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Oncol Lett公司。2015年10月;10(4): 2584–2590.
2015年7月24日在线发布。 数字对象标识:10.3892/ol.2015.3531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4580033
PMID:26622894

铜转运蛋白hCtr1、ATP7A和ATP7B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化疗反应和生存时间相关

摘要

铜转运蛋白家族蛋白可能调节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铂类抗癌药物的化学耐药性。本研究旨在研究肺癌组织标本中这些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数据和患者对化疗和生存的反应的关系。本研究共招募54例接受一线铂类双重化疗的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对石蜡包埋的治疗前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以检测人铜转运蛋白1(hCtr1)的表达以及铜转运p型三磷酸腺苷1(ATP7A)和2(ATP7B)。这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手术切除肿瘤病灶后接受了以铂为基础的化疗。ATP7B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显著相关,而hCtr1的表达与化疗反应的改善显著相关。随访结束时,ATP7A高表达肿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而ATP7A低表达肿瘤患者则>66个月(P<0.001)。随访结束时,肿瘤hCtr1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而肿瘤hCrr1高表达患者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大于66个月(P<0.001)。高hCtr1和低ATP7A表达是切除NSCLC患者化疗后的良好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hCtr1高表达、ATP7A低表达、肿瘤分化良好和女性均为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患者良好的独立预测和预后因素。hCtr1高表达和ATP7A低表达与接受以铂为基础的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患者的预后改善相关。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关键词:铜转运蛋白、非小细胞肺癌、铂

介绍

肺癌是全世界男性和女性中最显著的健康问题,估计每年新增160万例,约占2008年确诊癌症病例总数的13%(12)。目前,肺癌仍是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也是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率第二大原因(1)。虽然肺癌由几种组织学类型组成,但近80%的患者被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非小细胞肺癌目前的治疗方案取决于疾病的分期,包括手术、化疗和靶向治疗。然而,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在疾病的晚期被诊断出来的,这些患者不可能进行根治性手术。此外,手术后化疗也可以提高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化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手术或放疗联合使用,以铂为基础的抗肿瘤药物,特别是顺铂,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人类癌症,包括非小细胞肺癌(45)。这些药物最初对肺癌患者有效,但由于治疗患者出现耐药性和复发,这些铂基化合物的益处有限。因此,总有效率仅为25-3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9-11个月(6——8).

从分子上讲,铂耐药性是多方面的(9——11)。耐药性的一种机制是药物的细胞内积累减少,这是由于药物摄入受损、外向转运增强或两者在肿瘤细胞中的结合所致(1)。因此,对铂耐药性的潜在机制的进一步了解可能有助于提高铂治疗的有效性和对铂制剂的反应。先前的研究表明,铜离子和铂类药物可能在细胞内共享相同的转运系统(12——14)。另一项研究表明,铜离子转运蛋白不仅参与铜离子的代谢,还维持铜的平衡,并最终与顺铂耐药性的发展有关(15)。特别是,人铜转运蛋白1(hCtr1)是主要的铜内流转运蛋白,也将顺铂和顺铂类似物转运到细胞内(13)而另外两种铜转运蛋白,由铜转运的p型腺苷三磷酸酶1(ATP7A)和2(ATP7 B)组成,调节顺铂的流出。此前的一项研究报告称,hCtr1的表达能够预测接受铂类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16)。因此,在本研究中,在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检测hCtr1、ATP7A和ATP7B蛋白的表达,以确定这些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化疗反应、肿瘤分期、,接受铂类药物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患者的分化和预后。

患者和方法

患者

2005年至2009年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陕西西安)共诊断出54例经组织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些患者被纳入本研究。这些患者接受了肿瘤病灶的手术切除。这些患者是根据特定标准入选本研究的。首先,需要手术切除作为一线治疗,然后至少进行两个疗程的铂基双剂化疗,但不是单剂或三剂化疗,化疗是以意向治疗为基础的。肺癌治疗反应的评估主要依赖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17)。石蜡包埋的治疗前肿瘤组织需要进行免疫组化。然而,有已知癌症病史或无后续临床随访数据的患者被排除在本研究之外。回顾性收集详细的临床病理和生存数据,如肿瘤的位置、分期、分化、治疗、放射学检查和结果。本研究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每位患者都提供了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化疗方案

化疗方案包括75-80 mg/m2顺铂或卡铂,剂量计算为血清浓度-时间曲线下6.0min/mg/ml的面积,以及非铂类药物。每3周重复一次治疗。同样的化疗方案每3周给药一次,必要时根据患者耐受性调整药物剂量。

治疗效果评估

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和疾病复发情况。在治疗期间,每3个月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头部磁共振成像和骨骼扫描进行辅助检查,直至化疗完成,随后每3–6个月进行一次辅助检查,直到确定疾病进展或开始后续抗癌治疗。在基线检查和治疗后记录所有可测量肿瘤病灶的最大直径总和。这些测量值用于计算尺寸的最大减少百分比或最小增加百分比,并将基线评估作为参考。使用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1.0标准对治疗的最佳反应进行分类(17)。还评估了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分析治疗前肿瘤组织标本中hCtr1、ATP7A和ATP7B蛋白的表达。因此,从具有代表性的肿瘤组织石蜡块中为每个患者制备4µm厚的组织切片。为了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将这些组织切片脱蜡并重新水化,然后在高压烘箱中的柠檬酸盐缓冲液中进行热诱导抗原回收。随后,在3%H中阻断切片以检测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2O(运行)2/磷酸盐缓冲盐水(PBS)溶液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然后将切片与抗hCtr1的一级抗体(稀释度,1:250;Santa Cruz Biotechnology,Inc.,Dallas,TX,USA)、ATP7A(稀释度为1:100;Abcam,Cambridge,UK)或ATP7B(稀释度:1:100;Abcam)在4°C下培养过夜。第二天,用PBS清洗切片三次,然后用生物素标记的二级抗体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复合物(LSAB试剂盒;DAKO,Carpintia,CA,USA)在37°C下培养20分钟。

为了进行显色反应,用二氨基联苯胺底物溶液作为显色剂培养切片。最后,用苏木精对切片进行短暂的复染。对所有实验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由两名不了解患者临床特征和结果的独立病理学家在光学显微镜下(BX43;Olympus Corp,Tokyo,Japan)对每个染色切片的十个视野(放大倍数,×200)进行检查和评分。通过估计肿瘤细胞细胞质或膜染色阳性的百分比,对每个组织切片进行1-4分制的半定量评分,如下所示:1,1-25%染色细胞;2,26-50%染色细胞;3,51–75%的染色细胞;染色细胞>75%。在肿瘤细胞附近的某些肺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中观察到弱阳性细胞质染色,强度评分为1。根据以往的研究,在强度和频率方面,高表达水平被定义为具有中等/强强度(≥2)的弥漫细胞质或膜染色的肿瘤细胞(1819).

统计分析

使用χ评估临床特征和免疫染色之间的相关性2或费希尔的精确测试。总生存时间(OS)计算为病理诊断日期与死亡率或最后随访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使用Kaplan-Meier方法生成OS时间的生存曲线,并进行对数库检验以评估各组之间的差异。应用单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评估蛋白质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作为治疗反应的预测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评估潜在预测因素与生存时间之间的相关性。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tata/SE 12.0(StataCorp LP,College Station,TX,USA)进行。P<0.05被认为表明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结果

患者特征和治疗反应

本队列的NSCLC患者在手术切除肿瘤病变后接受了基于铂的化疗。随访时间最长为66个月。患者的特征列于表一共有14例患者接受了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26%),12例接受了多西他赛和顺铂的治疗(22%),15例(28%)接受了长春瑞滨和顺丁的治疗,7例(13%)接受了紫杉醇和顺铂,5例(9%)接受了培美曲塞和顺铂以及1例(2%)接受了依托泊苷和顺铂。化疗疗程为2至4个周期。4例患者病情稳定,15例患者病情进展,1例患者病情完全缓解。

表一。

hCtr1、ATP7A和ATP7B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hCtr1型ATP7A型ATP7B型



特点总计,n过度表达低表达P值过度表达低表达P值过度表达低表达P值
所有患者54322220341539
年龄0.33
≤60年3422120.2913210.811123
>60年2010107个13  416
性别0.18
3924150.3217220.251326
女性15  7  8  411  312
组织学0.08
腺癌2015  50.29  7130.971010
鳞状细胞癌221111  913  418
腺鳞状细胞癌  9  54个  3  6  1  8
LCLC公司  3  1  2  1  2  1  2
临床阶段0.09
2617  90.48  8180.21115
11  6  5  6  51个10
13  8  5  6  7  310
四、  4  1  3  0  4  04个
分化程度0.045
  8  5  30.62  5  30.21  0  8
中部18  9  9  711  315
281810  8201117.
最佳可测量响应
CR公司  1  0  10.029  01个0.313  0  10.53
公关33181512211023
标准偏差  4  2  2  0  4  0  4
PD公司1514  17个  8  510
其他  1

CR,完全响应;PR,部分响应;SD,稳定疾病;PD,进展性疾病;LCLC,大细胞肺癌;hCtr1,人铜转运蛋白1;ATP7A,铜转运p型腺苷三磷酸酶1;ATP7B,铜转运p型腺苷三磷酸酶2。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hCtr1、ATP7A和ATP7B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可测量肿瘤反应的相关性

在59%、37%和28%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观察到hCtr1、ATP7A和ATP7B蛋白的表达(图1;表一)。ATP7B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显著相关,而hCtr1的表达与化疗反应的改善显著相关。总的来说,33例对化疗有部分反应的患者中有18例hCtr1蛋白过度表达,而15例化疗后进行性疾病患者中有14例hCrr1蛋白过表达(P<0.05)。然而,ATP7A和ATP7B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数据没有显著相关性。这些铜转运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肿瘤类型、临床分期或最佳可测量反应无关(表一).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ol-10-04-2584-g00.jpg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A)hCtr1、(B)ATP7A和(C)ATP7 B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放大倍数,×200。0,无染色;1、弱染色;2、中度染色;强染色。CTR1,铜转运蛋白1;hCtr1,人CTR1;ATP7A,铜转运p型腺苷三磷酸酶1;ATP7B,铜转运p型腺苷三磷酸酶2。

hCtr1、ATP7A和ATP7B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

肿瘤中ATP7B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5个月,而肿瘤中ATP 7B高表达患者的中位数生存时间为20个月,尽管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P=0.162)。同样,肿瘤ATP7A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而随访时肿瘤ATP7低表达患者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大于66个月。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此外,在随访时,肿瘤hCtr1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而肿瘤hCrr1高表达患者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大于66个月。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hCtr1和低ATP7A表达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的有利预后因素(图2).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ol-10-04-2584-g01.jpg

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由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A)人CTR1、(B)ATP7A和(C)ATP7 B蛋白的表达分层。CTR1,铜转运蛋白1;ATP7A,铜转运p型腺苷三磷酸酶1;ATP7B,铜转运p型腺苷三磷酸酶2。

此外,多变量分析数据显示,hCtr1的高表达与ATP7A的低表达、肿瘤分化和患者性别都是化疗后切除的NSCLC患者的有利的独立预测和预后因素(表二).

表二:。

铂类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单变量分析多元分析


变量心率(95%置信区间)P值心率(95%置信区间)P值
CTR1表达
高与低0.15 (0.62–0.38)00.29 (0.11–0.75)0.010
ATP7A表达
高与低  7.20 (2.48–20.87)0  3.68 (1.11–12.12)0.032
ATP7B表达
高与低1.78 (0.78–4.03)0.1680.77 (0.29–2.00)0.592
性别
男性与女性0.29 (0.10–0.85)0.0230.28(0.09–0.95)0.040
年龄
≥60岁vs.<60岁0.97 (0.93–1.00)0.0830.96 (0.92–1.01)0.120
肿瘤分化
好/中等vs.差0.31 (0.19–0.49)00.44 (0.24–0.79)0.006

HR、危害比;CI,置信区间;CTR1,铜转运蛋白1;ATP7A,铜转运p型腺苷三磷酸酶1;ATP7B,铜转运p型腺苷三磷酸酶2。

讨论

在本研究中,分析治疗前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hCtr1、ATP7A和ATP7B蛋白的表达,以确定这些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对铂类药物治疗的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在54例接受肿瘤手术切除和一线铂类双重化疗的肺癌患者中,分别有32例(59%)、20例(37%)和15例(28%)患者hCtr1、ATP7A和ATP7B显著过度表达。此外,ATP7B表达与肿瘤分化显著相关,hCtr1表达与化疗反应改善显著相关。多变量分析显示,hCtr1的高表达、ATP7A的低表达、肿瘤分化和患者性别都是对接受化疗的切除NSCLC患者有利的独立预测和预后因素。这些数据表明,hCtr1和ATP7A表达的检测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铂类化疗的敏感性。hCtr1高表达和ATP7A低表达是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患者的良好预后因素。

目前的结果显示,与文献中报道的中位生存时间相比,手术联合化疗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更长,并且显著增加,文献中报道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9-11个月(68)。这种差异的原因尚未阐明,可能与疾病的分期、肿瘤病灶的根治性切除、化疗的持续时间、肺外转移肿瘤的存在以及个体差异有关。

铂类化疗是手术前后的一线化疗(2021)。然而,耐药性可能是一个问题,并限制了以铂为基础的化疗在临床上的疗效(22)以及肺癌的术前和术后治疗(9)。一般来说,铜是细胞的基本元素,但过量的铜可能对细胞有毒甚至致命。因此,哺乳动物细胞已经开发出复杂的机制,通过铜的摄入、输出和细胞内分隔或缓冲来维持铜水平。Ctr1控制铜摄取,而ATP7A和ATP7B控制细胞的铜输出(23——25)。以前的研究已经证实铜离子转运蛋白与顺铂耐药性的发展密切相关(162627)。这些铜转运蛋白包括Ctr1、ATP7B和ATP7A(2328)共同调节细胞内顺铂的总体水平。据报道,细胞内顺铂水平是顺铂细胞毒活性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检测肿瘤病变中hCtr1、ATP7B和ATP7A的表达可能为了解以顺铂为基础的癌症化疗的耐药性提供重要信息。在本研究中,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表达不同水平的hCtr1、ATP7A和ATP7B蛋白,ATP7B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显著相关,而hCtr表达与化疗反应改善显著相关。从机制上看,hCtr1的表达明显上调了细胞中的药物水平,从而提高了药物疗效。

此外,本研究还表明,这些铜转运蛋白的差异表达,如高hCtr1表达和低ATP7B和ATP7A表达,也有助于接受化疗的NSCLC切除患者的良好预后。(29)表明ATP7A的表达与NSCLC的组织学分级和化疗反应有关。井上(30)结果表明,ATP7A mRNA的表达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的标志物。此外,中川(19)发现人类NSCLC顺铂耐药异种移植物中的ATP7B mRNA和蛋白水平与顺铂敏感异种移生物中的水平相比显著升高,表明ATP7B是NSCLC铂耐药的有用生物标志物。然而,曼加拉(31)显示ATP7B在化疗敏感的卵巢癌细胞中过表达。然而,据报道,ATP7B过度表达与各种癌症的不良临床结局之间存在关联(32)。总的来说,目前和已发表的数据表明,ATP7A和ATP7B在临床顺铂耐药中的作用可能是复杂的,取决于包括患者群体、肿瘤类型、耐药机制、治疗方式和数据分析方法在内的因素(5)。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澄清这些问题。

本研究还揭示了hCtr1表达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这与Choi的研究结果一致(5)。然而,根据本研究中的患者队列,hCtr1表达可能对预测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联合手术的疗效具有预后价值。石田此前有报道称hCtr1的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反应有关(3334)。奥根(35)显示CTR1表达是子宫内膜癌预后的一个因素。导致顺铂耐药的因素有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阐明肺癌患者对基于铂的化疗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累计而言,本研究结果表明,hCtr1和ATP7A表达的检测可作为预测铂类化疗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hCtr1高表达和ATP7A低表达是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患者的良好预后因素。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致谢

本研究得到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批准号:2011K12-15)的资助。

工具书类

1Hildebrandt MA,Gu J,Wu X.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的药物基因组学。专家操作药物Metab Toxicol。2009;5:745–755. doi:10.1117/1742252509297371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Siegel R、Naishadham D、Jemal A.癌症统计,2013年。CA癌症临床杂志。2013;63:11–30. doi:10.3322/caac.2116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三。Zornosa C、Vandergrift JL、Kalemkerian GP、Ettinger DS、Rabin MS、Reid M、Otterson GA、Koczywas M、D'Amico TA、Niland JC等。NCCN机构治疗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系统治疗实践模式以及与NCCN指南的一致性。《国家压缩与消除网络杂志》。2012;10:847–85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常春藤KD,卡普兰JH。重新评估人类高亲和力铜转运蛋白hcTR1在铂类药物进入人类细胞中的作用。摩尔药理学。2013;83:1237–1246. doi:10.1124/mol.113.08506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5Choi MK,Kim DD.铂转运蛋白与耐药性。Arch Pharm Res公司。2006;29:1067–1073. doi:10.1007/BF0296929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6Fisher MD,D’Orazio A.二期和三期试验:四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ECOG 1594)临床肺癌。2000;2:21–22. doi:10.1016/S1525-7304(11)70620-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7Schiller JH、Harrington D、Belani CP等。四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英国医学杂志》。2002;346:92–98. doi:10.1056/NEJMoa01195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8Fossella F、Pereira JR、von Pawel J等。多西他赛联合铂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跨国、III期研究:税收326研究组。临床肿瘤学杂志。2003;21:3016–3024. doi:10.1200/JCO.2003.12.04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9Liu JJ、Lu J、McKeage MJ。膜转运蛋白是铂类抗癌药物药理学的决定因素。当前癌症药物靶点。2012;12:962–986. doi:10.2174/15680091280325119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0Mellor HR,Callaghan R.《癌症对化疗的抵抗:一种复杂的综合细胞反应》。药理学。2008;81:275–300. doi:10.1159/00011596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1Zisowsky J,Koegel S,Leyers S,等。肿瘤细胞顺铂敏感性与药物摄取和流出的相关性。生物化学药理学。2007;73:298–307. doi:10.1016/j.bcp.2006.10.00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2Gupta A,Lutsenko S.人类铜转运蛋白:机制、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和治疗潜力。未来医学化学。2009;1:1125-1142。doi:10.4155/fmc.09.8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3Kuo MT,Chen HH,Song IS,Savaraj N,Ishikawa T。铜转运蛋白在顺铂耐药性中的作用。癌症转移评论。2007;26:71–83。doi:10.1007/s10555-007-9045-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4Steiger D、Fetchko M、Vardanyan A、Atanesyan L、Steiner K、Turski ML、Thiele DJ、Georgiev O、Schaffner W。果蝇铜转运蛋白ctr1C在男性生育中起作用。生物化学杂志。2010;285:17089–17097. doi:10.1074/jbc。M109.09028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5梁振德,龙毅,蔡文斌,等。用铜螯合剂克服铂电阻的机械基础。摩尔癌症治疗。2012;11:2483–2494. doi:10.1158/1535-7163.MCT-12-058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6Chen HH,Yan JJ,Chen WC,等。人铜转运蛋白1(hctr1)在接受一线铂类双重化疗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预测和预后价值。肺癌。2012;75:228–234. doi:10.1016/j.lungcan.2011.06.01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7Taylor PT,Haverstick D.Re:评估实体肿瘤(卵巢癌)治疗反应的新指南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2005;97:151.目录:10.1093/jnci/dji027。[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8Holzer AK、Varki NM、Le QT、Gibson MA、Naredi P、Howell SB。人类铜内流转运体1在正常和恶性人体组织中的表达。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6;54:1041–1049. doi:10.1369/jhc.6A6970.2006。[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19Nakagawa T、Inoue Y、Kodama H、Yamazaki H、Kawai K、Suemizu H、Masuda R、Iwazaki M、Yamada S、Ueyama Y等。铜转运p型腺苷三磷酸酶(ATP7B)的表达与人类非小细胞肺癌异种移植中的顺铂耐药性相关。Oncol代表。2008;20:265–27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0Konstantakou EG、Voutsinas GE、Karkoulis PK、Aravantinos G、Margaritis LH、Stravopodis DJ。人膀胱癌细胞经历与p53依赖和p53依赖反应相关的顺铂诱导的凋亡。国际癌症杂志。2009;5:401–4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1Köberle B,Tomicic MT,Usanova S,Kaina B.顺铂耐药性:临床前发现和临床意义。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2010;1806:172–18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2Abada P,Howell SB.铜内流转运体对顺铂细胞毒性的调节。金属基药物。2010;2010:317581.doi:10.1155/2010/31758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3Lenartowicz M,Krzeptowski W.ATP7A和ATP7B蛋白的结构和功能-Cu转运ATP酶。海报生物化学。2010;56:317–32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4Zhou B,Gitschier J.Hctr1:通过酵母中的互补作用鉴定的人体铜吸收基因。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97;94:7481–7486. doi:10.1073/pnas.94.14.748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5Cox DW,Moore SD。铜转运p型atpases与人类疾病。生物能生物膜杂志。2002;34:333–338. doi:10.1023/A:1021293818125。[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6Howell SB、Safaei R、Larson CA、Sailor MJ。铜转运蛋白和含铂抗癌药物的细胞药理学。摩尔药理学。2010;77:887–894。doi:10.1124/mol.109.06317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7张勇,李明,姚Q,陈C.铜转运atpases在肿瘤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医学科学杂志。2009;15:RA1–RA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8Furukawa T、Komatsu M、Ikeda R、Tsujikawa K、Akiyama S。铜转运系统参与多药耐药性和药物转运。当前医学化学。2008;15:3268–3278. doi:10.2174/092986708786848479。[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29Li ZH,Qiu MZ,Zeng ZL,Luo HY,Wu WJ,Wang F,Wang ZQ,Zhang DS,Li YH,Xu RH.铜转运p型腺苷三磷酸酶(ATP7A)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铂耐药性相关《运输医学杂志》。2012;10:21.doi:10.1186/1479-5876-10-2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0Inoue Y、Matsumoto H、Yamada S、Kawai K、Suemizu H、Gika M、Takanami I、Iwazaki M、Nakamura M。非小细胞肺癌中ATP7A表达和体外顺铂敏感性的相关性。Oncol Lett公司。2010;1:837–840. doi:10.3892/ol_0000014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1Mangala LS、Zuzel V、Schmandt R、Leshane ES、Halder JB、ArmaizPena GN、Spannuth WA、Tanaka T、Shahzad MM、Lin YG等。卵巢癌中ATP7B的靶向治疗。临床癌症研究。2009;15:3770–3780. doi:10.1158/1078-0432.CCR-08-230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2Nakayama K、Kanzaki A、Terada K、Mutoh M、Ogawa K、Sugiyama T、Takenoshita S、Itoh K、Yaegashi N、Miyazaki K等。Cu-转运ATP酶在接受顺铂化疗的卵巢癌患者中的预测价值。临床癌症研究。2004;10:2804–2811. doi:10.1158/1078-0432.CCR-03-0454。[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3Yoshida H、Teramae M、Yamauchi M、Fukuda T、Yasui T、Sumi T、Honda K、Ishiko O。上皮性卵巢癌中铜转运蛋白表达与铂耐药性的关系。抗癌研究。2013;33:1409–14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4Ishida S,McCormick F,SmithMcCune K,Hanahan D.使用铜螯合剂增强抗癌药物顺铂的肿瘤特异性摄取。癌细胞。2010;17:574–583. doi:10.1016/j.ccr.2010.04.01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35Ogane N、Yasuda M、Kameda Y、Yokose T、Kato H、Itoh A、Nishino S、Hashimoto Y、Kamoshida S。紫杉醇和卡铂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3和铜转运蛋白1表达的预测价值。生物识别研究。2013;34:143–151. doi:10.2220/生物群落.34.143。[公共医学] [交叉参考][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肿瘤学信件由以下人员提供Spandidos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