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Oncol Lett公司。2017年10月;14(4):3997–4004。
2017年7月24日在线发布。 数字对象标识:10.3892/升.2017.6654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编号:C5592858
PMID:28943906

无门静脉夹闭的肝癌自发性破裂肝切除术

摘要

无门静脉夹闭的肝切除术可降低肝损伤的发生率;然而,不阻断门静脉三联体的肝切除术在治疗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SRHCC)中的效果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无门静脉夹闭的肝切除术在治疗SRHCC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接受肝切除术而不进行门静脉三联体夹持的SRHCC患者(非夹持组),并将其疗效与20例接受相同手术且存在门静脉三联体夹持(夹持组。肝切除术后,非夹持组的急性肝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夹持组(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无病生存时间或总生存时间方面无显著差异(均P>0.05)。术后1周和2周,非钳夹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血清水平均显著低于钳夹组(均P<0.05)。无门静脉三联体夹闭的肝切除术可降低SRHCC患者肝损伤和肝衰竭的发生率,这表明它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关键词:肝切除、门静脉夹闭、自发性破裂

介绍

肝细胞癌(SRHCC)自发性破裂是肝细胞癌患者罕见但致命的并发症。肝癌患者SRHCC的发病率在3%至15%之间,且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此外,SRHCC患者的死亡率目前在50%至80%之间(1,2). 此前对12名接受肝切除术的SRHCC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1名Child-Pugh B级患者(8.3%)仅存活4天,并死于肝衰竭[根据美国肝病研究协会的诊断,肝衰竭的诊断为肝衰竭()]; 其余11名患者(91.7%)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5个月(4). 肝切除术延长SRHCC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然而,也有术后肝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的案例。其潜在原因可能是:首先,SRHCC患者术前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血,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甚至肝血供减少;其次,手术和门静脉阻断导致的肝脏缺血/再灌注可能进一步加重肝损伤;最后,伴随的肝硬化也预示着预后不良(5). 因此,如果肝损伤减轻,手术后肝衰竭的风险降至最低,SRHCC患者的预后可能会得到改善。1970年1月至2010年2月,共有38名SRHCC患者在湘雅医院和湘雅第三医院(中国长沙)接受了肝切除术,18名患者接受了无门静脉三联体夹闭的肝切除术。这导致肝损伤减轻,短期死亡率降低。

患者和方法

患者

1970年1月至2010年2月,共有38例SRHCC患者在湘雅医院和湘雅第三医院接受了肝切除术。本研究经湘雅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每位患者的知情书面同意。排除接受索拉非尼、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或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患者。样本包括31名男性和7名女性患者,年龄介于22至68岁之间。腹部穿刺后观察到非凝固性血液,术后病理显示为HCC,证实了SRHCC的诊断。以下标准用于选择SRHCC患者进行紧急肝切除术:i)患者在SRHCC之前总体健康状况良好;ii)休克[收缩压≤70 mmHg或收缩压在71至90 mmHg之间,心率≥108次/min(6)]入院后不久迅速得到控制;iii)手术期间肝硬化较轻;iv)癌症仅限于单个肝叶,临床医生在进行肝切除术时没有困难;无转移灶。

分组

在本回顾性研究中,根据手术期间肝门静脉三联体夹持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夹持组和非夹持组)。

常规采用门静脉三联体夹持手法,夹持/松夹周期为15/5min。夹持组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为51岁(范围为22-60岁)。该组共有14名患者(70%)有乙型肝炎病史,2名患者有合并症血吸虫病感染。所有20名患者均出现腹痛,14名患者(70%)出现全身性腹膜炎,7名患者(35%)出现休克。值得注意的是,16名患者(80%)的血清AFP>200 U/l。所有20名患者均接受了超声检查,11名患者接受了CT扫描。这两项检查显示肝脏存在占位性病变。根据Child-Pugh分类,14名患者(70%)合并肝硬化,16名患者(80%)为Child-Paugh A级,4名患者(20%)为Chill-Pugh B级(7). 共有19名患者(95%)表现为单一癌症,1名患者(5%)表现为肝脏多发病灶。肿瘤直径在6.0到10.5厘米之间(平均8厘米)。

非钳夹组有18例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为56岁(范围为26-68岁)。共有15名患者(83.3%)有乙型肝炎(HBV)病史,1名患者有合并症血吸虫病感染。18例患者均出现腹痛,13例(72.2%)患者出现全身性腹膜炎症状,7例(38.9%)患者出现休克。值得注意的是,15名患者(83.3%)的血清AFP>200 U/l。共有11名患者接受了超声检查,16名患者接受计算机断层扫描。这两个程序显示肝脏和腹水中存在占位性病变。14名患者(77.8%)合并肝硬化,12名患者(66.7%)为Child-Pugh A级,6名患者(33.3%)为Chilld-Pugh B级。共有16名患者(88.9%)患有单一癌症,而2名患者(11.1%)的肝脏有多个病灶。肿瘤直径在7.0到12.5厘米之间(平均9厘米)。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Child-Pugh分级或癌症直径均无显著差异(表一).

表一。

接受肝切除术的患者的术前数据(有或无门静脉三联体夹持)。

参数夹紧组n=20非夹紧组n=18P值
平均年龄(范围),年51 (22–60)56 (26–68)纳秒
性别纳秒
1615
女性  4  3
平均肿瘤大小(范围),cm8 (6–10.5)9 (7–12.5)纳秒
肿瘤数量纳秒
单个1916
多个1  2
血红蛋白,g/l83.4±8.478.3±7.7纳秒
血小板计数,×109/我109.7±9.389.2±10.5纳秒
Child-Pugh类纳秒
A类1612
B类  4  6
患有肝硬化1414纳秒
HBsAg阳性1415纳秒

NS,不显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治疗方案

夹紧组

肝门静脉三联体在室温下平均钳夹9分钟(范围为2–22分钟)。在20名患者中,19人接受了紧急肝切除和腹腔灌洗。在接受紧急肝切除术的患者中,8名患者接受了左侧叶切除术,2名患者接受左侧内叶切除术和1名患者接受左肝切除术。共有3名患者接受了区域性肝癌切除术,5名患者接受右肝部分切除术。由于缺乏血源,所有20名患者均使用纱布和腹腔灌洗止血,36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左肝切除术。术中病理显示接受区域性肝癌切除的患者手术切缘阴性。术后进行吸氧、补液、白蛋白和广谱抗生素的给药。2000年以后接受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后接受口服拉米夫定(100毫克/天),此时HBV DNA水平大于500拷贝/毫升。

非夹紧组

在不夹闭门静脉三联体的情况下进行了肝切除术。所有18名患者均接受了紧急肝切除和腹腔灌洗。共有6名患者接受了左外叶切除术,2名患者接受了左内叶切除术,2名患者接受了左肝切除术。共有4名患者接受了区域性肝癌切除术,4名患者进行了右肝部分切除术。术中病理检查显示,接受区域性肝切除术的患者手术切缘阴性。术中腹腔灌洗和其他术后治疗与夹紧组相同。

观察和临床评估

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手术期间获得新鲜肝脏标本,病理学家立即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进行检查。测定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TBil)、纤维蛋白原(FBI)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并记录肝切除术前、术后1周和2周的凝血酶原(PT)和高岭土部分凝血活酶(KPTT)时间。在肝切除术前和术后2周,使用超声和/或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肝脏进行成像。对手术期间采集的肝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

后续行动

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检查。确定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

统计分析

定量数据显示为平均值±标准偏差。通过单向方差分析以及Tukey的事后检验,对各组之间获得的定量数据进行比较。定性数据采用χ分析2使用Kaplan-Meier估计方法和对数秩检验计算检验和生存分析。P<0.05被认为表明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结果

评估术中失血、输血、手术时间、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夹持组术中失血量在50~3625 ml之间,输血量在100~4200 ml之间,手术时间在90~280 min之间。夹持组观察到的手术并发症包括急性肝衰竭(5例)、胃肠道出血(1例)、,肺部感染3例,伤口感染4例。在夹持组中,1名患者在手术后4天死于急性肝衰竭(死亡率为5%)。非钳夹组术中失血量在100~2900 ml之间,输血量在0~3000 ml之间,手术时间在90~320 min之间。该组手术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1例)和伤口感染(2例)。所有这些患者在非手术治疗和急性肝功能衰竭后均痊愈;未观察到胃肠道出血和死亡率(表二). 非夹持组与夹持组相比,急性肝衰竭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在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或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差异(均P>0.05)。

表二。

肝切除术伴或不伴门静脉三联体夹闭的手术数据。

参数夹紧组n=20非夹紧组n=18P值
平均操作时间(范围),min189.5 (90–280)194.4 (90–320)纳秒
平均失血量(范围),ml989.8 (50–3,625)1061.0 (100–2,900)纳秒
平均输血量(范围),ml921.0 (100–4,200)895.0 (0–3,000)纳秒
治疗
急诊肝切除术1918纳秒
分期肝切除术  1  0纳秒
切除类型
左侧肺叶切除术  8  6纳秒
左叶切除术  2  2纳秒
左肝切除术  2  2纳秒
有限  3  4纳秒
右肝部分切除术  5  4纳秒
并发症
总计13  30.0026
胃肠道出血  1  0纳秒
肺部感染  3  1纳秒
急性肝衰竭  5  00.0228
伤口感染  4  2纳秒

NS,不显著。

Hb、PLT、ALT、AST、TBil、PT、KPTT、FBI和AFP的血水平

两组术前Hb、PLT、ALT、AST、TBil、PT、KPTT、FBI或AFP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与钳夹组相比,非钳夹组术后1周和2周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但两组间Hb、PLT、PT、KPTT、PFIB或AFP水平无显著差异(均P>0.05;图1).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ol-14-04-3997-g00.jpg

夹紧或非夹紧肝切除术前、术后7天和14天的(A)Hb、(B)PLT、(C)ALT、(D)AST、(E)TBil、(F)PT、(G)KPTT、(H)FBI和(I)AFP水平(平均值±标准差)。术后1周和2周,非钳夹组的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显著低于钳夹组(均P<0.05)。血红蛋白;血小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PT,凝血酶原时间;KPTT,高岭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BI、纤维蛋白原;甲胎蛋白。

肝脏影像检查

手术前,对两组患者的肝脏进行CT扫描,发现其周围有多个高密度血肿和腹腔积血,占位性病变(图2A). 术后2周,肝脏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肝脏和周围血肿没有占位性病变,也没有观察到腹膜出血(图2B).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ol-14-04-3997-g01.jpg

(A) 手术前,对肝脏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发现肝肿瘤包膜不连续,肿瘤破裂,破裂部位(箭头)有新月形血肿,癌症中有坏死灶(箭头)。(B) 术后2周,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肝脏没有占位性病变,周围没有血肿和腹膜出血。

病理检查

两组标本的病理检查显示HCC伴有出血性坏死和血肿(图3A)以及静脉破裂和破裂处血栓(图3B).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ol-14-04-3997-g02.jpg

夹持组和非夹持组肝脏标本的病理检查显示:(A)肝索紊乱,细胞核深色、多极和异形,有丝分裂异型性,鉴别中度分化肝细胞癌(箭头),(苏木精和伊红;放大倍率,×100);(B) 小静脉壁不连续、静脉破裂和破裂处血栓(苏木精和伊红;放大倍数,×400)。

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在38例SRHCC患者中(97.4%),37例接受了紧急肝切除术,这些患者在术中没有腹膜播散。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7.6(25/37)、24.3(9/37)和16.2%(6/37)。此外,2.6%(1/38)的SRHCC患者接受了两阶段肝切除,术中没有腹膜播散。然而,这些患者在9个月后死于肝癌腹膜播散(图4A).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ol-14-04-3997-g03.jpg

(A) 肝切除术伴或不伴门静脉三联体阻断后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和(B)无复发生存率。两组之间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钳夹组的生存期为4天至309个月(中位数为17.0个月),平均无病生存期为12.5个月。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5.5(13/20)、25.0(5/20)和15.0%(3/20)。非钳夹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8.5个月(1.5–294个月),平均无病生存时间为18.25个月。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7(12/18)、22.2(4/18)和16.7%(3/18)。两组无病生存率或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图4B).

讨论

SRHCC的外科治疗仍然存在争议,某些临床医生建议非手术治疗,包括TAE和TACE。TAE的止血率高达97%(32/33),其治疗效果提示它可能是一种紧急止血策略。然而,接受TAE治疗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9周(8). TACE已被证明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并缩小肿瘤大小;短期内(24/24)止血率高达100%,接受TACE的患者可存活110天以上(9). 尽管TAE和TACE是微创的,并且表现出高止血率,但与接受肝切除术的患者相比,接受TAE或TACE的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了。SRHCC的存在并不反映癌症处于晚期,HCC未进展到晚期与自发性破裂的风险相关(5). 此外,由于许多临床研究表明,SRHCC的肝切除术可能延长生存时间,某些临床医生优先进行肝切除术来治疗SRHCC患者(1014).

何时手术干预SRHCC治疗仍有争议,目前尚不清楚紧急肝切除术与TAE后两阶段肝切除术相比是否有更好的疗效。支持TAE并进行肝切除术的临床医生建议,TAE对SRHCC急性期的止血有效,并可能随后为评估HCC和改善两阶段肝切除术前的肝功能储备留出更多时间(15,16). 先前的研究表明,接受TAE止血和随后的两阶段肝切除术的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64.4%和55.2%(17). 支持紧急肝切除术的临床医生认为,SRHCC可能因出血导致HCC细胞在腹部扩散(18). SRHCC已被证实会引起腹部转移(1921)SRHCC术后3个月观察到多个转移灶(22). 然而,术中腹腔灌洗可以有效预防肝癌的腹部转移,延缓肝癌术后复发,提高生存率(23). 此外,由于TAE和肝切除术之间的间隔较长,HCC的进展可能导致转移,未经治疗的腹膜出血可能会增加肠粘连和脓毒症的风险。据报道,接受两阶段肝切除术的SRHCC患者中有10%在术中出现腹腔播散,33.3%在术后随访期间复发。然而,在接受紧急肝切除术的SRHCC患者中未观察到腹部播散,其中20%的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出现复发。因此,调查临床医生建议尽早进行肝切除和腹腔灌洗,以减少腹部播散的发生率(24). 在本研究中,97.4%的患者接受了紧急肝切除术、术中腹腔灌洗和术中病理检查证实的阴性手术切缘。术中未发现腹膜播散,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7.6(25/37)、24.3(9/37)和16.2%(6/37)。这些患者的生存率与以前的研究一致(1,23). 紧急肝切除术可以实现明确的止血,治疗肝癌,减少腹部播散。因此,经术中病理检查证实的紧急肝切除术、随后的腹腔灌洗和阴性手术切缘可能是SRHCC和减少腹部播散的有效治疗策略。

在肝切除术中,通常使用肝门三联体夹持来在室温下完全或部分阻断肝脏的血液供应,目的是减少手术期间的失血,提高安全性(25). 然而,肝门静脉三联体阻断已被发现会导致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可能导致术后肝衰竭甚至死亡(26). 在某些患者中,HCC源于慢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27). 在本研究中,73.7%(28/38)的SRHCC患者伴有肝硬化。然而,肝硬化易发生短暂性缺血,SRHCC和肝硬化患者在肝切除术前出现出血和缺血性损伤。因此,在肝切除术中使用肝门三联体夹持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包括肝衰竭和感染。此外,术后恢复通常不稳定,患者术后有死亡风险。减轻SRHCC和肝硬化患者的术后肝损伤和肝衰竭具有关键的临床意义。尽管有证据表明,无需阻断门静脉三联体的肝切除术可以减轻术后肝损伤并降低肝衰竭的发生率(28)据我们所知,目前尚无SRHCC患者的临床试验数据证实这一点。SRHCC患者通常预后较差,那些拒绝手术的患者通常在1个月内死亡(29). SRHCC患者行肝切除术可显著延长生存时间。一项评估60例接受肝切除术的SRHCC患者的研究显示,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4.2%、35.0%和21.1%。这些数据表明,这些患者的预后与没有SRHCC的HCC患者的预后相当(分别为72.1%、47.3%和33.3%)(1). 然而,这种治疗有术后肝衰竭和手术后死亡的风险。在接受肝切除术的SRHCC患者中,减少肝衰竭和降低术后死亡率一直是一个挑战,门静脉三联体夹闭已被用于减轻HCC患者的肝损伤。在肝癌合并SRHCC的患者中,探索无需阻断门静脉三联体的肝切除术的临床试验尚未见报道,SRHCC是肝癌的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18例SRHCC患者进行无门静脉夹闭的肝切除术来减少肝损伤和术后死亡率。本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存活时间没有显著差异,但非夹持组的急性肝衰竭发生率和术后肝功能恢复优于夹持组。门脉三合夹会加重肝损伤并增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无门静脉三联体夹闭的肝切除术可减轻肝损伤并降低急性肝衰竭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表明,不阻断门静脉三联体的肝切除术是治疗SRHCC患者的首选策略。

总之,在伴有肝硬化的SRHCC患者中,无需阻断门静脉三联体的肝切除术可以减轻肝损伤并降低急性肝衰竭的发生率;术中腹腔灌洗和术中病理检查证实手术切缘阴性可提高SRHCC患者的生存率。

致谢

本研究得到了中国湖南省重点发展计划(FQ批准号:2015JC3003)的支持。

词汇表

缩写

SRHCC公司肝癌自发性破裂
肝癌肝细胞癌
中高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公司天冬氨酸转氨酶
TBil(千比尔)总胆红素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
PT公司凝血酶原时间
KPTT公司高岭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法新社甲胎蛋白
平板电脑血小板
联邦调查局纤维蛋白原
TAE公司经导管动脉栓塞
TACE公司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工具书类

1Yeh CN,Lee WC,Jeng LB,Chen MF,Yu MC。肝癌患者的自发性肿瘤破裂与预后。英国外科杂志。2002;89:1125–1129. doi:10.1046/j.1365-2168.2002.02188.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Kim PT,Su JC,Buczkowski AK,Schaeffer DF,Chung SW,Scudamore CH,Ho SG。破裂肝细胞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血管造影介入特征:图片文章。Can Assoc Radiol J公司。2006;57:159–16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三。Lee WM、Stravitz RT、Larson AM。经修订的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关于急性肝衰竭的立场文件简介,2011年。肝病学。2012年;55:965–967. doi:10.1002/hep.2555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4吕XS,郑毅,樊QQ。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肝切除术。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2003;2:23–24. doi:10.1007/BF02835363。[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Battula N、Madanur M、Priest O、Srinivasan P、O’Grady J、Heneghan MA、Bowles M、Muiesan P、Heaton N、Rela M。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西方经验。美国外科杂志。2009;197:164–167. doi:10.1016/j.amjsurg.2007.10.01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Bulger EM、May S、Kerby JD、Emerson S、Stiell IG、Schreiber MA、Brasel KJ、Tisherman SA、Coimbra R、Rizoli S等。创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后的体外高渗复苏: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安·苏格。2011;253:431–441. doi:10.1097/SLA.0b013e3181fcdb2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Zhang J,Ye L,Zhang J,Lin M,He S,Mao X,Zhou X,Zhi F.MELD评分和Child-Pugh分类预测肝硬化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的结果: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医学(巴尔的摩)2015;94:e433.doi:10.1097/MD.000000000000043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Ngan H,Tso WK,Lai CL,Fan ST.肝动脉栓塞在肝癌自发性破裂治疗中的作用。临床放射学。1998年;53:338–341. doi:10.1016/S0009-9260(98)80004-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Kim JY,Lee JS,Oh DH,Yim YH,Lee HK。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可提高自发性破裂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欧洲胃肠病肝病杂志。2012年;24:640–645. doi:10.1097/MEG.0b013e3283524d3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薛家钦、范海龙、陈太伟、陈德华、于JC、邹SS、张TM、谢长斌。急诊室中自发性破裂的肝癌和以急腹症表现的腹膜出血的处理。世界外科杂志。2012年;36:2670–2676. doi:10.1007/s00268-012-1734-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Andersson R,Tranberg KG,Bengmark S.肝肿瘤自发性破裂后的腹膜出血:外科治疗结果。HPB外科。1988;1:81–83. doi:10.1155/1988/5895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2Shirabe K、Kitamura M、Tsutsui S、Maeda T、Matsumata T、Sugimachi K。肝切除术后肝细胞癌破裂的长期幸存者。胃肠病学肝病杂志。1995;10:351–354. doi:10.1111/j.1440-1746.1995.tb01107.x。[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3陈志毅,齐庆华,董志毅。自发性肝破裂出血的病因及处理:70例报告。世界胃肠病杂志。2002;8:1063–1066。doi:10.3748/wjg.v8.i6.106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4Marini P,Vilgrain V,Belghiti J.肝肿瘤自发性破裂的处理。Dig手术。2002;19:109–113. doi:10.1159/00005202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5Leung CS,Tang CN,Fung KH,Li MK。肝动脉栓塞治疗破裂肝癌的回顾性研究。J R Coll Surg爱丁堡。2002;47:685–6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Tanaka A、Takeda R、Mukaihara S、Hayakawa K、Shibata T、Itoh K、Nishida N、Nakao K、Fukuda Y、Chiba T、Yamaoka Y。破裂肝细胞癌的治疗。国际临床肿瘤学杂志。2001;6:291–295. doi:10.1007/s10147-001-8030-z。[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7Lee HS、Choi GH、Kang DR、Han KH、Ahn SH、Kim DY、Park JY、Kim SU和Choi JS。自发性肝癌破裂对部分肝切除术后复发模式和长期手术结果的影响。世界外科杂志。2014;38:2070–2078. doi:10.1007/s00268-014-2502-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8Sonoda T、Kanematsu T、Takenaka K、Sugimachi K。破裂的肝癌引发植入性转移的风险。肿瘤外科杂志。1989;41:183–186. doi:10.1002/jso.2930410310。[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9Okano J,Shiota G,Horie Y,Mitsuda A,Suou T,Kawasaki H,Oofuji S.肝癌腹膜表面转移结节破裂。医学实习生。1996;35:783–784. doi:10.2169/internalmedicine.35.78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0Yunoki Y、Takeuchi H、Makino Y、Murakami I、Yasui Y、Tanakaya K、Kawaguchi K、Konaga E。破裂肝细胞癌腹膜内种植:病例报告。腹部成像。1999;24:398–400. doi:10.1007/s002619900522。[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1Eriguchi N、Aoyagi S、Okuda K、Tamae T、Fukuda S、Kanazawa N、Hamada S、川端康成M、Nishimura K、Kodama T。成功手术治疗肝癌腹腔内种植转移。肝胆胰外科杂志。2000;7:520–523. doi:10.1007/s00534007002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2Lin CC、Chen CH、Tsang YM、Jan IS、Sheu JC。肝癌自发性破裂后的弥漫性腹腔转移。福尔摩斯医学协会杂志。2006;105:577–582. doi:10.1016/S0929-6646(09)60153-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3Chang YM,Hsu KF,Yu JC,Chan DC,Chen CJ,Chen TW,Hsieh CB,Hsie HF.肝癌破裂患者的蒸馏水腹腔灌洗。肝肠病学。2013;60:140–14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4Yang T,Sun YF,Zhang J,Lau WY,Lai EC,Lu JH,Shen F,Wu MC.破裂肝细胞癌的部分肝切除术。英国外科杂志。2013;100:1071–1079。doi:10.1002/bjs.916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5Qian NS、Liao YH、Cai SW、Raut V、Dong JH。现代技术在精确肝切除术中的综合应用。肝胆胰疾病国际。2013;12:244–250. doi:10.1016/S1499-3872(13)60040-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6Tashiro H、Kuroda S、Mikuriya Y、Ohdan H。脂肪肝患者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脂肪肝对肝脏手术的临床影响。今天的苏格。2014;44:1611–1625. doi:10.1007/s00595-013-0736-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7Ramakrishna G、Rastogi A、Trehanpati N、Sen B、Khosla R、Sarin SK。从肝硬化到肝细胞癌:炎症和细胞衰老的新分子见解。肝癌。2013;2:367–383. doi:10.1159/00034385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8Wrightson WR,Edwards MJ,McMasters KM。超声激活剪刀和血管切割吻合器在肝脏切除术中的作用。美国外科学。2000;66:1037–104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9朱Q,李杰,闫JJ,黄磊,吴MC,闫YQ。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预测因素和临床结果。世界胃肠病杂志。2012年;18:7302–7307. doi:10.3748/wjg.v18.i48.730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肿瘤学信件由以下人员提供Spandidos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