例患者中,PR 8例(22.2%),SD 20例(55.6%),PD 8例(22.2%)。ORR和DCR分别为22.2%和77.8%(表2). 鳞状细胞癌的ORR和DCR分别为14.3%和85.7%,而腺癌则分别为24.1%和75.9%。不同病理类型(ORR、,第页 = 1.000; DCR、,第页 = 1.000). 此外,在比较突变型和野生型EGFR基因状态时,未观察到疗效上的显著差异(第页 = 0.618). 突变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37.5%和75.0%,而野生型表皮生长激素受体患者的OR和DCR则分别为23.1%和84.6%。

表2。

肿瘤反应。

肿瘤反应患者人数(%)
CR公司0 (0)
公共关系8 (22.2)
标准偏差20 (55.6)
PD公司8 (22.2)
ORR公司8 (22.2)
DCR公司28 (77.8)

CR,完全响应;DCR、疾病控制率(CR+PR+SD);ORR,客观有效率(CR+PR);PD,进展性疾病;PR,部分响应;SD,稳定疾病。

在随访期结束时,有五名患者仍然活着,一名患者仍在接受阿帕替尼治疗,没有进行任何调整。用阿帕替尼作为第三线(或更晚)治疗的所有患者的PFS中位数和OS中位数分别为5.6个月[95%可信区间(CI),4.0-7.2个月]和9.6个月(95%可信区间,7.0-12.0个月)(图1). 在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中,男性患者的PFS为6.9个月(95%CI,4.8-9.0),显著长于女性患者:4.3个月(95%CI,0-3.9)。此外,男性患者的OS为11.5个月(95%CI为8.3-14.7),比女性患者的OS长[9.3个月(95%CI为4.9-1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2). 突变型和野生型EGFR基因状态患者的PFS和OS无显著差异(第页 = 分别为0.293和0.779)(图3). 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PFS和OS如所示表3阿帕替尼治疗的中位时间为诊断后11.7个月(95%CI,9.9–13.5个月),与PFS显著相关(第页 = 0.049). 对照组患者的中位OS为3.8个月(95%CI,2.5-5.1个月),明显短于治疗组患者的中位数OS(第页 < 0.0001) (图4). 此外,多变量分析表明,阿帕替尼的使用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二线和后续标准治疗的OS的独立因素(OS,HR=9.487;95%置信区间4.717–19.080,第页 < 0.0001). 结果列于表4.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是10.1177_1758835920968472-fig1.jpg

Kaplan–Meier对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无进展生存期(PFS)和(b)总生存期(OS)的估计。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是10.1177_1758835920968472-fig2.jpg

Kaplan–Meier根据性别对(a)无进展生存期(PFS)和(b)患者总生存期(OS)进行了评估。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10.1177_1758835920968472-fig3.jpg

Kaplan–Meier根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状态估计(a)无进展生存期(PFS)和(b)患者总生存期(OS)。

表3。

阿帕替尼组不同临床特征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对数秩分析。

特点月mPFS(95%置信区间)第页价值mOS(月)(95%CI)第页价值
性别
男性6.9 (4.8–9.0)0.00911.5 (8.3–14.7)0.960
女性4.3 (0–3.9)9.3 (4.9–13.8)
年龄,年
<655.2 (0.2–10.2)0.5469.6 (5.3–13.9)0.906
⩾655.6 (4.0–7.2)10.6 (8.0–13.2)
吸烟者
5.2 (4.2–6.2)0.59611.5 (7.8–15.3)0.797
是的6.4 (3.0–9.8)9.3 (9.1–9.5)
ECOG性能状态
⩽25.1 (2.6–7.5)0.7759.4 (9.0–9.8)0.822
>25.6 (4.6–6.6)11.7 (11.3–12.0)
病理类型
鳞状癌5.0 (3.7–6.4)0.76610.6 (7.5–13.7)0.511
腺癌5.6 (3.9–7.3)9.6 (6.7–12.4)
EGFR状态
突变6.3 (0.1–12.4)0.2939.6 (9.0–10.1)0.779
野生型7.0 (3.9–10.2)11.7 (4.1–19.3)
未知5.1 (4.2–6.0)9.4 (7.0–11.8)
ALK状态
阴性5.1 (2.2–7.9)0.8559.3 (6.7–11.9)0.441
积极的6.911.8
未知8.7 (3.6–7.6)11.5 (8.4–14.7)
处理线
第3行6.4 (3.8–9.0)0.17311.5 (9.2–13.8)0.261
第4行4.5 (0–11.7)7.9 (3.9–11.9)
第5行5.0 (3.2–7.0)9.6 (7.0–12.0)
脑转移瘤
5.2 (4.2–6.2)0.2939.3 (9.1–9.6)0.694
是的6.9 (4.4–9.4)11.7 (8.7–14.6)

CI,置信区间;间变性淋巴瘤激酶;东方合作肿瘤小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OS,平均总生存率;mPF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10.1177_1758835920968472-fig4.jpg

Kaplan-Meier估计阿帕替尼组和对照组的总生存率。

表4。

总生存率的多元分析。

因素B类东南方人力资源95%置信区间 第页
性别−0.3270.3140.7210.389–1.3350.298
2.2500.3569.4874.717–19.0800
年龄0.3480.2811.4170.816–2.4590.215
烟雾−0.3830.3510.6820.342–1.3580.276
组织学−0.4740.3720.6220.300–1.2910.203
EGFR突变0.978
突变−0.0650.6370.9370.269–3.2680.919
野生型0.0690.5401.0710.372–3.0890.898

CI,置信区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R,危害比。

安全

大多数观察到的副作用都是轻微且可耐受的(表5). 由于不良事件(主要是高血压和手足综合征),12名患者的阿帕替尼降至250毫克/天。阿帕替尼治疗仅因两名患者的不耐受而停止。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蛋白尿(44.4%)、高血压(30.6%)和手足综合征(25.0%)。3/4级不良事件发生频率如下:手足综合征(13.9%);高血压(5.6%);蛋白尿(2.8%);血小板减少(2.8%);原发性消化性溃疡出血(2.8%);肝损伤(2.8%)。4级肝损伤是由与肿瘤压迫有关的梗阻性黄疸引起的,而不是由给药引起的。未观察到与阿帕替尼治疗相关的死亡。

表5。

不良事件分析。

不良事件1/2级
n个(%)
3/4级
n个(%)
总计
n个(%)
蛋白尿8 (22.2)1 (2.8)9 (25.0)
高血压9 (25.0)2 (5.6)11 (30.6)
手足综合征11 (30.6)5 (13.9)16 (44.4)
肝损伤1 (2.8)1 (2.8)2 (5.6)
血小板减少0 (0)1 (2.8)1 (2.8)
口腔溃疡1 (2.8)0 (0)1 (2.8)
贫血1 (2.8)0 (0)1 (2.8)
原发性消化性溃疡出血0 (0)1 (2.8)1 (2.8)

讨论

本研究评估了阿帕替尼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三或进一步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ORR为22.2%,DCR为77.8%。PFS中位数为5.6个月,OS为9.6个月。阿帕替尼组的中位数OS明显长于对照组(第页 < 0.0001).

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蛋白TKI,靶向VEGFR-2、c-kit、RET和c-Src。VEGF-2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通过阻断VEGFR-2,阿帕替尼降低MAPK激活,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25,26阿帕替尼在中国已被批准用于进展期胃癌患者,这些患者在进展期或复发期之前已经接受了至少两种化疗药物。21此外,阿帕替尼在治疗许多其他类型的肿瘤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疗效,包括肝癌、肺癌和肠癌。12,21,23方的研究等人。证明阿帕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野生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患者的第三或进一步一线治疗中比单药化疗更有效。2236例患者的ORR为16.7%,DCR为75%。此外,OS和PFS的中位数分别为8.2和4.5个月。在宋的另一项研究中阿帕替尼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抢救治疗。25ORR为9.5%,DCR为61.9%,中位OS和PFS分别为6.0个月和4.2个月。本研究的ORR为22.2%,DCR为77.8%,PFS和OS分别为5.6和9.6个月。ORR和PFS略好于以前的报告,DCR和OS相似。

虽然传统化疗的缓解率很高,但传统化疗与远处转移和获得性耐药性有关。27与传统化疗相比,阿帕替尼治疗产生更长的生存数据(PFS和OS中位数分别为5.6和9.6个月),28用阿帕替尼获得的存活数据与第三代EGFR-TKIs接近。29有趣的是,本研究中报道的用阿帕替尼获得的存活结果比以前用阿帕替尼进行的三线研究中获得的生存结果要长。5,25,29

TKI安洛替尼是另一种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抗血管生成药物。Anlotinib也被证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增殖信号。ALTER0302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安洛替尼用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三线治疗显著延长了PFS,OS比安慰剂组长,但并不显著。18我们研究的PFS和OS与ALTER0302研究相似,但我们的研究表明OS明显长于对照组。

在本研究中,阿帕替尼组的中位OS明显长于对照组,这表明二线治疗后出现肿瘤进展的患者可能受益于阿帕替尼治疗。与阿帕替尼相关的ORR、DCR、PFS和OS与安洛替尼相关的相似,我们的数据也与之前报道的相似。25,30此外,从诊断到阿帕替尼治疗的时间与PFS呈正相关(第页 = 0.049),表明从诊断到阿帕替尼治疗的时间越长,预后越好。而本研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的OS相似(第页 = 0.08),男性患者的PFS比女性患者长(第页 = 0.002). 观察到的PFS差异可能是由于七名男性患者患有鳞状细胞癌,而所有女性患者都患有腺癌。存活率与病理类型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可能是因为只有7例鳞状细胞癌入选,而29例腺癌入选。EGFR突变状态也与PFS或OS无显著相关性。此外,年龄、吸烟史、表现状态、病理类型、治疗路线以及是否有脑转移与PFS或OS无显著相关性。

据报道,阿帕替尼可能逆转EGFR-TKI耐药性。等人。表明阿帕替尼对EGFR-TKIs获得性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抗肿瘤作用。30阿帕替尼治疗组的ORR和DCR分别为25%和100%。治疗组中位PFS为4.6个月,表明EGFR-TKI和阿帕替尼联合治疗可能是获得性EGFR-TKIs耐药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法。方的研究等人。推荐阿帕替尼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三或进一步一线治疗。22在我们的研究中,突变或野生型EGFR患者的PFS或OS没有观察到显著差异。我们的结果表明,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阿帕替尼在获得性抗EGFR-TKIs患者中是单独使用还是与EGFR-TKIs联合使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阿帕替尼在治疗晚期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

本研究中没有阿帕替尼治疗相关的死亡。最常见的副作用是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和蛋白尿。

结论

阿帕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显示出高效和安全性,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该研究证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首次剂量为500毫克/天的阿帕替尼只会引起轻微或中度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副作用是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和蛋白尿。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研究来确定该药物的其他临床疗效。此外,一些重要问题仍未解决,包括可能从这种治疗中受益的病理学和基因状态,以及单一药物或联合方案的有效性。此外,还需要疗效预测指标。最后,新的临床研究应该为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致谢

作者希望感谢三个癌症中心的所有医务人员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提供的帮助。我们要感谢廖S博士在统计分析方面的帮助。我们还要感谢所有为本研究做出贡献的患者、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我们要感谢SAGE语言服务(http://languageservices.sagepub.com)用于英语编辑。

脚注

利益冲突声明:提交人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基金:作者透露,获得了以下对本文的研究、作者身份和/或出版的资金支持:这项工作得到了佛山市技术创新专项基金项目2014AG10003(致邓延明)的支持。

参与者信息

梁建淼,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头颈胸内科肿瘤科。

顾伟光,南海人民医院肿瘤科/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佛山。

金军,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

张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头颈胸内科肿瘤科。

陈泽成,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头颈胸内科肿瘤科。

汤一聪,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头颈胸内科肿瘤科。

张顺达,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头颈胸内科肿瘤科。

双阳,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头颈胸内科肿瘤科。

邓燕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头颈胸内科肿瘤科。

冯伟能,中国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岭南大道北81号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头颈/胸内科肿瘤科,邮编:528041。

工具书类

1陈伟,郑瑞,曾赫,等。中国肺癌流行病学.胸腔癌2015;6: 209–21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冯RM、宗寅、曹山明等。中国目前的癌症状况: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的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癌症社区(伦敦)2019;39: 22.[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三。史毅、孙毅、于杰等。中国专家对晚期原发性肺癌诊治的共识(2016年版).亚太临床肿瘤杂志2017;13: 87–103.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薛C,胡Z,姜伟,等。全国非小细胞肺癌医疗状况调查.肺癌2012;77: 371–375.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Bareschino MA、Schettino C、Rossi A等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胸科疾病杂志2011;: 122–133.[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Mok TS、Wu YL、Thongprasert S等。吉非替尼或卡铂-哌啶醇治疗肺腺癌.N英格兰J医学2009;361: 947–957.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Casaluce F、Sgambato A、Maione P等人。ALK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新靶向治疗.目标Oncol2013;8: 55–67.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Krzywinska E、Kantari Mimoun C、Kerdiles Y等人。自然杀伤细胞中HIF-1α的缺失通过刺激非生产性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国家公社2017;8: 159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Al Farsi A,Ellis PM。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后续治疗中有作用吗? 胸科疾病杂志2015;7: 214–216.[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Fontanella C、Ongaro E、Bolzonello S等。新型VEGFR2抑制剂的临床研究进展.Ann Transl医学2014;2: 123.[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薛JM,Astere M,钟MX,等。阿帕替尼治疗胃癌、肝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荟萃分析.Onco目标Ther2018;11: 6119–612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Garon EB、Ciuleanu TE、Arrieta O等人。以铂为基础的治疗(REVEL)对IV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进展后的二线治疗: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3期试验.柳叶刀2014;384: 665–673.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Hall RD、Le TM、Haggstrom DE等。血管生成抑制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策略.Transl肺癌研究2015;4: 515–523.[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Sandler A、Gray R、Perry MC等。单独或联合贝伐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英格兰J医学2006;355: 2542–2550.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Stinchcombe TE公司。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贝伐单抗的作用.生物制品2007;1: 185–194.[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周C,吴玉林,陈刚,等。BEYOND: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I期研究,研究中国晚期或复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卡铂/紫杉醇联合贝伐单抗或安慰剂.临床肿瘤学杂志2015;33: 2197–2204.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Sandler A、Yi J、Dahlberg S等人。东方合作小组E4599研究中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组织学结果.胸部肿瘤学杂志2010;5: 1416–1423.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丁杰,陈X,高Z,等。新型选择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抑制剂阿帕替尼在人体的代谢和药代动力学.药物Metab处置2013;41: 1195–1210.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Takahashi T、Yamaguchi S、Chida K等人。KDR/Flk-1上的单一自磷酸化位点对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A依赖性激活PLC-γ和DNA合成至关重要.欧洲工商管理硕士J2001;20: 2768–277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0李杰,赵X,陈雷,等。新型选择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抑制剂YN968D1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BMC癌症2010;10: 529.[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1李杰,秦S,徐杰,等。阿帕替尼治疗化疗难治性晚期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试验.临床肿瘤学杂志2016;34: 1448–1454.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2方S,张明,魏刚,等。阿帕替尼作为携带野生型EGFR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三或进一步治疗.Oncotarget公司2018;9: 7175–7181.[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3苟M,司浩,张毅,等。阿帕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现实世界的回顾性研究.科学代表2018;8: 4602.[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4Eisenhauer EA、Therasse P、Bogaerts J等人。实体肿瘤的新反应评估标准:修订的RECIST指南(1.1版).欧洲癌症杂志2009;45: 228–247.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5Song Z、Yu X、Lou G等。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挽救治疗.Onco目标Ther2017;10: 1821–182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6于峰,刘旭,李旭,等。[培美曲塞三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中国飞爱杂志2012;15: 117–121.[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7Oronsky B、Caroen S、Zeman K等人。耐药小细胞肺癌患者经RRx-001预处理后再次化疗的部分反应.临床医学洞察Oncol2016;10: 105–10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8张磊,石敏,黄C,等。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两种治疗方案后的Ⅱ期多中心安慰剂对照试验.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30: 7548.[谷歌学者]
29Cao Y、Qiu X、Xiao G等人。奥西米替尼治疗转移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T790M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观察性现实世界研究.公共科学图书馆一号2019;14:e022157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0李峰,朱涛,曹波,等。阿帕替尼增强EGFR-TKIs对EGFR-TKI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抗肿瘤活性.欧洲癌症杂志2017;84: 184–192.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医学肿瘤学治疗进展由以下人员提供SAGE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