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临床胃肠肝素。作者手稿;PMC 2014年3月22日提供。
以最终编辑形式发布为: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3962672
NIHMSID公司: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557278
PMID:18387498

国际淋巴瘤流行病学联合会4784例患者和6269例对照者中的丙型肝炎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摘要

背景和目标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引起恶性淋巴瘤中起着作用。我们汇集了病例对照研究数据,以提供HCV感染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亚型风险的可靠估计。

方法

该分析包括来自位于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国际淋巴瘤流行病学联合会(InterLymphoma)的7项成员研究。1988年至2004年间诊断出成人NHL病例(n=4784),对照组(n=6269)按年龄、性别和研究中心进行匹配。所有研究均使用第三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样本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或器官移植受体的参与者被排除在外。

结果

172例NHL患者(3.60%)和169例对照组(2.70%)检测到HCV感染(比值比[OR],1.78;95%置信区间[CI],1.40-2.25)。在亚型特异性分析中,HCV流行与边缘区淋巴瘤(OR,2.47;95%CI,1.44–4.2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OR(2.24;95%CI),1.68–2.99)和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OR)(2.57;95%CI,1.14–5.79)相关。值得注意的是,滤泡性淋巴瘤的风险估计值没有增加(OR,1.02;95%CI,0.65-1.60)。

结论

这些结果证实了HCV感染与NHL和特定B-NHL亚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和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之间的联系。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已被报道为一种流行疾病。该感染在日本、意大利和埃及等国蔓延至普通人群,流行率估计在5%至10%之间。在其他发达国家,感染主要局限于接受过输血或静脉注射毒品的个人,人口流行率估计在1%至2%之间。1,2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中的因果关系已经明确。此外,在患有和不患有II型混合冷球蛋白血症的人中,丙型肝炎病毒也与淋巴细胞增多症有关。4然而,在大多数淋巴瘤研究中,小样本阻止了对HCV和单个淋巴瘤亚型之间关系的分析。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淋巴瘤之间的联系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相关的慢性抗原刺激,类似于报道的幽门螺杆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5慢性炎症途径与丙型肝炎病毒与几种淋巴瘤的相关性以及根除丙型肝炎感染后某些淋巴瘤的消退是一致的。67

我们提供了一项大型国际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性联合分析的结果,其中HCV感染是通过第三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CV抗体来确定的。我们的研究包括参与国际淋巴瘤流行病学联合会(InterLymphoma)的4784例NHL病例和6269例对照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

材料和方法

研究人群

InterLymph成立于2000年,是一个自愿的联盟,旨在促进淋巴瘤流行病学研究之间的合作(http://epi.grants.cancer.gov/Interlamp)。89通过InterLymph联合会,1988年至2004年间进行的7项病例对照研究(3项为多中心研究,共17个参与中心)被确定为有资格进行汇总分析。研究要求使用第三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CV。关于HCV和NHL风险之间关系的详细信息已经发布510,11,12,1314在7项研究中。

我们在下文中引用了已发表的每项有贡献的研究:康涅狄格州、意大利南北部、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监测流行病学最终结果(SEER)、新南威尔士州(NSW)、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EpiLamph(包括欧洲6个国家)和不列颠哥伦比亚(表1). 每项研究的选定特征,包括缩略语、研究地点、年龄范围、选择标准和参与率,见表1在17个研究中心中,11个使用基于人群的对照,6个使用基于医院的对照。本分析排除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或器官移植受者的病例和对照。除意大利南北部研究外,所有研究的频率均与病例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和研究地点相匹配。NCI-SEER还根据种族对病例和控制进行了频率匹配。当地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了所有研究,并获得了每位参与者的书面知情同意。

表1

合并分析中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病例(n=4784)

首字母缩写国家:研究中心年份年龄,yn个参与率%
康涅狄格州美国:康涅狄格州1995–200123–8546372
意大利南北部意大利:那不勒斯阿维亚诺1999年至2002年18–84225>97
NCI-安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爱荷华州;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华盛顿州西雅图1998–200120–7481376
新南威尔士州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澳大利亚首都地区2000–200220–7458785
UCSF公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1988–199521–7455472
表皮淋巴管欧洲:西班牙,法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和捷克共和国1998–200418–89134682–93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加拿大:大温哥华地区、首都地区1996–200420–8279685
对照组(n=6269)

匹配条件来源n个参与率%研究参考文献
年龄RDD和CMMS534RDD,69;坐标测量机,4711
医院控制504>9113
年龄、性别和研究地点RDD和CMMS6845210
年龄、性别和居住面积从选民名册中随机选择5186114
年龄、性别和居住国家RDD公司154478
年龄、性别和适当的医院研究地点医院(西班牙、法国、爱尔兰和捷克共和国);基于人口的控制(德国和意大利)178844–9612
年龄、性别和地理区域卫生部客户注册处69750

随机数字拨号;CMMS,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官方缩写为CMS)。

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所有其他研究均以人群为基础(即从医院和登记处确定病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的分类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NCI-SEER、新南威尔士州和EpiLamp四项研究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分类系统来定义淋巴肿瘤。15在意大利南北部和康涅狄格州进行的研究使用了修订的欧美淋巴瘤分类(REAL)分类系统来定义NHL亚型。16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使用了REAL和工作配方,并将病例重新归类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

所有研究的分类系统都是根据国际肿瘤疾病分类进行合并的1718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淋巴间病理学工作组内开发的基于分类的类别,每个主要研究的代表病理学家都参与其中。19根据形态学和/或免疫组织化学信息,定义了11个亚型进行亚型特异性分析: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幔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伯基特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MZL)、滤泡性淋巴瘤(FL)、淋巴细胞性淋巴瘤(LPL)、,其他B细胞淋巴瘤,蕈样肉芽肿Sézary综合征、其他T细胞淋巴瘤以及未另行规定的NHL(NHL NOS)。

统计分析

使用列联表分析和关联的双平方检验对分类暴露变量和NHL总体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

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下,使用似然比检验评估研究中心之间风险估计的异质性。将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与仅测量二分法或多分法结果的主要影响的模型进行了比较。20P(P)卡方统计量的值小于.1021研究中心之间的风险评估被认为是异质的。

采用两阶段评估方法评估整体NHL的风险;这样的模型允许通过个体研究控制混淆,并考虑随机效应来测量无法解释的研究间变异性。22使用无条件逻辑回归计算研究特异性风险估计,调整性别、年龄(<35、35-44、45-54、55-64和≥65岁)和种族(白人、黑人、亚裔和其他),因为这些变量在大多数原始研究中用于匹配。此外,初步分析中确定的任何其他混杂因素都包含在调整后的模型中。调整后获得的研究特定风险估计值通过个体研究估计值方差之和的倒数进行加权,以得出第二阶段的合并比值比(OR)。

在亚型特异性分析中,使用了联合固定效应模型,以允许纳入发现特定NHL亚型HCV感染率为零(即无HCV感染病例)的研究。使用多组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特定淋巴瘤组织学亚型的风险估计值,并对整体NHL模型中使用的相同变量进行调整。图中显示了与HCV感染或10例或10例以上HCV感染病例相关的淋巴瘤亚型的结果,并将研究总结or绘制为黑色方块,其大小与估计值的方差成反比。水平线表示95%置信区间(CI)。钻石用于绘制子类型的汇总OR(使用前面描述的模型估计)。菱形的中心表示合并OR,极值表示95%CI的极限。OR使用对数刻度来保持CI的对称性。

在系统地排除每项研究后,进行敏感性分析以比较汇总风险估计值,以确定是否有任何单个研究对汇总估计值产生了不当影响。使用STATA 9.2版(德克萨斯州大学城StataCorp)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这项联合研究包括11053名参与者、4784例病例和6269名对照,这些研究来自于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进行的7项病例对照研究,其中包含HCV感染信息(表1)。表2按性别、年龄、种族和输血史描述了HCV在病例和控制中的流行情况。合并的研究人群主要是白种人(91.79%),按性别分布存在差异,男性的比例高于女性(52.26%比47.74%)。在对照组中,HCV在男性中的流行率高于女性(3.18%比2.15%;P(P)=0.012),亚洲人(0.0%)、黑人(1.39%)和白人(2.61%)的患病率低于其他种族(5.01%)。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丙型肝炎病毒与输血史相关(有输血史与无输血史:P(P)<0.0001和P(P)分别为.003)。在所有研究中,各年龄组的丙型肝炎总流行率均保持稳定,但意大利南北部的研究除外,该研究显示丙型肝炎流行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未显示数据)。

表2

HCV流行状况和研究人群特征

丙型肝炎流行率

总体
n(%)
控制/案例控制
n(%)
案例
n(%)
纳入的受试者11,0536269/4784169(2.70)172(3.60)
性别
5776 (52.26)3333/2443106 (3.18)97 (3.97)
女性5277(47.74)2936/234163 (2.15)75 (3.2)
P(P)价值.01.15
年龄,y
<35860 (7.78)594/26611 (1.85)7 (2.63)
  35–441280 (11.58)792/48823 (2.90)23 (4.71)
  45–541959 (17.72)1073/88622 (2.05)39 (4.40)
  55–642677 (24.22)1415/126243 (3.04)47 (3.72)
  ≥654277 (38.70)2395/188270(2.92)56 (2.98)
P(P)价值.34.18
比赛
白色10,146 (91.79)5795/4351151 (2.61)157 (3.61)
亚洲人126 (1.14)63/900 (0.0)0 (0.0)
黑色153 (1.38)72/541(1.39)3 (5.56)
其他628 (5.68)第339页/289页17 (5.01)12 (4.15)
P(P)价值.03.24
输血史
没有9001 (82.10)5125/3876123 (2.40)117 (3.02)
是的1899 (17.32)1067/83243 (4.03)51 (6.13)
P(P)价值.003<0.0001
奇方关联P(P)值。

据估计,对照组HCV总流行率为2.70%(范围为0.39%–10.0%),病例组为3.59%(范围为0%–30.6%)(图1). HCV与非霍奇金淋巴瘤风险之间的研究特异性关联见表3在合并数据集中,NHL风险与HCV阳性相关(OR,1.78;95%CI,1.40–2.25)。HCV与非霍奇金淋巴瘤风险之间的研究相关性见表3; 研究之间没有发现异质性(χ2= 7.44; df=6;P(P)=.28)。输血史与淋巴瘤风险无关。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nihms557278f1.jpg

通过研究,NHL患者及其各自对照人群中HCV抗体的流行率。

表3

通过研究对HCV相关NHL的风险估计(OR,95%CI)

患病率

控制案例控制案例


n个n个n个%n个%OR(95%置信区间)
康涅狄格州53446350.9481.732.80 (0.65–6.64)
意大利504225458.934419.562.67 (1.66–4.29)
NCI公司684813142.05323.941.89 (0.99–3.61)
新南威尔士州51858720.390.511.15 (0.19–7.00)
UCSF公司1544554573.69234.151.24 (0.75–2.05)
表皮淋巴管17881346412.29433.191.44(0.93–2.24)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69779650.72192.393.28 (1.20–8.98)
汇集的数据626947841692.71723.591.78 (1.40–2.25)b条

注:。研究之间的异质性测试;P(P)= .28, χ2= 7.44; df=6。

使用经年龄、性别、种族和研究中心调整的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OR和95%CI。
b条两阶段logistic回归模型。

NHL亚型之间的HCV流行范围很广,Burkitt淋巴瘤的HCV感染率最高(7.50%),幔细胞淋巴瘤的HCV感染率最低(0.84%)(表4). HCV阳性对NHL风险的影响在B细胞NHL亚型中有所不同,幔细胞淋巴瘤风险最低,MZL风险最高。尤其是DLBCL的风险估计值(OR,2.24;95%CI,1.68-2.99)与滤泡性淋巴瘤的风险估计数(OR,1.02;95%Cl,0.65-1.60)有统计学差异。HCV阳性与MZL(OR,2.47;95%CI,1.44-4.23)、LPL(OR值,2.57;95%CI,1.14-5.79)、DLBCL(OR为2.24;95%CI为1.68-2.99)和“其他B细胞淋巴瘤”(OR值为2.36;95%CI值,1.11-5.01)的风险显著增加显著相关。“其他B细胞淋巴瘤”类别是不同亚实体的混合物;增加的风险仅限于B NHL NOS组。Burkitt淋巴瘤的风险增加了2倍,但无显著意义。HCV阳性似乎不会增加T细胞淋巴瘤的风险。

表4

HCV感染NHL亚型的风险(OR和95%Cls)

总计患病率


n个%n个%OR(95%置信区间)P(P)价值b条
淋巴瘤亚型
伯基特400.847.502.42 (0.71–8.27).75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49431.24765.092.24 (1.68–2.99).07
低密度脂蛋白1443.0174.862.57 (1.14–5.79).83
MZL公司3838174.442.47 (1.44–4.23).03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60812.71223.621.48 (0.92–2.38)第三十一条
其他B细胞淋巴瘤c(c)2445.1083.282.36 (1.11–5.01)2014年
其他T细胞淋巴瘤2064.3162.911.41 (0.60–3.29).71
NHL编号2485.1872.821.50 (0.67–3.33).90
佛罗里达州118124.68231.951.02 (0.65–1.60).10
蕈样肉芽肿/塞萨里综合征1172.4521.710.74 (0.18–3.08)第四十一条
外套细胞淋巴瘤1192.4910.840.60 (0.08–4.41)不适用

注:。亚型按丙型肝炎流行程度排序。

使用无条件logistic回归和联合固定效应模型估计OR和95%CI,并根据年龄、性别、种族和研究中心进行调整。
b条研究之间的异质性测试。
c(c)其他B细胞淋巴瘤包括小B淋巴细胞NOS(n=30)、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n=28)、大B细胞免疫母细胞淋巴瘤(n=1)、B细胞NOS(n=87)、B前体NHL(n=27)、其他B NHL(n=60)、前体B淋巴细胞白血病或淋巴瘤(n=2)、毛细胞白血病(n=8)和淋巴细胞淋巴瘤(n=1)。

对与HCV有统计学显著相关性的淋巴瘤亚型(“其他B细胞淋巴瘤”异质组除外)或10例或10例以上HCV感染者进行了研究特异性分析(图2). 研究中LP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与HCV感染相关的FL的风险没有差异,而DLBCL和MZL的风险则存在研究差异。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发现丙型肝炎病毒与DLBCL之间的相关性最强;然而,敏感性分析表明,在总体风险评估中,没有任何单一研究的影响,尽管由于康涅狄格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研究人群中MZL患者没有HCV感染,总体评估有所下降。对于MZL,当排除EpiLamph研究时,观察到风险略有增加(OR,4.84;95%CI,2.30–10.19),而当排除意大利北部-南部研究时,则观察到相反的风险(OR,1.96;95%CI,0.94–4.12)。图2,没有HCV阳性病例的淋巴瘤亚型的估计值。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nihms557278f2.jpg

研究对丙型肝炎相关淋巴瘤亚型的风险评估。SLL/CLL,小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 异质性检验:χ2= 11.69; df=6;P(P)= .07. (2) 异质性检验:χ2= 0.90; df=3;P(P)= .83. (3) 异质性检验:χ2=8.96;df=6;P(P)= .03. (4) 异质性检验:χ2=4.80;df=6;P(P)= .31. (5) 异质性检验:χ2= 7.79; df=4;P(P)= .10.根据年龄、性别、种族和研究中心调整的联合固定效应模型,从多组无条件logistic回归中获得OR和95%CI。

讨论

这项旨在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风险之间关系的汇总分析主要包括背景HCV流行率低的国家,但意大利除外。我们的结果显示,与HCV感染相关的DLBCL、MZL和LPL的风险增加。这些风险评估对于DLBCL尤其可靠,在7项研究中的3项中,总体风险增加了2倍,并且在统计上显著增加了风险。我们的结果与主要来自高流行国家意大利的几项研究一致,意大利也发现丙型肝炎病毒与DLBCL、,10,11,12,1323MZL、,24,2526和LPL。27,2829

在意大利南北部进行的研究中,观察到丙型肝炎病毒与MZL之间的相关性最强,风险增加了12倍。然而,敏感性分析表明,由于康涅狄格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研究人群中MZL患者中没有HCV感染,总体估计值降低。MZL是REAL分类之前未正式定义的子类型30因此,当使用不同分类汇集研究时,MZL的全球发病率可能被低估。尽管汇总分析包括385个MZL,风险总体增加了3倍,但要更准确地评估这种关联,可能需要汇集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分类来描述MZL特征的研究。

HCV感染与LPL风险增加3倍有关。在6项LPL病例研究中,有4项与此相关。LPL包括免疫细胞瘤和Waldenström病,这两种疾病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均被反复确认与HCV感染有关27,2829以及大批美国退伍军人。31LPL产生具有自身抗体或冷冻球蛋白活性的免疫球蛋白M副蛋白。有趣的是,这些免疫球蛋白Ms也可能存在于MZL中。15

与之前的3项研究不同10,1125以及最近的荟萃分析,2我们的汇总数据没有显示与HCV感染相关的FL风险增加,尽管FL风险显著低于DLBCL。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研究纳入标准造成的。在这里介绍的研究中,我们只纳入了使用第三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病例对照研究,并提供了个别研究记录。其他非起源于生发中心或生发后中心B细胞的淋巴瘤亚型,如幔细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与HCV感染无关。我们的结果支持这样一种假设,即HCV持续的慢性抗原刺激引起的特异性B细胞克隆的增殖可能是HCV介导的B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的一种机制,尤其是MZL和DLBCL。

体内一直没有明确的HCV在淋巴细胞群中直接诱导恶性肿瘤的机制。尽管早期工作6在有绒毛淋巴细胞的脾淋巴瘤患者中,HCV治疗成功后,淋巴瘤缓解,目前还没有任何计划周密的随机试验的随访数据来阐明抗病毒治疗对血液学HCV阳性患者淋巴增生性恶性肿瘤的缓解是否有效。32这样的证实意味着一种已被证实的治疗工具的益处,并证实了HCV和NHL之间的强烈关联。

另一条支持丙型肝炎病毒与淋巴瘤之间关联的证据是丙型肝炎与混合冷球蛋白血症之间的一致关联。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与II型混合冷球蛋白血症密切相关,在某些患者中可演变为显性淋巴瘤。29,3334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淋巴结型和脾脏型粘液相关淋巴组织的MZL与自身抗原和/或细菌或病毒病原体的慢性抗原刺激有关。由于没有收集到关于冷球蛋白血症病史的信息,这些关联无法在本研究中进行测试。我们的数据保证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调查。

HCV不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也不包含明显的癌基因。HCV在B细胞功能激活和改变导致淋巴瘤中的机制尚不清楚。HCV包膜蛋白E2与B淋巴细胞表面CD81相互作用35以及HCV相关淋巴瘤的B细胞受体。36这可能危害B细胞功能并促进淋巴腺病。新证据表明HCV感染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上调中起着重要作用。37BLyS由多种免疫细胞表达,作用于成熟的B淋巴细胞,促进分化、增殖和存活。3839BLyS转基因小鼠发展为狼疮样综合征,最终发展为B细胞淋巴瘤。4041此外,在NHL患者中观察到BLyS放松管制42以及一些易患淋巴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43舍格伦综合征,44和类风湿关节炎,45混合冷球蛋白血症综合征。37有趣的是,慢性HCV感染期间BLyS血清水平与B细胞增殖显著相关。46有证据表明的其他促成因素包括:(1)HCV介导的突变表型诱导,免疫球蛋白和原癌基因突变频率显著增加,4748(2) 下调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I类分子和凋亡因子,49激活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5051

如前所述,52InterLymph联盟允许研究人员汇集来自贡献研究的数据,提供足够的统计能力,在没有已知免疫抑制的参与者中使用完全调整的模型来测试假设。当个别研究对与罕见暴露相关的假设和小分组内的假设进行测试的能力较低时,这些类型的倡议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方案。

我们的结果证实了HCV感染与特定B-NHL亚型(DLBCL、MZL和LPL)之间的关联。这项研究有足够的统计能力来证实HCV低流行人群中的这些关联。我们的研究进一步强调,需要实施战略措施来预防HCV感染并充分治疗HCV感染。

本文中使用的缩写

淋巴细胞刺激B淋巴细胞刺激器
CI公司置信区间
DLBCL(DLBC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佛罗里达州滤泡性淋巴瘤
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淋巴间质国际淋巴瘤流行病学联合会
低密度脂蛋白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MZL公司边缘区淋巴瘤
NCI公司国家癌症研究所
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网络操作系统未另行规定
新南威尔士州新南威尔士州
比值比
SEER公司监测流行病学最终结果
UCSF公司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参考文献

1斯特里克兰GT。埃及的肝病:由于医源性和生物因素,丙型肝炎取代了血吸虫病。肝病学。2006;43:915–9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Dal Maso L,Franceschi S.丙型肝炎病毒与淋巴瘤和其他淋巴肿瘤的风险:流行病学研究的荟萃分析。癌症流行生物标志物预防。2006;15:2078–208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三。Cowgill KD、Loffredo CA、Eissa SA等。埃及非霍奇金淋巴瘤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国际流行病学杂志。2004;33:1034–103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Saadoun D,Landau DA,Calabrese LH等。丙型肝炎相关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和淋巴增殖之间的十字路口。风湿病(牛津)2007;46:1234–12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Isaacson PG.MALT淋巴瘤更新。最佳实践研究临床血液学。2005年;18:57–6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Hermine O,Lefrere F,Bronowicki JP,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后脾脏淋巴瘤与绒毛淋巴细胞的回归。N英格兰医学杂志。2002;347:89–9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Vallisa D、Bernuzzi P、Arcaini L等。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治疗在HCV相关的低度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作用:一项多中心意大利经验。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年;23:468–47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Boffetta P,Linet MS,Armstrong BK。淋巴间协作:非霍奇金淋巴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联盟。Proc-Am Assoc癌症研究。2003;44:308.(摘要1579)。[谷歌学者]
9Boffetta P、Armstrong B、Linet M等,《癌症流行病学中的联合体:来自InterLamph的教训》。癌症流行生物标志物预防。2007;16:197–19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Engels EA、Chatterjee N、Cerhan JR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CI-SEER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国际癌症杂志。2004;111:76–8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Morton LM、Engels EA、Holford TR等。丙型肝炎病毒与非霍奇金淋巴瘤风险:康涅狄格州女性人群病例对照研究。癌症流行生物标志物预防。2004;13:425–43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Nieters A、Kallinowski B、Brennan P等,《丙型肝炎与淋巴瘤风险:欧洲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EPILYMPH的结果》。胃肠病学。2006;131:1879–188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Talamini R、Montella M、Crovatto M等。非霍奇金淋巴瘤和丙型肝炎病毒:意大利北部和南部的病例对照研究。国际癌症杂志。2004;110:380–38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Vajdic CM、Grulich AE、Kaldor JM等。特定感染、感染相关行为和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风险。癌症流行生物标志物预防。2006;15:1102–110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Jaffe ES、Harris NL、Stein H等人。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里昂:IARC出版社;2001[谷歌学者]
16赫林顿LJ。修订的欧美淋巴瘤分类亚型的流行病学。流行病学评论。1998;20:187–2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Fritz A、Percy C、Jack A等。肿瘤学疾病国际分类。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00[谷歌学者]
18Percy C、Van Holten V、Muir C。国际肿瘤学疾病分类。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1990[谷歌学者]
19Morton LM、Turner JJ、Cerhan JR等,国际淋巴瘤流行病学联合会病理工作组提出的用于流行病学研究的淋巴肿瘤分类鲜血。2007;110:695–70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0克莱顿D,希尔斯M。流行病学统计模型。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谷歌学者]
21Engels EA,Schmid CH,Terrin N,等。荟萃分析中的异质性和统计意义:对125个荟萃分析的实证研究。统计医学。2000;19:1707–172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2Stukel TA、Demidenko E、Dykes J等人。合并数据分析的两阶段方法。统计医学。2001年;20:2115–213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3Colin C,Lanoir D,Touzet S等。第三代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分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文献分析。《病毒性肝炎杂志》。2001年;8:87–9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4Germanidis G,Haioun C,Pourquier J等。法国一家中心显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鲜血。1999;93:1778–177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5Luppi M、Longo G、Ferrari MG等。无症状冷球蛋白血症的丙型肝炎病毒相关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安·昂科尔。1998;9:495–49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6Silvestri F、Pipan C、Barillari G等。淋巴增生性疾病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病率。鲜血。1996;87:4296–430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7Mele A、Pulsoni A、Bianco E等。丙型肝炎病毒和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一项意大利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鲜血。2003;102:996–99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8Silvestri F、Barillari G、Fanin R等。冷球蛋白和非冷球蛋白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液学。1997;82:314–31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9扎克曼E,扎克曼T。丙型肝炎和B细胞淋巴瘤:血液肝病学家的联系。血液Rev。2002;16:119–12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0Harris NL、Jaffe ES、Stein H等。修订的欧美淋巴肿瘤分类:国际淋巴瘤研究小组的建议。鲜血。1994;84:1361–139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1Giordano TP、Henderson L、Landgren O等。美国退伍军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淋巴增殖性前体疾病的风险。睡衣。2007;297:2010–201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2Bruni L,de Sanjose S.丙型肝炎感染和淋巴瘤:病毒治疗有任何益处吗?胃肠病学。2006;131:685–68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3Misiani R、Bellavita P、Fenili D等。原发性混合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Ann医学实习生。1992;117:573–57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4Pozzato G、Mazzaro C、Crovatto M等。低度恶性淋巴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混合冷球蛋白血症。鲜血。1994;84:3047–305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5Pileri P、Uematsu Y、Campagnoli S等。丙型肝炎病毒与CD81的结合。科学。1998;282:938–94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6Quinn ER、Chan CH、Hadlock KG等。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的B细胞受体结合病毒E2包膜蛋白,提示HCV参与淋巴肿瘤。鲜血。2001年;98:3745–374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7Fabris M、Quartuccio L、Sacco S等。混合冷球蛋白血症综合征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上调。风湿病(牛津)2007;46:37–4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8Batten M、Groom J、Cachero TG等。BAFF调节外周未成熟B淋巴细胞的存活。《实验医学杂志》。2000;192:1453–146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9Do RK、Hatada E、Lee H等。细胞凋亡的减弱是B淋巴细胞刺激物增强体液免疫反应的基础。《实验医学杂志》。2000;192:953–96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0Batten M、Fletcher C、Ng LG等。TNF缺乏未能保护BAFF转基因小鼠抵抗自身免疫,并揭示了易患B细胞淋巴瘤。免疫学杂志。2004;172:812–8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1Mackay F、Woodcock SA、Lawton P等。BAFF转基因小鼠出现淋巴细胞疾病和自身免疫表现。《实验医学杂志》。1999;190:1697–171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2Novak AJ、Grote DM、Stenson M等。BLyS及其受体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与疾病活动和患者预后的关系。鲜血。2004;104:2247–225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3Dorner T、Putterman C.B细胞、BAFF/zTNF4、TACI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研究。2001年;:197–19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4Groom J、Kalled SL、Cutler AH等。BAFF/BLyS过度表达和B细胞分化改变与干燥综合征的关系。临床投资杂志。2002;109:59–6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5Cheema GS、Roschke V、Hilbert DM等。全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患者的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物水平升高。Rheum关节炎。2001年;44:1313–13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6Sene D、Limal N、Ghillani-Dalbin P等。丙型肝炎病毒相关B细胞增殖——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物(BLyS/BAFF)的作用风湿病(牛津)2007;46:65–6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7Machida K、Cheng KT、Sung VM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激活一氧化氮合酶的免疫(II型)亚型,从而增强DNA损伤和细胞基因突变。《维罗尔杂志》。2004;78:8835–884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8Machida K,Cheng KT,Pavio N,等。丙型肝炎病毒E2-CD81相互作用诱导B细胞免疫球蛋白基因超突变。《维罗尔杂志》。2005年;79:8079–808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9吴CG,布虎A,陈S,等。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对人B淋巴细胞分子谱的影响。分子医学。2006;12:47–5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0Machida K,Cheng KT,Sung VM,等。丙型肝炎病毒诱导toll样受体4表达,导致β-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增加。《维罗尔杂志》。2006;80:866–87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1Yoshida H、Kato N、Shiratori Y等。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通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激活核因子-κB依赖性信号传导。生物化学杂志。2001年;276:16399–1640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2Wang SS,Slager SL,Brennan P,等。造血恶性肿瘤家族史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风险:来自国际淋巴瘤流行病学联合会(InterLymphoma)的10211例病例和11905例对照的汇总分析鲜血。2007;109:3479–348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