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Oncol Lett公司。2017年10月;14(4): 4467–4476.
2017年8月14日在线发布。 数字对象标识:10.3892/ol.2017.6752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下午5649573
PMID:29085443

E6、p53、p16、MDM2和Gal-3在宫颈癌患者临床结局中的作用

摘要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HPV癌基因负责恶性肿瘤的发生,HPV表达的E6癌蛋白诱导肿瘤抑制蛋白p53(p53)降解。这种降解导致p16的上调;然而,未知蛋白也可能在宫颈癌的发展和进展中起作用。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子宫颈癌标本中E6、p53、p16、MDM2原癌基因(MDM2)和galectin-3(gal-3)的表达水平。共使用了250张宫颈癌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半定量记分法分析E6、p53、p16、MDM2和gal-3的表达,采用SPSS软件对宫颈癌患者的染色结果和生存分析进行统计评价。宫颈癌标本显示E6染色显著增加,呈晚期T状态,国际妇产科学联合会分类增加。与腺癌相比,E6、p53和p16在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不同。MDM2和gal-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此外,在p16阴性的病例中,gal-3表达与预后不良相关。子宫颈癌中E6的表达与突变型p53之间也存在负相关。p53突变在宫颈癌中很常见,gal-3和MDM2似乎在这类肿瘤中共同起作用。由于gal-3在预后不良患者的宫颈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因此应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gal-3抑制剂的使用。

关键词:宫颈癌、E6癌蛋白、p53、p16、MDM2、半乳糖凝集素-3

介绍

宫颈癌是全球第四大女性癌症,2012年新增约53万例,占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率的7.5%(1). 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是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持续感染(1). HPV亚型16和18导致约70%的HPV病例(1,2). 目前,已鉴定出170多种HPV(). 感染15种HPV亚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73和82)可能导致癌症,这就是为什么这15种被称为致癌或高危型的原因(4).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组由约8000个碱基对组成,包含六个早期基因(E6、E7、E1、E2、E4和E5)和两个晚期基因(L1和L2)(5). 病毒基因E6复制后,E6癌蛋白表达,从而改变细胞周期(6). E6癌蛋白和E6相关蛋白(E6-AP)形成一种复合物,与p53结合并导致其蛋白水解降解(7).

肿瘤抑制蛋白p53(p53)信号通路在DNA损伤的情况下导致细胞周期阻滞或凋亡(8). 由于E6癌蛋白诱导p53降解,HPV感染后这一重要细胞周期蛋白的功能受到干扰(9). 此外,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16在HPV感染的上皮细胞中高水平表达,因此可作为HPV相关癌诊断的标志物(9,10). 在非癌组织中,p53由MDM2原癌基因(MDM2)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MDM2促进p53的泛素化和蛋白酶体依赖性降解(11). MDM2、p53多态性与宫颈癌的进展也有关联(12).

先前证实与宫颈癌相关的一种蛋白质是半乳糖凝集素-3(gal-3)(5). 半乳糖凝集素是指具有半乳糖结合能力和特征氨基酸序列的凝集素(13). Galectin是由Hirabayashi和Kasai提出的名称(14)用于动物凝集素家族。半乳糖凝集素通常是可溶性的,其活性不依赖于金属(15). 它们与细胞质蛋白具有相似的特征,包括没有二硫键、没有糖链、没有信号序列,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N端氨基酸是乙酰化的(16). 根据其结构结构,可以将半乳糖凝集素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原型、嵌合体和串联-重复型。Gal-3是嵌合型galectin(17).

Gal-3可能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增加宫颈癌的侵袭性(5).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分析E6、p53、p16、MDM2和gal-3在宫颈癌标本中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

材料和方法

道德认可

本研究由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当地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59-16;德国慕尼黑),并按照《赫尔辛基宣言》的指导方针进行。患者数据完全匿名。

试样

本研究使用250例宫颈癌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切片;由于两个切片上都没有肿瘤组织,因此可以分析248例(表一). 宫颈异型增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I期](18)非增生性宫颈组织(各3个切片)进行E6免疫组化染色,乳腺癌组织进行突变p53免疫组化。标本取自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妇产科,并取自1993年至2002年期间在那里接受手术的患者。随访数据来自慕尼黑癌症登记处(慕尼黑肿瘤中心,德国慕尼黑)。

表一。

本研究中患者的临床参数。

临床参数数量/总数。%
年龄(年)
  ≤50143/24858
  >50105/24842
转移阳性淋巴结数
  0149/24860
  1–497/24839
不适用2/248  1
肿瘤大小(cm)
  <2111/24845
  2–4128/24852
  >49/248  3
肿瘤分级
20/248  8
141/24857
78/24831
9/248  4
肿瘤亚型
鳞状的199/24880
腺癌49/24820
进展(超过236个月)
190/24877
  ≥158/24823
生存期(超过236个月)
右翼受到谴责210/24885
琥珀色38/24815

不适用,因为数据不可用。

免疫组织化学

FFPE切片(3-µm厚)在二甲苯中脱蜡,内源性过氧化物酶被3%甲醇/H抑制2O(运行)2切片以下降的乙醇梯度进行复水。为了对突变的p53、野生型p53、E6、gal-3和MDM2进行染色,将载玻片预先置于柠檬酸缓冲液(100°C;pH 6.0)中进行抗原回收。在此之后,主要抗体的非特异性结合被阻断,随后与主要抗体孵育(表二). 用二级抗体孵育,检测系统和显色的以下步骤如所示表二为了检测p16,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使用Ventana BenchMark XT染色器(Ventana-Medical Systems,Inc.,Oro Valley,AZ,USA)和CINtec组织学试剂盒(目录号9517;德国曼海姆罗氏应用科学公司)对样本进行自动染色,同时手动对所有其他抗体进行染色。对于野生型p53,将载玻片在PBS/0.05%Tween-20中洗涤。所有其他载玻片仅在PBS中洗涤。最后,在室温下用hemalaun(Waldeck GmbH,Münster,Germany)对载玻片进行复染2分钟,在升序的乙醇中脱水并保存。

表二:。

gal-3和MDM2染色程序。

协议镀锌-3MDM2型
阻塞方法马血清,20分钟,RT山羊血清,20分钟,RT
初级抗体、稀释度、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猫。不。抗糊精-3,PBS中1:1000,16小时,4°C;NCL-GAL3型b条抗-MDM2,PBS中1:100,16小时,4°C,NCL-MDM2b条
二级抗体,稀释度,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猫。不。生物化抗鼠IgG30分钟,RT;PK-6100型生物素化山羊抗鼠IgM,30分钟,RT ZMB2020c(c)
二级抗体检测ABC复合物,30分钟ABC复合物,30分钟
色原1毫克/毫升DABd日,5分钟1毫克/毫升DABd日,1分钟
Vectastain ABC试剂盒;Vector Laboratories,Inc.,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灵盖姆。
b条新墨西哥州;Leica Microsystems GmbH,德国Wetzlar。
c(c)德国多森海姆Linaris GmbH。
d日Dako,Glostrup,丹麦。Gal-3,galectin-3;MDM2、MDM2原癌基因;免疫球蛋白;DAB,3,3′-二氨基联苯胺;RT,室温。

表三。

突变型p53、野生型p53和E6染色的程序。

协议突变型p53p53野生型E6公司
阻塞方法试剂1; 5分钟,RT试剂1; 5分钟,RT试剂1; 5分钟,RT
初级抗体、稀释度、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猫。不。抗p53,PBS中1:100,16小时,4°C,ab32049b条抗-p53,PBS中1:200,16小时,4°C,ab26b条抗-E6,PBS中1:150,1h,RT,ab70b条
后阻塞方法试剂2; 20分钟,RT试剂2; 20分钟,RT试剂2; 20分钟,RT
二级抗体,稀释度,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猫。不。HRP-聚合物试剂330分钟,RT POLHRP-100HRP-聚合物试剂330分钟,RT POLHRP-100HRP-聚合物试剂3; 30分钟,RT POLHRP-100
色原1毫克/毫升DABc(c),1分钟1毫克/毫升DABc(c),1分钟1毫克/毫升DABc(c),1分钟
来自ZytoChem-Plus HRP Polymer试剂盒;德国柏林Zytomed Systems GmbH。
b条英国剑桥Abcam。
c(c)Dako,Glostrup,丹麦。RT,室温;辣根过氧化物酶;DAB,3,3′-二氨基联苯胺。

使用蔡司Axiophot光学显微镜(德国耶拿蔡司股份有限公司)检查载玻片。数字图像是通过数字相机系统(CF20DXC;KAPPA Messtechnik,Gleichen,德国)获得的。所有标本均由病理学家进行评估。如前所述,染色反应的强度和分布模式由包括妇科病理学家在内的两名盲法独立观察员使用半定量免疫反应(IRS)评分进行评估(19)评估类固醇受体(20)和组织蛋白酶D(21)表达式。IRS评分是通过光学染色强度(分级为0,无染色;1,弱染色;2,中等染色;3,强染色)和阳性染色细胞百分比(0,无着色;1,≤10%的细胞,2,11~50%的细胞,3=51~80%的细胞,4,≥81%的细胞)的乘积计算得出的在不知道病理评估的情况下,诊断或标准对每个样本在室温下进行苏木精反应2分钟。

统计分析

使用Microsoft Windows的SPSS软件(19.0版;美国纽约州阿蒙克市IBM 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使用Microsoft Office 7(美国华盛顿州雷蒙德市微软公司)进行可视化。计算斯皮尔曼系数以评估相关性,同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检查各组之间的差异。使用对数秩检验评估生存率差异,并根据Kaplan-Meier估计绘制生存曲线。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误差。当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时,采用Cox回归分析比较gal-3表达和不表达患者的死亡率风险。Cox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包括gal-3表达、手术时年龄、组织学亚型、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pN)、转移、肿瘤分级、国际妇产联合会(FIGO)分期(22,23)和E6,突变的p53和MDM2表达状态。

结果

对照玻片上E6癌蛋白免疫组化的评价和突变p53的检测

使用CIN III组织切片评估E6癌蛋白染色。在CIN III切片中观察到E6的适度表达水平(图1A). 在非发育不良的宫颈组织中没有E6癌蛋白的表达,因此没有观察到染色(图1B). 乳腺癌组织用于评估突变p53的染色(图1C)细胞核和细胞质染色。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ol-14-04-4467-g00.jpg

发育不良和非发育不良宫颈组织样本中E6染色的代表性图像,以及乳腺癌样本中突变的肿瘤蛋白p53。(A) 子宫颈发育不良的E6染色。(B) 在非发育不良的宫颈标本中未检测到E6的表达。(C) 乳腺癌组织显示突变p53的表达。比例尺,200µm。

E6癌蛋白染色

共有81%的宫颈癌组织表达E6癌蛋白(数据未显示)。宫颈癌标本的染色明显增加,T分期较高(根据肿瘤-结节-转移分类系统)(24). T1期癌(图2A)显示E6染色,IRS中位数为2,而T2(图2B)和T3(图2C)分期癌组织中IRS 3的E6表达中位数显著升高(P=0.017;图2D).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ol-14-04-4467-g01.jpg

E6的表达随着宫颈癌的分期而增强。(A) 在T1期肿瘤中观察到低强度E6表达,而(B)T2和(C)T3期肿瘤显示E6表达增加。(D) 每个肿瘤阶段IRS的方框图汇总(P=0.017,图1与图3)。E6表达与FIGO分类呈正相关,(E)FIGO 1分类组织显示E6低表达,而(F)FIGO2和(G)FIGO3分类组织显示表达水平增加,(H)FIGO4组织进一步增加表达水平。(一) 每个FIGO阶段IRS的箱线图汇总(P<0.001,FIGO 1 vs.4)。(J) 鳞状上皮组织的E6染色水平低于(K)腺癌组织。(五十) 每个组织学亚型IRS的方框图摘要。比例尺,200µm。国际妇产科学联合会;IRS,免疫反应评分;E6Cyt、E6细胞质;pT,病理肿瘤分期。

FIGO 1癌组织IRS 2的E6表达中位数(图2E). FIGO 2号机组(图2F)和FIGO 3(图2G)癌组织的IRS中值为4。FIGO 4类宫颈癌组织的E6 IRS中位数为6(图2H). E6与FIGO分类呈显著正相关(R=0.277,P<0.001;图2I).

E6在不同组织学亚型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鳞状上皮癌(图2J)IRS 2表达中位数。腺癌组织(图2K)IRS中位数为5,染色显著增加(与鳞状上皮癌相比,P=0.015;图2L).

野生型和突变型p53表达

野生型p53在60%和66%的宫颈癌标本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p53在不同组织学亚型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野生型p53表达中位数(图3A)IRS1在鳞状上皮组织中表达,而在腺癌组织中表达(图3B)中位数核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IRS 0,P=0.024;图3C).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ol-14-04-4467-g02.jpg

宫颈癌组织中肿瘤蛋白p53的表达。(A) 鳞状上皮组织显示野生型p53的核表达,而(B)腺癌组织的p53核染色水平较低。(C) 每个组织学亚型的核p53 IRS方框图摘要。(D) 与(E)腺癌组织相比,鳞状上皮组织的细胞质中野生型p53的表达更高。(F) 每个组织学亚型的细胞质p53 IRS方框图。(G) 鳞状上皮组织显示突变的p53表达,而(H)腺癌组织几乎没有染色。(一) 每个组织学亚型突变p53 IRS的箱线图摘要。比例尺,200µm。IRS,免疫反应评分;p53Cyt,细胞质野生型p53;p53mut、突变型p53。

除了核表达外,野生型胞质p53表达也显示出与组织学亚型相关的显著差异。鳞状上皮组织中(图3D)观察到IRS 3的中位数表达,而相比之下,腺癌组织中p53的中位数胞浆表达显著降低(图3E)至IRS 0(P<0.001;图3F).

识别先前描述的突变型p53的单克隆抗体(25)同时也揭示了与宫颈癌组织学亚型相关的显著染色差异。此外,42%的宫颈癌组织切片显示突变p53的核表达,67%的病例显示细胞质中的突变p53表达。尽管突变的p53在鳞状上皮组织中的中等表达(图3G)和腺癌组织(图3H)为0,亚型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1;图3I).

p16癌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

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斯大学病理学系经常使用p16过度表达作为HPV相关性头颈部鳞癌的标记物(11). 共有94%的宫颈癌患者检测到p16表达,根据病理评估,其中61%的患者p16过度表达。细胞周期蛋白p16在宫颈癌不同组织学亚型之间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鳞状上皮组织(图4A)IRS 6中等表达,而腺癌组织(图4B)与IRS为4相比,表达显著降低(P<0.001;图4C). 值得注意的是,p16与E6癌蛋白表达无显著相关性(数据未显示)。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ol-14-04-4467-g03.jpg

宫颈癌组织中p16的表达(A)鳞状上皮组织与(B)腺癌组织相比,p16表达水平更高。(C) 每个组织学亚型的p16 IRS方框图摘要。比例尺,200µm。IRS,免疫反应评分;p16Cyt,细胞质p16。

相关性分析

子宫颈癌组织中MDM2和gal-3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181,P=0.005;数据未显示)。MDM2低表达的宫颈癌病例(图5A)gal-3的表达也很低(图5B). 同样,MDM2高表达的病例(图5C)gal-3高表达(图5D). 低E6癌蛋白表达的宫颈癌病例(图5E)在肿瘤的同一区域显示p53突变形式的增强染色(图5F). 然而,E6高表达的病例(图5G)突变p53的低表达(图5H). 统计评估证实了连续切片染色的这些结果(R=−0.140,P=0.028;表四). 宫颈癌组织中MDM2和突变p53的表达也存在显著相关性(R=0.144,P=0.025;表四). 相关分析和临床参数总结如下表四.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ol-14-04-4467-g04.jpg

MDM2和gal-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在宫颈癌的同一区域发现(A)MDM2和(B)gal-3的低表达。在另一个病例中,在相同的区域中观察到(C)MDM2和(D)gal-3的高表达。(E)低E6表达的样本显示(F)突变p53的高表达水平。另一个(G)E6高表达的系列幻灯片显示(H)突变p53低表达。比例尺,200µm。MDM2、MDM2原癌基因;gal-3、galectin-3。

表四。

临床参数与免疫组化染色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临床参数统计的年龄组织学pT型第N页下午等级FIGO公司E6公司p53突变MDM2型半乳糖凝集素-3
年龄(年)相关系数−.019.004−.115−.065−.140*.354b条.133.169b条.107.026.050
信号。(双尾).766.945.070.307.028.000.037.008.095.686.438
N个250250250250246250245244246241240
组织学相关系数.0281.000−.073−.108−.084.045.156−.1620.075.029
信号。(双尾).664..994.249.089.185.477.015.010.242.652
N个245249249249249249249245249244243
pT公司相关系数.276b条.0001.359b条−.202b条.182b条.380b条.174b条.055−.019−.039
信号。(双尾)000.994..000.001.004.000.006.384.762.540
N个246249250250250250250246250245244
第N页相关系数.037−.073.359b条1−.172b条.212b条.240b条.033−.050−.058−.033
信号。(双尾).559.249.000..007.001.000.610.435.370.608
N个246249250250250250250246250245244
下午相关系数−.081−.108−.202b条−.172b条1−.146*−.150−.037.004美元.032−.074
信号。(双尾).206.089.001.007..021.018.560.951.619.252
N个246249250250250250250246250245244
等级相关系数−.081−.084.182b条.212b条−.1461.093.084−.065−.175b条−.047
信号。(双尾).203.185.004.001.021..142.191.302.006.461
N个246249250250250250250246250245244
FIGO公司相关系数.076.045.380b条.240b条−.150.0931.227b条−.099.021.067
信号。(双尾).233.477.000.000.018.142..000.120.748.296
N个246249250250250250250246250245244
E6公司相关系数.088.156.174b条.033−.037.084.227b条1.093.001.009
信号。(双尾).173.015.006.610.560.191.000..147.986.893
N个242245246246246246246246246244243
p53突变相关系数.092−.290b条2016年−.019.004−.115−.065−.1401.133.169b条
信号。(双尾).148000.796.766.945.070.307.028..037.008
N个246249250250250250250246250245244
MDM2型相关系数.026.075−.019−.058.032−.175b条.021.001−.0421.181b条
信号。(双尾).686.242.762.370.619.006.748.986.511..005
N个241244245245245245245244245245243
半乳糖凝集素-3相关系数.050.029−.039−.033−.074−.047.067.009−.020.181b条1
信号。(双尾).438.652.540.608.252.461.296.893.760.005.
N个240243244244244244244243244243244
P<0.05
b条P<0.01。pT,病理肿瘤分期;pN,病理结节分期;pM,病理转移期;国际妇产科学联合会阶段;MDM2、MDM2原癌基因。

Gal-3是p16阴性宫颈癌患者的阴性预测因子

在没有p16表达或p16表达很低的宫颈癌患者中,gal-3表达与总体生存分析中的不良预后相关(P=0.0313;图6). 进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以测试哪些组织病理学变量是受试乳腺癌集合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表明,组织学亚型(P=0.02)、肿瘤大小(P=0.011)和pN(P=0.045)是总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子(表五). 其他组织病理学变量无显著影响。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ol-14-04-4467-g05.jpg

宫颈癌中有gal-3表达(红色)与无gal-3表达(黑色)患者的Kaplan-Meier总生存率分析。半乳糖-3,半乳糖凝集素-3。

表五。

宫颈癌变量总体生存率的Cox回归。

95.0%置信区间

参数P值危险比下部上部
年龄(年)0.0711.0290.9971.062
组织学0.0023.5761.5868.063
pT型0.0111.2701.0571.525
第N页0.0452.1131.0164.395
下午0.7021.3050.3355.085
肿瘤分级0.0651.7170.9683.048
FIGO公司0.8750.9940.9261.068
E6气缸0.4750.9610.8631.071
第16页ytIRS0.6961.0260.9031.165
p53国税局0.2670.8920.7291.092
p53毫米IRS0.9750.9960.7651.296
MDM2IRS公司0.4601.0500.9221.196
Gal-3 IRS得分0.4520.9370.7921.109

CI,置信区间;pT,病理肿瘤分期;pN,病理结节分期;pM,病理转移期;国际妇产科学联合会阶段;IRS,免疫反应评分;Cyt,细胞质;mut,突变;MDM2、MDM2原癌基因;半乳糖-3,半乳糖凝集素-3。

讨论

在本研究中,进行了E6癌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评价。此外,E6表达水平被证明与组织学亚型相关。在检测的宫颈癌标本中发现野生型p53和突变型p53的表达。最后,相关性分析揭示了半乳糖凝集素-3和MDM2的联合阳性表达模式,以及E6和突变的p53表达之间的负相关。

虽然早期的HPV研究发现≤99.5%的宫颈癌病例与HPV相关(26),病毒载量与疾病严重程度是否正相关在文献中仍有争议(12). 因此,本研究调查了一些与HPV引起的细胞周期蛋白变化相关的标记物。使用这些标记物可以比较分析术后10年以上HPV对宫颈癌进展的影响。

病毒基因E6和E7的复制导致E6和E7癌蛋白的细胞表达,从而干扰细胞周期(6). E6癌蛋白与E6-AP结合,形成一种选择性结合p53的复合物,并导致其泛素依赖性蛋白水解降解(7). 本研究表明,E6免疫组织化学是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PV相关癌蛋白E6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作为常规做法,E6和E7使用以下任一方法进行检测就地杂交(11)或聚合酶链反应(27)基于以往研究中抗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方法学(28).

在本研究中,使用了一种经过良好测试的抗体,以及特定的抗原检索和染色方案,从而建立了检测HPV E6癌蛋白的有用的免疫组织化学评估方案。使用Abcam(英国剑桥)提供的E6抗体获得最佳结果。免疫组化评估的优点是,与mRNA相比,它更容易应用,成本更低就地杂交。信使核糖核酸就地杂交可能是检测HPV的最佳方法;然而,与免疫组化相比,这种方法在常规检测中更为复杂(26). E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评估先前揭示了与晚期T分期和FIGO分类的正相关性(22). 尽管特定研究表明E6/E7基因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26),本研究未证明这种相关性。

本研究的另一个发现是E6和突变的p53表达之间呈负相关。编码p53的基因突变(TP53型)是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改变(2931). 总的来说,超过50%的人类肿瘤含有TP53型范围为5–80%,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分期和病因(32). 之前的一些研究已经调查了这些变异与癌症易感性之间的潜在遗传联系,但结果一直存在争议。此前一项来自49项综合研究的荟萃分析研究未能证明TP53型突变(25)和宫颈癌易感性(33). 后来,同样的突变被发现与男性中较高的胰腺癌风险相关;然而,研究结果也表明,它可以保护阿拉伯妇女免受乳腺癌的发展(34,35). 多种其他突变TP53型自那以后,就有了描述。癌症中使p53失活的突变主要位于中心DNA结合域。这些突变通常会破坏蛋白质与靶DNA序列结合的能力,阻止p53靶基因的转录激活。总的来说,约80%的最常见的p53突变体表现出对野生型p53施加显性负效应的能力,从而阻止转录激活。相比之下,只有45%的频率较低的突变体具有这种能力(36).

本研究中使用的抗体检测到的突变是位置20处的突变(丝氨酸到天冬氨酸),它消除了p53上的磷酸化位点。当检测到DNA损伤时,丝氨酸的磷酸化减弱了p53和MDM2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稳定了p53(3739). 因此,这种突变在DNA损伤后保持了p53蛋白水平的增加。突变p53的免疫组化检测分析表明,来自鳞状上皮组织的宫颈癌标本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腺癌组织。此外,突变p53和MDM2的表达呈正相关,而突变p53与E6的表达呈负相关。因此,可以推测E6也降解突变型p53。在之前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这种突变被证明与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有关(25).

最后,MDM2和gal-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目前关于半乳糖凝集素参与宫颈癌的信息很少。研究主要集中在gal-1(40,41),加仑-7(42,43)和gal-9(44). 先前的一篇文章描述了gal-3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增强宫颈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5). 本研究表明,gal-3是p16阴性宫颈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一个阴性独立预测因子。在这组患者中,gal-3可能与宫颈癌的侵袭性有关,而在p16阳性癌中,可能与不同的因素/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本研究对250例宫颈癌患者的FFPE肿瘤组织中E6、p53、p16、MDM2和gal-3的表达及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E6染色水平显著增加与晚期T分期和FIGO分类相关。此外,MDM2和gal-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此外,在p16阴性病例中,gal-3表达水平与预后呈负相关。由于gal-3在预后较差的患者的宫颈癌组织中过表达,因此对gal-3抑制化合物的研究是开发这种肿瘤类型的替代治疗方法的额外任务。此外,子宫颈癌中E6和突变型p53之间存在负相关。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能是检测HPV E6癌蛋白的一种有效方法。

致谢

本研究得到了德国研究基金会的支持。作者感谢Jutta Engel教授和Max Wiedemann先生(德国慕尼黑肿瘤中心慕尼黑癌症登记处)提供的随访数据。

工具书类

1Munoz N、Bosch FX、CastellsaguéX、Díaz M、de Sanjose S、Hammouda D、Shah KV、Meijer CJ。我们应该接种和筛查哪种人乳头瘤病毒?国际视角。国际癌症杂志。2004;111:278–285. doi:10.1002/ijc.2024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Schiffman M、Castle PE、Jeronimo J、Rodriguez AC、Wacholder S.人乳头瘤病毒和宫颈癌。柳叶刀。2007;370:890–907. doi:10.1016/S0140-6736(07)61416-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三。Wittekindt C,Wagner S,Mayer CS,Klussmann JP。肿瘤发展的基础知识以及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对头颈癌的重要性。喉鼻喉科。2012;91(补充1):S1–S26。(德语)[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穆尼奥斯N、博世FX、de SanjoséS、Herrero R、CastellsaguéX、Shah KV、Snijders PJ、Meijer CJ。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多中心宫颈癌研究小组:与宫颈癌相关的人乳头瘤病毒类型的流行病学分类。N英格兰医学杂志。2003;348:518–527. doi:10.1056/NEJMoa02164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Zengel P、Assmann G、Mollenhauer M、Jung A、Sotlar K、Kirchner T、Ihrler S。口咽癌未知原发癌与HPV阳性密切相关。维卓斯档案馆。2012;461:283–290. doi:10.1007/s00428-012-1290-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Gupta S、Takhar PP、Degenkolbe R、Koh CH、Zimmermann H、Yang CM、Sim Guan K、Hsu SI、Bernard HU。人乳头瘤病毒11型和16型E6蛋白调节细胞周期调节器和转录辅因子TRIP-Br1。病毒学。2003;317:155–164. doi:10.1016/j.virol.2003.08.00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Scheffner M,Huibregtse JM,Vierstra RD,Howley PM。HPV-16 E6和E6-AP复合物在p53的泛素化中起泛素蛋白连接酶的作用。单元格。1993;75:495–505. doi:10.1016/0092-8674(93)90384-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唐D、吴D、Hirao A、Lahti JM、Liu L、Mazza B、Kidd VJ、Mak TW、Ingram AJ。ERK激活独立于p53介导DNA损伤后的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生物化学杂志。2002;277:12710–12717. doi:10.1074/jbc。M11159820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Mao C、Balasubramanian A、Yu M、Kivia N、Ridder R、Reichert A、Herkert M、von Knebel Doeberitz M、Koutsky LA。宫颈癌筛查中新的p16(INK4A)ELISA检测和高危HPV DNA检测的评估:来自概念验证研究的结果。国际癌症杂志。2007;120:2435–2438. doi:10.1002/ijc.2261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Melkane AE、Mirghani H、Aupérin A、Saulnier P、Lacroix L、Vielh P、Casiraghi O、Griscelli F、Temam S.HPV相关口咽鳞癌:三种诊断方法的比较。美国耳鼻咽喉杂志。2014;35:25–32. doi:10.1016/j.amjoto.2013.08.00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Assmann G,Sotlar K。人乳头瘤病毒相关鳞状细胞癌变。病理学。2011;32:391–398. doi:10.1007/s00292-011-1442-2。(德语)[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2Adams AK,Wise-Draper TM,Wells SI。人乳头瘤病毒诱导的宫颈癌和头颈癌转化。癌症(巴塞尔)2014;6:1793–1820. doi:10.3390/cancers603179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3Barondes SH、Castronovo V、Cooper DN、Cummings RD、Drickamer K、Feizi T、Gitt MA、Hirabayashi J、Hughes C、Kasai K等。半乳糖凝集素:动物β-半乳糖苷结合凝集素家族。单元格。1994;76:597–598. doi:10.1016/0092-8674(94)90498-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4Hirabayashi J,Kasai KI.动物凝集素的进化。Prog分子亚细胞生物学。1998;19:45–88. doi:10.1007/978-3-642-48745-3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5Barondes SH、Cooper DN、Gitt MA、Leffler H.Galectins。动物凝集素大家族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化学杂志。1994;269:20807–208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Kasai K,Hirabayashi J.半乳糖凝集素:一个能破译糖码的动物凝集素家族。生物化学杂志。1996;119:1-8.doi:10.1093/oxfordjournals.jbchem.a02119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7Hirabayashi J、Hashidate T、Arata Y、Nishi N、Nakamura T、Hirashima M、Urashima T、Oka T、Futai M、Muller WE等。半乳糖凝集素的寡糖特异性:通过正面亲和层析进行搜索。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2002;1572:232–254. doi:10.1016/S0304-4165(02)00311-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8Boonlikit S,Srisantiroj N.在当前的两级细胞学分类中,将CIN 2和CIN 3分开有什么临床优势吗?亚太癌症预防杂志。2009;10:115–11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Remmele W、Hildebrand U、Hienz HA、Klein PJ、Vierbuchen M、Behnken LJ、Heicke B、Scheidt E。关于人类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凝集素受体和巴尔体的比较组织学、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Virchows Arch病理学分析组织病理学。1986;409:127–147. doi:10.1007/BF0070832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0Mylonas I,Speer R,Makovitzky J,Richter DU,Briese V,Jeschke U,Friese K。正常人子宫内膜分离腺上皮细胞中类固醇受体和糖蛋白A(PP14)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组织化学细胞生物学。2000;114:405–41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1Mylonas I、Makovitzky J、Richter DU、Jeschke U、Briese V、Friese K。组织蛋白酶D在正常、增生和恶性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组织化学学报》。2003;105:245–252. doi:10.1078/0065-1281-0071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2Kraljevic Z、ViskovićK、Ledingsky M、Zadravec D、Grbavac I、Bilandzija M、Soljacić-Vranes H、Kuna K、KlasnićK和Krolo I。原发性子宫颈癌:术前磁共振成像和临床分期(FIGO)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的相关性。Coll Antropol公司。2013;37:561–56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3Ozsarlak O、Tjalma W、Schepens E、Corthouts B、de Beeck Op B、Van Marck E、Parizel PM、de Schepper AM。原发性宫颈癌术前CT、MR成像和临床分期(FIGO)与组织病理学发现的相关性。欧洲无线电。2003;13:2338–2345. doi:10.1007/s00330-003-1928-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4Horn LC、Schierle K、Schmidt D、Ulrich U、Liebmann A、Wittekind C。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以及恶性混合苗勒氏瘤的当前TNM/FIGO分类。事实和背景。病理学。2011;32:239–243. doi:10.1007/s00292-010-1273-6。(德语)[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5Freier CP、Stiasny A、Kuhn C、Mayr D、Alexiou C、Janko C、Wiest I、Jeschke U、Kost B。宫颈癌中p53突变作用的免疫组织化学评估:Ser-20 p53突变与更好的预后相关。抗癌研究。2016;36:3131–313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6zur Hausen H.导致癌症的乳头瘤病毒:在致癌早期事件中逃避宿主-细胞控制。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2000;92:690–698. doi:10.1093/jnci/92.99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7Hafner N,Gajda M,Altgassen C,Hertel H,Greinke C,Hillemanns P,Schneider A,Dürst M。HPV16-E6 mRNA作为定量逆转录PCR检测宫颈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播散性肿瘤细胞的分子标记物优于细胞角蛋白19 mRNA。国际癌症杂志。2007;120:1842–1846. doi:10.1002/ijc.2252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8Hoffmann M、Tribius S、Quabius ES、Henry H、Pfannenschmidt S、Burkhardt C、Görögh T、Halec G、Hoffmann-AS、Kahn T等。人乳头瘤病毒DNA。头颈部癌中E6*I-mRNA表达和p16INK4A免疫组化p16INK4A作为替代标记物有效吗?癌症快报。2012;323:88–96. doi:10.1016/j.canlet.2012.03.03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9Nigro JM、Baker SJ、Preisinger AC、Jessup JM、Hostetter R、Cleary K、Bigner SH、Davidson N、Baylin S、Devilee P等。p53基因突变发生在不同的人类肿瘤类型中。自然。1989;342:705–708. doi:10.1038/342705a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0Petitjean A,Achatz MI,Borresen Dale AL,Hainaut P,Olivier M.人类癌症中的TP53突变:功能选择和对癌症预后和结果的影响。致癌物。2007;26:2157–2165。doi:10.1038/sj.onc.12030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1Vogelstein B,Lane D,Levine AJ。浏览p53网络。自然。2000;408:307–310. doi:10.1038/3504267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2Hainaut P,Hollstein M.p53与人类癌症:前一万个突变。高级癌症研究。2000;77:81–137. doi:10.1016/S0065-230X(08)60785-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3Klug SJ、Ressing M、Koenig J、Abba MC、Agorastos T、Brenna SM、Ciotti M、Das BR、Del Mistro A、Dybikowska A等。TP53密码子72多态性与宫颈癌:49项研究的个人数据汇总分析。柳叶刀Oncol。2009;10:772–784. doi:10.1016/S1470-2045(09)70187-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4Sonoyama T、Sakai A、Mita Y、Yasuda Y、Kawamoto H、Yagi T、Yoshioka M、Mimura T、Nakachi K、Ouchida M等。TP53密码子72多态性与男性、吸烟者和饮酒者的胰腺癌风险相关。分子医学代表。2011;4:489–49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5Alawadi S、Ghabreau L、Alsaleh M、Abdulaziz Z、Rafeek M、Akil N、Alkhalaf M.阿拉伯女性P53基因多态性和乳腺癌风险。医学Oncol。2011;28:709–715. doi:10.1007/s12032-010-9505-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6Petitjean A、Mathe E、Kato S、Ishioka C、Tavtigian SV、Hainaut P、Olivier M。突变型p53功能特性对TP53突变模式和肿瘤表型的影响:IARC TP53数据库最新发展的教训。哼,变种。2007;28:622–629. doi:10.1002/humu.2049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7Bode AM,Dong Z.肿瘤发生中p53的翻译后修饰。Nat Rev癌症。2004;4:793–805. doi:10.1038/nrc145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8Chehab NH、Malikzay A、Stavridi ES、Halazonetis TD。Ser-20的磷酸化在DNA损伤反应中调节人类p53的稳定。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99;96:13777–13782. doi:10.1073/pnas.96.24.1377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9Wade M,Wong ET,Tang M,Stommel JM,Wahl GM.Hdmx调节人类肿瘤细胞中p53活化的结果。生物化学杂志。2006;281:33036–33044. doi:10.1074/jbc。M60540520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0Kim HJ、Do IG、Jeon HK、Cho YJ、Park YA、Chio JJ、Sung CO、Lee YY、Choi CH、Kim TJ等。半乳糖凝集素1的表达与IB期至IIA期宫颈癌的肿瘤侵袭和转移相关。Hum Pathol(Hum病态)。2013;44:62–68. doi:10.1016/j.humpath.2012.04.01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1Huang EY、Chen YF、Chen Yem、Lin IH、Wang CC、Su WH、Chuang PC、Yang KD。宫颈癌细胞中H-Ras依赖性途径介导的半乳糖凝集素-1的一种新的放射抗性机制。细胞死亡疾病。2012;:e251.doi:10.1038/cddis.2011.12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2松井Y、上田S、渡边捷昭J、川原I、小川O、西山H。尿路上皮癌中半乳糖凝集素-7通过细胞内活性氧的积累对顺铂的致敏作用。癌症研究。2007;67:1212–1220. doi:10.1158/0008-5472.CAN-06-328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3Tsai CJ、Sulman EP、Eifel PJ、Jhingran A、Allen PK、Deavers MT、Klopp AH。半乳糖凝集素-7水平预测宫颈鳞癌的放射反应。妇科肿瘤。2013;131:645–649. doi:10.1016/j.ygyn.2013.04.05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4Liang MY,Lu YM,Zhang Y,Zhang SL。血清半乳糖凝集素-9在宫颈癌中的作用。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783–2785.(中文)[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肿瘤学信件由提供Spandidos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