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EMBO J。1995年1月16日;14(2): 217–223.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398073型
PMID:7835332

突触素通过插入内质网膜的新途径进行转运。

摘要

突触结合蛋白/囊泡相关膜蛋白是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附着蛋白受体(SNARE)蛋白之一。建议为囊泡与质膜的靶向和融合提供特异性。它属于一类膜蛋白,缺乏信号序列,在其C末端附近含有一个疏水片段,将大部分多肽链留在细胞质中(尾支)。我们发现,在神经内分泌PC12细胞中,突触素并没有直接并入靶细胞器,即突触样小泡。相反,它首先被插入内质网(ER)膜,然后通过高尔基体转运。它在体外插入内质网膜是在翻译后发生的,依赖于ATP,并导致疏水尾的跨膜定向。膜整合需要不同于具有信号序列的蛋白质所需的移位成分的ER蛋白,因此提示了一种新的插入机制。

全文

全文可作为原始打印版本的扫描件使用。获取完整文章(1.9M),或单击下面的页面图像逐页浏览。PubMed的链接也可用于选定的引用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安德鲁斯·DW、劳弗·L、沃尔特·P、林加帕VR。功能性信号识别颗粒受体组装中涉及两步机制的证据。细胞生物学杂志。1989年3月;108(3):797–81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ndrews DW,Gupta J,Abisdris G.多瘤病毒中间T抗原与膜骨架相互作用的证据。分子细胞生物学。1993年8月;13(8):4703–471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rcher BT,3rd,Ozçelik T,Jahn R,Francke U,Südhof TC。编码突触短肽1和2的两个人类基因的结构和染色体定位。生物化学杂志。1990年10月5日;265(28):17267–1727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rinçE,Rzepecki LM,Strittmatter P.细胞色素b5的C末端与二糖基磷脂酰胆碱囊泡紧密结合的地形图。生物化学杂志。1987年11月15日;262(32):15563–1556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nfield DK、Lewis MJ、Rabouille C、Warren G、Pelham HR。Sed5是一种假定的囊泡靶向分子,其在顺高尔基网络中的定位涉及其跨膜和细胞质域。细胞生物学杂志。1994年10月;127(2):357–37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umert M、Maycox PR、Navone F、De Camilli P、Jahn R.Synaptobrevin:一种18000道尔顿的完整膜蛋白,存在于大鼠大脑的小突触囊泡中。EMBO J。1989年2月;8(2):379–38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ennett MK,Scheller RH。从酵母到神经元,分泌的分子机制是保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3年4月1日;90(7) :2559–256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orgese N、D'Arigo A、De Silvestris M、Pietrini G.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和细胞色素b5。翻译后靶向内质网的问题。亚细胞生物化学。1993;21:313–34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alakos N,Bennett MK,Peterson KE,Scheller RH。蛋白质相互作用对细胞内囊泡转运的特异性起作用。科学。1994年2月25日;263(5150):1146–114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ailey HA,Strittmatter P.细胞色素b5膜结合段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生物化学杂志。1978年11月25日;253(22):8203–820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eldheim D,Schekman R.Sec72p有助于分泌多肽易位复合物对信号肽的选择性识别。细胞生物学杂志。1994年8月;126(4):935–94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佐治亚州拉波波特Görlich D。蛋白质转位到由内质网膜纯化成分重建的蛋白质脂质体。单元格。1993年11月19日;75(4):615–63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örlich D、Prehn S、Hartmann E、Kalies KU、Rapoport TA。SEC61p和SECYp的哺乳动物同源物在易位期间与核糖体和新生多肽相关。单元格。1992年10月30日;71(3):489–5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reen N,Fang H,Walter P.三个新互补组中的突变抑制了膜蛋白插入酿酒酵母内质网膜和可溶性蛋白移位。细胞生物学杂志。1992年2月;116(3):597–60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rtmann E,Görlich D,Kostka S,Otto A,Kraft R,Knespel S,Bürger E,Rapoport TA,Prehn S.内质网中膜蛋白的四聚体复合体。欧洲生物化学杂志。1993年6月1日;214(2):375–38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ortsch M,Meyer DI。人类对接蛋白不通过信号或插入序列介导的机制与粗面内质网膜结合。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研究公社。1988年1月15日;150(1):111–11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aniak F、Leber B、Andrews DW。将Bcl-2组装成微粒体和线粒体外膜。生物化学杂志。1994年4月1日;269(13):9842–984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lappa P、Zimmermann M、Zimermann R。膜蛋白TRAMp和sec61αP可能参与分泌前蛋白翻译后转运到哺乳动物微粒体中。FEBS信函。1994年3月21日;341(2-3):281–28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lausner RD、Donaldson JG、Lippincott-Schwartz J.Brefeldin A:膜交通和细胞器结构控制的见解。细胞生物学杂志。1992年3月;116(5):1071–108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urihara T,Silver P。抑制sec63突变可识别酵母内质网易位装置的新成分。分子生物学细胞。1993年9月;4(9):919–93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utay U、Hartmann E、Rapoport TA。一类具有C末端锚定的膜蛋白。趋势细胞生物学。1993年3月;(3):72–7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igliaccio G、Niccitta CV、Blobel G。与信号识别颗粒受体不同,信号序列受体对蛋白质易位不是必需的。细胞生物学杂志。1992年4月;117(1) :15-2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细胞色素b5的羧基末端10个氨基酸残基是其靶向内质网所必需的。EMBO J。1992年11月;11(11):4197–420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guyen M、Millar DG、Yong VW、Korsmeyer SJ、Shore GC。通过COOH末端信号锚定序列将Bcl-2靶向线粒体外膜。生物化学杂志。1993年12月5日;268(34):25265–2526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ilsson IM,von Heijne G.寡糖转移酶活性位点与内质网膜之间距离的测定。生物化学杂志。1993年3月15日;268(8):5798–580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oöl P,Cartwright IL。果蝇分泌蛋白转座子的Sec62p相关成分表现出复杂的发育行为。EMBO J。1994年11月15日;13(22):5253–526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hno-Iwashita Y,Wickner W.将M13前包蛋白快速不对称组装成具有细菌先导肽酶的脂质体。生物化学杂志。1983年2月10日;258(3):1895–190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拉波波特TA。蛋白质在内质网膜上的运输。科学。1992年11月6日;258(5084):931–9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othblatt JA、Deshaies RJ、Sanders SL、Daum G、Schekman R.将分泌蛋白正确插入酵母内质网需要多个基因。细胞生物学杂志。1989年12月;109(第6部分第1部分):2641–265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lenstedt G,Zimmermann R.将青蛙前肽GLa导入微粒体需要ATP,但不涉及对接蛋白或核糖体。EMBO J。1987年3月;6(3):699–70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öllner T,Bennett MK,Whiteheart SW,Scheller RH,Rothman JE。体外蛋白质组装-分解途径,可能对应于突触小泡对接、激活和融合的顺序步骤。单元格。1993年11月5日;75(3):409–41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öllner T、Whiteheart SW、Brunner M、Erdjument-Bromage H、Geromanos S、Tempst P、Rothman JE。与囊泡靶向和融合相关的SNAP受体。自然。1993年3月25日;362(6418):318–32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ommer T,Jentsch S.一种与内质网泛素结合有关的蛋白质易位缺陷。自然。1993年9月9日;365(6442):176–17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üdhof TC,Baumert M,Perin MS,Jahn R.从哺乳动物到果蝇,突触囊泡膜蛋白是保守的。神经元。1989年5月;2(5):1475–148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üdhof TC,De Camilli P,Niemann H,Jahn R.膜融合机制:突触蛋白的见解。单元格。1993年10月8日;75(1):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akagaki Y、Radhakrishnan R、Wirtz KW、Khorana HG。用光活化磷脂交联研究细胞色素b5的膜包埋段。二、。不可传递的形式。生物化学杂志。1983年8月10日;258(15) :9136–91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lter P,Ibrahimi I,Blobel G.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的转运。信号识别蛋白(SRP)与体外组装的多聚体结合,合成分泌蛋白。细胞生物学杂志。1981年11月;91(第2部分第1部分):545–55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ickner W、Driessen AJ、Hartl FU。蛋白质跨大肠杆菌质膜转运的酶学。生物化学年度收益。1991;60:101–12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iedmann M、Kurzchalia TV、Bielka H、Rapoport TA。通过特异性交联直接探测新生前凝集素的信号序列与信号识别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胞生物学杂志。1987年2月;104(2):201–20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山崎S、胡Y、宾兹T、卡尔库尔A、库拉佐诺H、田村T、雅恩R、坎德尔E、尼曼H。加州海兔突触体/囊泡相关膜蛋白(VAMP):破伤风毒素和D型和F型肉毒神经毒素的结构和蛋白水解。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4年5月24日;91(11):4688–469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由以下人员提供自然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