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前沿药理学。2022; 13: 841623.
2022年5月17日在线发布。 数字对象标识:10.3389/年/月22日841623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9152109
PMID:35656295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策略和机制

摘要

脑转移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越来越常见。TKI疗法可以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或ALK突变的患者提供理想的治疗效果。然而,对于野生型患者,生存率很低,因为除了放射治疗外,几乎没有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改变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然而,大多数ICI试验中排除了活动性脑转移(BM)患者,这就排除了结果的普遍性。因此,正在开发各种适当的真实世界研究和临床试验来评估肿瘤反应。越来越令人鼓舞的结果表明,ICIs可能在PD-L1高表达和CNS疾病负担低的特定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发挥作用。随着ICIs在患有BM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重要的问题,例如对单一ICIs的临床反应、ICIs与化疗或放疗的联合使用、局部和全身治疗组合的生物学机制和适当排序,以及安全性和毒性。本文综述了全身IC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骨髓增生患者的进展,讨论了与疗效和毒性相关的因素,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rAE、机制

1引言

脑转移在肺癌患者中很常见,随着生存时间的延长,脑转移的发生率稳步增加。大约10%–2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最初诊断时存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包括骨髓和软脑膜转移。据推测,大约25%-4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会在疾病过程中发生骨髓增生(Metro等人,2015年). 新出现的证据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特别容易发生骨髓瘤,骨髓瘤患者的发病率在44%至63%之间(Bhatt等人,2013年). 对于窝藏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ALK公司突变后,TKI具有强大的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并具有控制BM的高效能。

对于没有驾驶员突变的患者,放射治疗,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或立体定向分割放射治疗(RT),通常与全身化疗相结合,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患有BM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的治疗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但结果因肿瘤组织学、疾病控制、患者年龄和初始治疗反应而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改变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然而,在大多数ICI试验中排除了活动性BM患者,排除了结果的普遍性。因此,正在开发各种适当的真实世界研究和临床试验来评估肿瘤反应。

ICI诱导的神经毒性是一个高度相关的问题,因为这些化合物可以增强免疫反应,不仅可以对抗肿瘤,还可以对抗自身抗原(McFaline-Figeroa和Lee,2021年). 神经毒性最常见的机制是自身免疫,垂体炎是依普利单抗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高达17%的患者)(McFaline-Figeroa和Lee,2021年). 相反,与抗PD1或抗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抗体治疗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很少,但包括急性或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重症肌无力和多发性肌炎。使用抗CTLA4和抗PD1或抗PD-L1抗体双重阻断似乎会增加脑水肿和头痛的风险,但是否也会增加主要免疫神经并发症的风险尚不清楚(Tran等人,2019年;McFaline-Figeroa和Lee,2021年).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概述了最近使用ICIs治疗BMs的研究,并讨论了这些结果如何挑战以前的范式和当前的临床实践。我们的目的是批判性总结系统性ICIs在治疗患有BMs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作用和可接受毒性方面的最新进展。我们还讨论了系统性治疗组合的生物学机制。我们所描述的进展有望改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管理,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解决局部和系统治疗组合的适当排序问题。

2非小细胞肺癌伴BMs患者ICB的临床结果

2.1免疫治疗单药疗法

PD-L1阳性(PD-L1 TPS≥1%)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选KEYNOTE-001(NCT01295827号),KEYNOTE-010(NCT01905657号),KEYNOTE-024(NCT02142738号)和KEYNOTE-042(NCT02220894号)然后分配给pembrolizumab或多西紫杉醇组。无论基线BM状态如何,pembrolizumab与化疗的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的危险比(HRs)均小于1.0。这些结果表明,pembrolizumab可以为BMs患者提供临床益处,因此它已成为晚期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而与基线时的BM状态无关(Reck等人,2016年;曼斯菲尔德等人,2019).

一项关于pembrolizumab的前瞻性II期试验专门探讨了ICIs对BMs患者的疗效,在PD-L1阳性队列中报告了29.4%的颅内客观反应率(ORR),与颅外ORR相似(Goldberg等人,2016年). 迄今为止,关于pembrolizumab治疗非小细胞肺癌BMs活性的最有力证据来自一项II期试验(NCT02085070型)其中包括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名非小细胞肝癌患者和18名黑色素瘤患者)。骨髓的直径限制在5到20毫米之间,患者必须无类固醇和神经症状。在NSCLC组,肿瘤组织中PD-L1的状态必须为阳性(≥1%)。18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8名之前没有接受过骨髓局部治疗。18名患者中有6名(33%)出现颅内反应。系统性RR为33%,只有一名患者在全身反应的同时出现CNS进展。所有其他反应都是一致的(Goldberg等人,2020年). 上述数据表明,pembrolizumab单药治疗可为PD-L1≥1%的患者提供良好的颅内反应。

根据CheckMate017和057研究,另一种抗PD1药物Nivolumab被确认为二线标准治疗。为了评估nivolumab对BMs患者的疗效,进行了一项合并分析,包括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预处理稳定BMs患者,他们参与了三项nivolumab临床试验(CheckMate 063、017和057)。对尼沃单抗组46例BMs患者和42例接受多西紫杉醇二线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分析。大多数患者之前接受过脑RT治疗(nivolumab组74%,多西他赛组83%)。nivolumab组新BM发生的中位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个月和8.4个月,多西他赛组分别为9个月和6.2个月(Antonia等人,2019年).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招募了5名无症状且无皮质类固醇BMs的患者,他们在开始使用尼伐单抗之前。观察到两种颅内反应,持续24周和28周。值得注意的是,除一例稳定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快速的全身进展相关外,颅内和全身反应基本一致(Dudnik等人,2016年). 还公布了38例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和无症状骨髓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1例患者获得CR,6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11例患者在nivolumab治疗后获得稳定病情(Bidoli等人,2016年). 在一项意大利临床试验中,409名非小细胞肺癌BM患者接受了尼沃单抗治疗。采用Kaplan-Meier方法估算PFS和OS。BMs患者的总RR为17%,整个队列中为18%。BMs患者的PFS和OS中位数分别为3个月和8.6个月,而整个队列的PFS值和OS值分别为3和11.3个月(Crinó等人,2019年). 上述试验表明,尼沃单抗对BMs患者的非小细胞肺癌也有临床益处。

关于BMs患者抗PD-L1 ICI治疗的活性,OAK试验评估了BM亚组的疗效。结果表明,阿替佐单抗在延缓新症状BMs出现方面优于多西他赛(HR 0.38,95%可信区间[CI]:0.16–0.91)(Rittmeyer等人,2017年;Fehrenbacher等人,2018年;Gadgeel等人,2019年).

然而,一些报告表明,在现实世界中,BMs的RR可能低于更具选择性的临床试验人群(Kim等人,2019年). Hendriks显示,ORR相似:BM组20.6%,非BM组22.7%。然而,BMs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明显较低,分别为43.9%和52.0%。BM组和非BM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7和2.1个月。BMs患者的中位OS为8.6个月,而非BMs患者为11.4个月(第页= 0.035). 在BM亚组多变量分析中,稳定的BM和较高的诊断特异性分级预后评估(DS-GPA)分类与OS改善相关(亨德里克斯等人,2019年).

在包括五项临床试验数据在内的多项综合分析中,已经报告了单用ICIs治疗BMs患者的安全性。这些研究表明,在1452名患者中,BMs患者的严重神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非BMs患者(6%对3%),但均未达到4级。因此,上述结果表明,PD-L1阳性的BMs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从ICIs治疗中受益更多,没有相关的严重安全性差异报道(Lukas等人,2017年). 骨髓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单一疗法的临床试验详见表1.

表1

免疫疗法单一疗法治疗脑转移NSCLC患者的临床研究。

书房编号线路ICI臂与控制臂PD-L1状态BM患者人数脑转移纳入标准ORR、PFS、OS毒性
026号将领NCT02041533号 Kluger等人(2019年) 第一行尼沃单抗与铂双药≥1%69 (13%)预处理、不使用皮质类固醇或使用稳定或减少剂量≤10mg每日强的松且稳定不适用3级或4:18%
NCT02085070型 Goldberg等人(2020年) 第二行彭布罗利珠单抗≥1%18BM 5–20毫米ORR为33%神经性不良事件:所有等级≤2
主题演讲024NCT02142738号 Reck等人(2019年) 第一行彭布罗单抗与铂双药≥50%28 (9.1%)预处理、非皮质类固醇和稳定PFS 0.55(0.20–1.56)3至5级不良事件:(31.2%对53.3%)
操作系统0.73(0.20–2.62)
主题演讲042NCT02220894号 莫等人(2019) 第一行彭布罗单抗与铂双药≥1%70 (5.5%)治疗前、停用皮质类固醇和稳定不适用3至5级不良事件:(18%vs 41%)
主题演讲010 Herbst等人(2016) 二线非小细胞肺癌彭布罗单抗与多西他赛≥1%152 (14.7%)预处理、非皮质类固醇和稳定不适用3至5级不良事件:(13%与35%)
校验码017 Brahmer等人(2015),Goldman等人(2016) 二线鳞癌尼沃单抗与多西他赛所有来人17 (6%)预处理、不使用皮质类固醇或使用稳定或减少剂量≤10mg每日强的松且稳定5.0与3.86 m HR不适用中枢神经系统trAEs:7%
校验码057 Brahmer等人(2015),Goldman等人(2016) 二线非鳞状细胞癌尼沃单抗与多西他赛所有来人68 (12%)预处理、不使用皮质类固醇或使用稳定或减少剂量≤10mg每日强的松且稳定7.6米与7.3米HR 1.04(0.62–1.76)trAEs:0%
橡木 Rittmeyer等人(2017),Mansfield等人(2019年) 二线非小细胞肺癌阿替唑珠单抗与多西他赛所有来人123 (10%)预处理、非皮质类固醇、稳定型和幕上型海拔16.0米0.74(0.49-1.13)尼泊尔卢比
PFS 0.38(0.16–0.91)

这些数据表明,ICIs单独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骨髓增生患者的疗效有限。ICI治疗结合其他治疗,如化疗、放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可能对这一特殊亚组更具临床优势。ICI联合模式的可能机制和途径总结如下图1。下面讨论了组合模式的机制及其临床结果。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fphar-13-841623-g001.jpg

免疫治疗单一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或放疗的机制。

2.2 ICI治疗结合化疗

众所周知,化疗可以通过两种主要方式促进肿瘤免疫,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破坏肿瘤逃避免疫反应的能力。这一过程涉及细胞死亡期间肿瘤抗原的伴随释放。蒽环类化合物激活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3的表达、I型干扰素(IFN)的快速分泌和趋化因子CXCL10的释放。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预测乳腺癌患者对蒽环类药物治疗的反应(Sistigu等人,2014年). 系统学保守的趋化因子信号通过CXCL8增加了肿瘤细胞表面钙网蛋白的暴露,这对于树突状细胞(DC)识别和吞噬濒临死亡的肿瘤细胞至关重要(Sukkurwala等人,2014年). 免疫原性化疗诱导的细胞死亡也会诱导自噬(Michaud等人,2011年)和坏死(井上和塔尼,2014年). 除了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I型干扰素分泌外,蒽环类药物还促进CCL2/CCR2依赖性功能性抗原呈递细胞(APCs)向肿瘤部位的募集,但不促进肿瘤引流淋巴结的募集(Ma等人,2014年). 化疗可以通过上调肿瘤抗原本身或抗原结合MHC I类分子的表达来增强肿瘤抗原的提呈。或者,化疗可以上调共刺激分子(B7-1)的表达或下调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共抑制分子(PD-L1/B7-H1或B7-H4)的表达,增强效应T细胞的活性(Wargo等人,2015年). 因此,ICI联合化疗的治疗策略在非小细胞肺癌BMs的治疗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具体方案的选择尚需进一步研究。

KEYNOTE系列临床试验(021、189和407)表明,无论基线时是否存在BMs,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的生存期都比单独化疗的更长(Powell等人,2019年). 在整个研究组中,13%(171/1298)患者有基线BMs。有BMs患者和无BMs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0.9(0.1-35.1)个月和11.0(0.1-34.9)个月。在BMs患者中,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的中位OS为18.8个月,化疗的中位数OS为7.6个月,PFS的中位数分别为6.9个月和4.1个月。在BMs患者中,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组81.4%的患者出现3-5级不良事件,而单用化疗组为70.3%。在没有骨髓瘤的患者中,AE的发生率低于有骨髓瘤的患者: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组和单独化疗组的AE发生率分别为68.3%和65.6%。因此,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临床益处,无论是否存在稳定的骨髓(Powell等人,2019年). KEYNOTE-189试验包括一些以前治疗过的稳定和未治疗过的无症状BM患者(没有大于1.5 cm的病变)。最近有报道称,在BMs患者亚组中证实了联合用药在PFS和OS方面的益处:HR(95%CI)分别为0.42(0.27–0.67)和0.41(0.24–0.67)。值得注意的是,BMs患者因添加pembrolizumab而获得的益处大于未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患者(甘地等人,2018年). 使用相同药物组合的真实回顾性队列经验报告了类似的结果(Afzal等人,2018年). ICI联合化疗治疗伴有BMs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结果详见表2.

表2

ICI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研究。

书房编号线路ICI臂与控制臂PD-L1状态BM患者人数脑转移纳入标准ORR、PFS、OS毒性
主题演讲189NCT02578680号 甘地等人(2018) 一线非鳞癌卡铂-培美曲塞+pembrolizumab vs.卡铂-美曲塞+安慰剂所有来人108 (17.5%)既往治疗、稳定且停用皮质类固醇或未治疗、无症状且停用皮质类固醇操作系统19.2M 0.42(0.27–0.67)3至5级不良事件:(67.2%vs 65.8%)
PFS 6.9M 0.41(0.24–0.67)
主题演讲407NCT02775435号 Paz-Ares等人(2018年) 一线鳞癌卡铂-(nab)紫杉醇+pembrolizumab与卡铂-所有来人44 (7.8%)以前接受过治疗、稳定且不使用皮质类固醇或未经治疗、无症状且不使用皮质激素不适用3至5级不良事件:(13.3%对6.4%)
动力130NCT02367781号 West等人(2019) 非鳞状细胞癌卡铂+萘哌噻吨+阿替唑单抗与卡铂+苯哌噻唑所有来人不适用预处理、非皮质类固醇、稳定、幕上或小脑不适用不适用
权力131NCT02367794号(Jotte等人,2019年)鳞状癌阿托利珠单抗+卡铂-(nab)紫杉醇与卡铂-所有来人不适用预处理、非皮质类固醇、稳定、幕上或小脑不适用3级或4级不良事件:(68%vs 21%)
动力132NCT02657434号 Papadimitrakopoulou等人(2018年) 非鳞状细胞癌培美曲塞铂+阿替唑单抗与培美曲塞铂所有来人不适用治疗前、非皮质类固醇、稳定、幕上或小脑不适用3级或4级不良事件:(11.3%与10.1%)

2.3 ICI和RT组合

RT诱导癌细胞的免疫原性死亡,其特征是钙网蛋白转移到死亡肿瘤细胞的表面,同时释放高迁移率族box-1和三磷酸腺苷。死亡细胞释放危险相关分子模式(DAMP),并促进肿瘤相关抗原向树突状细胞(DC)的转移,从而激活DC成熟(Sistigu等人,2014年). RT协同促进DC对引流淋巴结中T细胞的肿瘤抗原摄取和交叉呈现。辐射可促使肿瘤浸润CD8的数量迅速增加+T细胞。肿瘤衍生DNA激活DNA感应通路,诱导DC产生IFNβ,这是DC激活所必需的。同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集落刺激因子1的激活增加了T调节细胞(Tregs)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浸润(DemariaGolden和Formenti,2015)。从脱落效应的角度来看,以TAA为抗原的T细胞的迁移可以增强对其他抗原相似的病变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而多焦点RT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这种效应(Brooks and Chang,2019年). 此外,一项研究表明,对于原发性PD-L1表达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RT可能导致BMs阳性改变(Takamori等人,2017). 总之,RT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免疫治疗。

无论是临床前还是临床上,RT和ICI的结合都有其强大的理论基础。组合背后的理论基础最初来源于对绝对效应的观察。脓肿效应是一种现象,其中一个部位的辐射导致远处未暴露于任何辐射的转移癌消退。在临床癌症免疫治疗时代之前,关于吸收效应的轶事报道表明,远离照射野的肿瘤的反应可以通过免疫介导(Aboudeh等人,2016年). 分别使用T细胞缺乏的裸鼠和DC增强子进行的功能丧失和获得实验支持了这一假设(Demaria等人,2004年). 一些初步报告表明,免疫增强剂可显著促进多种实体癌患者的脱落反应(Golden等人,2015年),但在BM上结合现代ICI和RT的验证结果仍在等待。此外,临床前和临床数据表明,适当的照射时间和剂量可能对诱导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至关重要的试验也表明了额外的复杂性(Vanpouille-Box等人,2017年;Minnit等人,2019年).

ICI与RT的协同作用或可加性可在CNS中进行评估。辐射后切除的骨髓标本中PD-L1表达的增加支持了这种潜在的相互作用(Takamori等人,2018年). 有趣的是,观察性研究的各种回顾性分析表明,与单纯全身治疗相比,RT和ICI联合治疗对患者生存率有积极影响(Shaverdian等人,2017年;Chen等人,2018年;Karivedu等人,2018年).

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46例113例BMs患者同时接受依普利单抗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手术(SRS)。结果表明,与最近接受SRS治疗的患者相比,在接受依普利姆单抗治疗期间或之前,SRS提供了更好的OS和更少的区域复发(Kiess等人,2015年). 另一组分析了25名患有58个BM的患者,发现与未同时治疗的患者相比,SRS在免疫治疗后30天内实施时,区域脑控制和CNS进展的时间增加(Skrepnik等人,2017年). 一项分析了75名黑色素瘤骨髓瘤患者560多处颅内病变的研究,为同时治疗的益处提供了最好的证据。该研究的作者发现,与非电流治疗相比,同时进行SRS和免疫治疗可显著降低病变体积(钱等人,2016). 虽然大多数文献表明同时治疗是有益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另一项涉及35名患者的研究中没有发现任何益处(Liniker等人,2016年). 上述数据表明,SRS联合ICI对BMs患者是一种有用的方式。

一些研究探讨了哪些患有BMs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从SRS联合ICI中获得最佳益处。Singh等人报告称,Karnofsky绩效状态(KPS)得分<80(第页=0.001)和肺特异性分子标记分级预后评估(肺molGPA)评分<1.5(第页=0.02)是OS的较差预测因子。当抗PD-1与SRS联合使用时,KPS评分<80且肺部molGPA评分<1.5的患者在OS或总病变反应程度方面均无明显益处。然而,对于体积>500 mm的病变SRS与ICI相结合可产生更快更好的容积反应,这对有质量效应的患者尤其有益(Singh等人,2019年).

最近,在一项回顾性单中心分析中,对辐射分数进行了评估,以阐明它们与AEs的关系。在163名患者中,50名(31%)患者接受了ICI治疗,113名(69%)患者接受了ICI治疗。总的来说,94(58%)、28(17%)和101(62%)名患者分别接受了SRS、部分脑照射和/或全脑放疗(WBRT)。50%的患者接受了一次以上的放射治疗。在不同的颅骨RT类型中,ICI-naive和ICI-treated患者的所有分级AEs或≥3级AEs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3级的AEs:8%ICI−vs.9%ICI+对于SRS[第页= 1.00]; WBRT为8%ICI−vs.10%ICI+[第页= 0.71]). 此外,根据ICI给药时间和RT,不良事件发生率没有差异(Ahmed等人,2017年). 然而,一项小样本研究发现接受免疫治疗与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BMs患者的症状性放射坏死(RN)之间存在关联(HR:2.56;95%CI:1.35-4.86;第页= 0.004) (Nimmerjahn等人,2005a).

另一项来自一个小系列的回顾性研究支持这样的假设,即ICI联合脑放疗的神经毒性是可以控制的,在接受SRT和尼沃单抗或杜瓦鲁单抗治疗的17名患者中,没有患者因症状性RN接受手术切除(Martin等人,2018a). 然而,最近发表的一项回顾性评估表明,无论肿瘤组织学如何,ICI治疗与症状性RN的风险显著增加相关。值得注意的是,症状性RN仍有增加的趋势,但如果将接受伊普利单抗的患者排除在分析之外,则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Kluger等人,2019年).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SRT后出现RN的中位时间约为10个月。因此,生存期延长的患者可能会偏向于RN发病率的增加。一项创新的临床试验(NCT02681549号)目前正在招募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他们打算评估贝伐单抗联合pembrolizumab是否能够降低脑水肿和RN发生率,同时可能与免疫细胞贩运协同作用(Colaco等人,2016年;Kluger等人,2019年).

2.4 ICI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组合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营养血管的形成,而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降低肿瘤中的氧含量,从而延缓肿瘤的生长。血管的正常化有利于对化疗和RT的敏感性。它还可以减少BMs患者的脑水肿。此外,抗血管生成治疗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来进行的,因此无需跨越血脑屏障(BBB)(Carbone等人,2017年).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免疫调节细胞功能发挥全身作用通过多种机制。VEGF诱导抑制性免疫细胞亚群(如Tregs和MDSC)的增殖,抑制DC成熟,并抑制造血祖细胞的T细胞发育(Gabrilovich等人,1998年;Shojaei等人,2007年). MDSC还分泌血管生成因子,如博米纳杂色多肽8和VEGF上调STAT3促进肿瘤转移(Feng等人,2018年). 因此,抗VEGF抗体可能促进肿瘤血管的正常化,重塑肿瘤微环境,增强ICIs的作用(Chongsathidkiet等人,2019年). 免疫治疗与抗血管生成治疗相结合具有互补作用:抗血管生成疗法在抗原识别、免疫细胞募集和免疫微环境重塑中发挥作用,而免疫治疗可以恢复免疫功能(Khan和Kerbel,2018年).

近年来,贝伐单抗作为一种抗血管生成剂治疗患有BMs的NSC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认可(Socinski等人,2018年). 第三阶段临床试验IMPOWER 150的结果在ASCO 2020上公布。本研究表明,与ACP(阿替唑单抗+卡铂+紫杉醇)组相比,接受贝伐单抗治疗的阿替唑单抗+贝伐单单抗+卡铂+紫杉醇(ABCP)组和贝伐单克隆抗体+卡铂-紫杉醇(BCP)组的新BMs发生率较低,两组结果相似(7%和6%)。在ABCP组中观察到BM发病延迟的趋势。研究数据表明,在BCP中添加阿替唑单抗可能不会降低新BMs的发生率,但可能会延迟TTD(发育时间)。总之,贝伐单抗,尤其是与ICI联合使用时,在延迟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的发生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Federico等人,2020年). 国际随机双盲III期研究ONO-4538-52/TASUKI-52评估了尼沃单抗联合贝伐单抗和细胞毒性化疗作为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在BMs亚组患者中,nivolumab组的PFS中位数为10.6个月,安慰剂组的PF中位数为7.1个月。已经观察到BMs患者的潜在益处,但这些结果需要通过前瞻性研究加以证实(达帕雷斯·李,2020年).

2.5组合ICI

ICI联合治疗,如抗-CTLA-4和抗-PD-1的联合治疗,旨在将T细胞招募到肿瘤中,然后防止其被“关闭”。CTLA4阻断导致肿瘤内T细胞浸润频繁增加,超过其临床反应率(周等人,2018a)同时应用伊普利单抗和尼沃单抗治疗黑色素瘤已显示出前景(Long等人,2017年;Martin等人,2018b).

CheckMate 012是一项I期多辅助研究,评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独或联合使用尼伐单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该研究分析了至少有一例无症状和未治疗BM的12名患者。2名患者出现颅内反应(iCR:16.7%;95%CI:2.1-48.4);PFS中位数为1.6个月(95%CI:0.92–2.50),OS中位数为8.0个月(95%CI:1.38–15.50)。未报告与治疗相关的神经不良事件。中位数OS比化疗时间长。因此,ICI联合治疗也可能为非小细胞肺癌和骨髓瘤患者带来良好的结果(Goldman等人,2016年;Hellmann等人,2019年;Reck等人,2020年). 然而,需要进行大样本临床试验,需要更多关注irAE。

与BMs免疫治疗疗效相关的3个因素

3.1 BBB(英国广播公司)

由于大脑中的免疫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免疫系统不同,因此BBB限制了肿瘤的侵袭,宿主受到大量内源性和治疗诱导的免疫抑制(图2). 血脑屏障是全身血液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动态界面,选择性地阻止有害物质的通过,使其远离脑组织。神经血管单位是血脑屏障的基本单位,包括内皮细胞、周细胞和星形细胞终末足(Kim等人,2016年;Iadecola,2017年). 多种信号通路决定了BBB的作用,例如减少BBB泄漏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通过Wnt/β-catenin途径(Van Steenwinckel等人,2019年;Wang等人,2020). CNS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声波刺猬蛋白增加了netrin-1的蛋白水平,以调节血管结构和功能的特征(Alvarez等人,2011年;Arvanitis等人,2020年). TGF-β/Smad信号在维持脑血管完整性中发挥独特作用(Li等人,2011年). 此外,脂多糖可以增加内皮细胞的通透性(Haileselassie等人,2020年). 新的研究推翻了BBB阻止免疫细胞进入大脑的观点,并证明了T细胞进入大脑和免疫监控。同样,对于胶质瘤和其他肿瘤,BBB的损伤限制了其正常提供的保护(Owens等人,2008年).

由于BBB的存在,大脑被视为免疫阳性部位,这可能会抑制ICIs的治疗效果。由于ICIs阻断T细胞激活的抑制信号,T细胞能够对肿瘤作出反应。然而,由于预后不良和脑肿瘤假进展的风险,未经治疗或活动性骨髓患者被系统地排除在ICIs临床试验之外。

3.2骨髓中PD-L1的表达

PD-1通路的激活是一种常见机制,可减弱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在其微环境中对效应T细胞的杀伤功能,这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途径(称为适应性免疫抵抗)(Tumeh等人,2014年). PD-L1(B7-H1)早期作为与PD-1抑制相关的标记物出现,并在不同的肿瘤类型中广泛表达(Taube等人,2014年). 与其他转移性肿瘤类似,骨髓瘤及其肺原发性肿瘤之间的肿瘤免疫往往存在时空异质性。曼斯菲尔德分析了73例患者中的146对原发性肺癌和骨髓。10例(14%)肿瘤细胞PD-L1表达存在差异,19例(26%)TIL PD-L1的表达存在差异。这些数据表明,应考虑颅内和颅外病变之间的异质性(Mansfield等人,2016年). 周发现,在BMs患者中,除了32%的患者在TC和IC上表达PD-L1外,同时仅在TC或IC上表达的PD-L1患者也有不同的组(例如,8%的患者仅在IC上表达了PD-L1)。对PD-L1过度表达模式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只有4%的原发性病变患者在TCs和IC上PD-L1高表达,而16%的BMs患者在TC和IC上都有PD-L1强阳性表达(周等人,2018b).

来自七个欧洲癌症中心的一项汇总分析包括在各种环境下接受ICI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包括日常标准实践。在中枢神经系统可评估的活动BM患者中(n个73),颅内RR为27.3%。在23例BMs活跃且PD-L1表达状态良好的患者中,PD-L1的阳性表达(≥1%)与较高的颅内RR相关,PD-L1-阴性患者中分别为35.7%和11.1%(Federico等人,2020年). 最近,来自34名PD-L1阳性肿瘤患者和5名PD-L1阴性疾病患者的最新数据显示,PD-L1阳性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RR为10/34(29.4%),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为10.7个月。7例患者的颅内和全身反应不一致。其中,4名患者出现了脑部PD和PR的全身症状,而其余3名患者则出现了相反的结果。有趣的是,在PD-L1阴性肿瘤患者中未观察到颅内反应(Goldberg等人,2018).

3.3 BM微环境免疫生物学

中枢神经系统配备有常驻的髓样细胞,如小胶质细胞,它们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固有免疫细胞,大脑中相当于组织-常驻巨噬细胞的细胞,以及血管周围巨噬细胞,它们在早期发育时定殖于中枢神经系统,并在脑实质和脑-血管界面保持内稳态(Owens等人,2008年). 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不同,它们参与疾病转移的多个阶段,并且具有遗传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在生理条件下,小胶质细胞通过吞噬和清除凋亡碎片参与神经系统的调节,不会引起炎症,从而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稳态(Nimmerjahn等人,2005年b;Glass等人,2010年;Ginhoux等人,2013年). CD49D被认为是鉴定人脑肿瘤中小胶质细胞和外周巨噬细胞的良好流式细胞术标记物(鲍曼等人,2016年). 癌细胞通过极化小胶质细胞和通过多种机制浸润周围巨噬细胞来增加其增殖和生存(Raza等人,2018年).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其他不同于其他肿瘤类型的免疫效应细胞数量较少。虽然原发性和转移性脑恶性肿瘤都可以破坏和操纵免疫反应,但它们的免疫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与原发性脑肿瘤(包括胶质母细胞瘤和胶质瘤)相比,转移性脑肿瘤具有更高水平的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而胶质瘤被认为是“免疫性”肿瘤(Klemm等人,2020年;Sampson等人,2020年). 与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在内的脑转移瘤相比,原发性脑肿瘤的TMB也较低(Alexandrov等人,2013年). 因此,与非小细胞肺癌或有脑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相比,原发性脑肿瘤患者对ICI治疗的反应较差(Tawbi等人,2018;Cloughesy等人,2019年). 这种“冷肿瘤”表型与免疫刺激治疗的不良反应有关,例如免疫检查点阻断(Gajewski等人,2017年). 几十年来,大脑一直被视为体内“免疫特权”器官之一,然而,2015年脑膜功能性淋巴管的发现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特权范式被夸大了(Aspelund等人,2015年). 然而,由于大脑已经进化出许多机制来限制免疫反应,这可能是有害的,许多人建议应将大脑视为“免疫独特”的器官(Kipnis,2016年). 即使通过接种疫苗等手段诱导T细胞反应,抗原特异性TIL的数量仍然很低,并且存在的TIL往往表现出缺失的表型(Keskin等人,2019年). 由于大脑独特的免疫微环境,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T细胞数量和活性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有限的。大脑中不受控制的炎症对周围器官的炎症构成了威胁,而这并不是因为大脑的坚硬外壳和颅内压升高造成的潜在损伤。因此,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已经进化成一个特殊的免疫微环境,炎症和适应性免疫反应都受到严格调节。这种调节涉及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多种机制(鹌鹑和乔伊斯,2017年).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和小胶质细胞与大脑中的肿瘤细胞进行显著沟通。脑肿瘤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将TAM招募到微环境中,而TAM反过来又提供促肿瘤和生存因子。DC可以将肿瘤抗原呈递给T细胞以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脑肿瘤组织中性粒细胞增多与贝伐单抗耐药性和高级别胶质瘤的发生有关。Tregs可以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导致免疫抑制微环境,从而允许肿瘤生长。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特有的,以异质方式充当信号分子的物理通道(鹌鹑和乔伊斯,2017年). 免疫耐受的机制在图3.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fphar-13-841623-g003.jpg

免疫耐受机制。

4具有BM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未来展望

由于BBB的存在,药物输送面临重大挑战(Tang等人,2019年). 细胞外小泡(EV),包括位于细胞外的所有膜源性小泡,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细胞间通讯介质(Tkach and Théry,2016年). 这个体内在斑马鱼胚胎中研究了外源体向大脑输送抗癌药物的效果(Yang等人,2015年). 此外,外泌体能够通过小鼠的BBB向大脑输送siRNA(Alvarez-Erviti等人,2011年). 许多研究表明,外泌体可以在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Kurywchak等人,2018年). 肿瘤源性外体和免疫细胞源性外体能通过将抗原转移到APC来激活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从而增强抗肿瘤反应。我们最近的研究表明,EV有助于包括BM在内的多种脑疾病的进展,因此被认为是有前景的治疗和药物传递载体。许多研究已经确定肿瘤衍生的EV可以破坏完整的BBB体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以研究最佳化疗方案、适当剂量和RT与免疫疗法联合治疗BMs时的比例(表3).

表3

选择正在进行的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疗法临床试验。

NCT标识符研究阶段治疗研究人群主要终点状态注册
NCT02681549号彭布罗单抗加贝伐单抗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脑转移反应率招聘53
NCT02978404号尼沃单抗加SRS伴有脑转移的NSCLC和SCLC颅内PFS招聘26
编号02696993一/二尼沃单抗和放疗加或不加依普利单抗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1) nivolumab的RP2D;2) ipilimumab的RP2D;3) 颅内PFS招聘88
NCT04211090型卡姆利珠单抗加培美曲塞和卡铂非小细胞肺癌国际奥委会招聘64
NCT04213170型辛利单抗加贝伐单抗非小细胞肺癌国际奥委会招聘60
NCT04507217号替斯利珠单抗联合卡铂和培美曲塞非小细胞肺癌操作系统功率因数尚未招募78
NCT04333004型一/二彭布罗单抗联合化疗非小细胞肺癌iORR iPFS PFS系统尚未招募162
NCT02858869号彭布罗单抗加SRS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国际奥委会招聘30
编号03325166彭布罗单抗加SRS非小细胞肺癌国际奥委会招聘20
NCT04434560伊普利穆玛联合尼沃单抗作为新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布雷斯特癌、肾细胞癌可行性尚未招募40
NCT04291092号Camrelizumab加WBRT非小细胞肺癌12周PFS率尚未招募20
NCT04180501号Sintilimab加SRS非小细胞肺癌iPFS系统招聘25

5结论

ICIs正在挑战单克隆抗体对BMs具有轻微活性的传统观点。有令人鼓舞的初步证据支持ICIs单独或与其他治疗联合使用的有效性。根据现有证据,ICI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获得长期疾病控制方面发挥了相关作用。尽管ICIs在治疗BMs方面的疗效令人鼓舞,但迫切需要其他能够增强抗PD-1/PD-L1单药治疗活性的方法,并且需要对NSCLC BM患者进行前瞻性试验。此外,需要改进成像方式,以区分之前照射过的病变中的RN、假进展和肿瘤再生长,从而确定最终将从ICI全身给药中获得临床益处的患者。

致谢

作者对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创新工程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贡献

HZ和JY设计了这项研究。JL起草了手稿。JL、MW、SX、YL和JTL协调、编辑并最终确定了手稿的起草。所有作者阅读并批准了最终手稿。

基金

本研究得到了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创新项目(2019-04)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学术促进计划(批准号:2019ZL002)的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81972862)。

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该研究是在没有任何可能被解释为潜在利益冲突的商业或金融关系的情况下进行的。

出版商备注

本文中表达的所有声明仅为作者的声明,不一定代表其附属组织的声明,也不一定代表出版商、编辑和审稿人的声明。任何可能在本文中进行评估的产品,或制造商可能提出的索赔,都不受出版商的保证或认可。

缩写

抗原提呈细胞;三磷酸腺苷;血脑屏障;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XCL10,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树突状细胞;EVs,细胞外小泡;IEX,免疫细胞源性外泌体;骨髓源性抑制细胞;非小细胞肺癌;OS,总体生存率;PD-1,程序性细胞死亡1;PD-L1,程序化死亡-1;PFS,无进展生存;PR,部分响应;SD,稳定疾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EX,肿瘤衍生外泌体;转化生长因子β;treg细胞,调节性T细胞

工具书类

  • Aboodeh Y.、Venkat P.、Kim S。Abscopal效应案例报告的系统回顾.货币。问题。癌症. 2016;40(1):25–37. 2016年10月10日/j.currproblemcarce.2015.100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Afzal M.Z.、Dragnev K.、Shirai K。癌症三级护理中心应用卡铂和培美曲塞联合彭布罗单抗治疗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J.托拉克。数字化信息系统。2018;10(6):3575–3584. 10.21037/jtd.2018.06.0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Ahmed K.A.、Kim S.、Arrington J.、Naghavi A.O.、Dilling T.J.、Creelan B.C.等人。针对PD-1/PD-L1轴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结果.神经瘤杂志。2017;133(2):331–338. 2007年10月17日/11060-017-2437-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Alexandrov L.B.、Nik-Zainal S.、Wedge D.C.、Aparicio S.A.、Behjati S.、Biankin A.V.等人。人类癌症突变过程的特征.自然. 2013;500(7463):415–421. 10.1038/自然1247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Alvarez J.I.、Dodelet-Devillers A.、Kebir H.、Ifergan I.,Fabre P.J.、Terouz S.等人。刺猬通路促进血脑屏障完整性和中枢神经系统免疫静止.科学类2011;334:1727–1731. 10.1126/科学120693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Alvarez-Erviti L.、Seow Y.、Yin H.、Betts C.、Lakhal S.、Wood M.J。系统注射靶向外显体向小鼠脑内传递siRNA.自然生物技术。2011;29:341–345. 10.1038/nbt.180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Antonia S.J.、Borghaei H.、Ramalingam S.S.、Horn L.、De Castro Carpeño J.、Pluzanski A.等人。Nivolumab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四年生存率:一项综合分析.柳叶刀Oncol。,2019;20(10):1395–1408. 10.1016/S1470-2045(19)30407-3[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Arvanitis C.D.、Ferraro G.B.、Jain R.K。脑肿瘤和转移瘤中的血脑屏障和血瘤屏障.Nat.Rev.癌症2020;20:26–41. 10.1038/s41568-019-0205-x号[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Aspelund A.、Antila S.、Proulx S.T.、Karlsen T.V.、Karaman S.、Detmar M.等人。排出脑间质液和大分子的硬膜淋巴血管系统.实验医学学报 212, 991–999. (2015)10.1084/jem.20142290[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hatt V.R.、Kedia S.、Kessinger A.、Ganti A.K。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脑转移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临床杂志。昂科尔。2013;31(25):3162–3164. 10.1200/JCO.2013.49.891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idoli P.、Chiari R.、Catino A.、Grossi F.、Noberasco C.、Gelsomino F.等人。意大利尼沃单抗扩大使用计划(EAP)中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和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安·昂科尔。2016;27(供应商l_6). 10.1093/annonc/mdw383.28[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owman R.L.、Klemm F.、Akkari L.、Pyonteck S.M.、Sevenich L.、Quail D.F.等人。巨噬细胞存在性是脑恶性肿瘤肿瘤特异性教育差异的基础.单元格代表. (2016)17:2445–2459. 2016年10月10日/j.celrep.2016.10.052[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rahmer J.、Reckamp K.L.、Baas P.、CrinóL.、Eberhardt W.E.、Poddubskaya E.等人。尼沃单抗与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鳞状细胞非小细胞肺癌.北英格兰。医学杂志。2015;373:123–135. 10.1056/NEJMoa150462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Brooks E.D.、Chang J.Y。放弃单点辐射诱导Abscopal效应的时间.自然修订临床。昂科尔。, 2019,16(2): 123–135. 10.1038/s41571-018-0119-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arbone D.P.、Reck M.、Paz-Ares L.、Creelan B.、Horn L.、Steins M.等人。一线尼沃单抗治疗IV期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北英格兰。医学杂志。2017;376(25):2415–2426. 10.1056/NEJMoa1613493[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hen L.、Douglass J.、Kleinberg L.、Ye X.、Marciscano A.E.、Forde P.M.等人。同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和肾细胞癌脑转移.国际辐射杂志。昂科尔。生物物理。2018;100(4):916–925. 2016年10月10日/j.ijrobp.2017.11.04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hongsathidkiet P.、Jackson C.、Koyama S.、Loebel F.、Cui X.、Farber S.H.等人。作者更正:胶质母细胞瘤和其他颅内肿瘤患者骨髓中T细胞的分离.自然医学。, 2019,25(): 529. 10.1038/s41591-019-0355-0[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loughesy T.F.、Mochizuki A.Y.、Orpilla J.R.、Hugo W.、Lee A.H.、Davidson T.B.等人。新辅助抗PD-1免疫治疗通过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瘤内和系统免疫反应提高生存率.自然医学。 25, 477–486. (2019). 10.1038/s41591-018-0337-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olaco R.J.、Martin P.、Kluger H.M.、Yu J.B.、Chiang V.L。。免疫治疗会增加脑转移瘤放射外科治疗后的放射坏死率吗? 神经外科杂志。2016;125(1):17–23. 10.3171/2015.6JNS1276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CrinåL.、Bronte G.、Bidoli P.、Cravero P.、Minenza E.、Cortesi E.等人。尼沃单抗与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脑转移.肺癌2019;129:35–40. 2016年10月10日/j.lungcan.2018.12.02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达帕雷斯·李·J·s。Etude ONO-4538-52/TASUKI 52:三期比较卡铂-紫杉醇bévacizumab associeau nivolumab ouáun安慰剂,ESMO 2020,禁欲LBA;54,实际情况。[谷歌学者]
  • Demaria S.、Ng B.、Devitt M.L.、Babb J.S.、Kawashima N.、Liebes L.等人。免疫介导电离辐射抑制远处未治疗肿瘤(Abscopal效应).国际辐射杂志。昂科尔。生物物理。2004;58():862–870. 2016年10月10日/j.ijrobp.2003.09.01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Demaria S.、Golden E.B.、Formenti S.C。局部放射治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JAMA Oncol公司。,2015;1(9):1325–1332. 10.1001/jamancol.2015.275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Dudnik E.、Yust-Katz S.、Nechushtan H.、Goldstein D.A.、Zer A.、Flex D.等人。非小细胞肺癌CNS转移未治疗或进展患者对尼沃单抗的颅内反应.肺癌. 2016;98:114–117. 2016年10月10日/j.lungcan,2016年5月31日[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Federico C.、Martin R.、Mark A.S.、Tony S.K.M.、Fabrice B。IMpower150:脑转移发展的探索性分析.临床杂志。昂科尔。 38,没有。15_补充(2020年5月20日)9587–9587。10.1200/JCO.2020.38.15_供应9587[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Fehrenbacher L.、von Pawel J.、Park K.、Rittmeyer A.、Gandara D.R.、Ponce Aix S.等人。包括OAK次级人群结果在内的最新疗效分析:阿托利珠单抗与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随机III期研究.J.托拉克。昂科尔。2018;13(8):1156–1170. 2016年10月10日/j.jtho.2018.04.03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冯培华、陈国勇、黄玉川、罗春生、吴世明、陈铁东等。贝伐单抗减少EGFR-突变型肺腺癌患者与颅内控制相关的S100A9-阳性MDSC.J.托拉克。昂科尔。, 2018,13(7): 958–967. 2016年10月10日/j.jtho.2018.03.03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Gabrilovich D.、Ishida T.、Oyama T.、Ran S.、Kravtsov V.、Nadaf S.等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树突状细胞的发育并显著影响多个造血谱系的分化在体内 .血液. 1998;92(11):4150–4166. 10.1182/血液.v92.11.41500.423k45_4150_416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Gajewski T.F.、Corrales L.、Williams J.、Horton B.、Sivan A.、Spranger S。基于了解T细胞活化与非T细胞活化肿瘤微环境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高级实验医学生物。2017;1036:19–31. 10.1007/978-3-319-67577-0_2[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Gadgeel S.M.、Lukas R.V.、Goldschmidt J.、Conkling P.、Park K.、Cortinovis D.等人。阿托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无症状、治疗过的脑转移史:三期OAK研究的探索性分析.肺癌. 2019;128:105–112. 2016年10月10日/j.lungcan.2018.12.01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甘地·L·、罗德里格斯·阿布雷乌·D·、加德格尔·S·、埃斯特班·E·、费利普·E·和德安吉利斯·F·等人。彭布罗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北英格兰。医学杂志。2018;378(22):2078–2092. 10.1056/NEJMoa180100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Ginhoux F.、Lim S.、Hoeffel G.、Low D.、Huber T。小胶质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前Cel神经科学. (2013)7:45.10.3389/fncel.2013.0004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Glass C.K.、Saijo K.、Winner B.、Marchetto M.C.、Gage F.H。神经变性炎症的机制.单元格. (2010)140:918–934. 2016年10月10日/j.cell.2010.02.016[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Goldberg S.B.、Schalper K.A.、Gettinger S.N.、Mahajan A.、Herbst R.S.、Chiang A.C.等人。Pembrolizumab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脑转移患者:一项非随机、开放标签2期试验的长期结果和生物标志物分析.柳叶刀Oncol。2020;21(5):655–663. 10.1016/S1470-2045(20)30111-X[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Goldberg S.B.、Gettinger S.N.、Mahajan A.、Chiang A.C.、Herbst R.S.、Sznol M.等人。彭布罗单抗治疗黑色素瘤或非小细胞肺癌和未经治疗的脑转移患者:非随机开放标记2期试验的早期分析.柳叶刀Oncol。,2016;17(7):976–983. 10.1016/S1470-2045(16)30053-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Goldberg S.B.、Gettinger S.N.、Mahajan A.、Herbst R.S.、Chiang A.C.、Lilenbaum R.等人。彭布罗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脑转移反应的持久性和总生存率.Jco公司. 2018;36(15_供应):2009, . 2018年10月10日至2009年6月15日[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Golden E.B.、Chhabra A.、Chachoua A.、Adams S.、Donach M.、Fenton-Kerimian M.等人。局部放射治疗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产生Abscopal反应:一项验证性试验.柳叶刀Oncol。2015;16(7):795–803. 10.1016/S1470-2045(15)00054-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Goldman J.W.、Crino L.、Vokes E.E.、Holgado E.、Reckamp K.、Pluzanski A.等人。P2.36:尼沃单抗(Nivo)治疗晚期(Adv)非小细胞肺癌和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Mets)患者.J.托拉克。昂科尔。2016;11:S238–S239。2016年10月10日/j.jtho.2016.08.107[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Haileselassie B.、Joshi A.U.、Minhas P.S.、Mukherjee R.、Andreasson K.I.、Mochly-Rosen D。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Drp1)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对脓毒症血脑屏障的损害.J.神经炎症2020;17:36.10.1186/s12974-019-1689-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Hellmann M.D.、Paz-Ares L.、Bernabe Caro R.、Zurawski B.、Kim S.W.、Carcerny Costa E.等人。尼沃单抗联合伊普利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北英格兰。医学杂志。2019;381:2020–2031. 10.1056/NEJMoa191023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Hendriks L.E.L.、Henon C.、Auclin E.、Mezquita L.、Ferrara R.、Audigier-Valette C.等人。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脑转移患者的疗效.J.托拉克。昂科尔。2019;14:1244–1254. 2016年10月10日/j.jtho.2019.02.00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Herbst R.S.、Baas P.、Kim D.W.、Felip E.、Pérez-Gracia J.L.、Han J.Y.等人。彭布罗单抗与多西他赛治疗PD-L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KEYNOTE-010):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柳叶刀2016;387:1540–1550. 10.1016/S0140-6736(15)01281-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Iadecola C。神经血管单元成年:健康与疾病中的神经血管耦合之旅.神经元. 2017;96(1):17–42. 2016年10月10日/j.neuron.2017.07.030[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Inoue H.、Tani K。抗癌细胞毒性治疗导致的多模式免疫原性癌细胞死亡.细胞死亡差异. 2014;21(1):39–49. 10.1038/cdd.2013.84[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Jotte R.、Cappuzzo F.、Vynnychenko I.、Stroyakovskiy D.、Abreu D.R.、Hussein M.等人。OA14.02 IMpower131:卡铂+Nab-紫杉醇±阿托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最终OS结果.J.托拉克。昂科尔。2019;14:S243–S244。2016年10月10日/j.jtho.2019.08.48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arivedu V.、Jandarov R.、Wise Draper T.M。。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脑转移瘤:单中心经验 Jco公司. 2018;36(15_供应,e14012。10.1200/jco.2018.36.15_供应.e14012[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eskin D.B.、Anandappa A.J.、Sun J.、Tirosh I.、Mathewson N.D.、Li S.等人。新抗原疫苗在Ib期胶质母细胞瘤试验中产生瘤内T细胞反应.自然. 2019;565(7738):234–239. 10.1038/s41586-018-0792-9[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han K.A.、Kerbel R.S。通过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副作用改善免疫治疗结果.自然修订临床。昂科尔。2018;15(5):310–324. doi:10.1038/nrclinonc.2018.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iess A.P.、Wolchok J.D.、Barker C.A.、Postow M.A.、Tabar V.、Huse J.T.等人。依普利单抗治疗黑色素瘤脑转移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安全性和联合治疗的疗效.国际辐射杂志。昂科尔。生物物理。2015;92(2):368–375. 2016年10月10日/j.ijrobp.2015.01.004[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im K.J.、Ramiro Diaz J.、Iddings J.A.、Filosa J.A。血管-神经耦合:与脑神经元的逆向血管通讯.神经科学杂志. 2016;36(50):12624–12639. 10.1523/JNEUROSCI.1300-16.2016[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im R.、Keam B.、Kim S.、Kim M.、Kim S.H.、Kim J.W.等人。肺癌患者原发性肺癌和脑转移瘤的肿瘤微环境差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意义.BMC癌症. 2019;19(1):19. 10.1186/s12885-018-5214-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ipnis J。适应性免疫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多方面相互作用.科学类 353, 766–771. (2016). 10.1126/科学杂志263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lemm F.、Maas R.R.、Bowman R.L.、Kornete M.、Soukup K.、Nassiri S.等人。脑肿瘤微环境景观调查揭示免疫细胞的疾病特异性改变.单元格. 2020;181(7):1643-e17。2016年10月10日/j.cell.2020.05.00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luger H.M.、Chiang V.、Mahajan A.、Zito C.R.、Sznol M.、Tran T.等人。彭布罗单抗治疗伴有活动性脑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II期试验.临床杂志。昂科尔。2019;37(1):52–60. 10.1200/JCO.18.00204[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Kurywchak P.、Tavorina J.、Kalluri R。外显子在肿瘤免疫反应调节中的新作用.基因组医学。2018;10(1):23. 10.1186/s13073-018-0535-4[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李凤、兰英、王毅、王杰、杨刚、孟飞等。内皮细胞Smad4与Notch协同激活N-钙粘蛋白维持脑血管完整性.Dev.Cel公司2011;20:291–302. 10.1016/j.devcel.2011.01.01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Liniker E.、Menzies A.M.、Kong B.Y.、Cooper A.、Ramanujam S.、Lo S.等人。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抗PD-1药物放射治疗的活性和安全性.肿瘤免疫学. 2016;5:e1214788。10.1080/2162402X.2016.121478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Long G.V.、Atkinson V.、Menzies A.M.、Lo S.、McArthur G.A。Nivolumab或Nivolumab+Ipilimumab治疗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Pts)的随机II期研究:抗-PD1脑协同作用(ABC).临床杂志。昂科尔。2017;35(补充15):9508–950810.1200/jco.2017.35.15_供应9508[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Lukas R.V.、Gandhi M.、O’Hear C.、Hu S.、Lai C.、Patel J.D。阿托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安·昂科尔。2017;28(供应l_2). 10.1093年10月10日/公告/mdx091.001[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a Y.、Mattarollo S.R.、Adgemian S.、Yang H.、Aymeri L.、Hannani D.等人。化疗后CCL2/CCR2依赖性功能性抗原呈递细胞向肿瘤的招募.癌症研究。2014;74(2):436–445. 10.1158/0008-5472.CAN-13-126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ansfield A.S.、Aubry M.C.、Moser J.C.、Harrington S.M.、Dronca R.S.、Park S.等人。肺癌原发灶与脑转移灶间程序性细胞死亡-抗原1表达及淋巴细胞肿瘤浸润的时空不一致性.安·昂科尔。, 2016,27(10): 1953–1958. 10.1093/annonc/mdw289[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ansfield A.S.、Herbst R.S.、Castro G.,Jr、Hui R.、Peled N.、Kim D.-W.等人。彭布罗单抗(Pembro)单药治疗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的疗效:KEYNOTE-001、-010、-024和-042的汇总分析.安·昂科尔。2019;30:v604–v606。10.1093/annonc/mdz260.004[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artin A.M.、Cagney D.N.、Catalano P.J.、Alexander B.M.、Redig A.J.、Schoenfeld J.D.等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患者的免疫治疗和症状性放射坏死.JAMA Oncol公司。. 2018;4(8):1123–1124. 10.1001/jamancol.2017.3993[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artin A.M.、Daniel N.、Cagney D.N.、Catalano P.J.、Alexander B.M.、Redig A.J.、Schoenfeld J.D.等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患者的免疫治疗和症状性放射坏死.JAMA Oncol公司。2018;4(8):1123–1124. 10.1001/jamancol.2017.3993[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cFaline-Figueroa J.R.,Lee E.Q。癌症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神经并发症.货币。治疗。选项。神经醇。 23, 9 (2021). 10.1007/s11940-021-00663-7[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etro G.、Chiari R.、Ricciuti B.、Rebonato A.、Lupattelli M.、Gori S.等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药物治疗选择.专家操作。药物治疗。2015;16(17):2601–2613. 10.1517/14656566.2015.109405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ichaud M.、Martins I.、Sukkurwala A.Q.、Adgemian S.、Ma Y.、Pellegatti P.等人。化疗药物诱导小鼠自噬依赖性抗癌免疫反应.科学类. 2011;334(6062):1573–1577. 10.1126/科学120834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inniti G.、Anzellini D.、Reverberi C.、Cappellini G.C.A.、Marchetti L.、Bianciardi F.等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尼沃单抗或依匹单抗治疗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脑控制和毒性评估.免疫学杂志。癌症. 2019;7(1):102. 10.1186/s40425-019-0588年[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Mok T.S.K.、Wu Y.L.、Kudaba I.、Kowalski D.M.、Cho B.C.、Turna H.Z.等人。彭布罗单抗与化疗治疗先前未治疗、PD-L1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KEYNOTE-042):一项随机、开放标记、对照的3期试验.柳叶刀2019;393:1819–1830. 10.1016/S0140-6736(18)32409-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Nimmerjahn A.、Kirchhoff F.、Helmchen F。静止的小胶质细胞是脑实质的高度动态监测细胞在体内 .科学类. (2005)308:1314– 8. 10.1126/科学.111064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Nimmerjahn A.、Kirchhoff F.、Helmchen F。静止的小胶质细胞是脑实质的高度动态监测细胞在体内 .科学类. (2005)308:1314– 8. 10.1126/科学.111064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Owens T.、Bechmann I.、Engelhardt B。血管周围间隙与神经炎症的两个步骤.神经病理学杂志。实验神经学。2008;67(12):1113–1121. 1097年10月10日/NEN.0b013e31818f9ca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Papadimitrakopoulou V.、Cobo M.、Bordoni R.、Dubray-Longeras P.、Szalai Z.、Ursol G.等人。OA05.07 IMpower132:1L阿替佐利单抗+卡铂/顺铂+培美曲塞治疗IV期非鳞状NSCLC的PFS和安全性结果.J.托拉克。昂科尔。2018;13:S332、S333。(弃权OA05.07). 2016年10月10日/j.jtho.2018.08.262[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Paz-Ares L.、Luft A.、Vicente D.、Tafreshi A.、Gümüsh m.、Mazières J.等人。彭布罗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北英格兰。医学杂志。2018;379:2040–2051. 10.1056/NEJMoa181086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鲍威尔·S.F.、阿布雷乌·D.R.、兰格·C.J.、塔弗莱斯·A.、帕兹·阿雷斯·L.、科普·H.-G.等人。彭布罗单抗(Pembro)联合铂基化疗(Chemo)治疗伴有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KEYNOTE-021、189和407的汇总分析.安·昂科尔。2019;30:v606–v607。10.1093/annonc/mdz260.00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钱建民、于建民、克鲁格、蒋维廉。免疫检查点治疗的时机和类型影响黑素瘤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早期放射反应.癌症. 2016;122(19):3051–3058. 10.1002/cncr.3013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鹌鹑D.F.、乔伊斯J.A。脑肿瘤的微环境景观.癌细胞. 2017;31():326–341. 2016年10月10日/j.cell.2017.02.009[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Raza M.、Prasad P.、Gupta P.、Kumar N.、Sharma T.、Rana M.等人。脑细胞参与者在癌症相关脑转移中的作用展望:理解肿瘤进展分子机制的转化方法.癌症转移评论。(2018)37:791–804. 2007年10月10日/10555-018-9766-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Reck M.、Ciuleanu T-E.、Dols M.C.、Schenker M.、Zurawski B.、Menezes J.等人。Nivolumab(NIVO)+Ipilimumab(IPI)+2周期铂类双重化疗(Chemo)vs 4周期化疗一线(1L)治疗(Tx)IV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CheckMate 9LA。9501–9501 JCO公司2020;38(15_供应). 10.1200/jco.2020.38.15_供应9501[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Reck M.、Rodríguez-Abreu D.、Robinson A.G.、Hui R.、Csőszi T.、Fülöp A.等人。彭布罗单抗与化疗治疗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北英格兰。医学杂志。2016;375(19):1823–1833. 10.1056/NEJMoa160677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Reck M.、Rodríguez Abreu D.、Robinson A.G.、Hui R.、Csõszi T.、Fülöp A.等人。KEYNOTE-024的最新分析:彭布罗单抗与铂类化疗治疗PD-L1肿瘤比例评分≥50%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杂志。昂科尔。2019;37:537–546. 10.1200/JCO.18.0014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Rittmeyer A.、Barlesi F.、Waterkamp D.、Park K.、Ciardiello F.、von Pawel J.等人。阿托利珠单抗与多西紫杉醇在先前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OAK)患者中的比较:一项3期开放标记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柳叶刀. 2017;389(10066):255–265. 10.1016/S0140-6736(16)32517-X[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Sampson J.H.、Gunn M.D.、Fecci P.E.、Ashley D.M。脑免疫学与脑肿瘤的免疫治疗.Nat.Rev.癌症. 2020;20(1):12–25. 10.1038/s41568-019-0224-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Shaverdian N.、Lisberg A.E.、Bornazyan K.、Veruttipong D.、Goldman J.W.、Formenti S.C.等人。既往放疗及彭布罗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活性和毒性:KEYNOTE-001 1期试验的二次分析.柳叶刀Oncol。2017;18(7):895–903. 10.1016/S1470-2045(17)30380-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Shojaei F.、Wu X.、Zhong C.、Yu L.、Liang X.-H.、Yao J.等。自然. 2007,Bv8调节骨髓细胞依赖性肿瘤的血管生成;450(7171):825–831. 10.1038/性质0634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Sistigu A.、Yamazaki T.、Vacchelli E.、Chaba K.、Enot D.P.、Adam J.等人。癌症细胞—I型干扰素信号对化疗疗效的自主贡献.自然医学。2014;20(11):1301–1309. 10.1038/纳米370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Singh C.、Qian J.M.、Yu J.B.、Chiang V.L。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合并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肿瘤反应和生存结果.神经外科杂志。,1322019;:512–517. 10.3171/2018.10.JNS18137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Skrepnik T.、Sundararajan S.、Cui H.、Stea B。放射外科联合伊普利穆玛治疗黑素瘤脑转移患者的脑部疾病进展时间延长.肿瘤免疫学. 2017;6():e1283461。10.1080/2162402X.2017.1283461[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Socinski M.A.、Jotte R.M.、Cappuzzo F.、Orlandi F.、Stroyakovskiy D.、Nogami N.等人。阿托利珠单抗一线治疗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北英格兰。医学杂志。2018;378:2288–2301. 10.1056/NEJMoa171694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Sukkurwala A.Q.、Martins I.、Wang Y.、Schlemmer F.、Ruckenstuhl C.、Durchschlag M.等人。免疫原性钙网蛋白暴露通过涉及趋化因子CXCL8的系统进化保守应激途径发生.Cel Death Differ公司. 2014;21(1):59–68. 2013年10月38日/星期三[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唐伟、范伟、刘杰、邓立、沈姿、陈曦。新兴的用于脑癌治疗的跨血脑屏障纳米技术.化学。Soc.版本。2019;48(11):2967–3014. 10.1039/c8cs00805a[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Takamori S.、Toyokawa G.、Okamoto I.、Takada K.、Kinoshita F.、Kozuma Y.等人。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抗癌研究。2018;38(1):553–557. 10.21873/抗菌素1225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Takamori S.、Toyokawa G.、Okamoto I.、Takada K.、Kozuma Y.、Matsubara T.等人。原发性和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1的差异.抗癌研究。, 2017,37: 4223–4228. 10.21873/抗菌素1181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Taube J.M.、Klein A.、Brahmer J.R.、Xu H.、Pan X.、Kim J.H.等人。PD-1、PD-1配体和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其他特征与抗PD-1治疗反应的相关性.临床。癌症研究。2014;20(19):5064–5074. 10.1158/1078-0432.CCR-13-3271[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Tawbi H.A.、Forsyth P.A.、Algazi A.、Hamid O.、Hodi F.S.、Moschos S.J.等人。尼沃单抗和伊普利穆单抗联合治疗黑色素瘤脑转移.北英格兰。医学杂志。 379, 722–730. (2018). 10.1056/NEJMoa1805453[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Tkach M.、Théry C。细胞外囊泡通讯:我们在哪里,我们需要去哪里.单元格. 2016;164(6):1226–1232. 2016年10月10日/j.cell.2016.01.04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Tran T.T.、Jilavanu L.B.、Omuro A.、Chiang V.L.、Huttner A.、Kluger H.M。脑转移瘤免疫治疗相关并发症.货币。操作。神经醇。2019;32(6):907–916. 10.1097/WCO.0000000000756[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Tumeh P.C.、Harview C.L.、Yearley J.H.、Shintaku I.P.、Taylor E.J.、Robert L.等人。PD-1阻断剂通过抑制适应性免疫抵抗诱导反应.自然, 2014,515(7528): 568–571. 10.1038/自然13954[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Van Steenwinckel J.、Schang A.L.、Krishnan M.L.、Degos V.、Delahaye Duriez A.、Bokobza C.等人。小胶质细胞Wnt/β-连环蛋白信号转导减少导致发育中大脑中的小胶质细胞前炎症激活.大脑2019;142:3806–3833. 10.1093/brain/awz319[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Vanpouille Box C.、Alard A.、Aryankalayil M.J.、Sarfraz Y.、Diamond J.M.、Schneider R.J.等人。DNA核酸外切酶Trex1调节放射治疗诱导的肿瘤免疫原性.国家公社。2017;8:15618.10.1038/ncomms1561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王磊、耿杰、瞿明、袁峰、王毅、潘杰等。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通过Wnt/β-连环蛋白信号保护脑缺血小鼠模型的血脑屏障.细胞死亡病2020;11:9.10.1038/s41419-019-2206-9[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Wargo J.A.、Reuben A.、Cooper Z.A.、Oh K.S.、Sullivan R.J。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的免疫效应以及与免疫治疗结合的机会.塞明。昂科尔。2015;42(4):601–616. doi:10.1053/j.seminoncl.2015.05.00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West H.、McCleod M.、Hussein M.、Morabito A.、Rittmeyer A.、Conter H.J.等人。阿托利珠单抗联合卡铂加Nab-紫杉醇化疗与单纯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IMpower130)的比较: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3期试验.柳叶刀Oncol。2019;20:924–937. 10.1016/S1470-2045(19)30167-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Yang T.、Martin P.、Fogarty B.、Brown A.、Schurman K.、Phipps R.等人。外显子通过血脑屏障输送抗癌药物用于脑癌治疗达尼奥雷里奥 .药学研究. 2015;32(6):2003–2014. doi:10.1007/s11095-014-1593-y[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周杰、龚姿、贾琦、吴毅、杨振中、朱斌。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与脑转移灶配对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和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密度差异.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Res.Commun公司。, 2018,498(4): 751–757. 2016年10月10日/j.bbrc.2018.03.05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 周杰、龚姿、贾琦、吴毅、杨振中、朱斌。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与脑转移灶配对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和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密度差异.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Res.Commun公司。, 2018,498(4): 751–757. 2016年10月10日/j.bbrc.2018.03.05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药理学前沿由以下人员提供Frontiers Media SA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