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癌症杂志。2017; 8(18): 3755–3763.
2017年10月17日在线发布。 数字对象标识:10.7150日元/日元20828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编号:5688929
PMID:29151963

基于磷酸化AKT1的诺模图预测食管鳞癌患者局部复发

余伟伟,1,2,* 李楚,1,5,* 赵快乐,1,5 陈海泉,三,5 嘉庆香,三,5 张亚伟,三,5 李鹤成,三,5 赵维新(Weixin Zhao),1,5 孙梦红,4,5 乔伟,4,5 傅晓龙,1,6 谢聪颖,7朱正飞1,5,

摘要

背景:AKT信号通路控制许多恶性肿瘤的生存和生长。然而,磷酸化AKT1(p-AKT1)对食管鳞癌(ESCC)局部区域无进展生存期(LPFS)的预测价值尚未确定。我们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诺模图,用p-AKT1和主要临床特征预测接受根治性三野淋巴结清扫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局部复发。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81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p-AKT1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LPFS。Cox回归分析也用于评估预后因素。建立了一个包含生物学和临床因素的列线图来预测LPFS。

结果:5年LPFS发生率为63.9%。多变量分析显示,p-AKT1的表达(p<0.001)、病理N分类(p=0.004)和淋巴结转移数(p=0.001)是LPFS的独立预后因素。ESCC患者p-AKT1表达增加与LPFS降低相关。此外,根据所有重要的局部复发风险独立因素建立了诺模图。哈雷尔预测LPFS的c指数为0.78。

结论:ESCC患者AKT1的激活与局部区域控制不良有关。基于p-AKT1表达和临床重要参数的诺模图可作为预测ESCC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准确分层模型。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无局部区域进展生存率,磷酸化AKT1,诺模图,预后因素

介绍

尽管外科技术有所进步,围手术期管理有所改善,但食管鳞癌患者的术后预后仍令人沮丧1-2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即使在采用广泛的三野淋巴结清扫(3FLD)进行根治性食管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也高达40%-4一些随机试验评估了更积极的局部治疗、手术结合术后放疗(PORT)加或不加化疗的作用,这是增加局部控制的重要策略之一5-6.

然而,使用PORT改善局部控制和整体生存(OS)一直存在争议7-8。这至少部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标准来预测局部复发和确定哪些患者更有可能从PORT中受益。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我们主要依赖临床病理特征,如病理性肿瘤结节转移(pTNM)分期,将患者分层以改进术后治疗9然而,肿瘤生物学可能并不总是反映临床病理特征10-11显然,确定有效的生物标记物来完善目前预测食管鳞癌患者局部复发的分层模型非常重要。

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研究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对ESCC患者OS的影响。选择11个生物标记物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包括EGFR、磷酸化(p)-EGFR、AKT1、AKT2、ERK1、ERK2、STAT3、p-AKT1,p-AKT2,p-ERK1/2和p-STAT3。我们发现p-AKT1的表达是OS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p-AKT1的高表达与OS的较差相关12。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列线图评估p-AKT1表达与其他临床因素结合在预测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鳞癌患者局部复发和指导有针对性的术后放疗策略中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研究人群

2001年至2009年间,在复旦大学上海肿瘤中心接受了三野淋巴结切除术(3FLND)的胸段食管癌ESCC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以探讨其临床和生物学预后因素12-14这些研究的主要纳入标准如下:(1)通过组织病理学证实ESCC,并根据第七版TNM-UICC/AJCC分类系统进行分类15(2) 只有一个原发肿瘤;(3) 未接受术前化疗和/或放疗;(4) 接受过3FLND,淋巴结总数≥15个;(5)R0切除。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和临床病理因素对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为了消除术后局部治疗对LPFS的混杂影响,排除了接受术后放疗和放化疗的患者;术后治疗未知的患者也被排除在外。结果,249名患者被选中。在这些患者中,有24例因围手术期死亡(2例)和与LPFS相关的随访损失(22例)而被排除在分析之外。在剩下的225名患者中,其中44人没有石蜡标本。最后,共有181名患者被纳入研究。

术前检查、手术程序和随访在别处描述13-14局部失败包括食道、肿瘤床、吻合口和局部淋巴结复发。如果怀疑食管或吻合口复发,则通过内窥镜检查和活检进行确认。根据AJCC(第7版)分期系统,区域淋巴结被定义为从食管周围颈部淋巴结延伸至腹腔淋巴结。因此,在本研究中,这些区域的淋巴结复发被认为是区域性复发。区域淋巴结复发被定义为连续随访CT扫描中淋巴结大小的增加,对于一些患者,使用PET和/或活检评估可疑淋巴结复发。

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表达评估

如前所述构建组织微阵列(TMA)12使用标准的Envision方法,用p-AKT1(Ser473)的一级抗体(EP2109Y,稀释度1:100;Abcam)对来自TMA的4μm石蜡包埋切片进行IHC染色(图。(图11).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jcav08p3755g001.jpg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p-AKT1表达的免疫组化分析代表性结果(核染色,放大×400)染色:0,阴性;1+,较弱;2+,中度;3+,积极性强。

组织切片由三名组织病理学家以盲法独立评估。通过协商一致解决了分歧。采用改良的半定量H评分法评估IHC染色16细胞质或核室染色均为阳性。对于每个组织核心,通过将阳性细胞百分比(0-100%)和染色强度相乘得出分数。IHC反应的染色强度分为:0,阴性;1+,较弱;2+,中度;和3+,很强。因此,总体H评分范围为0-300。

统计分析

使用SPSS17.0(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SPSS公司)和R 3.3.1软件(奥地利维也纳统计与数学研究所)进行统计评估。LPFS从手术日期到记录的局部复发或最后一次就诊进行计算,最后一次随访时对其进行审查。死亡时无局部复发的患者在死亡之日进行审查。使用Kaplan-Meier方法构建生存曲线,并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以评估差异的统计显著性。由于目前没有p-AKT1的标准分界点,我们选择了H评分中值作为分类分析的分界点:高表达定义为H评分>中值,低表达定义为H-评分≤中值。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以测试潜在预后因素对LPFS的独立影响。<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检验基于双边显著性水平。使用R软件建立基于与LPFS相关的可能预后因素的列线图。从辨别和校准方面评估列线图的性能。为了减少过拟合偏差,我们使用引导技术,重复160次进行内部验证。用哈雷尔一致性指数(C指数)评估辨别力。C指数估计了观测到的LPFS和根据模型预测的LPFS之间一致的概率。C指数的统计值从0.5(无差别)到1(完全差别)不等,1表示完全一致,0.5表示一致性不比偶然性好,较高的C指数值表示较好的预后模型17-18通过比较预测的LPFS和观察到的存活率与诺模图的1年、3年和5年预测LPFS概率来量化校准。

结果

患者特征

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见表表1。1中位年龄为58岁(38-78岁),大多数患者为男性(81.8%)。大多数病例(63.5%)发生在中胸段食管。大多数肿瘤(68.5%)显示中度分化的组织学分级。在研究的181名患者中,80名患者接受了术后化疗。59例局部复发患者中,35例术后未接受任何治疗。

表1

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n=181)

特点患者人数(%)
性别
男性148 (81.8)
女性33 (18.2)
年龄(岁)
中值的58(范围38-78)
< 60104 (57.5)
≥ 6077 (42.5)
肿瘤位置
上部18 (10)
中部115 (63.5)
下部48 (26.5)
肿瘤长度(cm)
< 575(41.4)
≥ 5106 (58.6)
肿瘤分化
17(9.4)
中等124 (68.5)
可怜的40 (22.1)
病理性血管侵犯
否定64 (35.4)
积极的117 (64.6)
病理T期
T1类6 (3.3)
T2段74 (40.9)
T3航站楼82(45.3)
T4类19 (10.5)
病理N期
编号068 (37.6)
N1型52 (28.7)
氮气40 (22.1)
N3号机组21 (11.6)
取回的淋巴结数量
≤2029 (16)
<20 ~ ≤3072 (39.8)
>3080 (44.2)
辅助治疗
101 (55.8)
化疗80 (44.2)

局部复发模式

随访期间,91名患者(50.3%)被认定为治疗失败,其中53名患者(29.3%)仅出现局部复发,32名患者(17.7%)仅出现远处转移,6名患者(3.3%)同时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复发。59例局部复发患者中,19例局部复发(13例位于原发食管肿瘤床,6例位于吻合口);38例患者(21%)出现局部淋巴结复发(8例位于颈部,18例位于胸部,4例位于腹部,8例位于颈胸部);两名患者(1.1%)出现局部淋巴结复发(表(表22).

表2

所有患者的局部复发部位

局部复发部位n个%
局部复发1910.5
原发性食管肿瘤床137.2
吻合口63.3
区域淋巴结复发3821
子宫颈的84.4
胸科1810
腹部42.2
颈椎加胸椎84.4
局部合并区域淋巴结复发21.1
总计5932.6

LPFS的预后因素

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6.8个月(范围2-127个月)。随时间变化的OS和LPFS速率如图所示。图2A。2A.1、3、5年OS和LPFS的发生率分别为84%、56.9%、52.2%和82.2%、66.6%、63.9%。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jcav08p3755g002.jpg

181例患者整个研究人群的生存率(A)OS和LPFS的Kaplan-Meier曲线分析(B)根据病理N期分层的患者LPFS(C)根据淋巴结回收数分层的患者的LPFS(D)根据p-AKT1 H评分分层的患者LPFS。

p-AKT1表达的中位数H评分为70(范围:0-250),我们将其作为截止点,然后将患者分为低表达组(H评分≤70;n=95)和高表达组(H-评分>70;n=86)进行进一步分析。单变量分析中测试的变量显示,与LPFS相关的显著因素包括病理N类(p<0.001)、淋巴结回收数(p=0.003)、病理血管浸润(p=0.005)和p-AKT1表达(p<0.001)(表(表3)。). 然后在多元Cox比例风险模型中评估在单变量分析中具有统计意义的所有变量,以调整协变量的影响。

表3

食管鳞癌患者LPFS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特点单变量分析第页价值多元分析第页价值
心率(95%置信区间)心率(95%置信区间)
性别0.059
男性1
女性0.442 (0.19-1.03)0.059
年龄(岁)0.777
< 601
≥ 601.078 (0.643-1.806)0.777
肿瘤位置0.412
上部1
中部1.926 (0.689-5.387)0.211
下部1.582 (0.525-4.768)0.415
肿瘤长度(cm)0.859
<51
≥ 50.954 (0.569-1.699)0.751
肿瘤分化0.424
1
中等0.950 (0.401-2.248)0.907
可怜的1.415 (0.548-3.653)0.474
病理性血管侵犯0.0050.169
否定11
积极的2.356 (1.289-4.304)0.144 (0.009-2.277)0.169
病理T期0.363
T1类1
T2段0.454 (0.135-1.531)0.203
T3航站楼0.698 (0.213-2.282)0.552
T4类0.501 (0.112-2.240)0.366
病理N期<0.0010.004
编号011
N1型1.659 (0.8-3.44)0.1741.666 (0.798-3.478)0.174
氮气3.803 (1.881-7.687)<0.0012.82 (1.367-5.815)0.005
N3号机组4.281 (1.970-9.304)<0.0013.882 (1.757-8.581)0.001
取回的淋巴结数量0.0030.001
≤2011
<20 ~ ≤300.555 (0.297-1.036)0.0640.736 (0.385-1.405)0.352
>300.299(0.151-0.594)0.0010.301(0.150-0.602)0.001
辅助治疗0.687
1
化疗0.898 (0.534-1.512)0.687
p-AKT1型<0.001<0.001
低水位11
高级4.626(2.599-8.234)<0.0014.156 (2.273-7.596)<0.001

多变量分析表明,p-AKT1表达(p<0.001)、病理N分类(p=0.004)和淋巴结转移数(p=0.001)是食管鳞癌患者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表(表3)。). 根据N分期、检索到的淋巴结数量和p-AKT1的表达,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LPFS曲线,如图所示。图2。2此外,我们根据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患者进行分层,发现在淋巴结阴性患者中,p-AKT1低表达组的LPFS明显优于p-AKT1-高表达组(第页=0.002,图。图3A)A) 和淋巴结阳性患者(第页<0.001,图。图3B) ●●●●。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jcav08p3755g003.jpg

LPFS的对数秩检验,比较p-AKT1 H评分≤70的患者和p-AKT1H评分>70的患者(A)淋巴结阴性患者(n=68;第页=0.002)(B)淋巴结阳性患者(n=113;第页<0.001).

基于具有危险比的选定变量,建立了一个包含所有重要独立因素的诺模图,用于预测局部复发(图。(图4)。4). 每个变量都会在分数表上打分。通过将底部量表中预测的总分相加,我们可以估计1年、3年和5年LPFS的概率。根据国际验证,LPFS预测的哈雷尔C指数为0.78(95%CI,0.74-0.82)。术后1年、3年或5年LPFS概率的校准图显示,诺模图预测与实际观察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图。(图55).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jcav08p3755g004.jpg

诺模图根据p-AKT1的表达和临床变量预测LPFS。诺模图用于计算每个独立因子在标尺顶部确定的点的总和。然后在总分量表上识别该总分,以确定LPFS预测的概率。LPFS预测的哈雷尔c指数为0.78。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jcav08p3755g005.jpg

用于预测(A)1年时患者LPFS的校准曲线;(B) 3年和(C)5年的实习验证。在x轴上标出无图预期的局部区域无进展生存率;实际存活率绘制在y轴上。

讨论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模式。即使在3FLND扩大根治性食管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也略高于血行转移,这与其他研究相似,19我们还证明,临床因素,包括病理学N分类和淋巴结转移数,结合p-AKT1表达,在预测局部复发方面更有价值,这可能会更准确地指导术后治疗;然而,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参与肿瘤发生的PI3K/Akt信号在控制新陈代谢、细胞生长、增殖、存活或迁移以及膜运输或分泌中起着关键作用20PI3K磷酸化膜结合的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IP2)以产生磷脂酰肌醇三磷酸(PIP3),从而允许在PDK1和mTORC2存在的情况下,分别在Thr308和Ser473残基处磷酸化(即活化)AKT21激活AKT可以诱导procaspase-9的磷酸化,从而抑制其蛋白酶活性。它还磷酸化Bcl-2家族的促凋亡成员Bad和促凋亡转录因子FKHR。因此,p-AKT介导了一系列生存信号,用于调节凋亡、增殖、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22-23.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AKT1在几种肿瘤中显著过度表达,并且与疾病复发的高风险相关24-25Kreisberg等人。26发现Ser473残基的AKT1磷酸化是前列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AKT1蛋白的阳性表达预示着生存率降低。Ayala等人。27据报道,前列腺癌中p-AKT1的高表达预示着较高的复发概率。另外,当分别分析Gleason 6和7例患者时,p-AKT1表达是生化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预后指标。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中p-AKT1的高表达与低LPFS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表明,p-AKT1表达强烈且独立地预测LPFS(危险比=4.335,[95%CI,2.327-8.076],p<0.001)。此外,p-AKT1的高表达预示着LPFS的降低,与淋巴结状态无关。即使在淋巴结阴性患者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p-AKT1的表达来进一步预测LPFS。p-AKT1的表达水平可能使具有类似临床病理因素的患者的局部复发风险分层。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项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建立诺模图预测ESCC术后LPFS的研究。在以前的一些文献中,开发了不同的模型来预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或远处转移28-29在Hayashi等人的另一项研究中。30为了预测术前放化疗后淋巴结转移,我们开发了一个结合临床参数的诺模图,该诺模图可用于选择手术方式和解释患者手术的必要性。

以前的数据表明,一般来说,切除的淋巴结越多,生存率越高31-32使用SEER数据库,Schwarz等人。33检查了5600多名接受食管切除术的患者的淋巴结数据,发现总淋巴结计数越高,OS越好,与淋巴结状态或组织学无关。为了消除之前讨论的基于人群的研究的固有局限性,Altorki等人。34在使用标准化手术技术的单个高容量机构的背景下,在大样本研究中获得的概括结果表明,食管癌的总淋巴结计数与生存率之间存在关联。结果表明,较高的淋巴结计数有利于食管切除术后的生存。即使在淋巴结阴性患者中,当切除40多个淋巴结时,存活率的益处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还研究了淋巴结取回数对LPFS的影响。根据各种数据,发现最佳淋巴结切除取决于T分类:pT1-2约20个淋巴结,pT3-4约30个淋巴结或更多。因此,我们选择20和30个淋巴结作为我们研究中检索到的淋巴结数量的截止点。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我们确定检索到的淋巴结数量是L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如图所示。图2C,2C、 淋巴结数量越多,LPFS越好。

本文提出了淋巴结总数对生存率影响的几个可能原因。一个原因是,在更广泛的淋巴结解剖的背景下,可能会发生阶段性迁移。此外,取回更多的淋巴结更有可能清除含有微转移疾病的淋巴结部位。此外,取回的淋巴结数量可能反映手术、病理和机构护理的充分性,所有这些都会影响治疗结果34-36一些研究报告称,淋巴结转移率也是食管癌OS的独立预测因子37-38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分析了局部控制与淋巴结转移率以外的淋巴结转移数的关系。淋巴结转移率由阳性淋巴结的数量(病理N期)和回收的淋巴结总数(分母)决定。由于分母是可变的,因此淋巴结转移率的预后价值可以被稀释39特别是在淋巴结阴性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的预测值可能优于淋巴结转移数。

应该承认我们研究的几个局限性。首先,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设计,对有限数量的患者进行分析。其次,诺模图只包含一个生物标记。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根据其与食管鳞癌不同肿瘤机制的相关性分析更多的生物标记物。多种生物标记物的存在可能会增强风险分层诺模图的威力。此外,我们没有进行外部验证,因此有理由担心通用性。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实施之前,需要复制所提出的诺模图,然后进行前瞻性验证。

总之,p-AKT1的表达、病理N分类和淋巴结转移数是食管癌根治术后LPFS的潜在预后因素。诺模图整合了p-AKT1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因素,并可能产生新的分层系统。它可用于准确预测食管鳞癌患者的局部复发(C指数=0.78),并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更明智的个性化治疗建议。

致谢

本研究由国家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金(NO.201540211)、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NO.15ZR1432100)资助。

工具书类

1Nakajima M,Kato H.食管鳞癌的治疗选择。药物治疗专家。2013;14:1345–13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Mariette C,Balon JM,Piessen G.等人。食管癌完全切除后的复发模式和复发疾病的预测因素。癌症。2003;97:1616–162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三。Nakagawa S,Kanda T,Kosugi S.等。扩大根治性食管切除术和三野淋巴结切除术后胸段食管鳞癌的复发模式。美国大学外科杂志。2004;198:205–21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Natsugoe S、Matsumoto M、Okumura H等。食管癌三野淋巴结切除术后的临床过程和结果。Langenbecks Arch外科。2010;395:341–34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Schreiber D,Rineer J,Vongtama D等。食管癌食管切除术后放疗的影响。《胸科肿瘤学杂志》。2010;5:244–25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Tepper J、Krasna MJ、Niedzwiecki D.等人。食管癌顺铂、氟尿嘧啶、放射治疗和手术与单纯手术的三联疗法III期试验:CALGB 9781。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26:1086–109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Malthaner RA、Wong RKS、Rumble RB。等。可切除食管癌的新辅助或辅助治疗: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BMC医学。2004;2:3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Chen J,Zhu J,Pan J.等。术后放疗提高了预后不良的食管鳞癌的生存率。Ann Thorac外科。2010;90:435–4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肖采芳,杨志勇,缪YJ。等。转移淋巴结数量对根治性切除胸段食管癌患者生存率和放射治疗价值的影响:549例报告。国际放射肿瘤生物学杂志。2005;62:82–9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Fareed KR、Kaye P、Soomro IN等。食管癌治疗反应的生物标记物。内脏。2009;58:127–14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Lin DC,Du XL,Wang MR。食管鳞癌中的蛋白质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综述。食道疾病。2009;22:9–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朱忠,于伟,付霞等。磷酸化AKT1与食管鳞癌预后不良相关。实验临床癌症研究杂志。2015;34:1–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朱忠,于伟,李海等。淋巴结跳跃转移不是胸段食管鳞癌生存的预测因素。安·苏格·昂科尔。2013;20:3052–305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朱忠,陈华,于伟等。接受三野淋巴结切除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阴性淋巴结数量与生存率相关。安·苏格·昂科尔。2014;21:2857–286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Rice TW、Rusch VW、Ishwaran H.等人。食管和食管胃交界处的癌症: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国际抗癌联盟第七版分期手册的数据驱动分期。癌症。2010;116:3763–377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Skliris GP、Hube F、Gheorghiu I.等。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组织芯片(TMA)中小乳腺上皮粘蛋白(SBEM)蛋白的表达。组织病理学。2008;52:355–36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Steyerberg EW、Eijkemans MJ、Harrell FE。等。用逻辑回归分析进行预测建模:在小数据集中寻找明智的策略。医学决策。2001;21:45–5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Kattan MW。验证预测模型。癌症。2006;107:2523–252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Bhansali MS、Fujita H、Kakegawa T.等人。胸段食管鳞癌扩大根治性食管切除术后的复发模式。世界外科杂志。1997;21:275–28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0Courtney KD、Corcoran RB、Engelman JA。PI3K通路作为人类癌症的药物靶点。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28:1075–108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1Manning BD、Cantley LC.AKT/PKB信号:下游航行。细胞。2007;129:1261–127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2Brunet A、Bonni A、Zigmond MJ。Akt通过磷酸化和抑制Forkhead转录因子促进细胞存活。细胞。1999;96:857–86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3Cai QQ,Deng HX,Xie D.等人。磷酸化AKT蛋白在人类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过度表达,并预测患者生存率下降。临床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2012;12:106–11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4Li R,Dai H,Wheeler T.等人。Akt-1总水平高预示着生化复发和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的高风险。泌尿学杂志。2009;184(补充4):775–776。 [谷歌学者]
25Spears M,加利福尼亚州坎宁安,Taylor KJ。等。乳腺癌中异构体特异性Akt激活的邻近连接分析确定激活的Akt1是进展的驱动因素。病理学杂志。2012;227:481–48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6Kreisberg JI、Malik SN、Prihoda TJ等。AKT磷酸化(Ser473)是前列腺癌不良临床预后的良好预测因子。癌症研究。2004;64:5232–52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7Ayala G,Thompson T,Yang G.等人。前列腺癌和非肿瘤前列腺组织中Akt-1的高磷酸化形式是生化复发的有力预测因素。临床癌症研究。2004;10:6572–657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8杨红霞、冯伟、魏JC。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诺模图预测食管鳞癌患者术后远处转移。英国癌症杂志。2013;109:1109–111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9Liu JS,Huang Y,Yang X.等。预测食管鳞癌患者各种炎症生物标记物预后价值的列线图。美国癌症研究杂志。2015;5:2180–218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0Hayashi Y,Xiao L,Suzuki A.等人。食管癌患者三联疗法后手术标本中恶性淋巴结高概率相关的列线图。《欧洲癌症杂志》。2012;48:3396–340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1Baba Y、Watanabe M、Shigaki H.等。淋巴结阴性计数与食管鳞癌切除患者的生存率相关。外科手术。2013;153:234–24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2曹JL,袁P,王LM。等。预测食管癌患者食管切除术后生存率的临床列线图。科学代表。2016[印刷前的Epub][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3Schwarz RE,Smith DD。可切除食管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临床影响。胃肠外科杂志。2007;11:1384–139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4Altorki NK,Zhou XK,Stiles B.等人。切除的淋巴结总数预测食管癌的生存率。安·苏格。2008;248:221–22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5Hu Y,Hu C,Zhang H.等。切除淋巴结的数量如何影响食管癌的TNM分期和预后?安·苏格·昂科尔。2010;17:784–79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6Izbicki JR,Hosch SB,Pichlmeier U.等。完全切除食管癌患者淋巴结中免疫组织化学可识别肿瘤细胞的预后价值。N英格兰医学杂志。1997;337:1188–119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7Wei C,Deng WY,Li N.等。淋巴结比率作为转移淋巴结数量的替代物预测食管癌患者生存率。挖掘与疾病科学。2015;60:2771–277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8侯X,魏JC,徐勇等。阳性淋巴结比率预测中国可手术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安·苏格·昂科尔。2013;20:1653年至1659年。[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9Kelty CJ,Kennedy CW,Falk GL.食管癌转移淋巴结与总切除淋巴结数之比是生存的预测因素。《胸科肿瘤学杂志》。2010;5:1467–147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癌症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Ivyspring国际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