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美国病理学杂志》。1997年2月;150(2): 523–531.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1858286
PMID:9033268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与AGE受体共同定位于糖尿病和AGE融合大鼠的视网膜血管系统。

摘要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由蛋白质和脂质与还原糖的非酶糖基化形成,与许多糖尿病并发症有关;然而,它们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AGEs的细胞作用可能由AGE-特异性受体(AGE-R)介导。我们检测了STZ诱导糖尿病后2、4和8个月以及注射AGE牛血清白蛋白2周的非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中AGEs和AGE-R组分R1和R2的免疫定位。用多克隆或单克隆抗AGE抗体和重组AGE-R1和AGE-R2的多克隆抗体,经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后,在完整的视网膜血管树中检测免疫反应性(IR)。糖尿病2个月、4个月和8个月后,基底膜AGE IR逐渐增加。8个月时,视网膜血管的周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显示出密集的细胞内AGE IR。与糖尿病组相比,AGE输注大鼠的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内AGE表位染色最强烈,但基底膜中的AGE表位染色较少。正常或牛血清白蛋白融合大鼠的视网膜对AGE IR基本呈阴性。AGE-R1和-R2与正常、糖尿病或AGE融合大鼠视网膜的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AGE强烈共存,并且这种分布不随每种情况而变化。数据表明,随着糖尿病持续时间的延长,AGEs首先在基底膜内积聚,然后在细胞内与细胞内AGE-R共定位。长期糖尿病或与周细胞损伤相关的急性AGE输注条件激发后,周细胞内出现大量AGE沉积。视网膜细胞中AGEs和AGE-R的共定标表明可能存在具有致病意义的相互作用。

全文

全文可作为原始打印版本的扫描件使用。获取完整文章(2.0M),或单击下面的页面图像逐页浏览。PubMed的链接也可用于选定的引用

本文中的图像

单击图像以查看更大的版本。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Bucala R,Cerami A.高级糖基化:化学、生物学以及对糖尿病和衰老的影响。高级药理学。1992;23:1–3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ownlee M,Cerami A,Vlassara H。组织中的高级糖基化终产物和糖尿病并发症的生化基础。N英格兰医学杂志。1988年5月19日;318(20):1315–132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onnier VM,Kohn RR,Cerami A.糖尿病中人类胶原蛋白的加速年龄相关褐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4年1月;81(2):583–58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oi T、Vlassara H、Kirstein M、Yamada Y、Striker GE、Striker LJ。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导致小鼠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生成的受体特异性增加是通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介导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2年4月1日;89(7):2873–287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ucala R,Tracey KJ,Cerami A.在实验性糖尿病中,高级糖基化产物淬灭一氧化氮并介导有缺陷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临床投资杂志。1991年2月;87(2) :432–43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lassara H、Fuh H、Makita Z、Krungkrai S、Cerami A、Bucala R。外源性高级糖基化终产物在正常动物中诱导复杂的血管功能障碍:糖尿病和衰老并发症的模型。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2年12月15日;89(24):12043–1204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lassara H、Striker LJ、Teichberg S、Fuh H、Li YM、Steffes M。糖基化终末产物可诱导正常大鼠肾小球硬化和蛋白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4年11月22日;91(24):11704–1170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amagishi S、Hsu CC、Taniguchi M、Harada S、Yamamoto Y、Ohsawa K、Kobayashi K、Yamamoto H。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周细胞的受体介导毒性:糖尿病微血管病中周细胞丢失的可能机制。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研究公社。1995年8月15日;213(2):681–68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mmes HP、Martin S、Federlin K、Geisen K、Brownlee M.氨基胍治疗抑制实验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1年12月15日;88(24):11555–1155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lassara H、Brownlee M、Manogue KR、Dinarello CA、Pasagian A.葡萄糖修饰蛋白诱导的Cachectin/TNF和IL-1:在正常组织重塑中的作用。科学。1988年6月10日;240(4858):1546–154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lassara H.糖尿病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与细胞成分的受体介导相互作用。糖尿病。1992年10月;41(补充2):52–5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lassara H,Bucala R,Striker L.晚期糖基化的致病作用:糖尿病和衰老的生化、生物学和临床意义。实验室投资。1994年2月;70(2):138–15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midt AM、Hori O、Brett J、Yan SD、Wautier JL、Stern D.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细胞受体。氧化应激诱导和细胞功能障碍在血管损伤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动脉硬化血栓。1994年10月;14(10):1521–152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lassara H,Brownlee M,Cerami A.高亲和力受体介导的葡萄糖修饰蛋白质的摄取和降解:一种去除衰老大分子的潜在机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5年9月;82(17):5588–559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sposito C、Gerlach H、Brett J、Stern D、Vlassara H。内皮受体介导的葡萄糖修饰白蛋白结合与单层通透性增加和细胞表面凝固剂性质的调节有关。《实验医学杂志》。1989年10月1日;170(4):1387–140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midt AM、Vianna M、Gerlach M、Brett J、Ryan J、Kao J、Esposito C、Hegarty H、Hurley W、Clauss M等。内皮细胞表面存在的牛肺高级糖基化终产物的两种结合蛋白的分离和表征。生物化学杂志。1992年7月25日;267(21):14987–1499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ang Z、Makita Z、Horii Y、Brunelle S、Cerami A、Sehajpal P、Suthanthiran M、Vlasara H。两种新的结合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大鼠肝膜蛋白:与葡萄糖修饰蛋白的巨噬细胞受体的关系。《实验医学杂志》。1991年9月1日;174(3):515–52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i YM、Mitsuhashi T、Wojciechowicz D、Shimizu N、Li J、Stitt A、He C、Banerjee D、Vlassara H。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分子特性和细胞分布:p60与OST-48以及p90与80K-H膜蛋白的关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6年10月1日;93(20):11047–1105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ilberstein S,Kelleher DJ,Gilmore R.哺乳动物寡糖转移酶复合物的48-kDa亚基与必需酵母蛋白WBP1同源。生物化学杂志。1992年11月25日;267(33):23658–2366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kai K、Hirai M、Minoshima S、Kudoh J、Fukuyama R、Shimizu N。编码蛋白激酶C底物的cDNA的分离:人类80K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染色体定位。基因组学。1989年8月;5(2):309–31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kita Z,Vlassara H,Cerami A,Bucala R.体内高级糖基化终产物的免疫化学检测。生物化学杂志。1992年3月15日;267(8) :5133–513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kamura Y、Horii Y、Nishino T、Shiiki H、Sakaguchi Y、Kagoshima T、Dohi K、Makita Z、Vlassara H、Bucala R。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美国病理学杂志》。1993年12月;143(6):1649–165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akrabarti S,Sima AA,Tze WJ,Tai J.通过胰岛移植预防糖尿病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变性和丢失。当前眼科研究。1987年5月;6(5):649–65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obison WG,Jr、McCaleb ML、Feld LG、Michaelis OE、4th、Laver N、Mercandetti M、Robinson WG.、。,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中变性的壁内周细胞(“鬼细胞”)。当前眼科研究。1991年4月;10(4):339–35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ngerman RL,Kern TS。血糖控制良好期间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糖尿病。1987年7月;36(7):808–81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mmes HP、Ali SS、Uhlmann M、Weiss A、Federlin K、Geisen K、Brownlee M。氨基胍不能抑制大鼠实验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初期。糖尿病。1995年3月;38(3):269–27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o HK,Kozu H,Peyman GA,Parry GJ,Khoobehi B.氨基胍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影响。眼科手术。1991年1月;22(1):44–4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titt AW、Anderson HR、Gardiner TA、Archer DB。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动脉或静脉环境中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的定量变化。英国眼科杂志。1994年2月;78(2):133–13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ischer F,Gärtner J.长期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基底膜的形态计量学分析。视网膜毛细血管。实验眼科研究。1983年7月;37(1):55–6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出售DR、Carlson EC、Monnier VM。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皮肤和肾小球基底膜中戊糖苷形成的差异影响。糖尿病。1993年10月;36(10):936–94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kino H、Shikata K、Hironaka K、Kushiro M、Yamasaki Y、Sugimoto H、Ota Z、Araki N、Horiuchi S。糖尿病肾病中非酶糖化系膜基质的超微结构。肾脏Int。1995年8月;48(2):517–52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库瓦巴拉T,COGAN DG。视网膜血管模式。六、 视网膜毛细血管壁细胞。眼科学杂志。1963年4月;69:492–5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库瓦巴拉T,科根DG。视网膜血管模式。七、。脱细胞变化。投资眼科。1965年12月;4(6) :1049–106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ardiner TA、Stitt AW、Anderson HR、Archer DB。糖尿病犬视网膜微循环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选择性丢失。英国眼科杂志。1994年1月;78(1):54–6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美国病理学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美国病理研究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