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77年9月;74(9): 3805–3809.
数字对象标识:10.1073/pnas.74.9.3805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431738
PMID:20632

大鼠脑中以高亲和力(3H)地西泮结合为特征的特异性苯二氮卓受体。

摘要

[3H]安定似乎与位于大鼠脑膜上的单一、可饱和的结合位点特异性结合,在pH 7.4时亲和常数接近3nM。特定结合在0度时占总结合的90%以上,在37度时占不到总结合的10%。Arrhenius图显示地西泮受体在18度附近发生了剧烈的构象变化。大鼠肾脏、肝脏和肺的线粒体部分表现出一些[3H]地西泮结合,可被非放射性地西泮和其他几种苯二氮卓取代。然而,Ro-4864在取代脑膜上的[3H]地西泮方面几乎不起作用,在取代肾线粒体上的[3 H]地西泮方面极为有效。相反,氯硝西泮是最有效的脑结合抑制剂,是极为微弱的肾结合抑制剂。此外,与肾线粒体结合的地西泮的亲和力常数为40 nM,约为大脑的15倍。在肠道或骨骼肌中未检测到特异性地西泮结合。因此,与细胞膜结合的特异性[3H]地西泮似乎仅限于大脑,在大脑中分布不均匀:皮质(密度最高)中的地西泮受体密度约为脑桥(密度最低)的五倍。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完全消除了大脑和肾脏中的特异性[3H]重氮结合。

全文

全文可用作原始打印版本的扫描副本。获取完整文章(866K),或单击下面的页面图像逐页浏览。PubMed链接也可用于选定的引用.

本文中的图像

单击图像以查看更大的版本。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Haefley W,Kulcsár A,Möhler H,Pieri L,Polc P,Schaffner r。GABA可能参与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中枢作用。高级生物化学和心理药理学。1975;(14):131–15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osta E,Guidotti A,Mao CC,Suria A。关于苯二氮卓作用机制的新概念。生命科学。1975年7月15日;17(2):167–18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oung AB,Zukin SR,Snyder SH.苯二氮卓类药物与中枢神经甘氨酸受体的相互作用:可能的作用机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74年6月;71(6):2246–225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quires RF,Brastrup C.大鼠大脑中的苯二氮卓受体。自然。1977年4月21日;266(5604):732–73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斯奎尔斯RF。小鼠体内存在几种线粒体单胺氧化酶的补充证据。生物化学药理学。1968年7月;17(7):1401–140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imantov R、Snowman AM、Snyder SH。温度和离子对阿片受体结合的影响。摩尔药理学。1976年11月;12(6):977–98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anazawa I,Jessell T.大鼠和小鼠神经系统中P物质的死后变化和区域分布。大脑研究。1976年11月26日;117(2):362–36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owell D、Leeman S、Tregear GW、Niall HD、Potts JT、。,P物质的Jr放射免疫分析。自然新生物。1973年2月21日;241(112):252–2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asternak GW,Goodman R,Snyder SH.哺乳动物大脑中的内源性吗啡样因子。生命科学。1975年6月15日;16(12):1765–176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ert CB,Snyder SH.阿片受体:神经组织中的演示。科学。1973年3月9日;179(4077):1011–10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ughes J.从大脑中分离出一种具有类似吗啡药理特性的内源性化合物。大脑研究。1975年5月2日;88(2):295–30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Uhl GR,Snyder SH.脑神经降压素的区域和亚细胞分布。生命科学。1976年12月15日;19(12):1827–183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üller W,Wollert U。苯二氮卓类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的表征。Naunyn Schmiedebergs Arch Pharmacol公司。1973;280(3):229–23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由以下人员提供美国国家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