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美国眼科杂志病例报告。2016年12月;4: 41–44.
2016年8月31日在线发布。 数字对象标识:10.1016/j.ajoc.2016.08.009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5757480
PMID:29503922

一例罕见的单灶、单侧色素性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PPRCA)

摘要

目的

报道一例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增厚和囊性变性为特征的单侧色素性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PPRCA)的非典型病例。

观察

一位79岁的亚洲女性右眼下拱廊出现大面积萎缩性色素改变。她否认夜盲症和任何其他视觉投诉。双眼的视力均为20/40,视野对于萎缩区域对应的患眼上方的一个较大的绝对周边暗点来说非常重要。通过病变的光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除最大的Haller层血管外,脉络膜丢失,视网膜色素上皮明显萎缩,色素聚集,视网膜外层丢失,RNFL增厚,囊性变性。眼底自体荧光成像显示与萎缩面积相对应的大面积自体荧光减弱。全视野视网膜电图显示右眼正常的暗视反应和减弱的明视反应。

结论和重要性

PPRCA通常是双侧对称的,主要影响视网膜外层和脉络膜。然而,在罕见的病例中,这种疾病可以单侧和/或单部位出现,变性延伸至视网膜内层。

关键词:色素性静脉旁脉络膜视网膜萎缩、色素性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静脉旁萎缩

1.简介

色素性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PPRCA)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特征是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症和色素沿视网膜静脉聚集。1它是典型的双侧性、对称性、非进展性或缓慢进展性疾病,通常在常规眼底检查中偶然发现于无症状患者。最初由Brown于1937年描述为脱发患者,此后在文献中以许多不同的名称出现,包括但不限于:放射性视网膜脉络膜炎、色素变性假视网膜炎、纹状体脉络膜视网膜炎、先天性视网膜色素沉着、视网膜黑色素沉着症、静脉旁视网膜变性、色素性静脉旁脉络膜视网膜变性和色素性静脉副视网膜脉络膜萎缩。2PPRCA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原发性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功能障碍和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已被提出。RPE功能障碍似乎是PPRCA病因的主要理论,因为其外观严重萎缩,但这一解释未能解释其周向排列的特征。文献中仅报道了4例单侧PPRCA。,4,5这里我们介绍一个极为罕见的单侧和单灶PPRCA病例。

2.病例报告

一位79岁的亚洲女性在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时,发现右眼下拱廊后有大面积视网膜萎缩(图1a) ●●●●。她描述了35年前被诊断为右眼“色素”的过往眼部病史。根据她过去的评估记录,正常检查时,双眼视力为20/20,但右眼下拱廊处存在类似大小的视网膜萎缩斑;当时没有进行成像。目前,双眼的前裂隙灯检查正常,眼底检查无变化,但额外存在双侧视网膜前膜(ERM)。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为20/40,视野测试显示右眼上方有一个较大的周边暗点,与萎缩的视网膜区域相对应。视网膜病变的光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显示视网膜色素上皮明显萎缩和迁移,伴有色素聚集和视网膜外层丢失(图1b) ●●●●。脉络膜萎缩,只剩下大的Haller层血管。值得注意的是,在病变的SD-OCT上观察到RNFL增厚和囊性变性。眼底自体荧光(FAF)成像显示一大片界限清楚的低自体荧光区域,与萎缩区域相对应(图1c) ●●●●。视力视网膜电图显示右眼的b波振幅略有下降(图2). 既往病史对高血压、骨质疏松、甲状腺疾病和支气管扩张有重要意义。她否认有任何视力障碍或困难,既往有严重感染或炎症病史,有视网膜疾病或变性家族史,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RP)。

图1

a) 彩色眼底照片蒙太奇,OD,显示沿下拱廊的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大面积界限清楚,上覆骨针色素沉着;b) 光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显示鼻部O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增厚和囊性变性,所有视网膜层紊乱(白色箭头)。视网膜内层被保留,外层视网膜暂时丢失到囊性RNFL区域。注意,OCT红外光通过Haller层中的容器有明显的穿透(红色箭头)。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剩余部分萎缩;c) 眼底自体荧光,OD,显示均匀、清晰的低自体荧光,对应萎缩区域。

图2

视网膜电图显示双眼的暗视反应正常,右眼的明视b波振幅反应与左眼相比降低,差异为42.6μV。

3.讨论

PPRCA是一种罕见的、典型的无症状周边视网膜变性,其特征是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和视网膜外层萎缩。虽然通常被引述为双侧,但也描述了一些单侧病例,病变通常围绕视网膜血管对称排列。,4如我们的患者所见,单灶性疾病非常罕见,只有一份报告描述了一名双侧PPRCA患者的母亲和姐姐的单灶性病变。5PPRCA在外观上与RP有许多相似之处,有人认为这两种疾病可能是连续的。在对15例PPRCA患者进行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3例患者一眼患有PPRCA,另一眼患有RP,6也有报道称,RP和PPRCA出现在同一家族中。2然而,与RP相比,PPRCA通常表现出很少或没有进展,视网膜的正常外观区域往往功能正常1没有夜盲症9或者暗视振幅显著降低。2这与我们患者的表现一致,我们将她的视力下降归因于新的双侧ERM的存在。

PPRCA的病因尚不清楚,但遗传、发育和炎症原因已被假设。早期病例报告显示,有结核性脊柱炎、先天性梅毒病史的患者以及其他炎性疾病如白塞病、麻疹、红斑和葡萄膜炎、,2尽管文献中仅发现两例炎症活跃的PPRCA。7因此,尚不清楚这些病例是否代表真正的炎症性PPRCA或巧合。少数报告病例表现出家族遗传,其中一例与CRB-1基因相关,8使纯粹的基因病因学变得不太可能。另一种可能的病因是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短暂缺血,从而导致视网膜脉络膜降解,这也是导致其脉络膜周排列和儿童存在的原因。2两例PPRCA合并黄斑缺损和视盘水肿进一步支持发育性病因。2

先进的成像技术,如FAF和SD-OCT,可以进一步表征PPRCA。在FAF成像中,受影响的区域显示出具有超自动荧光边界的低自动荧光模式2以及最终RPE萎缩前的超自体荧光。2在我们患者的病例中,FAF显示病灶完全缺乏自体荧光,与完全RPE萎缩一致,没有任何活动过程。以往研究中的SD-OCT成像通常显示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严重萎缩,视网膜内层相对较少,9尽管有一例患者的视网膜内层轻度变薄。10这些发现与我们的患者一致,但她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增厚,囊性。据我们所知,之前没有其他关于视网膜内层增厚的报道,这将支持基于视网膜血管的PPRCA病因,而不仅仅是基于RPE的病因。

4.结论

在极少数情况下,PPRCA可以单侧和/或单部位出现,变性延伸至视网膜内层。

患者同意

患者书面同意公布个人身份信息,包括病历详细信息和照片。本案例研究不需要IRB批准。

利益冲突

没有一位作者有任何利益冲突需要披露。

没有赠款。

致谢

我们感谢Karen Holopigian在ERG采集和解释方面的协助。

工具书类

1.Noble K.G.,Carr R.E.色素性静脉旁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美国眼科杂志。1983;96:338–34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黄海波,张玉霞。色素性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综述)实验-治疗-医学。2014;7:1439–144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三。Cheung D.S.色素性静脉旁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美国眼科杂志。1984;97:11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Issa C.、Scholl H.P.、Helb H.M.、Fleckenstein M.、Inhetvin-Hutter C.、Holz F.G.单侧色素性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克林·蒙布尔·奥根海尔德。2007;224:791–793.(德语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Bozkurt N.、Bavbek T.、Kazokoglu H.遗传性色素性静脉旁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眼科遗传学。1998;19:88–10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Choi J.Y.,Sandberg M.A.,Berson E.L.色素沉着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的眼功能自然过程。美国眼科杂志。2006;141:763–76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Kukner A.S.、Yilmaz T.、Celebi S.、Aydimer O.、Ulas F.色素性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眼科学。2003;217:436–44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McKay G.J.、Clarke S.、Davis J.A.、Simpson D.A.、Silvestri G.色素性静脉旁脉络膜视网膜萎缩与面包屑同源物1(CRB1)基因内的突变有关。投资眼科视觉科学。2005;46:322–32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Ghosh B.、Goel N.、Batta S.、Raina U.K.SD-OCT在色素性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中的应用。眼科手术激光成像。2012;43:e41–e4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Junqueira D.L.,Lopes F.S.,Biteli L.G.,Prata T.S.SD-OCT测定的色素性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视网膜内层受累模式:病例报告。硫醇氩棒。2013;76:380–38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美国眼科杂志病例报道由以下人员提供爱思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