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Oncol Lett公司。2017年10月;14(4): 4890–4896.
2017年8月10日在线发布。 数字对象标识:10.3892/ol.2017.6744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5649581
PMID:2908549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在粘液性乳腺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未另行规定)及其与无病生存的关系

摘要

粘液性乳腺癌(MBC)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但由于其预后良好,很少进行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已被确定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因素,但其在MBC中的表达尚未见报道。在本研究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估了胱天蛋白酶-3和VEGF在MBC和IDC-NOS中的表达。根据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百分比进行评分。根据caspase-3和VEGF表达得分,将所有患者样本分为两组:低表达(得分0-5)或高表达(得分6-12)。总的来说,42.59%的MBC患者表现出较高的VEGF评分,而IDC-NOS组为61.67%(P<0.05)。此外,57.41%的MBC患者表现出caspase-3高表达,而IDC-NOS患者只有33.33%(P<0.05)。MBC中VEGF的表达与年龄、淋巴结状态和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Cox单变量分析表明,较高的VEGF表达、阳性淋巴结状态和较高的TNM分期与较短的无病生存期(DFS)相关。Kaplan-Meier方法显示,MBC中VEGF表达越高,DFS次数越少,而Cox多变量分析表明,只有TNM分期与DFS显著相关。VEGF和caspase-3在MBC和IDC-NOS样本中的表达不同,但两者均与MBC患者的DFS无直接相关性。

关键词:黏液性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未另行说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aspase-3、无病生存率

介绍

粘液性乳腺癌(MBC)又称胶体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肿瘤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7%。MBC的特征是存在细胞外粘蛋白(MUC)(1). MBC包括由浸润性导管癌等其他癌症类型组成的混合MBC和纯MBC(PMBC),在纯MBC中,整个肿块几乎被粘液癌细胞占据,没有常规浸润性导管肿瘤细胞(2). PMBC由粘液成分>90%的肿块表示(). 与未另行指定的浸润性导管癌(IDC-NOS)相比,MBC预后更好,无病间隔更长,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更低(1,2,4). 然而,MBC的复发和转移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出现。

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的先决条件;肿瘤细胞附近血管的形成与肿瘤形成、侵袭和转移的可能性密切相关。血管生成是根据两组细胞外信号诱导和发展的:可溶性血管生成因子和细胞外基质(5). 实验和临床数据表明,乳腺癌是一种血管生成依赖性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最有效的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通透性的调节因子,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强有力的新型预后工具(7). 然而,MBC和IDC-NOS中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形态、行为和预后之间的关系以及MBC和IDS-NOS之间的差异尚不清楚。

MBC预后良好与细胞周围MUC的形成密切相关(8). 先前的研究已经揭示了PMBC中MUC1、MUC2、MUC3、MUC4、MUC5A和MUC6蛋白的表达,并且这种表达被认为是一种预后因素(9). 凝胶形成分泌型MUC,包括MUC2和MUC6,在粘液癌中表现出较高的表达率,这表明这些类型MUC的大量产生可能会阻碍癌症的扩展,导致侵袭性较小的生物学行为。然而,与胃癌和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相关的MUC1的表达在MBC中较低(9). 艾哈迈德的研究(10)强调MBC的MUC来自细胞分解。我们假设MBC组织中可能存在显著的细胞凋亡,并产生大量粘液。早期和晚期凋亡最著名的生化特征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激活。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合成肽通过直接激活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11).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也是与凋亡相关的DNA片段化和形态学变化所必需的(12). 细胞和组织中高水平的活性caspase-3是多种凋亡信号诱导凋亡的重要生物标志物(13). 因此,检测caspase-3的表达可以反映肿瘤细胞的凋亡状态,这可能有助于解释MBC和IDC-NOS之间的预后和生存差异。

在本研究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了MBC和IDC-NOS中VEGF和caspase-3的表达,并进一步研究了VEGF与caspase-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患者和组织

本研究共纳入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辽宁沈阳)接受手术的54例MBC患者和60例IDC-NOS患者。MBC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因此根据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的54名MBC患者包括了所有符合条件的MBC。排除无法获得完整临床病理信息和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乳腺组织的病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疗或化疗。所有病例的诊断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得到确认(14)经病理科(第一附属医院)评估。取回存档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乳腺组织。在首次癌症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了中位数为47个月(范围为28-77个月)的随访。随访包括定期门诊检查,对乳房和腋窝淋巴结、锁骨上区和锁骨下区进行超声检查,根据治疗专家的判断是否进行乳房X射线照相术、肺部CT、肝脏超声、骨发射CT和血液检测。相关临床和病理信息见表一.

表一。

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n=114)。

特点MBC(n=54)国际数据中心(n=60)P值
年龄,年
平均值53.8750.080.079
≤50,n(%)26 (48.15)35 (58.33)0.276
>50,n(%)28 (51.85)25 (41.67)
T阶段,n(%)0.203
第1页23 (42.59)19 (31.67)
第2页28 (51.85)40 (66.67)
第3-4页3 (5.56)1 (1.67)
N阶段,N(%)0.010
编号045 (83.33)33 (55.00)
N1型5 (9.26)15 (25.00)
氮气23 (5.56)7(11.67)
N3号机组1 (1.85)5 (8.33)
TNM阶段,n(%)0.023
23 (42.59)13 (21.67)
27 (50.00)35 (58.33)
4 (7.41)12 (20.00)
ER状态,n(%)0.001
否定6(11.11)23 (38.33)
积极的48 (88.89)37 (61.67)
请购单状态,n(%)0.147
否定18 (33.33)28 (46.67)
积极的36 (66.67)32 (53.33)
激素受体状态,n(%)0.001
否定5 (9.26)22 (36.67)
积极的49 (90.74)38 (63.33)
HER-2状态,n(%)0.085
阴性1 (1.85)35 (58.33)
阳性43 (79.63)10 (16.67)
未知10 (18.52)15 (25.00)
Ki-67,n(%)0.004
  ≤20%41 (75.93)30 (50.00)
  >20%13 (24.07)30 (50.00)
p53,n(%)0.883
否定19 (35.19)22 (36.37)
积极的28 (51.85)32 (53.33)
未知7 (12.96)6 (10.00)
外科手术0.420
乳房切除术50 (92.59)58 (96.67)
BCS公司4 (7.41)2 (3.33)
腋下手术0.045
前哨淋巴结活检8 (14.81)2(3.33)
轴系间隙46(85.19)58 (96.67)
化疗<0.001
没有12 (22.22)2 (3.33)
是的42 (77.78)58 (96.67)
含蒽环类31 (57.41)13 (21.67)
包括紫杉烷4 (7.41)3 (5.00)
含蒽环类和紫杉烷6(11.11)41 (68.33)
其他1 (1.85)1 (1.67)
放射治疗科0.12
没有54 (100.00)56 (93.33)
是的0 (0.00)4 (6.67)
MBC与IDC-NOS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粘液性乳腺癌;IDC-NOS,浸润性导管癌,未另行规定;雌激素受体;孕酮受体;TNM,肿瘤结节转移;BCS,保乳手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p53,细胞肿瘤抗原p5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使用UltraSensitive™SP IHC试剂盒(中国福州MXB有限公司)对4µm厚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简言之,在脱蜡(用二甲苯)和再水化(用酒精)后,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被3%的H阻断2O(运行)2用高压锅进行抗原回收,并在室温下将正常血清(UltraSensitive™SP IHC试剂盒的一部分)应用于切片30分钟,以阻断非特异性抗体结合。然后将切片与主要抗体在4°C下培养过夜,包括单克隆小鼠抗人caspase-3(1:50稀释;目录号ab2171;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Abcam)和单克隆小鼠抗人VEGF(1:300稀释;目录编号sc-7269;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Santa Cruz Biotechnology,Inc.)。切片进一步与来自UltraSensitive™SP IHC试剂盒的生物素标记的IgG二级抗体溶液在室温下孵育15分钟,然后在室温下孵育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15分钟。最后,切片用3,3-二氨基联苯胺染色,用苏木精复染5分钟后装好。阴性对照用PBS而不是一级抗体处理。

免疫组织化学评分

免疫染色切片由两名不了解临床结果的观察者手动计数每个组织中的阳性细胞,然后用放大倍数为400倍的光学显微镜进行评估。对分歧案例进行联合审查,以获得一致得分。对阳性细胞百分比、VEGF和caspase-3的染色强度进行评分。强度分为阴性(0分)、弱(1分)、中度(2分)或强(3分。VEGF和caspase-3表达的最终评分是通过将强度评分和百分比评分相乘来确定的,范围为0-12。根据评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低表达(得分0-5)和高表达(得分6-12)。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9.0版统计软件(IBM Corp.,Armonk,New York,USA)进行统计分析。2试验和Fisher精确试验用于确定MBC和IDC-NOS在临床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以及VEGF或caspase-3与临床病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记录从手术日期到复发日期或最后随访日期的无病生存期(DFS),并使用Kaplan-Meier分析进行估计。采用log-rank检验评估差异生存率的统计学意义。DFS采用Cox回归分析。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模型中包括了单变量p值<0.1的变量。

结果

研究人群的特征

共纳入54名女性MBC患者(平均年龄53.87岁;范围24-82岁)和60名IDC-NOS患者(平均年纪50.08岁;范围27-78岁)。该队列包括94.5%的病理肿瘤1-2期(pT1-2)患者,5.6%pT3-4MBC组的患者和16.8%的结节阳性患者,以及98.4%的pT1-2患者,1.7%pT3-4IDC-NOS组中有例患者和45.0%的淋巴结阳性患者。手术前两组均未发现转移。在MBC组中,92.6%的患者选择进行乳腺切除术,7.4%的患者选择保乳手术。此外,14.8%的患者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85.2%的患者接受腋窝清除。在MBC组中,22.2%的患者没有接受辅助化疗,也没有患者在手术后接受辅助放疗。两组在年龄、T分期、乳腺手术和辅助放疗方面无显著差异。与IDC-NOS相比,MBC患者ER和激素受体阳性率较高,且Ki-67表达量≤20%的人群较多。MB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明显较少,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较低(15)与IDC-NOS患者相比(分别为P=0.010和P=0.023)(表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aspase-3在MBC和IDC-NOS患者中的表达

VEGF和caspase-3的阳性染色主要见于细胞质(图1). MBC和IDC-NOS患者VEGF和caspase-3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总的来说,42.59%的MBC患者表现出较高的VEGF评分(≥6),IDC-NOS组的这一百分比为61.67%(P=0.042)。此外,31例(57.4%)MBC患者表现出胱天蛋白酶-3的高表达(≥6),但IDC-NOS组只有20例(33.33%)表现出胱天蛋白酶-3的高表达(P=0.028)(表二).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ol-14-04-4890-g00.jpg

VEGF和胱天蛋白酶-3在MBC和IDC-NOS中的表达。(A)VEGF在MBC中的高表达。(B) IDC-NOS中VEGF的高表达。(C)MBC中caspase-3的高表达。(D) caspase-3在IDC-NOS标尺(50µm)中的低表达;原始放大倍数,×40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BC,粘液性乳腺癌。

表二。

MBC和IDC-NOS中VEGF和caspase-3的表达。

表达式MBC,n(%)IDC-NOS,n(%)P值
VEGF高23 (42.59)37 (61.67)0.042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高31 (57.41)20 (33.33)0.010
MBC与IDC-NOS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粘液性乳腺癌;IDC-NOS,浸润性导管癌,未另行规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BC患者VEGF和caspase-3表达与DFS的关系

由于IDC-NOS的表达、功能和机制已经明确,本研究显示它们在MBC中的相关性。Kaplan-Meier log-rank检验表明,与MBC低表达患者相比,VEGF高表达患者的DFS时间更短(P=0.006)。然而,MBC患者中caspase-3的表达与DFS时间无关(图2).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ol-14-04-4890-g01.jpg

MBC患者DFS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A) VEGF的高表达与MBC 5年DFS发生率低显著相关(P<0.05)。(B) 在MBC中,caspase-3的表达与DFS无显著相关性。DFS,无病生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BC,粘液性乳腺癌。

MBC患者VEGF和caspase-3表达与临床病理变量的关系

MBC患者VEGF的表达与年龄、淋巴结状态和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但caspase-3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分期、淋巴结状况、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或Ki-67表达无显著相关性(表III).

表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MBC中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变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值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P值
年龄,年0.0130.783
  ≤5020  71215
  >5011161116
肿瘤分期0.2200.658
第1页1112  914
第T2-3页20111417
节点状态0.0020.717
否定30152025
积极的  1  8  3  6
TNM阶段0.0081
I–IIa30162026
IIb-IIIc类  1  7  3  5
10.384
否定  3  3  4  2
积极的28201929
公共关系0.1070.554
b条12141016
c19  91315
Ki-67,%0.3580.346
  ≤2022191625
  >20  9  4  7  6
MBC与IDC-NOS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
b条PR<20%
cPR≥20%。粘液性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雌激素受体;PR,孕酮受体。

MBC中的Cox分析

单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的VEGF评分、阳性淋巴结状态和较高的TNM分期是DFS恶化的显著预测因素。Caspase-3的表达对DFS没有显著的预测价值。此外,多元分析分析了DFS与VEGF表达、淋巴结状态和TNM分期之间的相关性,发现TNM分期与DFS恶化显著相关(表四). 还分析了Ki-67的表达。MBC患者Ki-67(≤20%)的表达率为75.93%,IDC-NOS患者为50%(P<0.05),提示MBC肿瘤的增殖能力可能低于IDC-NOS肿瘤。然而,Cox生存分析表明Ki-67的表达与MBC患者的DFS没有显著相关性。

表四。

MBC DFS临床病理变量(包括VEGF)的Cox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

单变量分析多元分析


变量人力资源95%置信区间P值人力资源95%置信区间P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0.640(1.326–85.403)0.0265.881(0.632–54.741)0.120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0.473(0.125–1.785)0.269
年龄,年
≤501.809(0.452–7.244)0.402
  >50
肿瘤分期
pT2/pT31.941(0.479–7.863)0.353
第1页
节点状态
积极的5.844(1.452–23.529)0.0130.477(0.060–3.809)0.485
否定
TNM公司
二/三11.689(2.762–49.465)0.00110.386(1.230–87.703)0.032
急诊室
积极的0.872(0.172–4.409)0.868
否定
公共关系
b条0.542(0.135–2.618)0.386
c
Ki-67,%
  >201.299(0.262–6.454)0.749
  ≤20
MBC与IDC-NOS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b条PR≥20%
cPR<20%。DFS,无病生存;粘液性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雌激素受体;孕酮受体;HR、危害比;CI,置信区间。

讨论

以往的大多数MBC临床研究发现,MBC表现出较高的ER和PR阳性率、较少的淋巴结转移、较低的TNM分期以及显著较高的OS和DFS发生率(1620). 本研究分析了MBC患者的基本信息,并与同期治疗的IDC-NOS患者进行了比较。结果与先前的研究一致,MBC患者的预后优于IDC-NOS患者。

(21)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7例MBC,发现MBC除了分泌大量的粘液物质外,还表现为没有肌上皮分化和基底膜沉积,存在显著发达的细胞质丝状系统,溶酶体相对稀少,细胞间连接明显且经常发育良好,基质血管明显缺乏。这些数据表明,MBC良好的临床预后可能是多种复杂因素的结果(21).

肿瘤生长需要持续的血管生长和重塑,因此实体肿瘤可以超过1-2毫米尺寸。VEGF及其受体是血管生成的关键调节器,这意味着它们是有吸引力的治疗靶点(22). 此前已经对肝细胞癌中的微血管密度和肿瘤VEGF表达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VEGF的上调促进了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和肝内转移(23). VEGF-C产生的癌细胞可诱导淋巴管增殖和扩张,导致癌细胞侵入淋巴管和淋巴结转移(24). 目前正在评估使用多种VEGF靶向抑制剂进行癌症治疗。VEGF靶向治疗已被批准用于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25). MBC中基质血管的缺乏可能是血管生成的一个重要不利因素(21). 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MBC和IDC-NOS样本中VEGF的表达,发现MBC中的VEGF表达低于IDC-NOS。结论是,MBC中VEGF的低表达可能与肿瘤血管的缺乏有关,并导致更好的预后。在MBC患者中,高VEGF表达与原发性淋巴结转移和高TNM分期显著相关。Kaplan-Meier曲线显示,MBC患者中VEGF与DFS相关,而在Cox多变量分析模型中,只有TNM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大量粘液是MBC样本的典型特征。诺里斯和泰勒(8)发现肿瘤组织中的粘液对患者的预后和整个临床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艾哈迈德(10)注意到粘液的形成是由癌细胞的分解引起的,随后是线粒体的退化,它导致肿瘤侵袭性显著降低。除坏死外,细胞凋亡也是细胞解体的主要原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是一个基因家族,通过调节细胞死亡和炎症来维持体内平衡(26). Caspase-3是各种凋亡途径中的关键分子因子(27,28). 本研究检测了各组caspase-3的表达。MBC样本显示caspase-3高表达,提示caspase-3-介导的凋亡可能阻碍MBC患者的肿瘤进展。出乎意料的是,MBC患者中caspase-3的表达与DFS或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

Ki-67指数对乳腺癌有潜在的预后和预测价值,已成为重要的常规使用的增殖生物标记物(29). 本研究分析了Ki-67的表达,发现Ki-67(≤20%)在MBC中的表达率为75.93%,而在IDC-NOS中为50%,Cox生存分析表明Ki-67的表达与MBC患者的DFS没有直接关系。

总之,本研究表明,与IDC-NOS相比,激素受体和胱天蛋白酶-3的高表达率、VEGF和Ki-67的低表达以及早期TNM分期可能有助于改善MBC的预后。VEGF和胱天蛋白酶-3可能在粘液产生中发挥作用,这在MBC的进展中很重要。然而,VEGF和caspase-3的高表达与MBC患者的DFS无明显直接关系。未来可能需要培养粘液性乳腺癌细胞系,以探讨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粘液在肿瘤进展中的确切作用。

致谢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199)的资助。

工具书类

1Dumitru A、Procop A、Iliesiu A、Tampa M、Mitrache L、Costache M、Sajin M、Lazariu A、Cirstoiu M。粘液性乳腺癌:一项基于医院的系列病例5年经验的回顾性研究。Maedica(布加尔)2015;10:14–1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Ranade A,Batra R,Sandhu G,Chitale RA,Balderacchi J.100例乳腺粘液癌的临床病理学评估,重点是腋窝分期和微毛细血管模式的特殊参考。临床病理学杂志。2010;63:1043–1047. doi:10.1136/jcp.2010.08249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三。Komaki K、Sakamoto G、Sugano H、Morimoto T、Monden Y.日本乳腺粘液癌。基于形态学特征的预后分析。癌症。1988;61:989–996. doi:10.1002/1097-0142(19880301)61:5<989::AID-CNCR2820610522>3.0.CO;2-E型。[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Ha KY、Deleon P和Deleon W。乳腺浸润性粘液癌。Proc(海湾大学医学中心)2013;26:295–29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Le Querrec A,Duval D,Tobelem G.肿瘤血管生成。Bailliers临床血液学。1993;6:711–730. doi:10.1016/S0950-3536(05)80195-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Yancopoulos GD、Davis S、Gale NW、Rudge JS、Wiegand SJ、Holash J.血管特异性生长因子和血管形成。自然。2000;407:242–248。doi:10.1038/3502521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Gasparini 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预后价值。肿瘤学家5补充。2000;1:37–44. doi:10.1634/theoncologist.5-suppl_1-3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Norris HJ,Taylor HB。乳腺粘液(凝胶)癌的预后。癌症。1965;18:879–885. doi:10.1002/1097-0142(196507)18:7<879::AID-CNCR2820180716>3.0.CO;2-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Matsukita S、Nomoto M、Kitajima S、Tanaka S、Goto M、Irimura T、Kim YS、Sato E、Yonezawa S。乳腺粘液癌中粘蛋白(MUC1、MUC2、MUC5AC和MUC6)的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的比较。组织病理学。2003;42:26–36. doi:10.1046/j.1365-2559.2003.01530.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Ahmed A.人类乳腺癌中的肌上皮。病理学杂志。1974;113:129–135. doi:10.1002/path.171113020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Buckley CD、Pilling D、Henriquez NV、Parsonage G、Threlfall K、Scheel-Toellner D、Simmons DL、Akbar AN、Lord JM、Salmon M.RGD肽通过直接caspase-3激活诱导凋亡。自然。1999;397:534–539. doi:10.1038/1740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2Jänicke RU、Sprengart ML、Wati MR、Porter AG。与凋亡相关的DNA片段化和形态学变化需要Caspase-3。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273:9357–9360. doi:10.1074/jbc.273.16.935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3Mazumder S,Plesca D,Almasan A.Caspase-3激活是基因毒性应激诱导凋亡的关键决定因素。方法分子生物学。2008;414:13–2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Frank GA、Danilova NV、Andreeva IuIu、Nefedova NA。世界卫生组织乳腺肿瘤分类,2012年。阿尔赫·帕托尔。2013;75:53–63.(俄语)[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Edge SB、Byrd DR、Compton CC编辑。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七。施普林格;纽约州纽约市:2010年。[谷歌学者]
16Kashiwagi S、Onoda N、Asano Y、Noda S、Kawajiri H、Takashima T、Ohsawa M、Kitagawa S、Hirakawa K。71例粘液性乳腺癌亚分类的临床意义。斯普林厄普卢斯。2013;2:481.doi:10.1186/2193-1801-2-48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7Zekioglu O,Erhan Y,Ciris M,Bayramoglu H。乳腺神经内分泌分化癌:一个独特的实体。乳房。2003;12:251–257. doi:10.1016/S0960-9776(03)00059-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8Bae SY、Choi MY、Cho DH、Lee JE、Nam SJ、Yang JH。乳腺粘液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比较: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乳腺癌杂志。2011;14:308–313。doi:10.4048/jbc.2011.14.4.30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9Park S、Koo J、Kim JH、Yang WI、Park BW、Lee KS。韩国乳腺粘液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浸润性导管癌的比较,未另行说明。韩国医学科学杂志。2010;25:361–368. doi:10.3346/jkms.2010.25.3.36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0Tseng HS,Lin C,Chan SE,Chien SY,Kuo SJ,Chen ST,Chang TW,Chen DR。乳腺纯粘液癌:台湾女性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长期预后。世界外科肿瘤杂志。2013;11:139.网址:10.1186/1477-7819-11-13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1饶伟,老挝IO,乔杜里LN,古尔德VE。粘液性(胶质)乳腺癌的超微结构特征。诊断妇科障碍。1980;2:83–9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2VEGF靶向治疗:治疗潜力和最新进展。肿瘤学家。2005;10:382–391. doi:10.1634/theoncolist.10-6-38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3Ng IO、Poon RT、Lee JM、Fan ST、Ng M、Tso WK。肝细胞癌中的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1和Flk-1/KDR。美国临床病理学杂志。2001;116:838–845. doi:10.1309/FXNL-QTN1-94FH-AB3A。[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4Yonemura Y、Endo Y、Fujita H、Fushida S、Ninomiya I、Bandou E、Taniguchi K、Miwa K、Ohoyama S、Sugiyama K、Sasaki 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发展中的作用。临床癌症研究。1999;5:1823–182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5Hein A、Lambrechts D、von Minckwitz G、Häberle L、Eidtmann H、Tesch H、Untch M、Hilfrich J、Schem C、Rezai M等。接受贝伐单抗的新辅助性乳腺癌患者VEGF通路基因的遗传变异:来自随机III期GeparQuinto研究的结果。国际癌症杂志。2015;137:2981–2988. doi:10.1002/ijc.2965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6McIlwain DR、Berger T、Mak TW。半胱氨酸蛋白酶在细胞死亡和疾病中的作用。冷泉Harb Perspect生物。2013;5:a008656.doi:10.1101/cshperspect.a00865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7Fuchs Y,Steller H。动物发育和疾病中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单元格。2011;147:742–758. doi:10.1016/j.cell.2011.11.04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8Huang Q,Li F,Liu X,Li W,Shi W,Liu FF,O'Sullivan B,He Z,Peng Y,Tan AC,et al.肿瘤放射治疗期间Caspase 3介导的肿瘤细胞再生刺激。自然医学。2011;17:860–866. doi:10.1038/nm.238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9Kontzoglou K、Palla V、Karaolanis G、Karaiskos I、Alexiou I、Pateras I、Konstantoudakis K、Stamatakos M。Ki67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肿瘤学。2013;84:219–225. doi:10.1159/00034647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肿瘤学信件由以下人员提供Spandidos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