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Nat Rev Mol细胞生物学。作者手稿;可在2015年7月7日的PMC中获得。
以最终编辑形式发布为:
2015年3月4日在线发布。 数字对象标识:10.1038/编号3958
PMCID公司:项目经理4494666
NIHMSID公司:NIHMS698706
PMID:25735911

内质网mRNA翻译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摘要

开创性的电子显微镜研究确定了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两个主要群体:一个自由分布在细胞质中,另一个结合在内质网(ER)表面。随后的研究揭示了每个群体的特殊功能,分泌型和整合型膜蛋白编码mRNAs在ER-bound核糖体上翻译,细胞溶质蛋白合成普遍归因于游离核糖体。最近的研究结果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转录组规模的mRNA分布和翻译研究现已证明,ER-bound核糖体也在编码胞浆蛋白的大部分mRNA的翻译中发挥作用。这些研究表明ER在转录组表达中的作用更为广泛,其中膜和分泌蛋白合成是对转录后基因表达的多方面动态贡献的一个要素。

几十年来,内质网(ER)对细胞生物学家、生物化学家和分子遗传学家具有特殊的吸引力。由于Palade及其同事的开创性超微结构和生物化学研究表明,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是在内质网结合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因此对内质网上蛋白质生物生成的研究对蛋白质靶向机制产生了显著的见解,通过分泌途径的移位和贩运17正如帕拉德在其诺贝尔奖演讲中所提出的那样,这些发现导致了关于这个系统的一些基本问题核糖体如何靶向内质网?ER结合核糖体的功能是什么?

在这些最初发现的几十年中,我们对ER-localized mRNA翻译的理解围绕着一个模型融合。在这个模型中,编码分泌或膜蛋白的mRNA的翻译在细胞液中启动,mRNA-核糖体复合体选择性地被招募到内质网膜,伴随着拓扑学信号的出现,即新生多肽链氨基末端的信号序列或跨膜结构域(图1a). 对mRNA选择性内质网定位机制的持续研究导致了该时代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识别信号识别粒子(SRP)810(方框1;图1). SRP是一种保守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在翻译早期与疏水性核心结构域结合,疏水性核心区是所有拓扑学信号的特征,并将核糖体-mRNA-新生多肽链复合物的共同翻译靶向ER8,9该靶向过程由同源SRP相互作用的ER膜蛋白复合物(SRP受体)介导,并依次与翻译核糖体与ER膜中的蛋白传导通道的结合偶联6,7,11,12由于该途径通过正选择机制运行,参与细胞溶质蛋白翻译的核糖体(缺乏拓扑学信号)不被招募到内质网,因此留在细胞溶质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机制与早期的模型完全一致,即新输出的mRNA在胞质核糖体上进行翻译,在核糖体翻译信号序列编码的mRNA的情况下,再进行共翻译靶向内质网13作为对SRP通路功能的广泛而先进的机理解释的反映,该模型得到了广泛而严格的实验支持,并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方框1

体外内质网mRNA定位的重建

健壮的开发在体外蛋白质移位反应的重建系统是该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使人们能够发现信号识别颗粒(SRP)、SRP受体和转座子成分的功能分析,其中最突出的是SEC61蛋白传导通道复合体812,71,119,120.一个在体外翻译提取物通常来源于小麦胚芽,在添加或不添加SRP的情况下,添加一个编码分泌蛋白和粗糙微粒体的mRNA(见图). 只有当SRP存在时,翻译自由核糖体才被招募到粗糙的微粒体中,并且新生的多肽链跨微粒体(内质网(ER))膜移位。因此,该检测系统重建了胞质溶胶到内质网的途径,用于将编码信使核糖核酸的信号序列选择性定位到内质网,这与早期的建议一致,即分泌蛋白和膜蛋白的翻译是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启动的13,119,120然而,SRP依赖途径是否是mRNAs选择性定位到ER的唯一机制的问题仍然没有答案。使用这种基本分析系统的变体,这个问题在随后的实验中得到了解决。在一种变体中,通过超速离心去除翻译提取物中的核糖体,ER-bound核糖体参与从头开始对翻译进行了调查。在这些实验条件下,天然ER结合核糖体参与了从头开始翻译,尤其是翻译mRNA,与它们是否编码信号序列无关15,17,96.在进一步的变化中(参见图,第b条),对粗微粒体进行温和的蛋白水解以使SRP受体功能失活。在缺乏SRP受体的情况下,编码信号序列的mRNAs仍会在ER-bound核糖体介导下启动翻译,并且其编码的蛋白质会移位15,17,96.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nihms698706u1.jpg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nihms698706f1.jpg
重新审视翻译划分

|提出了自信号识别粒子(SRP)发现以来被普遍接受的平移划分模型。翻译起始于细胞溶质。翻译mRNA的核糖体编码的细胞溶质蛋白缺乏拓扑学内质网(ER)靶向信号,核糖体留在细胞溶质中。相反,翻译mRNAs的核糖体编码含有信号肽或跨膜结构域的蛋白质(如分泌和完整膜蛋白),由SRP以内质网共翻译为靶点。简言之,在细胞溶质中开始翻译后,新出现的拓扑学信号作为内质网的靶向信号。在内质网转座子对接后,分泌蛋白和膜蛋白穿过或进入内质网膜。蛋白质合成完成后,核糖体亚单位被回收到胞浆中。b条|描述了内质网在mRNA翻译中的泛转录作用。翻译起始可以直接发生在内质网上。此外,编码细胞溶质蛋白的mRNA也可以被内质网结合的核糖体翻译。因此,大部分蛋白质组可以被ER相关核糖体翻译。mRNA的这种多样性和选择性翻译将这种普遍存在的细胞器重新定义为细胞内蛋白质组合成的主要场所。核糖体翻译编码细胞溶质蛋白的mRNA,通过未知核糖体受体与内质网相关(用问号表示)。

目前关于内质网mRNA翻译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SRP途径的理解及其选择性定位编码分泌和膜蛋白的mRNA到微粒体小泡的能力在体外5,8,9在本综述中,我们回到该领域的最开始,回到Palade及其同事首先提出的问题:ER-bound核糖体是否仅限于翻译分泌型和膜蛋白编码mRNA?或者结合核糖体在mRNA转录组表达中有更广泛的作用吗?Siekevitz和Palade在早期对蛋白质分泌机制的研究中提出,ER结合核糖体的活性可能超出分泌蛋白和膜蛋白的合成14最近,随着新的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转录组学方法的出现,mRNA翻译研究得到了支持体内大量数据现在揭示了ER在mRNA翻译中的不同作用,其中ER结合核糖体在合成大量细胞蛋白质中起作用,包括胞质和ER靶向蛋白质(图1b). 令人惊讶的是,继续调查体内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的机制表明,核糖体对内质网的运输仅与起始、延伸和终止的蛋白质合成循环弱耦合1517这些发现,再加上最近的数据表明许多结合和调节mRNA及其翻译的因子存在内质网定位,表明内质网翻译的生化和调节环境不同于胞浆。最近的报告也揭示了与ER相关的翻译系统是动态的,能够快速重组以响应细胞刺激或压力18综上所述,这些发展表明需要重新检查我们对真核细胞中mRNA翻译是如何在空间上组织和调节的理解。在本综述中,我们讨论了一种新出现的内质网mRNA翻译模型,其中内质网是一般蛋白质合成的主要位点,也是一个具有精细调节功能的位点,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选择性地影响特定mRNA。这一新模型有助于转录后基因调控的丰富性不断扩大,并在考虑如何调节mRNA翻译时增加了一个重要的ER定位新变量。

隔室选择性mRNA翻译

在里程碑式研究中19帕兰德首先描述了核糖体,他指出这些新发现的粒子“对内质网有特殊的亲和力”。此外,在具有广泛内质网的细胞(所谓的“专业分泌细胞”)中,核糖体被观察到主要与内质网相关。例如,在胰腺腺泡细胞(主要用于分泌消化酶的细胞类型)中,核糖体大多是内质网结合的,很少位于稀疏的胞浆中19相比之下,分泌功能要求较低的细胞,如肠上皮细胞,通常具有较少的内质网,因此内质网相关核糖体的相对比例较小19这些观察结果表明,内质网是分泌和膜蛋白合成的场所。

众所周知,内质网是mRNA定位的一个重要部位,分泌和完整膜蛋白是在内质网结合的核糖体上合成的,14然而,ER的结合核糖体是否完全用于分泌和整合膜蛋白合成的问题很少受到关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令人惊讶。在他们的开创性研究中,Siekevitz和Palade注意到ER-bound核糖体似乎也参与了“非便携”蛋白质的合成14这一观察结果后来得到生化研究的支持20帕拉德在诺贝尔奖演讲中再次提出了这一令人费解的观点在该报告中,他指出,细胞溶质核糖体和ER-结合核糖体“携带新合成的蛋白质,而与后者的最终目的地无关”。一个明显且适当的担忧是,内质网上编码细胞溶质蛋白的mRNAs的存在是由于细胞分馏过程中的交叉污染所致,这也是早期讨论和辩论过的一个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广泛努力表明,交叉污染的程度很小,完全不足以解释内质网细胞溶质mRNA表达的程度2123这一结论与黑腹果蝇24,在酵母中25在哺乳动物组织培养细胞中2628使用多种独立的实验方法29,30随着交叉污染被证明是一种不充分的解释,迫切需要解决一种替代性解释,即ER的结合核糖体在转录组表达中的作用比当前模型中描述的更广泛。

ER作为翻译的主要隔间

细胞总翻译的哪一部分与ER有关?这个简单的问题可能是最基本的,即使在很早的研究中,答案也指向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大分数14后来的研究表明,在HeLa和HEK293细胞中,大约一半的核糖体与ER相关,而总mRNA中有类似比例的核糖体被ER-localized31将此指标与其他研究充分的mRNA定位示例进行对比是有用的。有几个特定种类的mRNA定位于细胞离散区域的例子;例如,β-actin mRNA定位于迁移的成纤维细胞的前缘,灰分1在酵母芽尖发现mRNA,并且奥斯卡二倍体mRNA分别定位于D.黑腹果蝇卵母细胞32,33这些例子说明了mRNA定位的主要功能之一:将少量mRNA选择性靶向离散的细胞区域,以实现特定的生物功能。mRNA的这种靶向性通常由mRNA中编码的特定定位基序(称为“邮政编码”)介导,最常见于3个非翻译区32,33相反,内质网在几乎每种细胞类型的细胞质中广泛延伸,在大部分区域布满核糖体,并与大部分mRNA结合,其机制多种多样3437(见下文)。因此,区分内质网mRNA定位和其他mRNA定位模式是有用的;也就是说,mRNA的定位和对内质网的翻译活性在基因表达中起着更广泛、更普遍的作用,而不是为特定的生理结果进行定位的少数mRNA。事实上,在最近对酵母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约75%的细胞翻译活性与内质网有关38.

内质网mRNA定位的复合生物学功能尚不明确。一方面,内质网作为共同翻译蛋白进入分泌途径的位点的功能非常清楚。然而,编码膜蛋白和分泌蛋白的mRNA通常构成转录基因的一小部分39例如,在HEK293细胞中,这种mRNA仅占所有mRNA的约13%,但大约一半的核糖体是与ER结合的28(图2a). 如上所述,对这种差异的解释是,编码细胞溶质蛋白的大部分mRNAs存在于内质网上,并由内质网结合核糖体翻译,这是该领域早期提出的21,40,41最近又重新访问了2527,37,42为了进一步支持这一观点,将细胞分离成其胞质和内质网结合成分的替代方法已经能够精确定义核糖体、信使核糖核酸和其他因子在这两个区室之间的分配29,31事实上,这些研究发现,编码细胞溶质蛋白的mRNA在内质网中大量存在并翻译28,31,42,43这些观察结果在过去几十年中使用不同的细胞分馏和mRNA组成分析方法对不同生物体进行的研究中都有报道。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nihms698706f2.jpg
蛋白质合成在胞浆和内质网之间的分布

|每个mRNA在胞浆和内质网(ER)之间的翻译分布显示为HEK293细胞的直方图28,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18和Huh7细胞(R.Campos、S.Bradrick、D.W.R.、M.Garcio-Blanco和C.V.N.,未发表的观察结果)。直方图显示了两个不同的mRNA群体:一个是ER-富集的,另一个是较少的。ER-富集组的mRNA倾向于编码分泌或膜蛋白,而另一组通常编码细胞溶质或核蛋白。重要的是,基本上所有的mRNA,甚至那些编码细胞溶质蛋白的mRNA在内质网上都有很大程度的翻译。b条|在细胞溶质中,翻译机制主要合成细胞溶质蛋白质,如进入细胞溶质的新生链所示。数据表明,内质网的翻译也主要针对细胞溶质蛋白的合成,而不仅仅是膜和分泌蛋白的合成。

一个不能过分强调的关键机制点是,尽管它们的亲本mRNA存在内质网定位,但胞浆蛋白产物并没有转移到内质网中,而是假定它们具有适当的胞浆定位37因此,这些发现将mRNA的内质网定位及其翻译与其编码蛋白的亚细胞目的地分离开来。mRNA定位与蛋白质定位的分离意味着mRNA不需要以纯粹的二元方式与内质网或细胞质结合;每个mRNA群体的一部分可以在每个隔室中表示。事实上,似乎所有编码细胞溶质蛋白的mRNAs在这两个细胞室中都有很好的表达18,25,28,40,41对于一个平均的细胞溶质蛋白编码mRNA,大约一半的mRNA分子通常是ER-结合的,并且在分泌导向性更强、粗面ER-富集的细胞中,这个数字会增加28,31这些结果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HEK293细胞内质网的大多数翻译活性(75%)是针对细胞溶质蛋白的合成(图2b). 类似地,编码其他细胞器蛋白质成分(如细胞核和过氧化物酶体)的mRNA在内质网上有很好的表达,编码膜靶向序列的mRNA高度富集内质网28这一规则的唯一例外是线粒体,线粒体有自己独立的易位机制45,46、尾锚定和小分泌蛋白,它们与翻译后内质网相关28,47因此,内质网应被视为一般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场所,除了其作为专门用于合成分泌或膜蛋白的专门场所的既定作用外。

内质网和胞浆作为不同的翻译室

随着内质网翻译的区域化程度越来越明显,也开始出现证据表明内质网和胞浆代表了不同的翻译生化环境。根据其亚细胞分布,mRNA可能暴露于不同的调节因子和翻译成分池中,这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生产。各种转换调节器4851,核糖核酸酶5254和RNA结合蛋白43,55本地化到ER以促进专业功能。例如,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小干扰RNA(siRNA)和小RNA(miRNA)介导的沉默高度依赖于内质网;对于转染的siRNAs和内源性miRNAs,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ISC)负载、mRNA结合和Argonaute 2介导的处理的关键过程与ER膜相关51,56这种定位导致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尽管大多数siRNA和miRNAs是细胞溶质,但内质网是siRNA加工和沉默活性的中心位点,而细胞溶质siRNAs和miRNA仍然不活跃。这种区域化使mRNA受到不同的调节环境的影响,其中ER-localized mRNA被靶向沉默,而细胞质中相同的mRNA可能会逃逸。

细胞溶质和内质网的蛋白质折叠环境也不同。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细胞溶质蛋白质的聚集体由内质网结合的核糖体生成,并与内质网膜结合而保留38ER-bound核糖体衍生的蛋白质优先聚集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它揭示了许多蛋白质的折叠状态取决于其亲本mRNA的定位的可能性,特别是考虑到蛋白质结构高度依赖于共翻译蛋白质折叠57,58例如,这些差异可能源于ER结合核糖体和胞质核糖体之间伴侣浓度或翻译率的差异。

内质网翻译起始和延伸的生化环境也与胞浆有根本不同。内质网上延伸的核糖体进入一个独特的tRNAs池,在维持内质网联系的同时完成整个充电和放电循环5961这一发现为细胞溶质核糖体和ER-结合核糖体在特定密码子上具有不同的延伸率提供了可能性,从而能够优化特定mRNA在不同隔间中的翻译。将多tRNA合成酶复合物定位到内质网可以进一步放大隔室之间的差异62除了伸长相关因子外,内质网还拥有丰富的真核起始因子2α(eIF2α)和相关调节因子,这些因子独立于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增加了起始也可能受局部调控的可能性31这种分区的综合结果是,平均而言,核糖体对mRNA的翻译更为强烈,放射性标记氨基酸的结合增强61相对于胞浆的内质网。

新出现的情况是,内质网不仅是翻译的主要场所,而且是蛋白质合成的一个基本不同的隔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质网可以在细胞溶质成分的作用下发挥其翻译功能。为什么进化会选择这种划分?一个可能的答案在于ER膜的二维性质。将酶的过程(如转化为二维)分解可能会显著增强酶的活性,这一观点得到了理论数据的支持63考虑到翻译的许多严格调控阶段,分区可能特别重要,其中许多阶段依赖于核糖体和mRNA等大分子的扩散。将多组分工艺分隔到膜表面也提出了几个其他有趣的问题。例如,如果一个核糖体和一个mRNA都与内质网相连,那么当核糖体沿着mRNA进行加工时,成分是如何相对移动的?是否有一些因素可以降低因必须移动两个ER醚分子而产生的能量屏障?不管答案如何,我们将翻译到内质网的定位视为一个突出的例子,这表明我们正在逐渐认识到,即使细胞成分没有被膜分离,它们也是复杂组织的64,65.

组装翻译机器

什么机制赋予了ER翻译活动的本地化?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考虑翻译的主要功能单元是多核糖体是有用的,它包括信使核糖核酸、沿着信使核糖核酸的核糖体阵列、合成过程中的一系列新生链和一组不同的相关RNA结合蛋白(图3a). 这些组分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以足够的亲和力使整个多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不同类别的多核糖体可以通过依赖这些结合相互作用的不同亚群的不同机制与内质网上结合。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nihms698706f3.jpg
在ER上组装翻译机器

|翻译的主要功能单位是多核糖体,它包括一个mRNA、沿着该mRNA的一系列核糖体、合成过程中的一系列新生多肽链和一组不同的相关RNA-结合蛋白。多核糖体可以通过其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在内质网(ER)上启动组装。将翻译划分为内质网的成熟机制是信号识别粒子(SRP)通路,在该通路中,新生多肽中的信号序列启动核糖体及其延伸多肽的结合(图1a). 核糖体和mRNA的ER结合的其他几种模式也已被描述。核糖体可以独立于其编码的新生链与内质网结合,并在与内质网核糖体受体结合后与信使核糖核酸结合。此外,RNA-结合蛋白可以赋予直接的、核糖体依赖的mRNA结合。该系统只需要这些成分中的一个与内质网结合,就可以组装整个多核糖体,也有可能通过多个平行机制将多核糖体靶向内质网。b条|描述了胞浆和内质网之间核糖体和mRNA运动的一般框架。基本上有两种转变发生:第一,mRNA和核糖体结合形成活性翻译单位和相应的解离;第二,这些组分在胞浆和内质网之间的运动。每一种转换发生的速率都会因内质网募集机制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在SRP途径中(图1a),事件的顺序是在胞质溶胶中启动,翻译单元向内质网的移动,最后核糖体从信使核糖核酸中解离并释放到胞质溶胶中。在另一种模型中,核糖体稳定地与内质网结合,并进行多次连续的mRNA翻译,而不释放到胞浆中;也就是说,核糖体结合和释放的速率将低于SRP途径靶向的翻译单位的速率。测量不同类别mRNAs和核糖体的这些比率对于理解各种机制在招募翻译到ER中的相对重要性至关重要。

SRP途径是核糖体和mRNA与内质网联系的最为人所知的机制8,9,66,67在这一过程中,新生多肽链作为靶向信号,将其相关的mRNA和核糖体募集到内质网,将核糖体结合到蛋白质传导通道,并将新生多肽链条移位2,7,68,69然而,如果SRP途径是将核糖体和mRNA运输导向ER的唯一机制,则必须满足几个标准。首先,只有编码SRP底物的mRNA(即编码跨膜和分泌蛋白的mRNA)才能定位到内质网。其次,核糖体与内质网的关联应严格依赖于翻译起始、延伸和终止,并与之有机械联系。从现有数据来看,这两点都没有通过实验得到证实;广泛的mRNA与内质网相关,核糖体在终止后主要维持与内质网膜的关联15,16,28,70因此,这些发现提供了考虑额外的、替代的多核糖体募集和结合ER的方法的机会(图3b).

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

与内质网结合的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的脱钩可能有助于内质网上多核糖体的组装70在这种情况下,核糖体可以经历一个完整的启动、翻译和终止周期,同时保持内质网关联,并在整个过程中赋予其相关mRNA内质网定位。除了鉴定几个候选ER核糖体受体(见下文)外,还有一些证据支持这一模型。核糖体通常在与mRNA分离后仍与ER相关,这表明核糖体与ER的关联一旦建立,就可以独立于翻译和新生多肽链。此外,与内质网结合的核糖体能够从头开始细胞溶质和膜蛋白翻译的启动17,31这两个观察结果表明,内质网的mRNA定位主要由结合核糖体的翻译活性介导。考虑到大多数翻译的信使核糖核酸都存在于多核糖体中,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与多个与内质网结合的核糖体的功能结合将赋予信使核糖核酸与内质网结合的稳定状态。当然,这就提出了核糖体如何与内质网结合的问题体内.

核糖体如何与内质网相关的最新观点体内主要是猜测。体内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重组蛋白质易位联合成功的结果在体外核糖体-SEC61复合物的结构成像7174作为蛋白质传导通道,SEC61复合物的核糖体结合功能满足了跨内质网蛋白质转位共翻译模型的中心原则,并与公认的内质网结合核糖体在分泌和膜蛋白合成中的专用功能模型完全吻合75然而,随着对ER-bound核糖体上发生的mRNA翻译多样性的新见解,有必要询问SEC61是否作为唯一的ER核糖体受体发挥作用,而不管新生多肽链的室命运如何。

早期鉴定核糖体受体的方法侧重于重组核糖体结合在体外76,77在这些研究中,首先在高盐和/或含EDTA的缓冲液中洗涤粗糙微粒体,去除结合核糖体,并研究分离的、翻译失活的80S核糖体的结合或再结合,作为检测体内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这些方法表明,80S核糖体以低纳摩尔亲和力与剥离的粗糙微粒体结合,大核糖体亚单位以比小亚单位更高的亲和力结合76,77从这个简单的分析系统中,出现了一系列令人困惑和有争议的文献,其中使用了类似的实验方法来鉴定许多核糖体受体。例如,一项研究确定p180(一种具有广泛且高度碱性十肽串联重复序列基序的内质网膜蛋白)为主要核糖体受体78,79随后的工作对这一结论提出了质疑,并将核糖体结合功能主要(如果不是全部)分配给SEC61转座子组分SEC61α8082重要的是,当重组时,纯化的SEC61复合物既显示了蛋白质传导通道功能,又显示了先前剥离微粒体研究中确定的核糖体结合能力,因此作为长期寻找的核糖体受体得到了广泛接受72,8385应注意的是,80S非活性核糖体(用于表征核糖体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在某些示例中用于重组核糖体)(通过低温电子显微镜检查的SEC61复合物)是靶向天然微粒体的SRP依赖性核糖体的非常差的竞争对手80,86这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即非活性80S核糖体显示的ER膜结合活性可能不同于体内靶向、翻译活性核糖体。鉴定核糖体受体的替代方法,其中通过化学交联研究确定天然结合核糖体的结合伴侣,表明转运蛋白相关蛋白亚基-α(TRAPα)、核黄素I、,p180和SRP受体位于核糖体附近和/或与核糖体结合80,87,88此外,许多实验方法,包括抗体抑制,已被用于验证核糖体结合核糖体蛋白I的功能89,90,SEC61β91第62节(参考。92),ERJ1(参考。93)和p180(参考79,94)横跨酵母和哺乳动物。这些研究结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的混乱画面,SEC61α被广泛接受为主要(或唯一)核糖体受体,大量实验证据支持其他几种丰富的内质网膜蛋白的核糖体结合活性。

为了将ER-bound核糖体在mRNA翻译中广泛而普遍的作用的观察结果与相互矛盾的核糖体受体文献相协调,我们首先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其中许多ER蛋白分别参与核糖体与ER结合的总量。在这个观点中,不同的核糖体结合位点可能使核糖体的不同亚群具有选择性,可能不同的核糖体群体致力于翻译不同的mRNA亚群95核糖体具有结构异质性或多个ER-结合位点的系统能够选择性结合核糖体的不同亚群,以及翻译不同的mRNAs队列,将为mRNA翻译到ER的广泛分区提供坚实的基础。这里,我们特别区分了核糖体与内质网的关联和蛋白质移位过程。我们进一步推测,用拓扑学信号翻译mRNAs的核糖体以及结合到非SEC61α核糖体受体的核糖体能被共翻译招募到SEC61转座子,新生的多肽链可以在不需要翻译核糖体与蛋白质传导通道紧密结合的情况下进行移位。

SRP通路模型的显著性对核糖体运输具有重要意义:核糖体在内质网和胞浆之间快速交换,并与每一轮蛋白质合成的终止相耦合。然而,到目前为止,大多数证据表明核糖体在许多轮蛋白质合成中与内质网相关。例如,生物化学方法指出核糖体在内质网上启动翻译31,96并在蛋白质合成终止后维持其ER关联17,96然而,最近体内一项使用新型核糖体谱分析法追踪内质网上核糖体运输和翻译的研究发现,许多核糖体只有在信号肽出现时才被募集到转运子中,并在至多几个翻译周期内离开内质网97虽然尚不清楚该观察结果是否为ER的共翻译靶向性或如上所述ER-bound核糖体向转座子的共翻译横向扩散提供了直接证据,但这些结论强调需要更好地定义体内内质网上核糖体交换的动力学。很难将快速、翻译偶联的核糖体互换与我们不断发展的认识相协调,即大部分内质网结合核糖体致力于细胞溶质蛋白编码mRNA的翻译,并且相当稳定地与多种内质网核糖体受体结合。因此,如果大多数mRNA转录组在内质网上翻译,这些新数据表明,最好直接评估核糖体交换动力学,而不是从翻译的mRNA库的组成推断。

mRNA-结合蛋白作为内质网定位介质

单纯的核糖体介导机制无法解释内质网翻译的一个关键特征:内质网上编码分泌蛋白和膜蛋白的mRNA的高度富集25,28虽然编码细胞溶质蛋白的约一半mRNA与内质网结合,但编码分泌和膜蛋白的几乎全部转录组都与内质网上结合28如上所述,SRP通路的活性也不能完全解释这种定位,因为对翻译起始的药物抑制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mRNA定位27,28此外,核糖体和mRNA对内质网提取的敏感性不同,即使核糖体完全从内质网中提取出来,也能有效保留一部分mRNA37,42,43此外,信号序列的突变或SRP功能的丧失都不会显著影响这些mRNA在内质网的定位37,98这些发现指向了多核糖体的最终成分的作用:信使核糖核酸本身及其相关的核糖核酸结合蛋白(图3a).

mRNA可以独立于其翻译状态连接到内质网。尽管赋予ER结合的共价mRNA修饰是合理的99,100目前还没有发现这种修饰,大多数注意力都集中在作为内质网膜锚的RNA结合蛋白上。这种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体需要一个跨膜结构域和一个与RNA紧密稳定结合的结构域。一些符合这些标准的蛋白质已经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包括p180(REF)。101),核磷蛋白I(参考。43)、SEC61α和SEC61β43有趣的是,在某些时候,这些蛋白质中的每一种都被认为是核糖体受体78,79,94,102,103新发现的这些蛋白质的mRNA-结合活性导致了对先前结果的另一种解释,因为很难正式区分mRNA--结合活性和核糖体(rRNA)结合。显然需要进一步验证和表征这些蛋白质上的RNA结合位点,并确定它们所锚定的mRNA亚群。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有助于增强ER亲和力的其他挑衅性建议。例如,研究发现,胶原蛋白编码的mRNA依赖于微管蛋白细胞骨架和RNA-结合蛋白La相关蛋白6(LARP6)之间的合作,以实现内质网的稳定定位104细胞骨架对内质网mRNA定位的总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mRNA自身的特性,如尿嘧啶含量的增加,也被发现影响内质网相关性105,106这些不同的机制为内质网提供了多种途径,能够精确调节mRNA定位和翻译。

重新评估SRP功能体内

随着替代模型的出现,可以将翻译本地化并链接到ER,可以认为体内SRP的作用可能比一般认为的更加专业化。这是非常清楚的在体外SRP可以赋予核糖体和mRNA的ER关联的研究8,但它很精确体内功能尚不清楚。利用SRP和/或SRP受体的敲除或敲除进行的研究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见解。siRNA介导的沉默SRP54亚单位表达对mRNA分配没有明显影响,mRNA编码膜和分泌蛋白保留了显著的内质网定位37,107-但确实会导致一部分膜蛋白移位不足108,109此外,在酵母中,SRP表达的缺失伴随着几个胞质伴侣蛋白的增强表达108这表明SRP可能更像是膜蛋白和分泌蛋白的伴侣,而不是翻译定位的通用介质。总之,大量证据表明,SRP确保了膜蛋白和分泌蛋白的一个子集在合成时有效地靶向蛋白传导通道,而信使核糖核酸和核糖体在内质网的定位可能是由其他机制赋予的。将蛋白质易位、mRNA和核糖体靶向分离成不同的通路,可以在内质网上翻译不同范围的mRNA,这些mRNA编码靶向所有细胞隔室的蛋白质。

细胞应激过程中的mRNA定位

考虑到内质网翻译区隔的大小以及该区隔与细胞质相比的独特性质,mRNA定位的调控是转录后基因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毫不奇怪,最近的研究已经开始将mRNA定位到内质网与mRNA在细胞应激反应程序中的命运联系起来。例如,在氧化应激期间,一些mRNAs在胞浆中游离时被募集到应激颗粒中,而定位于内质网的mRNA则逃脱了这种序列44毫不奇怪,利用这些特性的生物过程的例子已经开始出现。

在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期间,mRNA定位有助于基因表达动力学,这是一个最突出和最容易理解的例子,UPR是一种翻译和转录应激反应和内环境稳定途径,在内质网内腔中未折叠蛋白的积聚时被激活110在这些应激条件下,细胞的持续生存能力与其减少新蛋白质流入内质网的能力有着根本联系,因为增加内质网中的蛋白质折叠负荷会进一步破坏蛋白质平衡。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已经进化出几个专门调节内质网翻译的过程。其中一个机制涉及X盒结合蛋白1的转录后剪接(XBP1型)mRNA(哺乳动物细胞)或HAC1类内质网膜应力传感器IRE1α的mRNA(酵母)54,111,112编码转录因子的未切割mRNA自身定位于内质网113使其接近IRE1α。在UPR激活后,IRE1α启动非标准剪接事件,合成一个较短的亚型XBP1型,其编码蛋白反过来激活UPR靶基因表达。通过这种方式,内质网的mRNA定位可以作为一个关键的管道,通过它可以将内质网蛋白质折叠状态的信息传递到细胞核。此外,IRE1α的核酸酶活性可以定向到其他与ER相关的mRNA,导致它们在一种称为调节IRE1依赖性衰变(RIDD)的机制中优先降解53,114由于编码内质网驻留蛋白的mRNA在该细胞器上富集,这种活性导致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流量减少,最终有助于恢复蛋白稳定。这些机制表明,在细胞应激期间,mRNA的定位可能是其命运的决定变量;在以下情况下,ER定位可以确定XBP1型HAC1类mRNA,无论mRNA是剪接的还是未剪接的,或者对于所有其他mRNA,其降解或保持完整。

此外,mRNA定位可能是一个快速变化的动态过程。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发现数千个编码分泌蛋白和膜蛋白的mRNA在应激诱导后迅速且几乎均匀地从内质网释放出来,而编码胞浆蛋白的mRNAs基本上不受影响18通过将这些mRNA从内质网中移除并远离蛋白质传导通道,这种重新定域抑制了进入内质网腔的蛋白质流量,并使细胞有时间恢复蛋白质平衡。鉴于ER mRNA定位在大多数正常、无应力条件下的相对稳定性,这种大规模重新定位开始显示出令人惊讶的对比图片,其中一些与ER结合的多核糖体机制可以迅速消除,而其他机制保持不变。总之,UPR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例子,说明mRNA定位是基因表达转录后调节的关键变量。

结论和观点

Palade及其同事的开创性研究确定了内质网在mRNA翻译以及分泌和非分泌蛋白质中的基本作用,14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同样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揭示了对蛋白质靶向、移位、贩运和分泌机制的基本见解。随着转录组学技术为重新研究细胞溶质蛋白也在ER上翻译这一看似微小的观察结果提供了关键工具,ER在转录组表达中的一个更普遍的作用正在显现,其中ER在蛋白质合成中具有基本的,也许是主要的作用。此外,越来越清楚的是,生化和调节性内质网翻译环境不同于细胞溶质(图4). 鉴于内质网定位可以赋予mRNA不同的命运,什么样的细胞过程可能会改变mRNA对内质网的定位?病毒,其中许多病毒通过ER-localized病毒工厂复制115,116,可以专门划分翻译机构以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117其他细胞程序,如B细胞分化,可能会调节雌激素受体的翻译,以维持雌激素受体蛋白质组的适当组成118在这些以及当然还有其他情况下,内质网被定位为转录后基因调控的关键枢纽,未来对内质网调节作用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细胞如何形成其组成和活性。未来几年将需要重点关注翻译机器被招募和连接到内质网的机制,以便我们能够充分了解内质网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更广泛地说,这种定位如何塑造细胞的行为。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nihms698706f4.jpg
ER作为全球mRNA翻译和调控中心

在这个示意图中,内质网(ER)在全球mRNA翻译和调节中的不同作用被描述。内质网是编码分泌和膜蛋白的mRNA进入分泌途径的入口点。显示了两种定位模式。|在一种途径中,编码分泌和膜蛋白的mRNA在游离的胞质核糖体上启动,并通过信号识别粒子(SRP)途径靶向内质网。b条|在另一途径中,许多mRNA,包括编码分泌和细胞溶质蛋白的mRNA,直接启动稳定的ER-结合核糖体。c(c)|还显示了不同的核糖体受体,它们对易位通道是自主的。这些核糖体可以参与合成细胞溶质蛋白编码的mRNA以及编码拓扑学信号的mRNA。我们认为,受体结合的翻译活性核糖体在ER膜中通过横向扩散遇到开放的易位位点,易位位点处的新生蛋白参与,使结合核糖体与蛋白质传导通道紧密相连。d日|微小RNA(miRNA)介导的沉默高度依赖于内质网。对于内源性miRNA,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ISC)负载、mRNA结合和Argonaute 2介导的加工与内质网膜有关,而胞质miRNA保持无活性51,56因此,区域化使mRNA受到不同的调控环境,这取决于它们的定位,其中ER-localized mRNA被靶向沉默,但胞浆中的相同mRNA可能逃逸。

致谢

作者感谢C.V.N.实验室的前成员,尤其是M.Potter、R.Seiser、s.Stephens、R.Lerner和s.Jagannathan,感谢他们对本综述中提出的概念做出的许多贡献,感谢当前实验室成员,特别是J.C.-C.Hsu和A.Hoffman,感谢他们的批判性反馈和贡献。他们还感谢S.Shenolikar为这些想法的引入和成熟所做的持续贡献。C.V.N.实验室的工作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普通医学科学研究所(GM101533 to C.V.N.)的资助。D.W.R.由新加坡国家医学研究委员会颁发的名为“国家帕金森病转化临床研究计划”的转化临床研究旗舰奖资助。

词汇表

地形信号靶向内质网的蛋白质疏水区
信号识别粒子(SRP)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当新生分泌蛋白和膜蛋白从核糖体中出来时,将其靶向内质网
微粒体囊泡源自内质网的囊泡,通常用于在体外翻译与蛋白质移位的研究
多tRNA合成酶许多tRNA合成酶的集合,用于集中tRNA与氨基酸的电荷
粗糙微粒体高纯度、翻译竞争性内质网,通常取自犬胰腺
蛋白质沉积细胞内蛋白质折叠的状态和健康

脚注

竞争利益声明

作者声明没有相互竞争的利益。

工具书类

1Caro LG,Palade GE。胰腺外分泌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储存和排泄。Autoradiogr研究。细胞生物学杂志。1964;20:473–49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Johnson AE,van Waes MA。转座子:内质网膜的动态网关。年收入细胞开发生物。1999;15:799–8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三。Palade G.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细胞内方面。科学。1975;189:347–358.本文对该领域的早期理解进行了重要概述,并对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拉波波特TA。真核生物内质网和细菌质膜上的蛋白质易位。自然。2007;450:663–66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Blobel G.蛋白质靶向(诺贝尔演讲)化学生物化学。2000;1:86–1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Walter P,Johnson AE。内质网膜的信号序列识别和蛋白质靶向。细胞生物学年度收益。1994;10:87–1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Cross BC,Sinning I,Luirink J,High S.从胞浆中输出蛋白质。Nature Rev Mol细胞生物学。2009;10:255–26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Walter P,Blobel G.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的转运。二、。信号识别蛋白(SRP)介导与细胞微粒体膜的选择性结合体外-组装的多聚体合成分泌蛋白。细胞生物学杂志。1981;91:551–556.这项里程碑式的研究报告了细胞溶质到ER mRNA定位的SRP机制的发现。[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Walter P,Ibrahimi I,Blobel G.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的转运。I信号识别蛋白(SRP)与体外-组装的多聚体合成分泌蛋白。细胞生物学杂志。1981;91:545–55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Noriega TR、Chen J、Walter P、Puglishi JD。实时观察信号识别颗粒与积极翻译核糖体的结合。埃利夫。2014;:e0441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Gilmore R,Blobel G,Walter P.内质网蛋白质移位。I在微粒体膜上检测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细胞生物学杂志。1982;95:461–46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Meyer DI、Krause E、Dobberstein B。跨膜分泌蛋白移位——“对接蛋白”的作用自然。1982;297:647–65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Blobel G,Dobberstein B.跨膜蛋白质转移。I小鼠骨髓瘤的膜结合核糖体上存在蛋白水解处理和未处理的新生免疫球蛋白轻链。细胞生物学杂志。1975;67:835–85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Siekevitz P,Palade GE。豚鼠胰腺的细胞化学研究。5体内亮氨酸-1-C的掺入14转化为各种细胞级分的糜蛋白酶原。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细胞杂志。1960;7:619–63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Potter MD,Seiser RM,Niccitta CV。核糖体交换再探讨:翻译偶联核糖体从内质网膜分离的机制。趋势细胞生物学。2001;11:112–11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Seiser RM,Niccitta CV.蛋白质合成终止后膜结合核糖体的命运。生物化学杂志。2000;275:33820–3382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Potter MD,Niccitta CV.哺乳动物内质网膜核糖体分离的调节。生物化学杂志。2000;275:33828–3383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Reid DW,Chen Q,Tay AS,Shenolikar S,Niccitta CV.未展开的蛋白质反应触发内质网选择性mRNA释放。单元格。2014;158:1362–1374.本研究确定了ER mRNA动态定位在细胞应激反应中的作用。[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Palade GE。细胞质中的一种小颗粒成分。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细胞杂志。1955;1:59–6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0Hicks SJ,Drysdale JW,Munro HN。不同群体的肝脏多糖体优先合成铁蛋白和白蛋白。科学。1969;164:584–58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1穆克勒MM,皮托HC。大鼠肝脏多糖体群体的结构和功能。I游离和膜结合的多聚腺苷酸多体RNA群体的复杂性、频率分布和唯一性程度。细胞生物学杂志。1981;90:495–50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2Mechler B,Vassalli P.骨髓瘤细胞的膜结合核糖体。信使RNA和新生多肽链在核糖体与膜结合中的作用。细胞生物学杂志。1975;67:25–3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3.Mechler B,Vassalli P.骨髓瘤细胞的膜结合核糖体。新制造的核糖体亚单位进入游离和膜结合核糖体颗粒的动力学研究。细胞生物学杂志。1975;67:16–2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4Kopczynski CC等。一种高通量筛选,用于识别参与果蝇属胚胎发生。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98;95:9973–997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5Diehn M、Eisen MB、Botstein D、Brown PO。使用DNA微阵列大规模鉴定分泌和膜相关基因产物。自然遗传学。2000;25:58–6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6Diehn M、Bhattacharya R、Botstein D、Brown PO。膜相关人类mRNA的基因组尺度鉴定。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2006;2:e1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7Lerner RS等。编码膜结合核糖体上可溶性蛋白质的mRNA的分配和翻译。RNA。2003;9:1123–113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8Reid DW,Niccitta CV.通过核糖体分析确定内质网结合核糖体在细胞翻译中的主要作用。生物化学杂志。2012;287:5518–5527.本报告定义了稳态和细胞应激期间细胞溶质和ER-结合核糖体上发生的翻译。[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9Stephens SB、Dodd RD、Lerner RS、Phytila BM、Niccitta CV。哺乳动物细胞胞浆和内质网隔室之间mRNA分配的分析。方法分子生物学。2008;419:197–2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0Jagannathan S,Nwosu C,Niccitta CV.通过细胞分离分析内质网的mRNA定位。方法分子生物学。2011;714:301–32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1Jagannathan S、Reid DW、Cox AH、Nicchitta CV。从头开始膜结合核糖体上的翻译起始是细胞溶质蛋白mRNA定位到内质网的机制。RNA。2014;120:489–498.本文发现翻译起始发生在ER上。[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2Martin KC,Ephrussi A.mRNA定位:空间维度中的基因表达。单元格。2009;136:719–73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3Palacios IM,Johnston DS。传递信息:高等真核生物中mRNA的细胞内定位。年收入细胞开发生物。2001;17:569–6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4崔XA,张毅,洪四江,Palazzo AF。胎盘碱性磷酸酶mRNA中调节p180依赖性靶向内质网的区域的鉴定。生物化学杂志。2013;288:29633–2964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5Loya A等。3′-UTR介导编码短质膜蛋白的mRNA的细胞定位。RNA。2008;14:1352–136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6Niccitta CV、Lerner RS、Stephens SB、Dodd RD、Phytila B.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分区途径:模板-分区模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2005;83:687–69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7.Phytila B等。信号序列和翻译依赖性mRNA在内质网中的定位。RNA。2008;14:445–45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8周C,等。不对称分裂细胞中受损蛋白质的基于器官的聚集和保留。单元格。2014;159:530–542.本研究确定了内质网上不同的蛋白质折叠和聚集环境。[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9.Krogh A,Larsson B,von Heijne G,Sonnhammer EL。用隐马尔可夫模型预测跨膜蛋白拓扑:应用于完整基因组。分子生物学杂志。2001;305:567–58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0Mueckler MM,皮托HC。大鼠肝脏多糖体群体的结构和功能。II与膜结合颗粒亚群相关的含聚腺苷酸mRNA的特征。细胞生物学杂志。1982;94:297–30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1Mechler B,Rabbitts TH。骨髓瘤细胞的膜结合核糖体。游离和膜结合多聚体的IV mRNA复杂性。细胞生物学杂志。1981;88:29–3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2Chen Q,Jagannathan S,Reid DW,Zheng T,Niccitta CV.哺乳动物细胞细胞质和内质网之间mRNA分配的分级调控。分子生物学细胞。2011;22:2646–265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3Jagannathan S等。RNA锚定到内质网中蛋白质移位机制的多功能作用。生物化学杂志。2014;289:25907–2592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4Unsworth H、Raguz S、Edwards HJ、Higgins CF、Yague E.mRNA从应力颗粒隔离中逃逸是由内质网定位决定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J。2010;24:3370–338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5Williams CC、Jan CH、Weissman JS。通过近特异性核糖体分析揭示线粒体蛋白质的靶向性和可塑性。科学。2014;346:748–75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6Dudek J,Rehling P,van der Laan M.线粒体蛋白质导入:共同原理和生理网络。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2013;1833:274–28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7Johnson N,Powis K,High S.翻译后易位到内质网。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2013;1833:2403–240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8周伟,Brush MH,Choy MS,Shenolikar S.与内质网的结合促进GADD34蛋白的蛋白酶体降解。生物化学杂志。2011;286:21687–2169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9Brush MH、Weiser DC、Shenolikar S.生长停滞和DNA损伤诱导蛋白GADD34将蛋白磷酸酶1α靶向内质网,并促进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亚基的去磷酸化。分子细胞生物学。2003;23:1292–130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0Jousse C等人。组成型翻译起始因子2α磷酸酶CReP的抑制促进应激细胞的存活。细胞生物学杂志。2003;163:767–77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1Li S,等。MicroRNAs抑制内质网靶mRNAs的翻译拟南芥.单元格。2013;153:562–57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2Schwarz DS,Blower MD。钙依赖性核糖核酸酶XendoU通过局部RNA降解促进内质网形成。细胞生物学杂志。2014;207:41–5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3Hollien J、Weissman JS。内质网定位信使核糖核酸在未折叠蛋白质反应过程中的衰变。科学。2006;313:104–10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4Yoshida H、Matsui T、Yamamoto A、Okada T、Mori K.XBP1 mRNA由ATF6诱导,并由IRE1剪接,以响应内质网应激,产生高活性转录因子。单元格。2001;107:881–89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5Batlle M、Marselach FX、Huertas D、Azorin F。果蝇属vigilin,DDP1,定位于细胞质并与粗面内质网结合。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2011;1809:46–5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6Stalder L等。粗面内质网是siRNA-介导RNA沉默的中心成核部位。EMBO J。2013;32:1115–1127.本报告将ER定义为执行siRNA功能所必需的。[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7O'Brien EP,Vendruscolo M,Dobson CM。动力学模型表明,快速翻译密码子可以通过避免错误折叠的中间产物来协调共翻译蛋白质折叠。自然公社。2014;5:29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8Fedorov AN,Baldwin TO。共翻译折叠对天然蛋白质结构形成速率的贡献。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95;92:1227–123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9Negrutskii BS,Deutscher MP。蛋白质合成中氨酰-tRNA的通道体内.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91;88:4991–499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0Negrutskii BS,Deutscher MP。哺乳动物细胞中氨基酰-tRNA的隔离池。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92;89:3601–360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1Stephens SB,Nicchitta CV。哺乳动物细胞胞质溶胶和内质网区室中蛋白质合成的不同调节。分子生物学细胞。2008;19:623–63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2David A等。RNA结合靶向氨酰-tRNA合成酶以翻译核糖体。生物化学杂志。2011;286:20688–2070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3McCloskey MA,Poo MM。膜相关反应的速率:重新审视维度的降低。细胞生物学杂志。1986;102:88–9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4Saks V,Beraud N,Wallimann T。代谢分区-肌肉细胞的系统级特性:活细胞扩散的实际问题。国际分子科学杂志。2008;9:751–76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5Hudder A,Nathanson L,Deutscher MP。哺乳动物细胞质的组织。分子细胞生物学。2003;23:9318–932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6Walter P,Blobel G.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的转运III.信号识别蛋白(SRP)导致微粒体膜释放的链延长的信号序列依赖性和位点特异性阻滞。细胞生物学杂志。1981;91:557–56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7Walter P,Blobel G.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的转运。Oncodev生物医学。1982;4:137–14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8拉波波特TA。蛋白质通过内质网膜运输。FEBS J公司。2008;275:4471–447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9.Zimmermann R、Eyrisch S、Ahmad M、Helms V。跨内质网膜的蛋白质移位。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2011;1808:912–92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0Stephens SB等。与内质网结合的稳定核糖体可实现mRNA翻译的区域特异性调节。分子生物学细胞。2005;16:5819–583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1Beckmann R等。和翻译80S核糖体相关的蛋白质传导通道的结构。单元格。2001;107:361–37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2Gorlich D,Rapoport TA。蛋白质转位到由内质网膜纯化成分重建的蛋白质脂质体。单元格。1993;75:615–63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3Menetret JF等。Sec61和TRAP的单拷贝与非翻译哺乳动物核糖体相关。结构。2008;16:1126–113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4Voorhees RM、Fernandez IS、Scheres SH、Hegde RS。哺乳动物核糖体-Sec61复合物的结构,分辨率为3.4μl。单元格。2014;157:1632–164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5Simon SM,Blobel G.内质网中的蛋白质传导通道。单元格。1991;65:371–38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6Borgese D、Blobel G、Sabatini DD。体外游离核糖体和膜结合核糖体之间核糖体亚单位的交换。分子生物学杂志。1973;74:415–43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7Borgese N,Mok W,Kreibich G,Sabatini DD.核糖体-膜相互作用:在体外核糖体与微粒体膜的结合。分子生物学杂志。1974;88:559–58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8Savitz AJ,Meyer DI。粗面内质网中核糖体受体的鉴定。自然。1990;346:540–54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9Savitz AJ,Meyer DI。180kD核糖体受体对核糖体结合和蛋白质移位都是必不可少的。细胞生物学杂志。1993;120:853–86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0Collins PG,Gilmore R.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一种通过与膜结合核糖体交联鉴定的180 kD蛋白质,不需要核糖体结合活性。细胞生物学杂志。1991;114:639–64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1Nunnari JM,Zimmerman DL,Ogg SC,Walter P.粗面内质网核糖体结合活性的表征。自然。1991;352:638–64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2Prinz A、Behrens C、Rapoport TA、Hartmann E、Kalies KU。核糖体通过大核糖体RNA与易位通道的进化保守结合。EMBO J。2000;19:1900–190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3Görlich D、Prehn S、Hartmann E、Kalies KU、Rapoport TA。Sec61p和SecYp的哺乳动物同源物在易位期间与核糖体和新生多肽相关。单元格。1992;71:489–5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4.Kalies KU、Gorlich D、Rapoport TA。Sec61p复合物介导核糖体与粗面内质网的结合。细胞生物学杂志。1994;126:925–93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5Schaletzky J,Rapoport TA。核糖体与内质网膜易位位点的结合和分离。分子生物学细胞。2006;17:3860–386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6Murphy ECI,Zheng T,Niccitta CV.鉴定核糖体/新生链与内质网膜结合的新阶段。细胞生物学杂志。1997;136:1213–122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7Kreibich G、Freienstein CM、Pereyra BN、Ulrich BL、Sabatini DD。与核糖体结合相关的粗糙微粒体膜蛋白质。II结合核糖体与暴露在结合位点的特定膜蛋白的交叉链接。细胞生物学杂志。1978;77:488–50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8Kreibich G,Ulrich BL,Sabatini DD。与核糖体结合相关的粗糙微粒体膜蛋白质。核糖蛋白I和II的鉴定,粗糙微粒体的膜蛋白特征。细胞生物学杂志。1978;77:464–48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9原田Y、李H、李H和伦纳兹WJ。寡糖转移酶在转座子结合位点附近直接与核糖体结合。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2009;106:6945–694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0Yu YH,Sabatini DD,Kreibich G.抗核糖体蛋白抗体抑制含有新生分泌多肽的核糖体对内质网膜的靶向。细胞生物学杂志。1990;111:1335–134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1Levy R、Wiedmann M、Kreibich G。体外核糖体与Sec61p蛋白易位复合物β亚单位的结合。生物化学杂志。2001;276:2340–234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2Muller L等人,ER膜蛋白Sec62从酵母到人类的功能进化增益。分子生物学细胞。2010;21:691–70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3Blau M等人。ERj1p使用通用核糖体适配器位点来协调膜上的80S核糖体。自然结构分子生物学。2005;12:1015–10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4.上野T、Kaneko K、Sata T、Hattori S、Ogawa-Goto K。线圈蛋白对内质网上多聚体组装的调节,180。核酸研究。2012;40:3006–3017.本文对p180在调节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方面的潜在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5Mauro VP,Edelman总经理。核糖体过滤器假说。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2002;99:12031–1203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6Potter MD,Niccitta CV。蛋白质合成终止后,内质网核糖体与转座子稳定结合。生物化学杂志。2002;277:23314–233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7Jan CH、Williams CC、Weissman JS。近特异性核糖体分析揭示了内质网共翻译易位的原理。科学。2014;346:125752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8Kraut-Cohen J等。酵母内质网靶向的翻译和SRP-非依赖性mRNA酿酒酵母.分子生物学细胞。2013;24:3069–308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9华盛顿州迪凯特,福尼尔·MJ。rRNA修饰和核糖体功能。生物化学科学趋势。2002;27:344–35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0Ovodov SYu,Alakhov YuB。2′-OH-核糖残基乙酰化的mRNA在小麦胚的无细胞翻译系统中具有功能活性。FEBS信函。1990;270:111–1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1崔XA,张华,Palazzo AF.p180促进了mRNA亚群到内质网的核糖体依赖性定位。《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2012;10:e1001336。本报告确定了p180在促进选择性mRNA定位中的作用。[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2Hortsch M、Avossa D、Meyer DI。分泌蛋白易位的特征:内质网中核糖体与膜的相互作用。细胞生物学杂志。1986;103:241–25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3Ueno T等。p180通过增强内质网上核糖体的结合来增强前胶原的生物合成,以响应刺激的分泌。生物化学杂志。2010;285:29941–2995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4Wang H,Stefanovic B.LARP6和非肌肌球蛋白在胶原mRNA向内质网膜分配中的作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2014;9:e10887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5Polyansky AA,Hlevnjak M,Zagrovic B.同源信使RNA中蛋白质物理化学性质的模拟编码。自然公社。2013;4:2784.本文提供了一种统计方法,将mRNA及其编码蛋白的化学特性与ER定位联系起来。[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6Prilusky J,Bibi E.通过遗传密码的眼睛研究膜蛋白,发现其编码的mRNA中存在强烈的尿嘧啶偏向。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2009;106:6662–666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7del Alamo M等。通过对与核糖体上升链复合物相关的mRNA的系统分析,确定协同翻译作用伴侣的特异性。《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2011;9:e1001100。本报告表明,SRP的丢失不会影响转录组中mRNA的定位。[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8Mutka SC,Walter P.多面生理反应使酵母能够适应信号识别颗粒依赖性蛋白靶向通路的丢失。分子生物学细胞。2001;12:577–58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9Ren YG,等。信号识别颗粒对TRAIL死亡受体DR4和DR5的差异调节。分子生物学细胞。2004;15:5064–507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0Walter P,Ron D.未展开的蛋白质反应:从应激途径到稳态调节。科学。2011;334:1081–108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1Lee K,等。IRE1介导的非常规mRNA剪接和S2P介导的ATF6切割合并,以调节XBP1在信号传递未折叠蛋白反应中的作用。基因发育。2002;16:452–46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2Aragon T等。靶向内质网应激信号位点的信使RNA。自然。2009;457:736–74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3Yanagitani K等人。XBP1蛋白对膜的共同翻译靶向促进其自身mRNA的细胞质剪接。分子细胞。2009;34:191–20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4Gaddam D,Stevens N,Hollien J.内质网应激期间mRNA定位和调节的比较果蝇属细胞。分子生物学细胞。2013;24:14–2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5Risco C等。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室膜和波形蛋白丝参与痘苗病毒的组装。《维罗尔杂志》。2002;76:1839–185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6Sodeik B等人。痘苗病毒的组装: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中间室的作用。细胞生物学杂志。1993;121:521–54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7Desmet EA、Anguish LJ、Parker JS。病毒介导的宿主翻译机制的分区。mBio公司。2014;5:e01463–1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8Wiest DL等。B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膜生物发生:大多数内质网蛋白是协调表达的。细胞生物学杂志。1990;110:1501–151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9Blobel G等人,《蛋白质跨膜转运:信号假说及其超越》。Symp-Soc实验生物。1979;33:9–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0Walter P,Blobel G。蛋白质跨内质网转运所需的膜相关蛋白复合物的纯化。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80;77:7112–711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