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生物标记研究。2021; 9: 59.
2021年7月22日在线发布。 数字对象标识:10.1186/s40364-021-00312-周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8296533号
PMID:34294146

抗血管生成治疗逆转免疫抑制性乳腺癌微环境

关联数据

数据可用性声明

摘要

肿瘤血管生成诱导局部缺氧并招募免疫抑制细胞,而缺氧随后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免疫治疗效果取决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TIIC)的积累和活性。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改善局部灌注,缓解肿瘤微环境(TME)缺氧,逆转免疫抑制状态。抗血管生成治疗与免疫治疗相结合可能是治疗乳腺癌的一个有希望的选择。本文讨论了乳腺癌TME的免疫抑制特性,并概述了肿瘤血管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抗血管生成治疗与免疫治疗相结合可以中断异常肿瘤血管-免疫抑制串扰,增加效应免疫细胞浸润,提高免疫治疗效果,降低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此外,我们总结了抗血管生成治疗与免疫治疗相结合的临床前研究和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讨论了潜在的机制,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免疫治疗相结合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潜在治疗策略,以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提高免疫治疗的效率。

关键词:抗血管生成治疗、免疫治疗、乳腺癌、肿瘤微环境(TME)

介绍

促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分子之间的信号失衡导致肿瘤血管功能障碍[1,2]. 血管生成是指异常未成熟血管的形成,通常伴随着肿瘤的发生。肿瘤血管结构异常和血液灌注受限,有效阻止免疫细胞浸润肿瘤,导致肿瘤微环境失衡和免疫抑制[2].

随着免疫检查点阻断(ICB)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癌症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然而,只有10-30%的乳腺癌患者受益于ICB免疫治疗[]. 因此,有必要探索如何在免疫疗法的基础上加强治疗,以获得更多的生存益处。虽然ICB可以重新激活功能失调或耗尽的T细胞,但这些重新激活的T细胞不能渗透到实体瘤中心发挥抗肿瘤作用。抗血管生成治疗已被广泛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4]大多数抗血管生成药物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和血管内皮生长受体(VEGFR)为靶点[5]. 临床前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逆转异常肿瘤血液灌注,促进免疫细胞浸润,并使免疫性TME正常化[6,7]. 鉴于这一证据,肿瘤血管生成可能与免疫性TME相互作用。靶向血管生成是逆转肿瘤相关灌注异常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潜在选择。

本文综述了乳腺癌血管系统与免疫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抗血管生成治疗逆转免疫抑制性TME的机制,强调了抗血管形成治疗加免疫治疗的临床证据。我们还讨论了监测抗血管生成药物加免疫治疗反应的生物标记物以及这一新兴领域的挑战。

肿瘤血管生成因子诱导的免疫抑制性TME

血管生成增强是癌症的特征。肿瘤血管分布不均且混乱[8]. 一方面,限制肿瘤血管灌注会阻止化疗和免疫治疗药物转移到肿瘤内部,并消除TME中浸润的免疫抑制细胞。另一方面,肿瘤相关血管内皮细胞可以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Fas配体(FasL),选择性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CTL),并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功能以增强免疫抑制性TME[9,10]. 据报道,许多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参与了免疫抑制性TME,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胎盘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作为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因子,VEGFs可以通过缺氧和低pH值诱导免疫抑制性TME[11]. VEGF可与VEGFR1(FLT1)结合,并阻止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抗原提呈[12]从而阻碍T细胞活化并限制适应性抗肿瘤免疫反应[13]. 外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升高与外周成熟树突状细胞减少相关,抗血管内皮生长激素治疗可以增加成熟树突形细胞的数量并逆转血管内皮生长素介导的免疫抑制[14]. VEGF-A水平升高促进CD8+通过增强PD-1的表达而导致T细胞衰竭[15]并有助于Treg的扩散[16]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积累[17]在TME中。然而,Palazon等人证明缺氧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支持CD8获得效应表型+T细胞,但激活的效应器CD8+T细胞可产生高水平的VEGF-A[18]. 上述结果表明,VEGF与TME免疫状态之间的调节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此外,VEGF-A诱导胸腺细胞选择相关HMG-bOX(TOX)介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耗竭[19]. TOX是T细胞发育中的一个关键转录因子,在T细胞耗竭中起重要作用[20]. VEGF-A上调TOX的表达,并在CD8中启动TOX介导的重编程到耗尽状态+T细胞[19]. VEGFR-2敲除下调TOX表达并重新激活肿瘤特异性耗尽的CD8+T细胞,表明靶向VEGF/VEGFR-2轴的治疗潜力[19].

血管生成素2

活化的血管生成素2(ANG2)上调粘附分子表达,并招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Tregs和M2样巨噬细胞表达ANG受体(酪氨酸激酶与Ig和EGF同源域-2,TIE-2)[7,21]. 此外,ANG2通过抑制TNF-α分泌抑制单核细胞抗肿瘤功能[22]并通过白细胞介素10(IL-10)促进Treg激活和CTL抑制[23].

胎盘生长因子

胎盘生长因子(PlGF)是诱导血管生成表型的VEGF家族成员,直接与VEGFR1相互作用,刺激肿瘤血管生成,促进巨噬细胞向M2样表型复极,促进免疫逃逸[24]. PlGF阻断诱导血管正常化和巨噬细胞表型从M2样状态向M1样状态的极化[25].

转化生长因子-β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调节周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的另一重要因子,根据激活素受体样激酶1(ALK1)和ALK5信号之间的平衡,诱导不同的血管生成反应。TGF-β/ALK1信号通过激活SMAD1/5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形成[26]. 此外,TGF-β抑制自然杀伤(NK)细胞和T细胞以抑制肿瘤免疫监视[27].

TME元件在调节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肿瘤过滤免疫细胞(TIIC)深入参与肿瘤血管生成过程,而免疫抑制细胞可以通过诱导TME新生血管来促进抗血管生成治疗抵抗[28,29](图1). 免疫细胞可以分泌促血管生成或抗血管生成因子,直接影响肿瘤血管内皮的表型和功能[14,30,31]或转化为其他免疫细胞类型,从而间接影响肿瘤血管的数量和质量[32,33].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40364_2021_312_Fig1_HTML.jpg

异常的肿瘤血管触发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由BioRender.com网站). 乳腺癌中血管系统的畸形和功能障碍导致灌注受限,导致TME缺氧和酸中毒。肿瘤血管系统异常通过多种机制促进免疫抑制。VEGF诱导肿瘤血管生成,PD-L1和Fas-L表达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招募免疫抑制细胞。CSF1、TGF-β和CXCL12将TAM从原癌M1样表型极化为抗肿瘤M2样表型。VEGF、CXCL8和CXCL12抑制DC成熟,导致抗原提呈受损,导致T细胞活化中断。TGF-β和IL-10诱导CD8+T细胞衰竭和TGF-β抑制NK细胞功能。Treg和MDSC在TME中积累、激活和扩展。TME中的CAF通过产生VEGF、PDGF-c、PDPN和MMP13促进肿瘤血管生成。PD-L1通路通常被激活,作为逃避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机制。总的来说,异常的肿瘤血管生成导致免疫抑制性TME。血管生成素2;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CL28,CC趋化因子配体28;CXCL8,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12,CXC趋化因子配体12;CSF1,集落刺激因子1;树突状细胞;Fas-L、Fas抗原配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NK,自然杀手;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L1,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PN,足蛋白;活性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肿瘤微环境;Tregs,调节性T细胞;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巨噬细胞

在一项评估三阴性乳腺癌(TNBC)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上PD-L1的表达水平与免疫治疗反应呈正相关,表明TAM在TME中的重要作用[34]. 根据功能和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巨噬细胞分为M1型(抗血管生成表型)和M2型(促血管生成表型[35——37]. M1样巨噬细胞通过分泌抗血管生成细胞因子(IL-12和TNF-α)抑制血管生成并诱导血管成熟[38,39]. M1样巨噬细胞分泌IL-12,使其他TAM极化为M1样表型,通过正反馈回路进一步降低微血管密度[39——41]. 然而,以前的研究表明,在TME中M2类巨噬细胞比M1类巨噬细胞更占优势[37,39]. M2类巨噬细胞通过产生促血管生成生长因子(VEGF-A、表皮生长因子(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促血管生成CXC趋化因子(CXCL8/IL-8和CXCL12)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TGF-β和TNF-α)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这些因子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并将M1样巨噬细胞极化为M2样表型。

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成功部分取决于巨噬细胞从M2样表型向M1样表型的极化[42]. 用抗克隆刺激因子1(CSF1)抗体清除巨噬细胞可消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益处,表明巨噬细胞在抗血管生成疗效中的重要性[43]. 在小鼠乳腺癌模型中,用氯膦酸盐脂质体清除巨噬细胞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生长[44,45].

表达TIE2的巨噬细胞(TEMs)是TAMs的另一种独特亚型,具有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能力[43]. TEMs可与内皮细胞或肿瘤细胞分泌的ANG2结合,进一步促进血管生成[46]. 靶向抑制TEM已被证明可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并促进肿瘤退化[47].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是TME的一种重要的适应性免疫成分,根据成熟状态调节肿瘤血管生成。成熟树突状细胞通过分泌抗血管生成细胞因子(如IL-12和IL-18)抑制肿瘤血管生成[48,49]. 此外,成熟树突状细胞释放干扰素-α(IFN-α)直接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50]. 在TME中,肿瘤细胞通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VEGF、β-防御素、CXCL12、HGF和CXCL8)从外周血中招募未成熟DC,这些细胞因子缺乏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能力[14].

CD8(CD8)+CTL公司

CD8(CD8)+CTL通过分泌IFN-γ抑制肿瘤血管生成[51,52]直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化[53]并将M2样TAM极化为M1样表型[54]. IFN-γ还通过降低VEGF-A水平和增加CXCL9、CXCL10和CXCL11水平,促进血管成熟,促进肿瘤血管重塑,抑制肿瘤生长[55,56].

Th1、Th2和Th17细胞

CD4细胞+T辅助细胞1(Th1)通过在TME中产生IFN-γ,帮助肿瘤血管正常化。在乳腺癌模型中,Th1细胞激活可提高周细胞覆盖率,减少肿瘤血管的异常增生,并诱导血管正常化[57,58]. Th1细胞还通过将M2样TAM极化为M1样巨噬细胞并诱导DC成熟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8,59]. 与Th1细胞不同,Th2细胞通过表达IL-4、IL-5和IL-13招募M2样巨噬细胞促进肿瘤血管生成[32,41,60]. Th17细胞,CD4的另一种亚型+T辅助细胞通过表达IL-17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IL-17是乳腺癌的不良预后因子[61,62].

特雷格斯

TME缺氧条件通过CCL28和VEGF在肿瘤细胞中的过度表达促进Treg增殖[63,64]. Tregs分泌VEGF,招募内皮细胞,直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65]. 此外,Tregs通过抑制Th1细胞活化和将TAM极化为M2样表型间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35,41]. 靶向清除Tregs可降低TME中VEGF水平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66].

MDSC公司

在TME中,MDSC通过产生VEGF、FGF2、Bv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促进肿瘤血管生成[67,68]. CD11b型+第1组+MDSC增加肿瘤内血管密度并减少肿瘤坏死[69,70]. 此外,MDSCs可以通过获得内皮细胞特性直接参与肿瘤血管生成[69,71]. TME中MDSC减少与肿瘤血管生成减少和肿瘤生长抑制相关[72,73]. 一些研究已经将MDSC的积累与疾病进展过程中肿瘤内VEGF浓度的增加联系起来[74]. VEGF刺激MDSC的招募,促进免疫抑制和血管生成[75,76]. MDSC通过分泌大量VEGF来克服VEGF抑制,或通过激活VEGF诱导的促血管生成信号通路来干扰VEGF靶向治疗的效果[77].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

CAFs占实体瘤的50-90%,与肿瘤细胞和细胞外基质(ECM)有复杂的相互作用[78,79]. 在乳腺癌中,CAF分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趋化因子12(CXC12)和VEGF以促进血管生成[80——82]. 此外,CAF分泌足蛋白(PDPN),PDPN可以通过上调VEGF-C而非VEGF-A来刺激乳腺癌的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83——85]. 来自CAF的半乳糖凝集素-1通过增强肿瘤细胞中VEGF的表达和上皮细胞(EC)中VEGFR2的磷酸化来加速血管生成并促进肿瘤侵袭[86——89]. 在乳腺癌低氧TME中,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HIF-1α和活性氧物种(ROS)参与CAF激活和VEGF表达上调,促进低氧依赖性肿瘤血管生成[90,91]. CAF通过分泌MMP-13释放ECM-结合的VEGF[92]. CAF还以VEGF诱导的方式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在化疗耐药肿瘤中,CAFs增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PDGF-c)的表达有助于抗VEGF治疗期间的肿瘤血管生成[93].

抗血管生成治疗逆转免疫抑制性TME

抗血管生成治疗促进TIIC积聚

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通过修剪未成熟血管使肿瘤血管正常化[94],为免疫细胞渗透提供途径,并招募效应TIIC[95]. 首先,已确定抗血管生成治疗可诱导DC成熟并促进抗原提呈[18,96]. 其次,在血管正常化窗口期间上调粘附分子(如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T细胞聚集[7,97]. 第三,它将M2样TAM转化为M1表型[98]. 同时,抗血管生成治疗可降低外周血中免疫抑制性TIIC(包括Tregs和MDSC)的水平,同时改善Th1细胞反应[99]. 高内皮微静脉(HEV)是在第三淋巴结构中组织的特殊血管单位,可招募未成熟T细胞并帮助未成熟T淋巴细胞分化为CTL[100]. HEV中的内皮细胞支持效应免疫细胞通过ICAM1归巢和迁移至肿瘤[101]. HEV在肿瘤组织中被VEGF-D重塑,扩张并失去其典型形态和淋巴细胞运输相关分子特征(CCL21表达缺失)[102——104]. 抗血管生成治疗有助于恢复HEV的典型形态并促进淋巴引流[100]. 抗血管生成治疗还上调小鼠乳腺癌模型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9,101]使肿瘤细胞对抗PD-1治疗敏感[7].

高剂量还是低剂量?

高剂量或长期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会导致体外大规模血管修剪,从而加剧TME中的缺氧或酸中毒,并促进免疫抑制,这表明需要进一步探索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最佳剂量[105,106]. 当过度血管过度调节或替代性血管生成途径被激活时,血管正常化的窗口可能会关闭[107]. 在一项肝细胞癌模型的研究中,用大剂量索拉非尼阻断VEGF信号可加重TME缺氧,并促进免疫抑制性Tregs和M2样巨噬细胞的募集[7]. 此外,过度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会产生有利于肿瘤干细胞存活的缺氧环境[108]. 相反,低剂量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可能维持长期血管正常化[2]. TIIC的抗肿瘤活性可以通过血管正常化、减少肿瘤缺氧和恢复生理pH值来提高[109].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潜力,需要根据微血管密度(MVD)的基线水平和循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预处理水平调整抗血管生成方案和剂量[110,111].

单块还是双块?

抗血管生成疗法可以创造一个血管正常化窗口,并改善治疗药物和效应免疫细胞的递送[112]. 血管正常化过程短暂且可逆,正常化窗口通常较短(从几周到几个月),这取决于抗血管生成剂的类型和剂量[7,113]. 肿瘤可以通过上调替代血管生成途径(例如,ANG2/TIE2信号)来逃避抗血管生成治疗[42,43]. 在黑色素瘤中,外周血ANG2水平是ICB免疫治疗反应的有效预测因子,ANG2升高表明对ICB免疫疗法无反应[114]. 与抗VEGF或抗ANG2单药相比,双重阻断VEGF和ANG2可减轻TME免疫抑制[43]延长血管正常化窗口[115]和临床前研究中的总生存率[9,116,117]. 此外,VEGF和ANG2的双重阻断促进CD4的积累+和CD8+T细胞和增加TME中IFN-γ水平[9,117]. 然而,选择合适的剂量进行双重抗血管生成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以避免过度修剪血管并增加化疗药物的输送[118]. 因此,靶向VEGF和ANG2同时提高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并促进TME中抗肿瘤免疫的恢复。

免疫治疗促进血管正常化

免疫治疗使各种肿瘤模型中的血管正常化,血管正常化归因于乳腺癌中Th1细胞的积聚和抗肿瘤活性的增加[7,100]. 在CD4+T细胞缺乏的小鼠乳腺肿瘤模型中,血管的周细胞覆盖率降低,肿瘤组织缺氧增加,表明CD4+T细胞缺乏导致血管异常[57]. ICB激活TME中的CD4+和CD8+T细胞,重塑肿瘤血管系统,并间接增强其抗肿瘤活性[30]. TME中效应T细胞的积累和重新激活随后间接帮助长期肿瘤控制[119]. 此外,肿瘤组织缺氧导致Tregs增加[66,120,121]. Tregs促进肿瘤血管生成,Tregs的缺失激活CD8+T细胞并促进血管正常化[66,122]. 了解ICB免疫治疗的血管正常化功能,有助于优化ICB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给药顺序,扩大正常化窗口,延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123].

干扰素基因刺激物(STING)作为一种新的免疫治疗靶点,与肿瘤血管系统调节有关,并与抗VEGF2抗体和ICB表现出协同作用[52]. 激活的STING信号通过激活I型IFN信号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诱导血管正常化[14]. 有趣的是,CD8+CTL与STING信号触发的血管重塑有关。STING激动剂和抗VEGF2抗体协同促进血管正常化并延长抗肿瘤免疫[14].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STING的免疫治疗在克服抗血管生成治疗或ICB单药耐药性方面是有效的[52]. 因此,免疫治疗的肿瘤血管正常化效应为肿瘤血管重塑和免疫重编程提供了新的认识。然而,免疫治疗诱导血管正常化所需的条件、反应的持续时间以及与抗血管生成治疗介导的血管正常化的区别仍不清楚[30,119].

肿瘤MHC-I表达的影响

为了避免被CD8+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采用了MHC I表达缺失的免疫回避策略[124——127]. 大多数早期肿瘤MHC-I阳性[128]. 抗肿瘤CD8+T细胞对肿瘤MHC-I阳性细胞施加进化选择压力,导致肿瘤中MHC-I表达缺陷或阴性[129,130]. 一项研究表明,MHC-I表达缺失与ICB免疫治疗耐药相关[131]. 低MHC-I表达隐藏了肿瘤突变新抗原,这解释了为什么一些肿瘤(即使是高TMB)对ICB没有反应[132]. 此外,在免疫治疗期间(干扰素-α/自体免疫接种),MHC-I高表达的转移瘤是退化的,而MHC-I低表达的转移癌是进行性的[130].

抗血管生成治疗可能是克服MHC-I低表达肿瘤免疫治疗耐药的一种可选方法。Wallin等人证明,贝伐单抗和阿替单抗联合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可促进抗原特异性T细胞迁移,提高肿瘤内MHC-I、Th1和T效应细胞标记物和趋化因子(最显著的是CX3CL1)[133]. 此外,抗血管生成治疗通过降低微血管密度和改善周细胞覆盖率,避免肿瘤MHC-I表达的影响,使肿瘤血管系统正常化。因此,有必要设计前瞻性临床试验来探讨抗血管生成治疗对低MHC-I表达肿瘤的抗肿瘤作用。

抗血管生成加免疫疗法促进TME正常化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免疫治疗

先前的文献表明TNBC的微血管密度(MVD)水平高于其他乳腺癌亚型[134]TNBC中的血管生成增加[135,136]. 在新辅助化疗中,贝伐单抗的加入提高了TNBC患者的pCR率[137——139]. 在转移性TNBC患者中,化疗联合贝伐单抗可提高无进展生存率(PFS)[140——143]. 然而,在化疗中加入贝伐单抗会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并且不能提高转移性TNBC患者的总生存率[144]. 在辅助化疗中,化疗联合贝伐单抗不能提高TNBC患者的侵袭性无病生存率(iDFS)或OS[145]. 总之,在TNBC治疗中加入抗血管治疗可能会改善临床反应,但没有临床证据表明OS有改善。抗血管生成单药治疗TNBC的临床益处仍有争议,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评估[146]. 在腔内型或HER2富集型乳腺癌中,抗HER2曲妥珠单抗和节律化疗也可以通过上调乳腺癌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的表达而诱导血管正常化[147,148]. 同样,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和CDK6抑制剂可以通过血管正常化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149].

近年来,大多数关于乳腺癌ICB免疫治疗的研究都集中在TNBC上。根据IMpassion130试验的阳性结果,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atezolizumab联合紫杉醇用于一线治疗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PD-L1+TNBC公司[]. KEYNOTE-355试验是一项随机、双盲、III期试验,评估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白蛋白结合紫杉醇、紫杉醇或吉西他滨/卡铂)作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NBC的一线治疗。PD-L1实现了无进展生存(PFS)的主要终点+综合阳性评分(CPS)≥10的患者[150]. 与晚期乳腺癌的免疫治疗相比,新辅助治疗的免疫治疗结果更令人鼓舞。在II期I-SPY2试验中,通过添加pembrolizumab,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提高了38%(22-60%)。这一结果可能归因于蒽环类药物的免疫刺激作用,它可以增强肿瘤内免疫和抗原提呈[151]. GeparNeuvo II期研究显示,使用杜瓦鲁单抗组的pCR率增加(61.0%vs.41.4%)[152,153]. 在III期KEYNOTE-522试验中,在新辅助化疗中添加pembrolizumab可提高早期TNBC患者的pCR率(64.8%vs.51.2%),pembrolizumab免疫治疗可延长18个月的无事件生存期(EFS)(HR 0.63;95%CI 0.43-0.93)[154]. 免疫治疗在新辅助期更有效,这可能是因为与晚期乳腺癌患者相比,基线水平和身体状况更好的新辅助患者PD-L1阳性率更高。

抗血管生成联合免疫治疗的探讨

研究旨在研究抗血管生成联合免疫治疗(A+I)在TME正常化中的可行性和功能(图2). 在不能切除的肝癌中,与索拉非尼相比,阿替佐单抗联合贝伐单抗降低了死亡率(HR 0.58;95%可信区间0.42-0.79;P(P) < 0.001),总生存率提高(67.2%vs 54.6%)[155]. 在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中,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替唑单抗显著提高了总生存期(19.2个月vs.14.7个月;HR 0.78;95%置信区间0.64至0.96;P(P) = 0.02) [156]. 此外,肿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不能作为预测a+I联合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156]. 与舒尼替尼相比,阿西替尼联合pembrolizumab治疗晚期肾细胞癌[157]或与alvumab一起[158]增加无进展生存率。在晚期子宫内膜癌中,lenvatinib联合pembrolizumab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159]. 在乳腺癌中,对接受一线贝伐单抗的患者进行免疫治疗,以确定ICB是否可以恢复对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敏感性。最近发表的一项Ib期研究招募了转移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在贝伐单抗一线治疗至少6周后取得进展,这些患者接受了杜伐单抗加贝伐单抗治疗[160,161]. 有趣的是,在第一次评估(2个月)时病情保持稳定的患者CD8增加了1.2到3.5倍+外周血中的效应记忆T细胞水平,但在疾病进展患者中未观察到此类变化[160,161].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益处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确定肿瘤正常化的时间窗具有挑战性[119]. 临床试验表明,在晚期胃癌或结直肠癌中,低剂量雷戈拉非尼联合尼沃单抗治疗优于高剂量治疗[162]表明免疫治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防止过度修剪血管[163]. 需要进一步研究A+I联合治疗对乳腺癌的临床益处,尤其是对TNBC的临床益处[164].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40364_2021_312_Fig2_HTML.jpg

抗血管生成治疗结合免疫治疗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由BioRender.com网站). 在乳腺癌中,抗血管生成治疗(贝伐单抗或VEGFR-TKI)可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改善血液灌注,促进免疫细胞募集和树突状细胞(DC)成熟。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可进一步缓解免疫抑制状态。A+I联合治疗后,免疫抑制微环境转变为免疫支持微环境,M1样巨噬细胞、成熟DC、CD8+CTL、Th1 CD4+T细胞数量增加,NK细胞活化,Tregs数量减少,有效发挥抗肿瘤作用。CTL,细胞毒性T细胞;血管生成素2;树突状细胞;Fas-L、Fas抗原配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NK,自然杀手;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L1,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1;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肿瘤微环境;Tregs,调节性T细胞;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抗血管生成治疗减少ICB免疫治疗的不良事件

大多数与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都与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有关,例如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炎症和免疫稳态障碍,这可能导致免疫相关的正常组织损伤,包括胃肠道、皮肤和肝脏。这些不良事件可以通过中断或减少ICB免疫治疗的剂量来缓解[165]. 考虑到血管正常化可以改善治疗药物的输送,拟议的联合策略可能需要较低剂量的ICB来增强免疫反应,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7]. 值得注意的是,ICB免疫治疗增加了脑水肿的风险,偶尔会导致死亡[166]. 相反,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以减轻脑水肿,为低剂量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免疫治疗联合治疗脑转移瘤提供了理论支持[167]. 根据目前的临床数据,一些ICB制剂(例如SHR-1210)可能会导致反应性毛细血管瘤[168]而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抑制血管瘤并减少抗PD-1相关的不良反应[169]. 对于抗血管生成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出血、血栓形成和蛋白尿。乳腺癌是一种结缔组织增生的肿瘤,细胞外基质分子(包括I型胶原和透明质酸)水平升高会压迫血管,导致缺氧状况。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使基质正常化并减压血管,减少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不良反应[170]. 此外,ARB激活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171]并可能提高A+I联合治疗的效果[172,173].

基于血清的生物标记物

A+I联合治疗改善肿瘤组织灌注状态,激活局部免疫反应;因此,识别反映TME血管免疫状态的相关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血清生物标志物,以前曾用于监测抗血管生成疗法的反应[174,175],可用于预测抗血管生成联合免疫治疗的反应。血清ANG2是血管成熟的关键因素[176]与黑色素瘤抗CTLA4免疫治疗的临床反应率和总生存率呈负相关[114]. 在肿瘤疫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ANG2和VEGF-A血清水平可能是长期缓解和生存的预测因素[30]. 总之,这些发现支持肿瘤血管重塑和抗肿瘤免疫反应生成之间的相关性,表明血管相关生物标记物在预测抗血管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反应方面具有潜在作用。然而,基于血清的生物标志物会受到宿主身体状况的干扰,它们是否真的反映了TME的状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新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如外泌体、循环肿瘤DNA(ctDNA)、血清RNA、免疫细胞亚群计数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是否具有临床预测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组织生物标记物

基于组织的生物标记物的主要局限性是需要重复活检。在转移性乳腺癌中,肿瘤组织PD-L1的表达和肿瘤突变负荷(TMB)可以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7]. 相反,对于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效果的预测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153]. Mpekris等人研究了肿瘤细胞、免疫细胞(M1/M2样TAM、NK细胞、CD4+/CD8+T细胞和Tregs)和内皮细胞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并开发了肿瘤组织灌注评估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的数学模型[119]. 该模型的设计考虑了TME中促血管生成分子(如ANG1、ANG2、PDGF-b、VEGF和CXCL12)的水平以及CD4+和CD8+T细胞的血管正常化作用[119]. 模型预测与临床前结果显示出良好的相关性,这需要在前瞻性临床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免疫治疗的疗效取决于肿瘤灌注,任何改善灌注的方法都可以同时增强免疫治疗。肿瘤中HEV的发病率也可能预测A+I联合治疗的效果[146]. HEV的形成已被证明可以提高ICB免疫治疗的效果[177]. 在乳腺癌模型中,HEV的形成是由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信号转导介导的。用激动性LT-βR抗体治疗可诱导HEV发展并增加CTL活化,进一步增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101].

此外,通过非侵入性测量,如动态对比增强(DCE)MRI,对血管变化进行功能测量[178]、动态光学乳腺成像(DOBI)[179]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180],可能有助于A+I联合治疗。这些功能测量可以提供TME状态的重要信息,并允许在治疗期间进行动态监测。表中总结了上述乳腺癌TME中的生物标记物和细胞1

表1

乳腺癌微环境中的生物标记物和细胞

TME元件功能
M1类TAM抑制血管生成(IL-12和TNF-α);诱导血管成熟
M2类TAM促进血管生成(VEGF-A、EGF和FGF);加强出口信贷的迁移和扩散;将M1-like极化为M2-like TAM
成熟树突状细胞抑制血管生成(IL-12和IL-18);抑制EC增殖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缺乏抑制血管生成的能力
CD8+CTL抑制血管生成(IFN-γ)
Th1细胞抑制血管生成(IFN-γ);提高周细胞覆盖率
Th2细胞促进血管生成(IL-4、IL-5和IL-13);招募M2类TAM
Th17细胞促进血管生成(IL-17);促进内皮细胞增殖
特雷格斯促进血管生成(VEGF);抑制Th1细胞活化;推广M2类TAM
MDSC公司促进血管生成(VEGF、FGF2、Bv8和MMP9);获取内皮细胞特性
CAF公司促进血管生成(VEGF、CXC12、SDF1和PDGF-c);增强VEGF表达(PDPN和LGALS1);释放ECM-结合的VEGF
基于血清的生物标记物功能
ANG2和VEGF-A血管生成的关键因素;预测长期缓解和生存率
组织生物标记物功能
混合动力汽车第三淋巴结构中的特殊血管单位;帮助未成熟T细胞分化为CTL;HEV的形成表明ICB免疫治疗效果的提高
TME模型研究肿瘤细胞、免疫细胞(M1/M2类TAM、NK细胞、CD4)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CD8(CD8)+T细胞和Tregs)和内皮细胞;评估组织灌注并预测免疫疗法的疗效
非侵入性措施(DCE-MRI、DOBI、SWE)测量血管变化并提供TME状态信息

ANG2型血管生成素2,CAF公司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TL公司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DCE公司动态对比度增强,DOBI公司动态光学乳房成像,欧盟委员会上皮细胞,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功能梯度函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混合动力汽车高内皮微静脉,国际竞争性招标免疫检查站封锁,MDSC公司髓源性抑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肽酶,SWE公司剪切波弹性成像,TAM公司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ME公司肿瘤微环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乳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前景

为了验证临床疗效,已经进行了几项使用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免疫治疗不同组合的临床试验(表2). 根据Clinicaltrials.gov注册,大多数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9/11)侧重于晚期乳腺癌患者,而2/11的试验侧重于新辅助期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使用。

表2

目前登记的乳腺癌抗血管生成免疫治疗组合临床研究(数据来源:clinicalTrials.gov,2020年10月)

标题状态条件干预措施位置
1描述拉丁美洲新诊断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抗癌治疗和临床结果的研究招聘乳腺癌药物:贝伐单抗,药物:曲妥珠单抗,药品:Ado-Trastuzumab emtansine,药物:佩图单抗,药:阿托利珠单抗、药物:卡培他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亚历山大·弗莱明学院等
2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的多组II期研究。尚未招募乳腺癌药物:吡咯替尼,药物:替莫唑胺注射液,药物:SHR-1316(PD-L1),药物:贝伐单抗,药物:顺铂/卡铂复旦大学上海肿瘤中心
乳腺癌术前免疫治疗联合策略招聘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药物:阿托利珠单抗,药物:西替尼,药物:伊帕塔塞提布,药物:贝伐单抗英国伦敦Barts Health NHS Trust
4托里普利马治疗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招聘转移性乳腺癌药物:长春瑞滨40 mg,生物:托里帕林240 mg(PD-1),生物:贝伐单抗15 mg/kg,药物:环磷酰胺50 mg,药物:卡培他滨500 mg口服片,药物:顺铂,辐射:低分割放疗中国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5SAFIR02_乳腺-基因组分析作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治疗决策工具的疗效活跃,不招募转移性乳腺癌药物:AZD2014,药物:AZ D4547,药物:A ZD5363,药物:B ZD8931,药物:MEDI4736,药物:蒽环类药物,药物:紫杉烷类药物,以及其他12种药物法国Angers Couldcérologie de l'Ouest研究所/Paul Papin等
6一项评估转移性或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多重免疫治疗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招聘三阴性乳腺癌药物:卡培他滨,药物:阿托利珠单抗,药物:伊帕塔塞提布,药物:SGN-LIV1A,药物:贝伐单抗,药品:化疗(吉西他滨+卡铂或埃里布林),药物:塞利鲁单抗,药:托西利珠单克隆抗体,药物:Nab-Paclitaxel,药物:Sacituzumab Govitecould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中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摩尔癌症中心等
7QUILT-3.067:NANT三阴性乳腺癌(TNBC)疫苗:在接受标准治疗或经过标准治疗的TNBC患者中进行分子信息综合免疫治疗。活跃,不招募三阴性乳腺癌药物:盐酸阿多柔比星,生物:N-803,生物:ETBX-011,生物:ETBX-051,生物:ET BX-061,生物学:GI-4000,生物:GI-6207,生物:G I-6301,生物:haNK用于输液,生物:阿维鲁单抗,还有8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El Segundo的Chan Soon Shiong医学研究所
8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的多种免疫治疗联合研究招聘乳腺肿瘤药物:阿替佐珠单抗,药物:贝伐单抗,药物:Entinostat,药物:埃克梅斯坦,药物:Fulvestrant,药物:Ipatasertib,药物:他莫昔芬,药物:阿倍马昔单抗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
9IPI-549联合一线治疗对Pts的评估。患有三阴性乳腺癌或肾细胞癌(MARIO-3)招聘乳腺癌、肾细胞癌药物:IPI-549,药物:阿托利珠单抗,药物:萘哌噻吨,药物:贝伐单抗美国亚利桑那州钱德勒市铁木癌症研究中心等
10I-SPY 2试验:治疗乳腺癌的新佐剂和个性化适应性新药物招聘乳腺肿瘤、乳腺癌、乳腺肿瘤、血管肉瘤药物:标准治疗,药物:AMG 386(含或不含曲妥珠单抗),药物:AM G 479(Ganitumab)加二甲双胍,药物:MK-2206(含/不含曲妥珠单抗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
11MEDI4736联合奥拉帕利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II期研究。活跃,不招募卵巢、乳腺、小细胞肺癌、胃癌药物:奥拉帕利,药物:MEDI4736,药物:贝伐单抗Research Site,美国乔治亚州纽南市等

由于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窗口较窄,晚期乳腺癌患者PD-L1阳性率较低,因此在早期乳腺癌中联合应用抗血管生成疗法和免疫疗法可能会产生更好的临床效益。在新辅助治疗中,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免疫治疗可能更有希望,但也应考虑抗血管生成疗法和手术的时机。此外,目前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主要集中于单克隆抗体(例如贝伐单抗)。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还需要研究多靶点TKIs联合免疫治疗的效果。

结论

抗血管生成治疗使肿瘤血管系统正常化,改善组织灌注,并促进TIIC在TME中的聚集。这种机制为抗血管生成治疗与免疫治疗相结合奠定了基础。随着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进展,有说服力的证据支持A+I联合治疗可以逆转免疫抑制性TME,并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整体预后。然而,A+I联合治疗具有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可能会增加出血、高血压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目前正在进行大量临床试验,以确定A+I联合治疗是否促进TME正常化并提高乳腺癌生存率,尤其是TNBC。鉴于A+I联合治疗的高成本和副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A+I组合治疗的相关生物标记物,尤其是基于血清的生物标记物和基于组织的无创性TME状态检测方法。

致谢

作者感谢王克博士、李超、孙珊珊、张志刚以及邱福明教授和黄健教授为他们的研究工作提供的有益建议和合作。

缩写

ALK公司激活素受体样激酶
ANG2型血管生成素2
ARB公司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BMSC公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CAF公司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CCL28型CC趋化因子配体28
CDK公司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
中央处理器综合阳性得分
CSF1型集落刺激因子1
CTL公司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XC12型CXC趋化因子12
CXCL8系列CXC趋化因子配体8
CXCL12系列CXC趋化因子配体12
直流树突状细胞
DCE公司动态对比度增强
DOBI公司动态光学乳腺成像
欧盟委员会上皮细胞
发动机控制模块细胞外基质
外部参照无事故生存
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
FasL公司Fas配体
功能梯度函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LT1(飞行高度层1)Fms相关受体酪氨酸激酶1
GPER公司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
混合动力汽车高内皮微静脉
HIF-1α低氧诱导因子-1α
人力资源危险比
ICAM1公司细胞间粘附分子-1
国际竞争性招标免疫检查站封锁
iDFS系统侵袭性无病生存
伊利诺伊州白细胞介素
LGALS1公司半乳糖凝集素-1
LT-βR淋巴毒素β受体
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
MDSC公司髓源性抑制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肽酶
MVD公司微血管密度
NK公司自然杀手
操作系统总体生存率
聚合酶链式反应病理完全反应
PDGF公司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PN(PDPN)平足蛋白
个人理财服务无进展生存
PLGF公司胎盘生长因子
ROS公司活性氧物种
SDF1(SDF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刺痛干扰素基因刺激物
SWE公司剪切波弹性成像
TAM公司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透射电镜TIE2-表达巨噬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转化生长因子-β
泰铢1血小板反应蛋白-1
TIIC公司肿瘤过滤免疫细胞
TKI公司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MB公司肿瘤突变负荷
TME公司肿瘤微环境
TNBC公司三阴性乳腺癌
TOX(有毒物质)胸腺细胞选择相关HMG-box
特雷格斯T调节细胞
VCAM1公司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作者的贡献

陈乌镇和陈志刚设计了这篇评论的思想流。沈乐生和蒋景鑫协调数据采集,制作插图,并撰写手稿初稿。张乐毅、张志刚和潘俊华参与了对手稿的批判性修订。赵妮和陈志刚帮助设计了这项研究,并起草和修改了手稿。所有作者阅读并批准了最终手稿。

基金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972598,CZG)、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No:2019RC040,CWZ)、浙江自然科学基金(No:LQ20H160064,CWZ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2021FZ203-02-08,CWZ)。

数据和材料的可用性

不适用。

声明

道德批准和参与同意

不适用。

出版同意书

不适用。

竞争性利益

作者宣布没有任何竞争性利益。

脚注

出版商笔记

Springer Nature在公布的地图和机构关联中的管辖权主张方面保持中立。

参与者信息

赵妮,nc.ude.ujz@824ohacin公司

陈志刚,nc.ude.ujz@gnagihznehc公司

工具书类

1Jain RK。规范肿瘤微环境以治疗癌症:生物标记物床边工作台。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31:2205–2218. doi:10.1200/JCO.2012.46.365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Jain RK。抗血管生成策略回顾:从饥饿肿瘤到缓解缺氧。癌细胞。2014;26:605–622. doi:10.1016/j.cell.2014.10.00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三。Schmid P、Adams S、Rugo HS、Schneeweiss A、Barrios CH、Iwata H等。Atezolizumab和nab紫杉醇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N英格兰医学杂志。2018;379:2108–2121. doi:10.1056/NEJMoa180961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Carmeliet P,Jain RK。癌症和其他疾病中的血管生成。自然。2000;407:249–257. doi:10.1038/3502522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Jayson GC,Kerbel R,Ellis LM,Harris AL。肿瘤学中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现状和未来方向。柳叶刀。2016;388:518–529. doi:10.1016/S0140-6736(15)01088-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郑X,方Z,刘X,邓S,周P,王X,等。血管灌注增加预测免疫检查点阻断的疗效。临床投资杂志。2018;128:2104–2115. doi:10.1172/JCI9658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Fukumura D、Kloeper J、Amoozgar Z、Duda DG、Jain RK。利用抗血管生成药加强癌症免疫治疗:机遇与挑战。Nat Rev临床肿瘤学。2018;15:325–340. doi:10.1038/nrclinonc.2018.2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Motz GT,Coukos G.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的平行生命:癌症和其他故事。Nat Rev免疫学。2011;11:702–711. doi:10.1038/nri306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Schmittnaegel M、Rigamonti N、Kadioglu E、Cassara A、Wyser Rmili C、Kiialainen A等。双重血管生成素-2和VEGFA抑制可诱导抗肿瘤免疫,PD-1检查点阻断可增强抗肿瘤免疫。2017年《科学与运输医学》;9:eaak9670。10.1126/scitranslmed.aak9670。[公共医学]
10Motz GT、Santoro SP、Wang LP、Garrabrant T、Lastra RR、Hagemann IS等。肿瘤内皮细胞FasL建立选择性免疫屏障,促进肿瘤耐受。自然医学。2014;20:607–615. doi:10.1038/nm.354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Huang Y,Goel S,Duda DG,Fukumura D,Jain RK。血管正常化是增强癌症免疫治疗的新兴策略。癌症研究。2013;73:2943–2948. doi:10.1158/0008-5472.CAN-12-435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2Dikov MM、Ohm JE、Ray N、Tchekneva EE、Burlison J、Moghanaki D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和2在树突状细胞分化中的差异作用。免疫学杂志。2005年;174:215–222. doi:10.4049/jimmunol.174.1.21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3Gabrilovich D、Ishida T、Oyama T、Ran S、Kravtsov V、Nadaf S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树突状细胞的发育,并显著影响体内多种造血谱系的分化。鲜血。1998;92:4150–4166. doi:10.1182/血液。V92.11.415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4Lee WS,Yang H,Chon HJ,Kim C.抗血管生成治疗与免疫检查点阻断相结合可使血管免疫串扰正常化,从而增强癌症免疫。实验分子医学。2020;52:1475–1485. doi:10.1038/s12276-020-00500-y。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5Voron T、Colussi O、Marcheteau E、Pernot S、Nizard M、Pointet AL等。VEGF-A调节肿瘤中CD8+T细胞抑制检查点的表达。《实验医学杂志》。2015;212:139–148. doi:10.1084/jem.2014055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6Terme M、Pernot S、Marcheteau E、Sandoval F、Benhamouda N、Colussi O等。VEGFA-VEGFR途径阻断抑制结直肠癌中肿瘤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增殖。癌症研究。2013;73:539–549. doi:10.1158/0008-5472.CAN-12-232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7Vetsika EK,Koukos A,Kotsakis A.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塑造癌症免疫抑制和血管生成网络的主要人物。细胞。2019;8:1647.10.3390/单元812164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18Palazon A、Tyrakis PA、Macias D、Velica P、Rundqvist H、Fitzpatrick S等。细胞毒性T细胞中的HIF-1α/VEGF-A轴调节肿瘤进展。癌细胞。2017;32:669–683. doi:10.1016/j.cell.2017.10.00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9Kim CG、Jang M、Kim Y、Leem G、Kim KH、Lee H等。VEGF-A在抗PD-1耐药微卫星稳定结直肠癌中驱动TOX依赖性T细胞衰竭。科学免疫学。2019;4:eaay0555。10.1126/sciimmunol.aay0555。[公共医学]
20Khan O、Giles JR、McDonald S、Manne S、Ngiow SF、Patel KP等。TOX转录和表观遗传学程序CD8(+)T细胞衰竭。自然。2019;571:211–218. doi:10.1038/s41586-019-1325-x。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1Coffelt SB、Chen YY、Muthana M、Welford AF、Tal AO、Scholz A等。血管生成素2刺激表达TIE2的单核细胞抑制T细胞活化并促进调节性T细胞扩张。免疫学杂志。2011;186:4183–4190. doi:10.4049/jimmunol.100280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2默多克·C、塔兹曼·S、韦伯斯特·S、刘易斯·CE。人类单核细胞tie-2的表达及其对血管生成素-2的反应。免疫学杂志。2007;178:7405–7411. doi:10.4049/jimmunol.178.11.740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3Khan KA,Kerbel RS。用抗血管生成治疗改善免疫治疗结果,反之亦然。Nat Rev临床肿瘤学。2018;15:310–324. doi:10.1038/nrclinonc.2018.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4De Falco S.胎盘生长因子的发现及其生物活性。实验分子医学。2012;44:1-9.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3858/emm.2012.44.1.02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5Odorisio T、Schietroma C、Zaccaria ML、Cianfarani F、Tiveron C、Tatangelo L等。过度表达胎盘生长因子的小鼠表现出血管化和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科学杂志。2002;115:2559–2567. doi:10.1242/jcs.115.12.255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6Goumans MJ,Liu Z,ten Dijke P.TGF-β信号在血管生物学和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细胞研究。2009;19:116–127. doi:10.1038/cr.2008.32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7Tian M、Neil JR、Schiemann WP。转化生长因子-β与癌症的特征。细胞信号。2011;23:951–962. doi:10.1016/j.cellsig.2010.10.01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8Rivera LB、Meyronet D、Hervieu V、Frederick MJ、Bergsland E、Bergers G。肿瘤内骨髓细胞调节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反应性和耐药性。单元格代表。2015;11:577–591. doi:10.1016/j.celrep.2015.03.05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9Shojaei F,Wu X,Malik AK,Zhong C,Baldwin ME,Schanz S,等。抗VEGF治疗的肿瘤难治性由CD11b+Gr1+髓样细胞介导。国家生物技术。2007;25:911–920. doi:10.1038/nbt123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0Huang Y,Kim BYS,Chan CK,Hahn SM,Weissman IL,Jiang W.改善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免疫-血管串扰。Nat Rev免疫学。2018;18:195–203. doi:10.1038/nri.2017.14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1Rahma OE,Hodi FS公司。肿瘤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之间的交叉点。临床癌症研究。2019;25:5449–5457. doi:10.1158/1078-0432.CCR-18-154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2Bruno A、Pagani A、Pulze L、Albini A、Dallaglio K、Noonan DM等。免疫细胞对血管生成的协调。前肿瘤。2014;4:131.网址:10.3389/fonc.2014.0013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3Stockmann C、Schadendorf D、Klose R、Helfrich I。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影响:血管生成和血管重塑。前肿瘤。2014;4:69.doi:10.3389/fonc.2014.0006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4Ahmed FS、Gaule P、McGuire J、Patel K、Blenman K、Pusztai L等。肿瘤细胞和巨噬细胞上PD-L1蛋白的表达与新佐剂Durvalumab对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的反应相关。临床癌症研究。2020;26:5456–5461. doi:10.1158/1078-0432.CCR-20-130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5Biswas SK,Mantovani A.巨噬细胞可塑性和与淋巴细胞亚群的相互作用:癌症作为一种范式。国家免疫组织。2010;11:889–896. doi:10.1038/ni.193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6Albini A、Bruno A、Noonan DM、Mortara L。肿瘤微环境中固有免疫细胞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贡献:免疫治疗的意义。前免疫。2018;9:527.网址:10.3389/fimmu.2018.0052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7Rivera LB,Bergers G.骨髓细胞对血管生成和免疫的相互调节。趋势免疫。2015;36:240–249. doi:10.1016/j.it.2015.02.00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8Qian BZ,Pollard JW。巨噬细胞多样性促进肿瘤进展和转移。单元格。2010;141:39–51. doi:10.1016/j.cell.2010.03.01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9Chen P,Bonaldo P。巨噬细胞极化在肿瘤血管生成和血管正常化中的作用:对新的抗癌治疗的启示。Int-Rev细胞分子生物学。2013;301:1–35.doi:10.1016/B978-0-12-407704-1.0001-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0Watkins SK、Egilmez NK、Suttles J、Stout RD.IL-12在体内外快速改变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肿瘤浸润巨噬细胞的功能。免疫学杂志。2007;178:1357–1362. doi:10.4049/jimmunol.178.3.135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1Mantovani A、Biswas SK、Galdiero MR、Sica A、Locati M.组织修复和重塑中的巨噬细胞可塑性和极化。病理学杂志。2013;229:176–185。doi:10.1002/path.413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2Kloepper J、Riedemann L、Amoozgar Z、Seano G、Susek K、Yu V等。Ang-2/VEGF双特异性抗体对巨噬细胞和常驻小胶质细胞进行抗肿瘤表型重组,延长胶质母细胞瘤生存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16;113:4476–4481. doi:10.1073/pnas.152536011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3Peterson TE、Kirkpatrick ND、Huang Y、Farrar CT、Marijt KA、Kloepper J等。Ang-2和VEGF受体的双重抑制通过改变巨噬细胞使肿瘤血管系统正常化并延长胶质母细胞瘤的生存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16;113:4470–4475。doi:10.1073/pnas.152534911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4Reusser NM、Dalton HJ、Pradeep S、Gonzalez-Villasana V、Jennings NB、Vasquez HG等。氯膦酸盐抑制卵巢癌小鼠模型中的肿瘤血管生成。癌症生物治疗。2014;15:1061–1067. doi:10.4161/cbt.2918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5Zeisberger SM、Odermatt B、Marty C、Zehnder-Fjallman AH、Ballmer-Hofer K、Schwendener RA。氯膦酸-脂质体介导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耗竭:一种新的高效抗血管生成治疗方法。英国癌症杂志。2006;95:272–281。doi:10.1038/sj.bjc.660324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6Mazzieri R、Pucci F、Moi D、Zonari E、Ranhetti A、Berti A等。靶向ANG2/TIE2轴通过破坏血管生成和抑制促血管生成髓样细胞的反弹来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癌细胞。2011;19:512–526. doi:10.1016/j.ccr.2011.02.00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7De Palma M、Murdoch C、Venneri MA、Naldini L、Lewis CE。表达Tie2的单核细胞:肿瘤血管生成的调节和治疗意义。趋势免疫。2007;28:519–524. doi:10.1016/j.it.2007.09.00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8Piqueras B、Connolly J、Freitas H、Palucka AK、Banchereau J。病毒暴露后,髓样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产生3波不同的趋化因子来招募免疫效应器。鲜血。2006;107:2613–2618. doi:10.1182/bloud-2005-07-296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9Trinchieri G.白细胞介素-12与先天抵抗和适应性免疫的调节。Nat Rev免疫学。2003;:133–146. doi:10.1038/nri100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0Asselin-模式C,Trinchieri G.I型干扰素的生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及其以外。《实验医学杂志》。2005年;202:461–465. doi:10.1084/jem.2005139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1Kammertoens T、Friese C、Arina A、Idel C、Briesemeister D、Rothe M等。干扰素-γ引起的肿瘤缺血类似于生理性血管退化。自然。2017;545:98–102. doi:10.1038/nature2231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2Yang H,Lee WS,Kong SJ,Kim CG,Kim JH,Chang SK等。STING激活对肿瘤血管进行重新编程,并与VEGFR2阻断剂协同作用。临床投资杂志。2019;129:4350–4364. doi:10.1172/JCI12541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3Fathallah-Shaykh HM、Zhao LJ、Kafrouni AI、Smith GM、Forman J.将干扰素-γ基因转移到已建立的脑肿瘤中通过抗血管生成抑制生长。免疫学杂志。2000;164:217–222。doi:10.4049/jimmunol.1641.21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4Baer C、Squadrito ML、Laoui D、Thompson D、Hansen SK、Kiialainen A等。抑制微RNA活性可增强IFN-γ诱导的巨噬细胞活化并促进抗肿瘤免疫。自然细胞生物学。2016;18:790–802. doi:10.1038/ncb337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5Bromley SK、Mempel TR、Luster AD。协调协调器:控制T细胞流量的趋化因子。国家免疫组织。2008;9:970–980。doi:10.1038/ni.f.21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6Freedman RS、Kudelka AP、Kavanagh JJ、Verschraegen C、Edwards CL、Nash M等。卵巢癌或腹膜癌患者腹腔注射重组干扰素-γ和重组白细胞介素2(有或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临床和生物效应。临床癌症研究。2000;6:2268–227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7田磊,戈德斯坦A,王浩,程洛H,孙金一,韦尔特T,等。肿瘤血管正常化和免疫刺激重编程的相互调节。自然。2017;544:250–254. doi:10.1038/nature2172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8Balkwill FR,Capasso M,Hagemann T.肿瘤微环境一览。细胞科学杂志。2012;125:5591–5596. doi:10.1242/jcs.11639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9Heusinkveld M、de Vos van Steenwijk PJ、Goedemans R、Ramwadhdoebe TH、Gorter A、Welters MJ等。宫颈癌前列腺素E2和IL-6诱导的M2巨噬细胞被CD4+Th1细胞转换为活化的M1巨噬细胞。免疫学杂志。2011;187:1157–1165. doi:10.4049/jimmunol.110088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0DeNardo DG、Barreto JB、Andreu P、Vasquez L、Tawfik D、Kolhatkar N等。CD4(+)T细胞通过增强巨噬细胞的原癌特性调节乳腺癌的肺转移。癌细胞。2009;16:91–102. doi:10.1016/j.ccr.2009.06.01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1刘杰,段毅,程旭,陈旭,谢伟,龙浩,等。IL-17与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相关,并通过刺激结直肠癌细胞VEGF的生成促进血管生成。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研究公社。2011;407:348–354. doi:10.1016/j.bbrc.2011.03.02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2Iida T、Iwahashi M、Katsuda M、Ishida K、Nakamori M、Nakamura M等。肿瘤滤过性CD4+Th17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产生IL-17,并促进人类胃癌的肿瘤进展。Oncol代表。2011;25:1271–1277. doi:10.3892/或2011.120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3Ren L,Yu Y,Wang L,Zhu Z,Lu R,Yao Z。低氧诱导的CCL28促进肝癌中调节性T细胞的募集和肿瘤生长。Oncotarget公司。2016;7:75763–75773. doi:10.18632/noctarget.1240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4Yang J,Yan J,Liu B.以VEGF/VEGFR为靶点调节抗肿瘤免疫。前免疫。2018;9:978.doi:10.3389/fimmu.2018.0097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5Facciabene A、Motz GT、Coukos G.T调节细胞:肿瘤免疫逃逸和血管生成的关键参与者。癌症研究。2012;72:2162–2171。doi:10.1158/0008-5472.CAN-11-368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6Facciabene A、Peng X、Hagemann IS、Balint K、Barchetti A、Wang LP等。肿瘤缺氧通过CCL28和T(reg)细胞促进耐受性和血管生成。自然。2011;475:226–230. doi:10.1038/nature016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7Bruno A、Mortara L、Baci D、Noonan DM、Albini A。髓系衍生抑制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的相互作用和促血管生成活性: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前免疫。2019;10:771.doi:10.3389/fimmu.2019.0077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8Kumar V、Patel S、Tcyganov E、Gabrilovich DI。肿瘤微环境中髓源性抑制细胞的性质。趋势免疫。2016;37:208–220. doi:10.1016/j.it-2016.01.00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9Yang L、DeBusk LM、Fukuda K、Fingleton B、Green-Jarvis B、Shyr Y等。骨髓免疫抑制因子gr+CD11b+细胞在肿瘤宿主中的扩增直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癌细胞。2004;6:409–421. doi:10.1016/j.ccr.2004.08.03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0Kujawski M、Kortylewski M、Lee H、Herrmann A、Kay H、Yu H。Stat3介导小鼠骨髓细胞依赖性肿瘤血管生成。临床投资杂志。2008;118:3367–3377. doi:10.1172/JCI3521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1Murdoch C、Muthana M、Coffelt SB、Lewis CE。髓系细胞在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Nat Rev癌症。2008;8:618–631. doi:10.1038/nrc244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2Fleming V,Hu X,Weber R,Nagibin V,Groth C,Altevogt P等。靶向髓源性抑制细胞绕过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前免疫。2018;9:398.doi:10.3389/fimmu.2018.0039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3Guedez L、Jensen-Taubman S、Bourboulia D、Kwityn CJ、Wei B、Caterina J等。TIMP-2以肿瘤相关骨髓抑制细胞为靶点,对肿瘤免疫功能障碍和血管生成产生影响。免疫学杂志。2012;35:502–512. doi:10.1097/CJI.0b013e3182619c8e。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4Karakhanova S、Link J、Heinrich M、Shevchenko I、Yang Y、Hassenpflug M等。胰腺癌中髓系白细胞和可溶性介质的特征:髓系衍生抑制细胞的重要性。肿瘤免疫学。2015;4:e998519.doi:10.1080/2162402X.2014.99851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5Jayaraman P、Parikh F、Lopez-Rivera E、Hailemichael Y、Clark A、Ma G等。肿瘤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释放控制功能性髓源性抑制细胞的诱导。免疫学杂志。2012;188:5365–5376. doi:10.4049/jimmunol.110355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6Horikawa N、Abiko K、Matsumura N、Hamanishi J、Baba T、Yamaguchi K等。卵巢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通过髓源性抑制细胞的积聚抑制肿瘤免疫。临床癌症研究。2017;23:587–599. doi:10.1158/1078-0432.CCR-16-038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7Ferrara N.髓样细胞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的依赖性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当前操作血液。2010;17:219–224. doi:10.1097/MOH.0b013e328338666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8Madar S、Goldstein I、Rotter V。“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不只出现在眼前。分子医学趋势。2013;19:447–453. doi:10.1016/j.molmed.2013.05.00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9Gonda TA,Varro A,Wang TC,Tycko B。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分子生物学:这些细胞可以作为抗癌治疗的靶点吗?精液细胞开发生物学。2010;21:2-10.doi:10.1016/j.semcdb2009.10.00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0王FT、孙伟、张继通、范玉珍。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调控是癌症的治疗靶点。Oncol Lett公司。2019;17:3055–3065. doi:10.3892/ol.2019.997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1Orimo A、Gupta PB、Sgroi DC、Arenzana Seisdedos F、Delaunay T、Naeem R等。侵袭性人类乳腺癌中存在的基质成纤维细胞通过增加SDF-1/CXCL12分泌促进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单元格。2005年;121:335–348. doi:10.1016/j.cell.2005.02.03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2Fukumura D、Xavier R、Sugiura T、Chen Y、Park EC、Lu N等。基质细胞中VEGF启动子活性的肿瘤诱导。单元格。1998;94:715–725. doi:10.1016/s0092-8674(00)81731-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3Schoppmann SF、Jesch B、Riegler MF、Maroske F、Schwameis K、Jomrich G等。表达Podoplain的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与食管腺癌的不良预后相关。临床实验转移。2013;30:441–446. doi:10.1007/s10585-012-9549-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4Pula B、Jethon A、Piotrowska A、Gomulkiewicz A、Owczarek T、Calik J等。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Podoplanin表达预测浸润性导管乳腺癌预后不良。组织病理学。2011;59:1249–1260. doi:10.1111/j.1365-2559.2011.04060.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5Pula B、Wojnar A、Witkiewicz W、Dziegiel P、Podhorska-Okolow M.Podoplanin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与浸润性导管乳腺癌癌细胞中VEGF-C的表达相关。新血浆。2013;60:516–524. doi:10.4149/neo2013_06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6唐D,袁Z,薛X,卢Z,张Y,王华,等。胰星状细胞Galectin-1的高表达在胰腺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和维持中起着作用。国际癌症杂志。2012;130:2337–2348. doi:10.1002/ijc.2629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7Wu MH,Hong TM,Cheng HW,Pan SH,Liang YR,Hong HC,等。半乳糖凝集素-1介导的肿瘤侵袭和转移,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重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摩尔癌症研究。2009;7:311–318. doi:10.1158/1541-7786.MCR-08-029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8Thijssen VL、Postel R、Brandwijk RJ、Dings RP、Nesmelova I、Satijn S等。半乳糖凝集素-1对肿瘤血管生成至关重要,是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靶点。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6;103:15975–15980. doi:10.1073/pnas.060388310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9Tang D,Gao J,Wang S,Ye N,Chong Y,Huang Y,等。癌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galectin-1的表达促进胃癌血管生成。肿瘤生物学。2016;37:1889–1899. doi:10.1007/s13277-015-3942-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0任杰,郭浩,吴浩,田T,董德,张勇,等。CAF中的GPER以CTGF依赖的方式调节低氧驱动的乳腺癌侵袭。Oncol代表。2015;33:1929–1937. doi:10.3892/或.2015.377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1De Francesco EM、Lapano R、Santolla MF、Marsico S、Caruso A、Maggiolini M.HIF-1alpha/GPER信号转导乳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缺氧诱导的VEGF表达乳腺癌研究。2013;15:R64.doi:10.1186/bcr345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2Lederle W、Hartenstein B、Meides A、Kunzelmann H、Werb Z、Angel P等。MMP13作为基质介质在控制皮肤癌持续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致癌。2010;31:1175–1184. doi:10.1093/carcin/bgp24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3Crawford Y,Kasman I,Yu L,Zhong C,Wu X,Modrusan Z等。PDGF-C介导与抗VEGF治疗难治性肿瘤相关的成纤维细胞的血管生成和致瘤特性。癌细胞。2009;15:21–34. doi:10.1016/j.ccr.2008.12.00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4Tong RT、Boucher Y、Kozin SV、Winkler F、Hicklin DJ、Jain RK。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阻断实现血管正常化可诱导血管系统的压力梯度,并提高药物在肿瘤中的渗透性。癌症研究。2004;64:3731–3736. doi:10.1158/0008-5472.CAN-04-007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5Huang Y,Yuan J,Righi E,Kamoun WS,Ancukiewicz M,Nezivar J,等。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血管正常化剂量对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进行重新编程,并加强免疫治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12;109:17561–17566。doi:10.1073/pnas.121539710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6Shrimali RK、Yu Z、Theoret MR、Chinnasamy D、Restifo NP、Rosenberg SA。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以增加淋巴细胞对肿瘤的浸润,提高癌症过继免疫治疗的效果。癌症研究。2010;70:6171–6180. doi:10.1158/0008-5472.CAN-10-015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7Shigeta K、Matsui A、Kikuchi H、Klein S、Mamessier E、Chen IX等。Regorafenib联合PD1阻断剂通过诱导CXCL10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增加CD8 T细胞浸润。免疫疗法癌症杂志。2020;8:e001435。10.1136/jitc-2020-00143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98Castro BA、Flanigan P、Jahangiri A、Hoffman D、Chen W、Kuang R等。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下调: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机制。致癌物。2017;36:3749–3759. doi:10.1038/onc.2017.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9周旭,侯伟,高磊,水磊,易C,朱华。肾细胞癌抗血管生成治疗与免疫检查点阻断的协同作用:从理论背景到临床现实。前肿瘤。2020;10:1321.doi:10.3389/fonc.2020.0132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0Hendry SA、Farnsworth RH、Solomon B、Achen MG、Stacker SA、Fox SB。肿瘤血管在宿主免疫反应中的作用:针对肿瘤微环境的治疗策略的意义。前免疫。2016;7:621.网址:10.3389/fimmu.2016.0062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1Allen E、Jabouille A、Rivera LB、Lodewijckx I、Missiaen R、Steri V等。联合抗血管生成和抗PD-L1治疗通过HEV形成刺激肿瘤免疫。2017年《科学与运输医学》;9:eaak9679。10.1126/scitranslmed.aak9679。[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102Farnsworth RH、Karnezis T、Shayan R、Matsumoto M、Nowell CJ、Achen MG等。骨形态发生蛋白-4在淋巴结血管重塑和原发性肿瘤生长中的作用。癌症研究。2011;71:6547–6557. doi:10.1158/0008-5472.CAN-11-020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3钱CN,Berghuis B,Tsarfaty G,Bruch M,Kort EJ,Ditlev J,et al.准备“土壤”:原发肿瘤在转移癌细胞到来之前诱导前哨淋巴结中的血管重组。癌症研究。2006;66:10365–10376. doi:10.1158/0008-5472.CAN-06-297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4Carrier V、Colisson R、Jiguet-Jiglaire C、Bellard E、Bouche G、Al Saati T等。癌细胞调节肿瘤引流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募集和白细胞-内皮素相互作用。癌症研究。2005年;65:11639–11648。doi:10.1158/0008-5472.CAN-05-119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5Rahbari NN、Kedrin D、Incio J、Liu H、Ho WW、Nia HT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诱导ECM重塑和机械屏障。科学与运输医学。2016;8:360ra135.doi:10.1126/scitranslmed.aaf521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6Chen Y,Ramjiawan RR,Reiberger T,Ng MR,Hato T,Huang Y,等。肿瘤微环境中CXCR4的抑制促进索拉非尼治疗小鼠肝癌中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的免疫治疗。肝病学。2015;61:1591–1602. doi:10.1002/hep.2766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7Griveau A、Seano G、Shelton SJ、Kupp R、Jahangiri A、Obernier K等。神经胶质信号和Wnt7信号调节胶质瘤血管相互作用和肿瘤微环境。癌细胞。2018;33:874–889. doi:10.1016/j.cell.2018.03.02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8Conley SJ、Gheordunescu E、Kakarala P、Newman B、Korkaya H、Heath AN等。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产生肿瘤缺氧增加乳腺癌干细胞。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12;109:2784–2789. doi:10.1073/pnas.101886610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9杨MH,吴美忠,邱SH,陈PM,常SY,刘CJ,等。HIF-1α对TWIST的直接调节促进转移。自然细胞生物学。2008;10:295–305。doi:10.1038/ncb169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0Tolaney SM、Boucher Y、Duda DG、Martin JD、Seano G、Ancukiewicz M等。血管密度和正常化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贝伐单抗和化疗反应中的作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15;112:14325–14330. doi:10.1073/pnas.151880811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1Hegde PS、Jubb AM、Chen D、Li NF、Meng YG、Bernaards C等。评价贝伐单抗的四项III期试验中循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预测影响。临床癌症研究。2013;19:929–937. doi:10.1158/1078-0432.CCR-12-253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2Winkler F、Kozin SV、Tong RT、Chae SS、Booth MF、Garkavtsev I等。VEGFR2阻断血管正常化的动力学控制脑肿瘤对辐射的反应:氧合、血管生成素-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癌细胞。2004;6:553–563. doi:10.1016/j.ccr.2004.10.01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3Batchelor TT、Duda DG、di Tomaso E、Ancukiewicz M、Plotkin SR、Gerstner E等。塞德拉尼(一种口服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的二期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28:2817–2823. doi:10.1200/JCO.2009.26.398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4Wu X、Giobie-Hurder A、Liao X、Connelly C、Connolly EM、Li J等。血管生成素-2作为免疫检查点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和靶点。癌症免疫研究。2017;5:17–28. doi:10.1158/2326-6066.CIR-16-020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5Chae SS、Kamoun WS、Farrar CT、Kirkpatrick ND、Niemeyer E、de Graaf AM等。血管生成素-2干扰抗VEGFR2诱导的胶质瘤小鼠血管正常化和生存益处。临床癌症研究。2010;16:3618–3627. doi:10.1158/1078-0432.CCR-09-307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6Kienast Y、Klein C、Scheuer W、Raemsch R、Lorenzon E、Bernicke D等。Ang-2-VEGF-A CrossMab是一种新型双特异性人IgG1抗体,可同时阻断VEGF-A和Ang-2的功能,具有强大的抗肿瘤、抗血管生成和抗转移功效。临床癌症研究。2013;19:6730–6740. doi:10.1158/1078-0432.CCR-13-008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7Wu FT,Man S,Xu P,Chow A,Paez-Ribes M,Lee CR,等。联合靶向血管生成素-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途径在早期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肾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疗效。癌症研究。2016;76:6988–7000。doi:10.1158/0008-5472.CAN-16-088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8Bendell JC、Sauri T、Gracian AC、Alvarez R、Lopez-Lopez C、Garcia-Alfonso P等。McCAVE试验:Vanucizumab+mFOLFOX-6与Bevacizumab+mFOLFOX-6在先前未经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比较肿瘤学家。2020;25:e451–e4e9。doi:10.1634/theoncolist.2019-029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9Mpekris F、Voutouri C、Baish JW、Duda DG、Munn LL、Stylianopoulos T等。结合微环境标准化策略改进癌症免疫治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20;117:3728–3737。doi:10.1073/pnas.191976411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20Sitkovsky MV,Kjaergaard J,Lukashev D,Ohta A.低氧-腺苷能免疫抑制:T调节细胞和癌组织缺氧对肿瘤的保护。临床癌症研究。2008;14:5947–5952. doi:10.1158/1078-0432.CCR-08-022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21Curiel TJ、Coukos G、Zou L、Alvarez X、Cheng P、Mottram P等。卵巢癌中调节性T细胞的特异性募集促进免疫特权并预测生存率降低。自然医学。2004;10:942–949. doi:10.1038/nm109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22Carretro R、Sektioglu IM、Garbi N、Salgado OC、Beckhove P、Hammerling GJ。嗜酸性粒细胞通过使肿瘤血管正常化和增强CD8(+)T细胞的浸润来协调癌症排斥反应。国家免疫组织。2015;16:609–617. doi:10.1038/ni.315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23De Palma M,Jain RK。CD4(+)T细胞活化和血管正常化: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免疫。2017;46:773–775. doi:10.1016/j.immuni.2017.04.01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24Garrido F、Ruiz-Cabello F、Cabrera T、Perez-Villar JJ、Lopez-Botet M、Duggan-Keen M等。人类肿瘤中HLA I类表型改变的免疫监测意义。今日免疫学。1997;18:89–95. doi:10.1016/s0167-5699(96)10075-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25Maricola FM、Jaffee EM、Hicklin DJ、Ferrone S.人类实体瘤从T细胞识别中逃逸:分子机制和功能意义。高级免疫学。2000;74:181–273. doi:10.1016/s0065-2776(08)60911-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26Garrido F,Algarra I.MHC抗原和肿瘤逃避免疫监视。高级癌症研究。2001年;83:117–158. doi:10.1016/s0065-230x(01)83005-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27Seliger B、Cabrera T、Garrido F、Ferrone S.HLA I类抗原异常和恶性细胞的免疫逃逸。塞明癌症生物学。2002;12:3–13.doi:10.1006/scbi.2001.040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28Garrido F、Aptsiauri N、Doorduijn EM、Garcia Lora AM、van Hall T。癌症患者迫切需要恢复MHC I类,以进行有效的免疫治疗。Curr Opin免疫学。2016;39:44–51. doi:10.1016/j.coi.2015.12.00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29del Campo AB、Kyte JA、Carretero J、Zinchencko S、Mendez R、Gonzalez-Aseguinolaza G等。转移性黑色素瘤过程中β2-微球蛋白丢失的癌细胞免疫逃逸。国际癌症杂志。2014;134:102–113。doi:10.1002/ijc.2833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30Carretro R、Romero JM、Ruiz-Cabello F、Maleno I、Rodriguez F、Camacho FM等。免疫治疗后转移性黑色素瘤病变进展和消退中HLA I类表达的分析。免疫遗传学。2008;60:439–447. doi:10.1007/s00251-008-0303-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31Dhatchinamoorthy K,Colbert JD,Rock KL。通过MHC I类抗原呈递的丧失进行癌症免疫逃避。前免疫。2021;12:636568.doi:10.3389/fimmu.2021.63656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32Goodman AM、Castro A、Pyke RM、Okamura R、Kato S、Riviere P等。MHC-I基因型和肿瘤突变负荷预测免疫治疗的反应。基因组医学。2020;12:45.网址:10.1186/s13073-020-00743-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33Wallin JJ、Bendell JC、Funke R、Sznol M、Korski K、Jones S等。阿托利珠单抗联合贝伐单抗增强转移性肾细胞癌中抗原特异性T细胞迁移。国家公社。2016;7:12624.doi:10.1038/ncomms1262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34Bujor IS、Cioca A、Ceausu RA、Veaceslav F、Nica C、Cimpean AM等。乳腺癌分子亚型中血管增殖的评估。在体内。2018;32:79–83。doi:10.21873/invivo.1120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35Nalwoga H、Arnes JB、Stefansson IM、Wabinga H、Foulkes WD、Akslen LA。基底样乳腺癌血管增殖增加。乳腺癌研究治疗。2011;130:1063–1071. doi:10.1007/s10549-011-1740-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36Kruger K、Stefansson IM、Collett K、Arnes JB、Aas T、Akslen LA。内皮巢蛋白和Ki-67共同表达的微血管增殖与乳腺癌的基底样表型和侵袭性特征相关。乳房。2013;22:282–288. doi:10.1016/j.breast.2012.07.00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37Sikov WM、Berry DA、Perou CM、Singh B、Cirrincione CT、Tolaney SM等。在新佐剂每周一次紫杉醇中添加卡铂和/或贝伐单抗,然后再添加剂量密集的阿霉素和环磷酰胺,对II至III期三阴性乳腺癌病理完全缓解率的影响:CALGB 40603(联盟)临床肿瘤学杂志。2015;33:13–21. doi:10.1200/JCO.2014.57.057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38Kim HR、Jung KH、Im SA、Im YH、Kang SY、Park KH等。贝伐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卡铂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多中心II期试验(KCSG BR-0905)安·昂科尔。2013;24:1485–1490. doi:10.1093/annonc/mds65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39Gerber B、Loibl S、Eidtmann H、Rezai M、Fasching PA、Tesch H等。678例三阴性原发性乳腺癌的新辅助贝伐单抗和蒽环类抗生素化疗;geparquinto研究结果(GBG 44)安·昂科尔。2013;24:2978–2984. doi:10.1093/annonc/mdt36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40Thomssen C、Pierga JY、Pritchard KI、Biganzoli L、Cortes-Funes H、Petrakova K等。含贝伐单抗一线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对ATHENA研究中585名患者的分析。肿瘤学。2012;82:218–227. doi:10.1159/00033689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41Robert NJ、Dieras V、Glassy J、Brufsky AM、Bondarenko I、Lipatov ON等。RIBBON-1:使用或不使用贝伐单抗进行化疗的第三阶段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用于一线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局部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29:1252–1260. doi:10.1200/JCO.2010.28.098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42Hamilton E、Kimmick G、Hopkins J、Marcom PK、Rocha G、Welch R等。一线三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Nab-吡唑醇/贝伐单抗/卡铂化疗。临床乳腺癌。2013;13:416–420. doi:10.1016/j.clbc.2013.08.00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43Brufsky A、Valero V、Tiangco B、Dakhil S、Brize A、Rugo HS等。含贝伐单抗的二线治疗三阴性乳腺癌:RIBBON-2试验的亚组分析。乳腺癌研究治疗。2012;133:1067–1075。doi:10.1007/s10549-012-2008-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44Sasich LD,Sukkari SR.美国FDA撤销阿瓦斯丁(贝伐单抗)乳腺癌适应症沙特药学杂志。2012;20:381–385. doi:10.1016/j.jsps.2011.12.00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45Cameron D、Brown J、Dent R、Jackisch C、Mackey J、Pivot X等。含贝伐单抗的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BEATRICE):一项随机3期试验的初步结果。《柳叶刀肿瘤学》。2013;14:933–942. doi:10.1016/S1470-2045(13)70335-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46Yi M,Jiao D,Qin S,Chu Q,Wu K,Li A.肿瘤治疗中免疫检查点阻断和抗血管生成的协同作用。摩尔癌症。2019;18:60.doi:10.1186/s12943-019-0974-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47Izumi Y,Xu L,di Tomaso E,Fukumura D,Jain RK。肿瘤生物学:赫赛汀作为一种抗血管生成的混合物发挥作用。自然。2002;416:279–280. doi:10.1038/416279b。[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48Mpekris F,Baish JW,Stylianopoulos T,Jain RK。血管正常化在节律化疗中的作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17;114:1994–1999. doi:10.1073/pnas.170034011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49Goel S、DeCristo MJ、Watt AC、BrinJones H、Sceneay J、Li BB等。CDK4/6抑制触发抗肿瘤免疫。自然。2017;548:471–475. doi:10.1038/nature2346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50Cortes J、Cescon DW、Rugo HS、Nowecki Z、Im SA、Yusof MM等。彭布罗单抗联合化疗与安慰剂联合化疗治疗先前未治疗的局部复发不可手术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KEYNOTE-355):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3期临床试验。柳叶刀。2020;396:1817–1828. doi:10.1016/S0140-6736(20)32531-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51Nanda R,Liu MC,Yau C,Shatsky R,Pusztai L,Wallace A等。彭布罗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的影响:正在进行的第2阶段自适应随机I-SPY2试验的分析。JAMA Oncol公司。2020;6:676–684. doi:10.1001/jamancol.2019.665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52Karn T、Denkert C、Weber KE、Holtrich U、Hanusch C、Sinn BV等。肿瘤突变负荷和免疫浸润是GeparNuevo早期TNBC对新辅助免疫检查点抑制反应的独立预测因子。安·昂科尔。2020;31:1216–1222. doi:10.1016/j.annonc.2020.05.01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53Loibl S、Untch M、Burchardi N、Huober J、Sinn BV、Blohmer JU等。一项随机II期研究,除了以蒽环类紫杉醇为基础的新辅助疗法外,还研究了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杜瓦鲁单抗:GeparNuevo研究的临床结果和生物标记物分析。安·昂科尔(Ann Oncol)。2019;30:1279–1288. doi:10.1093/annonc/mdz15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54Schmid P,Cortés J,Dent R,Pusztai L,McArthur HL,Kuemmel s,et al.KEYNOTE-522:pembrolizumab(pembro)+化疗(chemical)vs安慰剂(pbo)+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的III期研究,然后pembro vs pbo作为早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辅助治疗安·昂科尔。2019;30:v853–v8v4。doi:10.1093/annonc/mdz394.003。[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55Finn RS、Qin S、Ikeda M、Galle PR、Ducreux M、Kim TY等。阿托利珠单抗联合贝伐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肝癌。N英格兰医学杂志。2020;382:1894–1905. doi:10.1056/NEJMoa191574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56Socinski MA、Jotte RM、Cappuzzo F、Orlandi F、Stroyakovskiy D、Nogami N等。阿托利珠单抗一线治疗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英格兰医学杂志。2018;378:2288–2301. doi:10.1056/NEJMoa171694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57Rini BI、Plimack ER、Stus V、Gafanov R、Hawkins R、Nosov D等。彭布罗单抗联合阿西替尼与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比较。N英格兰医学杂志。2019;380:1116–1127. doi:10.1056/NEJMoa181671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58Motzer RJ、Robbins PB、Powles T、Albiges L、Haanen JB、Larkin J等。阿维鲁单抗联合阿西替尼与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3期JAVELIN肾101试验的生物标志物分析。自然医学。2020;26:1733–1741. doi:10.1038/s41591-020-1044-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59Makker V、Rasco D、Vogelzang NJ、Brose MS、Cohn AL、Mier J等。乐伐替尼加pembrolizumab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2期试验的中期分析。《柳叶刀肿瘤学》。2019;20:711–718. doi:10.1016/S1470-2045(19)30020-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60邹毅,邹X,郑S,唐华,张磊,刘鹏,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预测因素: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Ther Adv Med癌症。2020;12:1758835920940928.网址:10.1177/1758835920.94092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61Quintela-Fandino M、Manso Sánchez LM、Holgado Martín E、Moreno MC、Morales Murillo S、Bermejo De Las Heras B等。晚期HER2阴性(HERNEG)乳腺癌(BC)进展到贝伐单抗(Bev)维持期时添加杜瓦鲁单抗(Dur):安全性、疗效和生物标志物。安·昂科尔。2018;29:ix24.doi:10.1093/annonc/mdy430.003。[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62Fukuoka S、Hara H、Takahashi N、Kojima T、Kawazoe A、Asayama M等。Regorafenib联合Nivolumab治疗晚期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一项开放标签、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阶段Ib试验(REGONIVO、EPOC1603)临床肿瘤学杂志。2020;38:2053–2061. doi:10.1200/JCO.19.0329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63Shigeta K、Datta M、Hato T、Kitahara S、Chen IX、Matsui A等。双重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阻断促进肝细胞癌血管正常化并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肝病学。2020;71:1247–1261. doi:10.1002/hep.3088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64Ciciola P、Cascetta P、Bianco C、Formisano L和Bianco R。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医学杂志》2020;9:675. 10.3390/jcm9030675之间。[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165Naidoo J、Page DB、Li BT、Connell LC、Schindler K、Lacouture ME等。抗PD-1和抗PD-L1免疫检查点抗体的毒性。安·昂科尔。2015;26:2375–2391. doi:10.1093/annonc/mdv38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66Qin L,Li X,Stroiney A,Qu J,Helgager J,Reardon DA,等。预测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抗程序性细胞死亡1蛋白免疫治疗反应益处的高级MRI评估。神经放射学。2017;59:135–145. doi:10.1007/s00234-016-1769-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67Kamoun WS、Ley CD、Farrar CT、Duyverman AM、Lahdenranta J、Lacorre DA等。尽管小鼠脑肿瘤持续生长,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激酶抑制剂塞迪拉尼对水肿的控制仍能延长生存期。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27:2542–2552. doi:10.1200/JCO.2008.19.935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68Chen X,Ma L,Wang X,Mo H,Wu D,Lan B,等。反应性毛细血管瘤:SHR-1210抗PD-1治疗后的新皮肤毒性。癌症生物医学。2019;16:173–181. doi:10.20892/j.issn.2095-341.2018.017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69Chelala E,Dirani A,Fadlallah A.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进行性乳头旁视网膜毛细血管瘤: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临床眼科学。2013;7:2143–2146. doi:10.2147/OPTH。第53243页。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70Chauhan VP、Martin JD、Liu H、Lacorre DA、Jain SR、Kozin SV等。血管紧张素抑制通过减压肿瘤血管来增强药物传递和增强化疗。国家公社。2013;4:2516.doi:10.1038/ncomms351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71Hiratsuka S、Goel S、Kamoun WS、Maru Y、Fukumura D、Duda DG等。内皮粘着斑激酶通过E-选择素上调介导癌细胞归巢至肺部离散区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11;108:3725–3730. doi:10.1073/pnas.110044610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72Pinter M,Jain RK。靶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以改善癌症治疗:免疫治疗的意义。2017年《科学与运输医学》;9:eaan5616。10.1126/scitranslmed.aan5616。[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173Stylianopoulos T,Jain RK。结合两种策略改善实体肿瘤的灌注和药物输送。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13;110:18632–18637. doi:10.1073/pnas.131841511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74Goede V、Coutelle O、Neuneier J、Reinacher-Schick A、Schnell R、Koslowsky TC等。血清血管生成素-2作为含贝伐单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结局的生物标志物的鉴定。英国癌症杂志。2010;103:1407–1414. doi:10.1038/sj.bjc.660592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75Rigamonti N、Kadioglu E、Keklikoglou I、Wyser Rmili C、Leow CC、De Palma M。血管生成素-2在VEGF信号阻断适应性肿瘤抵抗中的作用。单元格代表。2014;8:696–706. doi:10.1016/j.celrep.2014.06.05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76De Palma M,Naldini L.Angiopoietin-2 TIEs在肿瘤血管生成中上调巨噬细胞。临床癌症研究。2011;17:5226–5232. doi:10.1158/1078-0432.CCR-10-017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77D’Souza NM,Fang P,Logan J,Yang J,Jiang W,Li J.放射治疗结合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前肿瘤。2016;6:212.doi:10.3389/fonc.2016.0021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78Zahra MA、Hollingsworth KG、Sala E、Lomas DJ、Tan LT。动态对比增强MRI作为肿瘤放疗反应的预测指标。《柳叶刀肿瘤学》。2007;8:63–74. doi:10.1016/S1470-2045(06)71012-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79Fournier LS、Vanel D、Athanasiou A、Gatzemeier W、Masuykov IV、Padhani AR等。动态光学乳腺成像:检测和表征肿瘤血管的新技术。欧洲无线电杂志。2009;69:43–49. doi:10.1016/j.ejrad.2008.07.03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80Zhang J,Tan X,Zhang X,Kang Y,Li J,Ren W,等。剪切波弹性成像与动态光学乳腺成像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病理反应方面的疗效。欧洲无线电杂志。2020;129:109098.doi:10.1016/j.ejrad.2020.10909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生物标志物研究由以下人员提供BMC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