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乌洛尔杂志。作者手稿;PMC 2011年5月12日提供。
以最终编辑形式发布为: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3093100型
NIHMSID公司: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89185
PMID:20620405

基于人群的队列中他汀类药物使用与前列腺癌诊断的相关性

摘要

目的

使用他汀类药物对前列腺癌风险的影响尚不清楚。

材料和方法

我们研究了从1990年至2007年随访的2447名40至79岁男性的纵向人群队列数据。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信息是自我报告的,并通过两年期问卷获得。随机选择的一组男性(634;26%)完成了两年一次的泌尿科检查,包括血清PSA测量。前列腺活检和前列腺癌的信息是通过查阅社区医疗记录获得的。

结果

634名他汀类药物使用者中,38人(6%)被诊断为前列腺癌,而1813名非他汀类药物使用者中有186人(10%)被诊断为前列腺癌。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接受前列腺活检(HR:0.31;95%CI:0.24,0.40)、前列腺癌诊断(HR:0.3;95%CI=0.25,0.53)和高级别(Gleason≥7)前列腺癌诊断的风险降低相关(HR:0.25;95%CI:1.11,0.58)。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也与PSA阈值超过4.0 ng/mL的风险降低无关(HR:0.63;95%CI:0.35,1.13)。此外,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持续时间越长,这些结果的风险越低(所有趋势检验均p<0.05)。

结论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前列腺癌诊断风险降低相关。这种关联可以通过减少检测或癌症预防来解释。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前列腺癌,基于人群

简介

前列腺癌是男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二大原因,也是最常见的非皮肤恶性肿瘤。12009年,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估计超过192000例1治疗费用昂贵,且与不良事件相关。2考虑到相关的社会负担,预防前列腺癌发展或生长的干预措施可能会产生巨大的有益影响。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是一类降低胆固醇水平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药物。然而,他汀类药物也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并且已经证明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诱导凋亡和生长停滞。4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胆固醇介导发挥这些作用5或非胆固醇介导的机制,因为这些药物降低潜在致癌的类异戊二烯,并具有抗炎作用,可能保护细胞免受肿瘤转化。

关于他汀类药物使用与前列腺癌风险的观察研究一直存在矛盾。6——16以往研究中不一致的结果可能是由异质性患者群体、不同的他汀类药物暴露持续时间和较短的随访时间引起的。另一个潜在的困惑是他汀类药物可能降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7,18由于血清PSA升高是前列腺活检的最常见指征,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与接受活检的可能性降低以及随后的癌症检测不足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一项基于人群的大规模队列研究中,确定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是否与PSA水平升高、接受前列腺活检和被诊断为前列腺癌的风险降低相关。

材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

奥姆斯特德县男性泌尿症状和健康状况研究始于1990年,由明尼苏达州奥姆斯特特县随机选择的人群队列组成。该群体的详细描述在别处发布。19,20简而言之,1990年1月1日,年龄在40至79岁之间的男性有资格被纳入一个纵向队列,该队列旨在研究社区良性泌尿系统疾病的自然史。使用罗切斯特流行病学项目的记录链接系统,21如果男性有前列腺癌、前列腺切除术或其他泌尿系统疾病(膀胱癌或手术、尿道手术或狭窄)病史,则将其排除在外。在符合条件的男性中,2115人(55%)同意参加,并每两年填写一次自我管理问卷。调查包括关于生活方式因素的问题,如吸烟、饮酒、药物使用和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关于泌尿功能的问题。从该组中随机选择的一个子组(537名男性中的476人[89%])参加了详细的两年一次的临床检查,包括PSA的测量。1992年和1994年,没有参与这项积极随访的男性被从奥姆斯特德县人口中随机挑选的男性取代(共332名替代者,158名临床亚组参与者)。每一轮随访中研究参与者的招募和流失情况如所示图1在每一轮随访中,所有男性都被被动跟踪其社区医疗记录。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nihms289185f1.jpg

参与每一轮随访的研究

他汀类药物暴露

在基线检查时,要求每位研究参与者报告每天服用的所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随后,研究小组在收到调查问卷后将药物分组。这些分析中使用了这些信息,以及起始日期、剂量、给药单位和使用说明(当这些信息可用时)。通过第4轮(1996年)、第6轮(2000年)和此后每两年一次的问卷调查,再次确定当前药物使用和开始日期。

结果变量

对参加两年一次详细临床检查的男性子集的血清PSA水平进行测量。在任何前列腺操作之前,包括直肠指检和经直肠超声检查,都要采集血清样本。22评估了几个PSA阈值,包括2.5 ng/ml、4.0 ng/ml和年龄相关阈值。20根据详细的病历和病理报告审查,确定前列腺活检、前列腺癌、肿瘤分级(Gleason sum≥7视为高分级)和病理分期。2002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的病理分期系统用于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男性患者。23

潜在混淆者

研究人员考虑了可能混淆或改变他汀类药物使用与PSA水平升高、活检或前列腺癌风险之间关系的变量。糖尿病的存在是通过糖尿病诊断或抗高血糖药物使用的自我报告来确定的。高血压的存在是由高血压或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利尿剂)使用情况的自我报告决定的;除利尿剂外,环类利尿剂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或肾衰竭后的高血压或水肿,而非原发性高血压)。通过持续监测奥姆斯特德县社区的冠心病(RO1 HL59205;PI Veronique Roger),确定是否存在冠心病(CHD)。24,25冠心病定义为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和血管造影诊断的冠心病。25——27吸烟是通过“你一生中吸过至少100支烟吗?”这个问题来评估的,受试者被归类为“曾经吸烟者”或“从未吸烟者“。通过两年期问卷的自我报告,确定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和使用下尿路症状/良性前列腺增大(LUTS/BPE)药物(5α-还原酶抑制剂、α-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剂(α-阻滞剂)和草药)。最后,经过培训的研究护士使用标准化方案在基线时获得人体测量值。体重指数(BMI)计算为体重(kg)除以身高(m)2),以及BMI≥30 kg/m的个人2被归类为肥胖。

数据分析

分别对PSA阈值、前列腺活检、前列腺癌和高级别前列腺癌进行分析。有前列腺活检史或基线PSA水平升高的男性被排除在这些结果分析之外。对于PSA结果(临床子集),随访从研究开始到分析中的结果事件或最后一次研究访视。前列腺癌诊断后的PSA测量值被审查。对于前列腺活检和前列腺癌结果,随访从研究开始到结果事件或最后一次随访。在每次分析中,在结果出现之前报告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参与者被视为暴露。用药持续时间定义为从报告的用药开始到事件日期或上次随访日期(无事件)的时间。

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评估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或持续时间与每个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并以风险比(HR)及其相关的95%置信区间(CI)表示。计算从研究开始到事件发生日期或最后一次随访日期的时间。为了表达清晰,数字按活动时的年龄绘制。使用Schoenfeld残差评估比例风险假设。由于他汀类药物使用者与非他汀类使用者的健康状况经常不同,这种情况(如糖尿病或心脏病)可能会混淆观察到的相关性。研究了两组之间的差异,并在表1然后使用多变量模型调整这些潜在的混杂因素,包括年龄、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非甾体抗炎药、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其他多变量调整模型包括代表非使用者的4级术语和持续时间的三分位,用于评估他汀类药物使用持续时间的线性趋势。

表1

statin用户和非statin用户的特征

特性他汀类药物的使用*N(%)无他汀类药物使用N(%)Chi-Square p值年龄调整后的Chi-Square p值
年龄(1990年1月1日)
40–49岁245 (38.6)898 (49.5)<0.0001
50–59212 (33.4)388 (21.4)
60–69140 (22.1)308 (17.0)
70+37 (5.8)219 (12.1)
糖尿病143 (22.6)142 (7.8)<0.0001<0.0001
高血压479 (75.6)744 (41.0)<0.0001<0.0001
冠心病257 (40.5)285 (15.7)<0.0001<0.0001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552 (87.1)1023 (56.4)<0.0001<0.0001
曾经吸烟413 (65.1)1132 (62.4)0.190.24
每周饮酒一次或以上276 (43.5)701 (38.7)0.430.46
肥胖的187 (29.5)457 (25.2)0.510.47
5-α还原酶抑制剂的使用78 (12.3)126 (7.0)<0.0001<0.0001
α-阻滞剂的使用182 (28.7)328 (18.1)<0.0001<0.0001
PSA水平>特定年龄参考范围12 (8.1)51(11.2)0.290.30
PSA≥2.5纳克/毫升19 (15.2)104 (24.5)0.030.049
PSA≥4.0 ng/ml19 (12.8)57 (12.8)0.990.74
前列腺活检79 (13.7)433 (23.6)<0.0001<0.0001
前列腺癌38 (6.0)186 (10.3)0.0010.002
重度前列腺癌7 (1.1)49 (2.8)0.010.02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人数因检查结果而异:PSA水平>年龄参考范围:n=148(24.50%);PSA≥2.5 ng/ml:n=125(22.77%);PSA≥4.0 ng/ml:n=149(25.04%);前列腺活检:n=577(23.90%);前列腺癌:n=634(25.91%);高级别前列腺癌:n=662(27.05%)。
仅634名参与临床检查的男性患者的PSA结果。

结果

在研究开始时的2447名患者中,634人在前列腺癌诊断或最后一次随访前使用了他汀类药物(表1).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者年龄较大,更有可能患有共病和更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受体阻滞剂(表1). 他汀类药物使用者的随访中位数相似(中位数=15.7年;第一季度,第三季度=15.1,16.5),而非主要使用者的随访中位数=15.2年;第一季度,第3季度=13.1,16.2)。在整个队列中,有51名患者(2%)在18年内失去了被动随访(没有可供审查活检或前列腺癌信息的医疗记录)。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降低PSA水平升高、接受前列腺活检、前列腺癌总体风险和高级别前列腺癌风险相关(图2A–D). 此外,在校正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非甾体抗炎药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使用和α受体阻滞剂使用后,相关性略有增强(表2). 许多研究受试者长期接触他汀类药物,服用时间最长的受试者每种结果的风险最低(所有趋势检验均p<0.05;图3). 在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中,18名(47%)他汀类药物使用者和103名(55%)非他汀类药使用者接受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其中106名(88%)男性有肿瘤分期,4名(22%)他汀类药物使用者和32名(31%)非他汀类药物使用者有局部晚期疾病(pT3)。与非国家组中的三名患者相比,没有他汀类药物使用者被诊断为淋巴结转移。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nihms289185f2a.jpg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nihms289185f2b.jpg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nihms289185f2c.jpg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nihms289185f2d.jpg

A)他汀类药物使用超过特定年龄PSA参考范围的累积发生率;B)他汀类药物前列腺活检累积发生率;C)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列腺癌的累积发病率;D)他汀类药物对高级别前列腺癌(Gleason≥7)的累积发病率。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nihms289185f3.jpg

他汀类药物使用持续时间(按三分位数分层)与以非他汀类使用者为参照组的结果之间的关联。P值代表趋势测试*PSA结果仅适用于634名参与临床检查的男性**调整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的使用和α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表2

他汀类药物使用者与非他汀类使用者相比PSA水平升高、前列腺活检、前列腺癌和高级别前列腺癌的风险

结果未调整多变量调节*
心率(95%置信区间)心率(95%置信区间)
PSA水平>特定年龄参考范围0.47 (0.25–0.87)0.39 (0.19–0.81)
PSA≥2.5纳克/毫升0.39 (0.24–0.63)0.31 (0.18–0.52)
PSA≥4.0 ng/ml0.65 (0.39–1.09)0.63 (0.35–1.13)
前列腺活检0.47 (0.37–0.60)0.31 (0.24–0.40)
前列腺癌0.48 (0.34–0.69)0.36 (0.25–0.53)
重度前列腺癌0.32(0.15–0.71)0.25 (0.11–0.58)
*调整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的使用和α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仅634名参与临床检查的男性的PSA结果

讨论

在这个以人群为基础的大型纵向队列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超过PSA阈值、接受前列腺活检以及被诊断为前列腺癌或高级别前列腺癌的风险降低相关。此外,对于所有结果,使用时间越长,风险越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前列腺癌诊断之间的联系可能是由于PSA抑制,他汀类药使用者前列腺活检的频率较低。另外,他汀类药物可能具有超出其既定心血管功能的抗肿瘤作用。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PSA阈值降低风险之间的关系与其他数据一致。17,18在最近的一项单臂观察性研究中,他汀类药物使用者在开始治疗的一年内,血清PSA中位数下降了4.1%,39%的前他汀类PSA浓度大于4 ng/ml的患者在开始他汀类药治疗的一年间降至该阈值以下。17由于血清PSA升高是进行前列腺活检的常见指征,因此抑制PSA可以解释他汀类药物使用者活检风险较低的原因。然而,如果他汀类药物仅抑制PSA而对前列腺癌没有影响,我们预计他汀类用药者的活检会延迟,导致诊断时出现更严重的晚期疾病。在我们的队列中,他汀类药物使用者降低了高级别肿瘤的风险,但没有增加晚期(pT3)疾病的风险。其他人也发现他汀类药物使用者患晚期前列腺癌的风险降低。8,11,13——15因此,间接地,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似乎并不是通过抑制PSA来延迟或阻止诊断。

我们队列中观察到的总体前列腺癌风险降低与所有之前的研究不一致。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结局的临床试验发现他汀类药的使用与前列腺癌发病率之间没有相关性(作为次要结局进行检查)。28此外,一些与我们设计类似的队列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前列腺癌风险之间没有总体关联。8,9,11,14这些差异可以用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时间来解释。如果他汀类药物可以阻止前列腺癌的发展,那么长时间接触可能是必要的。在随机试验中,开放标签使用他汀类药物之前的随访时间有限,从3.9年到6年不等。29——34在以前的队列研究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时间也很有限,但有一些迹象表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可能会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例如,在加州男性健康研究中,18%的人服用他汀类药物5年或更长时间。8在该组中,他汀类药物使用者患前列腺癌的总体风险显著降低(相对风险[RR],0.72;95%CI,0.53-0.99)。在健康专家随访研究中,使用他汀类药物5年或5年以上的男性患者也观察到类似但无显著相关性(RR,0.85;95%CI,0.71-1.03)。14在我们的研究中,超过一半的他汀类药物使用者使用这些药物超过5年,33%的使用者使用这些药超过9年,在使用他汀类药时间最长的男性中观察到最强的保护作用。因此,如果他汀类药物能够预防前列腺癌的发展,那么在年轻时长时间使用或接触他汀类药可能是必要的,这样才能形成一种保护性关联。

如果参与研究的患者与未参与研究的不同,我们的研究结果的外部有效性可能会受到影响。我们无法直接衡量志愿者偏见的影响;然而,在基线时,参与者和非参与者接受普通医学检查的比率相似,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非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患病率也相当。35此外,该队列中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我们基于美国年龄间隔发病率的预期相似。1因此,这项研究的结果似乎适用于更广泛的人群。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男性是白种人,其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其他种族或族裔的男性。

在解释我们的研究结果时,还应考虑其他一些潜在的局限性。首先,在最近的一篇社论中,有人建议,与非他汀类药物使用者相比,他汀类药使用者可能会对前列腺癌进行不同的筛查。36差异筛查可能会导致在更频繁筛查的人群中检测到更多癌症。虽然我们没有关于所有患者的详细筛查信息,但对该队列的筛查暴露进行了评估,直到1998年,他汀类药物使用者更有可能接受频繁的PSA筛查(>3次PSA测量)(34%对21%,χ2 p值<0.001)和频繁的直肠指诊(>4次直肠指诊)与非国家用户相比(29%vs20%,chi-square p值<0.001)。37此外,作为纵向队列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中的一部分男性接受了常规PSA筛查,而不考虑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在仅检查接受常规PSA筛查的男性的二次分析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前列腺活检风险之间的关系与整个队列相似(多变量校正HR,临床亚组为0.35,而整个队列为0.31)。这些数据表明,观察到的他汀类药物使用与前列腺癌风险之间的关联并不是由于他汀类药使用者的筛查减少所致。

此外,如果他汀类药物使用者的初始PSA水平不同于非他汀类使用者,那么PSA基线水平的差异可能混淆了他汀类药使用与相关结果之间的联系。然而,我们进行了二次分析,调整了我们的研究结果,以确定研究临床部分参与者的基线PSA水平。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前列腺活检之间的相关性从HR=0.47(95%可信区间:0.37,0.60)变为HR=0.51(95%可信区间:0.34,0.77)。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从HR=0.48(95%CI:0.34,0.69)变为HR=0.53(95%CI:0.28,1.02)。由于调整基线PSA水平后结果没有显著变化,因此PSA水平的基线差异不太可能混淆观察到的相关性。

参与研究也可能会影响参与者的行为。例如,参与者在参与该研究后可能普遍更了解前列腺健康问题,因此,可能更有可能在随后检测到流行癌症的情况下进行前列腺癌筛查。考虑到在研究期间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增加,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流行将使他汀类人工药物看起来具有保护作用。然而,在60岁至69岁的男性中,根据诊断年份,新诊断癌症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1990年至1994年为5.4%,2000年至2004年为6.6%),这表明我们的人群中没有发生这种情况。

如果与非他汀类药物使用者相比,他汀类药使用者更有可能死于竞争性死因,那么他汀类药品也可能对前列腺癌起到保护作用。然而,在我们的人群中,与非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人相比,使用他汀的人在随访期间死亡的可能性较小(年龄调整后的HR:0.32;95%CI:0.24,0.43),这表明我们的发现也不太可能得到这样的解释。

糖尿病、高血压和所有药物的数据都是自我报告的,我们缺乏这一人群的饮食和锻炼信息。自我报告与实际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可能会使观察到的关联产生偏差。此外,虽然合并疾病似乎没有混淆他汀类药物与前列腺癌之间的关系,但其他未测量的因素,如饮食和运动,可以解释所观察到的相关性。在缺乏系统性研究末活检的随机试验的情况下,未知混杂因素的影响和检测偏差的潜在性仍然是本研究和其他评估前列腺癌预防的观察性研究的显著局限性。

我们几乎没有关于他汀类药物剂量和用药开始和停止日期的信息。对于报告的分析,我们假设一旦一名男性报告使用了他汀类药物,他在随访期间继续服用他汀类药。最近的一篇综述文章表明,多达60%的患者在处方后的前6个月内停止使用他汀类药物。38然而,在这个队列中,长期坚持用药似乎更为常见。在基线(1990年)报告使用他汀类药物且2000年有可用数据的350名男性中,2000年有290名(83%)报告使用了他汀类药。此外,在2000年报告新使用他汀类药物的251名男性中,2006年也有相关信息的208名男性(83%)再次报告使用他汀。然而,我们不可能评估他汀类药物使用的中期变化,也不可能评估报告使用他汀类药的男性是否真的服用了药物。

结论

总之,越来越多的观察研究支持他汀类药物对前列腺癌的抗肿瘤作用。虽然大多数人观察到晚期疾病减少,但在这项长期随访的纵向队列研究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总体前列腺癌风险的大幅降低相关,尤其是在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的男性中。这些数据表明他汀类药物可能对前列腺癌有预防作用,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

致谢

作者感谢参加奥姆斯特德县研究的男性和所有研究人员。作者还要感谢Veronique L.Roger博士的支持和合作。由美国公共卫生署、国立卫生研究院(DK58859、AR30582和1 UL1 RR024150-01)和默克研究实验室资助。

脚注

利益冲突:Nehra博士是辉瑞、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的顾问,Jacobsen博士是凯撒永久的员工

工具书类

1Jemal A、Siegel R、Ward E等人,《癌症统计》,2009年。CA癌症临床杂志。2009;59:22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Gomella LG、Johannes J、Trabulsi EJ。当前前列腺癌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泌尿学。2009;73:S2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Demierre MF、Higgins PD、Gruber SB等。他汀类药物与癌症预防。Nat Rev癌症。2005;5:93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Hoque A、Chen H、Xu XC。他汀类药物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和细胞生长停滞。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志物综述。2008;17: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Freeman MR,Solomon KR.胆固醇与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化学杂志。2004年;91: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Agalliu I、Salinas CA、Hansten PD等。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前列腺癌风险: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美国流行病学杂志》。2008;168:25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Coogan PF、Rosenberg L、Palmer JR等。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流行病学。2002;13:26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Flick ED、Habel LA、Chan KA等。加州男性健康研究队列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前列腺癌风险。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志物综述。2007;16:221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Fris S、Poulsen AH、Johnsen SP等。他汀类药物使用者的癌症风险: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国际癌症杂志。2005;114:64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Graaf MR、Beiderbeck AB、Egberts AC等。他汀类药物使用者的癌症风险。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年;22:23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Jacobs EJ、Rodriguez C、Bain EB等。美国大队列中的降胆固醇药物和晚期前列腺癌发病率。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志物综述。2007;16:221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Kaye JA、Jick H.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癌症风险。英国癌症杂志。2004年;90:63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Murtola TJ、Tammela TL、Lahtela J等。降胆固醇药物与前列腺癌风险:一项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志物综述。2007;16:222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Platz EA、Leitzmann MF、Visvanathan K等。他汀类药物与晚期前列腺癌风险。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2006;98:18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Shannon J、Tewoderos S、Garzotto M等。他汀类药物与前列腺癌风险: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美国流行病学杂志》。2005;162:31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Blais L,Desgagne A,LeLorier J.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与癌症风险:一项嵌套病例对照研究。内科实习生档案。2000;160:236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Hamilton RJ、Goldberg KC、Platz EA等。他汀类药物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的影响。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2008;100:151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Cyrus-David MS、Weinberg A、Thompson T等。他汀类药物对航空飞行员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的影响:初步报告。乌洛尔杂志。2005;173:192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Jacobsen SJ、Guess HA、Panser L等。一项针对泌尿系统症状治疗的健康护理行为的人群研究。奥姆斯特德县男性泌尿症状和健康状况研究。Arch Fam医学。1993;2:72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0Oestering JE,Jacobsen SJ,Chute CG,等。社区健康男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确定特定年龄参考范围。JAMA公司。1993;270:86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1梅尔顿LJ。,罗切斯特流行病学项目第三次历史。梅奥临床杂志。1996;71:26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2Roberts RO、Jacobson DJ、Girman CJ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胰岛素样生长因素结合蛋白3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泌尿学测量。《美国流行病学杂志》。2003;157:78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3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分期手册。6.纽约:Springer-Verlag;2002.前列腺;第309-316页。[谷歌学者]
24Roger VL、Jacobsen SJ、Weston SA等。1979年至1994年明尼苏达州奥姆斯特德县住院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率和生存率趋势。Ann医学实习生。2002;136:34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5Roger VL、Killian J、Henkel M等。奥姆斯特德县冠心病监测的目标和方法。临床流行病学杂志。2002;55:59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6Arciero TJ、Jacobsen SJ、Reeder GS等。冠心病发病率的时间趋势。美国医学杂志。2004年;117:22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7Goraya TY、Jacobsen SJ、Belau PG等。明尼苏达州奥姆斯特德县非本地冠心病死亡死亡证明诊断的验证。梅奥临床杂志。2000;75:68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8Bonovas S、Filioussi K、Sitaras NM。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前列腺癌风险:6项随机临床试验和13项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国际癌症杂志。2008;123:89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9Downs JR、Clearfield M、Weis S等。洛伐他汀对平均胆固醇水平的男性和女性急性冠脉事件的初级预防:AFCAPS/TexCAPS的结果。美国空军/德克萨斯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研究。贾玛。1998年;279:161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0脂质研究小组。普伐他汀治疗9014例冠心病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及平均胆固醇浓度:LIPID试验随访。柳叶刀。2002;359:137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1心脏保护研究协作小组。辛伐他汀降低胆固醇对20536名高危人群病因特异性死亡率和癌症发病率的影响: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ISRCTN48489393]BMC医学。2005;: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2Serruys PW、de Feyter P、Macaya C等。氟伐他汀预防首次成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脏事件:一项随机对照试验。JAMA公司。2002;287:321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3Ford I、Murray H、Packard CJ等人,《苏格兰西部冠状动脉预防研究的长期随访》。N英格兰医学杂志。2007;357:147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4Strandberg TE、Pyorala K、Cook TJ等。斯堪的纳维亚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10年随访期间的死亡率和癌症发病率柳叶刀。2004年;364:77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5Gades NM、Jacobson DJ、McGree ME等。退出社区男性泌尿系统疾病纵向队列研究。BMC医学研究方法。2006;6:5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6Platz EA公司。他汀类药物预防晚期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思考。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志物综述。2007;16:217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7Wallner LP、Sarma AV、Lieber MM等。与40至79岁男性前列腺癌筛查频率增加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Olmsted County研究。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志物综述。2008;17:358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8Liberopoulos EN、Florentin M、Mikhaildis DP等。降脂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对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药物安全专家。2008;7:71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