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乳腺癌研究治疗。作者手稿;PMC 2015年6月23日发布。
以最终编辑形式发布为: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4477822
尼姆斯:NIHMS701451
PMID:21792626

阿那曲唑、富尔维斯特和吉非替尼治疗新诊断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II期新辅助试验

摘要

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可能受到耐药性问题的限制。临床前研究表明,完全阻断雌激素受体(ER)并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可以克服内分泌阻力。我们在阿那曲唑和富尔维斯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绝经后新诊断为ER阳性乳腺癌的妇女的II期新辅助试验中验证了这一假设。在基线肿瘤核心活检后,患者随机接受阿那曲唑和富尔维斯特(AF)或阿那曲氮、富尔维斯特兰和吉非替尼(AFG)治疗3周。在第二次活检3周后,所有患者接受AFG治疗4个月,如果肿瘤可以手术,则进行手术。根据RECIST标准,主要终点是最佳临床反应,次要终点是毒性和生物标记物的变化。由于累积缓慢,15名患者登记后,研究结束。患者年龄中位数为67岁,临床肿瘤大小中位数为7cm。四名患者存在转移性疾病。三名患者在评估疗效之前退出。在其余12名患者中,有2名患者出现完全临床反应(17%),3名患者出现部分反应(25%),5名患者病情稳定(41%),2名患者病情进展(17%)。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四名患者出现皮疹,四名患者腹泻,三名患者出现关节症状,三名出现肝功能异常。没有4级毒性,所有毒性都是可逆的。3周时,AFG组Ki-67测定的细胞增殖显著降低(p值=0.01),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也相应降低(p价值=0.02)。RNA微阵列数据显示细胞周期基因的表达相应减少。这些结果表明AFG是一种有效的新辅助治疗方法,并持续降低ER阳性肿瘤的增殖。

关键词: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内分泌抵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增殖

介绍

乳腺癌的辅助系统治疗通过消除导致疾病复发和死亡的微转移疾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1]. 尽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辅助治疗的益处,但它并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效,而且这种治疗的成功只能在疾病复发后回顾判断;乳腺癌几乎总是无法治愈的时候。目前,很少有可靠的方法来预测特定术后治疗的成功或失败,需要更好的方法来预测和优化结果。新辅助(术前)治疗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观察治疗的反应,并允许对肿瘤组织进行取样,以检查可能与反应或缺乏反应相关的分子变化。这可能会确定哪些患者可能在疾病早期接受替代治疗。

新辅助化疗的作用是在关键试验中确立的,这些试验证明了新辅助化疗的安全性和与辅助使用的等效性[2]并帮助确定病理完全反应是化疗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替代指标[]. 尽管在一些患者中使用新辅助化疗有好处,但它与显著的毒性、费用相关,并且许多患者没有获得任何益处。特别是,化疗益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4]和更高ER[5]以及通过多基因检测评估的低增殖肿瘤[6].

随着最近新的更有效的内分泌药物的引入,如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产生严重的雌激素缺乏状态)[7]以及更完整的ER拮抗剂fulvestrant,它可以降低ER[8],人们对在新佐剂环境中测试这些药物的组合重新产生了兴趣。事实上,芳香化酶抑制剂在新辅助治疗中表现出优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他莫昔芬[9,10]结合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有望更有效地抑制ER信号。

尽管新型内分泌药物有望问世,但耐药性仍是一个主要问题,解开这种耐药性的机制可以改进治疗策略。我们已经在临床前乳腺癌异种移植模型中表明,与单独使用两种策略相比,使用雌激素剥夺联合fulvestrant完全阻断ER是一种更有效的策略[11,12]而使用吉非替尼(Iressa)可以抑制EGFR和HER2,导致内分泌治疗的延迟抵抗[11,12]. 因此,我们设计了一项新佐剂试验,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和富尔维斯特兰加用吉非替尼,以检验我们的临床前假设,并在一系列肿瘤活检中评估反应和耐药性的生物标记物。首先将患者随机分为阿那曲唑和富尔维斯特(AF)组和阿那曲索、富尔维斯特兰和吉非替尼(AFG)组,为期3周,以检查两组之间生物标记物表达的差异,然后所有患者在手术前4个月服用这3种药物。

患者和方法

患者

更年期后患有先前未经治疗的ER和/或PR阳性乳腺癌且WHO绩效状态为0–2的女性符合条件。患者必须有一个3厘米或更大的原发肿瘤,通过触诊测量,并且没有进行过手术活检。其他合格标准包括:肾功能充足,以血清肌酐在正常上限的3倍以内为标准;充分的肝功能,指总胆红素、AST、ALT和碱性磷酸酶在正常上限的3倍以内;适当的骨髓功能定义为白细胞>3.0,血小板>75000,血红蛋白>9;无出血素质或PT/PTT延长的证据;并愿意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进行乳房活检。患有弥漫性或炎性肿瘤的患者不符合本研究的条件。每月对患者进行耐受性和疾病评估。该研究得到了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为期四个月的联合阿那曲唑(Arimidex)、富尔维斯特(Faslodex)和吉非替尼(Iressa)的单阶段、单机构、II期临床试验,目的是根据RECIST标准确定原发性肿瘤的最佳临床反应。次要终点是联合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生物标记物调节的评估。在第1天进行基线肿瘤核心活检后,患者首先随机接受阿那曲唑每日1 mg口服(PO)和富尔维斯特每月250 mg肌肉注射(IM)(AF组),或阿那曲拉每日1 mg PO、富尔维斯特兰每月250 mg IM和吉非替尼每日250 mg PO(AFG组)。在第21天进行第二次活检以比较AF组和AFG组之间的生物标记物分析后,所有患者随后接受三种药物(AFG),以完成自登记之日起总共4个月的治疗。如果肿瘤可以手术,则进行手术(图1).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nihms-701451-f0001.jpg

临床试验方案。基线活检后,患者最初被随机分为AF组和AFG组,为期3周,然后进行第二次活检。3周后,所有患者都接受了AFG,完成了总共4个月的术前治疗。

活组织检查

使用Bard Max核心活检仪(#MC1410)通过核心活检获得肿瘤组织。外部针头为14号(2.1毫米),内部切割针头较小,可进行活检。切割针穿透长度为22 mm,针总长度为10 cm。取约2 mm×10–20 mm的多个活检样本,并将其分为10%福尔马林或立即冷冻在液氮中。活检由触诊指导。

免疫组织化学(IHC)

收集了12对核心活检。其中三对被移除,因为其中至少一个样本中没有足够的肿瘤细胞用于分析。九个成对样品足够用于分析。在处理和石蜡包埋之前,将通过核心活检获得的肿瘤材料固定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中过夜。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查3微米厚的切片,以验证肿瘤组织的充分性。在这些石蜡块的4微米厚切片上进行IHC。脱蜡后,在压力锅中使用Tris-HCL缓冲液在pH值9.0下进行10分钟的热诱导表位检索(磷酸化MAP激酶抗体除外,Tris-EDTA的pH值为8.0)。本研究中的主要抗体包括:1:200稀释的ER 6F11(英国诺沃卡斯特拉);PR 1294,1:1600稀释(Dakocytomation,CA);1:25稀释的细胞周期蛋白D1 SP4(新标记物,CA);1:200稀释Ki-67克隆MIB-1(Dakocytomation,CA);1:80稀释的磷酸化MAP激酶多克隆抗体(细胞信号传导,MA);1:10稀释的磷酸化-AKT多克隆抗体(细胞信号,MA)。使用的二级抗体是EnVision标记的聚合物-HRP(辣根过氧化物酶)抗鼠或抗兔(视情况而定)。在室温下与初级抗体孵育1小时后,使用3,3′-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原(Dakocymation,CA)和DAB火花增强剂(Biocare Medical,CA)。用苏木精对载玻片进行轻微复染。阳性对照组为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卵巢、乳腺、阑尾和扁桃体的正常组织。在正常组织阵列上使用小鼠或兔IgG作为阴性对照。使用Allred评分系统评估ER、PR、cyclin D1、phospho-MAP激酶和phosphoy-AKT的载玻片[13]. 对于Ki-67增殖指数,我们统计了至少500个细胞,并记录了阳性染色细胞的百分比。阅读结果的病理学家不了解治疗组(AF组与AFG组,或第1天与第21天)。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得分,并绘制图表比较第1天和第21天的结果。

统计考虑因素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治疗四个月后的最佳临床反应(CR和PR)。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的新辅助研究报告,绝经后ER+和/或PR+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60%[14]. 为了满足本研究的样本量要求,我们测试了临床反应率等于50%的无效假设和等于70%的替代假设。根据治疗计划,对50名将接受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进行抽样,根据显著性水平设定为5%(NQuery 4.0)的单侧试验,我们可以检测到临床缓解率的20%绝对增加,功率为82%。我们计划在总共60名患者中再增加10名患者,以调整因第二次活检缺失而退出、不合规和无法评估的患者。最终,由于增长缓慢,仅招募了15名患者,该研究结束。

使用NCI CTCAE v3.0记录所有不良事件(AE)。所有AE均按年级(1年级和2-3年级)进行了汇总。在第1天和第21天总结生物标记数据,并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AF组和AFG组之间的测量差异。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AS 9.1进行。P值是双侧的。

表达微阵列

从冷冻时粉碎的核心活检中提取总细胞RNA,然后用Trizol试剂(加利福尼亚州卡尔斯巴德的InVitrogen)裂解,然后用Qiagen-RNeasy柱纯化(加利福尼亚州巴伦西亚的Qiagen)。合成cRNA,并与Affymetrix U133Plus2.0芯片杂交(网址:www.affmetrix.com)采用推荐的合成、杂交、洗涤和链霉亲和素-藻红蛋白染色程序。有12名患者具有可用于微阵列分析的成对活检材料;AF组5个,AFG组7个,总共24个芯片。AFG组的一块芯片不符合GCOS/dChip的质量控制标准(网址:www.dchip.org) [15]将其与配对样本一起取出,留下AFG组的六个配对样本。使用GC-RMA模型和生物特征研究分支(BRB)-阵列工具软件估计表达(http://linus.nci.nih.gov/BRB-ArrayTools.html,Simon,R.和Peng,A.2006年). 我们在比较中纳入了30%的可变探针集。样本量6太小,无法比较差异表达基因集,同时保持临床数据的可接受的低错误发现率(FDR)[16].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BioCarta通路与BRB阵列工具进行了比较[17]. 该分析基于预定义基因的小子集,在小样本情况下,多重比较问题不太严重。

结果

患者和疾病特征

所有入选的15名患者都患有新诊断的、以前未经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最初随机接受AF(n=7)或AFG(n=8)治疗21天,然后所有患者接受三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并继续使用该方案治疗4个月。诊断年龄中位数为67岁。14名受试者为女性,1名为男性。47%的患者是黑人,26%是西班牙裔,13%是白人,7%是亚洲人(表1). 触诊的临床肿瘤中位数为7cm,有4例患者出现了明显的转移性疾病(27%)。所有患者均为ER阳性肿瘤;11例(73%)为ER阳性/PR阳性,4例(27%)为ER-阳性/PR阴性。每月对患者进行耐受性和疾病评估。在进行疾病评估之前,有三名患者退出了研究(两名患者在研究药物开始之前出于社会经济原因,另一名患者在治疗的前三周因3级关节疼痛)。

表1

按治疗组划分的患者和肿瘤特征

总体(n=15)AF(n=7)AFG(n=8)
N(%)N(%)
种族/民族
白色2 (13%)1 (14%)1(12%)
西班牙裔4 (26%)2(29%)2 (25%)
黑色7 (47%)4(57%)3 (39%)
亚洲的1 (7%)0 (0%)1 (12%)
未知1 (7%)0 (0%)1 (12%)
性别
女性6 (86%)8 (100%)
男性1 (14%)0 (0%)
年龄
平均值65.963.568
中值的67.264.768.3
范围50 – 8750 – 7657 – 87
基线肿瘤大小(cm)
平均值6.97.16.8
中值的785
范围3 – 175 – 83 – 17
可触及节点,是/否
是的6 (40%)5 (71%)1 (12%)
9 (60%)2 (29%)7 (88%)
雌激素受体阳性7(100%)8 (100%)
孕酮受体阳性6 (86%)5 (63%)
HER2阳性1 (14%)0 (0%)

该表反映了所有入选的15名患者。

安全性和耐受性

所有接受治疗的13名患者在治疗中都有一定的毒性。报告的最常见不良事件总结如下表2这些不良事件大多为1级。报告了五种三级毒性(1例痤疮皮疹,1例关节疼痛患者退出,2例肝功能测试升高,1例咳嗽似乎与转移性肺病有关,与研究药物无关)。其中一名患者的肝功能测试同时出现3级皮疹和3级升高,这两种毒性都在暂时停止研究治疗后得到解决。恢复治疗后,毒性没有复发,患者有完全的临床反应。总的来说,没有报告4级毒性,所有毒性随着研究药物的停用而迅速消除(表2).

表2

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1级2级3级四年级总计
皮疹21104
腹泻40004
提升LFT1020
关节疼痛2010
咳嗽/呼吸困难1110
腹痛20002
疲劳01001
患有3级咳嗽的患者发生了进展性肺部转移疾病,并死亡。

答复率

通过每月对原发肿瘤进行一次临床测量来确定肿瘤反应,并使用最佳评估反应进行分析。在12名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有2名患者完全缓解(17%),3名患者部分缓解(25%),5名患者病情稳定(42%),2名患者病情进展(17%)。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ER、PR和BCL-2

在第1天和第21天具有配对肿瘤样本的9名患者中,AF组有4名,AFG组有5名。首先,我们试图确定ER水平的变化以及PR和Bcl-2水平的相应差异,这两种蛋白都依赖ER表达[18,19]. 在整个组中,从基线检查到第21天,ER、PR和Bcl-2的平均得分有所下降,尽管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3). 比较AF组第1天和第21天,ER表达水平没有变化,而平均PR水平下降(平均值=−2.0),Bcl-2略有增加(平均值=1.0)(图2). 然而,这些变化都没有统计学意义(表3). 有趣的是,在AFG组中,ER和PR水平均下降(平均值分别为−1.2和−2.8),Bcl-2有下降趋势(平均值为−1.0),但这些变化均未达到统计显著性(表3).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nihms-701451-f0002.jpg

AF和AFG治疗组在第1天与第21天对单个患者配对样本进行图形比较。使用Allred评分法显示ER、PR和Bcl-2的结果*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得分,p值概述于表3.

表3

治疗组第1天与第21天ER、PR和Bcl-2水平的比较

总体(n=9)平均值(中位数)范围AF(n=4)平均值(中位数)范围AFG(n=5)平均值(中位数)范围
急诊室 第1天6.2 (7.0)6.0(6.5)6.4 (7.0)
第21天5.6 (7.0)6.0 (6.5)5.2(7.0)
第21天–第1天−0.67 (0.0)0 (0.0)−1.2 (−1.0)
p=1.00p=0.11

公共关系 第1天2.9 (4.0)2.0 (2.0)3.6 (6.0)
第21天0.44 (0.0)0 (0)0.8 (0.0)
第21天–第1天−2.4 (−2.0)−2 (−2.0)−2.8 (−2.0)
p=0.18p=0.11

Bcl2公司 第1天5.1 (5.0)4.8 (5.0)5.4 (6.0)
第21天5.0 (5.0)5.8 (5.5)4.4 (5.0)
第21天–第1天−0.11 (0.0)1.0 (0.5)−1 .0 (−1.0)
p=0.25p=0.09

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得分。使用Allred评分法评估表达水平。

Ki-67和细胞周期蛋白D1

为了评估治疗对肿瘤增殖的影响,我们接下来检查了Ki-67评分的核染色,并将其与细胞周期蛋白D1(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产物,已知其也受ER调节)相关联[20] (图2). 在对整个组的第1天与第21天进行比较时,Ki-67平均得分显著下降(平均值=−0.24),p值为0.001(表4). 尽管所有肿瘤的Ki-67评分在第21天都有所下降(9/9,平均值=−0.20),但这并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p=0.11)。在AFG组中,尽管样本量很小,Ki-67得分的下降(平均值=−0.28)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值为0.01(表4). 有趣的是,在第21天,整个组的cyclin D1表达降低(平均值=−1.1),AFG组的这种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2(表4).

表4

治疗组Ki-67和CD1、P-MAPK和P-AKT的比较

总体(n=9)平均值(中位数)范围AF(n=4)平均值(中位数)范围AFG(n=5)平均值(中位数)范围
基-67(阳性细胞百分比)
第1天0.50 (0.48)0.47 (0.47)0.53 (0.48)
第21天0.26 (0.18)0.27 (0.13)0.25 (0.20)
第21天–第1天−0.24 (−0.30)−0.20 (−0.19)−0.28 (−0.33)
P=0.001p=0.11p=0.01

客户尽职调查1 第1天5.0 (5.0)3.75 (3.5)6.0 (7.0)
第21天3.9 (4.0)3.0(3.5)4.6 (4.0)
第21天–第1天−1.1 (−1.0)−0.75 (−0.5)−1.4(−1.0)
p=0.52p=0.02

P-MAPK公司
第1天4.8 (5.0)4.8 (5.0)4.8 (5.0)
第21天3.8 (4.0)3.8 (4.5)3.8 (4.0)
第21天–第1天−1.0 (0.0)−1.0 (0.0)−1 .0 (−1.0)
p=0.51p=0.23

P-AKT公司
第1天4.8 (5.0)5.3 (5.5)4.4 (5.0)
第21天3.7 (4.0)3.8 (4.0)3.6 (5.0)
第21天–第1天−1.1 (0.0)−1.5 (0.5)−0.8 (0)
p=0.40p=0.66

配对t检验用于比较每只手臂的治疗前和治疗后评分。使用Allred评分法评估表达水平,Ki-67除外,其通过细胞计数进行评估。

P-MAPK和P-AKT

为了进一步研究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的治疗效果,即吉非替尼抑制的靶点,我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估磷酸化(p)MAPK和AKT的水平,这两种分子都是EGFR通路中的关键下游信号分子,已知吉非替尼可抑制这两种信号分子[21]. 比较第21天与第1天,正如我们的临床前模型预测的那样,使用Allred评分法,p-MAPK和p-AKT水平降低(平均值分别为-1.0和-1.1)(图3)尽管这并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表4).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nihms-701451-f0003.jpg

AF和AFG治疗组之间个体患者配对样本的图形比较(第1天与第21天)。显示的生物标记物为Ki-67、细胞周期蛋白D1、p-MAPK和p-AKT。Ki-67用核染色百分比表示,而cyclin D1、p-AKT和p-MAPK则使用Allred方法进行评分*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得分,p值概述于表4.

表达芯片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治疗反应中的通路变化,我们对获得的冷冻成对活检进行了第1天与第21天的比较微阵列分析。共有12对冷冻活检样本可用;AF组5个,AFG组7个,共24个Affymetrix U133Plus2.0芯片(网址:www.affmetrix.com). 由于AFG组中的一个芯片不符合质量控制标准(见方法部分),因此将其与其配对样本一起取出,AFG组剩下六个配对样本。使用两两路径比较方法,我们发现房颤治疗组患者在第21天和第1天样本之间的BioCatra路径没有显著差异。然而,AFG治疗组在第21天和第1天之间有10条明显不同的BioCarta途径,包括细胞周期蛋白和细胞周期基因(表5). 特别是,AFG组第21天与第1天相比,来自该途径的细胞周期蛋白D1显著下调,p值为0.002(第21天相对于第1天的倍数变化=0.3)。细胞周期基因的这种变化与使用IHC观察到的细胞周期蛋白D1蛋白表达减少以及Ki-67评分反映的细胞增殖减少有关。

表5

AFG治疗后BioCarta途径发生显著变化

BioCarta路径问题数量KS置换p值
妇科手术180.00001
内部核糖体入口120.0007
MTA-3型190.003
运行/有丝分裂纺锤体140.009
细胞周期蛋白与细胞周期250.006
声波刺猬受体(SHH)60.001
细胞凋亡100.003
mTOR信号420.004
端粒酶290.005
IGF1通道370.002

讨论

在对原发性ER阳性乳腺癌的研究中,我们试图通过完全阻断ER信号和EGFR抑制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抗肿瘤作用。尽管研究的患者数量较少,但AFG的临床疗效与ER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预期效果一致[14]. 尽管关于临床效果稳健性的明确结论显然受到小样本量的限制,但根据临床数据分析,没有观察到AFG的显著抗肿瘤作用或明显的优越性。这可能与纳入未经筛选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而吉非替尼没有有效的EGFR抑制靶点相一致。此外,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本研究中使用的fulvestran剂量(每月250 mg IM)可能是次优的,因为较高剂量的fulvistran更有效[22]. 总的来说,治疗耐受,无4级毒性,所有报告的药物毒性在停止治疗后迅速消除。由于在这一服务不足的人群中出现的疾病处于相对晚期,对毒性特征的解释可能有些复杂,并且继续治疗的阈值可能受到社会经济地位和依从性问题的影响。

有趣的是,尽管样本数量较少,AFG显著降低了Ki-67,这是ER阳性抗雌激素治疗乳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率提高的短期替代终点[23]. 细胞周期蛋白D1,一种受雌激素调节的细胞周期标记物[20,24]和EGFR[25]AFG治疗也显著降低。细胞周期蛋白D1在临床前模型中已被证明对抗雌激素抵抗乳腺癌的细胞周期进展至关重要[26]在接受三苯氧胺治疗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中,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复发风险相关[27]. 使用肿瘤微阵列进行的进一步检查显示,cyclin D1表达显著降低,与使用IHC观察到的变化平行。尽管吉非替尼能降低p-MAPK和p-AKT,但这些变化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可能是因为样本量较小。有趣的是,Bcl-2是另一种ER调节基因产物[18]-与单独AF相比,AFG组中吉非替尼也显著降低,表明EGFR抑制可能抑制ER调节基因上生长因子信号的收敛,以及EGFR抑制剂和抗雌激素治疗之间潜在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最近使用另一种EGFR抑制剂厄洛替尼的新佐剂试验同样表明,短期使用该药物可显著降低ER阳性乳腺癌的肿瘤增殖,同时显著降低丝氨酸-118的磷酸化ER[28]. 这进一步表明EGFR抑制对临床乳腺癌ER驱动信号的协同影响的潜力[29],并支持内分泌抵抗患者间串扰临床前模型的概念[30].

EGFR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术前的其他临床试验[31,32]和转移设置[33,34]也有报道,结果好坏参半,联合用药的抗肿瘤效果不一致。这些临床试验结果与临床前概念的明确性形成鲜明对比[30]有趣的是,抗HER2药物结合内分泌治疗的类似临床试验也有报道[35,36]. 使用新型靶向药物调节内分泌抵抗进行临床试验的挑战可能是由于临床乳腺癌的异质性,而非更统一的临床前靶向选择模型,以及缺乏新靶向药物的有效预测标记物,超出ER和HER2的已知作用范围。靶向治疗中传统临床试验设计的另一个问题是,临床终点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尤其是知道这些研究必须与化疗试验竞争患者累积量,因此得出结论的速度较慢。

内分泌抵抗术前临床试验设计的优点是,通过评估治疗对增殖的影响作为主要受益终点,而不是使用临床终点,快速筛选内分泌治疗中添加靶向药物的疗效。术前设置的另一个潜在优势是,检查肿瘤组织可以揭示治疗反应中的动态分子变化,并确定可能成为解除压制并通过已知的这些途径与ER之间的相互表达关系,在内分泌治疗反应早期出现[30,37,38]. 该策略可以提供有关耐药机制的宝贵和及时的信息,并可能为未来临床试验设计确定分子靶点。

很明显,需要在联合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领域进行更强有力的临床试验,以研究内分泌抵抗机制并改善ER阳性乳腺患者的预后。这种研究工作需要改变人们对继续强调对ER阳性乳腺癌使用化疗的持续态度,尤其是在美国,尽管有现有证据,但实践模式仍然支持使用化疗,这导致了在新佐剂和转移性疾病中进行非化疗试验的困难。总之,通过对肿瘤增殖的影响作为主要治疗终点,术前临床试验可能非常适合快速筛选有效的靶向和内分泌治疗组合。这些类型的设计也有助于揭示新的治疗靶点,这些靶点可能在治疗早期出现,并可能导致治疗耐药性。这些新的耐药途径的发现可以通过更好的靶点选择,帮助未来设计更个性化的临床试验,最终改进E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

致谢

由阿斯利康和NIH拨款P50 CA58183支持。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举行的200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议上部分发表(临床肿瘤学杂志2007年ASCO年度会议记录第一部分第25卷,第18S号(6月20日增补),2007:1050。

注册于Clinicaltrials.gov诊所NCT00206414号.

工具书类

1早期乳腺癌化疗和激素治疗对复发和15年生存率的影响:随机试验综述。柳叶刀。2005;365:1687–171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Fisher B、Bryant J、Wolmark N、Mamounas E、Brown A、Fisher ER、Wickerham DL、Begovic M、DeCillis A、Robidoux A等。术前化疗对可手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临床肿瘤学杂志。1998;16(8):2672–268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三。Kuerer HM、Newman LA、Smith TL、Ames FC、Hunt KK、Dhingra K、Theriault RL、Singh G、Binkley SM、Sneige N等。乳腺癌患者完全病理原发肿瘤和腋窝淋巴结对阿霉素新辅助化疗的反应的临床病程。临床肿瘤学杂志。1999;17(2):460–46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Braud AC、Asselain B、Scholl S、De La Rochefordiere A、Palangie T、Dieras V、Pierga JY、Dorval T、Jouve M、Beuzeboc P等。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疗效与复发的相关性?《欧洲癌症杂志》。1999;35(3):392–39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Diab S,Elledge R,Clark G.老年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特征和临床结局。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2000;92(7):550–55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Paik S、Tang G、Shak S、Kim C、Baker J、Kim W、Cronin M、Baehner FL、Watson D、Bryant J等。结节阴性、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和化疗益处。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24(23):3726–373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奥斯本CK。芳香化酶抑制剂与其他形式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关系。内分泌相关癌。1999;6(2):271–27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Osborne C,Wakeling A,Nicholson R.Fulvestrant:一种具有新作用机制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英国癌症杂志。2004年3月;90(补充1):S2–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Ellis MJ。乳腺癌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医学观点。临床癌症研究。2001;7(12增补):4388s–4391s。讨论4411s–4412s。[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Smith IE、Dowsett M、Ebbs SR、Dixon JM、Skene A、Blohmer J-U、Ashley SE、Francis S、Boeddinghaus I、Walsh G.使用阿那曲唑、他莫昔芬或两者联合治疗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术前立即使用阿那曲唑、他莫昔芬或联合使用他莫昔酚(IMPACT)多中心双盲随机试验。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23(22):5108–51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Massarweh S、Osborne CK、Jiang S、Wakeling AE、Rimawi M、Mohsin SK、Hilsenbeck S、Schiff R。雌激素受体阳性HER-2/neu阳性乳腺癌模型中肿瘤消退和对雌激素剥夺和富尔维斯坦抵抗的机制。癌症研究。2006;66(16):8266–827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Massarweh SOK,Heidi W,Schiff R.雌激素剥夺对富尔维斯特的抗肿瘤作用至关重要,在ER阳性乳腺癌异种移植模型中添加HER抑制剂吉非替尼可延缓获得性耐药性。乳腺癌的研究与治疗,第30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12月;2007年,摘要#2090,S2115。[谷歌学者]
13Elledge RM、Clark GM、Fuqua SAW、Yu Y-Y、Allred DC。五种不同抗体检测的p53蛋白积聚:与乳腺癌预后和热休克蛋白70的关系。癌症研究。1994;54(14):3752–375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Ellis MJ、Coop A、Singh B、Mauriac L、Llombert-Cussac A、Janicke F、Miller WR、Evans DB、Dugan M、Brady C等。对于ErbB-1和/或ErbB-2阳性、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原发性乳腺癌,来曲唑比他莫昔芬更有效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来自III期随机试验的证据。临床肿瘤学杂志。2001;19(18) :3808–38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Li C、Wong WH。寡核苷酸阵列的基于模型的分析:表达指数计算和离群值检测。美国国家科学院。2001;98(1):31–3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Benjamini Y,Hochberg Y。控制错误发现率-一种实用且强大的多重测试方法。J R Stat Soc Ser B-方法。1995年;57(1):289–300. [谷歌学者]
17Pavlidis P,Qin J,Arango V,Mann JJ,Sibill E.使用基因本体进行微阵列数据挖掘:人类前额叶皮层年龄效应方法和应用的比较。神经化学研究。2004;29(6):1213–12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Elledge RM、Green S、Howes L、Clark GM、Berardo M、Allred DC、Pugh R、Ciocca D、Ravdin P、O'Sullivan J等,bcl-2、p53,以及雌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对三苯氧胺的反应:西南肿瘤组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1997;15(5):1916–19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Ciocca DR,Elledge R.预测乳腺癌患者对三苯氧胺反应的分子标记。内分泌。2000;13(1):1–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0Hui R、Cornish AL、McClelland RA、Robertson JF、Blamey RW、Musgrove EA、Nicholson RI、Sutherland RL。细胞周期蛋白D1和雌激素受体信使RNA水平与原发性乳腺癌呈正相关。临床癌症研究。1996;2(6):923–92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1Shou J、Massarweh S、Osborne C、Wakeling A、Ali S、Weiss H、Schiff R。三苯氧胺抵抗的机制:雌激素受体-HER2/neu在ER/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相互作用增加。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2004;96(12):926–93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2Howell A,Bergh J.深入了解fulvestrant在治疗晚期内分泌反应性乳腺癌中的作用。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28(30):4548–455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3Dowsett M、Smith IE、Ebbs SR、Dixon JM、Skene A、A'Hern R、Salter J、Detre S、Hills M、Walsh G。原发性乳腺癌短期术前内分泌治疗后Ki67表达的预测价值。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2007;99(2):167–17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4Lamb J、Ladha MH、McMahon C、Sutherland RL、Ewen ME。细胞周期蛋白D1与雌激素受体之间功能性相互作用的调节。摩尔细胞生物学。2000;20(23):8667–867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5Lebeau A、Unholzer A、Amann G、Kronawitter M、Bauerfeind I、Sendelhofert A、Iff A、Lohrs U.EGFR、HER-2/neu、cyclin D1、p21和p53与乳腺导管原位癌细胞增殖和类固醇激素受体状态的关系。乳腺癌研究治疗。2003;79(2):187–19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6Kilker RL,Planas-Silva MD。细胞周期蛋白D1对于他莫昔芬诱导的人类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进展是必要的。癌症研究。2006;66(23):11478–1148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7Kenny FS、Hui R、Musgrove EA、Gee JM、Blamey RW、Nicholson RI、Sutherland RL、Robertson JF。细胞周期蛋白D1信使RNA的过度表达预示着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预后不良。临床癌症研究。1999;5(8):2069–207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8Guix M、de Matos Granja N、Meszoely I、Adkins TB、Wieman BM、Frierson KE、Sanchez V、Sanders ME、Grau AM、Mayer IA等。厄洛替尼短期术前治疗可抑制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的肿瘤细胞增殖。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26(6):897–90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9Rimawi MF、Shetty PB、Weiss HL、Schiff R、Osborne CK、Chamness GC、Elledge RM。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与生物学表型和临床结果的关系。癌症。2010;116(5):1234–124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0Massarweh S,Schiff R.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耐药性:利用雌激素受体/生长因子信号串扰。内分泌相关癌。2006;13(补充1):S15–2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1Polychronic A、Sinnett HD、Hadjiminas D、Singhal H、Mansi JL、Shivapatham D、Shousha S、Jiang J、Peston D、Barrett N等人。雌激素受体阳性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的绝经后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吉非替尼与吉非替尼加阿那曲唑的比较: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II期随机试验。《柳叶刀肿瘤学》。2005;6(6) :383–39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2Smith IE、Walsh G、Skene A、Llombart A、Mayordomo JI、Detre S、Salter J、Clark E、Magill P、Dowsett M。新佐剂阿那曲唑单独或与吉非替尼联合治疗早期乳腺癌的II期安慰剂对照试验。临床肿瘤学杂志。2007;25(25):3816–38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3Cristofanilli M、Valero V、Mangalik A、Royce M、Rabinowitz I、Arena FP、Kroener JF、Curcio E、Watkins C、Bacus S等。第二阶段,对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绝经后妇女进行阿那曲唑联合吉非替尼或安慰剂的随机比较试验。临床癌症研究。2010;16(6):1904–19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4Osborne CK、Neven P、Dirix LY、Mackey JR、Robert J、Underhill C、Schiff R、Gutierrez C、Migliaccio I、Anagostou VK等。吉非替尼或安慰剂联合他莫昔芬治疗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一项随机II期研究。临床癌症研究。2011;17(5):1147–115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5Kaufman B、Mackey JR、Clemens MR、Bapsy PP、Vaid A、Wardley A、Tjulandin S、Jahn M、Lehle M、Feyereislova A等。曲妥珠单抗加阿那曲唑与单用阿那曲唑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的绝经后妇女,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来自随机III期TAnDEM研究的结果。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27(33):5529–553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6Johnston S、Pippen J,Jr.、Pivot X、Lichinizer M、Sadeghi S、Dieras V、Gomez HL、Romieu G、Manikhas A、Kennedy MJ等。拉帕替尼联合来曲唑与来曲唑和安慰剂作为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27(33):5538–554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7Bayliss J、Hilger A、Vishnu P、Diehl K、El-Ashry D。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阴性表型的逆转和抗雌激素反应的恢复。临床癌症研究。2007;13(23):7029–70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8Massarweh S、Osborne CK、Creighton CJ、Qin L、Tsimelzon A、Huang S、Weiss H、Rimawi M、Schiff R.乳腺肿瘤中的他莫昔芬耐药性是由生长因子受体信号传导驱动的,经典雌激素受体基因组功能受到抑制。癌症研究。2008;68(3):826–83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