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分子细胞生物学。1994年5月;14(5): 3186–3196.
数字对象标识:10.1128立方米.14.5.3186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358686
PMID:8164674

白细胞介素-6激活的急性期反应因子与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家族成员在抗原和功能上相关。

摘要

白细胞介素-6(IL-6)、白血病抑制因子、抑癌素M、IL-11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细胞因子和神经分化因子,它们与共享信号转导亚单位gp130的复合质膜受体结合。我们最近发现,IL-6和白血病抑制因子通过酪氨酸磷酸化快速激活一种潜在的细胞质转录因子,即急性期反应因子(APRF),然后与各种IL-6靶基因的IL-6反应元件结合。在这里,我们证明了APRF被所有通过gp130作用的细胞因子激活,并在多种细胞类型中被检测到,这表明该转录因子在gp130介导的信号传导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细胞匀浆中加入IL-6后,体外也观察到APRF激活。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阻断APRF的酪氨酸磷酸化和DNA结合。该因子从大鼠肝脏中纯化至同质性,并显示由单个87-kDa多肽组成,而从人类肝癌细胞中分离出两种形式(89和87-kDa)。如前所述,APRF的结合序列特异性与γ-干扰素(IFN-gamma)激活因子共享,后者由Stat91蛋白形成。从纯化的大鼠APRF中获得的部分氨基酸序列表明,它可能与Stat91有关。事实上,针对Stat91氨基末端部分的抗血清与APRF交叉反应,表明APRF与Stat91的相关性。总之,这些数据表明,APRF属于一个不断增长的Stat相关蛋白家族,IFN-γ和IL-6分别使用类似的信号通路激活IFN-γ激活因子和APRF。

全文

全文可用作原始打印版本的扫描副本。获取的可打印副本(PDF文件)完整文章(2.8M),或单击下面的页面图像逐页浏览。PubMed链接也可用于选定的引用.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Aarden LA、De Groot ER、Schaap OL、Lansdorp PM。人类单核细胞产生杂交瘤生长因子。欧洲免疫学杂志。1987年10月;17(10) :1411–14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bdollahi A,Lord KA,Hoffman-Liebermann B,Liebermann DA。干扰素调节因子1是一种由白细胞介素6和白血病抑制因子诱导的髓系分化主要反应基因:在生长抑制中的作用。细胞生长差异。1991年8月;2(8):401–40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kira S、Isshiki H、Sugita T、Tanabe O、Kinoshita S、Nishio Y、Nakajima T、Hirano T、Kishimoto T。IL-6表达的核因子(NF-IL6)是C/EBP家族的成员。EMBO J。1990年6月;9(6):1897–190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kiyama T,Ogawara H。染料木素作为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用途和特异性。方法酶制剂。1991年;201:362–37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rgetsinger LS、Campbell GS、Yang X、Witthuhn BA、Silvennoinen O、Ihle JN、Carter-Su C.鉴定JAK2为生长激素受体相关酪氨酸激酶。单元格。1993年7月30日;74(2):237–24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umann H、Jahreis GP、Morella KK、Won KA、Pruitt SC、Jones VE、Prowse KR。C/EBP和JunB通过大鼠急性期血浆蛋白基因的细胞因子和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进行转录调控。生物化学杂志。1991年10月25日;266(30):20390–2039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umann H,Schendel P.白介素-11与白介素-6调节相同血浆蛋白基因的肝脏表达。生物化学杂志。1991年10月25日;266(30):20424–2042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uw G,De Loose M,InzéD,Van Montagu M,Vandekerckhove J.通过NH(2)-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对从二维凝胶分离总提取物中电印出的蛋白质研究植物细胞表型的变化。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7年7月;84(14):4806–481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zan JF。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的结构设计和分子进化。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0年9月;87(18):6934–693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onni A,Frank DA,Schindler C,Greenberg ME。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向细胞核发出信号的途径的特征。科学。1993年12月3日;262(5139):1575–157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avid M,Larner AC。在无细胞系统中通过干扰素α激活转录因子。科学。1992年8月7日;257(5071):813–81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avid M,Romero G,Zhang ZY,Dixon JE,Larner AC。干扰素α对转录因子ISGF3的体外激活涉及膜相关酪氨酸磷酸酶和酪氨酸激酶。生物化学杂志。1993年3月25日;268(9):6593–659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avis S、Aldrich TH、Stahl N、Pan L、Taga T、Kishimoto T、Ip NY、Yancopoulos GD。LIFRβ和gp130作为三部分CNTF受体的异二聚信号传感器。科学。1993年6月18日;260(5115):1805–180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ecker T,Lew DJ,Mirkovitch J,Darnell JE.,Jr GAF的细胞质激活,一种IFN-γ调节的DNA结合因子。EMBO J。1991年4月;10(4):927–93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escombes P、Chojkier M、Lichtsteiner S、Falvey E、Schibler U。LAP是C/EBP基因家族的新成员,编码一种富含肝脏的转录激活蛋白。基因发育。1990年9月;4(9):1541–155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u XY、Schindler C、Improta T、Aebersold R、Darnell JE.、Jr。干扰素α诱导转录激活物ISGF-3的蛋白质定义了一个参与信号转导的基因家族。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2年8月15日;89(16):7840–784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earing DP、Comeau MR、Friend DJ、Gimpel SD、Thut CJ、McGourty J、Brasher KK、King JA、Gillis S、Mosley B等。IL-6信号转导子,gp130:一种抑癌素M受体和LIF受体的亲和转化子。科学。1992年3月13日;255(5050):1434–143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orski K,Carneiro M,Schibler U。小鼠白蛋白启动子的组织特异性体外转录。单元格。1986年12月5日;47(5):767–77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nnun YA,Merrill AH,Jr,Bell RM。鞘氨醇作为蛋白激酶C抑制剂的应用。方法酶制剂。1991年;201:316–32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ttori M、Abraham LJ、Northemann W、Fey GH。急性期反应在肝核蛋白和大鼠α2-巨球蛋白基因的白细胞介素6反应元件之间诱导一种特殊复合物。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0年3月;87(6):2364–236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ibi M、Murakami M、Saito M、Hirano T、Taga T、Kishimoto T。IL-6信号转导子gp130的分子克隆和表达。单元格。1990年12月21日;63(6):1149–115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idaka H,Watanabe M,Kobayashi R.H系列化合物作为蛋白激酶抑制剂的性质和用途。方法酶制剂。1991年;201:328–33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曲棍球GM、Barry D、Fey GH。白介素-6和糖皮质激素的协同作用由大鼠α2巨球蛋白基因的白介素6反应元件介导。分子细胞生物学。1992年5月;12(5):2282–229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orn F,Windle JJ,Barnhart KM,Mellon PL.垂体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糖蛋白激素α亚单位基因由促性腺激素特异性蛋白调节。分子细胞生物学。1992年5月;12(5):2143–215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Igarashi K,David M,Finbloom DS,Larner AC。γ-干扰素体外激活转录因子γ干扰素激活因子:酪氨酸磷酸酶/激酶信号级联的证据。分子细胞生物学。1993年3月;13(3):1634–164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Ip NY、Nye SH、Boulton TG、Davis S、Taga T、Li Y、Birren SJ、Yasukawa K、Kishimoto T、Anderson DJ等。CNTF和LIF通过涉及IL-6信号转导受体成分gp130的共享信号通路作用于神经元细胞。单元格。1992年6月26日;69(7):1121–113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anno Y、Kozak CA、Schindler C、Driggers PH、Ennist DL、Gleason SL、Darnell JE,Jr、Ozato K。小鼠ICSBP基因的基因组结构显示存在γ干扰素反应元件,ISGF3α亚单位(或类似)分子与之结合。分子细胞生物学。1993年7月;13(7):3951–396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earney JF、Radbruch A、Liesegang B、Rajewsky K。一种新的小鼠骨髓瘤细胞系,已失去免疫球蛋白表达,但允许构建抗体分泌杂交细胞系。免疫学杂志。1979年10月;123(4):1548–155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ishimoto T.白细胞介素-6的生物学。鲜血。1989年7月;74(1):1–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rolewski JJ,Lee R,Eddy R,Shows TB,Dalla Favera R。新的人类酪氨酸激酶基因的鉴定和染色体定位。致癌物。1990年3月;5(3):277–28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rner AC、David M、Feldman GM、Igarashi K、Hackett RH、Webb DS、Sweizer SM、Petricoin EF、3rd、Finbloom DS。多种细胞因子对DNA结合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科学。1993年9月24日;261(5129):1730–173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evitzki A,Gazit A,Osherov N,Posner I,Gilon C.酪蛋白对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抑制。方法酶制剂。1991年;201:347–36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ord KA、Abdollahi A、Thomas SM、DeMarco M、Brugge JS、Hoffman-Liebermann B、Liebermann DA。白血病抑制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在诱导髓系白血病分化时触发相同的即时早期反应,包括酪氨酸磷酸化。分子细胞生物学。1991年9月;11(9):4371–437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ütticken C、Wegenka UM、Yuan J、Buschmann J、Schindler C、Ziemiecki A、Harpur AG、Wilks AF、Yasukawa K、Taga T等。转录因子APRF和蛋白激酶Jak1与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gp130的关联。科学。1994年1月7日;263(5143):89–9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nn EA、Croyle ML、Lingrel JB。介导白细胞介素-6诱导大鼠T激肽原基因序列的鉴定。生物化学杂志。1991年9月5日;266(25):16931–1693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üller M、Briscoe J、Laxton C、Guschin D、Ziemeecki A、Silvennoinen O、Harpur AG、Barbieri G、Witthuhn BA、Schindler C等。蛋白酪氨酸激酶JAK1补充干扰素-α/β和γ信号转导的缺陷。自然。1993年11月11日;366(6451):129–13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urakami M、Hibi M、Nakagawa N、Nakakawa T、Yasukawa K、Yamanishi K、Taga T、Kishimoto T。IL-6诱导gp130的同二聚体化和酪氨酸激酶的相关激活。科学。1993年6月18日;260(5115):1808–18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kajima K,Wall R.白细胞介素-6信号激活B细胞杂交瘤中的junB和TIS11基因转录。分子细胞生物学。1991年3月;11(3):1409–141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liviero S,Cortes R.人类结合珠蛋白基因启动子:白介素-6反应元件与白介素6诱导的DNA结合蛋白相互作用。EMBO J。1989年4月;8(4):1145–115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earse RN、Feinman R、Shuai K、Darnell JE,Jr、Ravetch JV。干扰素γ诱导IgG高亲和力Fc受体的转录需要组装一个包含转录因子ISGF3的91-kDa亚单位的复合物。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3年5月1日;90(9):4314–431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oli V,Cortese R.白细胞介素6诱导一种与急性期基因启动子结合的肝脏特异性核蛋白。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9年11月;86(21):8202–820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oli V,Mancini FP,Cortese R.IL-6DBP,一种参与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的核蛋白,定义了一个与C/EBP相关的亮氨酸拉链蛋白新家族。单元格。1990年11月2日;63(3) :643–65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oeb E、Graeve L、Hoffmann R、Decker K、Edwards DR、Heinrich PC。细胞因子和地塞米松对大鼠肝细胞原代培养物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基因表达的调节。肝病学。1993年12月;18(6):1437–14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on D,Brasier AR,Wright KA,Tate JE,Habener JF。一种可诱导的50千道尔顿NF-κB样蛋白和一种组成型蛋白都与血管紧张素原基因的急性期反应元件结合。分子细胞生物学。1990年3月;10(3):1023–103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uff-Jamison S,Chen K,Cohen S。EGF和干扰素-γ对小鼠肝细胞核中酪氨酸磷酸化DNA结合蛋白的诱导作用。科学。1993年9月24日;261(5129):1733–17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dowski HB,Shuai K,Darnell JE,Jr,Gilman MZ。一种由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激活的常见核信号转导途径。科学。1993年9月24日;261(5129):1739–174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ieven GL、Kallestad JC、Brown TJ、Ledbetter JA、Linsley PS。Oncostatin M诱导内皮细胞中的酪氨酸磷酸化和p62yes酪氨酸激酶的激活。免疫学杂志。1992年9月1日;149(5):1676–168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indler C、Fu XY、Improta T、Aebersold R、Darnell JE.、Jr转录因子ISGF-3的蛋白质:一个基因编码被干扰素α激活的91-kDa和84-kDaISGF-3蛋白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2年8月15日;89(16):7836–783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indler C,Shuai K,Prezioso VR,Darnell JE.,Jr,潜在细胞质转录因子的干扰素依赖性酪氨酸磷酸化。科学。1992年8月7日;257(5071):809–81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夏皮罗DJ、夏普PA、瓦利WW、凯勒MJ。高效HeLa细胞核转录提取物。DNA。1988年1月至4月;7(1):47–5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huai K,Schindler C,Prezioso VR,Darnell JE.,Jr,通过IFN-γ激活转录:91-kD DNA结合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科学。1992年12月11日;258(5089):1808–181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huai K,Stark GR,Kerr IM,Darnell JE.,Jr干扰素γ激活基因所需的Stat91的单一磷酸酪氨酸残基。科学。1993年9月24日;261(5129):1744–174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ilvennoinen O、Witthuhn BA、Quelle FW、Cleveland JL、Yi T、Ihle JN。小鼠Jak2蛋白酪氨酸激酶的结构及其在白细胞介素3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3年9月15日;90(18):8429–843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tahl N、Boulton TG、Farruggella T、Ip NY、Davis S、Witthuhn BA、Quelle FW、Silvennoinen O、Barbieri G、Pellegrini S等。CNTF-LIF-OSM-IL-6β受体组分与Jak-Tyk激酶的关联和激活。科学。1994年1月7日;263(5143):92–9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amaoki T.作为蛋白激酶抑制剂的staurosporine、UCN-01和calphostin C的用途和特异性。方法酶制剂。1991年;201:340–34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elazquez L、Fellous M、Stark GR、Pellegrini S.干扰素α/β信号通路中的蛋白酪氨酸激酶。单元格。1992年7月24日;70(2):313–3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egenka UM、Buschmann J、Lütticken C、Heinrich PC、Horn F。急性期反应因子是一种与急性期反应元件结合的核因子,在翻译后水平上被白细胞介素-6迅速激活。分子细胞生物学。1993年1月;13(1):276–28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ilks AF、Harpur AG、Kurban RR、Ralph SJ、Zürcher G、Ziemiecki A.两种新型蛋白酪氨酸激酶,每一种都具有第二个磷酸转移酶相关催化域,定义了一类新的蛋白激酶。分子细胞生物学。1991年4月;11(4):2057–206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itthuhn BA、Quelle FW、Silvennoinen O、Yi T、Tang B、Miura O、Ihle JN。JAK2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相关,并在促红细胞形成素刺激后被酪氨酸磷酸化和激活。单元格。1993年7月30日;74(2):227–2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on KA,Baumann H。大鼠α1-酸糖蛋白基因的细胞因子反应元件是由几个相互作用的调控序列组成的复合体。分子细胞生物学。1990年8月;10(8) :3965–397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amasaki K、Taga T、Hirata Y、Yawata H、Kawanishi Y、Seed B、Taniguchi T、Hirano T、Kishimoto T。人白细胞介素-6(BSF-2/IFNβ2)受体的克隆和表达。科学。1988年8月12日;241(4867):825–82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in T、Miyazawa K、Yang YC。小鼠3T3-L1细胞中白介素-11受体和白介素11诱导的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特征。生物化学杂志。1992年4月25日;267(12):8347–835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in T、Taga T、Tsang ML、Yasukawa K、Kishimoto T、Yang YC。IL-6信号转导子gp130参与IL-11介导的信号转导。免疫学杂志。1993年9月1日;151(5):2555–256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uan J、Wegenka UM、Lütticken C、Buschmann J、Decker T、Schindler C、Heinrich PC、Horn F。白细胞介素-6和γ-干扰素的信号通路通过激活与常见应答DNA元件结合的不同转录因子而聚合。分子细胞生物学。1994年3月;14(3):1657–166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Ziegler-Heitbrock HW、Thiel E、Fütterer A、Herzog V、Wirtz A、Riethmüller G。建立具有成熟单核细胞特征的人类细胞系(Mono Mac 6)。国际癌症杂志。1988年3月15日;41(3):456–46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由以下人员提供泰勒和弗朗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