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4年9月13日;91(19): 8940–8944.
数字对象标识:10.1073/pnas.91.19.8940
PMCID公司:项目经理44722
PMID:8090749

通过腺病毒E1B 19-kDa蛋白或细胞Bcl-2蛋白缓解p53介导的转录抑制。

摘要

p53抑癌基因产物是一种转录调节蛋白。它激活包含p53 DNA结合位点的启动子的转录,但抑制许多缺乏其结合位点的发起子。野生型p53的高水平表达可诱导某些细胞类型的凋亡,这种活性可被腺病毒E1B 19-kDa癌蛋白或细胞Bcl-2癌蛋白阻断。在这里,我们报告了p53介导的对缺乏p53结合位点的启动子的抑制被E1B 19-kDa蛋白或Bcl-2癌蛋白所消除。相反,p53的转录激活仍然发生在两种蛋白的存在下。事实上,两种能够阻止p53介导的凋亡的癌蛋白也阻断了p53的转录抑制,这增加了p53可能通过抑制转录而诱导凋亡的可能性,至少部分是这样。

全文

全文可用作原始打印版本的扫描副本。获取完整文章(2.4M),或单击下面的页面图像逐页浏览。PubMed链接也可用于选定的引用.

本文中的图像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埃利斯·RE,袁JY,霍维茨·HR。细胞死亡的机制和功能。细胞生物学年度收益。1991;7:663–69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illiams GT。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单元格。1991年6月28日;65(7):1097–109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怀特·E·死亡防御行动:关于细胞凋亡的会议综述。基因发育。1993年12月;7(12A):2277–228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规则HE。腺病毒早期区域1A使病毒和细胞转化基因能够在培养基中转化原代细胞。自然。1983年8月18日;304(5927):602–60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henk T,Flint J.腺病毒E1A蛋白的转录和转化活性。高级癌症研究。1991;57:47–8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hite E、Cipriani R、Sabbatini P、Denton A。腺病毒E1B 19-千道尔顿蛋白克服了E1A蛋白的细胞毒性。《维罗尔杂志》。1991年6月;65(6):2968–297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hite E、Sabbatini P、Debbas M、Wold WS、Kusher DI、Gooding LR。19-千道尔顿腺病毒E1B转化蛋白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并通过肿瘤坏死因子α阻止细胞溶解。分子细胞生物学。1992年6月;12(6):2570–258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ao L、Debbas M、Sabbatini P、Hockenbery D、Korsmeyer S、White E。腺病毒E1A蛋白诱导细胞凋亡,这被E1B 19-kDa和Bcl-2蛋白抑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2年8月15日;89(16):7742–774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owe SW,Ruley HE。p53抑癌基因的稳定由腺病毒5E1A诱导并伴随凋亡。基因发育。1993年4月;7(4):535–54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ebbas M,White E.野生型p53通过E1A介导细胞凋亡,而E1B对其具有抑制作用。基因发育。1993年4月;7(4):546–5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马丁内兹J、乔治一世、马丁内斯J、莱文AJ。温度敏感性p53蛋白的细胞定位和细胞周期调节。基因发育。1991年2月;5(2):151–15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liyahu D、Michalovitz D、Eliyahu S、Pinhasi-Kimhi O、Oren M。野生型p53可抑制癌基因介导的病灶形成。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9年11月;86(22):8763–876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inlay CA、Hinds PW、Levine AJ。p53原癌基因可以作为转化的抑制物。单元格。1989年6月30日;57(7):1083–109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iller L、Kassel J、Nelson CE、Gryka MA、Litwak G、Gebhardt M、Bressac B、Ozturk M、Baker SJ、Vogelstein B等。p53在骨肉瘤中作为细胞周期控制蛋白发挥作用。分子细胞生物学。1990年11月;10(11):5772–578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rtwell L.细胞周期检查点的缺陷可能是导致癌细胞基因组不稳定的原因。单元格。1992年11月13日;71(4):543–54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in D、Shields MT、Ullrich SJ、Appella E、Mercer WE。野生型p53蛋白诱导的生长停滞在G1期晚期的限制点之前或附近阻断细胞。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2年10月1日;89(19):9210–921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赞贝蒂GP,Levine AJ。野生型和突变型p53生物学活性的比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J。1993年7月;7(10):855–86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ew PR,Berk AJ公司。抑制腺病毒早期1B蛋白转化所需的p53反式激活。自然。1992年5月7日;357(6373):82–8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l Deiry WS、Tokino T、Velculescu VE、Levy DB、Parsons R、Trent JM、Lin D、Mercer WE、Kinzler KW、Vogelstein B.WAF1,p53肿瘤抑制的潜在介质。单元格。1993年11月19日;75(4):817–82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rper JW,Adami GR,Wei N,Keyomarsi K,Elledge SJ。p21 Cdk相互作用蛋白Cip1是G1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的有效抑制剂。单元格。1993年11月19日;75(4):805–8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onish-Rouach E、Resnitzky D、Lotem J、Sachs L、Kimchi A、Oren M。野生型p53诱导受白细胞介素-6抑制的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自然。1991年7月25日;352(6333):345–34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haw P,Bovey R,Tardy S,Sahli R,Sordat B,Costa J.野生型p53在人类结肠肿瘤衍生细胞系中诱导凋亡。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2年5月15日;89(10):4495–449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owe SW、Schmitt EM、Smith SW,Osborne BA、Jacks T.小鼠胸腺细胞的辐射诱导凋亡需要p53。自然。1993年4月29日;362(6423):847–84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owe SW、Ruley HE、Jacks T、Housman DE。p53依赖性凋亡调节抗癌药物的细胞毒性。单元格。1993年9月24日;74(6):957–96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larke AR、Purdie CA、Harrison DJ、Morris RG、Bird CC、Hooper ML、Wyllie AH。p53依赖和独立途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自然。1993年4月29日;362(6423):849–85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ker SJ、Markowitz S、Fearon ER、Willson JK、Vogelstein B。野生型p53对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科学。1990年8月24日;249(4971):912–91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hite E,Cipriani R.腺病毒E1B癌基因的19-kDa产物对中间丝和核膜的特异性破坏。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9年12月;86(24):9886–989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ockenbery D、Nuñez G、Milliman C、Schreiber RD、Korsmeyer SJ。Bcl-2是一种阻止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自然。1990年11月22日;348(6299):334–3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hi Y,Seto E,Chang LS,Shenk T.人GLI-Krüppel相关蛋白YY1的转录抑制和腺病毒E1A蛋白的抑制缓解。单元格。1991年10月18日;67(2):377–3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赞贝蒂GP、Bargonetti J、Walker K、Prives C、Levine AJ。野生型p53通过特定的DNA序列元件介导基因表达的正调控。基因发育。1992年7月;6(7):1143–115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eto E、Usheva A、Zambetti GP、Momand J、Horikoshi N、Weinmann R、Levine AJ、Shenk T。野生型p53与TATA结合蛋白结合并抑制转录。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2年12月15日;89(24):12028–1203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tlashewski G,Banks L,Pim D,Crawford L。正常细胞和转化细胞中人类p53蛋白和mRNA水平的分析。欧洲生物化学杂志。1986年2月3日;154(3):665–67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errmann CH,Mathews MB。腺病毒E1B 19-千道尔顿蛋白通过增加DNA水平刺激基因表达。分子细胞生物学。1989年12月;9(12):5412–542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ubler MA,Martin DW,Deb S.人类野生型p53对病毒和细胞启动子的抑制作用。《维罗尔杂志》。1992年8月;66(8):4757–476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ley N,Chung RY,Fay S,Loefler JP,Seizinger BR。野生型p53对基础c-fos启动子的抑制。核酸研究。1992年8月11日;20(15):4083–408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insberg D、Mechta F、Yaniv M、Oren M。野生型p53可以下调各种启动子的活性。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1年11月15日;88(22):9979–998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hiio Y,Yamamoto T,Yamaguchi N。p53基因产物对Rb表达的负调控。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2年6月15日;89(12):5206–521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ackson P,Bos E,Braithwaite AW.野生型小鼠p53下调来自不同病毒增强子/启动子的转录。致癌物。1993年3月;8(3):589–59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eb S、Jackson CT、Subler MA、Martin DW。肿瘤细胞中发现的突变人类p53蛋白对细胞和病毒启动子的调节。《维罗尔杂志》。1992年10月;66(10):6164–617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agimov N、Krauskopf A、Navot N、Rotter V、Oren M、Aloni Y。野生型而非突变型p53可以通过干扰基础转录因子与TATA基序的结合来抑制体外转录启动。致癌物。1993年5月;8(5):1183–119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in KV,Ueda K,Pastan I,Gottesman MM。Ras和p53对人类MDR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调节。科学。1992年1月24日;255(5043):459–46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echner MS、Mack DH、Finicle AB、Crook T、Vousden KH、Laimins LA。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在体内结合p53并消除p53介导的转录抑制。EMBO J。1992年8月;11(8):3045–305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ck DH,Vartikar J,Pipas JM,Laimins LA。野生型p53对TATA-介导但非启动子介导转录的特异性抑制。自然。1993年5月20日;363(6426):281–28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Ullrich SJ、Mercer WE、Appella E.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生长停滞期间,人类野生型p53在体内采用独特的构象和磷酸化状态。致癌物。1992年8月;7(8):1635–164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elvakumaran M、Lin HK、Miyashita T、Wang HG、Krajewski S、Reed JC、Hoffman B、Liebermann D。p53而非TGFβ1对bax表达的即时早期上调:不同凋亡途径的范例。致癌物。1994年6月;9(6):1791–179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iyashita T、Krajewski S、Krajewska M、Wang HG、Lin HK、Liebermann DA、Hoffman B、Reed JC。抑癌基因p53是体内外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调节器。致癌物。1994年6月;9(6):1799–180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ltvai ZN,Milliman CL,Korsmeyer SJ。Bcl-2与保守同源物Bax在体内异二聚体化,加速程序性细胞死亡。单元格。1993年8月27日;74(4):609–6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巴克·DD,伯克·AJ。通过病毒感染和DNA转染转化啮齿动物细胞需要来自两个E1B阅读框的腺病毒蛋白。病毒学。1987年1月;156(1):107–12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hite E,Cipriani R.腺病毒E1B蛋白在转化中的作用:表达19-千道尔顿蛋白的转化细胞中中间丝的组织改变。分子细胞生物学。1990年1月;10(1):120–13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ew PR、Liu X、Berk AJ。腺病毒E1B癌蛋白将转录抑制域连接到p53。基因发育。1994年1月;8(2):190–2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rnow P、Ho YS、Williams J、Levine AJ。腺病毒E1b-58kd肿瘤抗原和SV40大肿瘤抗原与转化细胞中相同的54kd细胞蛋白有物理关联。单元格。1982年2月;28(2):387–39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由以下人员提供美国国家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