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Oncol Lett公司。2017年10月;14(4): 4741–4745.
2017年8月8日在线发布。 数字对象标识:10.3892/ol.2017.6732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第594253页
PMID:28943965

复发性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比较与观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鼻咽癌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在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期间,141名被诊断为由于颅底病变或颅神经症状导致NPC局部复发的患者,经病理活检和/或CT/MRI证实,被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三种不同剂量的3D-CRT治疗。3D-CRT的计划放疗剂量分别为58/1.8–2Gy、62/1.8–2gy和68/1.8–2Gy。比较三组患者的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以及放疗后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对鼻咽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该研究的随访率为100%。5年总生存率、DFS和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3.2 vs.64.53 vs.75%、29.13 vs.42.82 vs.39.7%和30.76 vs.44.19 vs.45.4%。此外,62/1.8–2 Gy的治疗效果与68/1.8–2 Gy相似,但68/1.8–2 Gy的不良反应比62/1.8–2 Gy多。因此,62/1.8–2 Gy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剂量用于NPC的3D-CRT治疗。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可能是NPC患者的主要预后因素。总之,剂量为62/1.8–2Gy的3D-CRT对鼻咽癌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耐受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鼻咽癌,局部复发,再放疗,3D-CRT

介绍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由于放射敏感性,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最重要的方法(1,2). 由于NPC发生的部位通常空间有限,头面部神经分布广泛,因此对NPC的治疗方法有限。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后路植入或放射治疗植入以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外照射(5). 由于鼻咽肿块广泛扩散,手术、血管内移植、放射治疗植入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往往受到限制,导致鼻咽癌复发率高。高剂量外照射是复发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复发时局部肿块较大或范围较广的患者(6,7). 常规放射治疗通常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包括鼻咽溃疡、听力损失、颞叶坏死、放射性脑病、后颅神经损伤和/或张口困难(7)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放射治疗方法,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技术,可以通过多个场(通常为5-7个场)照射靶区,使肿瘤与辐射靶区通过三维方向对齐。它使靶剂量分布更加合理,减少了与邻近正常组织的接触(8). 据我们所知,很少有研究关注3D-CRT治疗复发性鼻咽癌。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3D-CRT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疗效和放疗后的长期不良反应。

材料和方法

材料

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141名经活检和/或CT/MRI骨破坏或颅神经症状进展成像诊断为局部复发的NPC患者接受了3D-CRT治疗。复发间隔中位数为27.5个月(范围为3-156个月)。进行了胸部X光、腹部B超、头颈部CT/MRI、心电图、骨骼扫描和口腔检查以及其他检查。自2005年7月以来,头颈部检查中CT被MRI取代(7月前的CT和7月后的MRI)。根据医生的判断,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PET/CT检查。10例颈部复发患者未进行颈部活检。所有患者均根据AJCC(1997年第5版)进行了重新分类。

从参与研究的患者那里获得了签署的书面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得到了南充市中心医院(中国南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3D-CRT放射治疗计划

患者被置于仰卧位,戴着热塑性口罩。从头部至锁骨下2cm进行CT扫描,扫描层为3mm,增强扫描。从2005年7月起,使用总体规划制作了MRI/CT图像®版本1.5,Nucletron BV软件分析和图像融合。

肿瘤总体积(GTV),如GTV-P(原发肿瘤区域的计划靶区)和GTV-N(原发瘤区域的计划外靶区),包括在CT/MRI图像上可见的肿块以及临床靶体积(CTV),包括CTV-P和CTV-N,接受8-10mm的外照射。如果肿块靠近脑干或脊髓,辐射边界的暴露量较小,最小距离为3mm,以保护脑干和脊髓免受超过允许耐受剂量的辐射。颈部淋巴引流区未接受预防性照射。考虑到系统和定位误差,将CTV外3mm视为规划目标体积(PTV)。受累器官包括脑干、脊髓、视神经、视交叉、颞叶、垂体、颞下颌关节、眼球、晶体和腮腺。受影响器官接受的剂量是有限的,并根据第一次放射治疗剂量进行个体化,但在RTOG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治疗计划涉及柏拉图®准备计划软件系统®版本2.6.4),使用等中心共面或非共面技术;等中心位于GTV-P的中心。主焦点和颈部的照射涉及5-9个共面静态强度控制技术。规定剂量为PTV-GTVnx,70 Gy;PTV-GTVnd,64–66 Gy;PTV-GTVnd,64–66 Gy;PTV-CTVnx60,60–64 Gy;PTV-CTVx50,54 Gy;PTV-CTVnd,54 Gy;分段照射31~32次。三组患者3D-CRT的平均放疗剂量分别为58/1.8–2Gy、62/1.8–2gy和68/1.8–2Gy[单节段2/1.8 Gy,1次/d,5天/周]。设计了五到七个共面辐照场,使用了医用加速器和多叶光栅。

放射治疗科

由于目前没有针对鼻咽癌局部复发的标准化疗方案,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考虑是否开联合化疗。在我们的研究中,65名患者接受了2-6个周期的以铂为基础的单药治疗或新辅助化疗和/或同时辅助化疗的联合化疗。

跟进

患者每周接受一次检查,由临床医生评估肿块的回缩情况。接受化疗的患者每周接受常规血液、肝脏和肾脏检查。治疗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治疗后3年每6个月随访,治疗后5年每年随访一次。每次随访包括全身检查、血液、VCA-IgA、VCA-EA、鼻咽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胸部X光片、腹部B超和头颈部MRI。根据RTOG/EORTC放射治疗不良反应评估记录不良反应和后遗症。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9.0软件(IBM,Armonk,NY,USA)进行统计分析。局部区域复发或移位的时间是从3D-CRT结束时开始计算的。总生存率(OS)定义为复发诊断与死亡或最后随访之间的时间。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局部无复发生存率(LRRFS)、无病生存率(DFS)和OS。采用log-rank检验对不同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用于多变量分析。P<0.05被认为表明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结果

入选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比较

比较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包括年龄、性别、T分期、是否接受化疗、复发时间和肿瘤侵袭性。患者年龄从26岁到7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5岁。三组的一般临床基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一).

表一。

比较入选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


因素不。58/1.8–2 Gy n=4762/1.8–2 Gy n=4768/1.8–2 Gy n=47χ2价值P值
性别0.4730.556
70262420
女性71212327
年龄(岁)0.1020.732
≤5068242123
  >5073232624
T级0.0270.973
T1类311310  8
T2段50141719
T3航站楼30  91110
第4页3011  910
联合化疗
没有87273228
是的54201519
鼻咽肿瘤551922140.4830.567
入侵双方86282533
复发时间0.4650.587
<24个月67172426
24-36个月28  8  911
>36个月46161713

生存预后

分析三组患者的预后。3组患者的OS、DFS和LRRFS分别为:43.2 vs.64.53 vs.75%、29.13 vs.42.82 vs.39.7%、30.76 vs.44.19 vs.45.4%(图1).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ol-14-04-4741-g00.jpg

Kaplan-Meier生存分析。OS,总体生存率;DFS,无病生存;LRRFS,局部无复发生存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鼻咽溃疡、颅神经损伤、张口困难和听力损失。68/1.8–2Gy组的总不良反应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二).

表二。

不良反应率比较。

鼻咽溃疡颅神经损伤张口困难听力损失
58/1.8–2戈瑞  2  12
62/1.8–2戈瑞  0  124
68/1.8–2戈瑞15108
χ2价值32.8
P值0.001

单因素预后分析

采用单因素分析对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预后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治疗方案(有或无化疗)、总辐射剂量、原发T分期、复发T分期和复发间隔。结果表明,年龄≥50岁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表III和IV四、).

表三。

单因素预后分析。

操作系统DFS公司LFS公司



因素n个t吨P值t吨P值t吨P值
性别0.3870.5830.387
7052.4±5.548.4±5.352.3±5.5
女性7142.3±7.140.3±7.240.1±7.1
年龄(岁)0.0270.0160.008
  <506864.2±7.360.3±6.662.4±7.1
  ≥507355.4±7.238.7±4.538.6±5.2
rT阶段0.2760.0780.271
  1+28157.3±7.258.7±7.257.5±8.2
  3+46045.5±5.140.2±5.931.2±5.4
重复时间0.4780.2280.271
<24个月6757.6±7.155.1±6.757.3±7.2
24-36个月2843.6±7.241.2±6.643.4±7.7
>36个月4644.9±8.139.7±7.141.7±7.2
辐射剂量0.3230.2270.863
<60戈瑞4747.3±5.557.2±9.149.3±5.5
62吉伊4749.7±5.344.5±4.448.4±6.7
68戈瑞4748.3±4.346.5±4.348.1±5.3

OS,总体生存率;DFS,无病生存。

表四。

多变量预后分析。

95%置信区间实验(B)

因子B东南方WALD(沃尔德)数据流Sig公司实验(B)下部上部
年龄0.5380.2156.21810.0141.7011.1212.598
T级0.3680.2063.18710.0761.4530.9562.156
年龄0.4940.2075.72110.0161.6351.0042.448
年龄0.5520.2126.79810.0091.7471.1652.628

讨论

鼻咽癌在及时、规范的根治性放射治疗或综合放化疗后,可导致20-30%的患者局部和/或区域复发。鼻咽局部复发和颅底复发是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911). 回顾性研究表明,抢救性治疗可以提高单次局部复发患者(尤其是T1-2局部复发患者)的生存率(12). 对于T1-2鼻咽局部复发,手术或随访治疗是鼻咽癌的有效手段(13). 一些放射治疗中心报告的治疗结果表明,腔内或间质近距离放射治疗对鼻咽癌局部复发患者也是可行的(14,15). 因此,法律(16)表明,使用192Ir间质颗粒DT50-55Gy可使5年局部控制率达到85%,中重度并发症发生率达到47%。高剂量率腔内外照射治疗复发性鼻咽癌(17). 结果表明,尽管高剂量辐射足以杀死局部癌细胞,但由于正常组织损伤和间质细胞损伤,也可能导致局部早期复发。

在本研究中,鼻咽癌患者接受了58-68Gy的不同剂量的放疗。结果表明,三组患者的5年OS、DFS和区域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3.2%、64.53%、29.13、42.82、39.7%和30.76、44.19%和45.4%。62/1.8–2Gy的治疗效果与68/1.8–2GY相似,但68/1.8-2Gy比62/1.8–2 Gy表现出更多的不良反应。因此,我们认为62/1.8-2 Gy可以作为鼻咽癌3D-CRT治疗的安全有效剂量。年龄可能是NPC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18). 以前的研究表明,癌症治疗中的辐射剂量可能与副作用的增加呈正相关。3D-CRT治疗复发性鼻咽癌35例(19). 结果表明,放疗后1年、2年和3年的中位生存率分别为54.9%、30.2%和22.9%。此外,与常规组相比,长期不良反应包括听力损失和张口困难,尽管没有发现脑坏死。我们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三维放射治疗的剂量和安全性,并进一步确定62/1.8–2Gy为具有一定临床适用性的治疗剂量。Teo公司据报道,900多名复发患者在辐射剂量≥60Gy时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20). 然而,这些作者没有深入探讨辐射剂量≥60Gy以及患者的DFS和OS率。在本研究中,由于受试者群体和受试者人数的差异,对62和68Gy辐射剂量进行了进一步分类和探讨。我们发现,62/1.8–2 Gy作为三维放疗剂量更安全、更有效,并可能导致更长的OS和DFS。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剂量为62/1.8–2Gy的3D-CRT是一种安全、有效、耐受不良反应的鼻咽癌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工具书类

1吕X,夏文轩,柯立荣,杨杰,邱文忠,于玉华,梁浩,黄晓杰,刘国荣,曾Q,等。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与5-氟尿嘧啶联合卡铂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比较。Onco针对Ther。2016;9:5123–5131. doi:10.2147/OTT。S10372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曾Q,王J,吕X,李J,尹LJ,向YQ,郭X。老年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后放疗与同期放化疗的比较:来自倾向匹配分析的结果。BMC癌症。2016;16:693.doi:10.1186/s12885-016-2661-y。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三。Ho S、Ip W、Chu S、Chan S、Lee B、Chan B、Lee J、Flynn B、Ho W、Sin J等。鼻咽癌根治放疗长期存活者的治疗遗憾。临床肿瘤(放射科)2017;29:e47.doi:10.1016/j.clon.2016.08.00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曹C,罗J,高磊,易J,黄X,李S,肖J,张Z,徐G。磁共振成像在T4级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检测到颅内侵犯。癌症研究治疗。2017;49:518–525. doi:10.4143/crt.2016.29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Lu L,Li J,Zhao C,Xue W,Han F,Tao T,Chang H,Jia W,Lu T。肿瘤体积与EB病毒DNA联合治疗鼻咽癌强化放疗的预后疗效。口腔癌。2016;60:18–24. doi:10.1016/j.oralonology.2016.06.01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Maingon P,Blanchard P,Bidault F,Calmels L.鼻咽癌放射治疗。癌症放射治疗。2016;20:S104–S109。doi:10.1016/j.canrad.2016.07.031。(法语)[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Wang D,Li YH,Fu J,Wang H.鼻咽癌放疗后颞叶的扩散峰度成像研究。大脑研究。2016;1648:387–393. doi:10.1016/j.braines.2016.07.041。[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Nakahara S、Hanamoto A、Seo Y、Miyaguchi S、Yamamoto Y、Tomiyama Y、Yoshii T、Takenaka Y、Yoshioka Y、Isohashi F等。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每周使用低剂量多西紫杉醇和顺铂进行放化疗,然后对选定患者进行辅助化疗。临床肿瘤学杂志。2016;46:903–910. doi:10.1093/jjco/hyw10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Ma Q,Wu D,Zeng LL,Shen H,Hu D,Qiu S。放疗后鼻咽癌患者的放射诱导功能连接改变。医学(巴尔的摩)2016;95:e4275.doi:10.1097/MD.000000000427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Brown E、Owen R、Harden F、Mengersen K、Oestreich K、Houghton W、Poulsen M、Harris S、Lin C、Porceddu S。头颈部适应性放射治疗:预测重新计划的时间。亚太临床肿瘤学杂志。2016;12:460–467. doi:10.1111/ajco.1251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Wu SX、Chua DT、Deng ML、Zhao C、Li FY、Sham JS、Wang HY、Bao Y、Gao YH、Zeng ZF。90例鼻咽癌局部持续和复发患者的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国际放射肿瘤生物学杂志。2007;69:761–769. doi:10.1016/j.ijrobp.2007.03.03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2Wong FC、Tung SY、Leung TW、Sze WK、Wong VY、Lui CM、Yuen KK、。,OSK高剂量远程后装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两种方案的回顾性比较。国际放射肿瘤生物学杂志。2003;55:1254–1264. doi:10.1016/S0360-3016(02)04525-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3Lu J、Cooper J、Lee A,编辑。鼻咽癌:多学科管理。Springer-Verlag;柏林,海德堡:2010年。第253-265页。[谷歌学者]
14Fee WE,Jr,Moir MS,Choi EC,Goffinet D.鼻咽切除术治疗复发性鼻咽癌:2至17年随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2;128:280–284. doi:10.1001/archotol.128.328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5Wei W.鼻咽癌:功能性外科抢救。世界外科杂志。2003;27:844–848. doi:10.1007/s00268-003-7110-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6Law SC、Lam WK、Ng MF、Au SK、Mak WT、Lau WH。鼻咽癌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再放射治疗:一种有效的局部挽救方法。国际放射肿瘤生物学杂志。2002;54:1095–1113. doi:10.1016/S0360-3016(02)03009-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7Leung TW、Tung SY、Sze WK、Sze WM、Wong VY、Wong CS.、。,OSK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抢救放射治疗。国际放射肿瘤生物学杂志。2000;48:1331–1338. doi:10.1016/S0360-3016(00)00776-8。[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8张斌,莫Z,杜伟,王毅,刘磊,魏毅。调强放疗与2D-RT或3D-CRT治疗鼻咽癌的比较: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口腔癌。2015;51:1041–1046. doi:10.1016/j.oraloncology.2015.08.00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9Chang JT、See LC、Liao CT、Ng SH、Wang CH、Chen IH、Tsang NM、Tseng CK、Tang SG、Hong JH。局部复发的鼻咽癌。放射疗法。2000;54:135–142。doi:10.1016/S0167-8140(99)00177-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0Teo PM、Kwan WH、Chan AT、Lee WY、King WW、Mok CO.主要使用外照射束的高剂量(>=60 Gy)再照射在抢救鼻咽癌局部失败方面有多成功?国际放射肿瘤生物学杂志。1998;40:897–913. doi:10.1016/S0360-3016(97)00854-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肿瘤学信件由以下人员提供Spandidos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