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1年7月1日;88(13): 5484–5488.
数字对象标识:10.1073/pnas.88.13.5484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51901型
PMID:1712101

T细胞抗原受体的功能激活诱导磷脂酶C-γ1的酪氨酸磷酸化。

摘要

刺激T细胞抗原受体(TCR)激活PTK和磷脂酶C(PLC),TCR本身不是蛋白酪氨酸激酶(PTK)。使用人类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Jurkat和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我们证明刺激TCR可特异性地诱导抗磷酸酪氨酸免疫沉淀物洗脱液中PLC活性的恢复。在Jurkat中表达的人毒蕈碱受体1亚型刺激通过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激活PLC,但不会诱导抗磷酸酪氨酸免疫沉淀物洗脱液中PLC活性的恢复。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LC-γ1在TCR刺激下被酪氨酸磷酸化。抗磷酸酪氨酸免疫沉淀物洗脱液中恢复的几乎所有PLC活性都被抗PLC-γ1抗体耗尽。对源自Jurkat的突变体进行TCR刺激,这些突变体在TCR诱导的PLC激活中有缺陷,导致磷酸化酪氨酸免疫沉淀物中恢复的PLC活性显著降低(如果有),并且没有检测到PLC-γ1酪氨酸磷酸化。因此,TCR的功能类似于PTK生长因子受体,但通过间接相互作用,诱导PLCγ1的酪氨酸磷酸化。由于其他研究表明PTK src家族的两个成员参与TCR介导的信号转导,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涉及src样激酶的机制诱导PLC-γ1的酪氨酸磷酸化可能是TCR调节T细胞中PLC活性的手段。

全文

全文可用作原始打印版本的扫描副本。获取的可打印副本(PDF文件)完整文章(1.3M),或单击下面的页面图像逐页浏览。PubMed链接也可用于选定的引用.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Samelson LE、Patel MD、Weissman AM、Harford JB、Klausner RD。小鼠T细胞的抗原激活诱导与T细胞抗原受体相关的多肽的酪氨酸磷酸化。单元格。1986年9月26日;46(7):1083–109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Imboden JB、Stobo JD。T细胞抗原受体的跨膜信号传导。T3-抗原受体复合物的扰动产生肌醇磷酸盐,并从细胞内储存释放钙离子。《实验医学杂志》。1985年3月1日;161(3):446–45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shwell JD,Klusner RD。T细胞抗原受体的遗传和突变分析。免疫学年度回顾。1990;8:139–16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levers H,Alarcon B,Wileman T,Terhorst C。T细胞受体/CD3复合物:动态蛋白质集合。免疫学年度回顾。1988;6:629–66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melson LE,Phillips AF,Luong ET,Klausner RD。fyn蛋白酪氨酸激酶和T细胞抗原受体的关联。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0年6月;87(11):4358–436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ittman DR。CD4和CD8基因的结构。免疫学年度回顾。1987;5:561–58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威莱特A,图书管理员MA,霍拉克EM,博伦JB。CD4和CD8 T细胞表面抗原与内膜酪氨酸蛋白激酶p56lck相关。单元格。1988年10月21日;55(2) :301–30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urner JM、Brodsky MH、Irving BA、Levin SD、Perlmutter RM、Littman DR。酪氨酸激酶p56lck独特的N末端区域与CD4和CD8细胞质域的相互作用由半胱氨酸基序介导。单元格。1990年3月9日;60(5):755–76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威莱特A、Bookman MA、Horak EM、Samelson LE、Bolen JB。通过CD4受体的信号转导涉及内膜酪氨酸蛋白激酶p56lck的激活。自然。1989年3月16日;338(6212):257–25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hee SG,Suh PG,Ryu SH,Lee SY.肌醇磷脂特异性磷脂酶C的研究。科学。1989年5月5日;244(4904):546–55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Imboden JB、Shoback DM、Pattison G、Stobo JD。霍乱毒素抑制T细胞抗原受体介导的三磷酸肌醇和胞浆游离钙的增加。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6年8月;83(15):5673–567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rezenmeier H,Ahnert-Hilger G,Fleischer B。T细胞受体相关的GTP-结合蛋白触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中T细胞受体介导的颗粒胞吐。免疫学杂志。1988年12月1日;141(11):3785–379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une CH、Fletcher MC、Ledbetter JA、Schieven GL、Siegel JN、Phillips AF、Samelson LE。抑制酪氨酸磷酸化可阻止T细胞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0年10月;87(19):7722–772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une CH、Fletcher MC、Ledbetter JA、Samelson LE。在T细胞受体刺激后磷脂酶C激活之前,可以检测到酪氨酸磷酸化的增加。免疫学杂志。1990年3月1日;144(5):1591–159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hl MI,Daniel TO,Carpenter G.EGF处理A-431细胞后磷脂酶C活性的抗磷酸酪氨酸恢复。科学。1988年8月19日;241(4868):968–97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hl MI、Nishibe S、Suh PG、Rhee SG、Carpenter G。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磷脂酶C-II的酪氨酸磷酸化,独立于受体内化和细胞外钙。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9年3月;86(5):1568–157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umjian DA,Wahl MI,Rhee SG,Daniel TO。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结合促进PDGF受体与磷脂酶C的物理结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9年11月;86(21):8232–823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eisenhelder J,Suh PG,Rhee SG,Hunter T.磷脂酶C-γ是体内外PDGF和EGF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的底物。单元格。1989年6月30日;57(7):1109–11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ishibe S、Wahl MI、Hernández-Sotomayor SM、Tonks NK、Rhee SG、Carpenter G.通过酪氨酸磷酸化提高磷脂酶C-γ1的催化活性。科学。1990年11月30日;250(4985):1253–125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oldsmith MA,Weiss A.抗原受体改变信号转导的T淋巴细胞体细胞突变体的分离和表征。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7年10月;84(19):6879–688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oldsmith MA,Dazin PF,Weiss A.T细胞抗原受体的信号转导至少需要两个非抗原结合分子。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8年11月;85(22):8613–861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esai DM、Newton ME、Kadlecek T、Weiss A.刺激磷脂酰肌醇途径可以诱导T细胞活化。自然。1990年11月1日;348(6296):66–6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oretzky GA,Picus J,Schultz T,Weiss A.酪氨酸磷酸酶CD45是T细胞抗原受体和CD2介导的蛋白酪氨酸激酶活化和白细胞介素2生成所必需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1年3月15日;88(6):2037–204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ing TJ,Weiss A.人类T细胞中IL-2非依赖性增殖的证据。免疫学杂志。1988年2月15日;140(4):1056–106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ra T,Fu SM。人类T细胞激活。I.在肿瘤促进剂12-o-十四烷基佛波醇-13醋酸盐存在下,抗T3单克隆抗体诱导的单核细胞依赖性激活和增殖。《实验医学杂志》。1985年4月1日;161(4):641–65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amoun M、Martin PJ、Hansen JA、Brown MA、Siadak AW、Nowinski RC。与E-玫瑰花结受体相关的人类T淋巴细胞表面蛋白的鉴定。《实验医学杂志》。1981年1月1日;153(1):207–21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ruker BJ、Mamon HJ、Roberts TM。癌基因、生长因子和信号转导。N英格兰医学杂志。1989年11月16日;321(20):1383–139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uh PG、Ryu SH、Moon KH、Suh HW、Rhee SG。多种形式磷脂酶C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单元格。1988年7月15日;54(2):161–16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eiss A、Dazin PF、Shields R、Fu SM、Lanier LL。人类胸腺T细胞抗原受体的功能能力。免疫学杂志。1987年11月15日;139(10) :3245–325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thanson新墨西哥州。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分子特性。神经科学年鉴。1987;10:195–2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oretzky GA,Picus J,Thomas ML,Weiss A.酪氨酸磷酸酶CD45对于将T细胞抗原受体偶联到磷脂酰肌醇途径至关重要。自然。1990年7月5日;346(6279):66–6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eiss A和Imboden JB。细胞表面分子和与人类T淋巴细胞活化有关的早期事件。高级免疫学。1987;41:1–3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ypta RM、Goldberg Y、Ulug ET、Courtneidge SA。PDGF受体与酪氨酸激酶src家族成员之间的关联。单元格。1990年8月10日;62(3):481–49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由以下人员提供美国国家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