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0年10月;87(19): 7722–7726.
数字对象标识:10.1073/pnas.87.19.7722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54820型
PMID:2217205

抑制酪氨酸磷酸化可阻止T细胞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摘要

抗原与多成分T细胞受体(TCR)的结合通过尚不清楚的耦合机制激活了几个信号转导途径。抗原受体结合后的一个事件是肌醇磷脂特异性磷脂酶C(PLC)的激活。经抗原、凝集素或抗TCR单克隆抗体激活的TCR也被证明会导致TCR-zeta和其他底物的酪氨酸磷酸化增加,这表明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活性受到刺激。一个关键的问题是,PLC和PTK这两种途径是否被独立激活,或者其中一种是否启动和/或调节另一种。在前一种情况下,PLC激活可以通过GTP结合蛋白(G蛋白)与TCR偶联。然而,我们已经报道,细胞内底物的酪氨酸磷酸化先于检测PLC激活和细胞内钙升高,这表明T细胞中的肌醇磷脂转换是由PTK途径启动的。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药物herbimycin A治疗T细胞来验证这一假设。我们证明,该药物抑制底物酪氨酸磷酸化、TCR介导的肌醇磷脂水解和钙升高。相反,在这些条件下,通过添加氟化铝测试的G蛋白介导的PLC活性保持不变。此外,虽然herbimycin治疗可阻止TCR介导的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和白细胞介素受体的表达,但佛波酯诱导的效应对herbimychin具有实质性抵抗力。因此,该药物似乎可以在不影响远端信号机制的情况下消除TCR介导的信号。

全文

全文可用作原始打印版本的扫描副本。获取完整文章(1.2M),或单击下面的页面图像逐页浏览。PubMed链接也可用于选定的引用.

本文中的图像

单击图像以查看更大的版本。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Weissman AM,Bonifacino JS,Klausner RD,Samelson LE,O'Shea JJ。T细胞抗原受体:结构、组装和功能。年份免疫。1989;4:74–9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eiss A、Imboden J、Hardy K、Manger B、Terhorst C、Stobo J。T3/抗原受体复合物在T细胞激活中的作用。免疫学年度回顾。1986;4:593–6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Imboden JB、Stobo JD。T细胞抗原受体的跨膜信号。T3-抗原受体复合物的扰动产生肌醇磷酸盐,并从细胞内储存释放钙离子。《实验医学杂志》。1985年3月1日;161(3) :446–45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melson LE、Patel MD、Weissman AM、Harford JB、Klausner RD。小鼠T细胞的抗原激活诱导与T细胞抗原受体相关的多肽的酪氨酸磷酸化。单元格。1986年9月26日;46(7):1083–109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atel MD、Samelson LE、Klausner RD。多激酶和信号转导。T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的磷酸化。生物化学杂志。1987年4月25日;262(12):5831–583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Xi ED,Siegel JN,Minami Y,Luong ET,Klausner RD,Samelson LE。T细胞激活诱导有限数量细胞底物的快速酪氨酸磷酸化。生物化学杂志。1989年6月25日;264(18):10836–108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une CH、Fletcher MC、Ledbetter JA、Samelson LE。在T细胞受体刺激后磷脂酶C激活之前,可以检测到酪氨酸磷酸化的增加。免疫学杂志。1990年3月1日;144(5):1591–159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Uehara Y,Fukazawa H,Murakami Y,Mizuno S.赫比霉素A对v-src酪氨酸激酶活性的不可逆抑制及其巯基化合物的消除。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89年9月15日;163(2):803–80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Uehara Y、Murakami Y、Sugimoto Y、Mizuno S。herbimycin A逆转Rous肉瘤病毒转化的机制:由于激酶活性降低和p60v-src1周转增加,总磷酸酪氨酸水平降低。癌症研究。1989年2月15日;49(4):780–78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ondo K,Watanabe T,Sasaki H,Uehara Y,Oishi M。蛋白磷酸化抑制剂herbimycin A对小鼠胚胎癌(F9)和红白血病(MEL)细胞体外分化的诱导作用。细胞生物学杂志。1989年7月;109(1):285–29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melson LE,Phillips AF,Luong ET,Klausner RD。fyn蛋白酪氨酸激酶和T细胞抗原受体的关联。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0年6月;87(11):4358–436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abinovitch PS,June CH,Grossmann A,Ledbetter JA。PHA或抗CD3刺激有丝分裂原后T细胞内游离钙反应的异质性。流式细胞术同时使用吲哚-1和免疫荧光。免疫学杂志。1986年8月1日;137(3):952–96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yall RM、Zilberstein A、Gazit A、Gilon C、Levitzki A、Schlessinger J.酪氨酸蛋白抑制活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和EGF刺激的细胞增殖。生物化学杂志。1989年8月25日;264(24):14503–1450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udd CE、Trevillyan JM、Dasgupta JD、Wong LL、Schlossman SF。CD4受体在洗涤剂裂解物中与来自人类T淋巴细胞的蛋白酪氨酸激酶(pp58)复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8年7月;85(14):5190–519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威莱特A,图书管理员MA,霍拉克EM,博伦JB。CD4和CD8 T细胞表面抗原与内膜酪氨酸蛋白激酶p56lck相关。单元格。1988年10月21日;55(2):301–30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Shea JJ、Urdahl KB、Luong HT、Chused TM、Samelson LE、Klausner RD。氟化铝诱导小鼠T细胞中磷脂酰肌醇周转、胞浆游离钙升高和T细胞抗原受体磷酸化。免疫学杂志。1987年11月15日;139(10):3463–346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ustelin T、Coggeshall KM、Isakov N、Altman A.T细胞抗原受体介导的磷脂酶C活化需要酪氨酸磷酸化。科学。1990年3月30日;247(4950):1584–158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eisenhelder J,Suh PG,Rhee SG,Hunter T.磷脂酶C-γ是体内外PDGF和EGF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的底物。单元格。1989年6月30日;57(7):1109–11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rgolis B、Rhee SG、Felder S、Mervic M、Lyall R、Levitzki A、Ullrich A、Zilberstein A、Schlessinger J.EGF诱导磷脂酶C-II的酪氨酸磷酸化:EGF受体信号的潜在机制。单元格。1989年6月30日;57(7):1101–110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Imboden JB、Shoback DM、Pattison G、Stobo JD。霍乱毒素抑制T细胞抗原受体介导的三磷酸肌醇和胞浆游离钙的增加。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6年8月;83(15) :5673–567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oldsmith MA,Desai DM,Schultz T,Weiss A.异源毒蕈碱受体在T细胞抗原受体信号转导突变体中的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89年10月15日;264(29):17190–1719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hee SG,Suh PG,Ryu SH,Lee SY.肌醇磷脂特异性磷脂酶C的研究。科学。1989年5月5日;244(4904):546–55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由以下人员提供美国国家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