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难治性罕见疾病研究。2012年8月;1(3): 103–114.
数字对象标识:10.5582/irdr.2012.v1.3.103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4204600型
PMID:25343081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目前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摘要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全球老年人严重视力损害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尽管在过去十年中,新生血管型AMD的治疗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目前还没有治疗晚期干性AMD(地域性萎缩)的方法。本文综述了针对干型AMD特定病理生理通路的新疗法的发展趋势。对干性AMD背后复杂机制的进一步了解将有助于解决这一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干性年龄相关性黄疸、变性、地理萎缩、治疗、临床试验

1.简介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导致老年人不可逆失明和视力残疾的主要原因。AMD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75岁及以上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患有AMD(1). 根据欧洲眼科研究(EUREYE),估计有250万65岁及以上的欧洲人口患有AMD,超过110万人因双侧AMD而视力严重受损(2). 一项基于人口数据的荟萃分析估计,AMD影响了美国175万40岁及以上的人,由于人口迅速老龄化,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近300万(). 虽然过去的一些早期数据表明AMD在非高加索人群中可能不太常见,但最近的基于人群的研究表明,AMD的发病率可能正在其他地方增加(46).

AMD是一种逐渐进展的疾病,可分阶段发展为严重的中央视力丧失(图1A和1B)。1B年). AMD最早的症状被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RM),包括细胞外沉积物(drusen)的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下氧化脂质和蛋白质的视网膜下沉积物,以及黄斑中可见的可变数量的色素团。在AMD的中期,水肿变大,色素改变更严重。在晚期,患者会出现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渗出型或“湿”型AMD)或非新生血管“干”型AMD。干型AMD的特征是功能失调性黄斑的单焦点或多焦点区域界限分明,称为地理萎缩(GA)(图2). GA斑块逐渐扩大,累及RPE及相应的神经感觉视网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这些进行性和不可逆的变化最终导致中央(黄斑)视力永久性丧失。因此GA区域对应于绝对暗点。经审查,50%以上的患者发生双侧GA(7). 它代表了较慢且更危险的疾病形式,约占AMD继发严重视力丧失患者的20-25%(与AMD相关的法定失明)(8)老年人中度视力下降的比例要大得多(9).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irdr-1-103-g001.jpg

一个视力正常且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人观看的场景。(A)视力正常的人可能看到的场景;(B)一位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看到了同样的场景。(图片由Frangov博士提供)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irdr-1-103-g002.jpg

眼底照片显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导致的地理萎缩。(J-F Girmens博士的形象致意)

近年来,在开发湿型AMD的治疗方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一些治疗方案显示出明显的治疗成功,包括激光光凝、光动力治疗,以及最近使用抗VEGF药物的眼内药物治疗,如雷尼珠单抗(Lucentis®)或聚乙二醇钠(Macugen®). 然而,对于晚期干性AMD的治疗方法的发展,无论是速度上还是程度上都没有与湿性AMD相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明任何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预防GA的发病(10)或阻止病变扩大和/或延缓视力丧失(11,12). 考虑到全世界人口迅速老龄化,AMD导致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干燥型AMD仍然是一个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它的预防对于个体患者和医疗系统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对干性AMD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必将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有力的基础。

2.病理生理学和危险因素

AMD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病理生理学基本未知。据信,这是由终身累积损伤引起的,导致RPE、Bruch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脉络膜复合体(维持视网膜功能的关键因素)逐渐恶化,随后是感光细胞损伤。然而,主要损伤的位置仍不清楚。迄今为止已确定的致病机制包括一系列与原发性RPE衰老、氧化应激、补体途径改变、炎症增加、生长因子平衡改变和脂褐素过度积累有关的遗传和环境因素(1,13).

RPE下和Bruch膜内细胞外物质沉积的Drusen被认为是该病的特征。与进展为晚期AMD风险增加相关的因素包括大量的初始软血栓和大量的小硬血栓(14). 流行病学数据支持,衰老被认为在AMD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在50-60岁的人群中,只有2%的人患有AMD,而疾病的流行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指数增长,因此超过30%的75岁以上的人群患有某种形式的AMD(15). 糖尿的一个关键成分是淀粉样β蛋白,这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积聚在中枢神经系统和一些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中的废物,如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沿Bruch膜和血管以及感光细胞外段随年龄增长而积聚(16). 在AMD和衰老中,视网膜和脉络膜组织中存在由各种细胞内光化学反应或正常代谢引起的氧化应激增加。氧化应激可导致血-视网膜屏障破坏,使血浆蛋白和血小板侵入视网膜组织。氧化应激本身可能导致进一步的炎症反应,包括补体激活和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尽管脂褐素积累的原因尚不清楚,但脂褐素在酒糟生物发生中的潜在作用也被提出。

最近,AMD的炎症病因(炎症、免疫系统和自噬)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并且随着40%以上AMD病例与补体因子H突变相关的鉴定而得到加强(17,18). 补体组成性地存在于正常视网膜中(低水平时活跃),在视网膜中对病原体起着至关重要的防御作用,并有助于维持免疫特权。然而,如果过度激活,可能会产生潜在的有害作用。由于drusen包括补体系统中属于所有通路的元件,如C1q、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因子B(CFB)、因子I(CFI)、因子H(CFH)、C3及其片段C5,许多研究支持补体级联在AM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的观点。它可能单独或与氧化应激等其他致病机制一起作为触发因子和进展因子发挥作用,但这些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尚待确定。AMD的其他潜在炎症介质是AMD患者脉络膜释放的促炎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

近年来,通过全基因组筛查,可以识别与AMD相关的补体系统关键调控因子的蛋白序列中的突变和多态性。由于这一技术进步,遗传现在被认为是AMD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主要风险位点位于补体调节基因的第1染色体上(17)在10号染色体的启动子区HTRA1型基因(19). 遗传研究报告了补体基因的多重多态性(包括CFH公司,补体因子H相关(CFHR)1和3,循环流化床、C2、C3、和立方英尺/平方英寸)作为AMD的危险因素(20). 三项初步研究发现AMD和基因多态性之间存在关联CFH公司基因(Y402H)(18,21,22). 补体系统的另一个成员因子B也被证明与AMD的发展相关的高危和保护性变体(23). 一个假想的基因LOC387715号,位于10号染色体上与AMD易感性相关的区域(随后恢复为ARMS2),已被证明对AMD具有独立的影响,其强度几乎与CFH公司基因(24,25). 最近的一项研究(26)发现TIMP3(一种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的金属蛋白酶,以前与早发性黄斑病变有关)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相关基因座(人肝脂肪酶、LIPC和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附近的遗传变异改变了AMD的易感性。与HDL途径与AMD发病机制相关的假设一致,这些研究者发现了另外两个基因,脂蛋白脂肪酶(低密度脂蛋白)和ATP-装订盒式运输机1(澳大利亚广播公司1). 胆固醇途径中发现的遗传变异被认为会影响视网膜,并可能成为未来AMD治疗策略的目标。CFH和HTRA1变异体似乎易患萎缩性和新生血管性AMD(27,28); 然而,GA特有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最近,有人提出了toll-like receptor-3(TLR3)激活(用412L变异体增强),以特异性地促进疾病进展到GA表型(29)但这种联系仍有争议,需要进一步阐明。此外,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仅在干型AMD患者的RPE和邻近细胞外基质中显著且特异性表达,而在湿型AMD的相同组织中几乎没有表达(30). 这些发现为针对干性AMD的新型潜在治疗方案带来了新的希望。

环境和人口因素似乎与AMD的发病机制有关。大量基于人群的研究表明,吸烟,尤其是以前和现在的吸烟者患AMD的风险更高,女性吸烟者进展为晚期AMD的危险更高,而男性吸烟者可能更容易患干性AMD(31,32). 肥胖者出现干型和新生血管性AMD的风险更高,而非常瘦的人可能出现干型AMD的危险更高(33). 经审查,饮酒与AMD无关(34). AMD似乎在白人中更为普遍(35). 在人口统计学因素中,女性、轻度皮肤色素沉着和轻度虹膜色素沉着可能是AMD的危险因素。在环境因素中,过度的可见光照射可能与患AMD的风险有关。提高对干性AMD发病机制中涉及的多种遗传、环境和人口因素的认识,有望开发出靶向药物来专门治疗甚至可能预防该病。

表观遗传因子在AMD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最近的研究指出AMD中未知的遗传风险部分以及表观遗传学在这方面的相关性(36,37).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无疑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加强对AMD等复杂疾病遗传学的全球知识,以及其提出针对性疾病预防或治疗的潜力。未来的研究需要获得有关AMD表观遗传调控的宝贵信息。

3.当前的治疗策略

目前尚无治疗干燥缓慢进展的萎缩型AMD的方法。针对该疾病病因的治疗仍然很难实现,因为其潜在病因非常复杂,仍然难以确定。本文综述了针对干型AMD特定病理生理机制的新疗法的发展趋势。在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中,对正在评估的高级治疗方法给予了特别关注。本文引用的注册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的信息来自2012年5月评估的ClinicalTrials.gov结果数据库。

3.1. 支持性措施

如果没有经证实的治疗方法来阻止或阻止疾病的进展,则应向患者提供支持性措施和适当的建议,以便为近视力任务提供充足的照明。常见的低视力辅助设备包括低视力滤镜(包括减少严重畏光的红色或琥珀色滤镜,增强打印和背景对比度的彩色半透明醋酸盐片)、立式或手持式视频放大镜(例如闭路视频放大系统)、电子辅助设备(例如自动对焦系统、电子视觉增强系统、棱镜眼镜(用于折射正常中央视野外视野的图像)和低视力康复(例如偏心注视技术,教患者只看感兴趣物体的一侧,而不是直接看物体)。一种较新的视觉康复方法包括植入式微型望远镜,一种单目固定聚焦望远镜设备。手术时植入患者眼睛(例如白内障手术)并将图像投射到视网膜的健康区域;手术后,应提出视力康复计划(38). 应避免过度的可见光照射,并建议戴太阳镜(吸收式太阳镜/太阳镜)。应该大力建议戒烟,因为它认为这项措施可以降低AMD进展的风险。

3.2. 防止微量营养素消耗和氧化应激损伤的药物(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和抗氧化剂)

多种营养素在流行病学上与AMD风险降低有关,包括抗氧化维生素C、E和A,以及锌和硒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可能是多种内源性抗氧化酶的共同因子。应告知患者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包括从鱼类(鲑鱼、金枪鱼、鲭鱼、鲱鱼和沙丁鱼)、植物油(大豆、油菜籽、亚麻籽和核桃)或一些绿色蔬菜(芽甘蓝、羽衣甘蓝、菠菜和沙拉蔬菜)中获得的ω-3脂肪酸。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富含这些特殊脂质的饮食与AMD风险降低有关。年龄相关性眼病研究(AREDS)是一项主要的临床试验,旨在了解AMD的自然病史和危险因素。这项多中心、受控的随机研究随访了4757名55-80岁的受试者至少五年。AREDS配方包括500 mg维生素C、400 IU维生素E、15 mgβ-胡萝卜素(通常标记为相当于25000 IU维生素A)、80 mg锌(氧化锌)和2 mg铜(氧化铜)(这些高剂量的锌和抗氧化剂不能仅从饮食中获得)。参与者每天口服以下两种片剂之一:1)单独服用锌;2) 单独抗氧化剂;3) 抗氧化剂和锌的组合;或4)安慰剂(3941).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维生素和锌的高剂量组合可显著降低(约25%)患有中度或晚期AMD的高危人群患晚期AMD和相关视力丧失的风险。对于没有AMD或早期AMD症状的患者,或双侧晚期AMD患者,没有任何益处。本研究记录了一些不良反应,例如皮肤发黄和泌尿生殖道并发症(主要分别是由于摄入抗氧化剂和锌)。然而,其他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成分会增加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不应建议吸烟者或非吸烟者接受这种治疗(42). 使用AREDS治疗方案后AMD进展风险的降低可以被认为是适度的,但鉴于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增加,其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就是为什么向高危患者推荐符合AREDS的配方奶粉被视为眼科的标准护理(15).

在大量的抗氧化剂中,饮食中的叶黄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特别令人感兴趣,因为它们特别集中在人类黄斑区(15). 20世纪90年代,眼病病例控制(EDCC)研究小组首次发表了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能对AMD有保护作用的流行病学证据(43). 这项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421例患者和615例对照者的血清类胡萝卜素水平与渗出性AMD风险呈负相关。在对这些患者的一个子集进行的后续研究中,发现饮食中摄入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水果和蔬菜与AMD风险降低43%相关,而富含β-胡萝卜素(在视网膜中没有发现,也不能转化为叶黄素)的饮食则没有保护作用(43).

叶黄素抗氧化剂补充试验(LAST)报告称,纯化的叶黄素(一种在菠菜、甘蓝和羽衣甘蓝等深绿叶蔬菜中发现的天然分子)或叶黄素和其他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使视觉功能的几个客观测量指标有了显著改善,包括眩光恢复、对比敏感度和视力与。安慰剂(44). LAST试验研究了90名AMD患者,每天补充OcuPower补充剂胶囊,该胶囊含有10毫克结晶FloraGLO叶黄素(平均每日摄入约1-2毫克叶黄素)、10毫克叶黄素加混合抗氧化剂配方或安慰剂,为期12个月。

AREDS 2研究(NCT00345176号2006年启动了第3阶段临床研究,目前正在进行中),以研究两种膳食叶黄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和两种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s)-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对进展为晚期AMD和/或中度视力丧失的影响。AREDS 2在规模上与最初的AREDS研究相似,共有4000名受试者(年龄50-85岁,AMD进展的高风险:双眼大酒肿或一只眼晚期AMD,另一只眼大酒肿或者非中央性地理萎缩),他们将在100个地点随访5年。AREDS 2配方包括叶黄素10 mg/玉米黄质2 mg,LCPUFA~1 g(350 mg DHA,650 mg EPA)。这些微量营养素被认为不仅是抗氧化剂,而且是抗炎和抗血管生成剂。

氧化应激的病因学相关性表明,在减少AMD视网膜中的自由基方面可能有益处。OT-551(Othera Pharmaceuticals)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性能的药物,目前正在研究其在干性AMD中的作用。它是一种小的亲脂分子,是一种二取代的羟胺,很容易穿透角膜。活性代谢物由眼部酯酶转化,具有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活性,可能还具有抗炎和抗血管生成作用。OT-551是在一项单中心、开放标签的第2阶段试验中进行研究的,共有10名双侧GA患者参与(局部0.45%,连续三年每天三次)(45). 尽管耐受性良好,但与对照组相比,OT-551对病变扩大、视网膜敏感性或总水肿面积没有显著影响;提出了维持视力的可能效果。结论是,目前的浓度和给药方式对GA的治疗效果有限或没有益处(NCT00306488号,已完成)。

3.3. 通过神经保护、改善血液供应和代谢调节来保护光感受器和RPE的药物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是IL-6家族的一种细胞因子,是一种有效的神经保护剂,在许多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它可以将感光细胞从退化中拯救出来(46). Neurotech Pharmaceuticals开发了一种玻璃体内封装的CNTF缓释平台(CNTF/NT-501),该平台可产生CNTF一年或更长时间。它被称为封装细胞技术(ECT)植入物。对10名晚期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第一阶段试验,结果表明,通过ECT植入物输送的CNTF可以安全植入,从而提高主观和客观视力(47,48). 最近完成了一项针对萎缩性黄斑变性患者的NT-501植入物的随机第2阶段试验(NCT00447954号). 结果表明,植入物和植入过程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CNTF治疗导致视网膜厚度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视力明显稳定(49). 这些研究人员得出结论,CNTF-ECT植入物似乎减缓了GA患者的视力下降,尤其是基线视力为20/63或更好的患者。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这种益处。

Brimonidine(Allergan Inc.,加利福尼亚州欧文,美国)被认为具有神经保护特性(基于动物研究)和治疗青光眼的有益作用。它还可以释放各种中性粒细胞,包括BDNF、CNTF和b-FGF(50). 布利莫尼定属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它目前可用作眼科溶液(Alphagan-P,Allergan),用于降低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患者的眼压。使用Allergan Novadur™后段给药系统的酒石酸布里莫尼定玻璃体内植入物目前正在进行第二阶段研究,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其对AMD所致GA进展的可能影响(电话:00658619,正在进行,但未招募:在第1天和第6个月,200µg和400µg酒石酸溴莫尼定后段给药系统)。植入物在3个月内将药物输送到视网膜组织。

AL-8309B(坦度螺酮,Alcon实验室)(1.0%和1.75%眼用溶液)是血清素受体(5HT)的选择性激动剂1安培)已经证明可以保护视网膜免受严重的光氧化应激(51). 此前有报道称AL-8309可以上调视网膜的抗氧化防御机制(52)并干扰补体途径,防止补体C3、因子B、因子H和膜攻击复合物(MAC)的沉积(53). 在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的GATE临床研究中,评估了AL8309B作为AMD继发GA的局部眼部治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阳性结果的报告。

最近发现的杆状衍生视锥生存因子(RdCVF)被证明可以诱导视锥存活并防止色素性视网膜炎视锥感光细胞的继发性变性,也可能对干燥性AMD有治疗前景(54,55).

MC-1101(MacuCLEAR,Inc.,TX,USA)是一种新型的局部给药(滴眼液,1.0%转移到眼球后部)化合物,可增加脉络膜血管中的眼血流,并防止AMD从早期干燥型AMD发展到晚期潮湿型AMD。它还被认为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并可减少视网膜相关废物副产物的积累。MC-1101的活性成分此前已被FDA批准为具有良好安全性和耐受性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物。2012年4月,MacuCLEAR,Inc.宣布,根据一项成功完成的1b期/概念验证人类临床试验,开始对早期AMD(60名患者)的MC-1101进行第3阶段研究。

3.4. 视觉循环调节剂和减少有毒废物积累的药物

视觉色素的再生11-顺式-视黄醛(11-顺式-RAL、异鼠李素)-反式-RAL是视觉循环中的重要通路。减缓再生过程的药物(称为视觉周期调节剂)可减少有毒代谢物A2E和脂褐素的积累,并可用于治疗GA和其他形式的黄斑变性。

Fenretinide(RT-101,ReVision Therapeutics,Inc.,CA,USA)[4-羟基(苯基)维甲酸]是一种口服合成维甲酸衍生物,可下调感光细胞代谢。它在循环中结合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阻断视黄醇和RBP之间的结合,并阻止视黄醇向RPE的转运。2007年,Sirion启动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范围(100和300毫克/天)的第二阶段研究(NCT00429936号(已完成),以评估芬雷替尼对与干燥性AMD相关的GA患者的疗效。GA患者湿性AMD发病率的降低和GA病变生长的减缓已被告知,但FDA并未接受这些数据进行审查,进一步的研究似乎已停止。

另一种视觉周期调节剂是口服制剂ACU-4429(Acucela)。ACU-4429是一种小的非tinoid分子,其功能是作为所有转化所需异构酶(RPE65)的调节剂-反式-视黄醇至11-顺式-RPE中的RAL(56). 通过调节异构化,ACU-4429减缓了视杆感光细胞的视觉周期,并减少了有毒荧光团(A2E)和脂褐素的积累。它被证明能完全防止小鼠光诱导的急性视网膜变性(57)和萎缩性变化第8路(-/-)抗体4(-/-)视网膜(58). 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ACU-4429对视网膜电图的b波产生剂量依赖性抑制,耐受性高达75mg(59). 对健康受试者重复服用ACU-4429(每天口服一次,持续14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临床研究已成功完成,证明该药物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有效地靶向视觉周期。正在进行的NCT01002950号ACU-4429在GA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2期研究正在进行中。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递增、多剂量研究,其中每天口服片剂(2、5、7、10或20 mg)一次,持续90天。由于该药物是一种非维甲酸类药物,对包括年轻患者和育龄妇女在内的广泛人群来说可能是安全的。ACU-4429可能代表了一种治疗干性AMD和其他退化性眼病的新方法,例如饥饿病。

RN6G(PF-4382923,美国纽约辉瑞公司)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靶向淀粉样β-40和淀粉样β-42的C末端。2011年完成了单次递增剂量RN6G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从0.3 mg/kg到最大40 mg/kg静脉注射)(NCT00877032号). 多剂量递增研究(NCT01003691号)目前正在招募参与者。GSK933776(葛兰素史克)是另一种降低淀粉样β水平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目前正在进行AMD继发GA成人患者安全性和疗效的第2阶段临床研究(CT01342926)。该化合物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评估也在进行中。

3.5. 抑制炎症的药物(补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抗炎药)

如上所述,补体系统是许多炎症过程的核心。AMD患者眼球水肿中补体因子蛋白的存在以及AMD患者几个补体因子基因的遗传变异强烈支持补体系统参与AMD的易感性和进展(6062). 为了探索AMD治疗方案发展的病因学途径,补体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正在进行广泛的研究。

3.6. 补体抑制剂

POT-4(Potentia Pharmaceuticals)是一种合成的13氨基酸环肽,是一种compstatin衍生物,通过阻止C3(所有三种已知补体激活途径的中心成分)裂解为其活性片段C3a和C3b,有效抑制补体级联反应。在这个水平上抑制补体级联反应,包括C3转化酶,是特别有趣的。这是因为所有起始途径的扩增和过敏毒素(C3a、C5a)和膜攻击复合物(MAC)的生成都受到影响。这可以预防局部炎症、组织损伤和血管生成因子的上调,例如眼部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实验模型中,compstatin显示了有效的补体抑制作用,毒性可以忽略不计(63). 据报道,在玻璃体内注射康普他汀6个月后,患有早发性黄斑变性的猴子体内出现了抑制和逆转血栓形成的现象(64). POT-4最近完成了一项第一阶段(ASaP)临床试验(NCT00473928号,玻璃体内POT-4治疗新生血管性AMD患者的安全性,单次玻璃体内注射)。它被发现是安全的,并且在较高的剂量下表现出明确的生物活性。

另一种对干性AMD可能有治疗意义的补体成分抑制剂是聚乙二醇化、适配体为基础的抗C5药物ARC1905(Archemix Copm.)。ARC1905抑制C5裂解为C5a和C5b,并防止形成负责组织病理学的关键末端片段(65). 这些包括促炎性C5a和膜攻击复合物(MAC、C5b-9),它们启动细胞溶解并释放促血管生成分子(例如PDGF和VEGF)。MAC已在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血管和AMD眼睛的水肿中得到证实。通过抑制C5介导的炎症和MAC活性,干型和湿型AMD均可获得治疗益处。一项随机的1期安全性研究(NCT00950638号)目前正在对干性AMD患者进行ARC1905的玻璃体内注射。

Eculizumab(Soliris,Alexion)是另一种抗C5药物。它代表一种来源于鼠抗人C5抗体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Eculizumab是FDA批准的第一种用于治疗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的补体抑制剂。一项第2阶段随机双盲临床研究“Eculizomab对非出血性黄斑变性的补体抑制”正在进行中(NCT00935883号). 该方案旨在评估GA的水肿体积和面积的变化。在诱导期,将给予600 mg或900 mg小梁单抗通过静脉滴注约30min,每周一次(7±2天),持续4周。7天后(7±2天),第五次服用900 mg或1200 mg小梁单抗。在维持期内,患者将每2周(14±2天)接受900 mg或1200 mg的小梁单抗(静脉滴注),持续约30分钟,直至第24周。将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观察,并安排9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

TT30(Taligen Therapeutics)是补体受体2(CR2)与替代途径抑制因子H的一种新的融合蛋白偶联结构域。它选择性地结合补体活化细胞以局部调节补体系统。因子H缺陷或不足可导致异常补体系统激活,并与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和AMD等疾病相关。已经证明,静脉注射TT30定位于小鼠RPE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部位,可以阻止脉络膜新生动脉的进展,并改善视网膜功能的下降(66). TT30目前正在进行一期临床试验“TT30在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NCT01335165型). 泰利根还正在开发TA106(一种人源化抗CFB单克隆抗体片段)的眼内注射制剂,该制剂可定位于AMD市场。目前正在考虑在AMD中可能使用的另一种补体通路调制化合物包括FCFD4514S,一种抗因子D(NCT01229215号,第2阶段正在进行)。

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的治疗干型AMD的有前途的小分子药物。与阻止前炎症C5a片段形成的补体抑制剂相比,这些化合物与C5a受体竞争性结合。因此,它们有可能抑制炎症反应而不影响保护性补体相关免疫反应。JSM-7717和JPE-1375(Jerini AG的开发产品)是目前正在进行AMD临床前评估的两种拟肽C5a受体拮抗剂(67). 临床前研究表明,JSM-6427是一种有效且高度特异的整合素α5β1拮抗剂,可以阻止干型AMD向湿型AMD的转化,并且在猴和兔实验模型中有剂量依赖性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报道(68). 一项1期研究旨在评估单次和重复剂量JSM-6427在每周玻璃体内注射治疗AMD长达4周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NCT00536016号,已完成,临床结果尚未公布)。目前正在评估AMD中其他几种补体途径调节药物,包括CR2-CFH杂交蛋白、抗普罗定抗体(被认为会破坏关键C3转化酶的稳定性)、C1-INH和中性单抗(经典途径抑制剂),sCR1(促进活性C3bBb降解的内源性补体受体的可溶性形式)(65).

3.7. 免疫抑制剂和类固醇

共轴突(乙酸格拉替拉姆),四种天然氨基酸的混合物,-谷氨酸,-丙氨酸,-酪氨酸,以及-赖氨酸是一种阻止T细胞相关自身免疫反应的合成蛋白,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在一项针对干性AMD患者的前瞻性介入性临床试验中,用共轴突治疗12周可减少水肿;高分辨率光谱域OCT/SLO证实了这种效应(69). Copaxione目前正在进行干性AMD的2/3期临床试验(NCT00466076号). 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克罗恩病和急性视神经炎也属于该化合物的潜在治疗适应症范围。西罗莫司(也称为雷帕霉素,Macusight/Santen)最初是作为大环内酯类抗真菌药物开发的。它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以应对抗原和细胞因子刺激(70). 由于西罗莫司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免疫抑制和抗血管生成的特性,西罗莫斯被批准用于预防肾移植中的器官排斥反应。西罗莫司的作用机制意味着抑制mTOR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对细胞生长、增殖、运动、存活、蛋白质合成和转录的相关调节。它还调节参与血管生成和高渗透性的许多生存蛋白的活性,包括VEGF。一项1/2期随机试验(NCT00766649号)目前正在评估西罗莫司治疗AMD相关GA的安全性/有效性。类固醇用于AMD和其他眼部疾病的单一或联合治疗,如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葡萄膜炎和视网膜静脉阻塞。目前,玻璃体内注射0.2和0.5µg/天的乙酰氟轻松(Iluvien,Alimera Sciences)是第2阶段随机、双盲、同行比较研究的对象(NCT00695318号). 它将评估氟西诺酮的安全性及其对减缓双侧GA患者GA进展的疗效。

最近与RPE变性和GA相关的一种新出现的机制涉及DICER1(一种microRNA处理酶)活性的降低(71). DICER1激活NLRP3炎症小体,该炎症小体最初被认为是外部危险信号的传感器,例如微生物毒素是先天免疫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后来发现它在痛风、动脉粥样硬化、阿尔茨海默病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中被激活。在GA中瞄准此途径通过DICER1过度表达例如将DICER1基因和/或针对Alu RNA的反义寡核苷酸定位递送到GA区域的基于载体的方法可能会改善疾病,并成为AMD未来的治疗方法(29).

3.8. 新兴方法

细胞替代策略被认为具有对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和AMD进行恢复治疗的潜力,并且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预计至少有两种机制可以使这种治疗方法潜在的视觉改善:植入物对宿主锥体的营养作用和/或健康移植RPE细胞产生的可溶性因子的扩散,以防止疾病进展(7,72)以及植入物和宿主视网膜之间的局部突触连接(73). 1991年首次对患有晚期AMD的人眼进行RPE移植(74). 迄今为止,视网膜植入的临床试验有限。

细胞疗法是一种再生治疗方法,包括引入新细胞来治疗疾病。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在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评估。人iPS细胞向RPE的分化(75)已经证实iPS细胞可以产生功能性iPS-RPE。移植这些细胞可以通过吞噬光感受器外节促进光感受者的短期维持,并支持长期视觉功能。提出了一种二级保护性宿主细胞反应。将iPS细胞衍生的RPE移植到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模型中已被证明可以保持视力(75). 到目前为止,RPE移植技术的功能结果没有达到抗VEGF治疗的结果水平;此外,干细胞衍生RPE移植中的非终末分化细胞有致瘤的风险(76). 干细胞衍生RPE移植的价值目前正在评估中:一项正在进行的1/2期临床试验(NCT01344993号)评估移植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衍生的RPE细胞(先进细胞技术)在视网膜变性中的作用。胚胎干细胞移植可能有一定优势(例如高免疫耐受性和产生营养物质的高能力使视网膜连接),但它也与一些不利条件和伦理问题有关。第一阶段临床研究(NCT01226628号)最近,对GA患者视网膜下注射人脐组织源性细胞(hUTC;CNTO2476)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指标是试验前12个月发生严重眼部不良事件的眼睛比例。次要终点包括临床反应评估(例如视力)和OCT和荧光素血管造影结果(例如GA病变大小的演变)。

光遗传学是恢复视力的最新策略之一,目前正在进行临床前评估。Busskamp V最近综述了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以及与其他视力恢复方法的可能结合等。2011 (77). 目前实际可行的策略是使用普遍存在的启动子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表达光遗传工具,以及使用光感受器特异性启动子靶向剩余退化锥体。视基因方法的主要进展是,它可以提供更接近视网膜回路正常活动的人工刺激视网膜活动。

视网膜假体的概念已经发展出来,通过激活剩余的内部视网膜网络来恢复失明患者的有用视力(78). 今天,世界各地的许多组织正在研究不同类型的视网膜植入装置。目前,美国Second Sight Medical Products公司对视网膜前植入物Argus™进行了最长和最大的临床随访,该植入物旨在刺激下方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第一次使用16电极装置(Argus I)的临床试验于2002年在6名患有晚期色素性视网膜炎的志愿者中开始,并报告了令人鼓舞的结果(79). 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大规模的多中心2/3期临床试验,以评估由60个电极组成的第二代植入物(Argus II),用于30名因视网膜色素变性而严重视力丧失的患者。在未来,这种设备也可能被提议作为治疗干性AMD患者的一种方法。

4.结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AMD的发病率预计在未来20年内将翻一番。鉴于目前尚无有效或经批准的治疗干性AMD的方法,也没有办法降低从缓慢进展的干型AMD转变为晚期快速致盲的湿型AMD的风险,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应在预防和治疗这种致盲性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方面的任何进步都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好处,因为如果不进行治疗,他们的视力会逐渐下降,从而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日常任务。因此,在老龄化人口中挽救视力具有重大的健康、社会和经济影响。

尽管并非详尽无遗,但目前的综述清楚地表明,干性AMD已成为制药行业干预和创新的重点,基于通路的治疗具有巨大的治疗前景。AMD病因学途径中的任何复杂机制都可能成为治疗的潜在靶点。尽管在AMD发病的每一步都可以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针对氧化应激、炎症、灌注受损、细胞变性、有毒代谢物积累等),完全抑制疾病进展很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和各种方法的结合(80). 这里描述的大多数治疗方法和治疗剂仍在开发和研究中,但未来有明确的治疗前景,可以预防或延缓AMD进展和恢复视力的新疗法。

工具书类

1马萨诸塞州扎宾。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的当前概念.眼科学文献. 2004;122:598-614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加利福尼亚州奥古德、文格林JR、德容PT、查克拉瓦尔西U、塞兰德J、索布兰G、托马佐利L、托普齐斯F、边沁G、拉胡M、维奥克J、扬IS、弗莱彻AE。欧洲老年人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的患病率:欧洲眼科研究(EUREYE).眼科学文献. 2006;124:529-535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三。Friedman DS、O'Colmain BJ、Munoz B、Tomany SC、McCarty C、de Jong PT、Nemesure B、Mitchell P、Kempen J。美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眼科学文献. 2004;122:564-572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鸟AC。鲍曼讲座。了解年龄相关性黄斑疾病.眼睛(Lond). 2003;17:457-466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川崎R、安田M、宋四杰、陈四杰、乔纳斯JB、王JJ、米切尔P、王天勇。亚洲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眼科. 2010;117:921-927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Cheung CM、Tai ES、Kawasaki R、Tay WT、Lee JL、Hamzah H、Wong TY。亚洲多民族队列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眼科学文献. 2012;130:480-486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Binder S、Stanzel BV、Krebs I、Glittenberg C。视网膜色素上皮移植治疗AMD.Prog视网膜眼科研究. 2007;26:516-554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克莱因R,克莱因BE,简森SC,梅尔SM。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的五年发病率和进展:Beaver Dam眼科研究.眼科. 1997;104:7-21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Sunness JS公司。地理萎缩。输入: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Berger JW,Fine SL,Maguire MG编辑)。莫斯比,美国圣路易斯,1999年;第155页[谷歌学者]
10集团AREDSR。大剂量补充维生素C、E和β-胡萝卜素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和视力下降的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AREDS第9号报告.眼科学文献. 2001;119(10):1439-1452[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Lindblad AS、Lloyd PC、Clemons TE、Gensler GR、Ferris FL、3rd、Klein ML、Armstrong JR。年龄相关性眼病研究中地理萎缩面积的变化:AREDS第26号报告.眼科学文献. 2009;127:1168-1174[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Prahs P、Walter A、Regler R、Theisen Kunde D、Birngruber R、Brinkmann R、Framme C。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所致地理萎缩患者的选择性视网膜治疗(SRT).Graefes Arch临床实验眼科. 2010;248:651-658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丁X,帕特尔M,陈CC。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分子病理学.Prog视网膜眼科研究. 2009;28:1-1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Klein R、Peto T、Bird A、Vannewkirk MR。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流行病学研究.美国眼科杂志. 2004;137:486-495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伯恩斯坦公共有限公司。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营养干预.《园艺学报》. 2009;841:103-112[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Hoh Kam J、Lenassi E、Jeffery G。观察衰老的眼睛:老化小鼠视网膜中淀粉样β积聚的不同部位和巨噬细胞的上调.公共科学图书馆一号. 2010;5:e1312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Hageman GS、Anderson DH、Johnson LV等人。补体调节基因因子H(HF1/CFH)中的一种常见单倍型使个体易患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 2005;102:7227-7232[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Klein RJ、蔡司C、Chew EY、Tsai JY、萨克勒RS、Haynes C、Henning AK、SanGiovanni JP、Mane SM、Mayne ST、Bracken MB、Ferris FL、Ott J、Barnstable C、Hoh J。补体因子H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科学类. 2005;308:385-389[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Yang Z、Camp NJ、Sun H等。的变体HTRA1型基因增加了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易感性.科学类. 2006;314:992-99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0Haddad S、Chen CA、Santangelo SL、Seddon JM。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遗传学研究进展.眼科学纵览. 2006;51:316-363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1Edwards AO、Ritter R、3rd、Abel KJ、Manning A、Panhuysen C、Farrer LA。补体因子H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科学类. 2005;308:421-424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2Haines JL、Hauser MA、Schmidt S、Scott WK、Olson LM、Gallins P、Spencer KL、Kwan SY、Noureddine M、Gilbert JR、Schnetz-Boutaud N、Agarwal A、Postel EA、Pericak-Vance MA。补体因子H变异增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风险.科学类. 2005;308:419-421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3Gold B、Merriam JE、Zernant J、Hancox LS、Taiber AJ、Gehrs K、Cramer K、Neel J、Bergeron J、Barile GR、Smith RT、Hageman GS、Dean M、Allikmets R。系数B的变化(高炉)和补足成分2(指挥与控制)基因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关.自然基因. 2006;38:458-462[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4Jakobsdottir J、Conley YP、Weeks DE、Mah TS、Ferrell RE、Gorin MB。染色体10q26上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的易感基因.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 2005;77:389-40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5Rivera A、Fisher SA、Fritsche LG、Keilhauer CN、Lichtner P、Meitinger T、Weber BH。假设LOC387715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第二个主要易感基因,独立于补体因子H对疾病风险起作用.人类分子遗传学. 2005;14:3227-3236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6Chen W、Stambolian D、Edwards AO等。附近的遗传变异TIMP3公司高密度脂蛋白相关基因座影响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易感性.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 2010;107:7401-7406[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7Cameron DJ、Yang Z、Gibbs D等人。HTRA1变体与地域性萎缩和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具有相似的风险.细胞周期. 2007;6:1122-1125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8Sepp T、Khan JC、Thurlby DA、Shahid H、Clayton DG、Moore AT、Bird AC、Yates JR。补体因子H变异体Y402H是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发生地理萎缩和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主要风险决定因素.投资眼科视觉科学. 2006;47:536-540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9Yang Z、Stratton C、Francis PJ等。Toll样受体3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地理萎缩.英国医学杂志. 2008;359:1456-1463[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0Zhu D,Deng X,Xu J,Hinton博士。是什么决定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萎缩型和新生血管型之间的转换BMP4诱导衰老的作用.老龄化(纽约州奥尔巴尼市). 2009;1:740-74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1Mitchell P、Wang JJ、Smith W、Leeder SR。吸烟与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的5年发病率:蓝山眼科研究.眼科学文献. 2002;120:1357-1363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2Fujihara M、Nagai N、Sussan TE、Biswal S、Handa JT。慢性吸烟对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和凋亡.公共科学图书馆一号. 2008;:e3119。[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3Schaumberg DA、Christen WG、Hankinson SE、Glynn RJ。男性体重指数和视觉显著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的发病率.眼科学文献. 2001;119:1259-126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4Boekhoorn SS、Vingerling JR、Hofman A、de Jong PT。普通人群中饮酒与老年性黄斑病变的风险:鹿特丹研究.眼科学文献. 2008;126:834-839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5Klein R、Klein BE、Marino EK、Kuller LH、Furberg C、Burke GL、Hubbard LD。心血管健康研究中的早期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眼科. 2003;110:25-33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6赫杰尔梅兰德(Hjelmeland LM)。AMD遗传学中的暗物质:表观遗传学和随机性.投资眼科视觉科学. 2011;52:1622-1631[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7Hunter A SP、Cwanger A、Song Y、Zhang Z、Ying GS、Hunter AK、Dezoeten E、Dunaief JL。AMD患者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改变相关.投资眼科视觉科学2012年;53:2089-210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8Hudson HL、Lane SS、Heier JS、Stulting RD、Singerman L、Lichter PR、Sternberg P、Chang DF。植入式微型望远镜治疗终末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导致的视力下降:1年结果.眼科. 2006;113:1987-2001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9 AREDS主页.与年龄相关的眼病研究.https://web.emmes.com/study/areds(网址:https://web.emmes.com/study/areds)/(2012年5月访问)。
40集团AREDSR。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关的危险因素。年龄相关性眼病研究的病例对照研究:第3号年龄相关性眼疾研究报告.眼科. 2000;107:2224-2232[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1集团AREDSR。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大剂量补充维生素C和E、β-胡萝卜素和锌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视力丧失的临床试验:AREDS第8号报告.眼科学文献. 2001;119:1417-1436[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2Omenn GS、Goodman GE、Thornquist MD、Balmes J、Cullen MR、Glass A、Keogh JP、Meyskens FL、Valanis B、Williams JH、Barnhart S、Hammar S。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联合应用对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影响.N英格兰J医学. 1996;334:1150-1155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3Seddon JM、Ajani UA、Sperduto RD、Hiller R、Blair N、Burton TC、Farber MD、Gragoudas ES、Haller J、Miller DT、Lawrence A、Walter W。饮食中的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C和E,以及晚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眼病病例对照研究组.贾马. 1994;272:1413-1420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4Richer S、Stiles W、Statkute L、Pulido J、Frankowski J、Rudy D、Pei K、Tsipursky M、Nyland J。叶黄素和抗氧化剂补充干预萎缩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试验:退伍军人最后一次研究(叶黄素抗氧化剂补充试验).验光服务. 2004;75:216-230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5Wong WT、Kam W、Cunningham D、Harrington M、Hammel K、Meyerle CB、Cukras C、Chew EY、Sadda SR、Ferris FL。局部应用OT-551治疗局部萎缩:II期临床试验结果.投资眼科视觉科学. 2010;51:6131-6139[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6Wen R、Tao W、Li Y、Sieveng PA。CNTF与视网膜.Prog视网膜眼科研究. 2012;31:136-151[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7Sieving PA、Caruso RC、Tao W、Coleman HR、Thompson DJ、Fullmer KR、Bush RA。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治疗人类视网膜变性:囊泡细胞人工植入物递送CNTF的I期试验.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 2006;103:3896-3901[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8Emerich DF,Thanos CG。NT-501:一种聚合物包裹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诱导细胞眼内植入物.当前操作摩尔热. 2008;10:506-515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9Zhang K、Hopkins JJ、Heier JS、Birch DG、Halperin LS、Albini TA、Brown DM、Jaffe GJ、Tao W、Williams GA。包裹细胞眼内植入物输送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局部萎缩.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 2011;108:6241-624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0Longren U、Napankangas U、Lafuente M、Mayor S、Lindqvist N、Vidal-Sanz M、Hallbook F。溴莫尼定预处理对缺血大鼠视网膜和上丘生长因子的影响.Brain Res公牛. 2006;71:208-218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1Collier RJ、Patel Y、Martin EA、Dembinska O、Hellberg M、Krueger DS、Kapin MA、Romano C。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5-HT(1A))保护视网膜免受严重的光氧化应激.投资眼科视觉科学. 2011;52:2118-2126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2Rhoades KL PY、Collier RJ、Romano C。AL-8309,5-羟色胺1A激动剂,保护ARVO E-Abstract 677中RPE细胞免受氧化损伤2009年,IVOS[谷歌学者]
53Wang Y ME、Hoang H、校长R、Morgan S、Romano C CR。5-HT1a激动剂AL-8309A对大鼠光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补体沉积的抑制作用IVOS。2009; 50:ARVO E-摘要685。[谷歌学者]
54Leveillard T、Mohand-Said S、Lorentz O、Hicks D、Fintz AC、Clerin E、Simonutti M、Forster V、Cavusoglu N、Chalmel F、Dolle P、Poch O、Lambrou G、Sahel JA。杆衍生锥生存因子的鉴定和表征.自然基因. 2004;36:755-759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5Leveillard T,日本萨赫勒。用于治疗致盲性疾病的杆衍生锥活性因子:从临床到氧化还原信号.科学转化医学. 2010;2:26磅16英寸[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6Golczak M、Kuksa V、Maeda T、Moise AR、Palczewski K。带正电的维甲酸类是维甲酸(视觉)循环中反式-半胱氨酸异构化的有效选择性抑制剂.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 2005;102:8162-816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7Maeda A、Maeda T、Golczak M、Imanishi Y、Leahy P、Kubota R、Palczewski K。有效的维甲酸循环抑制剂对小鼠视觉功能和光感受器光损伤保护的影响.摩尔药理学。2006;70:1220-1229[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8Maeda A、Maeda T、Golczak M、Palczewski K。破坏性all诱发小鼠视网膜病变-反式-视网膜清除率.生物化学杂志. 2008;283:26684-26693[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9Kubota R、Boman NL、David R、Mallikaarjun S、Patil S、Birch D。新型小分子视觉周期调制器ACU-4429的安全性及其对棒功能的影响.视网膜. 2012;32:183-1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0Crabb JW、Miyagi M、Gu X、Shadrach K、West KA、Sakaguchi H、Kamei M、Hasan A、Yan L、Rayborn ME、Salomon RG、Hollyfield JG。Drusen蛋白质组分析: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因探讨.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 2002;99:14682-14687[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1Hageman GS、Luthert PJ、Victor Chong NH、Johnson LV、Anderson DH、Mullins RF。一种综合假设,认为drusen是RPE-Bruch膜界面免疫介导过程在衰老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生物标志物.Prog视网膜眼科研究. 2001;20:705-732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2Anderson DH、Mullins RF、Hageman GS、Johnson LV。局部炎症在老年眼水肿形成中的作用.美国眼科杂志. 2002;134:411-431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3Holland MC、Morikis D、Lambris JD。合成小分子补体抑制剂.Curr Opin投资药物. 2004;5:1164-1173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4Chi ZL、Yoshida T、Lambris JD、岩田T。补体C3激活肽抑制剂compstatin对早发性黄斑变性食蟹猴黄斑形成的抑制作用.高级实验医学生物. 2010;703:127-135[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5Gehrs KM、Jackson JR、Brown EN、Allikmets R、Hageman GS。补体、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未来展望.眼科学文献. 2010;128:349-358[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6Rohrer B、Coughlin B、Bandyopadhyay M、Holers VM。系统性人CR2靶向补体替代途径抑制剂改善小鼠激光诱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Ocul药理学与治疗杂志. 2012;28:402-409[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7Allegretti M、Moriconi A、Beccari AR、Di Bitondo R、Bizzarri C、Bertini R、Colotta F。靶向C5a:药物发现的最新进展.当前医学化学. 2005;12:217-236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8Zahn G、Vossmeyer D、Stragies R、Wills M、Wong CG、Loffler KU、Adamis AP、Knolle J。新型小分子整合素α5β1抑制剂JSM6427在猴和兔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中的临床前评估.眼科学文献. 2009;127:1329-1335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9Landa G、Rosen RB、Patel A、Lima VC、Tai KW、Perez VR、Aizman A、Garcia PM。Copaxone治疗的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血肿变化的定性光谱OCT/SLO分析.Ocul药理学与治疗杂志. 2011;27:77-82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0Sehgal序号。西罗莫司的发现、生物学特性和作用机制.移植学会会报. 2003;35:7S-14S[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1Kaneko H、Dridi S、Tarallo V等人。DICER1缺陷诱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Alu-RNA毒性.自然. 2011;471:325-330[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2Mohand-Said S、Hicks D、Leveillard T、Picaud S、Porto F、Sahel JA。杆-核相互作用:发育和临床意义.Prog视网膜眼科研究. 2001;20:451-467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3Seiler MJ、Sagdullaev BT、Woch G、Thomas BB、Aramant RB。从宿主脑到视网膜下移植的跨突触病毒追踪.欧洲神经学杂志. 2005;21:161-172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4乔治亚州佩曼、Blinder KJ、巴黎CL、Alturki W、Nelson NC、Jr、Desai U。视网膜色素上皮移植术治疗广泛穹窿下瘢痕继发的老年性黄斑变性.眼科手术. 1991;22:102-108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5Carr AJ、Vugler AA、Hikita ST、Lawrence JM、Gias C、Chen LL、Buchholz DE、Ahmado A、Semo M、Smart MJ、Hasan S、da Cruz L、Johnson LV、Clegg DO、Coffey PJ。人iPS衍生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对视网膜营养不良大鼠的保护作用.公共科学图书馆一号. 2009;4:e8152。[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6Falkner-Radler CI、Krebs I、Glittenberg C、Povazay B、Drexler W、Graf A、Binder S。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移植:一项随机临床研究中自体RPE脉络膜片和RPE细胞悬浮后的结果.英国眼科杂志. 2011;95:370-375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7Busskamp V、Picaud S、Sahel JA、Roska B。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光化学治疗.基因疗法. 2012;19:169-17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8香农房车。电刺激安全水平模型.IEEE Trans生物医学工程. 1992;39:424-426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9Humayun MS、Weiland JD、Fujii GY、Greenberg R、Williamson R、Little J、Mech B、Cimmarust V、Van Boemel G、Dagnelie G、de Juan E。盲人慢性微电子视网膜假体的视觉感知.视觉研究. 2003;43:2573-2581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0马萨诸塞州Zarbin,宾夕法尼亚州Rosenfeld。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路径治疗:新兴治疗方案的综合调查.视网膜. 2010;30:1350-1367 [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难治性和罕见疾病研究由以下人员提供国际医药卫生研究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